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薏苡名实考



全 文 :中国农史 19 9 5年第 4 1卷第 2期
慧 改 名 实 考
赵晓明 宋秀英 李贵全
(山西农业大学 )
惫裁这一特殊的禾本科作物在中国至少有 6 0 0 0到 1万年的栽培驯化历 史 ,从
黄河流域到珠江流域广泛都有分布 。 这种特殊的文化内涵使惫裁具有木禾 、 茉苔 ,
马泻 、样改 、解蠢、薪米等多种别称以及 回回米 、 惫珠子 、 草珠子 、 川谷 、 菩提子等俗
名 。 本文着重纠正了由来已久的茉曹乃车前草的错误认识 。
在玉蜀黍族 (T ir p as ac ea )的八个属中 ,惹苗属 ( c io x) 是最著名的 。 惹该属共有四个种 ,
原产中国的有两个种 , 一个是栽培种惹该 (C . l ac yr m a 一 job i L . ) , 俗称惹珠子 、 草珠子 ; 另一
个为野生种惹苗 ,俗称川谷或菩提子 ( e . 。 g r e s t is L o u r · ) 。 ①
慧该是原产我国禾本科作物中籽粒最大的 。 营养价值高 , 品质优良。 慧该的籽粒富含有
粗蛋白 , 粗脂肪以及淀粉等 ,还含有多种 B 族维生素 。 所以惹该米可以煮粥 、 磨粉制糕点 、 制
糖和酿酒 ,茎杆可以作为造纸原料或燃料 。 惹苗的根 、 叶及籽实都可 入药 。 籽实在中医中是
常用药物 ,有利尿 、 健胃 、 补肺 、 去湿热 、消水肿 、 止泻等功效② 。 由于本品中含有惹该仁醋 , 对
癌细胞有抑制作用③ ,所以用慧该籽实制造的食品具有食药结合的突出优良特性 ,在 日本 、
东南亚大受欢迎 ,近年来又风靡中国 。 其叶片有降压作用 。 根有药味 ,从慧该的根中可提取
M yt on in
,能消炎止痛 ,并刺激肌肉运动④ 。 又据《本草纲 目》和《全国中草药汇编 》载 , 慧苗根
有泻下作用 , 因此 ,有清热 、利尿和驱虫作用⑤。 由于它茎 、 叶 、根都含有挥发性药味 , 对虫鼠
有趋避作用⑥ ,是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的生态作物之一 。
惹苗适应性强 ,具有抗涝 、 抗早 、抗风 、 分孽力强 、生长期长 、有宿根孽再生的特性 ,籽粒
又大 , 是生产能力很强的作物 。 在易受早涝灾害的江河两岸 、 湖沼浅水处都可栽培 。 更习生
于屋旁 、荒野 、 溪涧和阴湿的山谷中 。 慧该如遇水涝 , 在淹水退后仍可恢复生长 。 由于其茎杆
似玉米为近实心状 , 分集丛生 , 总状分枝 , 遇高水肥及大风时不易倒伏 ,病虫害较少 , 是适应
集约化栽培的现代作物 。
① 李杨汉 : 《禾本科作物形态解剖 》第 48 8 、 4 9 1 、 48 9 页 , 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 7 9 年 。
② 《本草纲 目 》“ 惹苗 气
③ 林启寿 : 《中草药成分化学》第 54 页 ,科学出版社 。
④ 同①。
⑤ 《本草纲目 》“ 惹该 ” ,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册 , 第 9 2 页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 7 5 年 。
⑥ 同① 。
一 3 4 一
由于惹芭是喜温禾本科作物 , 且其解剖结构具有典型 C ; 植物的维管束鞘 , 因此 ,可以初
步推断它是具有 C ` 植物特性的 。 C 3 植物二磷酸核酮糖梭化酶 ( R u B P 狡化酶 )是以 C O : 为底
物 , 固定 `℃ 和 ` 3C 要容易些 、 C ` 植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梭化酶 (P E P 梭化酶 )则是 以 H C O了
