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土沉香的繁殖栽培及应用



全 文 :8 2015, Vol.35, No.04 农业与技术 ※农业科学
土沉香的繁殖栽培及应用
陈平先
(北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西 北海 536000)
摘 要:土沉香,又称白木香、沉香,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高,发展人工种植极为必要。
本文指出土沉香资源概况,重点介绍育苗繁殖技术以及栽培技术,分析其应用价值及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沉香;沉香繁殖;沉香栽培;沉香应用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1 土沉香简介及资源概况
1.1 土沉香简介
土沉香又名白木香、女儿香、牙香树,为瑞香科常
绿乔木,濒危植物。适宜高温多雨、湿热的热带和亚热
带气候环境,喜腐殖质多、土层厚的疏松而湿润的山地
黄壤或砖红壤,多生于山地雨林或半常绿季雨林中,海
拔要求在 400m以下,海南特殊可达 1000m。土沉香幼
年长速缓慢,10a后长速加快,20~ 30a生植株,年平
均高度生长可达 90cm,胸径可达 1cm。3~ 5月为花期,
9~ 10月果实成熟。目前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以
及台湾等地零星分布,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
物。
1.2 土沉香资源概况
我国历史上记载土沉香“交干连枝,岗岭相接,千
里不绝”,可见资源之丰富,品质亦有“冠绝天下”之称。
但近年来,土沉香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人为掠夺式开发、
虫害损耗,而土沉香自然繁殖率很低,使得产用失衡,
土沉香资源岌岌可危。因此,土沉香野生资源必须保护,
而人工繁殖急需提上日程。
2 土沉香育苗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
2.1 土沉香育苗繁殖技术
2.1.1 播种、扦插、压条繁殖技术
2.1.1.1 播种繁殖
最好在 10a期以上母树采种,果实成熟期因地区及
气候差异略有不同,一般为 6~ 8月。当果实由青绿变
成黄白,种子显棕褐色时,连枝干采下,放在阴凉通风
处晾干,不可晒干,过 2~ 3d,果壳裂开,可收获并挑
选种子。种子应随采随播,发芽率在 70%以上,如果播
种推迟可用沙藏方法暂时贮藏,湿沙与种子以 3:1的比
例搅匀在阴凉通风处存放,但贮藏时间越长种子发芽率
越低,如常温袋藏 30d,种子发芽率下降 70%,贮藏 3
个月以上,将不能发芽。
苗床宜在地势平坦、排水优良的地方建立。苗床比
地面高出 10cm左右,表面敷干净细沙,播种前 1d,用 0.3%
的高锰酸钾淋洒对基质消毒。
播种有行播和匀撒 2种方法,行播是在平整的苗床
上开出相间 15~ 20cm的凹面播种;匀撒是将种子在苗
床上均匀撒开,种子稀疏土浅,在种子表面覆盖 lcm厚
的细沙或者火烧土,刚好看不见种子即可,有条件可用
湿秸秆覆盖苗床保湿。
播种10~15d左右发芽,25s左右可出齐苗。1个月后,
幼苗长出 1~ 2对真叶,苗高 5~ 8cm时,将其移入育
苗袋中。育苗基质以黄心土为主,可加入腐殖质土以及
河沙。移苗前 2d,用 0.1%的高锰酸钾浇透育苗基质。
移苗时选择阴天或下午,用移植锹或竹签起苗,缓慢不
要伤到根尖,起苗后随即栽种,移植前在营养袋中做出
适当深度和宽度的苗穴,按穴栽苗,栽种完按压基质固
定根部,并淋水定根。移苗后,遮荫 50%,苗高 30cm后
增加光照。移苗 1个月后,用氮磷钾比例为 4:5:4的复合
肥配 3%的水溶液进行追肥;移苗 2个月后,苗木生长
可达 20cm,苗高达 50cm以上时,可出圃造林。
2.1.1.2 扦插繁殖
扦插基质为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扦插枝
条可选择嫩枝也可选择老枝,具体操作如下:嫩枝扦插
