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城市林科所试验林中形成的黑松×樟子松和黑松×长白松天然杂种的选择



全 文 :第 1期 (总第 132期 )    吉 林 林 业 科 技 No. 1 ( Tota l No. 132)
1998年 2月 JILIN FO 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Feb. 1998
白城市林科所试验林中形成的黑松×樟子松和黑松×长白松
天然杂种的选择
金小红 金志明 张连才 金培林 (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摘 要】在 1992年从白城市林科所的松树对比试验林中黑松树上采收种子 , 次春播种育
苗的 5年生苗木中 , 分别选出了具有明显杂种优势的黑松×樟子松和黑松×长白松天然杂
种 23株和 16株。
【关键词】黑松 ; 樟子松 ; 长白松 ; 天然杂种 ; 鉴定
1各种松树试验林在所内的栽植情况
在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院内于 1972
年陆续营建了 3片松树试验林 ,面积 24hm2。
它们是 1978年春在该区西边营建的 410株、
0. 7hm
2、 30余个无性系的长白松无性系搜集
圃 ; 1984年春在该区中间采用 7年生大苗 ,
营建的 0. 14hm2、 84株黑松、 长白松、 樟子
松等的松树对比试验林 ; 1975年春在该区东
面营建的 0. 4hm2、 250株樟子松种子园。同
时在 0. 14hm2松树对比试验林的西、 北和南
三面还栽有 15年生左右的长白松和樟子松
混交林 0. 15hm2、 0. 16hm2和 0. 23hm2。
另外 , 在东北试验区的西南角上还在
1975年前后栽了长白松 50余株、 樟子松 50
余株、黑松 20余株 ; 在南北主道南面行道树
中栽了樟子松 48株、 长白松 4株和黑松 4
株。
2黑松播种育苗
1992年 9月从松树对比试验林中采收
黑松球果 458个、 种子 10 945粒。 1993年 4
月 20日播种育苗 20m2。 1995年进行移植 ,
培育容器苗木。
3黑松×樟子松和黑松×长白松在黑松实生
苗中的形成情况
   1995年 4月将 1457株 2年生黑松容器
苗木 , 移植在长 14m、 宽 1. 7m的两个苗床
上 , 每床移植两行。 1997年 9月 8日对上述
5年生实生苗中黑松×樟子松天然杂种的形
成情况进行了调查 (见表 1)。
  表 1 黑松实生苗中黑松×樟子松和黑松×长白松天然杂种形成情况
行次 现存株数
黑松×樟子松 黑松×长白松
杂种株数 杂种率(% ) 优良株数 优株率(% ) 杂种株数 杂种率(% ) 优良株数 优株率(% )
1 265 44 16. 6 2 0. 76 44 16. 6 5 1. 89
2 276 64 23. 2 9 3. 26 54 19. 6 6 2. 17
3 193 43 22. 2 6 3. 11 34 17. 6 3 1. 55
4 201 46 22. 9 6 2. 99 38 18. 9 2 1. 00
合计 935 197 21 23 2. 5 170 18 16 1. 7
收稿日期: 1997- 10- 28
—1—
DOI : 10. 16115 /j . cnki . i ssn. 1005 -7129. 1998. 01. 001
  从表 1中可以看出 , 现存黑松实生苗木
934株 , 保存率为 64% ; 其中黑松×樟子松
杂种 197株 , 杂种率为 21% , 优良植株 23
株 , 优株率为 2. 5% ; 黑松×长白松杂种 170
株 , 杂种率为 18% ,优良植株 16株 , 优株率
为 1. 7%
4黑松×樟子松天然杂种优良植株选择
4. 1优良植株生长速度的变异
除在 4行黑松实生苗中 , 选择了黑松×
樟子松天然杂种优良植株 23株外 ,还在每行
选 10株生长正常 ,具有代表性的黑松实生苗
木 , 也进行了苗高、 地径生长调查 , 取其平
均值 , 做为入选的天然赤松杂种的对照 , 它
们的生长情况见表 2。
   表 2 黑松×樟子松天然杂种优良植株生长情况
编号
苗   高
高生长量 当年高生长
高度
( cm)
比值
(% )
高度
( cm)
比值
(% )
地  径
粗度
( cm )
比值
(% )
03 68. 0 103 43. 0 109 1. 67 107
05 77. 0 117 49. 0 124 2. 02 129
09 87. 0 132 50. 0 126 1. 63 105
10 80. 0 122 43. 0 109 1. 98 127
11 87. 0 132 43. 0 109 1. 96 126
12 81. 0 123 47. 0 119 1. 59 102
15 91. 0 138 60. 0 152 2. 48 159
16 80. 0 122 42. 0 106 2. 13 137
19 98. 0 149 62. 0 157 2. 16 138
20 95. 0 144 55. 0 144 2. 41 156
22 115. 0 175 57. 0 139 2. 43 155
23 86. 0 131 48. 0 121 2. 12 136
25 88. 0 134 46. 0 116 2. 56 164
26 87. 0 132 52. 0 131 1. 83 117
28 92. 0 140 54. 0 136 2. 58 165
29 95. 0 144 66. 0 167 1. 76 113
31 82. 0 125 48. 0 121 1. 93 124
33 84. 0 128 64. 0 162 2. 24 144
35 90. 0 137 49. 0 124 2. 05 131
36 85. 0 129 56. 0 141 1. 87 120
37 95. 0 144 57. 0 144 2. 36 151
38 83. 0 126 46. 0 116 2. 45 157