为底物 , 固定 `℃ 和 ’ 3C 的速度基本相同 。 这样 ,通过测定 ` ZC 和 ` 3C 的比值大小就可以确定是
否是 c ; 植物 。 根据此法断定惹苗是 C ; 植物① 。 C ` 植物一般认 为都是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 ,
因此 ,惹该起源于中国南方是可能的 。 由于惹芭在我国西南沼泽和河湖岸边形成成片的野生
惹芭群落 , 因此 ,可以认为惹改原产云贵高原一带 。 李时珍《本草纲 目 》记载明代时惹芭多产
于河北真定 , 那么可以推断 : 栽培种慧该是由原产中国西南的野生惹该沿 四 川盆地和长江
(包括汉江 ) 、 淮河沿岸 、 湖岸 、 下湿沼泽 、 平原低地北上传播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 。 而更
新世末和全新世初的温暖湿润多雨的气候 , 那时广泛河湖沼泽的发育 ,几次大规模的海浸都
为惹芭向北方的推进创造了条件 。 由于栽培种惹该伴生在中国远古先民生存繁衍的环境 中 ,
又由于其籽粒较大 , 易于采集贮藏 ,所以 , 它是中国远古最早被驯化的作物之一 。 在浙江河姆
度遗址出土的惹该种子 已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② 。 以后到汉代出土更多的惹该材料③ , 就是
证明 。 这些材料 已被证实都属于惹苗栽培种这一单一物种 。
《 山海经 · 海内西经 》载 : “ 开明北有视 肉 ,珠树 ,文玉树 ,好琪树 . 不死树 。 … … 又 有离珠 ,
木禾 ,柏树 ,甘水 ,圣水曼兑 , 一 曰 挺木牙交 ” 。 又 曰 : “ 帝之下都 , 昆仑之墟 ,有木禾 。 ” 李珊认
为这说明在大约一万年前的黄帝时代 ,惹茵似乎 已被引种 ,所谓 “ 木禾 ” 可能就是指惹芭而言
的④ 。 现在看来 ,他认为“ 木禾 ” 即为慧芭的论断是正确的 。 先秦时代 “ 禾 ” 是对谷物的 曾、称和
泛称 ,木禾乃木本禾谷类作物之意 。 实际上 ,在玉米没有传入中国之前 ,在原产 中国的禾谷类
作物中惹该的茎杆是最为强健的 。 现在栽培种株高为 1一 1 . 7 米 , 杆粗 10 毫米左右 , 但作者
的种间杂种后代中有些品系可达 2 . 5一 3 . 1 米以上 , 茎杆粗可达 巧 毫米 ,加之多达数十的分
粟这种 巨大的个体性在中国原产的禾本科谷类作物 中是仅 见的 , 用 “ 木禾 ” 来形容是再 合适
不过的了 。可以认为现代低杆品种是为了收获方便长期人工选择而降低高度造成的 ,或者 由
于中国气候逐渐变冷 ,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生育期缩短 ,加速发育成小个体性造成的 。 这
就是 日本学者浅间一男提出的 “ 生长迟滞原则 ( G R ) ” 。 惹茵茎杆的另一特点是它不象稻 、 麦 、
粟 、 黍等禾本科作物那样经秋冬的干燥风化后很容易折断 粉碎 ,而是一直可挺立到来年夏
秋 ,象干枯的灌木一样 。对此 ,古人用 “ 木本 ” 的特征来命名是正确的 。惹该籽粒在外形上非常
象稻麦内外秤的那种结构 ,实质上称为总苞 ,它 与种籽分离 , 在施加外力后 ,很容易脱落 ,象
板栗 、棒实之外壳一样 ; 而稻 、 麦 、 粟 、 黍的于刻本因其边缘互相紧扣 ,很难与籽粒分离 。 稻 、 麦 、
粟 、 黍这种果实种子不分离 ,一颗果实中只有一粒种子的现象被恰当地称为颖果 。 而惹茵在
总苞之内以很大比例产生分离的双仁 (双种 子 ) , 而且越接近野生型 , 则比例越高 、 这种双种
子现象在形态上不象稻 、 麦 、 粟 、 黍 ,反而更象棒 、 栗 、 松 、 柏这些木本粮食作物 。 从外观 卜肴 .
