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长白松生长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吉林省林科所 靳紫哀 时 英 高一林 吴为群
长白松 (p in us s y l , e s t r i f o r m i s ) 系吉林省 断分化出初生针叶 。 6 月 , 初生针叶伸展 , 节
特有树种 , 为常绿乔木 , 树高可达 30 米 ; 生长 间开始伸长而下胚轴及子叶不再伸长 。 7 月 ,
比红松和长白落叶松迅速 , 寿命较 长 , 3 50 年 地径生长明显 , 茎 部 高 生 长加速 , 针叶延伸
生树仍正常生长 。 因其树干上部皮色鲜艳 , 呈 (可达 35 毫米 ) 且数量增加 。 8 月 , 少数初生
金黄或徐黄色 , 加之树姿挺拔秀丽 , 又有 “ 美 针叶的叶腋可发生次生针叶 , 2 针 l 束 , 长可
人松 , 之誉称。 长白松天然林仅见于安图县二 达 70 毫米 。 9 月中旬形成顶芽 , 茎 、 叶生长由
道白河 , 地处长白山 北 坡 , 海 拔 5 0 一 1 , 6 0 缓而停 。 越冬时初生针叶变紫褐色 , 次生针叶
米 , 林下土壤为火 山灰上发育的轻砂壤和暗棕 呈绿色 。
色森林土 。 苗木地下部分 : 5 月末下胚轴下端较粗 ,
长白松已被引种到哈尔滨 、 沈阳和白城等 主根稍细 , 其上可发一级侧根 。 6 月 , 发生二
地 , 引种区的林木生长均比天然林迅速 。 为了 级侧根 , 根端始有 2 叉状菌根形成 。 7 月 , 发
掌握长白松生长发育特点 , 为制定营林计划提 生三级侧根 , 根系长度及数量不断增长 , 10 月
供依据 , 我们在吉林省中部进行了长白松的形 份仍见延长 。
态学观察 , 包括在长春和伊通的苗期观测及 13 苗木生长测定结果见表 1 。
户 年生树的物候观察。 苗高 , 地径 7 月份生长最快 , 6 、 7 月根
一 、 种子至一年生苗的生长发育 系发展显著 。 至 10 月份 , 苗高约 70 一 80 毫米 ,
1 , 7 5年 5一 10 月在长春市苗圃 , 对当年生 地径约 2 毫米 , 主根长 3 70 毫米 , 一级侧根达
幼苗每隔半月进行一次外形变化观察 、 生长测 百条以上 。
定及茎中段的解剖构造观察和显微化学试验 。 表 2 是茎中段的解剖构造变化。 7 月 , 次
5 月末种子萌动 , 下胚轴破壳而出并逐渐 生维管组 织 形 成 并不断扩大 , 木质部尤为明
伸展 . 一端扎到土层深处 , 另一端伸出地表使 显 。 10 月末 , 形成层停止活动 ; 边材管胞细胞
苗端出土 。 苗端轮生 5 一 8 片子叶 , 生长锥不 壁木质化 ; 皮层外缘有 2 一 3 层木栓细胞 (见
表组 一 年 生 长 白 松 苗 生 长 过 程 图 ) 。
- 一 一— 丁 - - - 一 爵 -一 骊花万而歹一 试验说明 , 幼苗项 目 仪一395、 2 5 7 、 “ 8 } 8 、 2 7
,上n一n31合住啥上
41勺055no461孟,口介自J.立
,.t` .t胜
8门,J4
.…林“.蜒场肠苗 高 (毫米 )地 径 (毫米 )主 根 长 (毫米 )大例根长 (毫米 )一级侧根 ( 条 )
下胚轴长 (地上 )
子 叶 长 (毫米 )
试 样 ( 株 )
7 5
.
8
1
。
4 0
8 5
。
2
1
。
6 2
2 2 2
。
5 3 1 2
.
0
1 4 7
。
2
9 1
9
、
2 6
8 1
。
9
1
.
6 7
3 7 1
。
0
2 0 1
.
0
1 0 9
2 1
。
9
10
、
1 7
7 1
。
8
2
。
10
10 0 (圃地 )
出土时仅具下胚轴 、
子叶 、 主根及一级侧
根 。 6 月 , 针叶展开
并不断增多 , 茎部开
始高生长 , 二级侧根
发生 。 7月 ,发生三级
侧根 , 根系延伸快 ,
茎部次生维管组织形
成并不断壮大 , 是苗
高与地径生长最快时
一 2 5 一
表 2 一年生长白松苗茎中段解剖构造变化
万 期 (月、 日 )
髓 心
一丁弃一 { 7 .2 。 } .8 27 { .9川
已分化 细胞间隙大
维管组织 }见初生构造 {见次生构造
一一 )
.一一 )
次生形成层沐质部环
细胞壁加厚 , 未木质化
边材管胞胞壁木质化
形成层停止活动
脂道
已分化
见木栓形成层
较成熟
见 1 、 2层 l见 2
— )
3 层木栓细胞叶份层皮皮周
垫 }见表皮层 见表皮皮下层
木栓细胞
表皮角质化皮下层
干缩
- )
期 。 8月 , 苗木持续生 民二
9 月中旬封顶 , 地上部分
生长逐渐停顿 1 0月 , 形
成层停止活动 , 木质部木
质化 , 木栓层形成但根系
尚有延伸 〔 ,
二 、 长 白松与樟子松
苗的观察比较
在伊通县苗圃曾做过
长白松与樟子松苗木抗寒
的比较观察 。 19 8 0年 9 月
5 日检视 , 多数长白松苗
尚未封顶 , 但樟子松苗已全
表 3 树 苗 茎 上 段 解 剖 构 造 变 化
1 年生长白松苗茎
部解剖构造
2
.木栓层 3 .皮层 4 .
