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红千层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全 文 :安徽农学通报 , A n h u i A o r i s e i丑 u l lZ o l 6 , 2 2 ( 10 )
红千层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朱尾银
(福建林业科技试验中心 ,福建南靖 3 6 3 6 0山
摘 要 :该研究以优选红千层新萌发的嫩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 。 结果表明 : 红千层的启动培养基以
M S + 6一 BA I
.
om g几 + N A A O . 2 一 0 . 3m郭L 最 为合适 ; 增殖培养基以 改 良 M S + 6一 BA O . 6m郭L + KOT . Z m g几 +
N AOA
.
Z m g几较好 ; 生根培养基以 改 良 13/ M +S N A A O . Z m郭L +l B A O . 25 m郭L + A co .巧郭L 为最佳 , 生根率可达 95 %
以上。
关键词 : 红千层 ; 离体培养 ; 茎段
中图分类号 57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7一 77 3 1 ( 20 16 ) 10一 0 0 94 一0 3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a n d R a P i d P r o P a g a t i o n o f aC ils
t e m o n igr id
“ s
Z h u W e i y i n
( T h
e E x p e ir m e n t C e n t e r o f F o er s t叮 Se i e n e e a n d T e e h n i q u e o f F u j i a n p or v i n e e , N a nj i n g 3 6 36 0 0 ,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U s i n g th e s t e m 一 s e g m e n t w i th s i n g l e b u d a s th e e翔 la n t , w e s t u di e d t h e r a p i d p or p a g a t i o n o f aC ll is et m o n
r
ig i d u
s
.
Th e er s u l t s i n di e a t e d th a t th e s u i t a bl e e u l tu r e m e d iu m a t d ife er
n t e u l tu r e s t a g e s w a s : i n i t i a l m e d i u m M S+ 6 -
BA I
.
om郭L + N A A 0 2 一 0 . 3m g /L , th e s u be u l t u er m e di u m s h o u l d b e M S+ 6一 B A O石m g /L + K T 0 2 m郭L + N A A 0 2 m g /L
a n d th e b e s t or o t i n g m e d i u m w a s l /3 M S+ N A A 0 2 m郭L + IB A 0 2 5 m郭L + A e o . 15 g /L , th e or o t i n g ar t e w a s a b o v e 9 5%
K e y w o r d s
:
aC l li
s t e m o n r ig i d u
s ; I n v i t r o e u lu t u er ; S t e m s e e t i o n
红千层 ca il set m on :娜 du 、 R . Br , 属桃金娘科红千层
属常绿树种 ,小乔木 ,原产澳大利亚 ,树皮坚硬 ,灰褐色 ;
嫩枝有棱 , 叶片坚革质 ,线形 ,先端尖锐 ,叶柄极短 ;穗状
花序生于枝顶 ,尊管略被毛 ,尊齿半圆形 ,近膜质 ;花瓣绿
色 ,卵形 ,长6 m m ,宽 4 . s m m ,有油腺点 ;雄蕊长 2 5 e m ,鲜红
色 ,花药暗紫色 , 椭圆形 ;花柱比雄蕊稍长 ,先端绿色 ,其
余红色 ;属阳性树种 ,喜温暖 、湿润气候 ,能耐烈 日酷暑和
严寒 ,抗性好 ,病虫害少 ,耐贫痔 ,具生长快 、萌芽力强 、 耐
修剪等优点 。 红千层是一种优 良的园林及盆栽观赏植
物 ,其树冠茂密 , 树形美丽 ,花密集聚生 ,雄蕊伸出 ,红艳
夺目 ,十分美丽奇特 ,适宜作为庭院美化观花树 、行道树 、
园林树 、 风景树等 ,还可修剪成高贵盆景 ,极具观赏价值 ,
近几年来其园林观赏价值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园林工程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为了大量繁殖苗木 ,尽快满足社会
对红千层优质苗木的旺盛需求 , 国内对红千层的组织培
养已进行了不少的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2〕。 本研
究开展了不同基础培养基与激素类型组合的对比试验 ,
通过诱导系数 、增殖系数 、 生根率的比较 ,进行诱导培养
基 、 增殖培养基 、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以实现红千层组培
快繁技术优化 ,提高组培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L l 试验材料 以红千层春季萌发的嫩芽为外植体 , 消
毒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 ,参加诱导培养基对比试验 ; 以诱
导培养基上生长健壮的芽为增殖培养基对比试验接种材
料 ; 以增殖培养基上增殖生长健壮的芽 ,为生根培养基对
比试验接种材料 。
1.2 试验方法
1
.
