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分析



全 文 :第 30 卷 第 1 期 木材工业 2016 年 1 月
Vol. 30 No.1 CHINA WOOD INDUSTRY January 2016 
 
·25·

收稿日期:2014-07-24;修改日期:2015-12-01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建设项目-林业专业知识服务系
统建设(CKCEST-2015-1-1);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计划
(“948”计划)重大项目“引进林业产业技术评估、集成与创新”
(2012-4-25);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林业科学数据平台-文献
中心”(2005DKA32200-0A)。
作者简介:王忠明(1964—),男,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
所副所长,研究员。
讨论与建议
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分析

王忠明 1,范圣明 1,张慕博 1,付贺龙 1,李安荣 2
(1. 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
2.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北京 100123)

摘要:对全球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进行检索分析,包括发展趋势分析、技术分类分析、区域分布分析、主要
竞争者分析、重点专利分析等内容,总结木/竹重竹材制造技术的整体发展态势,比较国内外专利申请现状的差异,
为国内申请人进行技术研发和专利海外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组材;木材;竹材;制造技术;专利分析
中图分类号:TS6;G30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654(2016)01-0025-06

Patent Analysis on Scrimber Manufacturing
from Wood and/or Bamboo

WANG Zhong-ming1,FAN Sheng-ming1,ZHANG Mu-bo1,FU He-long1,Li An-rong2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Policy and Information,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Center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91,China;
2.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Comprehensive Test Center,Beijing 100123,China)

Abstract:The authors collected global patent literature on scrimber manufacturing from wood and/or
bamboo and analyzed the overall tendency,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ctive
applicants and key patents. They compared patenting activiti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made suggestions on futu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atent strategy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Key words:scrimber;wood;bamboo;manufacturing technology;patent analysis

木/竹重组材的理念起源于澳大利亚,最早是以
木束单元为主体,经碾压、疏解等工艺处理后制成。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重组木制造技术研究,
确定了重组木生产工艺的主要参数;90 年代后期,
结合我国竹类资源的优势,研制开发了重组竹,充
分发挥了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了竹材的利用
率[1-2];木竹重组材是在重组木和重组竹制造技术研
究的基础上,将木束和竹束复合而成的新型结构材,
在韧性和加工性等方面兼有重组木和重组竹的双重
优点[3]。
我国木/竹重组材主要用于地板生产,产品大量
出口欧美国家并深受消费者青睐,产业发展前景广
阔[2]。2007 年我国重组竹企业在美国遭遇重组竹专
利侵权案(简称重组竹“197 专利案”),案件耗时
一年半,虽然我国企业最终胜诉,但仍蒙受了近 10
亿元的巨大损失[4]。因此,掌握全球木/竹重组材制
造技术专利数据信息,对我国木/竹重组材企业十分
必要。
鉴于此,笔者对全球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
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我国企业了解木/竹重组材制造
技术的发展趋势,发掘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点,有
效规避产品出口危机和贸易纠纷。
第 30 卷 第 1 期 木材工业 2016 年 1 月
Vol. 30 No.1 CHINA WOOD INDUSTRY January 2016 
 
·26·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数据采集与整理
采用欧洲专利局世界范围专利数据库(Wordwide
Database)和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
作为数据源,检索时间截止 2015 年 1 月 10 日。
通过对数据的人工排查和规范整理,建立了全
球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数据库,包含木/竹重
组材制造技术基本专利 176 件,同族专利 491 件。
本研究以此 491 件专利作为研究对象。
1.2 分析工具和方法
应用 Thomson Innovation(TI)和 PatentEX 专
利分析系统,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5-8],对木
/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的发展趋势、国家技术实力、
技术分类、区域分布、主要竞争者、核心专利等要
素进行分析。
本分析基于专利申请时间,由于专利从申请到
公开有 18 个月滞后期,因此 2013 年和 2014 年专利
申请量的数据不全,结果仅供参考。
2 研究结果与讨论
2.1 申请趋势分析
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开发始于 1976 年,澳大
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CSIRO)在澳大利亚
申请了世界上第 1 件重组木制造技术专利,申请号
AU2424377D,公开号 AU2424377A(1978/10/19),
涉及重组木生产工艺和设备制造方法。
由图1可知,1984 年之前,木/竹重组材专利申
请数量增长缓慢,处于技术萌芽期;1998—2010 年
专利申请数量呈增长趋势,尤其是 2007 年之后增长
趋势明显,2010 年达到高峰 52 件。1995 年之后,
我国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发展趋势与全球基
本一致,2007 年之后发展迅速,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2.2 技术分类分析
对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进行分类统计,其
中重组木制造技术专利 331 件,重组竹制造技术专
利 238 件,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 27 件。三类产
品制造技术专利申请趋势如图 2 所示。