惹茵籽实体积几倍于稻 、 麦 ,几十倍于粟 、 黍 ; 虽然 比棒 、 栗要小 ,但比松 、 柏籽要大 , 跻身于木
本粮食作物中是顺理成章的 , 脱出谷类行列也不奇怪 。更进一步古人并不清楚总苞与秤的关
系 ,而将总苞类同于壳斗和种鳞 , 因此 ,在形态上将惹芭归并到木本类中也是无可厚非的 。 最
任永波 : 《 C 3 、 C 、 植物的分类 、分布和进化 》 , 《植物杂志 》 , 1 , 9。年第 3期 .
中国社 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第 45 页 , 文物 出版社 , 1 9 8 4 年 .
李播 : 《中国栽培 植物发 展史二第 7 、 27 1 页 .科学 出版社 , 1 9 84 年 。
同③ 。
哪③②ù踢
一 3 5 一
后 ,在远古人类农业生产时仅用石刀 、 石斧 、 蚌镰 、 木相 、 骨粕等少数几类粗糙笨钝的工具对
茎高杆粗质地坚硬的惹该在收获和食用时都有很大困难 。 可以想象在远古由于生产工具的
限制 , 先民们既不能象现代收获玉米 、 高粱那样切茎割晒 , 又由于慧茵总状分枝总苞着生分
散孤立性和籽粒大型化且易落粒的性质不能象当时收获粟 、黍 、 稻 、麦那样持穗脱粒 ,而只能
象收获棒 、 栗 、 松 、柏那样仰摘俯拾 。 这也是将惹该命名为木禾的原因之一 。 但是惹改群落的
单纯密集性 ,较高的生产能力 , 丰富的营养和极好的敛聚性又与禾本科其它谷类作物相同 。
这样对中国的远古农业来讲慧苗进入人类社会生产起到了促进渔猎采集经济向耕作栽培经
济转化的作用 ,而早期惹茵的生产形式就提供了由依存式农业 向生产式农业转变的一种过
渡形式 。
因此 , 先民们用 “ 木禾 ”来命名惹改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其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 ,而且也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所达到的水平和取得的进展 。所以 , 《山海经 》的记述应该说比较
真实地反映了大约 1万年前黄帝族就开始栽培惹该的事实 。
王 充《论衡 · 奇怪篇 》载 : “ 禹母吞惹改而生禹 。 ” 夏族因以 “ 似 ” 为姓① 。 《吴越春秋 》载 :
“ 鳃娶有萃 氏之女曰女嬉 , 年壮未孽 。嬉于砒山得惹苗而吞之 ,意若为人所感而妊孕 。 ”对这一
史料经分析也认为是真实的 。 因为不论从传说还是从考古研究都证明从炎黄时代至共工 、
尧 、 舜 、 禹时代 , 中国气候变得温暖 、湿润多雨 。 洪水成灾 ,历史久 , 淹地广 , 为害严重 。 大禹治
水的传说正是上古劳动人民为发展低地农业与洪涝灾害作斗争的集中反映 。 这时湿生和沼
生作物理应受到特殊重视 。 由于惹该在沼泽 、 河岸 、 湖边 、 下湿地及有适当降雨的旱地都可良
好生长 , 比水稻 、盆等其它沼生作物的适应性更广 , 因此生产能力更强 。重要的是在人类对水
旱灾作斗争时 ,早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对 田地中的水量无法随意控制 , 如象现代稻田那样 ,
那么一涝而十曝对水稻就可能意味着绝收 , 而惹茵以它特有的抗水淹性 、 湿生性和抗旱性却
可获得满意的收成 。 因此惹茵便成为夏族发展低地农业的主要栽培物种 。 我们知道在渔猎
采集经济中 , 由于智力水平和生产工具的限制 ,为提高生产力人类几十万年以来一直倾向于
采集大型果实作为食物 ,直到今夭这种 思维方式的遗传使我们对大粒作物的品种有一种天
然而本能的喜爱 。 在夏禹时代人们在依靠木本粮食作物 (棒 、 果 、 松 、 柏 )转变到以草本粮食作
物 ( 禾本科和豆科等 ) 为主要食物时 , 慧芭以它独特的最大颗粒性理应受到由于长期生活习