2
.
1 外植体消毒 先用洗衣粉清洗表层 , 然后用自来
水冲洗干净再进行消毒 ,用 75 %酒精消毒 30 一 60 5 ,无菌水
漂洗 2次 , 1% 次氯酸钠处理 10 一 巧m in ,无菌水漂洗 5次
以上 。
1
.
2
.
2 培养条件 接种后材料放在 ( 27 士 2 )℃培养室中的
培养 ,每天光照时间10 一 12h ,光照强度为 1 5 0 0 一 2 0 00 lx 。
1
.
2
.
3 试验设计 诱导培养对比试验 、增殖培养对比试
验包含 6个处理 (见表 1 、表 2 ) ,生根培养对比试验包含 3个
处理 (见表 3 ) 。 各种培养基中 ,糖 3 09 /L (生根培养基糖
25 郭L ) ,卡拉胶 5 . 4 9几 , p H值 5 . 8 一 5 . 9 。 各试验均设置 3次
重复 。
1 .3 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 诱导培养基对比试验 : 接种
后每隔5d 观察 1次出芽情况 ,并在 2 5d 时调查诱导芽数 ,计
算诱导系数 ;增殖培养基对比试验 : 接种后每隔5d 观察 1
次芽的生长情况 ,并在 3 0d 时调查增殖芽数 ,计算增殖系
数 ; 生根培养基对比试验 : 接种后每隔5d 观察 1次生根情
况 ,并在 15d 时调查生根率 。 对试验诱导系数 、增殖系数 、
生根率等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多重比
较采用新复极差法 。
作者简介 :朱尾银 ( 19 7 9 一 ) ,女 ,福建龙岩人 ,林业工程师 ,从事种苗培育技术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 2 0 16 一 0 5一 0 9
2卷 1 0期 朱尾银 红千层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9 5
2结果与分析 由此可见 ,本试验设计中 , N A A浓度不同 ,对诱导系数的
.2 1 不同诱导培养基对诱导效果的影响 从表 1可以 影响不明显 ,差异主要由基础培养基引起 。 M S培养基对
看出 ,诱导系数变化幅度为 1 . 3 8 ~ 2 . 87 ,不同诱导培养基 红千层诱导的培养 ,诱导出的芽大部分是单芽 ,且萌芽的
的诱导效果差异很大 。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F = 8 . 34 > 时间较长 ; 改良M S培养基中不但诱导出的芽为丛生芽且
oF
o l ( 5
,
1 7 )
=2
.
8 1
, 不同诱导培养基的诱导系数间存在极显 萌芽时间短 ,在 34/ M S培养基中诱导出的芽部分出现丛生
著差异 。 多重比较结果表明 , A 3 、 A4 间无显著差异 ,诱 芽 ,但大部分是单芽 ,萌芽时间相对于改良M S偏长 。 诱
导系数最高 , 与A l 、 A Z 、 A S 、 A 6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 导出丛生芽 ,是提高诱导系数的关键 ,因此 ,诱导培养基
著水平 , A l 、 A Z间无显著差异 , A S 、 A 6间也无显著差异 。 适宜采用改良M+S 6 BA I . om郭+L N A A O . 2 一 0 . 3 m g几 。
表 1 不同培养基对红千层诱导的影响
处理 培养基 接种外植体数 (个 ) 诱导芽数 (个 ) 诱导系数
A I M S + 6 B A I刀 m g /L + N A A OZ m g / L 10 0 15 6 1万6 b
A Z M S + 6 B A I刀 m g /L + N A A O3 m g / L 10 0 17 5 17 5 b
A 3 改良 M S+ 6 B A I刀m g /L + N A A O Z m g /L 10 0 2 6 3 2石 3a
A 4 改良 M S+ 6 B A I刀m g /L + N A A O 3 m g /L 10 0 2 87 2名7 a
A 5 3 /4 M S+ 6 B A I刀 m g /L + N A A O Z m到L 10 0 1 38 13 8e
A 6 3 /4 M S+ 6 B A I刀 m g /L + N A A O3 m到L 10 0 14 3 1 4 3b e
.2 2 不同增殖培养基对增殖效果的影响 从表 2可知 ,不 著差异 , B S 、 B 6间无显著差异 , lB 、 B Z与 B S 、 B 6间存在显著
同增殖培养基的增殖系数差异较大 ,变化幅度为 1 . 95 一 或极显著差异 ,说明增殖系数的大小 ,受基础培养基的影响
3
.
