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甲骨文披露薏苡酒的发明



全 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7 卷 (第 3 期) 000873
J.Shanxi Agric.Univ.(Social Science Edition)No.3 Vol.7 2008
收稿日期:2007-01-29
作者简介:赵晓明 (1945-), 男 (汉), 山西忻州人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遗传育种及进化学方面的研究。
甲骨文披露薏苡酒的发明
赵晓明1 , 宋芸2 , 乔永刚2 , 田永生1
(1.山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 , 山西 太谷 030801;2.山西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 山西 太谷 030801)
摘 要:通过对甲骨文和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发现: 酒 , 彝酒即仪狄酒是薏苡粥发酵而成的
醴 , 而酒是对这种醴过滤的产物 , 以后进一步发展为深发酵。这种食品早在夏代以前的母系社
会就已发明。
关键词:甲骨文;薏苡;酒
中图分类号:K8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 (2008)03-0232-06
The Discovery of Wine of the Coix in the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ZHAO Xiao-ming et al.
(Col lege of Agricultural , Shan 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Taig u S hanx i 030801 , China)
Abstract:Studying the O racle-Bone Inscriptions and the reference liter ature , w e conclude that
wine o f ZH I (彝)and , i.e.the wine of Y IDI (仪狄), so-called LI (醴)is the re sult o f po r-
ridge o f co ix by fermentation , but wine is the production of LI (醴)by filtering.This technique
developed into the futur e fe rmentation now day s.The wine w as invented on maternal time.
Keyword:Oracle-Bone Inscriptions;Coix;Wine
  卜辞云:癸未卜 , 贞: (惟), (有)
(酒)? 用 , 十二月。[1]甲骨文 与篆文 同形 , 当隶定为 。
按许慎训为:“ , 行礼器也。” [ 2]温少峰 、 袁庭栋释其为:
“作为酒名 , 当读为醴。” [ 3]非是。 “醴” 在许书中另有一字 ,
因 “ ” 与 “醴” 其意相差太远 , 当依许训为 “ ” 。
《淮南子·说林》 :“清 之美 , 始于耒耜。” 说明最早
酿酒的原料当为作物 , 但这是什么作物呢? 甲骨文 在
《甲骨文集释》 中解为 “茜” , 认为字像双手奉草束于酒前。
不妥。其字又记为: [ 4]即 与 相当。此图形含义前文已
断定为薏苡开苞取仁煮粥 , 古代这是妇女的专利 , 或者说
这是母系社会妇女操生杀大权象征的反映。甲骨文 为盛物
之瓦器 , 侈口 , 敛颈 , 大腹 , 小底 , 如前考可释为 “酉” 。
总起来甲骨文此字非 “茜” , 全字图形含义综合起来可解释
为以薏苡煮粥 (或造酒)。查与此意相当的隶文为 “酏” 。
许训为:“从酉 , 也声。” [ 5] 段注许文为:“周礼四饮 , 四曰
酏 , ……酏粥也。或以酏为礼。注曰 , 酿粥为醴也。 ……
凡 稀者谓之酏 , ……举 溲之。” [ 6] 据此说酏即为粥 , 为
醴。又按黄侃考证 , 酏之偏旁 “酉” 是 “卣” 借之 , 而由
“卤” 变来。[ 7] 而我们已认定 “卤” 为 “苡” , 则 “酉” 含有
“苡” 之意。酏字从 “也” , 也许慎 《说文》 训为: “女阴
也。” [ 8] 段注也为:“秦以医为也……医 , 盖与今同 , 今也古
通。” [ 9] 同时段注 “医” 为:“前说医酉各义 , 后说合酉医一
义。 ……医本酒名也 , 内则作 。” [ 10] 《礼记· 内则》 :“期
朝而食之以醢若醯 , 。” “也” 通 “医” , “酉” 通 “薏” ,
“医” 通 “酉” 、 “ ” 。所谓 就是薏苡酒 。 “酏” 之 “酉”
和 “也” 都通薏苡 , 所以疑古人之酏是用薏苡米所造。
这种观点可由下字的考定所加强。 《说文解字》 曰:
“糟 , 。酒滓也。” [ 11]段注为:“ …… 《周礼 ·酒正》 共后
之致饮于宾客之礼。医酏糟 , 注云:糟 , 医酏不沛者。 沛
曰清 , 不沛曰糟。” [ 12]这些文献说明医酏与糟的关系。篆文
“糟” 从米 , 早期 “米” 即薏米;篆文糟又从曰。曰按段注
为:“意内而言外也 , 有是意而有是言 , 亦谓之曰。” [ 13]说明
曰通假 “意” , 这里 “意” 可转为薏苡。篆文糟还从东 。篆
文东与甲骨文 “禾” 有渊源关系 (后文讨论)初义也为薏
苡。“糟” 之三个偏旁全为薏苡 , “糟” 不是薏苡所做还能
是什么? 糟为薏苡所造 , 那么酏不是薏苡所做还能是什么?