惯和遗传性所决定先民们的特殊重视 。也许有人讲大豆即茬寂不也是大粒作物 ,为什么不也
同时受到重视呢 ?其实作者在仔细观察了原产黄土高原的野生大豆后发现 ,所有的野生大豆
的种子都不超过现代小型绿豆的大小 , 不足慧苗种子的 12/ 到 1 4/ 。 而且野生大豆种皮为灰
褐 色即所谓 “ 泥色 ” , 落地后不易分辨拾捡 ,收获不易。 其现代大粒类型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
选择的结果 。 重要的是大豆为旱生作物并不适宜夏禹时代湿润乃至沼泽低地的生长 。 作为
一反证 ,我们可举一例史料为证 , 《史记 · 夏本纪 》 : “ 令益予众庶稻 ,可种卑湿 。 ” 说明当时为
适应低地生产大力推广各种沼生作物乃至水稻 。
降自商周 , 《诗经 · 周南 》中记有 “ 采采未管’ , 。对 “ 茉首 ”到底是什么植物很早以来就有两
种不同的意见 : 一种认为是惹该 , 一种认为是车前 。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释 “ 营” 时认为 : “ 曹 ,
茉茗 , 一名马易 ,其实如李 ,令人宜子 ,从草吕声 ” 。 从这一论述可判断 菜 营就是慧该 。 因为除
去总苞 (外壳 )的慧仁 (米 ) 大粒圆形 ,有一腹 沟 , 种皮深红色与成熟李果形态极为相似 , 古人
① 李珊 : 《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 》第 7 、 2 71 页 ,科学 出版社 , 1 9 84 年 。
一 3 6 一
的观察可谓细致人微 。 又据黄侃 、黄悼编撰的《尔雅音训 》述 :“ 荣管之为言胚胎也 。 《说文解
字 》胚 ,妇孕一月也 ,胎 ,妇孕三月也 , 诗传宜怀孕 。 《说文》令人宜子 , 故得是名矣 。 ” 再据李时
珍《本草纲目》慧茵项下记载 : “ 惹苗仁……久服 ,轻身益气 。 … …令人能食 。 … … (治 )孕中有
痛 。 叶 l,. ,’ 二初生小儿浴之 ,无病 。 ” 完全符合荣督 `令人宜子 ” 的特性 。 所以茉首为惹该当属
不妄 。 ,最后许慎《说文解字 》中释 : “荣 ,华盛 ,从草 ,不声 , 一日浓营” 。 也是重要证据 。 按许慎
说东乃华盛也 。 这就是说 “ 荣 ”与 “营” 连用就是形容慧该长势强健 ,总状分枝又花期较长 ,是
符合慧藏的生物学特性的 。
既然朱营可断定为惹苗 ,那怎么又会是车前呢 ?这主要来自郭璞著 《尔雅音图 》一书造成
的混乱 。 据北京中国书店影印出版原 书“ 卷下释草第十三 ” 第 28 页原文为 : “ 茉 (音浮 )首 (音
以 )马易马易车前 (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 ) 。 ” 在 23 页可被认为是车前
草韵植株图 ,题目为八字一词 : “ 荣首马岛马岛车前 ” 。 所以非常明显郭璞认为 “ 荣苍” 、 “ 马
离气产车前” 为同二种植物即为“ 车前 ” ( lP an t a go as i at ica L . ) 。 据分析 ,将荣首认为是车前主
要是由于郭璞在注释《尔雅 》时断句错误造成的 。 在《尔雅音图》释草中郭璞点断的植物 名称
兰字 , 词为多数 ,也有四字 、 五字 、 六字一词者 ,但八字一词者包括这里仅为二处 ,而这两处
都是错误的 ,卫p八字一词全然不成立 。按黄侃哭识 、 黄悼编次《尔雅音训 》 , 这里八字应为四词
两物 即断为 “ 茉首 , 马局 。 马易 ,车前 ” 。 “ 茉首” 与 “ 马易 ” 同为一物即慧茵是也 。 慧苗又名马
岛其意何如? 望文生意 , 马易乃吃了此草骡马会产生腹泻 。 那么事实如何呢 ? 《本草纲 目》载
慧该根 : “ 甘 ,无毒 。 〔主治〕下三虫… …去蛔虫 ,大效 。 煮服 ,堕胎 。 ”看来慧该的确有加速内脏