73
。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F = 10 . 13 > oF o l ( 5 , 1 7 )=2 . 81 ,不同 较大 。 在改良M S培养基中继代周转周期为 2 6d ,芽生长比
增殖培养基的增殖系数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 多重比较结 较壮 ,在M S和34/ M S培养基中周转周期偏长一点 ,需要 3 0d ,
果 (表 2 )表明 , B4增夕自之交果最好 ,增殖系数达到 3 . 73 ,与其池 芽生长偏细 。 B 3 、 B4间差异显著 ,说明在改良M S中 , K T激
增殖培养基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 3B 次之 ,与其它 素的添加对提高增殖系数有益 。 本试验中 , 改 良M S +
增殖培养基间也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 lB 、 2B 间无显 6B A O . 6m郭+L KOT . Z m郭+L N A A O . Z m g月是最佳增殖培养基 。
表 2 不同培养基对红千层增殖的影响
处理 培养基 接种芽数 (个 ) 增殖芽数 (个 ) 增殖系数
B I M S+ 6 B A O名m g /L + N A A O Z m g /L 10 0 1 9 5 1月s d
B Z M S+ 6 B A O石m g /L + K T O Z m g /L + N A A O Z m g /L 10 0 2 12 2刀Z d
B 3 改良 M S+ 6 B A O名 m到L + N A A O Z m g /L 10 0 2 9 9 2 , g b
B4 改良 M S+ 6 B A O石 m g /L+ K T OZ m g /L+ N A A OZ m g /L 10 0 37 3 3 7 3 a
B 5 3 4/ M S+ 6 B A O名 m到L + N A AO Z m g /L 10 0 2 25 2 2 5 e
B 6 34/ M S+ 6 B A O石 m g /L+ K T OZ m g /L+ N A AO Z m g /L 10 0 2 32 2 3 2 e
.2 3 不同生根培养基对生根效果的影响 把生长一致的
红千层小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 ,发现 3种培养基均
能诱导出根 ,生根率变化范围为63 . 6% 一 95 . 8% ,生根效果
存在较大差异 。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F = 2 3 . 58 > 0F 0l(z , 8 ) =
8
.
65
,不同生根培养基的生根率间差异达统计学上的极显
著水平 。 多重比较结果 (表3) 表明 , C l 、 C Z 、 C3间均存在
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 CZ生根率达95 . 8 % , 出根时间短只
需 10 d ,且根系粗壮 ,平均 4根以上 ;而另外 2种培养基虽能
生根 ,但时间较长 ,生根率低 ,平均根数少 ,不利于移栽 。
因此 ,生根培养基以C Z为最佳 。
表 3 不同培养基对红千层生根的影响
处理 培养基 生根时间 ( d ) 生根率 (% )
处理 培养基 生根时间 ( d ) 生根率 (% )
改 良 l /3M S + N A A OZ m g /L
+ I B A O2 5 m g /L + A e O
.
15 g /L
9 5名 a
l /3M S+ N A A OZ m到L
+ I B A O2 5 m g /L + A e O
.
15 g /L
6 3石 e
l /ZM S + N A A O Z m g /L
+ I B A O2 5 m g /L + A e O
.
