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蜡梅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全 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年 $月第 %& 卷第 #期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刘耀明 ( !)** & +,男,副主任中药师,主要从事新药开发研究。
山蜡梅颗粒系根据江西婺源民间常用预防和治疗
感冒的山蜡梅叶研制而成的中成药,具有解表祛风,
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防治感冒、流行性感冒、咽喉
炎等疾病。原质量标准的鉴别为专属性不强的总生物
碱、黄酮颜色反应,未建立含量测定项,故开展本研
究。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进行定性鉴别,
并增加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控制该产品含有的槲皮素及
山柰素的含量测定项,以利于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仪器与试药
,-!%%电子分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
山蜡梅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刘耀明 !,冯淑香 $,肖炳坤 $ (!. 江中制药集团,南昌 ’’%%%*;$. 江西中医学院,南昌 ’’%%%* +
摘要:目的 建立山蜡梅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以山蜡梅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产品进行定性鉴
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含有的槲皮素及山柰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鉴别项下的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
好;槲皮素在 !. *! !/ 0 12 3 $#. 4$ !/ 0 12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5 6 %. ))))),平均回收率为 ). ) 7 ,89:
为 !. $! 7;山柰素在 $. !* !/ 0 12 3 ’;. *% !/ 0 12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5 6 %. ))))),平均回收率为 )4. 4#
7,89:为 !. #’ 7。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结论可靠,可作为山蜡梅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关键词:<山蜡梅颗粒 0化学;槲皮素 0分析;<山柰素 0分析;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压液相
中图分类号:8$;.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4’ ($%%’)%’ & %!# & %;
!#$%&’ () *#+,%- !+)$+.$ (/ !#$%#&’( 0.+)#,&
2=> ?@A1BC/!,D-EF 9GHIB@C/$,J=,K LBC/MHC$ (!. NB@C/OGAC/ PG@51@QRHSBQ@T (F5AHU) VA. ,2SW,E@CQG@C/
’’%%%*;$. NB@C/IB X5@WBSBAC@T VGBCRYR ZRWBQBCR =CYSBSHSR,E@CQG@C/ ’’%%%*)
12’.+34 526&3%7& XA RYS@[TBYG SGR YS@CW@5W \A5 SGR ]H@TBS^ QACS5AT A\ !#$%#&’( F5@CHTR. 8&9($ )(&*$#$+,-
$(+’$- KTB_R5. ‘@Y BWRCSB\BRW ]H@CSBS@SB_RT^ [^ SGBC & T@^R5 QG5A1@SA/5@UG^ (X2V+,]HR5QRSBC @CW M@R1U\R5AT BC !#$%#&’(
F5@CHTR ‘R5R WRSR51BCRW [^ 8P & aP2V. :&’#,’ XGR X2V 9UASY ‘R5R GB/GT^ QTR@5 ‘BSGAHS SGR BCSR5\R5RCQR A\ CR/@SB_R
QACS5AT @CW ‘R5R 5RU5AWHQSB_R. XGR Q@TB[5@SBAC QH5_R \A5 ]HR5QRSBC ‘@Y TBCR@5 ( 5 6 %. )))) + BC SGR 5@C/R A\ !. *! 3 $#. 4$
!/ 0 12 @CW SGR 1R@C 5RQA_R5^ ‘@Y ). ) 7 ,89: [RBC/ !. $! 7 ( $ 6 # + b \A5 c@R1U\R5AT d SGR Q@TB[5@SBAC QH5_R ‘@Y
TBCR@5 ( 5 6 %. )))) + BC SGR 5@C/R A\ $. !* 3 ’;. *% !/ 0 12 @CW SGR 1R@C 5RQA_R5^ ‘@Y )4. 4# 7 ,89: [RBC/ !. #’ 7
( $ 6 # + . ;()3,#’%() XGBY 1RSGAW BY @QQH5@SR, YB1UTR,YRCYBSB_R @CW 5RTB@[TR,@CW BS Q@C [R HYRW \A5 SGR ]H@TBS^
QACS5AT A\ !#$%#&’( F5@CHTR.