酏为醴为甜酒。 《说文解字》 训醴为: “酒一宿熟
也。” [ 14]段注:“ 《周礼·酒正》 注曰:醴犹体也 , 成而汁滓
相将 , 如今恬酒也。” [15] 《吕氏春秋 ·孟春记· 重已》:“其
为饮食酏醴也。” 《天工开物》 卷十七 “酒母” :“古以曲造
酒 , 蘖造醴 , 后世厌醴味薄 , 遂至失传 , 则并蘖法亦法。”
作者在山西省西八县如河曲 、 保德等地考察 , 发现本地人
喜食一种酸捞饭。乃用小米 (粟)或黄米 (黍)稀饭 (粥)
发酵一夜而成 , 其味似酒有酸味 , 疑为古醴法之真传。
《孟子·离娄下》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战国策· 二
十三卷·魏二》: “昔者 ,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 进之禹。
DOI :10.13842/j.cnki.issn1671-816x.2008.03.002
禹饮而甘之 , 遂疏仪狄 , 绝旨酒 , 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
国者。 ” 又再查 《淮南子·泰族训》 曰:“仪狄为酒 , 禹饮
而甘之 ,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 所以遏流湎之行也。” 温袁二
氏推断这种旨酒可能是指 “醴” 。[ 16] 旨酒 , 《诗经》 也有记
载:“既饮旨酒 , 永锡难老。” [17] 以及:“彼有旨酒 , 又有嘉
肴。” [ 18]等反复咏颂之。又许慎据 《战国策》 载于 《说文》
曰:“古者仪狄作酒醪 , 禹尝之而美 , 遂疏仪狄。杜康作秫
酒” [ 19]据 [ 明] 李时珍考证:“[ 宗 曰] 战国策云 , 帝女仪
狄造酒 , 进之于禹。” [ 20] 又据 《本草纲目》 记载至少在明代
薏苡酒为国内名酒 , 如:“ [ 时珍曰] ……山西襄陵酒 , 蓟
州薏苡酒皆清烈……” [ 21]资料互证 , 则说明禹时旨酒乃仪
狄所造 , 称为 “仪酒” 也未尝不可 , 但不同于杜康所造的
秫 (黍)酒 。仪字与苡同音都为 [ y i] 。夏族本姓 “姒” , 仪
与姒互通 , 而姒乃来源于苡 (后文讨论)。仪狄本为女子 ,
“也” 字为女性代表 , “仪” 即与 “也” 互通。仪与酏发音
相同为 [ y i] 。所以仪酒即为 “酏” , 即酏即是用薏苡仁米煮
粥而造的醴。《礼记·内则》 载:“饮:重醴 , 稻醴 , 清糟;
黍糟 , 清醴;粱醴 , 清糟。 或以酏为醴 , 黍酏 , 浆 , 水 ,
, 滥。” [ 22]这一段史料将由稻 、 黍 、 粱等粮食做的醴与酏
并列 , 证明酏非稻 、 黍 、 粱三者所酿;酏与黍酏并列 , 证
明酏和黍酏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将酏与醴并列并指明酏就
是醴;将酏与 并列 , 说明酏也非 即非清薏苡酒 (去糟
以后的汁)。由于古代用粮食做酒的物种很少 , 在排除其他
可能后 “酏” 酿造的原料只能是薏苡。 《尚书·酒诰》 载:
“文王诰教:小子 , 有正 , 有事无彝酒;……” [ 23] 记录了
“彝酒” 的名称。如前所述彝与荑 , , 苡 , 姒 , 仪 , 酏同
假 , 所以彝酒乃仪酒或酏酒 , 酒 , 就是用薏苡酿造的酒。
这样我们推测帝女仪狄所造的酒名为 “仪酒” 也非杜撰 ,
而是确有其物。
考古发现支持我们的推论。 据 《河南日报》 1988 年 6
月 28 日报道:1983 年 10 月 , 陕西省眉县杨家村原始社会
遗址出土一组陶质酒器 , 经考古专家鉴定 , 列为泥质红陶 ,
属 6000 年前仰韶文化早期或稍晚史家类型。该地区为中国
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古邰地的一部分 , 具有孕育酒文
化的条件。由于后稷与大禹是同时代的人 , 这个考古的重
大发现证实古代传说和历史记载是正确的。 更加意味深长
的是与此同时代河姆渡遗址也出土有酒器 ( 和异形 ),
证明荑族 (苡族)已掌握了酿酒技术 , [ 24 ,25] 其酒为 “仪酒”
正是顺理成章。
酒起源于夏代前 , 还可以从甲骨文研究中看到。据康
殷著 《文字源流浅说》 一书第 34 页载:“ 旧释醵 , 近人释
, 郭释醉 , 象人提酒尊形 , 用以表示沉湎于酒 , 酗于酒
德之意。所以从夏而不从其他人形之原因 , 是兼从。” 其字
释为 确。因 释为夏已成定论 , 此处将 “夏” 与 “酉” 并
列含义十分明确 , 乃是夏人做酒之意或者说在商代将夏人
沦为奴隶 , 由于夏人精于酿酒则多为酒奴。虽然商人噬酒
如命 , 其酒文化空前发达 , 但究其源酒乃为夏人所发明 ,
故此字从夏并不是夏字与人字通假 , 则从夏乃从人之兼意。
一种事物由产生至反映到文字中须经历漫长岁月 , 这在我
们的考证中屡屡皆是 , 所以此字非醉也即并非反映当代商
人与酒的关系。且此处夏人为威武 、 活泼 、 四肢敏捷之人
形 , 并无丝毫醉态出现 , 进一步醉人行动不便如何携带酒
具? 最使我们感兴趣的是此处夏人所提之酒具 “酉” 为细
口 、 大腹 、 尖底之形态与陕西眉县杨家村原始社会遗址出
土的陶质酒具造型有惊人的一致性。这样甲骨文研究结果 ,
隶文典型的记载与考古发现互相印证说明酒的确出现在
6000 多年前母系社会后期为仪狄所创造。 这正是华夏酒文
化与欧美酒文化的本质差异。
酏为薏苡醴的另一证明是隶文醅。《说文解字》 记其篆
文为 , 且训为:“醉饱也。” [26] 其字从酉则为酒;从辛入
口 , “辛” 者薏苡粥饭。酒饭为同一物即是酏 (醴), 所以
能既醉又饱。此字从功能上描述了酏的消费过程。
在考定了关键字义后 , 上引卜辞可解释为:以 即酌
祭之礼祭神 , 要倾酏酒 中作祭品吗?
