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3年 5月(中)176 科教导刊
浅析薄竹的设计表现力
刘青春 余肖红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临安 311300)
摘 要 文章围绕薄竹的视觉、触觉、力学特性和透光性等几个角度对其设计表现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通过实例
阐释如何挖掘薄竹的设计潜质,为薄竹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薄竹 设计表现力 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Design Expressive Force of Bamboo Veneers
LIU Qingchun YU Xiaohong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Linan, Zhejiang,311300)
Abstract The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bamboo veneers design expressive force from these angles of its vis-
ual, tactile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ight-admitting quality. And it elaborates how to excavate the design potential
of bamboo veneers and provide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bamboo veneer products
through examples.
Key words bamboo veneer;design expressive forc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在机器和化学粘合剂的双重作用下,竹材存在的形式也
在不断地被分化,竹集成材、重组竹等各种新型竹材不断涌现,
薄竹就是这些分化中的一个新成员,对其的研制和开发还刚
刚起步,由于其附加值高,科技感强,顺应低碳环保的潮流,吸
引了许多前瞻性的新型装饰面材开发商和产品制造商的眼球,
逐渐成为设计师的新宠,对它在家居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领
域中的设计应用还在进一步的摸索中。
1刨切薄竹
刨切薄竹是将竹条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后组坯胶压成竹
方料,再经软化工艺处理后,刨切成厚度不等的竹刨切板,刨
切薄竹的厚度一般在 0.15~1.5mm之间,其中在 0.15~ 0.5mm
之间的称为微薄竹。①薄竹作为竹材分化出来的一个新成员,
在丧失了竹的部分自然特征的同时又获得了一些新的特性。
2薄竹的美学特性
2.1薄竹的视觉特性
薄竹的视觉特性指的是其表面特征对视觉器官的刺激后,
在大脑中留下的综合感觉和印象,主要取决于薄竹的色彩、肌
理纹样等在人心理上的综合反映。
笔者在《竹材美学要素与设计应用探析》一文中从径切面、
弦切面、横切面等角度对竹材肌理的天然纹样以及竹节的缺
陷之美作了较深入的分析,②薄竹的肌理与竹材独特的解剖结
构紧密相关,一些天然特性在薄竹表面仍然得以保留,但随着
薄竹厚度的减少,其横切面的天然纹样将逐渐消失。
薄竹由竹方刨切而成,其视觉肌理与竹方的加工工艺紧
密相关,竹方料目前主要有竹集成材和重组竹两种形式,前者
是将定宽定厚加工后的竹条按照同一方向组合胶合而成,后
者是将竹材碾压疏解成疏松网状纤维束后顺纹组坯、加压胶
合而成的方材。通过对竹条漂白、碳化、染色等预处理,以及
组坯方式的选择,可以获得不同的肌理和色彩效果。常见的
有本色平压、侧压薄竹,双色(斑马纹)平压、侧压薄竹,炭化平
压、侧压薄竹,本色、碳化重组竹薄竹等,见图 1。
通过竹集成材刨切的薄竹可以获得径向或弦向的纹理,
且由于组坯的竹条定宽定厚和胶缝的存在形成了等间隔排列
的纵向条纹,具有强烈的秩序感,相对于木质纹理而言显得较
单一。由重组竹刨切的薄竹表面依稀可见导管状的细沟槽,
随着用于组坯的网状纤维束的细分,竹节的特征将变得越来
越不明显,其纹理曲直变化多样,色彩也可深浅不一,有的象
木质的直条状的径切纹,有的如层叠山峰的弦切纹,具有近似
天然木质感的表面纹理特征。
总之薄竹纹理通直,清新淡雅,色泽柔和,顺应人们回归
自然的心态。
2.2薄竹的触觉特性
薄竹的触觉特性指的是手或身体等感
觉器官触及薄竹后产生的复合感受,主要
由其表面的冷暖感、粗滑感、软硬感等的影
响而产生的生理感觉。
材料表面的冷暖感觉主要由其导热系
数的大小决定,受皮肤-材料界面间的温度
变化和热流量通过界面对人的感觉器官刺
激程度的影响。③竹材组织结构独特,内部
充满许多细孔利于空气流通,导热系数比
较低,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外部环境下,其本
身表现出较低的温差变化,因此薄竹的触
感温和舒适。
薄竹的粗滑感取决于其表面的粗糙
度,源于薄竹表面具有许多微小凹凸形态
以及由此产生的摩擦阻力和变化,摩擦力
小,表面就光滑,反之亦然。薄竹表面的粗
图 1 薄竹
图 2 小水杯
图 3 竹皮 LED
电子闹钟
社科学论
DOI:10.16400/j.cnki.kjdkz.2013.05.004
1772013年 5月(中) 科教导刊
糙度一方面受加工工艺的影响,如刨切刀具的性能、切削速度
和方向等,另一方面与竹材的结构紧密相关,竹材导管由竖向
排列的长形圆柱细胞组成,在刨切后表面留下导管状的细沟
槽,对薄竹表面的粗糙度有重要影响。从横切面看,竹材的维
管束在径向上(从竹青到竹黄)呈不均匀的梯度分布规律,由
密变疏,尺寸渐增,导管位于维管束的内部,是其主要组成成