图 1 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申请数量
Fig.1 Growth of patent applications in scrimbe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图 2 三类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申请数量
Fig.2 Growth of patent applications from manufacturing three kinds of scrimber products
第 30 卷 第 1 期 木材工业 2016 年 1 月
Vol. 30 No.1 CHINA WOOD INDUSTRY January 2016 
 
·27·
由图 2 可知,出现时间最早的是重组木制造技
术专利,始于 1976 年,申请数量在 1976—1984 年
呈现递增,至 1984 年达到第一峰值后呈下降趋势,
2001 后再次呈上升趋势,在 2009 年达到第二次峰
值 16 件。
重组竹制造技术专利次之,始于 1995 年,在
2007 年以后发展迅速,在 2010 年达到峰值 29 件。
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出现最晚,始于 2001
年,2010 年申请数量最多为 7 件,现在仍处于技术
萌芽期。
2.3 区域分布分析
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申请受理的国家或
地区共有 24 个,按专利数量排名前 10 位的国家/
组织列于表 1。
表 1 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的主要受理国家/组织
Tab.1 Main patent filings countries/areas for
scrimbe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patents


受理国
家/组织


重组木 重组竹 木竹重组材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1 中国 191 54 28.3 110 57.6 27 14.1
2 欧洲专利局 42 34 81.0 8 19.0 0 0
3 澳大利亚 38 36 94.7 2 5.3 0 0
4 瑞典 34 34 100.0 0 0 0 0
5 美国 34 28 82.4 6 17.6 0 0
6 世界知识 产权组织 33 27 81.8 6 18.2 0 0
7 日本 25 22 88.0 3 12.0 0 0
8 英国 22 22 100.0 0 0 0 0
9 加拿大 19 19 100.0 0 0 0 0
10 德国 17 16 94.1 1 5.9 0 0
11 其他 41 39 95.1 2 4.9 0 0
合计 496 331 66.7 138 27.8 27 5.4
由表 1 可知,无论是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
总量,还是三类产品的技术专利数量,均以中国的
专利数量最多。中国受理的重组竹制造技术专利数
量最多,重组木制造技术专利次之,木竹重组材制
造技术专利全部来自中国;其他国家专利主要涉及
重组木制造技术,重组竹专利数量很少,且没有木
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
优先权专利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的技术实
力。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的最早优先权量统计
结果,列于表 2。
表 2 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优先权专利
Tab.2 Priority patents from
scrimber manufacturers


国家/
组织


重组木 重组竹 木竹重组材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1 中国 227 68 30.0 132 58.1 27 11.9
2 澳大利亚 197 197 100.0 0 0 0 0
3 美国 48 45 93.8 3 6.3 0 0
4 德国 7 7 100.0 0 0 0 0
5 日本 7 4 57.1 3 42.9 0 0
6 瑞士 4 4 100.0 0 0 0 0
7 西班牙 2 2 100.0 0 0 0 0
8 法国 2 2 100.0 0 0 0 0
9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 2 100.0 0 0 0 0
合计 496 331 66.7 138 27.8 27 5.4
表 2 数据表明: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是拥有
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优先权专利量最多的国家,此
3 国的优先权专利量占总量的 96.1%,说明木/竹重
组材制造技术主要掌握在此 3 个国家。并且,此 3
个国家的优先权专利量均超过受理量,说明申请人
注重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的全球布局,特别澳
大利亚申请人的海外专利申请数量最多。
从制造技术专利分类来看,重组木制造技术优
先权专利最多的是澳大利亚(197 件),重组竹和木
竹重组竹制造技术优先权专利量均以中国居首,其
次是美国有45件重组木优先权专利和3件重组竹优
先权专利。表明中国在重组竹和木竹重组材制造技
术领域具有绝对优势。
2.4 竞争者分析
全球有 138 位专利权人申请了木/竹重组材制
造技术专利,按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 15 位的申请人
列于表 3。
1)申请人分布:前 15 位申请人包括中国申请
人 8 位,澳大利亚申请人 4 位,美国申请人 3 位,
德国申请人 1 位。
排名前 3 的申请人均来自澳大利亚,其专利全
部为重组木制造技术专利,其技术研究得益于澳大
利亚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彼此间的合作。但是,
2009 年之后,此三位申请人再未申请新的重组木制
造技术专利。
第 30 卷 第 1 期 木材工业 2016 年 1 月
Vol. 30 No.1 CHINA WOOD INDUSTRY January 2016 
 
