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剑麻杂交育种F_2代选育初报



全 文 :文章编号:1000-6338(1999)03-16-03
剑麻杂交育种 F2代选育初报
周文钊 谢恩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广东 湛江 524091)
摘 要:本文扼要阐述了剑麻有性杂交回交 F2 代的初步选育 ,以及提出了今后育种
方向的研讨 。
关键词:剑麻选育种;回交法
中图分类号:S563.8  文献标识码:A
  “三高”农业 ,优良品种是关键 ,新品种的
培育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基础。我国剑麻生
产 ,由于品种的更换和优良品种的推广 ,产量
成培增加 ,特别是高产良种 H.11648 的引进
推广 ,使剑麻单产跃居世界前列 ,大幅度提高
了我国剑麻产量 , 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H.11648虽然丰产 ,但不抗斑马纹病 ,在高温
多雨季节病害发生流行 ,加上近年来又发生
剑麻茎腐病 ,造成植麻区麻田大量缺株 ,严重
威胁着 H.11648 麻正常生产 。近年来利用
剑麻抗病品种如粤西 114号进行病区补植或
种植 ,效果较好;但粤西 114等抗病品种虽具
良好的抗病性 ,而有些性状不稳定 ,利用回交
法可望进一步稳定和提高它们的优良性状。
因此 ,继续抓好剑麻选育种 ,搞好 F2 代的选
育是十分必要的 。
1 材料与方法
根据剑麻近期育种目标 ,采用杂交育种;
试验材料选 F 1代杂种与亲本之一进行回交 ,
从F 2代筛选具优良性状的杂种。即以新选
育的 F1 剑麻粤西 114 号与亲本之一龙舌兰
麻杂种 11648号回交获得 F 2代 ,从中培育出
剑麻新品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F2 代杂种的选育
剑麻粤西 114号是以 H .11648为母本 ,
普通剑麻为父本 ,通过有性杂交而培育出来
的F 1代杂交品种 ,其特点是抗斑马纹病 ,对
剑麻茎腐病也有一定的抗性 ,在剑麻病区补
植或种植取得较好效果。但该品种有些性状
不理想 ,如叶基厚 、叶缘有刺 、生命周期短(6
~ 8年)等 ,在生产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为
了稳定和提高 F1 代杂种粤西 114 的优良性
状 ,利用粤西 114号与剑麻 H.11648 回交 ,
从杂交 F2代初步选育出了剑麻新品种南亚
1号 、南亚 2号。
2.1.1 南亚 1号 、南亚 2号品种特性
南亚 1号 、南亚 2 号株型高大 ,叶基较
厚 ,叶色灰绿 ,叶缘无刺 ,速生粗长 ,耐瘦瘠;
纤维洁白 ,细而均匀。南亚 1 号叶片长 130
~ 140cm ,宽 14 ~ 15cm ,单叶重 0.8 ~ 0.9kg ;
南亚 2号叶基有小刺 ,叶片长 120 ~ 130cm ,
·16·           中国麻作 CHINA S F IBER CROPS       1999年第 21 卷第 3 期 
收稿日期:1999-02-04作者简介:周文钊(1965-), 男 ,广西岑溪人 , 中国热带农科院南亚所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剑麻育种工
作。
宽 10 ~ 11cm ,单叶重 0.5 ~ 0.6kg 。纤维率
前三年平均南亚 1 号为 4.0%,南亚 2号为
4.6%(表 1)。
2.1.2 南亚 1号 、南亚 2号主要性状表现
为了进一步验证品种的性状表现 , 1993
年和 1994年分别在本所和广东金星农场进
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以 H.11648作对照 ,试
验区面积 0.2公顷 ,设 9个小区 ,三次重复。
四年观察结果见表 2。
表 1 南亚 1号 、南亚 2 号纤维率测定(母株)
品  种 割叶时间 割叶片数 鲜叶重(kg)
纤维重
(kg)
纤维率
(%)
南亚 1号
南亚 2号 1991.4
55
57
57.75
37.00
1.9
1.45
3.29
3.92
南亚 1号
南亚 2号 1991.11
24
24
26.50
18.25
1.00
0.85
3.77
4.66
南亚 1号
南亚 2号 1992.12
36
35
41.75
30.00
2.00
1.55
4.79
5.17
南亚 1号 三 年 平 均 3.95
南亚 2号 三 年 平 均 4.58
  由表 2 可初步看出 ,南亚 1 号比南亚 2
号和H .11648 的生长量大 ,叶片产量高 ,表
现出其粗生速长的特性;虽然纤维率低于H .
11648而纤维产量与 H.11648接近 ,具有一
定的丰产性。南亚 2号生长量和纤维产量相
对都较差 。
2.1.3 抗斑马纹病试验 为了测定南亚 1
号 、南亚 2 号田间抗斑马纹病力 , 1994年 5
月在广东金星农场斑马纹病重病区进行了大
田试验 ,设 9 个小区 ,三次重复 ,对照为 H .