在春末或秋初,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插穗。剪下枝
条后,选粗壮部位,剪成 5~ 15cm的长段,每段要带 3
个以上的叶节。剪取插穗时需注意,上面的剪口在最上
一个叶节的上方大约 1cm处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
的叶节下方大约为 0.5cm处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
进行老枝扦插时,在早春气温回升后,选取去年的健壮
枝条做插穗。每段插穗保留 3~ 4个叶节,剪取的方法
同嫩枝扦插。扦插时插穗直接插在基质内,入土深度约
1/3~ 1/2,再将基部土压实,浇足水即可。初期宜遮阴,
晨盖晚掀,长出根后,逐步增加阳光。
2.1.1.3 压条繁殖
选取健壮的枝条,从顶梢以下大约 15~ 30cm处把
树皮剥掉一圈,剥后的伤口宽度在 1cm左右,深度以刚
刚把表皮剥掉为限,剪取一块长 10~ 20cm、宽 5~ 8cm
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湿的园土,把环剥的部位包扎起来,
薄膜的上下两端扎紧,中间鼓起。约 4~ 6周后生根。
生根后,把枝条连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2.1.2 苗期管理
土沉香幼苗不耐旱,移苗后每天早晚各淋水 1次,
保持土层湿润;可用塑料薄膜封住苗床,以保温保湿。
除草一般为每月 1~ 2次;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当修
枝以促进主枝生长;苗出齐后,适当间苗,去除有病、
密度过高的幼苗,使幼苗间有相当空间;幼苗生长稳定
后,每月 1次在傍晚用 1:500的尿素溶液喷施,第 2天
清早用清水浇苗以避免肥害。苗期应在苗床上搭棚遮荫,
保持 50%~ 60%遮荫度。
2.1.3 苗期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防治幼苗枯萎病、炭疽病,虫害主要防治
卷叶虫。
苗床养分不足、苗间距小、排水差导致幼苗枯萎死亡。
可苗床杀菌、间苗,去除枯苗,并相隔 8~ l0d用 70%
敌克松 0.7~ 1g/L液或 50%多菌灵 1.25g/L液淋苗床,
需 2~ 3次。
炭疽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点,有褪绿色晕,
往后出现椭圆形以及不规则形病斑,甚至导致叶片脱落,
多发生在 7~ 8月,湿度较重时。要注意通风透光,病
发早期每 7~ l0d喷 80%炭疽福美 600~ 700倍液或
※农业科学 农业与技术 2015, Vol.35, No.04 9
50%多菌灵或 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800倍液,
需 2~ 3次,严重时每隔 4~ 5d喷洒 1次。
卷叶虫多 7~ 8月发生,幼虫初为白色后绿色,
吐丝将叶卷起咬食,影响苗木发育。可人工捕杀,去
除卷叶并杀菌销毁;幼虫卷叶前每隔 5~ 7d喷洒 80%
的敌百虫 1000~ 1500倍液,卷叶后用 40%乐果乳油
1000~ 1500倍液喷雾,需 2~ 3次。
2.2 土沉香栽培技术
2.2.1 栽培环境及技术
土沉香喜年平均温度 24℃以上高温环境,幼苗耐荫,
应遮荫 40%~ 50%,年降雨量在 1500~ 2000mm为宜。
土沉香生长适应性很强,海拔 400m左右湿润向阳的平缓
坡段,中性偏酸性的红壤或山地黄壤均可栽植。
土沉香种植规格一般为:穴规格:50cm×50cm×40cm,
株行距:2m×3m,约为 100株 /667m2左右。株穴挖好
后填充腐熟农家肥 1~ 2kg、过磷酸钙 300~ 500g,回
土拌匀,与表土充分拌匀,再铺 1层细土,破开育苗袋
栽种,栽种时保持幼苗直立,根部不折叠,逐层覆土,
并用脚把土踩实,浇水定根,最后铺 1层松土,完成栽种。
2.2.2 栽培后管理
土沉香栽植后每年 6月和 9月左右要除杂草、疏松
土壤。杂草可覆盖在幼苗根部,随土壤翻埋,变成有机
物促进生长。每年最少 2~ 3月间施 1次农家肥,还可
在 9~ 10月施腐殖质等有机肥料,施肥随生长期增加而
增量。由于土沉香是主枝结香,及时修剪局部分枝、发
