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闽北江南油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和生物量



全 文 :收稿日期:2009-08-13
作者简介:林同龙(1965-),男 ,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培育。
闽北江南油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和生物量
林同龙
(福建省南平市林业局 ,福建 南平 353000)
摘要:研究了福建省邵武市江南油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和生物量。结果表明 , 12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树高前期生长较快 ,
随后变慢 , 在第 1年左右达到生长高峰期 , 10年后树高生长缓慢 ,胸径生长逐渐加快;乔木层生物量达 119.41t· hm-2。
关键词: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规律;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S7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25(2010)01-0019-04
StudyonthegrowthandbiomassofKeteleeriacyclolepis
plantationinnorthFujianProvince
LINTong-long
(ForestryBureauofNanpingCity, Nanping, Fujian353000, China)
Abstract:Thegrowthoftheheight, diameteratbreastheight(DBH)andbiomassin12yearsKeteleeriacyclolepisplantationwere
measuredinthispaper.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heightgrewfastintheearlyyearswhilegrewslowlyinthelateyears, andthe
growthpeaksofheightwasat1 yearsage.AftertenyearstheDBHgrewfast.TherewashighproductivitylevelforK.cyclolepis
plantationwithanannualbiomassof119.41t· hm-2.
Keywords:Keteleeriacyclolepis;plantation;growthlaw;biomass
江南油杉(Keteleeriacyclolepis)是松科油杉属常绿乔木 ,枝叶茂密浓绿 ,根系发达 ,抗逆性强 ,是我国稀
有的速生用材和优良园林绿化树种 ,主要分布于福建 、浙江 、江西 、广东 、广西 、湖南 、贵州 、云南等省。在福
建省西北地区海拔 300-1200 m的山地上有散生或局部成片分布的天然江南油杉林 [ 1] 。长期以来 ,南方
天然林资源受到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导致有限的江南油杉资源被严重破坏 ,以致其处于濒危状态 , 2001
年被福建省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树种 [ 2 -3] 。因此 ,如何扩大江南油杉的资源成为当前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
的重大课题 。
目前 ,有关江南油杉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很少 ,极大地影响了江南油杉人工林的发展。鉴于此 ,为丰
富福建省北部地区的造林树种 ,邵武市于 1995年对江南油杉进行人工栽培试验 ,目前的江南油杉人工林
生长迅速 ,林相整齐。本研究对福建省邵武市 12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的树高 、胸径和生物量进行调查 ,总
结其生长规律和生物量 ,以期为江南油杉的人工造林提供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邵武市 ,北纬 26°55′-27°36′、东经 117°02′-117°50′,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 ,年
均气温 17.8℃,年均最高气温 23.8℃,年均最低气温 13.7℃,年均降雨量 1783 mm。土壤是由石灰岩发
育而成的黑色石灰土 ,林分表层 0-20、2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 37.35、16.12 g·kg-1。 1995年
亚热带农业研究      
SubtropicalAgricultureResearch
第 6卷 第 1期
 2010年 2月
DOI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10.01.012
春开始人工造林 ,林地坡向北偏东 12°,坡度 35°。造林后进行幼林抚育 ,林分密度为 1200株· hm-2。
2 研究方法
在人工林内设 5块标准地(20m×20m),进行每木检尺及树高测定 。根据选择的平均木 ,以 1 m区
分段截取圆盘 ,进行树干解析 ,用十分法测定林分郁闭度。用 Excel软件统计出解析木在每个龄阶的胸
径 、树高和材积生长量 ,分析江南油杉生长过程 。
生物量测定采用分层切割法 ,分别测定平均木干 、皮 、枝 、叶 、根系鲜重 ,随机抽取部分样品带回室内 ,烘
干测定后换算为干重。其中 ,根系按直径分成细根(<2.0cm)、中根 (2.0-5.0cm)和粗根 (>5.0 cm)。
3 结果与分析
3.1 江南油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
