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56 卷 2015 年第 11 期 1825
收稿日期:2015-08-15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药材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 (2012C12912)
作者简介:沈晓霞 (1973 - ) ,女,浙江海宁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工作。E-mail:xiaoxiashen@
sina. com。
文献著录格式:沈晓霞,沈宇峰,江建铭. 薏苡浙薏 2 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 (11) :1825 - 1826.
DOI:10. 16178 / j. issn. 0528-9017. 20151138
薏苡浙薏 2 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沈晓霞,沈宇峰,江建铭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浙薏 2 号是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用浙薏 1 号种子经辐照选育而成的薏苡新品种。该品种产
量高、抗性好、甘油三油酸酯含量高,于 2014 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浙薏 2 号
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关键词:薏苡;浙薏 2 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 51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5)11-1825-01
薏苡为禾本科薏苡属植物。薏苡仁为薏苡干燥
种仁,药食两用,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
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1]。医疗实践表明,
薏苡仁在抗癌、降糖等方面有疗效[2]。近来需求
量不断增加,而薏苡仁的品质问题却日益凸显,亟
须选育新品种,以满足种植户和制药企业的需求。
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
2007 年选用浙薏 1 号种子,经 450 Gy60 Co-γ
射线辐照并种植,混收 M1 代种子,随后经过单株
选择、优良株系小区比较试验、2 年 3 地品种比较
试验,于 2014 年底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
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浙 (非)审药 2014004]。
2 产量表现
2 年 3 地试验结果表明,2012 年浙薏 2 号平均
产量 5 390 kg· hm -2,比对照浙薏 1 号增产
38. 5%;2013 年平均产量 4 868 kg·hm -2,比对
照增产 42. 8%。2 年比对照增产均达到显著水平。
3 特征特性
3. 1 农艺性状
浙薏 2 号全生育期 178 d。茎直立、较粗壮,
株高 2. 0 ~ 2. 3 m,10 ~ 12 节,有效分蘖数 13. 7
个;叶长 30 ~ 60 cm,宽 2. 0 ~ 4. 5 cm,叶鞘绿色、
光滑,与叶片间具白色薄膜状的叶舌。颖果成熟
时,外面的总苞坚硬、较厚,呈椭圆形,种皮红色
或淡黄色,种子长 0. 8 ~ 1. 2 cm、宽 0. 7 ~ 0. 8 cm,
千粒重 143 g,出仁率 61. 8%,糯性好。
3. 2 有效成分
2012 - 2013 年 2 年区域试验表明,浙薏 2 号
甘油三油酸酯含量分别为 1. 25%和 1. 23%,显著
高于对照浙薏 1 号的 1. 06%和 1. 05%,并且大大
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版薏苡仁甘油
三油酸酯含量不得低于 0. 50%的标准要求。
3. 3 抗性
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鉴定,2012 - 2013 年浙薏 2 号对叶枯病和黑穗病
均表现为抗病,叶枯病抗性强于对照 (表 1)
表 1 2012 - 2013 年薏苡区试的抗性鉴定结果
年份 品种 叶枯病 黑穗病
2012
浙薏 2 号 抗病 抗病
浙薏 1 号 中抗 抗病
2013
浙薏 2 号 抗病 抗病
浙薏 1 号 中抗 抗病
4 栽培技术
4. 1 选地和整地
选择向阳、有排灌条件的田地,翻耕后做畦,
畦宽 1. 0 ~ 1. 5 m,挖 20 ~ 30 cm深的灌水沟。
4. 2 种子播前处理
先用冷水浸泡种子 24 h,再转入沸水浸泡 5 ~
10 s,取出后立即摊开散热,冷却后播种。
1826 第 56 卷 2015 年第 11 期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4. 3 栽种方式
育苗移栽 5 月上旬播种,直播 6 月上旬播种,
株行距为 60 cm ×70 cm。
4. 4 合理施肥
播种时施种肥,用有机肥 15 t·hm -2。
苗高 45 ~ 50 cm 时施苗肥,用硫酸铵 150 kg·
hm -2、过磷酸钙90 kg·hm -2和硫酸钾150 kg·hm -2。
开花期施粒肥,用硫酸铵 150 kg·hm -2,同
时用过磷酸钙 210 kg·hm -2喷雾进行根外追肥。
4. 5 排水灌水
拔节期要控制水分,防止倒伏;抽穗期、开花
期和灌浆期要求有充足水分;果实成熟前 10 d 将
水排干,以利收获。
4. 6 采收与加工
10 月底 11 月初,收割植株,脱离并晒干,含
水量低于 15%即可包装入库。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一部 [M]. 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10:354.
[2] 沈宇峰,沈晓霞,俞旭平,等. 薏苡新品种“浙薏 1 号”
的特征及栽培技术 [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 (3) :
738 - 739.
(责任编辑:张才德)
收稿日期:2015-08-17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 (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CARS-23)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2011R50024)
作者简介:章志芳 (1966 -) ,男,浙江杭州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E-mail:zhangzf@ mail. tricaas. com。
通信作者:曾建明。E-mail:zengjm@ mail. tricaas. com。
文献著录格式:章志芳,贾丙娟,曾建明. 巴渝特早、特香早茶树在杭州的适应性 [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 (11) :1826 - 1828.
DOI:10. 16178 / j. issn. 0528-9017. 20151139
巴渝特早、特香早茶树在杭州的适应性
章志芳abc,贾丙娟abc,曾建明abc*
(中国农业科学院 a茶叶研究所,b国家茶树改良中心,c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08)
摘 要:对参试茶树新品种特香早、巴渝特早进行产量、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鉴定,明确其适宜种植
的范围。结果表明,特香早、巴渝特早的综合表现超过或接近对照福鼎大白茶,适宜在杭州茶区种植。
关键词:茶树;新品种;区域试验;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S 571.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5)11-1826-03
茶树育种是根据茶树遗传变异规律,鉴定和筛
选茶树优良的遗传变异,从而培育优质、高产、多
抗茶树新品种[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名优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带动了
名优茶生产的迅速发展。上市期和质量是决定名优
茶效益的主要因素,科研和生产实践均已证明,这
两个因素都主要取决于茶树品种的遗传特性,即品
种的发芽期和品质成分[2],为了适应国内名优茶
开发选育,推广早生、优质适制名优绿茶新品种是
当前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选育茶树优良新品
种是生产优质茶叶的根本保证,也为我国茶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在茶树新品种选育的程序
中,新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程
序,其目的是研究品种的适应性,明确品种适宜的
推广范围,为良种审定和推广提供[3]科学依据。
本研究以第四轮全国茶树区域试验杭州点的参试品
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几年的观测,明确了参试品种
在杭州地区的适应性,为生产引种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 1 参试品种
杭州作为第四轮全国茶树新品种绿茶区试点,
同时结合杭州生态环境特点,对申请绿茶区试品种
进行审查,决定重庆的巴渝特早、安徽的特香早等
品种作为第四轮全国茶树新品种进行鉴定,以国家
级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1. 2 试验方法
2008 年春季,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