蠕动的效果 。 又查《全国中草药汇编 》惹该项下为 : “ …… 2 、本品对家兔离体肠管 ,低浓度主要
是张力上升 ,高浓度则下降 ,振幅皆有轻度增大 。 3 、本品对家兔及豚鼠的子宫 , 能使其紧张度
增加 ,振幅加大 。 ’ · ·… ,驱蛔虫 ,慧该根 5 钱 ,棕树根 2 钱 , 水煎服 。 待腹泻即停药 。 ” 现代药理
学实验证明李时珍在《本草纲 目》中的论断是正确的 。所以慧苗草并不是良好饲料 , 其造成马
匹腹泻的推论是正确的 。 古人将惹苗又命名为马岛得到了证实 。然则按此理论后 四字“ 马易 ,
车前 ” 当为一物 ,有何证据?查《本草纲 目 )’ 车前 ” 项下为 : “ 陆现诗疏云 :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
迹中 ,故有车前 、当道 、 马易 、牛遗之名 。 易足履也 ” 。 原来此处 马岛与上面荣曹之马易字同而
意不同也 ,马易当为车前 。 又查《全国中草药汇编 》车前项下为 : “ 种子含多量粘液质 , 为由右
族木糖 ,左旋阿拉伯糖 ,右旋半乳糖醛酸 ,左旋鼠李糖及右旋半乳糖组成的均匀胶状液 。 ” 这
说明古人将车前命名为马易是有道理韵 , 因为车前种子细小又含有大量粘液很容易粘附在
牛足马蹄上随动物走动而散布于道路各处 ,在这里马易与车前是同样的含义 。 使我们非常感
兴趣的是在唐《新修本草 》“ 车前 ” 项下有一段对前人的批判 : “ 车前子 。 · · · · ·一名当道 ,一名茉
苗 , 一名虾蟆衣 , 一名牛遗 , 一名马易…… 《韩诗 》言茉苗是木 , 似李 ,食其实 ,宜子孙 , 此为谬
矣 。 ” 唐《新修本草 》其原意为 : 车前即茉苗 , 《韩诗 》描述荣苗是木似李与车前草形态相去甚
远 ,是不正确的 。反其道而观之 , 《韩诗 》此处说明恰好是正确的 ,而唐《新修本草 》的批判也是
正确的 , 不过只要将车前与茉读看成二个不同的物种就行了 。 《韩诗 》的描述实际上概括了慧
训`木禾 ” 与“ 荣营 ” 的两个特性 ,说明我们的推论是经得起考验的 。
这样 ,我们以确凿的事实证明荣曹与车前 , 马易与马岛为两个不同的物种 , 不可混同 。 实
际上 , 由于当时没有标点符号 , 《尔雅 》的作者为了避免引起混乱 , 将两个不 同含义的马易连
在一起 , 为的是便于区别 。 郭璞不察 ,认为这里是前人笔误而重复了一次 ,便将八字连为一
词 , 就错误地将荣首认为是车前了 。 而后人不加深究 ,便以讹传讹 。 甚至连李时珍也不免受
一 3 7 一
· 此影响 , 在《本草纲 巨》中“ 车前 ” 的释名为 : “ 当道 , 该 , 马局 ,牛遗 ,牛舌草 ,车轮菜 ,地衣 ,蛤
蟆衣 。 ”全然是车前 、 朵该 、 马局并列 , 不亦悲乎 。
同理在郭璞著《尔雅音图 》一书第二处断为八字一词的 “ 唐蒙女萝女萝冤丝 ” ,也是错误
的 , 应点断为 “ 唐蒙 ,女萝 。 女萝 , 芜丝 ” . 也为四词两物 。 女萝与冤丝为两个物种 , 即唐蒙 ,女
萝为 u s n e a d i r ac t a v a i a 或 U . lo n g is s il n 石 A e h ;女萝 , 芜丝为 c us e u t a e h i n e n s 招 la m . 。 郭
璞及其他人类似的错误在李时珍《本草纲目》“冤丝子 ” 项下 ,及“ 松萝”项下 已有十分详细的
批判 ,而更进一步的讨论则超越出本文的范围 , 不是我们这里所要研究的 ,请读者原谅 。
周代并不是仅于公元前 6 世纪的《诗经 》中提到慈该的 ,成书于公元前 5 世纪的《周书》
即《逸周书 》 ,或 《汲家周书 》也提到慧苗 。 《周书 · 王会 》 : “ 康民 (西戎 )以俘该 ,俘该者其实如
李 , 食之宜人 。 ” 什 么是 “俘该 ” , 仅从字面理解可有两个含义 。 其一是袍树 ( Q ue er us
gl an d
u h fer
a BI
.