然而古代仪 (酏)酒是如何酿造的 , 已无文献资料 ,
但分析甲骨文字的造型结合考古发现可大略推断一二。
自酒从夏代发明以来 , 商代酿酒达到登峰造极之处;
文献资料证明 , 商代甚至达到饮酒误国之地。这样酿酒业
的发达反映在甲骨文中系列酒具 (饮 、 造)和数量众多的
酒文字 (文化)对我们的研究十分有利。
酿酒的第一步是对谷物淀粉的糊化 , 生料的灭菌 , 这
就需要在鼎釜中蒸煮。这一过程与做饭相同 , 隶文意为
“炊” 。“炊” 字在许慎 《说文解字》 第 208 页载篆形为:
系火旁人形 , 气从人上出之。推之本意此人非人乃仁也 ,
是加火蒸煮食物水气上升的象形。许训炊为:“爨也。” 同
书训上字为:“齐谓之炊。” 可见两字互训。 其字篆形为 。
其字虽然复杂然含义却十分明确: 为炊具鼎鬲的侧视断
面图; 依以上讨论为薏苡多量禾秸 , 是可燃物; 是双
手操作象形; 在炊具下燃烧加热;炊具内盛一物 依前文
推断为薏苡总苞 , 开苞取仁 (人)以做酒饭 , 总苞首部向
下意味着入炊。所以 “爨” 字列举了煮饭做酒的全部要素 ,
并形象描述了全过程 , 使人一目了然 , 这可能是我们已知
最为细致描绘煮饭的文字形式。相反 , 炊字仅列举了煮饭
的二要素即火和人 (仁), 突出蒸气上升的图景 , 是简化象
形可为会意。炊字在甲骨文中的形象为: , [ 27]是双手捧米
入釜中 , 米乃谷之仁 , 仁为人。 金文中其字形为: 、
, [ 27]也为双手捧米入釜之形。甲骨文中还有一字为:
[ 27] 炊具上的 6 个点可看成上升的蒸气。其字与上爨字相
比禾燃为火可互通 , 仅缺一人 (仁)字了。然与后世篆隶
文相比可定为 “丞” 为 “蒸” 字原形。 此甲骨文篆形依许
慎 《说文解字》 第 207 页记载为: , 训为: “火气上行
也。” 与甲骨文中着意描绘的上升蒸气含义相通。该字篆文
中 形依高明在 《古文字类编》 第 448 页中隶定为 “卩” ,
其甲骨文造型为 , 康殷在 《文字源流浅说》 第 30 页中释
为跪坐人形 , 乃为人 (仁)的另一形态 , 此字许训非是 ,
不从;篆文卩下之 可看成盛米豆釜 之简形; 与甲骨
文同 , 是双手造型;与甲骨文相比该字缺少可燃物禾秸 ,
但增加了火字: , 禾与火互通 。所以此甲骨文隶定为
—233—赵晓明等:甲骨文披露薏苡酒的发明
“丞” 当属不妄。与上甲骨文丞造型相同 , 甲骨文中另有一
字为 , [ 27]其字为双手捧豆釜之上有禾。此禾有二意:其一
为禾产籽为薏米 , 米入豆釜中可饮饭食;其二为禾燃为火 ,
火加热炊具蒸煮米谷 , 香气蒸气上升就是 “禾” 神蕴在上 ,
其意为祭禾神 , 可能这是丞之古意。 此字虽义为祭禾
(神), 但仍可隶定为丞。
甲骨文中有一字为: 形。[ 28] 其字上部为凡 , 当读为
盘 , 推论为大蕾铃薏苡总苞 (后文讨论);其字下部为三足
鼎这种大型高容量炊具。由于这种大型总苞处于鼎上方 ,
则可理解为脱去皮壳的优良种仁投入鼎中这一动作过程的
描述。由于古文字的幼稚性 , 动词极少 , 我们的这种理解
应当是比较合理的。上下合文该甲骨文当释为将大粒优良
薏苡果仁投入鼎水中蒸煮 , 以达糊化灭菌的目的。 该甲骨
文不仅列举了酿酒时的原料 、 器具 , 描述了动作;而且更
重要的是指出酿酒时的原料是优良薏苡与以后的考证相呼
应。依许慎 《说文解字》 第 100 页记载 , 甲骨文此字当隶
定为 “ ” , 其字篆文为 , 训为:“气行儿。” 与丞字义相
同 , 证明我们的推断不妄。 甲骨文中还有一字依康殷在
《文字源流浅说》 第 569 页记载为: 形;依高明在 《古文
字类编》 中记载为 形。此甲骨文隶定为 “真” 为学者们一
致的认识。 从其字造型来看乃薏苡开苞取仁 , 投仁 (人)
入鼎以为炊饭。其意与丞字相同 , 只是减少双手 、 柴火等
因素 , 所以推断 “真” 之古意乃为 “蒸” 。许慎 《说文解
字》 第 168页载真字篆形为: , 训为:“ 人变形而登天
也。” 完全是望文生义只沾一点边。米仁在鼎釜中蒸煮糊化
乃 “人变形” , 炊煮时蒸气上腾 、 香气四溢可谓登天 , 与许
训 “真” 乃羽化成仙相距何其远也。然古人崇信原始宗教 ,
将 “蒸” 神化 , 巫化 , 拟人化也属正常思维范畴。 薏米仁
(人)於金 (鼎 、 釜)内在水 (汤 、 汁)中由木 (禾秸)成
火 (燃烧)共同作用下的糊化 、 熟化 、 香化可看成是五行
转化的循环境界 , 是一种超人力的神力在起作用的结果。
由此看来许慎训 “真” 字的含义又是正确的。以后原始巫
术由于统治的需要得到畸形的强化 , “真” 的含义便被极度
的引伸了。国家建立后 , 鼎成为王权的象征 , 则 “真” 就
转化为 “贞” 了。据前人研究成果证明卜辞以 “鼎” 为
“贞” , 然其意一直讲不清楚。 在我们看来 “ 贞” 乃为真 ,
其原意为丞 (蒸), 其造型是省去米 、 手 、 禾 、 火而留鼎 ,
其意一再简化 、 并转化后反取 “音” 的结果 , 其最简形为
。[ 29]这样贞就成为夏商周时代占卜的专用词。而蒸煮后发
酵而成的酒成为祭品也就顺理成章了。 作为此论的一个旁
证为什么龟甲会成为占卜的主要工具 , 前人也多有歧论。
我们看来龟甲是人类脱离猿人而火食后第一个普遍使用并
规范化的蒸煮器 , 后代的盘就是其造型的延续。将这一过
程神化和巫化并系统化为祖先崇拜就必须用龟甲占卜 , 祖
先火食不就是火炙龟甲吗? 甲骨文有一字 : 、[ 30] [ 31] ,
这种鼓足三腿形器具与一般是青铜制造的鼎不同多为陶制 ,
价格较为低廉 , 更为平民化。然而 , 甑除具有煮 (甲骨
文 [32] 甑 之下部)的功能外 , 还可对谷物生料进行蒸腾
加工。蒸料时除温度较高不易焦糊外 , 还可在酿造时任意
控制水分以提高酒精浓度 , 具有很大优越性。更重要的是
由于青铜鼎在煮熟烂软谷物生料时有大量铜 、 锌 、 铅 、 锡
等重金属离子掺入熟料。这样酿酒时会抑制酵母菌繁衍造
成杂菌污染而且影响酒的口感。甑则没有这个缺点 , 然甑
由于陶制 , 容量较小 , 工作效率低也是缺点。 两者可能在
不同场合交替使用。
第二步为发酵。 《说文解字》 第 104 页载一字为:
“ ” , 其字是该书第 311 页 “ ” 字的省形 , 其篆形为 ,
按许慎训 为: “酿也。 从酉 , 声。” 而高田忠周认为:
“ 《苍颉篇》 : , 酒母也。 疑非最古字 , 原当 字转出异
文。故或以温为之 , 又或以蕴为之。” [ 33] 由此观之 , 为酒
母 , 但又盛于皿中 , 且需温度保存 , 这正是用酵母菌发酵
制酒的必要条件。我们知道酵母菌发酵最适温度为 30℃,
高低温度都不行 , 这就是即温的本意。 从此字结构上看盛
于皿中之物为口中之个人 , 那它不是薏苡还能是何物呢?
