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白英与寻骨风的比较鉴别
★ 蒋小文 吴启南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210029)
关键词:白英;寻骨风;显微鉴别;理化鉴别;TLC
中图分类号:TQ 460.7+2 文献标识码:A
白英 Herba Solani Lyrat i ,为民间常用中药 ,来
源于茄科植物白英 Solanμm lyratμm Thunb.的全
草 ,具有清气利湿 、解毒消肿 、抗癌的功能。寻骨风
Herba Aristolochiae Mol lissimae(又名:绵毛马兜
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寻骨风 Aristolochia mollissi-
ma Hance的全草 ,具有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止痛的
功能 。两者来源不同 ,但它们却存在一个同样的别
名———白毛藤[ 1] 。因而使市场上白英 、寻骨风 、白
毛藤的名称出现混淆 ,导致香港地区出现病人误将
马兜铃科的寻骨风当作白英长期服用 ,因寻骨风含
马兜铃酸 ,具有肾毒性 ,所以患者易出现肾衰竭的症
状 。为了确保白英 、寻骨风临床用药安全 、有效 ,作
者对两味药材进行了性状 、显微 、理化等方面的比较
鉴别。
1 仪器与材料
样品:白英及寻骨风均采于南京脊山 ,经南京中
医药大学药用植物教研室巢建国副教授鉴定为茄科
植物白英 Solanμm lyratμm Thunb.的全草与马兜
铃科植物寻骨风 Aristolochia mol lissima Hance 的
全草。
仪器与试剂:CHC -OLIM PUS 双筒显微镜
(日本),硅胶 G(中国青岛海洋化工集团),玻璃板 ,
试剂均为分析纯 。
马兜铃酸A 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别 白英:茎圆柱形 ,有分枝 ,长短不
等 ,长可达 1.2 mm ,直径 2 ~ 7 mm 。表面黄绿色至
棕绿色 ,密被灰白色柔毛 ,粗茎通常毛较少或无毛 。
叶互生 ,叶片皱缩卷曲 ,暗绿色 ,展平后戟形或琴形 ,
被毛茸;叶柄长 1 ~ 3 cm 。有时附黄绿色 ,或暗红色
的果实 。茎质硬而脆 ,断面纤维性 ,髓部白色或中
空;叶质脆易碎。气微 、味苦[ 2] 。
寻骨风:根茎细长圆柱形 , 多分枝 , 直径约 2
mm ,少数达到 5 mm 。表面棕黄色 ,有纵向纹理 ,节
间长 1 ~ 3 cm 。质韧而硬 ,断面黄白色。茎淡绿色 ,
直径 1 ~ 2 mm ,密被白色绵毛 。叶皱缩卷曲 ,灰绿
色或黄绿色 ,展平后呈卵状心形 ,先端钝圆或短尖 ,
两面密被白绵毛 ,全缘。气微香 ,味苦 、辛[ 2] 。
2.2 显微特征 白英茎表皮外侧附腺毛和非腺毛。
皮层较厚 。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双韧
型 ,韧皮部狭窄。髓部有的细胞含砂晶 。叶上表皮
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 ,密被腺毛和非腺毛;腺毛头部
单细胞 ,圆形或长圆形 ,柄 1 ~ 5 细胞 ,有的细胞缢
缩;非腺毛较少 。下表皮腺毛较长;非腺毛 4 ~ 6细
胞 ,顶端稍钝;气孔有不定式和不等式两种。
寻骨风根茎表皮细胞 1列 ,外壁稍厚 ,棕色 ,有
多细胞非腺毛。粗的根茎有木栓层 ,为多列木栓细
胞。皮层石细胞单个散在或 2个相聚 ,石细胞类圆
形 ,壁稍厚 。中柱鞘纤维排列成断续环状。维管束
外韧型 ,3 ~ 8个放射状排列 ,大小不等 。束间形成
层明显。本品薄壁细胞含簇晶 ,直径 7 ~ 60 μm 。叶
下表面多见多细胞非腺毛 ,有分泌细胞散在 ,叶肉组
织中偶见簇晶 ,气孔不等式。
2.3 理化鉴别 取白英及寻骨风药材分别用适量
乙醇回流提取 ,过滤 ,取滤液点于滤纸上 ,置紫外灯
(365 nm)下观察 ,白英及寻骨风醇提液分别呈橘红
色及亮黄绿色荧光 。
2.4 薄层鉴别 分别取白英 、寻骨风药材 3 g ,各加
入 50 mL 乙醇 ,水浴回流 1 小时 ,滤过 ,滤液蒸干 ,
残渣加 5 mL 乙醇使溶解 ,作为供试液一 、二。另取
马兜铃酸 A对照品加适量乙醇溶解 ,制成对照品乙
醇溶液 ,作为对照液 。取上述三种溶液适量 ,点于同
一硅胶G 薄层板上 ,用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
∶10∶1∶1)作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 ,置日光灯下检
视。供试液二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 ,显相同颜
色斑点(黄色),而供试液一则无此斑点。取该薄层
板置紫外灯下 ,可见供试液二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
置上 ,显相同颜色荧光斑点(棕红色),而供试液一则
无此荧光斑点 。
3 讨论
白英与寻骨风原植物在外形上很容易区别 ,单