·28· 
表 3 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主要申请人
Tab.3 Main patent applicants of scrimber manufacturers
排名 国家 主要申请人 总量
2009—2014 年 海外布局
专利量
在华申请
专利量
三类重组材申请量
申请量 占比/% 重组木 重组竹 木竹重组材
1 澳大利亚 COMMW SCIENT AND INDUSTRIAL RES 100 0 0.0 85 0 100 0 0
2 澳大利亚 REPCO LTD 62 0 0.0 56 0 62 0 0
3 澳大利亚 SOUTH AUSTRALIAN TIMBER CORP 38 0 0.0 32 0 38 0 0
4 中国 RES INST OF WOOD INDU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29 23 79.3 10 19 7 22 0
5 德国 BASF SE 18 18 100.0 18 1 18 0 0
6 中国 DASSO IND GROUP CO LTD 大庄集团 14 0 0.0 11 3 0 14 0
6 中国 ZHEJIANG Z GIANT STRON BAMBOO FLOORING CO
LTD 浙江仕强竹业
14 6 42.9 5 9 14 0 0
8 中国 ZHEJIANG A AND F UNIV 浙江农林科技大学 13 10 76.9 0 9 9 4 0
9 中国 FUJIAN YONGLIN BAMBOO IND CO LTD 福建永林竹业
11 11 100.0 0 11 0 10 1
9 美国 RYAN DALE B 11 0 0.0 7 0 11 0 0
11 中国 UNIV NANJING FORESTRY 南京林业大学 10 9 90.0 0 10 4 1 5
12 澳大利亚 STYLE LTD 9 9 100.0 7 0 9 0 0
12 中国 UNIV CENTRAL SOUTH FORESTRY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9 9 100.0 0 9 0 7 2
14 美国 TIMTEK LLC 8 0 0.0 2 0 8 0 0
15 中国 UNIV FUJIAN AGRIC AND FORESTRY 福建农林大学 7 7 100.0 0 7 1 6 0
15 美国 WILSON GREGORY ANDREW 7 7 0.0 7 0 7 0 0

2)中国专利申请人:8 位中国申请人中,有 5
家科研机构/大学(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浙
江农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
学、福建农林大学)和 3 家企业(大庄集团、浙江
仕强竹业和福建永林竹业)。从申请时间来看,除大
庄集团外,其余 7 位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时间集中在
2009—2014 年。
从专利分类来分析,除大庄集团和浙江仕强竹
业外,其余 6 位中国申请人均申请了 2 类或以上木/
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表明林业科研机构和大学
在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的研发和专利保护中,起到
了重要作用。
在海外布局专利量上,我国只有中国林科院木
材工业研究所、大庄集团和浙江仕强竹业进行了专
利海外布局,与国外申请人存在明显差距。此 3 位
申请人在国外共申请了 26 件专利,申请时间集中在
2008—2010 年,进行布局的国家(地区)或国际组
织包括:欧洲专利局(8 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7
件),美国(5 件),澳大利亚(3 件),加拿大(1
件),俄罗斯(1 件)和西班牙(1 件)。
3 位申请人中,以杭州大庄集团的国外专利布
局最为突出,分别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俄罗
斯和西班牙进行了专利布局;浙江仕强竹业分别在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行了专利布局;中国林
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在欧洲和美国进行了布局。显
示了中国专利权人的国外专利布局以欧洲、澳大利
亚和美国为主,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木/竹重组材出口
的重要市场,也是容易产生专利纠纷的区域。
3)来华专利申请:仅德国 BASF SE 公司在我
国有1件重组木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165015A),
申请时间为 2009/7/13,公开时间为 2011/8/24。BASF
SE 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技术实力雄厚,近年来
开始涉足重组木制造技术研发,专利数量虽不多,
但是其研发活动活跃,已在全球主要市场进行专利
布局,值得我国企业关注。
2.5 重点专利
专利的同族数量反映该发明的潜在市场以及该
专利技术的重要程度。按照同族专利成员数量,全
球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族排名前 5 的申请人
列于表 4。
第 30 卷 第 1 期 木材工业 2016 年 1 月
Vol. 30 No.1 CHINA WOOD INDUSTRY January 2016 
 