《说文解字》 第 104 页训 “ ” 为: “仁也。从皿以食囚
也。”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第 213 页注为: “凡云温和 、
温柔 、 温暖者皆当作此字 , 温行 废矣。” 证明我们以上推
论正确。许训 为仁正是 “人者仁也” 的含义。且食囚之
说正是食薏仁 (人)。此字金文据康殷 《文字源流浅说》 第
547 页录为 与篆文大同小异。用薏仁加水蒸煮后保温发酵
工艺正是晋西北酸捞饭 (醴)的酿制过程。 应注意的是此
处发酵所用的器具是 “皿” 而不是它物 , 特别不是小口大
腹的酉 , 这是有其生物学原理的。因为酵母发酵必须有充
足的氧气供应 , 如果氧气供应不足甚至厌氧发酵 , 那么所
得产品不是醴而是醯。由薏苡炊煮所得粥饭含水量很大 ,
非常容易厌氧发酵 , 而盛于皿这种阔口浅盆式器具正好满
足酿酒的条件。而用酉酿酒则有变成醯的危险 , 相反贮运
酒浆则皿就不如酉合适和方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
是这个道理。[ 33]
甲骨文中 “ ” 造型为 、[ 34] [ 35] , 其字在前人研究
中另有隶定 , 不从。该字下为皿 , 上为已。已按前引许 、
段二氏言与通假即为薏苡。全字当隶定为 。许慎在 《说
文解字》 第 104 页训 为:“仁也。从皿 , 以食囚也。” 仁
为人 , 而人又通大 , 所以囚当释为因。 因即南 , 南当解为
大蕾铃薏苡 (后文讨论)。这样 义为盛于皿中薏苡优良品
种 (野生种)。所以从造型与含义上看甲骨文与隶文完全一
致 , 此隶定当属不妄。然已字为薏苡种籽 , 因字为薏苡总
苞 , 两者都未能指明盛于皿中的薏苡是仁籽。那么将 当
来讲时其所谓酒母或者发酵的熟料必定带壳进行 , 并非
由米粥直接制酒。 这与现代醴法稍有不同 , 可能为仪狄所
传。可能古代提纯酵母菌困难用薏苡带壳酿造可抑制杂菌 ,
提供营养。与此相同 , 另据考证有一甲文为 。叶柏来著
《解文说字》 268 页识此字为 “浴” , 解为:“甲文作带指意
体水点的人在皿 (盆)上形 , 指注写意为洗浴。” 同样 《细
说汉字》 354 页左民安认为:“在甲骨文中温 、 浴可能是一
个字。甲骨文人旁的四个小点是水气 , 像人在容器中洗身
的样子 , 所以有温义。” 二人所释一致。然而在上古的甲骨
文时代有什么技术可以制造出能使人洗浴的陶瓦质或青铜
—234—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 7 卷 (第 3 期)2008 年
质的皿和盆吗? 此论真是匪夷所思。细查该甲骨文 “ 人”
下之器为皿 , 皿为中小器并不能容得下人体的。照此看来
此处之人非人乃仁也 , 即植物种仁。这样该甲文非 “ 浴”
乃 “温” 字初文。是酿酒时脱壳米仁熟料保温发酵过程的
描述。
按以上方法制成的并不是酒而是醴 , 即酒滓相混 , 只
可食用 , 不能饮用 , 其功能为醉饱是也。 所谓酒必须将酒
液与滓蘖分离 , 此即过滤的工艺。甲骨文有一字为 形 , [33]
依高田忠周考证为: “按以上似奠字而实酉变形。 疑襄
省 , 此酿字也。 《说文》 酿 , 也 , 作酒曰酿。 从酉 , 襄
声。” [ 33]高田氏所言甚当。所谓似奠而实酿其酉变之字 , 就
是我们在前文提到陕西眉县杨家村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一
套两件酒具的象形。其字上部分为陶质有孔漏斗 , 其形制
如图 , 中间用一横隔表示漏斗孔所在位置;其字中部为
陶制小口大腹的陶瓶 , 其形制如图 , 即所谓标准的酉造
型。此甲骨文最下部为双口之形 , 高田氏识为襄字 , 然这
只是非常晚近时的人文现象。 口形图为薏苡的典型特征 ,
而薏苡为造酒的最早原料 , 所以此处是用口字指示酒为采
用薏苡酿造。然而为什么不用双人苡形图来表示薏苡呢?
