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蜡梅叶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



全 文 :第 13 卷第 18 期·总第 218 期
2 0 1 5 年 9 月 · 下 半 月 刊
个组成,基部2~3个,逐渐增大。其余细胞6~8个,每
个细胞近等长,顶端细胞逐渐变细,先端尖或圆顿,
含有少数黄色颗粒状内含物。
⑤川西淫羊藿非腺毛极长,细胞6~30个,全毛均
含有棕色物质,毛柔软、弯曲、扭结,顶端细胞最
长,超过其它细胞的1/3,部分毛的末端细胞1~3个较
短,多数细胞近等长。
⑥毡毛淫羊藿非腺毛密集交错。毛多为5~8个细
胞,基部3个细胞较小,细胞端壁平直,其余细胞较
长,顶端细胞极长,柔软,壁薄弯曲,易脱落。
⑦单叶淫羊藿非腺毛较多,毛细长,由2~5个细
胞组成,毛白色,柔软,弯曲或折叠。基部细胞1~4
个组成,短小,顶端细胞1个极长,纺锤形,先端圆
钝,稍弯曲。
参考文献
[1]梁海锐,阎文枚.国产淫羊藿属叶表面特征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2,12
(2):142-148.
[2]阎文玫.中药材真伪鉴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60.
(本文编辑:苏 玲 本文校对:李国娟 收稿日期:2015-07-14)
2013年1月—2014年9月136例手足口病患儿,按
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口服蜡梅叶颗粒治疗,
并与对照组65例用利巴韦林治疗进行比较观察,现将
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
高峰在夏季。现将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门诊
136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所有病例均符合卫生部
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及《诸福
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的诊断标准[1],且均已按照传染
病防治法报卡;患儿入院时均有手足臀部皮疹,口腔
疱疹,伴或不伴发热,年龄最小为4月,最大为9岁,
其中男69例,女67例,体温≥39 ℃ 28例,并按就诊
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对照组65例,两组在性
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10 mg·(kg·
d)-1,分3次口服,并加用利巴韦林喷雾剂喷口腔:治
疗组给予山蜡梅叶颗粒口服治疗(江西佑美制药有限
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7113),<1岁,1/2
袋/次,口服,bid;1~3岁,1/2袋/次,口服,tid;>3
岁,1袋/次,口服,tid。疗程均为7天,所有病例均在
家隔离,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发热者予
美林或泰若林退热;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
吸、脉搏、精神、有无多汗,惊跳或肢体抖动、呕
吐、呼吸困难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重症手足口病的
早期表现。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服药3天后体温正常,手足
山蜡梅叶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
邱发宗 邹国花
(江西省乐安县人民医院儿科,乐安 344300)
摘 要: 目的 观察山蜡梅叶颗粒在治疗手足口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
诊的136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口服蜡梅叶颗粒治疗。
比较两组发热、皮疹及口腔疱疹等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0.42%),总有效率95.77%;对照组显效率
41.54%,总有效率67.69%;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显效率比较χ2=11.53,P<0.05。总有效率比较
χ2=18.41,P<0.05)。结论 山蜡梅叶颗粒治疗手足口病,能显著改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缩短疗程,疗效明
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山蜡梅叶颗粒;手足口病;临床应用;温病;儿科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5.18.007 文章编号:1672-2779(2015)-18-0014-02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hanlameiye Granule in the Treatment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QIU Fazong, ZOU Guohu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Lean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Lean 344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of Shanlameiye granule in the treatment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Methods Selecting 136 cases patients with common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outpatient from Jan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4,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of 7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of 6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ibavir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anlameiye granule. The fever, rash, oral herpes symptoms and improvement of sig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
pared. Results The complete effectiv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0.42% and 95.77%, respectively. The com-
plete effectiv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1.54% and 67.69%, respectively.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ete effective rateχ2 = 11.53, P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χ2 = 18.41, P <0.05) . Conclusion Shanlameiye granule in the treatment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can significantly im-