39 91. 0 138 47. 0 119 2. 35 151
平均 87. 7 133 51. 5 130 2. 11 135
黑松 65. 8 100 39. 6 100 1. 56 100
  由表 2中可以看出 ,虽然这 23株优良植
株全属于黑松×樟子松的天然杂种。 但从其
高生长量、 当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量 , 只比
对照分别高出 3%、 9%和 7%的 03号 ,到这
3项指标分别比对照高出 75%、 44%和 55%
的 22号 ,其生长变异的幅度很大。23个天然
杂种优良植株 3项指标的平均值 , 分别比对
照高出 33%、 30%和 35% , 其杂种的生长优
势明显。
4. 2优良植株针叶和顶芽形态特征的变异
—2—
从表 3中可以看出 , 黑松苗木的针叶为
绿色 , 稍硬 , 平直 , 长 14. 6cm, 宽 0. 13cm。
顶芽为红竭色 ,圆柱形 ,长 3. 4cm ,粗 0. 6cm。
樟子松苗木的针叶为灰绿色 , 硬 , 扭转和弯
曲 , 长 9. 0cm , 宽 0. 17cm。顶芽黄竭色 , 卵
圆形 , 长 2. 0cm , 粗 0. 6cm。
从表 3中还可以看出 , 23株黑松×樟子
松天然杂种优良植株的形态特征的变异是比
较大的 , 它们多数表现了父、 母亲本双方的
形态。
表 3 黑松×樟子松针叶、 顶芽形态特征 单位: cm
编号 针   叶 顶  芽颜色 质地 形 状 长 宽 颜色 形状 长 粗
03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4. 3 0. 15 红褐 圆柱形 3. 2 0. 6
05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1. 6 0. 16 红褐 圆柱形 3. 1 0. 6
09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3. 4 0. 15 红褐 长卵圆形 3. 6 0. 6
10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4. 6 0. 14 黄褐 圆柱形 4. 5 0. 7
11 灰绿 硬 扭转 稍弯曲 16. 0 0. 16 红褐 长卵圆形 3. 0 0. 6
12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6. 0 0. 13 红褐 圆柱形 3. 5 0. 7
15 灰绿 稍硬 稍扭转 稍弯曲 14. 9 0. 14 褐 长卵圆形 3. 7 0. 7
16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4. 6 0. 14 红褐 圆柱形 2. 6 0. 6
19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5. 0 0. 13 红褐 圆柱形 3. 4 0. 6
20 灰绿 硬 稍扭转 稍弯曲 13. 0 0. 13 红褐 圆柱形 4. 2 0. 7
22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6. 6 0. 13 红褐 圆柱形 3. 4 0. 6
23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0. 1 0. 16 红褐 长卵圆形 2. 1 0. 5
25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4. 6 0. 13 红褐 圆柱形 4. 4 0. 7
26 灰绿 硬 稍扭转 稍弯曲 14. 8 0. 15 红褐 圆柱形 4. 3 0. 6
28 灰绿 稍硬 扭转 弯曲 15. 1 0. 12 红褐 圆柱形 4. 2 0. 6
29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6. 5 0. 14 红褐 圆柱形 5. 6 0. 7
31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4. 3 0. 14 红褐 长卵圆形 3. 5 0. 6
33 灰绿 稍硬 稍扭转 弯曲 19. 0 0. 16 红褐 圆柱形 2. 6 0. 6
35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5. 2 0. 14 褐 长卵圆形 2. 7 0. 7
36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2. 4 0. 14 红褐 圆柱形 3. 1 0. 7
37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6. 6 0. 14 黄褐 长卵圆形 3. 0 0. 7
38 灰绿 稍硬 扭转 弯曲 13. 7 0. 13 红褐 圆柱形 3. 7 0. 6
39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13. 8 0. 16 红褐 圆柱形 2. 8 0. 6
平均 14. 6 0. 14 3. 4 0. 6
黑松 绿 稍硬 平直 直 14. 6 0. 13 红竭 圆柱形 3. 4 0. 6
樟子松 灰绿 硬 扭转 弯曲 9. 0 0. 17 黄竭 卵圆形 2. 0 0. 6
—3—
5黑松×长白松天然杂种优良植株选择
5. 1优良植株生长速度的变异
在 4行黑松实生苗中 ,选择了 16株黑松
×长白松优良植株 , 其与对照的生长情况见
表 4。
表 4 黑松×长白松天然杂种优良植株生长情况
编号
苗   高
高生长量 当年高生长
高度
( cm)
比值
(% )
高度
( cm)
比值
(% )
地  径
粗度
( cm )
比值
(% )
01 840 128 57. 0 144 1. 85 119
