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星叶草科——湖北被子植物一新记录科



全 文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3,35(1):25~27
Amino Acids &Biotic Resources
收稿日期:2012-12-28
作者简介:杨敬元(1970-),男,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野生动植物
保护工作。E-mail:290753238@qq.com
*通讯联系人 E-mail:zdg634278@126.com
基金项目:神农架林区本底资源综合调查项目;神农架林区中药资源
普查项目;神农架金丝猴保育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支
持(2012SNJ001)
星叶草科———湖北被子植物一新记录科
杨敬元1,杨开华1,廖明尧1,周建军2,储昭福2,陈庸新3,邓 涛4,张代贵2*
(1.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 神农架442421;
2.吉首大学 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 吉首416000;
3.湖北神农架林区卫生局,湖北 神农架442400;4.中国科学院 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650201)
摘要:报道了湖北种子植物分布1新记录科———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含1新记录属———星叶草属Circaeaster,1新
记录种———星叶草Circaeaster agrestis Maxim。通过查阅标本对星叶草的性状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其形态变异幅度。本文
重绘了星叶草的线条图并提供了野外原色图版。
关键词:星叶草科;种子植物;新记录;分布;神农架;湖北
中图分类号:Q 949.7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376(2013)01-0025-03
Circaeasteraceae———A New Recorded Angiosperm Family from Hubei
YANG Jinyuan1,YANG Kaihua1,LIAO Mingrao1,ZHOU Jianjun2,CHU Zhaofu2,
CHEN Yongxin3,DENG Tao4,ZHANG Daigui 2*
(1.Shennonjia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s,Shennongjia 442421,Hubei,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Plant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Colege of Hunan Province,
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Hunan,China;
3.Hubei Shennongjia Forest Health Bureau,Shennongjia 415319,Hubei,China;
4.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unming 650201,Yunnan,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record family,Circaeasteraceae(including one genus Circaeaster and species
Circaeaster agrestis Maxim),occurring in Hubei Province.According to the herbarium,the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of Circaeaster agrestis Maxim ar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Both line figures and color images of Circaeaster agrestis
Maxim are provided.
Key words:Circaeasteraceae;seed plant;new record;distribution;Shennongjia;Hubei province
  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为一单型科,仅星
叶草 属 (Circaeaster)1 属,星 叶 草 (Circaeaster
agrestis Maxim.)1种[1~3]。星叶草为一年生小草
本植物,分布在海拔1 600m(甘肃)~5 000m(西
藏)之间的山谷沟边、林中或草地上,喜较阴暗潮湿
的生境,属典型的中、高山喜冷植物[1,2,4,5]。该植物
茎极短而下胚轴直立于地面成为主茎,子叶宿存,与
茎生叶簇生,茎顶端呈莲座状,叶脉二叉状分枝,与
裸子植物银杏的脉序相似,从而被认为是被子植物
较原始的类群,在植物系统演化中极具研究价值。
花小,无花瓣,瘦果具钩状毛。由于营养形态、生殖
形态较为独特,曾被置于毛茛科[1]、小檗科[3]及星叶
草科[5]等。星叶草分布于西南及疆、陕、甘等省区,
以及不丹、印度、尼泊尔,为我国二级保护的珍稀植
物,被列入中国物种红皮书[4]。
2012年,在进行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底
资源调查和神农架林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过程
中,作者在南天门(海拔2 700m,110°10′8.29″E;
31°29′20.57″N)采到1种形态十分独特的小草本居
群,其叶莲座状丛生,子叶宿存,花小,无花瓣,瘦果
具钩状毛。通过采集各种变异幅度的标本并进行温
室栽培观察,详细鉴定后认为该植物确系星叶草科
星叶草属植物。此后,作者在湖北神农架南天门和
DOI:10.14188/j.ajsh.2013.01.016
杨敬元 等:星叶草科———湖北被子植物一新记录科
板壁岩均发现有该植物居群分布。因此,该科在湖
北神农架的发现,属湖北省种子植物分布新纪录类
群[1,2,4~7]。本研究重新绘制了星叶草的线条图并提
供了野外原色图版(见图1)。
1 分类处理
星叶草Circaeaster agrestis Maxim Bul.Acad
Imp Sci.Saint-Pétersbourg.1882,27:556.Flora
of China.2001,6:439.中国植物志.28:241.图版
81:1~4,1980.
