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侧柏叶与柏木叶不可混用



全 文 :海峡药学9 19 4年 第6 卷 第 3期
药 用植物学( 3) 、 本草学( x)( 2( ) 3) 、 中医概论( 2) 、中药
炮 制学( 3) 、 中药药材学( 2) 、 中药药理学( 2) 、 中药方剂 学
( 4)
、 中药制剂学( 2) 、 天然物化学( 3) 。
4
.
4选修学分( 1 3学分( ) 此文引药学相关科) .
药物学 、 药业经营 、 有毒植物 学 、 药物资询 、 放射性药
学 、制药化学 、 中药栽培 、 药膳学 、 化妆品学 、 工业药学 、 非处
方药 、 专题研究 、 药局 见习 、 药品动力学 、 制药工程学 、 药学
研究方法 、 药局管理学 、 药用动物学 、 药学伦理学 、 药品行销
管理 、 品质管制学 、 植物组织培养 、 药用高分子 化学 、 电脑与
药物库存管理 、 治疗药品血中浓度监 测等7 4科 。
该系与各院校药学系最 大不同点是必修 中药学 分多一
些 .其余科目类似 .9 9 1 3年起将药学系分为药学组和中国药
学组 ,将把药学组规划成类 似一般院校的药学 系 ,而 中国药
学组则偏重 于中国药学的修 习 。 但两组均须修习部定的 85
学分 , 毕业学分都定为 14 8 学分 t “ } .
19 7 4 年成立中国药学研 究所 硕士班 , 1 9 8 3 年成 立药物
化学研究所硕士班 , 目前 两所均 已设立博士班 . 共有 硕士班
研究生 4() 名 , 博士班研究 生 1 2 名川 。
5
. 台北 医学院药学 教育 : 该 院药学 系 日夜 间部分 别于
19 6 。 年及 1 9 63 年开 始招生 , 各修业 年限 为四年及 五年 . 已
毕业校友共计 5 0 0 多名 , 药学系课 程不论公私立大部分都
相似 . 唯有部分学分因校而异 ,而该 校 日夜间部课程 学分总
数相 同 ,授课教师亦基本一样 . 除必 修课外 , 选修科 目至少
2 学分 ,大约分为中药学分 ; 药学专业补助课程 ;管理行销 ;
药师执业应用课程等 2[] 。 除药学系外 , 尚有药学研究所从事
更高层次的药学教育 . 招收硕士 、 博士研究生 . 并于 19 9 2 年
成立 生药研究所招 收 硕士研究生 ,重 点从事中药材及处 方
研究 “` j .
6
. 嘉南药学专科学校药学教育 : 该校 目前设有 日间部 5
年制药学科 ( 修业年 限 6 年 ) , 夜间部 2 年制药学科 ( 修业年
限 3 年 , 招收药剂生 )及 中药课程学分班 . 日间部药学科学
生修习总分为 2 56 学分 (实习 4 分另计 ) .
药学科毕业生的工作性质主 要为 医院 、 药 局 、 药 品 公
司 、 药厂 内勤 、进修及研究助理 。
7
. 大仁药学专科学校药学教育 : 1 9 6 6 年创校 ,首届招收
药学科学生 3 0 人 . 现有 日间部五年制药学科 , 以培养药物
制造 、 药品鉴 定 、 药品行销 , 及 药厂药 局管理等方面 的专业
人才 。 另有 2 年制夜间部药学科 、 修业 3 年。 〕。
迄 今 , 台湾 已进行 了近 4。 年的药 学教育 , 其特点为 : 在
前 30 余年主要 偏重 于西药学 的 教育及科研 , 较少中药 教
育 . 通过 3() 余年 的不断 实践 及修订 , 台湾西药学教育 已 步
入世界先进水准 , 学分制的教育培养学生不仅掌握药学专
业知识 及技能 , 更促使学 生熟悉药物的产 、 供 、 销的商业关
系 . 从而更能适应商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 在近 十余年 , 中
药科目不断列入 各药学系 ,学 习内容亦进一步 完善 , 中药学
人才也逐步增多 。 但到 目前为止 尚无一 中药学 系进 行系统
的全面中药学教育 , 在畴建 中药学 系方面尚待 加快步伐 , 以
适应社 会的需 求 。
参 考 文 献
1
. 陈介浦 : 《科学发展月刊 》 , 19 9 一; 19 ( z ) : 1 6 0 0 ~ 1 6 0 4
2
. 本刊讯 : 《 医药新闻 》 1 9 93 ; ( 2 3 38 ) : 7 ~ 8
3
. 邓哲明 : (药学杂志 》 1 99 2 ; 8 ( 3 ) ; 2 9 ~ 3 0
4
. 李水盛 : 《药学杂志 》 19 9 2 ; 8 ( 3 ) : 3 1 ~ 3 2
5
. 吴信隆 : (药学杂志 》 1 9 9 2 ; 8 ( s ) : 4 0 ~ 4 1
6
. 叶海涛 : 《中医药时代 》 1 9 9 2 ; 3 ( 2 ) : 6 2~ 6 3
7
. 张永勋 : ( 药学杂志 》 1 9 9 2 ; 8 ( 3 ) : 4 8~ 5 1
8
. 许秀蕴 : 《药学杂志打 9 9 2 ; 8 ( 3 ) : 3 3一 3 6
9
. 台湾私立大仁药学 专科学校简介 : 8~ 9
侧柏叶与柏木叶不可混用
危亚红
(三明铜铁厂职工医院 )
侧柏叶 iB o t 。 o r ie n t a li s ( L . ) E n d l . 与柏木叶 C u -
p r e s s u s f u n e b r is E n d l
. 均为同科不同属植物 , 全省
各地多有栽培 。 因其外形极其相似 , 且又均俗称 “ 扁
植 ” 、 “ 香柏 ” ,采集者不辨误采之而发生混用 。
侧柏叶与柏木叶 , 其叶均呈鳞片状 ,交互对生 ,
紧贴于小枝上 . 但侧柏带叶小枝扁平 ,与地面相垂
直 . 种鳞 4 对 .背部近顶端具反 曲的尖头 , 种子 1~ 2
枚 ,椭圆形 , 无翅或有棱 ;柏木带叶小枝虽亦呈扁平 ,
但不与地面相垂直 , 而呈下垂状 , 种鳞 4 对 , 盾形 , 种
子多数 ,卵形 ,两侧具窄翅 。
侧 柏叶人药 , 最早见于 《别录 》 , 言有 : “ 主吐血 、
翅血 、 痢血 、 崩中赤白 , 轻身益气 , 令人耐寒暑 , 去湿
痹 , 生肌 ” 之功 ;柏木叶人药 , 始见于 《分类草药性 》 ,
谓有 “ 和血 、 治肠风痔种 ,痢血 、 吐血 ;兼涂小儿肥疮 ”
之效 . 《全国中草药汇编》载 ,侧柏叶苦涩耐寒 ,有凉
血 、 止血 、 清肺止咳之功 ;柏木叶苦辛温 ,有止血生肌
之能 。 二者一寒一温 , 药性截然不同 。 李时珍早就指
出 : “ 柏有数种 ,入药惟取叶扁两侧生者 ,故曰扁柏 。 ”
可见二者外形虽相似 ,但药性不同 , 临床上应加以区
别 , 不 可混用 。
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