11648 ,经过 1996 年和 1997 年的病害流行
期 ,1998 年 11 月调查结果表明 , 对照区的
H .11648因斑马纹病已有 15.8%的植株死
亡 ,且还在继续蔓延 ,由于 1998年比较干旱 ,
蔓延速度才较缓;而南亚 1号没有发现感染
发病死亡植株;南亚 2号只有 1.6%的植株
叶片受感染 ,能正常生长 ,只是南亚 2号由于
温差引起严重的生理叶斑病 ,生势较差 。另
  表 2 南亚 1号 、南亚 2 号与 H.11648 主要性状比较
项    目 南 亚 热 作 所 金 星 农 场南亚 1号 南亚 2号 H.11648 南亚 1号 南亚 2号 H.11648
单株平均年增长叶片数 55.2 56.7 67.4 47.6 52.5 69.0
平 均 叶 长 (cm) 136.4 119.3 118.0 126.2 112.8 111.7
平 均 叶 宽 (cm) 14.5 10.4 11.5 15.4 10.9 11.4
单株平均年割叶片数 38.2 36.6 52.6 33.2 34.6 44.6
平均单株叶片重量(kg) 30.0 19.5 25.3 26.3 18.0 20.5
平均单叶重量(kg) 0.79 0.53 0.48 0.79 0.52 0.46
亩产叶片重量(kg) 8880 5772 7489 7785 5328 6068
纤维率(两年平均)% 3.0 2.9 4.1 2.8 2.5 4.0
亩产纤维重量(kg) 266.4 167.4 307 218.0 133.2 242.7
外 ,1990年 10月在本所苗圃地同时种植的南
亚 1号 、南亚 2号和 H.11648 各 30株 , 1994
年H.11648由于斑马纹病已全部感病死亡 ,
南亚 1号 、南亚 2号仍生长正常。
2.1.4 其它抗逆力表现
1996年 2月 ,受寒潮影响 ,金星农场最低
气温 3.2℃,月雨量 47.4mm ,剑麻遭受寒害。
从品比试验寒害调查结果看 ,南亚 1 号受害
率为 2.5%,南亚 2号受害率为 11.2%, H.
11648为 4.6%;受害指数南亚 1号为 0.6 ,南
来 2号为 4.2 , H.11648为 1.0 ,初步看出南
亚 1号具有较强的抗寒力。
1996年 9月台风正面袭击湛江 ,风力超
过 12级 ,风速达 57米/秒 ,所到之处毁坏严
重 。本所剑麻品种园的南亚 1 号 、南亚 2号
植株受害不大 ,没有倒伏植株 ,心叶完好 ,只
下部叶片受一定程度损害 ,可见南亚 1号 、南
亚 2号具有较强的抗风力。
·17· 1999 年第 21 卷第 3 期       中国麻作 CHINA S FIBER CROPS           
3 讨论
3.1 经过多年的育种实践 ,剑麻抗病新品种
选育是有成效的 。剑麻粤西 114 的选育解决
了目前植麻区 H .11648 麻因斑马纹病 、剑麻
茎腐病造成大田缺株的问题 ,为剑麻稳产高
产打下了基础。利用回交法选育的剑麻新品
种南亚 1号 、南亚 2号 ,消除了叶片边刺 ,达
到了改良品种的目的。粤西 114 有边刺 ,生
产上大规模利用受到限制 ,而其回交后代南
亚 1号 、南亚 2号没有边刺 ,据初步测定 ,其
抗病性 、抗寒性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实践证
明 ,利用回交法 ,对杂种加强回交亲本某些优
良性状 ,改良杂种的个别不良性状 , 效果显
著。
3.2  南亚 1 号 、南亚 2 号保留了母本粤西
114的抗斑马纹病的特点。特别是南亚 1号 ,
不但抗斑马纹病力强 ,且其速生粗长 ,抗逆性
强 ,适应性更广 ,产量与生产品种 H.11648较
接近 ,在病区推广种植很有前景 。南亚 2 号
因易发生生理叶斑病 ,影响生势 ,产量表现较
差。目前华南植麻区 ,每逢高温多雨季节 ,都
有不同程度的斑马纹病发生 ,今后应加强南
亚1号与 H.11648 的品种比较试验 ,加快验
证南亚 1号产量性状的步伐 ,以供植麻区选
择利用 。
3.3 剑麻生产上过去依靠从国外引进品种 ,
而依靠引种来解决品种问题是有一定限度
的 。H.11648引入多年种植使用 ,在湛江三
个主要剑麻农场 , 1987年普遍发生较严重的
剑麻茎腐病 ,而在国外 H.11648迄今未见报
道 。因此 ,今后要努力选育适应于我国自然
条件的剑麻新品种。
参考文献:
[ 1]  谢恩高 , 王东桃.剑麻新品种粤西 114 号[ J] .中国麻
作 ,1991:(4).
[ 2]  谢恩高等.剑麻抗病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及其探讨[ J] .
中国麻作 , 1996:(2).
[ 3]  谢恩高.剑麻种质改良与育种[ J] .中国麻作 , 1996:
(1).
[ 4]  张开明.剑麻病害综述 ,湛江热作科技[ J] , 1997:(3)、
(4).
[ 5]  黄佩氏著.农作物育种的发展战略[ M] .农业出版社出
版.
[ 6]  Lock , G.W.Sisal-Thirty Years Research in Tangania
[ M] .
[ 7]  Biologi r Y APROVechmiento In tegral Del Hencquen Y O
OtRos Agaves [ M] .1985.
·18·           中国麻作 CHINA S F IBER CROPS       1999年第 21 卷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