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濒危植物长穗桑的综合利用和保护



全 文 :濒危植物长穗桑的综合利用和保护
陈中义
摘要 长穗桑是一种濒危的资源植物 ,在育种 、饲用 、材用 、食用 、药用等方面均具有价值 , 应加强
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 濒危植物;长穗桑;综合利用;保护
长穗桑(Morus wittiorum Hand.-Mazz.)又名黔鄂桑 、黄蚕桑 、花桑 ,原产于我国 ,是重要农作
物栽培桑的野生近缘种 ,现零星分布于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西藏 、湖南 、湖北等省的山区 ,种
群数量少 ,是一种极其濒危的植物[ 1 ,2 ,3 , 4] 。该植物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应加强综合利用和保
护的研究 。
1 形态学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 ,高 4 ~ 15 m ,有乳汁 。基部树皮黑色 ,中上部为灰白色或全为灰白色 ,幼
枝褐色 ,枝条直而长 ,叶互生 ,托叶早落;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长 10 ~ 24 cm ,腹面深绿色 ,背面
浅绿色 ,无毛;叶基圆形 ,叶缘先端具疏浅锯齿或全缘 ,叶尖尾状(尖长 1 ~ 2 cm ,宽 0.2 ~ 0.3
cm),叶柄短(长 2.1 ~ 3.6 cm),腹面有浅沟槽。雌雄异株 ,柔荑花序 ,雌花无梗 ,花被 4片 ,边缘
有白色睫毛 ,黄绿色;花柱无或极短 。每一小核果扁卵形。种子具有黄色脂质性的胚乳和白色
的胚 ,种皮较薄 。
2 生态生物学特性
长穗桑一般分布于海拔 600—1 700 m ,生长在山破 、山脚 、石灰岩陡壁 、河岸及村前屋后等
土壤肥沃 、环境湿润之地 。在湖北每年春季 3月中旬 ,叶芽 、花芽同时开放 ,至5月已是枝繁叶
茂 ,硕果累累 ,秋季由于气温逐渐降低 ,叶片开始枯黄脱落 ,冬季则处于休眠状态 ,长穗桑染色
体数为28条 ,二倍体[ 5] ,由于种子的空秕率可达 85%,且种子属于短命种子 ,在自然状况下萌
发率低 ,自然繁殖有一定困难 。在野外考察中 ,极少发现有长穗桑的实生苗 。若人工的方法进
行嫁接 、扦插等 ,一般均能获得成功 。
3 综合利用价值
3.1 育种材料 长穗桑的叶大 ,一般叶长为 10 ~ 20 cm(不包含尾尖),宽 7 ~ 12 cm ,手感稍粗
糙 ,两面无毛 ,叶肉较桑属的其它桑种为厚;耐旱 、抗病 ,是育种的好材料。另外 ,长穗桑的桑椹
44 濒危植物长穗桑的综合利用和保护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单位:湖北农学院植物教研室 ,荆州 , 434103。
长为 7 ~ 12 cm ,直径为 0.4 ~ 0.6 cm ,桑椹的含水量为 85.6%,单果重 2.8 ~ 4.0 g ,桑椹甘甜可
口 ,风味好 ,若将其与桑椹粗壮的某些果用桑进行杂交育种 ,可望培育出桑椹又长又粗的丰产
型果用桑 。
3.2 饲用和材用 长穗桑树型高大 ,分枝多 ,产叶量较高 ,其叶蚕喜吃 ,可用来直接喂蚕 。长穗
桑木材质地紧密 ,树杆较直 ,具有重要的材用价值 。桑皮及桑枝可用于制造人造棉 、桑皮纸 、纤
维板 ,还可用桑枝木屑栽培香菇 、黑木耳[ 6] 。
3.3 桑椹的综合利用 桑椹一般含水份85%左右 ,葡萄糖和果糖占 10%,其中果胶含量约 2%。
成熟的桑椹用水清洗沥干后 ,用榨汁机榨取果汁即桑椹汁。桑椹汁含多种有机酸 ,约 0.8 ~
1.5%,维生素C 的含量30 ~ 45 ppm ,糖度为 8 ~ 9°,紫红色 ,有特别香味。随着桑椹成熟度的不
同 ,桑椹汁的总糖量 、单宁 、总酸度 、pH等会发生变化 ,一般是随着桑椹的成熟 ,总的糖量不断
增加 ,而酸度及单宁的含量则顺次递减 。桑椹汁可制成桑椹饮料 、桑椹酱 、桑椹蜜 、桑椹酒等 ,
其中桑椹果汁饮料可成为我国特色饮料之一 。
3.4 药用价值 长穗桑的根 、枝 、叶 、果均可作药用 。明朝李时珍在所著《本草纲目·全图附方》
中指出:取东引花桑枝 ,烧灰淋汁 ,煮赤小豆。每饥即饱食之 ,不得吃汤饮。用这种方法可治疗
身面水肿 ,坐卧不得[ 7] 。这一附方中所提到的花桑枝 ,即是指我们所说的长穗桑枝。又长穗桑
的白色乳汁可治小儿口疮和止血 ,涂蛇 、蜈蚣 、蜘蛛伤有验 。桑椹可治疗老年性便秘和神经衰
弱[ 8] 。
4 加强长穗桑的保护
对于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人们保护一种植物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只有当人们对某一植物
的价值有充分的认识之后 ,人们才会更加自觉地保护该种植物 ,从而由掠夺式的利用转而变为
在保护基础上的持续利用 。对于长穗桑而言 ,一方面要利用其资源价值 ,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加
强对其保护的研究 ,包括性别结构 、年龄结构 、遗传结构 、生殖特性 、种群动态等 ,大量繁殖新植
株 ,从而产生足够数量的个体 ,形成各种各样的地方群体 ,才有可能大规模持续地利用这种植
物资源。
参 考 文 献
1 施炳坤 ,吴朝吉.蚕业科学.1985 , 11(2):65 ~ 70
2 吴朝吉等.蚕业科学.1995 , 21(4):209~ 213
3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编.中国桑树栽培学.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9
4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总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北京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1994:21 、92
5 叶楚华等.湖北蚕业.1993(1):35 ~ 37
6 黄自然主编.蚕桑综合利用.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2 , 88~ 144
7 [ 明] 李时珍著(李若溪 , 大车编)本草纲目·全图附方.重庆 ,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398 ~ 400
45第 17卷第4 期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