<&-=(.$’:< !#$%#&’( F5@CHTR 0 QGR1BYS5^;eHR5QRSBC 0 @C@T^YBY;< c@R1U\R5AT 0 @C@T^YBY;VG5A1@SA/5@UG^, SGBC
T@^R5;VG5A1@SA/5@UG^,GB/G U5RYYH5R TB]HBW
一色谱峰,即样品橙皮苷峰处无干扰。
参考文献:
f ! g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册 + fZ g .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 ;’# & ;’*.
f $ g贺江萍 d 杨天坤 . 薄层扫描法测定保和散中橙皮甙的含量 f N g . 中
成药d !)))d $! (* + h $)%.
f ’ g杨书斌 d 王琦 d 张典瑞 d 等 . 薄层层析 &分光光度法测定枳壳中的
橙皮甙和柚皮甙 f N g . 中国中药杂志d !));d !) (* + h ’#).
f ; g黄诺嘉 . 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健儿消解液中橙皮甙的含量 f N g . 中
成药d !))4d !) (!$ + h !#.
f # g陈小荣,周斌,饶雷鸣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蠲哮片中橙皮甙的
含量 f N g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
f * g朱炳辉d 梁艺英d 莫金垣 . 9RU & P@M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定海马巴戟丸中淫羊藿甙含量 f N g . 中成药d !)))d $! (!% + h #%%.
f 4 g朱炳辉,罗文东,余锦雄 .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中东莨菪素含量
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f N g . 色谱d !))*d !; (’ + h $%#.
f g朱炳辉d方继辉d梁艺英d等 . 蜜炼川贝枇杷膏中橙皮甙含量的固相
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f N g . 分析测试学报,$%%$,$! (’):
;;.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年 $ 月第 %&卷第 # 期
司);硅胶 $板 (青岛海化工厂);%&’()*#++型高
效液相色谱仪 (%&’()*#++ 型控制器,%&’()*#++ 型
泵,%&’()*,# 紫外检测器);大连江申色谱工作站
软件 (-+-+版);./ 0 !1+#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
岛津);槲皮素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
!++! 0 22+3);山柰素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所,批号 +#! 0 1++++1);芦丁 (中国药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批号 ++ 0 2-+-);山蜡梅药材 (采自江
西婺源),经鉴定为蜡梅科山蜡梅 (!#$%&’&()*
&#(+&* 4567()8)的叶;山蜡梅颗粒由江西婺源制药厂
提供;流动相用的甲醇为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
纯,水为重蒸馏水。
! 薄层鉴别
! # 山蜡梅颗粒生物碱的薄层鉴别 取本品 3 9,研
细,加氯仿 0氨水 (,+ : +8 3)3+ ;<,超声处理 -+
;6=,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 ;<使溶解,作
为供试品溶液。取山蜡梅阴性制剂 3 9,同法制得山
蜡梅阴性对照液。另取山蜡梅叶粉末 3 9,加乙醇 3+
;<,超声处理 -+ ;6=,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 3
>盐酸 1+ ;<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浓氨水调 ?@2 A
!+,加氯仿 -+ ;<萃取,分取氯仿溶液蒸干,残渣加
甲醇 ! ;<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按照薄层色
谱法 (中国药典 1+++ 年版一部附录! B)试验,吸
取上述 - 种溶液各 3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 薄层
板上,以氯仿 0甲醇 (2 : !)为展开剂,展开,取
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
点;阴性对照液色谱中,则无此斑点。
! ! 山蜡梅颗粒芦丁的薄层鉴别 取本品 1 9,研
细,加乙醇 1+ ;<,超声处理 -+ ;6=,滤过,滤液蒸
干,残渣加甲醇 !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山
蜡梅阴性制剂 39,同法制得山蜡梅阴性对照液。另取
芦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 ;<含 +8 3 ;9的溶液,作为
对照品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 (中国药典 1+++年版一
部附录! B)试验,吸取上述 -种溶液各 <,分别
点于同一硅胶 $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 0甲酸 0水 (
: ! : !)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
以 ! >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 !+3 C烘约 3 ;6=,置紫
外光灯 (-#3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
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
照液色谱中,则无此斑点。
$含量测定
$ # 色谱条件 色谱柱: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
填 充 剂 , DE7& 0 ?&F G! (-8 2 ;; H !3+ ;;, ,
;);流动相:甲醇 0 +8 3 >磷酸 (,3 : 33);流
速:! ;< I ;6=;柱温:-3 C;检测波长:-#3 =;;
进样量:3<;理论塔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不低于
!3++,按山柰素峰计算应不低于 !3++。在该色谱条
件下,槲皮素与山柰素均达到基线分离,且两个目标
峰均分离度良好。见图 !。
$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槲皮素对照品 # ;9,精
密称定,置 !++ ;<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溶解,并稀
释至刻度,摇匀;取山柰素对照品 ;9,精密称
定,置 !++ ;<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溶解,并稀释至
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 ! ;<,置同一 !+ ;< 量
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每 ! ;<含
槲皮素 # 9,含山柰素 9)。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内容物,研细,取
1 9,精密称定,置 !3+ ;< 烧瓶中,加甲醇回流 1
次 (每次加甲醇 3+ ;<,回流 !J),滤过,用适量甲
醇洗涤滤器和残渣,合并滤液;挥尽甲醇,加水 -+
;<,加冰醋酸调 ?@- A ,,加醋酸乙酯振摇 3次,每
次 -+ ;<,合并醋酸乙酯液,挥尽醋酸乙酯,加甲醇
溶解,置 !+ ;<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即得。
$ % 线性关系的考察 取槲皮素对照品 # ;9,精密
称定,置 !++ ;< 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
度,摇匀,作为母液 K。取山柰素对照品 ;9,精
密称定,置 !++ ;<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
度,摇匀,作为母液 B。分别精密吸取 1 种母液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年 $月第 %& 卷第 #期
表 ! 样品中槲皮素与山柰素的含量测定结果 (! $ %)
批号
&’’&’&!(
&’’&’&!)