这是因为此处要指明的用漏斗分离后弃余的是薏苡滓蘖而
不是薏苡种仁。这正如经过舂臼加工后弃余的是薏苡皮糠
(即口形图所示之物总苞)一样而不是种仁。为了着重指明
虽然酒料为薏苡仁 , 然而其发酵后又成了废弃物这种双重
性和变化性 , 用薏苡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物种的口形造型
的总苞来表示是非常适宜的。这种用口形造型来表示的总
苞是长期以来公认的第一次加工的废弃物 , 即原始废弃物。
二次废弃物酒滓无定形难以象形 , 那么用一次废弃物代表
它也是一种假借形式。这里采用双口之图是要强调指出酿
造仪 (酏)酒需较多的种仁。双口为偶 , 每口出双仁 , 即
为多数之意。非常有意思的是高田氏还纂集了酿字甲骨文
的篆体形式为 [ 33] 。此篆将双口表示的薏苡醴置于上部 ,
中部用一漏斗将酒汁过滤到酉中去。它非常准确 , 非常直
观 , 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制造薏苡酒的过程 , 是不可多得的
珍贵史料。正因为发明了这一工艺醴才变成酒。
仔细地搜索甲骨文原文发现不少醴酒的过滤描述 , 其
造型更为直观 、 明确。如在商务印书馆 1935 年 12 月出版
由方法敛编著 《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 一书第 39 页 974 片
有甲骨文 、 、 、 , 第 40页 983 片有甲骨文 , 第 59 页
1192 片 , 第 122页 1841 片有甲骨文 等均将过滤时下承之
酉与上置漏斗分解为二 , 从而证明以上分析是正确的。 这
里将有孔漏斗与盛水浆酉组合但又分离的甲骨文造型表示
酒液的过滤过程。在甲骨文中清楚描述全套过滤装置的是
方氏书第 52 页 1091片 连下面的支架都画出来了。而清楚
表达过滤过程的有 《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 第 98 页 1627
片 不过下承酒浆之器非酉乃鬲。此图全装置边上的 3 个点
表示过滤时下落的酒点与甲骨文雨 下面的三水点相同。
此文当隶定为 “ ” 。许慎 《说文解字》 酉部训 “ ” 为:
“ 也 , 从酉 、 鬲声。” 又训 “ ” 为: “ 酒也 , 从酉
声。” 此处 酒当动词讲 , 为分离 、 过滤酒液。 而许训 “从
酉” 和 “鬲声” 说明这两种器具在过滤酒液时可能同时使
用 , 正反映了甲骨文的造型特点。再查 [ 清] 段玉裁著
《说文解字注》 第 747 页 “ ” 字下注为:“玉篇曰:以孔
下酒也。按谓涓涓而下也。” “ ” 字下注为:“ 《广韵》 曰:
下酒也。按谓滴沥而下也。在水部作沥 , 在酒部作 。 《周
礼·量人》 作历。古文假借。” 都证实我们对甲骨文的推断
是正确的。
依唐云明在 《农业考古》 1989 年 1 期发表的文章 “河
北新石器时代遗址农业考古概述” 披露:酿酒应起源于仰
韶文化。证据之一是在陕县庙底沟发现一件泥质红陶漏斗
形陶器 (AlaaH59:31)。据认为这种遗物可能是泡酒时向
瓶内加水或滤酒用的 , 若用这种漏斗器向大口罐 、 缸内装
水是不必要的 , 何况那时还有各种形制的钵 、 、 碗等器
皿了。 1980 年和 1981 年在正定南杨庄遗址中还发现一件泥
质红陶的盂形陶漏斗形器 (H67②:1)是用来灌滤酒液
的。从形制上看 , 虽然和庙底沟遗址出土的那一件有所不
同 , 无长流 , 只是在盂的正中做成假圈足 , 在假圈足正中
穿有一圆孔 , 直径 1 cm , 漏斗周围饰指甲纹。和此遗物同
时出土 3 件 T65④:⑨、 C:3、 C:29 细颈瓶 (口径 0.8 ~
1.2 cm), 它的口部恰好可直接与盂形漏斗相匹配 , 每件容
计 0.5 kg 左右 , 从而也说明这 3 种细颈瓶是滤酒用的器皿。
那么在南杨庄遗址内用什么来储酒呢? 除了各种形制的罐
外 , 小口葫芦形腹壶 、 小口橄榄形腹壶 、 小口球形腹壶等
最为相宜。这些器形早 、 中期都有 , 而且数量也较多 , 连
同残片共 51 件 , 这和其他类型中小尖底瓶起着同样作用。
我们的研究表明薏米仁一般直径 3 ~ 6mm , 加水泡涨煮熟
后直径可达 10 ~ 12mm 恰好超过 1cm 的滤孔直径 , 而且原
料发酵后由于菌丝的黏结可形成更大的团块。因此 , 用正
定南杨庄出土盂形漏斗过滤酒液 , 薏苡酒糟不会穿透漏斗
孔落入过滤后的酒液中 , 然而由于黍米直径比薏米小得多
就难免会穿透漏斗孔了。所以出土文物提供确切的证据说
明早期酿酒的原料是薏苡 , 而出土文物与甲骨文字互证说
明我们的认识是正确的。
《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 第 83 页 1564 片甲骨文为 ,
第 102 页 1651 片甲骨文为 , 第 109 页 1703 片甲骨文为 ,
第 98 页 1627片甲骨文为 等。这些字造型下承酉 ;上置
浅盘状有孔漏斗 ;在漏斗中盛放米 , 此米并非专指薏
苡 , 可能还有黍 、 糯等。全字合文意为用漏斗将酵料过滤
酒液入酉中 , 可隶定为 “ ” 。许慎 《说文解字》 酉部训
“ ” 为:“薄酒也 , 从酉 、 离声 。” 清朝段玉裁在 《说文解
字注》 第 751 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1 年 10 月)注解
为:“薄对厚言 , 上文醪 、 醇 、 、 酎 , 皆谓厚酒 , 故谓厚
薄为醇 。今人作漓 , 乃俗字也。屈原赋曰:何不哺其糟
而饮其 。” 所以 “ ” 即 “漓” 即 “离” 为分离 , 过滤之
意。因为古代用薏苡酿酒技术欠佳 , 过滤后的酒液淡薄 ,
故后世 “ ” 转意为薄酒 , 相对于二次酿甚至三次酿等深
发酵的厚酒而言。 所谓深发酵的二 、 三次酿即以过滤的酒
液为水再次与酵料发酵而成 , 段玉裁非常可贵地记录了
“ ” 字的俗字 “漓” , 使我们茅塞顿开领悟了甲骨文与隶
—235—赵晓明等:甲骨文披露薏苡酒的发明
文之间的联系。且篆文 “ ” 为 形 , 其 “离” 字造型与
甲骨文完全相同应认为一字。且篆隶文加 “酉” 于旁偏只
不过指出原甲骨文 “离” 为泛指 , 而现在是专属而已。