02 83. 0 126 48. 0 121 1. 72 110
04 94. 0 143 57. 0 144 1. 97 126
06 83. 0 126 43. 0 109 1. 80 115
07 86. 0 131 50. 0 126 2. 28 146
08 89. 0 135 50. 0 126 1. 78 114
13 92. 0 140 53. 0 134 2. 00 128
14 120. 6 183 64. 0 162 3. 16 203
17 98. 7 149 55. 0 139 2. 53 162
18 87. 0 132 46. 0 116 2. 54 163
21 86. 0 131 56. 0 141 1. 79 115
24 97. 0 147 53. 0 134 2. 18 140
27 103. 0 157 59. 0 149 2. 18 140
30 93. 0 141 52. 0 131 2. 18 140
32 91. 0 138 50. 0 126 2. 04 131
34 88. 0 134 52. 0 131 1. 91 122
平均 92. 2 140 52. 8 133 2. 52 136
黑松 65. 8 100 39. 6 100 1. 56 100
  从表 4中可以看出 , 16株黑松×长白松
天然杂种优良植株的高生长量、 当年高生长
量和地径生长量 , 从分别只比对照高出
26%、 21%和 10%的 02号 ,到这 3项指标分
别高出对照 83%、 62%和 103%的 14号 , 其
生长速度的变异幅度也是很大的。 16株黑松
×长白松天然杂种优良植株上述 3项指标的
平均值 , 分别高出对照 40%、 33%和 36% ,
其杂种生长优势也很明显。
5. 2优良植株针叶和顶芽形态特征变异
从表 5中可以看出 , 如前所述 , 黑松苗木针
叶为绿色 ,稍硬 ,平直长 14. 6cm ,宽 0. 13cm。
顶芽红竭色 , 圆柱形 , 长 3. 4cm, 粗 0. 6cm。
长白松苗木针叶为绿色 , 稍硬 , 稍扭转 , 长
10. 6cm, 宽 0. 12cm。顶芽红竭色 , 卵圆形 ,
长 2. 0cm, 粗 0. 5cm。
—4—
表 5 黑松×长白松针叶、 顶芽形态特征 单位: cm
编号 针   叶 顶  芽颜色 质地 形 状 长 宽 颜色 形状 长 粗
01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0. 9 0. 12 红竭 圆柱形 2. 3 0. 6
02 绿 稍硬 稍扭转 稍弯曲 13. 3 0. 14 红竭 圆柱形 4. 2 0. 7
04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2. 8 0. 15 红竭 圆柱形 4. 6 0. 7
06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2. 3 0. 13 红竭 圆柱形 3. 8 0. 6
07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2. 7 0. 14 红竭 圆柱形 4. 7 0. 7
08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5. 9 0. 14 竭 圆柱形 2. 7 0. 6
13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3. 0 0. 12 红竭 圆柱形 3. 0 0. 6
14 深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4. 9 0. 14 红竭 圆柱形 3. 7 0. 8
17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3. 0 0. 12 红竭 圆柱形 3. 0 0. 5
18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0. 3 0. 12 红竭 圆柱形 4. 2 0. 6
21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4. 5 0. 14 竭 圆柱形 3. 5 0. 6
24 绿 稍硬 稍扭转 稍弯曲 15. 5 0. 14 红竭 圆柱形 3. 4 0. 6
27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3. 7 0. 12 红竭 圆柱形 3. 4 0. 7
30 绿 硬 稍扭转 直 12. 9 0. 13 竭 长卵圆形 4. 5 0. 6
32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2. 6 0. 13 红竭 圆柱形 2. 7 0. 6
34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0. 7 0. 12 红竭 圆柱形 3. 1 0. 6
平均 13. 1 0. 13 3. 6 0. 6
黑松 绿 稍硬 平直 直 14. 6 0. 13 红竭 圆柱形 3. 4 0. 6
长白松 绿 稍硬 稍扭转 直 10. 6 0. 12 红竭 卵圆形 2. 0 0. 5
  从表 5中还可以看出 , 16株黑松×长白
松天然杂种优良植株形态特征的变异较大 ,
它们多数表现了父母亲本双方的形态特征。
6总结
白城市林科所松树对比试验林中形成的
黑松×樟子松天然杂种优良植株 22号、 19
号和黑松×长白松天然杂种优良植株 14号、
27号等 , 不仅表现了杂种的形态特征 , 而且
在生长速度方面也显示了明显的杂种优势。
是一批珍贵的松树育种材料。但其尚处于幼
龄阶段 , 今后除应对其加以扩繁、 保护和进
行跟踪研究外 , 还应当开展多方面的科研工
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