)
, 因俘字现理解为袍树 。 然该在此处与袍树无关 ,此解文意难通、 且袍树坚
果卵圆形至椭圆形 , 与李果形态柑去甚远 ,此解非也 。 其二是蔽该 , 因慧米仁大粒圆形 ,有一
腹沟 ,种皮深红色与成熟李果相似 。 许慎解 “ 首” 时的说明 : “其实如李 , 令人宜子 ” 。 两处文字
几乎完全相同 ,可断定俘该为慧该 ,再从读音上看 “ 俘 ” 音浮 。 《说文 》 “ 茉 ”音不 ,与浮音相近 。
郭璞《尔雅音图 》 “ 茉 ” 音浮与 “ 俘 ”音完全相同 。 而李时珍《本草纲 目》也说 “ 荣” 音浮 。 所以
“ 俘 ” 与 “ 茉 ” 两字同意异文而通假 。 “ 该 ”音以 ,《说文 》套音 目 , 《尔雅音图》苔音以 ,三者完全相
同 ,所以 “ 该 ” 与 “首 ”两字也同意异文而通假 。 总之 , 从读音上看俘以就是荣营乃慧该是也 . 这
个结论还可以从《说文解字 》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 “ 惹 , 惹省 , 从草 ,意声 , 一日慧英 ” 。
在惹该的其它 名称中李时珍在《本草纲 目》中引用《名医别录 》又称其为 “薪米 ” ,释名为 :
“ 接米乃其坚硬者 ” 。 许慎《说文解字 》解为 : “获 , 草也 , 从草赣声 , 一日慧该” 。 慧与族其意皆
为惹省 ,所以惹曹可看成是荣营转变成惹该的中间过渡形态 。一物多名本是作物栽培分布区
广阔和历史悠久所表现的一种文化内涵 ,但这里表现出名称复归而聚类现象又说明了文化
统一趋势的政治经济背景、 所以作物名称之间的联系是如此微妙 ,我们只要深人掌握它的所
有表现形态就可 以追溯出它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
李时珍《本草纲 目》中列举惹该的别称中就数引自《神农本草经 》的 “ 解盏 ”与 “ 芭实 ”最值
得捉摸的了 。 对此李时珍 “ 慧苗 ”释名日 : “ 其叶似鑫实叶而解散 , 又似芭黍之苗 , 故有解盖 、 芭
实之名 ” 。 所谓鑫实是现称为马兰 (I r is lae at p ia l . )的植物 , 为莺尾科莺尾属 ,按李时珍的说
法 , 白黍日芭 , 为禾本科樱属 ( P an icu m )植物 。 从形态上看 , 这两比喻有确切之处 ,但也不尽
然 。 另一方面在查阅《说文解字 》时 ,盖为“ 虫啮木中也 , 从虫 ,象声 ” 。 如果说鑫为虫害的话 ,
那么解鑫就是治虫的意思了 。 现代研究完全证实了古人的观察 。 慧苗不论对动物体内的寄
生虫 ,还是植物体内的钻心虫都有杀灭及趋避的作用 ,解香是名符其实的 。 然更有意思的是
许慎所谓古 “ 鑫 ” 字并不从 “ 虫 ” 而从 “ 竹” 。这说明此字最早的含义与本品抗虫性无关 , 而是着
重从形态上描述慧该茎杆粗壮与竹类相近 。 惹苗与常见禾本科植物不同 ,它除了以分集方式
分枝外 , 还象竹类一样在节上产生分枝 。 所以惹该从 “ 竹 ”是以细致的形态观察为依据的 。 我
们不知道 ”解盖 ” 一词是李时珍的解释正确 ,还是后一种解释正确呢 ? 也许两者都正确吧 !
惹苗最后一个名字是《本草纲 目 )’ 惹该 ”条转引自《救荒本草 》的称谓 : “ 回回米 ” ,其引文
为 : “ 回回米又呼西番蜀林 。 俗名草珠儿” 。 这段文字使我们大惑而不解 , 原产中国 、 东亚与东
南亚的惹苗与西亚的伊斯兰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
一 3 8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