同理在甲骨文中还有一字为 、 形[ 36] 。高田忠周识
此字为 :“ 《说文》 , 厚酒也。从酉 、 需声……需字从
雨 , 从而……雨需音亦近……以 为雨 , 字亦当从雨声
也。” [ 36] 为厚酒可与前述醴为薄酒相对应。 在远古酒全为
酿造酒 , 蒸馏酒晚至唐宋时才发明 (武松在景阳岗三碗不
过岗), 那么酒味的厚薄何以辨之? 其实很简单 , 两者的区
别为是否滤去滓蘖并再深发酵。所以从性质上看 必为醴
过滤后的产物。从该甲骨文造型分析 , 其字上部可与甲骨
文雨字比较 , 当为雨字云头 (或天头)是水滴之源 , 可转
意为富含酒液之酵料;中间一横 , 当为各种质料的筛板
(竹木筚 、 陶孔板)作为滤器 , 下部酉乃盛酒液之容器。 要
使酒醴汁与滓蘖分离必定需过滤装置。 这在原始社会为漏
斗。这种漏斗无论是三角形 、 盘碗形都是单孔状 , 效率很
低 , 成为酿酒业扩大的限制因素。夏商以后科学技术发达 ,
为了提高效率必定创造多孔筛板来代替单孔漏斗 , 这种筛
板定型后即为鬲和甑。由于鬲和甑本身是蒸煮器不断经过
灭菌 , 用来做过滤器不容易杂菌污染 , 这一点先民虽没有
认识到 , 但实践告诉他们这样有不会使酒液酸败的效用。
使用鬲和甑的另一点好处是可以减少使用器物的数量 , 这
在下层社会尤其显出优越性。 所以鬲和甑由于有高效 、 灭
菌 、 简单 、 价廉成为酿酒业的定型器具。 其形制和甲骨文
形态前文已描述。当然为防止穿透滤孔竹木筛板可与鬲甑
共用以酿黍糯酒。鬲甑定形后无变化 , 篆文: 、 , [ 37] 高
田氏言:“按 《说文》 甑 , 也。 ……即鬲。 ……盖甑之言
曾也 , 增也 , 层也。其形似 而重层也。 ……甑饮具也 ,
……古文甑为丞。” [ 37]如与现代炊具相比较则是带蒸笼的三
足锅。这种鬲或甑除用来蒸煮食物外 , 其第二层多孔蒸笼
完全可以借用来过滤酒滓。 其实薏苡本来粒籽很大浸泡蒸
煮膨胀后更大 , 且发酵正常后的酒滓固形物完全为絮状物
粘连 , 这可由作者的实验证明 , 那么这些酒滓便不会在滤
酒过程中穿透筛板落入酒汁中。甲骨文 字为了指明这是
一种制酒操作过程在酉器外面特殊加二点表示为从多汁酵
料滤取浆液 , 这与 字为雨意相当。 雨为水呈滴状自天而
降 , 而酒汁在鬲甑中与滓蘖也是自上而下呈点状分离 , 那
丁冬滴声与沙沙雨声何其象也。
作为以上破解各描述过滤酒液甲骨文类比的证明 , 前
辈已判识出甲骨文一字即 “滴” 。依高明撰 《古文字类编》
第 475页录其造型为: 、 , 其篆形为: 。许慎 《说文
解字》 第 233 页录其篆文为: , 许录篆形右偏旁为口上
之帝 , 乃取帝之音 , 非原甲骨文鬲酉之形即过滤酒液之象
形;左偏旁还为水形与原甲骨文相同。然观原甲骨文滴之
造型乃用酉鬲过滤酒液的象形 , 而许篆推广为水漏流之形
声。许训滴为:“水注也。从水帝声。” 与甲骨文古意还有
一段距离。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第 551 页注为:“埤仓有
字 , 读去声 , 即滴字也。” 干脆用帝代酉鬲 , 去形取声 ,
离古意更远。由此观之夏商时代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酒
文化 , 后世已溶入日益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完全淡化了。
除使用酉鬲等器具来过滤酒滓外 , 甲骨文中还有一字
为 、 、 , 其字在金文中为 、 、 形 , 依康殷在 《文字
源流浅说》 第 312 页中的研究释为 “录” , 认为:“象扎缚
布囊包内过滤物品过滤 , 有汁液滴下如图。如制酒 、 淀粉
等物都须这样滤出……古代人生产能力低 , 物力艰难 , 因
而常用……所获为福为吉 , ……因而周人也用这录孳乳为
、 禄 , 表示福 , 幸福之意。” 并进一步批判说:“ 《说文》
篆讹作 又杜撰作:刻木录录也 , 象形。” 其说甚当 , 今从
之。用织物过滤之清酒由于发酵水平所限必定是淡薄酒 ,
又由于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 推测所产之酒一般用于下层民
众。《细说汉字》 348 页左民安认为此字 “甲文就象辘鲈在
井中吊水的样子 , 在吊斗之下还有水滴。” 唐汉著 《汉字密
码》 240 页也让也识此甲文 “象井上汲水的辘轳之形;下面
的三点表示水滴……” 这些认识是不懂农业历史的原故。
殊不知辘轳是汉朝以后的发明 , 而辘轳的前身桔槔也仅出
现在春秋时代以后 , 在甲骨文时代何来吊斗及水滴。 《淮南
子·汜论训》 记戴:“古者……抱瓿而汲 , 民劳而利薄;后
世……桔 而汲 , 民逸而利多焉。” 正是当时历史的写照。
在龙门联合书局 1961 年 2 月出版丁山著 《中国古代宗
教与神话考》 第 317 页释甲骨文录字有:贞 子 , 口。 (铁
拾 , 11.10);佳 。 (铁茂 , 5.2); (佚存 , 371);
夫 (佚存 , 605)。丁山识第 1个甲骨文为 “ ” 。引文为:
海外经大荒经一再说 , 帝颛顼葬于务隅山之阳 , 九嫔葬于
山阴。郭注云:“嫔 , 妇也。” 颛顼之妇 , 见于帝系者仅女
禄氏。广韵引埤苍作 , 云系 “颛顼妻” 。丁山识第 2 个甲
骨文为 “ ” , 从录 、 从月 , 字书未见。以意测之 , 当是月
令或月神之名。第 3、 4 个字丁山未解。今观之:第 1 个字
为 且识为颛顼之妇。又据太史公勾稽经 、 传 、 诸子作夏
本纪 , 夏后世系禹前为:黄帝-昌意-颛顼-鲧-禹。 颛
顼在禹前二代 , 正是与尧相当。据研究尧世是中国母系社
会转变到父系社会大变革的起始期。所以 , 甲骨文 字从
女 , 反映了以织物渌酒当在母系社会末期 , 造酒必定是女
性;其字从录 , 说明将酒液分离已是造酒已成熟的阶段 ,
女 氏就是酿酒人 , 所以酒的发明当在此以前较远的时代。
甲骨文第 2 个字为 “ ” , 从月 , 从录。因妇女为阴为月 ,
也从侧面证明酒当是妇女所发明 , 其字意说明渌酒应在有
月之夜晚进行 , 以便白日饮用。甲骨文第 3 字和第 4 字证
明织物袋中过滤 、 压榨的醴为薏苡酿造 , 因为该甲骨文描
述织物袋中所盛为口形物 , 那么不是薏苡醴又是什么呢?