3.1.1 树高 从图 1可以看出 , 12年生江南油杉树高平均生长量稳定增长 ,但连年生长量不稳定 。生长
初期(3a之前)树高平均生长量比连年生长量大 ,说明江南油杉树高在生长初期增加较快;4-10 a江南
油杉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增长均较稳定 ,说明 4-10 a是树高稳定生长期;10 a后两者均呈下降趋
势 ,连年生长量下降幅度明显 ,这可能是由于林木生长过密 ,个体间相互干扰 ,抑制了树高生长。
图 1 江南油杉树高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
Fig.1 ThemeanandannualincrementofhieghtofK.cyclolepis
3.1.2 胸径 从图 2可以看出 , 12年生江南油杉胸径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
异 。胸径平均生长量较稳定 , 但连年生长量波动较大 。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峰值出现在第 5年 ,达
1.8 cm;平均生长量在 2-5a增加趋势明显 ,随后变慢 。这说明江南油杉胸径在前期生长较快 ,中期较
慢 ,后期又呈较快生长趋势 。
3.1.3 材积 从图 3可以看出 , 12年生江南油杉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均呈持续增长趋势 。但
其连年生长量明显大于平均生长量 , 12a时两者相差最大 ,达 0.0083m3。由于在人工林培育过程中 ,林木
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时 ,表明林木的材积生长已达数量成熟期 ,是材积生长效率与经济
效益的最佳时间 [ 4] 。但江南油杉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 12 a中始终未相交 ,说明其真正材
积数量成熟龄应在 12 a以后 。
·20· 亚 热 带 农 业 研 究 第 6卷
3.2 江南油杉人工林的生物量
12年生江南油杉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差异明显(表 1)。就地上部而言 ,江南油杉年干物质产量为
8.68kg·株 -1。其中 ,干材生物量最大 ,达 64.32t· hm-2 ,占全株生物量的 53.86%;其他器官的干重排序
为枝 >叶 >皮 ,分别占全株生物量的 22.86%、5.71%和 4.78%。
根的周转速率很快 ,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5] 。从表 1可以看出 ,根桩的生物
量占全株的 7.33%,粗根 、中根和细根分别占 3.53%、0.92%和 1.00%。
根据林分密度和平均木生物量可以得出 , 12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乔木层总生物量高达 119.41 t·
hm-2。其中 ,地上部生物量较大 ,为 104.15t·hm-2 ,地下部生物量较小 ,为 15.26 t· hm-2 ,前者是后者
的 6.83倍 。
·21·第 1期 林同龙:闽北江南油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和生物量
表 1 江南油杉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比较
Table1 ComparisonofthebiomassamongdiferentorgansofK.cyclolepis
部位 器官 生物量t· hm-2
占全株的
比例 /% 部位 器官
生物量
t· hm-2
占全株的
比例 /%
地上部 干 64.32 53.86 地下部 细根 1.20 1.00
皮 5.71 4.78 中根 1.10 0.92
枝 27.30 22.86 粗根 4.21 3.53
叶 6.82 5.71 根桩 8.75 7.33
小计 104.15 87.22 小计 15.26 12.78
全株  合计 119.41 100.00
4 小结
江南油杉人工林在早期光照充足 ,树高生长很快 ,但随着树高的增长 ,林分荫蔽限制了林木生长 ,在第
10年后树高生长减慢 ,但此时胸径生长逐渐加快 。江南油杉人工林树高生长高峰期在第 1年左右 ,胸径
生长高峰期在第 5年左右。可见 ,在江南油杉林分郁闭后 ,要进一步促进其快速生长 ,应当采取修枝等措
施进行人工调控 ,以满足其对光照 、养分等的需求。
江南油杉人工林平均木干物质产量为 8.68kg·株 -1 ,乔木层总生物量为 119.41 t· hm-2 ,乔木层生
物量大小顺序为干 >枝 >叶 >皮。可见 ,江南油杉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可在闽北地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1] 祁承经.树木学 [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8:31-32.
[ 2] 翁闲.江南油杉育苗技术 [ J] .林业实用技术 , 2004(2):22-23.
[ 3] 王德水.江南油杉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J] .福建林业科技 , 2003, 30(3):37-39.
[ 4] 洪滔 , 吴承祯 ,胡喜生.安曹下杉木丰产林不同阶段生长比较研究 [ J] .福建林学院学报 , 2008, 28(1):19-22.
[ 5] 杨玉盛 , 陈光水.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细根生物量 、季节动态及净生产力 [ J] .生态学报 , 2003, 23(9):1719-1730.
·22· 亚 热 带 农 业 研 究 第 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