病枝干既有利于土沉香生长,又有利于结香。
土沉香生长周期长,树龄早期株间距大,可间作生
长期短药材及粮油作物;土沉香树高时,可间作耐荫作
物及药材。在北海市,土沉香下种植金花茶的“双珍”
模式是个很好的林下种植模式,目前,在北海市林业局
的引导下,此林下种植模式正在北海市不断发展壮大。
2.2.3 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与卷叶虫防治与苗期相同。土沉香树干内部
受天牛幼虫的蛀蚀钻坑,阻碍其正常生长,降低产量,
缩短寿命,受害严重时,甚至导致树株枯萎死亡,可利
用其假死性,人工捕杀;在新排粪孔,注射 80%敌敌畏
800~ 1000倍液,泥土封口灭虫。金龟子取食叶片,为
害花和果实,严重时,吃光嫩叶,影响产量,可用果醋诱杀、
人工捕杀或喷洒 80%敌敌畏 1000倍液。
3 土沉香的价值及应用
3.1 土沉香价值
土沉香全身是宝,无论树脂、种子、树皮、木材均
可利用且价值极高;土沉香形态美观,枝繁叶茂,四季
常绿,极有观赏价值。园林配景易成型,且耐修剪,可
作园林绿化树种。
3.2 土沉香应用
土沉香含树脂枝干为传统名贵药材,土沉香树脂也
是稀世香料,可制作高等香水、日化品、化妆品等;土
沉香种子成分可以制药,制造肥皂、润滑油等产品;树
皮含大量纤维,极具韧性,可制作高级纸张等;木材可
生产高端家具、手串;还可作为园林绿化树种,也可生
产如沉香茶、沉香酒等新兴保健品。
4 结束语
土沉香资源开发利用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加
强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又要通过人工繁殖增加其产量。
土沉香的繁殖要讲究因地制宜,科学管理。本文提到的
只是通常的培育方式,各地应根据实际作出相应改变。
无论是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还是栽培移植,
在科学的技术指导前提下,需要积极的管理和辛苦的劳
作。愿与诸同行共勉,走出一条土沉香繁殖科学、资源
壮大、利用高效之路。
参考文献
[1] 曾宏才 .沉香高效栽培技术 [J].福建热作科技 ,2008,33(3):29-31.
[2] 叶勤法 ,戚树源等 .白木香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J].植物学通
报 ,1997,14(增 ).
[3] 何旭君 ,蔡乙东 ,陈永镇等 .沉香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J].
林业建设 ,2006(4):10-12.
表 4 玉米产量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 F F0.05 F0.01
处理间 25303.64 3 8434.55 449.12 4.76 9.78
区组间 12.13 2 6.07 0.32 5.14 10.92
机误 112.69 6 18.78
总变异 25428.46 11
表 5 多重比较表
处理 平均产量 /(kg/667m2) 差异显著性0.05 0.01
1 517.6 a A
2 416.4 c C
3 479.8 b B
4 405.9 d C
3 小 结
试验结果表明底施供试复合微生物肥料50kg/667m2,
与每 667m2底施等量基质相比,降低了玉米的果穗秃顶
率,提高了玉米的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千粒重,
平均增产 101.2kg/667m2,增产率 19.55%,产量差异达到
极显著水平;通过对本试验小区的观察,一次性施用复
合微生物肥料小区的玉米秃顶率较低、秃顶长度较短,
说明复合微生物肥料具有缓释作用,肥力持久,在玉米
中后期可以不用追肥;一次性作基肥施入肥料,省时省力。
本次试验结果仅对由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
责任公司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玉米上的供试样
品负责。
(上接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