prove main symptoms and signs, shorte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had significanteffect.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Shanlameiye granule; hand-foot-mouth disease; clinical application; warm disease; pediatrics
14
第 13 卷第 18 期·总第 218 期
2 0 1 5 年 9 月 · 下 半 月 刊
臀部皮疹、口腔疱疹消失,食纳正常;有效:服药3
天后体温正常,手足臀部皮疹、口腔疱疹好转,食纳
好转;无效:服药3天后仍有发热,手足臀部皮疹、
口腔疱疹未退,精神食纳无改善,甚至发展为重症倾
向。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
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
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两组显效率比较 χ2=
11.53,P<0.05。总有效率比较 χ2=18.41,P<0.05。均
有显著性差异。
2.2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手、
足、口和臀等部位散在斑丘疹和丘疱疹为特征的出疹
性疾病。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出现脑膜炎、脑
炎、脑脊髓炎、脑水肿、循环障碍等重症表现,多由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原为肠道病毒
属的柯萨奇病毒A16(CoxA16) 和肠道病毒 71型
(EV71),其他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5、A7、A9、
A10以及柯萨奇病毒B2、B5也可引致。肠道病毒属小
核糖核酸病毒科,共有63个血清型。病毒基因组为单
股RNA,有四种壳体结构蛋白VP1~VP4。多发生于学
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四季均
可散在发病,以5~6月份为多,可在幼托机构内造成
局部爆发流行。自1960年发现此病后,世界各国均有
发病报道。我国自1983年后北京、上海东北等地发病
报道;2007年以来波及全国;2008年5月手足口病被
列为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同其他病毒所致疾病一样,手足口病缺乏特异
性、高效性抗病毒药,可考虑选用利巴韦林治疗 [2]。
但利巴韦林仅于病程早期(3天以内) 使用效果较佳,
而病程超过3天使用则治疗效果不佳[3]。
手足口病属中医“温病”范畴,湿热疫毒经口鼻
而入,发于手足,上熏口咽,外透肌肤,发为疱疹,
并见发热、倦怠、恶心、便秘等症状;或邪毒内陷,
出现高热、抖动、肢体痿软,甚则发生喘、脱,危及
生命;婴幼儿系稚阴稚阳之体,感受疫毒后,病情变
化迅速,宜早发现,早治疗,防变证。
目前临床上多使用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的中
药制剂[4]治疗手足口病。山蜡梅即亮叶梅(Chimonant
hus nitens),浙南山区称石凉茶,又称黄金茶,是丽
水一带高山特有的茶药两用野生茶种 [5];山腊梅叶为
蜡梅科蜡梅属植物,是我国所特有的常绿灌木,李
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腊梅花味甘、微苦、采
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既是味道颇佳的食
品,又能“解热生津”,其叶清香,微苦而辛凉;腊
梅花味微甘、辛、凉,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
毒生肌,止咳的效果。民间常用腊梅花煎水给婴儿
饮服,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分析,腊梅花
含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近年研究发现,
山腊梅富含挥发油、槲皮素、黄酮类、生物碱等有
效活性成分,含有12种微量素,18种氨基酸,7种维
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铁、硒等含量高 [6-7]。而氨基
酸能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及提高免疫力[8],维生素C及一
些微量元素能调节免疫功能,有助于缩短病程,促
进病情恢复。本文使用的山蜡梅叶颗粒辅助治疗手
足口病,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尤
其对于伴有发热的患儿,可早期、有效的抑制病毒
血症,改善体温,减少进展至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能
[9]。治疗组136例患儿使用山蜡梅叶颗粒 (<1岁,1/2
袋/次,口服,bid;1~3岁,1/2袋/次,口服,tid;>3
岁, 1袋/次,口服, tid) 治疗,其总有效率为
95.77%,与对照组67.69%相比,两组疗效有显著性
差异(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嗜睡、
呕吐、腹泻、低体温、皮疹、胸闷、呼吸困难及过
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既往药理学实验也显示实验
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动物内脏解剖未见明显药
物蓄积及毒性残留。
山蜡梅叶颗粒为纯中药制剂,经济实惠,口感好,
无副作用,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802-810.
[2]潘家华.实用小儿手足口病诊疗指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05.
[3]陈柏兴,陈峰.康复新液治疗小儿口腔溃疡 80例[J].华西医学杂志,2006,21
(5):500.
[4]周虹.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的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
(4):104-105.
[5]郑筱莫.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2012.
[6]何卫中.山腊梅茶加工技术[J].技术应用,2007(1):39.
[7]程清明,汪良义,汪清华.“黄金茶”快速成园栽培技术[J].华东森林经理,
2006,20(3):30.
[8]蔡威.新生儿肠外营养(上)[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3):190-192.
[9]黄辉,邓莉.山蜡梅叶颗粒治疗儿童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
国药,2013,24(4):899.
(本文编辑:杨 杰 本文校对:龚海龙 收稿日期:2015-07-23)
表1 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例(%)]
例数
治疗组 71 36 35
对照组 65 33 32
年龄
(岁)
2.5
2.8
病程
(小时)
38.3 15 56
39.5 13 52
性别
男 女
体温
≥39℃ <39℃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71 3(4.23) 95.77
对照组 65 21(32.31) 67.69
显效
50(70.42)
27(41.54)
有效
18(25.35)
17(26.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