值得注意的是口形图所表示的不是薏米仁而是薏苡总苞 ,
这就说明早期造酒的原料应是皮糠与薏米仁的混合物 , 这
也许是为了接种酵母或增加通气性吧 , 与前述甲骨文 字
相一致当识为 “录” 。甲骨文第 4 字从口 、 从录 , 描述用帛
布袋过滤后的酒液 , 再用薏苡原料吸收 , 用于二次发酵 ,
以便得到高浓度酒液。说明商代的酿酒水平已相当先进。
其字还当识为 “录” 。 依岳麓书社 1991 年版 《四书五经》
第 225 页载 《禹贡》: “荆及衡阳惟荆州。 ……厥名包匦 、
菁茅;……” 辛树帜在 《禹贡新解》 第 335 页辑前人注疏
—236—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 7 卷 (第 3 期)2008 年
为:“孔传截包字为句而谓即橘 、 柚。 `匦 、 匣也 , 菁以为
菹 , 茅以缩酒。 郑玄曰:`匦 , 缠结也。菁茅 , 茅有毛刺
者 , 给宗庙缩酒 , 重之 , 故包裹又重结也。 僖四年左传齐
桓公责楚云:`尔贡包茅不入 , 王祭不供 , 无以缩酒。 是
茅以缩酒也。朱子曰:` 古人榨酒 , 不以丝帛而以编茅;王
宝祭祀之酒 , 则以菁茅 , 取其洁也。 ” 前研究皆当 然非至
善。如依太史公所言 《禹贡》 为夏书则以茅缩酒说明远在
夏代以远造酒技术初创阶段缩酒 (过滤)可能首先是采用
包裹几重的菁茅 , 以后才改进为帛布袋。宗庙祭祀乃是早
期工艺的 “化石” 形态 , 并非仅编茅污浊 , 菁茅清洁而已。
对于二 、 三次酿等深发酵 , 甲骨文还有描述。 康殷在
《文字源流浅说》 第 269 页纪录甲骨文 、 等形 , 隶定为
“ ” 。释其义为:“象向敞口酒镡里加米以使酒醇厚。” 按许
慎 《说文解字》 第 111 页训其字为:“厚也。” 甚当。其字
依段玉裁言及康殷再论孳乳为金文 、 隶文 “厚” 字 , 非当 ,
不从。因厚字从厂非从米 , 且依许书第 111 页训为:“山陵
之厚也……古文厚从后土。” 两字一说味厚 , 一说重厚 , 其
义相距何其远也。其实金文中另有一字为: , 此字在康殷
《文字源流浅说》 第 501 页高明 《古文字类编》 第 502 页中
都有记载 , 隶定为 “覃” 是该甲骨文的对映物。许书第 111
页记录篆形为 , 训为:“长味也…… 篆文覃省。” 训厚
味 , 覃训长味 , 含义相同;而金文为酉上卤与甲骨文酉上
米相比 , 卤出米而米为薏米仁 , 造型相同。所以 “ ” 与
“覃” 同文同意。
酿酒过程的第四步就是贮存运输。夏商时这一过程已
基本定型那就是酉作为专门器具从其他炊具器物中独立出
来以盛酒浆。甲骨文中此字很多如在 《库方二氏藏甲骨卜
辞》 第 61 页 1230 片有 , 第 63 页 1288 片 , 第 126 页
1949 片 , 第 127 页 1965 片 等等 , 可隶定为 “ ” 。此字
说文无 , 按高明解释其义为用酒祭祀 , 通行于商。[3]甲骨文
中另有一字按高明撰 《古文字类编》 第 467 页载为 、
等 , 青铜器文周代为 , 战国陶文为 , 秦篆为: , 可隶
定为酒。
最后酒类的消费也促进了饮酒器具的复杂和发达 , 在
中国古代最有特色的当数 “角 (爵)” , 后代角甚至已转化
成酒类专门的计量单位。这个器具方氏书第 25 页第 431 片
甲骨文造型如下: 。壶字甲文为 (《细说汉字》 564 页)、
(《汉字密码》 680 页)、 (《解文说字》 133 页)等形。
唐汉释为:“壶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壶 , 取象于上古时
代的酒壶:上部的大字表示壶盖 , 当中是葫芦形的壶腹 ,
下部是壶的圈足。” 此论非是。中国常见的葫芦瓠果中间缢
细 , 下部和上部膨大成不等球形 , 与壶形无干。叶柏来释
为:“甲文象上有顶盖的壶形” 。左民安识为:“甲骨文真象
一个酒壶 , 上部的大字是壶盖 , 当中是壶腹 , 下部是壶的
底。” 然上古壶造型取象何物二氏均未涉及 。我们认为壶之
原形即为薏苡总苞之形状。 而壶盖为什么用大字表示各家
也未涉及。我们认为薏苡去籽存壳方为壶 , 其籽是仁即人 ,
优良种仁为大。所以甲文壶造型上的大字是脱仁存壳 , 并
非表示壶盖。壶字全文是指意而非象形 , 取优良种仁 (即
大)酿酒为饮 , 是壶的功用。这种含义我们将在最早发现
于甘肃秦安邵家店大地湾出土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及人头形器口红陶瓶上看到 (后文讨论)。
参 考 文 献
[ 1] 罗振玉.殷墟书契后编 [ M] .下八·二.