分,导管的位置分布、大小变化与维管束的变化规律基本一
致。④导管的这种变化规律使得薄竹刨切位置的变化其表面的
粗糙度也在随着改变,靠近竹黄处的粗糙度明显高于竹青处
的,平压、侧压等组坯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薄竹表面的粗糙度。
总之,竹材的组织致密,更易获得比木材粗糙度较小的加工表
面。
薄竹表面的纤维纵长坚硬,质感细腻爽滑有亲和力,使人
产生一种介于面料和木材之间的质地感受。
如图 2,不锈钢小水杯,其外表裹贴一层薄竹,竹钢材质形
成强烈对比,薄竹通直的纹理在拼接处可见强烈的线性装饰特
征,并且由于竹材的导热系数低,具有隔热的效果,可以防止烫
伤,充分挖掘薄竹视觉和触觉的感官体验在设计上的应用。
2.3薄竹的透光性
这可能是薄竹最为神奇的地方,也是薄竹与其它新型竹
材最显著的区别。薄竹由于很薄,像纸一样,具有多孔性结构,
光线可以透过,薄竹表面凹凸不平,照射的光线,一部分被吸
收,一部分发生漫反射效应,可以使眩晕的光线变得柔和。⑤因
此薄竹不仅透光性好,而且使得光线柔和均匀、温馨自然,能
营造出优美的光影效果,是灯具设计的一种优质选材。
竹皮 LED电子闹钟(如图 3),薄竹自然的纹理和色泽赋予
了这款电子产品独特的个性,柔和的LED灯光会投射在光滑的
薄竹表面上,充分利用其透光性,显示的时间昼夜都可以清楚地
看到。
2.4薄竹的力学特性
竹纤维的排列平行整齐,纹理通直,缺少横向组织,顺纹
强度大,横向抗拉强度小,特别是微薄竹,由于很薄,比较脆弱
易撕裂,一般采用背面粘贴无纺布等柔性材料进行强化处理,
增加其横向抗拉强度,这样在防止破损的同时可以保证表面
平整,薄竹就可以像纸一样卷曲,可以弯曲成各种形状,还可
通过横向拼宽、纵向接长的方式来获得大幅面的薄竹。
赵仁杰、赵明在《刨切薄竹生产新工艺》一文中提出将竹
材加工成内外弧面曲率半径相等的变截面弧形竹块,然后通
过纵向接长、平行层积胶合成曲面单体,再横向拼宽组成多曲
面体坯料,代替现有的矩形截面方料进行刨切来制造薄竹。⑥
李德清和李新功等分别在《旋切薄竹单板工艺探讨》和《竹单
板旋切工艺简介》文章中开展了对圆竹材旋切制作薄竹材的
工艺探讨。这些研究如果能够实现,在提高竹材利用率的同
时,将大大丰富和改善薄竹的美学特性。
3设计实例分析
吊灯兼具照明和点缀、美化室内环境的双重作用,薄竹由
于纹理自然,清新朴实,具有较好的装饰美感和透光性,并与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息息相关,能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是理想
的灯饰设计的选材。薄竹和光,当两种充满诗意的介质相碰
撞注定会带来令人惊讶的结果,笔者下面将通过一吊灯的设
计过程来说明如何去挖掘薄竹的设计表现力。
图 4 薄竹吊灯与制作过程
如图 4,吊灯内部沿用市场已有的结构框架,外形用薄竹
包裹,设计上受水母轻盈通透和如影随形的身姿以及伞状表
面分布的大小不一白色斑点的启发。吊灯 A的制作选用无纺
布加强后的矩形幅面的微薄竹,下部用剪刀剪开但不剪断,并
分割成宽度相等的条状,保持相等的间隔,上部未剪开的部分
根据设计好的图案切割出圆孔,然后将上半部分卷成圆筒状,
再将下部的条状薄竹反转粘贴到另一端,通过控制好条状薄
竹的长度和粘贴位置,利用其弹性形成张力,可以较自由地塑
造吊灯的形状,灯光通过圆孔在条状薄竹上形成斑驳的叠影,
充分利用薄竹的轻盈感、柔韧性和透光性来营造奇妙的光影
效果。
吊灯 B的制作与 A类似,但剪开的条状薄竹宽度不等,
一宽一窄相间隔,图案切割成叶子的形状,顺向粘贴到另一端
并保持长度一致,通过薄竹的柔韧性和自身的重力来塑造形
状,形成一个上窄下宽的鼓形。
总之,吊灯的设计充分发掘薄竹在视觉、力学和透光性等
方面的表现力,并产生功能性的意义,其造型简洁,时尚典雅,
营造出一份独特的梦幻与诗意,高贵中透着淡雅温馨,尽显自
然朴实之气韵,融装饰和实用为一体,满足现代人返璞归真的
心态,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4结语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薄竹的设计表现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并就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潜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薄竹的
设计表现力启示着我们,对于材料的设计应用,不应仅仅依赖
于新材料的研发,还需要关注哪些常见的传统材料由于加工
方式带来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为设计带来新的启迪,探索
并发掘它们的可能性和潜能,是设计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项目基金: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人才启动项目
(2009FR073)
注释
① 李延军,刘志坤,杜春贵,林勇,毛胜凤.浅谈刨切薄竹的开发与应用[J].竹子
研究汇刊,2003.22(2):53-54.
② 刘青春,钱奇霞.竹材美学要素与设计应用探析 [J].包装工程, 2012.33 (16):
72-76.
③ 程希文.天然木材肌理的设计表现力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④ 江泽慧,于文吉,叶克林.探针法测量与分析竹材表面粗糙度 [J].木材工业,
2001.15(5):14-16.
⑤ 张宗登,刘文金,张红颖编著.材料的设计表现力[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
版社,2011.
⑥ 赵仁杰,赵明.刨切薄竹生产新工艺[J].林产工业,2001.34(4):25-27.
社科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