·29·
表 4 全球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重点专利
Tab.4 Key patents of scrimber manufacturers
排名 国家 申请人 优先权号 优先权日 同族 数量
专利族
被引次数
1 AU REPCO LTD AUPG251683A 1983/11/23 41 39
2 AU COMMW SCIENT AND INDUSTRIAL RES AUPG251383A 1983/11/23 39 46
3 AU REPCO LTD AUPG251783A 1983/11/23 21 39
4 AU COMMW SCIENT AND INDUSTRIAL RES AUPG251483A 1983/11/23 20 30
5 CN RES INST OF WOOD INDU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CN200920105914U 2009/02/13 20 16

由表 4 可知,同族专利量≥20 件的 5 个专利族
来自 3 位申请人,分别为:澳大利亚 REPCO 公司、
澳大利亚联邦工程学院,为重组木制造技术专利族;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为重组竹制造技术专
利族。
1)排名第 1 和 3 的两个专利族均为澳大利亚
REPCO 公司的全部专利,涉及重组木制造方法。
REPCO 公司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 1984 年,目前
已经过了保护期。
其中“AUPG251683A”专利族中,被引次数最
多的是专利 US4704316A,被引 21 次,主要影响在
1983 年,2004 年仍被三件专利(US2006086427A1,
US2006060290A1 和 US2009145563A1)引证。
“AUPG251783A”的专利族中,被引次数最多
的是专利 US4695345A,被引 18 次,其主要影响年
份为 1984 年,2004 年仍被一件专利(公开号为
US2009145563A1,涉及一种木材韧皮纤维的分离的
方法和设备)引证。
2)排名第 2 和 4 的两个专利族均为澳大利亚澳
大利亚联邦工程学院的专利,涉及重组木的制备工
艺和生产设备制造方法。
其中“AUPG251383A”的专利族中,专利
US4711689A 的被引次数达到了 32 次,2004 年还有
3 件专利(US2009145563A1,US2006060290A1 和
US2006086427A1)引证了该专利。通过检索发现,
澳大利亚联邦工程学院是全球最早的木/竹重组材
制造技术专利申请人,在申请核心专利以后,又陆
续申请其他同族专利,因此,尽管其早期申请的专
利已经过了有效期,仍有后续专利保护其技术。目
前其最新公开的专利为“CA2581214A”,公开时间
为“2014/6/3”。
3)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的专利族(优先
权号 CN200920105914U)排名第 5,涉及重组竹制
造方法。共被引证 16 次,其中 9 次属于自引。
其中专利 US2011293880A1 被引证 1 次,引证
专利号为 US8161697B1,申请人为美国申请人
BAMCORE LLC,专利名称为 Studless Load Bearing
Panel Wall System,涉及一种无钉防滑承重墙板系
统,该承重墙板由竹层压板制成。
专利 CN101607411A 和 CN101607411B,除了
被自身的 2 件同族专利引证外,还被专利
ES23856A1 引证 1 次。专利 ES23856A1 的申请人为
西班牙 UNIV MIGUEL HERNANDEZ DE ELCHE,
专利名称为 Procedimiento De Desfibrado De Cana
Comun Y Dispositivo Para Llevarlo A Cabo,优先权号
为“ES20100001479,2010/11/19”,公告日 2013/1/30,
涉及一种利用甘蔗制浆废弃的表皮纤维制作木质纤
维板的方法。
专利 CN101486214B 和 CN101486214A,除了被
2 件同族专利引证外,还被专利 WO2011075920A1 引
证 1 次。专利 WO2011075920A1 的申请人为北京可
汗之风科技有限公司,名称为 Recombined Bamboo
Wind Generator Blade,涉及一种重组竹风力发电机叶
片的制造方法,优先权号为“WO2009CN76094,
2009/12/25”,公告日为“2011/6/30”。

3 建议
1)增强专利保护意识。
在全球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我
国结合竹资源优势,将重组木制造技术引申到重组
竹和木竹重组材的生产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专利优
势。但国内企业专利布局意识薄弱,专利数量和质
第 30 卷 第 1 期 木材工业 2016 年 1 月
Vol. 30 No.1 CHINA WOOD INDUSTRY January 2016 
 