[ 2] [ 汉] 许慎.说文解字 [ M] .北京:中华书局 , 1963:102.
[ 3] 温少峰 , 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 [M ]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1983:366.
[ 4] 朱芳圃.甲骨学·文字编 (文十四)[ M] .1934:23.
[ 5] [ 汉] 许慎.说文解字 [ M] .北京:中华书局 , 1963:313.
[ 6] [ 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1:751.
[ 7] 黄侃笺识 , 黄焯编次.说文笺识四种 [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3:106.
[ 8] [ 汉] 许慎.说文解字 [ M] .北京:中华书局 , 1963:265.
[ 9] [ 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1:628.
[ 10] [ 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1:750.
[ 11] [ 汉] 许慎.说文解字 [ M] .北京:中华书局 , 1963:147.
[ 12] [ 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1:332.
[ 13] [ 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1:202.
[ 14] [ 汉] 许慎.说文解字 [ M] .北京:中华书局 , 1963:312.
[ 15] [ 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1:747.
[ 16] 温少峰 , 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 [M ]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1983:366.
[ 17] 陈戍国校点.四书五经 (诗经·沣水)[ M] .长沙:岳麓书社 , 1991:420.
[ 18] 诗经·郑风·溱洧.四书五经 [ M] .正月 , 364.
[ 19] [ 汉] 许慎.说文解字 [ M] .北京:中华书局 , 1963:311.
[ 20]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1557.
[ 21]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1558.
(下转第 241 页)
—237—赵晓明等:甲骨文披露薏苡酒的发明
原始信息和原始经验的恢复。通过将文学置于社会
历史的情境下进行批评 ,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批评作
为 “辩证的批评” 将重新焕发生命力 , 在所有的批
评方式中无疑将居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综上所述 , 可以看到 , 詹姆逊是在亚里斯多德
以来的传统文学理论以及 20 世纪文学理论的基础
上 , 对形式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和进一步的阐释。他
的 “内在形式” 说不仅恰当地处理了内容和形式之
间的关系 , 而且揭示了艺术作品与社会历史内容的
深刻联系。从总体上看 , 他的批评方法的基本思路
是社会-历史的辩证法 , 富有强烈的历史感和对艺
术自身的深刻理解 , 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批评在当
代的发展作了有力的辩护。但是他的理论仍然存在
缺陷 , 那就是他没有把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有效地
区分开来 , 而且艺术内容与内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
有雷同之感 , 这也许是詹姆逊没有意识到的 , 但我
们在对其理论进行把握之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参 考 文 献
[ 1] 亚里斯多德著 , 吴寿彭译.形而上学 [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 1983:143.
[ 2] 李世涛.辩证批评视野中的形式探索-詹姆逊的 “内在形式” 说评析 [ J]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06 (2):116-120.
[ 3]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 [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 1980:245.
[ 4] 黑格尔.美学 (第一卷)[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 1996:87 , 18 , 94 , 90.
[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 1972:82.
[ 6] 詹姆逊.辩证的批评 [ A] .王逢振.新马克思主义 [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80 , 79 , 81 , 7 , 82.
[ 7] 詹姆逊.元评论 [ A] .王逢振.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 [ 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4 , 11 , 14.
(上接第 237 页)
[ 22] 陈戍国校点.四书五经 (礼记·内则)[ M] .长沙:岳麓书社 , 1991:535.
[ 23] 陈戍国校点.四书五经 (尚书·酒诰)[ M] .长沙:岳麓书社 , 1991:255.
[ 24] 虞诰旭.试论河姆渡稻谷发现的文化学意义 [ J] .农业考古 , 1997 (3):95.
[ 25] 黄渭金.河姆渡人饮食习俗 [ J] .农业考古 , 1997 (3):251.
[ 26] [ 汉] 许慎.说文解字 [ M] .北京:中华书局 , 1963:312.
[ 27] 高明.古文字类编 [ M] .北京:中华书局 , 1980:327.
[ 28] [ 日本] 高田忠周.古籀篇 [ M] .台湾大通书局 , 1982:1358.
[ 29] 高明.古文字类编 [ M] .北京:中华书局 , 1980:327.
[ 30] 方法敛.库方二氏藏甲骨卡辞 [ M] .1935:33 (670片).
[ 31] 方法敛.库方二氏藏甲骨卡辞 [ M] .1935:124 (1906片).
[ 32] 方法敛.库方二氏藏甲骨卡辞 [ M] .1935:33 (676片).
[ 33] [ 日本] 高田忠周.古籀篇 [ M] .台湾大通书局 , 1982:1815.
[ 34] 方法敛.库方二氏藏甲骨卡辞 [ M] .1935:34 (705片).
[ 35] 方法敛.库方二氏藏甲骨卡辞 [ M] .1935:82 (1559片).
[ 36] [ 日本] 高田忠周.古籀篇 [ M] .台湾大通书局 , 1982:1816.
[ 37] [ 日本] 高田忠周.古籀篇 [ M] .台湾大通书局 , 1982:912.
[ 38] 高明.古文字类编 [ M] .北京:中华书局 , 1980:329
—241—李志强:形式的辩证批评———詹姆逊 “内在形式” 理论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