&’’&’%’%
&’’&’%!
&’’&’%&#
&’’&’*’
&’’&’*!(
&’’&’*!)
&’’&’*&’
&’’&’*&#
槲皮素含量 + !,·,-!
%(. ! / ’. ’0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山柰素含量 + !,·,-!
*%. 0) / ’. (0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表 山柰素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样品量 + !,
*%. (&
*%. *(
*%. %#
*%. %#
*%. %0
*%. %0
加入量 + !,
%*. 0’
%*. 0’
*%. &(
*%. &(
(!. )’
(!. )’
测得量 + !,
#0. )
##. &)
(. ’*
(. &%
)(. ’(
)(. ’&
回收率 + 1
)0. *(
)#. #)
)0. %(
)0. ##
)). ()
)). (*
平均回收率 + 1
)#. #(
234 + 1
!. (%
’. &(,’. (,!,&,* 56,将同体积的 7、8 液置于
同一 !’ 56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
精密吸取对照品混合溶液 ( !6,注入高效液相色谱
仪,测定。得槲皮素峰面积积分值为 !&0’’. (、
&(()(!. (、(!)’(0. (、!’!#(%. (、&’*%’0&;得山柰
素峰面积积分值为 !#)0*、 %(#*’、 #!00*!. (、
!%()!0、&#%*%#%. (。以浓度为横坐标 9: ;,峰面积
为纵坐标 9< ;,分别绘制槲皮素和山柰素标准曲线,
并计算回归方程。槲皮素的回归方程: < $
#)%*0. *!: = !#*. )0 (> $ ’. )))));山柰素的回归
方程:< $ #*&. !: = !*#0. %! (> $ ’. )))))。结
果表明,槲皮素在 !. 0! ? &(. #& !, + 56范围内呈良
好的线性关系;山柰素在 &. !0 ? %*. 0’ !, + 56范围
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直线均通过原点。
! #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含槲皮素
0. *%!, + 56,山柰素 . 0(!, + 56)(!6,测定槲皮素
和山柰素峰面积,连续测定 0次,槲皮素的峰面积积
分值为 (!)!*%、(!#&!、(!(&’、(!((*0、(!#%!0、
(!)’!),平均值为 (!#%(*. &,234 $ ’. &) 1。山柰素
的 峰 面 积 积 分 值 为 #’%’0)、 #’)’0#、 #’%00)、
#’*’0#、 #’&%%、 #’#’’0,平均值为 #’*#0. ,
234 $ ’. %# 1。
! $ 重现性试验 取本品 (批号 &’’&’*&’)(份,按
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液的制备方法处理,进样量为 (
!6,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槲
皮素峰面积为 (!%&#. ’、 (!%#((. ’、 (!*((!. ’、
(!*!)(. (、 (’#&**. ’, 平 均 含 量 为 %!. *!, + ,,
234 $ ’. (0 1 9 ! $ ();山柰素峰面积为 #!*%%. (,
#!((!(. (,#!*’’’. ’,#!0)((. ’,#!!&’. ’,平均含
量为 *%. %’ !, + ,,234 $ ’. &% 1 (! $ ()。以上结
果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良好。
! %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 &’’) , +
56)(!6,按上述色谱条件,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槲
皮素与山柰素含量。结果槲皮素、山柰素的平均峰面
积分别为 (!(&%!. 、#!#!&*. 0,234分别为 ’. *( 1
(! $ ()、’. &) 1 (! $ ()。以上结果表明,本方
法 ( @内稳定性良好。
! &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本品 (批号
&’’&’*&’)0 份,每份 ! ,,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
入一定量的槲皮素和山柰素母液,挥尽溶剂,按供试
品溶液制备方法处理,依法测定,结果见表 !、&。
结果表明,本方法回收率良好。
! ’ 样品的测定 取本品 !’ 批,按含量测定项下供
试品液的制备方法处理,进样量为 (!6,按上述色谱
条件,测定,结果见表 %。
上述结果表明,本品制备工艺稳定。本品每 ,含
山蜡梅按槲皮素 (A!(B!’C#)计,不得少于 &( !,,按
山柰素 (A!(B!’C0)计,不得少于 %( !,。
( 讨论
( ) 含测指标的选择 山蜡梅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
类和生物碱类,目前对山蜡梅化学成分研究较少,药
典中尚未收载其已报道的生物碱类对照品 (蜡梅
碱),而黄酮类槲皮素与山柰素药典上已有收载;根
据 《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及有关文件,中药中
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如果成分含量低于万分之一,
应采用两个测定指标,本品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均
低于万分之一,故选用槲皮素与山柰素同时作为含测
指标,以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
( * 色谱条件的优选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D !E & F和实际
色谱条件的筛选,在本色谱条件下,槲皮素与山柰素
均达到基线分离,且两个目标峰均分离度良好。
表 # 槲皮素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样品含量 + !,
%&. ’’
%!. )(
%!. )
%!. )
%!.