·30· 
量还不能满足木/竹重组材市场的需求。因此,企业
应增强专利保护意识,注重自主创新和专利申请,
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防止科研和生产脱节。
2)组建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联盟。
国内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较为分散,具有核心
技术研发力量和雄厚资金的大型企业较少。建议国
内企业组建木/竹重组材制造技术专利联盟,联合攻
关,实现技术资源互补、降低投入成本和开发风险,
促进技术创新。
3)充分利用国内外专利技术文献。
有效利用专利技术文献,能够提高技术创新和
科研的起点,避免重复研究、节约经费。我国企业
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应紧密跟踪国内外相关技术最
新进展,关注核心专利的法律状态,充分利用失效
专利。
4)重视重组竹制造技术专利的海外布局。
中国在重组竹制造技术专利中占有绝对数量和
技术优势,但企业的海外专利布局意识和能力较弱。
国内企业应充分利用我国重组竹制造技术的优势,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积极进行专利申请和海外专利
布局,扩大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形成重组竹制
造技术专利群,提升重组竹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方文,于文吉.木/竹重组结构材料研究与发展[J].林产工业,
2008,35(1):7-10.
[2] 于文吉.我国重组竹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木材工业,2012,
26(1):11-14.
[3] 朱一辛,饶文彬,关明杰,等. 木竹重组材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J].林业国际开发,2003,17(6):6-7.
[4] 张勤丽.中美重组竹地板专利诉讼始末:以中方胜诉告终[J].国际
木业,2009(7):32-33.
[5] 方曙,胡正银,庞弘焱,等.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演化分析方法研
究[J].情报研究,2011,55(22):42-46.
[6] 杨志萍,陈云伟,方曙,等.中国科学院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发明专
利技术相关性比较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0(12):215-218.
[7] Young Gil Kim,Jong Hwan Suh,Sang Chan Park. Visualization of
patent analysis for emerging technology[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8,34(3):1804-1812.
[8] H Dou,V Leveillé,S Manullang,et al. Patent analysis for competitive
technical intelligence and innovation thinking[J]. Data Science Journal,
2005,31(4):209-236.
(责任编辑 向 琴)
(上接第 17 页)
3 结论
1)胶种、热压时间、碳纤维电热纸品类、面层
竹单板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电热竹木复合地板的
胶合强度、耐热尺寸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本
试验结果确定的优化水平组合为:选用改性 MF 胶、
NL-110 型电热纸,以 2 层竹单板构成面层,热压时
间 2.0 min/mm。在此条件制备电热竹木复合地板的
胶合强度和耐热尺寸稳定性,达到相关国家标准的
要求。
2)今后有待开发和使用生产成本较低的胶种,
改进碳纤维电热纸生产工艺,降低碳纤维电热纸的
不均匀性对电热竹木复合地板发热均匀性的影响,
增加产品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严丹. 碳纤维电热膜复合装饰板-传统供暖的一次革命[J]. 建
筑产品与应用,2001(5):38-40.
[2] 李灵忻. 高性能碳纤维纸及其应用[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02,27(5):15-16,40.


[3] 徐德良,王思群,孙军,等. 木材有效导热系数研究进展[J]. 世
界林业研究,2014(2):9.
[4] 隋仲义,唐伟,王春明,等. 竹木复合材导热性能的研究[J]. 林
业科技,2006,31(1):50-51.
[5] 黄鸿,黄鲲.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碳纤维纸生产工艺[J]. 中华纸
业,2014(8):6-12.
[6] MANOCHA L M,WARRIER A,MANOCHA S, et al.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densified pitch based carbon/carbon
materials:I. Unidirectional composites [J]. Carbon,2006,44(3):
480-487.
[7] TANG P,ZHANG R,SHI R,et al. Synergetic effect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carbon fibers on electrical and self-heating
properties of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composite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5, 50(4):1565-1574.
[8] WANG H D,LIU J H,ZHANG X,et al. Raman measurements of
optical absorption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a single carbon
fiber in atmosphere environ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14,70:40-45.
[9] 吴兆春. 碳纤维电热膜复合装饰板的应用[J]. 中国资源综合利
用,2012,30(1):62-63.
[10] 姚利宏,王喜明,费本华,等. 热压工艺对竹杉复合结构胶合
板力学性能影响[J]. 木材加工机械,2009(3):20-23.
[11] 陈玉和,陈章敏,吴再兴,等. 竹材人造板生产技术[J]. 竹子
研究汇刊,2008,27(2):5-10.
[12] 郭晓磊,曹平祥,那斌. 竹木复合地热地板表板开裂的研究[J].
木工机床,2009(2):19-22.
(责任编辑 向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