一年生小草本,高7cm。宿存2子叶,叶簇生;
子叶线形或披针状线形,长15~20mm,宽2~4
mm,无毛,叶菱状倒卵形或楔形,长20~25mm,宽
10~15mm,沿叶柄下延至叶柄基部,边缘上部有
11~13小齿牙,齿顶端有刺状短尖,无毛,背面粉绿
色。花未见。瘦果单生或2个簇生,棒状,长约5
mm,近顶端处有钩状毛,果梗长2mm,无毛。果期
8月。
凭证标本:zdg7322,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南天门,冷杉密林下,石隙荫蔽处,海拔2 700m,东
经110°10′8.29″;北纬31°29′20.57″;zdg7652,神农
架板壁岩,林下或石隙荫蔽处,海拔2 700m,东经
110°10′8.29″;北纬31°29′20.57″。
  分布: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陕西南部、四
川西部、新疆西北部、西藏东部和南部、云南西北部。
湖北首次记录(见图2)。
图1 星叶草生长生境及形态特征
注:A:生境;B:居群;C:植株;D:叶背;E:线绘图(1:植株;2:叶背;3:果实)
图2 星叶草全国地理分布图
·62·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 讨 论
星叶草于1881年在新疆首次发现,被不同的学
者归入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毛茛科(Ranun-
culaceae)或小檗科 (Berberidaceae)[3]。Hutchin-
son[8]在《有花植物分类》一书中建立了星叶草科
Circaeasteraceae,并把该科归属于小檗目中[1]。王
文采[1]将星叶草属置于毛茛科。然而,星叶草有一
系列独特的性状 (萼片2或3,果实有钩状毛,花粉
管通过胚珠中部进入胚囊以及具细胞型的胚乳等),
与毛茛科及近缘科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作者支持Fu
等[2]和傅立国等[5]的观点,将该类群独立作为单型
科,且归属于毛茛目中。从其生态分布看,该科植物
系典型亚高山针叶林代表类群。吴征镒等[3]认为星
叶草科的发生和新第三纪青藏高原隆升有密切关
系,虽保留有原始脉序但本身却是极端进化的新生
类群。故而,星叶草科在华中区系(湖北神农架)的
发现将对进一步阐明该物种的生物地理起源和进化
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慕晶[9]研究认为,星叶草对周边植物有强烈化
感作用,植株可产生特殊气味而抑制其他植物生长。
但在神农架的观察发现,星叶草生长在海拔2 700~
2 750m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林下的岩石荫蔽
地,常能形成小块状的单优群落,周边有双果荠
(Megadenia pygmaea)、橐吾(Ligularia sibirica)、
神农箭竹(Fargesia murielae)、附地菜属(Trigono-
tis sp)、毛茛属(Ranunculus sp)伴生,与其他植物之
间没有明显界线。因此,我们推测,其他植物可能是
受到星叶草的化感作用和光照的双重影响从而远离
星叶草居群。
此外,神农架的星叶草居群形态性状与《中国植
物志》(第28卷)[1]中的描述稍有差异,如:宿存子叶
与叶近等长,果呈棒状,仅先端1/5处被钩毛,果先
端被毛,以及茎2隙节和2裂叶等特征,十分独特,
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文采.中国植物志(第28卷)[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0:239-241.
[2] Fu D Z,Bruce B.Circaeasteraceae.In:Wu Z Y,Ra-
ven P H,Hong D Y.(eds.).Flora of China,vol.5.
Beijing:Science Press;St.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01:439.
[3] 吴征镒,路安民,汤彦承,等.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82-384.
[4] 汪松,解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984.
[5] 傅立国.中国高等植物 (第3卷)[M].青岛:青岛出
版社,2000:581-582.
[6] 郑重.湖北植物大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27-47.
[7] 傅书遐.湖北植物志(第3卷)[M].武汉:湖北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2:318-374.
[8] Hutchinson J.The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Vol.
I &II[M].London:MacMilan Co,1926.
[9] 慕晶.濒危植物星叶草和桃儿七 AMF季节性变化研
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