%!.
加入量 + !,
&(. #&
&(. #&
%&. !(
%&. !(
%. (
%. (
测得量 + !,
(#. (0
(#. *)
0%. ’(
0%. (!
#’. ’*
#’. 00
回收率 + 1
)). %
)). &
)0. )&
). %(
). )’
!’’. (!
平均回收率 + 1
). )
234 + 1
!. &!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年 $ 月第 %&卷第 # 期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 袁旭江 ( !)*’ & +,男,广州中医药大学 #$$$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中药新药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编号 ,%$!$#$!$! +。
化橘红为理气化痰的常用中药,其道地药材为
芸香科植物化州柚 (!#$%& ’$()*& -./0 #+,-)#+&(
12/3)未成熟果实的外果皮,主要含属二氢黄酮的柚
皮苷等黄酮类 4 ! 5、挥发油 4 #,% 5、糖类 4 6,7 5等成分。化
橘红采收期多在 7 8 ’ 月,采收时并未考虑果龄的影
响,随意性较大,市售化橘红药材大小参差不齐,
质量难以保持一致。为此,笔者就果龄对化橘红化学
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仪器与试药
! ! 仪器 *## 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分析仪器二
厂),,9:;<=3 67%>分光光度计,?@ & A型三用紫外
分析仪 (上海康乐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硅胶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研究中曾尝试用超声法、索
氏提取法与回流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回流法能达到
最佳的提取效果,故选用回流法。为了避免样品溶液
污染色谱柱,对供试品溶液进行精制。本品含大量水
溶性杂质,而槲皮素、山柰素均溶于醋酸乙酯,用醋
酸乙酯能将槲皮素、山柰素从本品的水溶液中萃取出
来。优选了萃取次数,最后确定为 7次,这样使得供
试品溶液得到纯化,既能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又能
保护色谱柱。
参考文献:
4 ! 5乔凤云,宋爱华,刘臣 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满山红中槲皮素含
量 4 B 5 0 黑龙江医药,!)),!! (#):)$0
4 # 5林文红 0 复方降压灵搽剂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4 B 5 0 中药材,
#$$!,#6 (!$):*6’0
果龄对化橘红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袁旭江,林 励,陈志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7!$6$7)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不同果龄的化橘红的化学成分比较分析,确定化橘红的适宜采收期。方法 以薄层色谱法比较
了不同果龄化橘红柚皮苷元和佛手内酯的含量变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在波长 %6=C处进行二氢黄酮含量比较测
定。结果 化橘红中柚皮苷元及总二氢黄酮含量随果龄增长而递减;其佛手内酯含量却随果龄增长而递增。结论
果龄对化橘红化学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故采收期的选择对药材质量有很大影响,应当结合药效学等方法对化橘红
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地确定采收期。
关键词:化橘红 D化学;柚皮苷元 D分析;黄酮类 D分析;佛手内酯 D分析;分光光度法,紫外线;色谱法,薄层
中图分类号:E#60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0 12’ +3 45’6/(17 4+68+*/)/+3 /3 !#$%&’()* +(,&( -&%./(0
FG,H IJK:.=9,LMH L:,A1>H ?N:O:. (PJ.=9QN2J G=:-9:*)-1(): ;:<’()/=’ U2 V<3R:3:2= := ./+0($1%, 0#$ ’$()*& := V:TT’)5+?* A2=3<=3R 2T =./:=9<:=
.=V ]3/2YN232C<3C:X .=.;SR:R \:3N V<3=./:=9<:= .=V 323.; V:NSV/2T;.-2=(7.*/+3 @/J:3 & .9< N.R .= 2]-:2JR;S X.= :=T;J<=X< 3N< _J.;:3S 2T CX2VS=.C:XR T2/ T:O:=9 X2;;B’CD+-?*E ./+0($1%, 0#$ ’$()*& D XN3/2YN232C<3/S,J;3/.-:2;<3;AN/2C.329/.YNS,3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