·35·
江西中医学院 学报 2 0 0 6 年 2 月第 1 8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 ITY OF TCM 2006 Vol.18 No.1
○中药资源○
菟丝子炮制工艺探讨
★ 黄继全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广州 510500)
关键词:菟丝子;炮制工艺
中图分类号:R 283 文献标识码:A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补肾固精 ,养肝明目 ,
止泻 ,安胎等功效 。本品质地坚硬 ,难于破碎 ,有效
成分不易煎出。历代菟丝子入煎剂都需进行不同方
法的炮制 ,有清炒 、酒炒 、制饼等。而现在中医临床
多用其生品 ,炮制入药者不多。为探讨菟丝子生品 、
炮制品各有何不同及其最佳炮制方法 ,本文对菟丝
子的生品 、不同方法炮制品的水浸出物做了比较 ,结
果如下 。
1 实验材料
1.1 材料 菟丝子由本院中药房提供 ,经广州市药
检所鉴定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干燥成熟种子 。
1.2 样品炮制 (1)生菟丝子:取净菟丝子 ,捣碎 。
(2)清炒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用文火炒至微黄色 ,微
有鼓起 。捣碎。(3)酒炒菟丝子:取净菟丝子 ,用黄
酒(50 kg 菟丝子加黄酒 5 kg)拌匀 ,微润 ,文火炒至
爆裂 ,取出晾凉 ,捣碎 。(4)酒制菟丝子饼:取净菟丝
子 ,加黄酒(50 kg 菟丝子加黄酒 5 kg)闷 8 ~ 12小
时 ,蒸 4 ~ 5小时 ,捣烂制饼 ,切块晒干 ,压碎。
2 方法及结果
按《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附录:“浸出物测
定法”项下测定菟丝子生品及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品
水浸出物的百分含量 ,结果见表 1。
表 1 菟丝子不同炮制方法浸出物含量(n=3)
浸出方法 样品 浸出物含量(%)
冷浸法
生菟丝子 5.65
清炒菟丝子 8.13
酒炒菟丝子 9.74
酒菟丝子饼 10.02
热浸法
生菟丝子 15.73
清炒菟丝子 17.26
酒炒菟丝子 17.86
酒菟丝子饼 18.00
3 讨论与小结
实验结果表明 ,菟丝子经炮制后 ,炮制品的浸出
物较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而且易于破碎 ,在冷
浸法和热浸法中 ,尤以制饼和酒炒浸出率最高 ,但二
者相差不大 ,而且制饼法具有工艺繁琐 、时间长的缺
点。所以 ,建议临床上用菟丝子均以炮制品为好 ,尤
以酒炒品为佳 。
从浸出率来看 ,酒制品高于清炒品和生品 ,说明
酒制能增加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解率 ,有利于菟丝
子有效成分的煎出 。
(收稿日期:2005-09-26)
单从叶的形状上就可以加以区别 ,白英的叶呈提琴
或戟形 ,寻骨风呈卵状心形 。另外茎的折断面也可
以反映两者的区别 ,白英常出现中空现象 ,而寻骨风
却无此现象。在花期及果期 ,我们也可以从两者花
和果实的形态上加以区别 。
在临床用药时 ,药材采收处理后 ,枝叶大多破
碎 ,无法直接判断 ,我们必须借助显微及理化等方法
手段来判别。在显微鉴别时 ,主要鉴别点集中在两
者横切面上维管类型及两者粉末中结晶体类型的区
别上 。白英根茎横切面为双韧型维管束 ,粉末中无
簇晶 ,寻骨风根茎横切面为外韧型维管束 ,在粉末中
可以看到有簇晶的存在。在理化鉴别方面 ,我们针
对两者所含化学成分的差异 ,利用薄层鉴别的方法
检查其中是否含有马兜铃酸便可以得到鉴别 ,且该
薄层鉴别方法简单易行 ,迅速可靠 ,得出结果两者有
显著差异 ,可用于两者的真伪鉴别 。总而言之 ,两种
植物科属差异较大 ,所含成分不同 。寻骨风含有马
兜铃酸类成分 ,长期大量使用能引起肾小管坏死 ,尿
道癌 ,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等肾病 。为保证临床用药
安全 、有效 ,二者在使用时 ,应加以甄别 。
参考文献
[ 1] 南京药学院.江苏药材志[ M ]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65.4
437
[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编本)[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1726 , 631
(收稿日期:2005-08-17)
·36·
江西中医学 院学报 2 0 0 6 年 2 月第 1 8 卷第 1期
JOURNAL OF JIANGXI UNI VERSITY OF TCM 2006 Vol.18 No.1
○中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