15到L 7 1井b
3 结论与讨论
.3 1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 6种诱导培养基中 , A 3 、 A 4的
诱导效果最好 ; 6种增殖培养基中 , 以 4B 为最佳 ,增殖系数
达到 3 . 73 , 与其它增殖培养基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
异 ;3 种生根培养基中 , 以 CZ的生根率最高 ,达到95 . 8% ,与
C l

3C 的生根率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 因此 ,本试验中 ,
红千层组培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 S+ 6 B A I . o m郭L +
N A 0A 2

03 m郭L , 最 佳 增 殖 培 养 基 为 改 良 M S +
6B A O
.
6m郭L + KOT . Zm g几 + N A A O . Z m g几 , 最佳生根培养基
9 6
为改良1 / M 3S+ NA A 02m郭L + I A B02 5m g /L + A e o. 1 5g /L 。
. 32讨论 红千层组织培养是解决红千层种苗来源的一
个重要途径 ,是实现红千层种苗产业化生产的基础 。 虽
然目前已有少量有关红千层组织培养获得成功的文献报
道 ,但不同学者间的观点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2一 3〕。 例如 ,
红洪如 ( 20 0 5 )报道了红千层 的离体培养及组培快繁技
术 , 认 为 继 代 和 增 殖 培 养 基 以 M S + 6 BA l m郭L +
N AOA
.
25 m郭L为最佳 。 本试验中发现 ,基础培养基是影响
增殖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 改良M S的增殖效果显著高于
M S
,而所添加的激素组合的作用 ,在参试的几个组合中 ,
表现不明显 ,这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 在生根试验中 ,相同
安徽农学通报 , A n h u i A g r i s e i丑 u l lZ O 16 , 2 2 ( 10 )
的激素添加下 ,不同的基础培养基间的生根率差异达到
极显著差异水平 ,改良 13/ M S分别是 12/ M S 、 13/ M S的 1 . 34
倍和 1 . 51 倍 ,说明基础培养基对红千层的生根影响极大 ,
这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1 ]郑耀恩 .浅谈红千层的栽培与大苗移植 [ J〕.中国园林 , 19 9 3 , 9
( 3 )
:
3 5
,
6 0
.
[ 2 〕江洪如 ,余发新 , 刘腾云 .红千层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 J 〕.园艺
学报 , 2 0 0 5 , 3 2 ( 3 ) : 5 4 1一 54 3 .
[ 3〕龚伟 , 宫渊波 ,胡庭兴 ,等 .红千层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 J 〕.植物
生理学通讯 , 2 0 0 4 , l ( 4 0 ) : 6 6 .
(责编 : 张宏民 )
(上接82 页 )间插秧即感觉秸秆对人手无扎刺感 ,而对照处
理需 5 一 7d 才可栽插 ,说明施用秸秆腐熟剂的田块可提早
3 一 4d 栽插 ,可适度争取农时 、提高田间工作效率 。 试验
处理在 10 一 12 d 以内 ,试验处理经历秸秆 “变软一易拉断
一发臭一颜色变深变黑 ” 等过程 ,而对照处理需 18d 左右
才基本完成这个进程 ,两者相比 ,试验处理麦草腐烂进程
明显加快 。
.2 3 秸秆腐熟速率 由表 2可知 ,本试验 2个对比示范处
理 ,在第 20 天经腐熟后的失重变化比较 ,两者差异显著 ,
而第 10 天和第 30 天经测算 ,其变化对比差异不显著 。
表 2 应用秸秆腐熟剂腐熟度效果 (20 d )结果统计
重复 试验处理 对照处理 ( C k )
N
;
N
o
d
( d厂 窟) 2
N
; 一 N o
30万9
30
.
17
30
.
89
2 9
.
9 9
14 9
.
9 5
2 5
.
14
d
l一 d
2
.
6 3
2 7
.
5 9
2 6
.
8 3 4
.
0 6
2
.
8 2
一 0
.
2 4 0
.
0 6
1
.
2 4 1
.
5 4
平均
合计
27
.
17
1 3 5名 5 19石9
重复 试验处理 对照处理 ( C k )
N
;
N
o
d— Ld l一 dN ; 一 N 。 d 一3 1 . 4 32 6 . 8 7 2 8月 l27 . 3 8 2 . 5 2一 0 . 5 1 一 0 . 30一 3 . 33 0 . 0 91 1 . 0 9
单次标准差=aS 了习 “ 一毋(n/ 一 均= 2 · ;2 均数标准差
Sd = Sd 布 = 0月9 。 t= l 夕 、 一 夕 。 l/ Sd= 2 . 84 。 因 t。 。 1 > t= 2 . 84 >
0t
5 ,则试验处理处理与对照处理的差异水平达到显著 。
.2 4 经济性状 由表 3可知 , 处理 1较处理 2 的株高高
2 4 c m
, 穗长长 1 . oc m ,有效穗多 1 . 5万 /6 67 耐 , 每穗实粒
数 多 5 7 粒 , 结 实 率 高 1 . 5 个 百分 点 , 理 论 产 量 多
7 0刀s k g / 66 7 m 2 。
表 3 经济性状与产量结果统计
处理 株高 ( c m ) 穗长 ( c m ) 有效穗 (万 /6 67 m 2 ) 实粒数 (粒穗 ) 结实率 (% ) 千粒重
2 6
.
0
2 6
.
0
( g ) 理论产量 ( k g z6 6 7 m Z) 实收产量 ( k g z6 6 7 m Z )
9 3月
9 1
.
5
巧月
14月
17
.
8
16 3
1 1 2
.
1
10 6井
9 3石
9 2
.
1
5 1 9名7
4 4 9
.
8 2
5 I O j 6
4 4 7
.
4 4
.2 5 产量结果 试验处理水稻的抗逆性明显增强 ,其抗病
虫害 、抗倒伏 、抗寒等能力明显高于对照处理田块 。 由表 4
可知 , 试验处理实际产量较对照处理增加63 . 12 k g / 667 耐 ,增
幅达 14 . 10 % ,增产效果显著 。
表 4 试验产量结果统计
重复 试验处理
N
;
对照处理
(
e k )N

d
5 1 8 2 1
5 0 8
.
6 9
5 0 7
.
5 2
5 17
.
1 2
5 0 1
.
24
5 10
.
5 6
2 5 5 2
.
7 8
4 4 5 3 0
4 6 7
.
6 2
4 4 1
.
5 7
4 4 5
.
2 3
4 3 7
.
5 0
4 4 7
.
44
2 2 3 7
.
2 2
N
; 一 N o
7 2
.
9 1
4 1
.
0 7
6 5
.
9 5
7 1
.
8 9
6 3
.
7 4
6 3
.
1 1
d
l一 d
9
.
8 0
一 2 2
.
0 4
( d
一 窟) 2
2
.
8 4
8
.
7 8
0
.
6 3
9 6
.
0 0
4 8 5
.
8 5
8
.
0 5
7 7
.
0 5
0
.
3 9
平均
合计 6 67 3 5
配对试验分析单次标准差 Sd = 12 . 92 ; 均数标准差
氏=5 . 78 , =t 10 . 93 > 0t 1 , 试验处理和对照处理的差异水
平达到极显著 , 说明秸秆还 田施用腐熟剂处理能使水
稻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
3 讨论与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加快了秸秆腐熟
的时间 ,后茬作物的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抗逆性明
显增强 。 实际操作中 ,应采取控制秸秆还 田数量 (一般
10 0 一 15 o kg /6 6 7m 2干秸秆或 3 5 0 一 s o o k g / 66 7 m 2湿秸秆为
宜 ) ,忌避连作重茬 ,适当提高化学除草的有效剂量 ,适当
补充土壤水分 ,科学增施氮素化肥等规避措施 。
秸秆还田是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 ,秸秆腐熟还
田技术必须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其可以破解秸秆焚烧
难题 ,改变农民长期单纯依赖化肥的思想 ,帮助他们树立
环保意识 ,逐步建立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良险循环机制 ,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 、 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
(责编 : 张宏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