5
. 韧皮部 6 . 形成层
8
. 髓心。
1苗蘸 祠- 飞下玉一不不不石万—树种 } }— -下一一一一 - 一下一 -一— 一 . 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一匕些址一兰竺 一些到~一坚竺上生些 一少氏 “ 7 _长白松 { ` …次生维管组织 {一 } 一 } 神 }形成层活动停… { … 1 … …木质部木质化樟子松 { ` {次生维管组织{神 ;形成层活动停产质部木质化 {长白松 …“ {次生维管组织!一} 弓 {形成层活动停!
l { { } …木质部木质化 {哼置丝…名匹生笋管组织 {神四成层活动停阵质部木质化 }
1
. 叶垫
树脂道
7
.木质部
部封顶 。 该年越冬时 , 均未加防寒措施 。 次年
5 月检查寒害时 , 长白松受害苗约占20 % , 樟
子松约 10 % 。 19 8 1年 9 一 10 月又对两种松树的
1 年及 2 年生苗作了解剖构造和显微化学试验
(试样取 自茎上段 ) , 其结果 (见表 3 ) 表明 ,
1
、
2 年生长 白松苗形成层停止活动及木质化
时间皆较樟子松苗迟缓 , 但随着苗龄增长稍有
提早 。
三 、 13 年生长白松的物候观察
19 8 5年在吉林省林科所定植的长白松中选
出 6 株 13 年生树进行了物候观察 。 其中 2 株有
雄花球 , 2 株具雌雄两种花 。 树 高 2 . 6一 4 . 25
米 , 胸径 3 . 4一 8 . 4厘米 。 观察记录见表 4 。
13 年生长白松 4 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 , 5
月末新针叶开始伸延 ; 球果 自第一年 泣儿末主
长至翌年 9 月末成熟并开裂 , 种子飞散 。 新梢
生长期 4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 。 直径生长期 5 月
初至 8 月末 。 与苗木相比 , 也可看出长 自松的
生长期有随着树龄增长而提早的趋势 。
四 、 小结
1
. 长白松苗木出土后至 7 月份 , 根茎叶
生长量有限 , 各器官组织十分幼嫩 , 应注意防
旱 、 防病 。 7 月至 9 月是苗木生长旺季 , 要适
当施加水肥 。 9 月苗木封顶之后 , 要采取防寒
措施 。
2
. 在长春 等 地 长 白松苗越冬时易受寒
害 , 应予以防寒 。 13 年生树不见受害 , 营养生
长期随年龄增加而提早 , 抗寒性逐渐加强 。
3
.
13 年生长白松开始开花结实 , 花期在
5 月 , 球果于次年 9 月成熟后 开 裂 , 种 子 飞
散 。 营生长养期由 4 月中旬至 9 月末 。 此物候
一 2 6 一
资料可作采取营林管理措施的依据 。
衰 4 3 1年 生 长 白 松 的 物 候 观 察
藏 日 期
(月、 日 :全口产…日仲州耳业以士恒巨巨沙沙吵树 }叶 }叶 }展 }展 }雄膨 }雄出 }雄 J雄 }雌膨 }雌出 {雌 }一生 !直始 }直长 !果 }老液 }茅 }芽 }叶 }叶 }北 }抢 }花 !花 }, } , { 花 } 、 }径 }。 1 } 叶刁翻 } 胜二 I 〕 J: } 人` } 目诊 } 1勺 } 1` l 去乙 } d二 } 1七 } 1心 1 石` I t沪、 } 川 J 】 下匕 l } 角宝切` l , J、护 } / . } 哭口 } 肠尤 } } } 挑口 { 刀 、 } } { 另口 } } 巴1二 } } } , `动 …大 { 放 { 期 …期 …芽大…序现{ 放 1 期 …芽大 ; 序现…放 …梢长 {长期{生停…熟 { 色生长动态
(责任编辑 戎树国 )
新发现的角倍蚜冬寄主— M X 一 1辞四 川省沐川县农业 区划办会室 罗先炽 吴德中 张享顺
目前 , 我国的五倍子蚜中的角倍蚜冬寄主
植物主要是提灯醉科的一些种 , 而这些提灯鲜
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 因此生长受到了限制 ,
影响了五倍子的发展 。 为了加快五倍子生产的
发展 , 我们认为 有 寻 找 新的冬寄主植物的必
要 , 于是对本县的一些倍林山地进行了调查 。
在调查中发现 , 本县金星乡前光村一片倍林的
奋 林下只有大羽鲜 、 尖叶 鲜 和 M x 一 1 醉 , 无提
灯鲜生长 ( , 据林主回忆 , 从 19 8 2一 1 9 8 4年林内
每年零星结倍数十个 。 为弄清倍蚜寄生在哪一
种鲜上 , 我们逐个进行查找 , 终于在 M x 一 1鲜
上找到蜡球 , 经镜检 , 确定 M X 一 1鲜是倍蚜的
冬寄主植物 , 并初步鉴定其不属提灯鲜科。
为证实 M x 一 1鲜是倍蚜的冬寄主 , 我们相
继进行了野外人工放养 、 室内放养和新区接种
试验 。
一 、 野外人工放养
本试验是在冬寄主上直接放养秋迁蚜 。 供
试倍蚜为角倍蚜 , 冬寄主为 M x 一 1薄 。
1
. 定试验点
试验点设在金星乡前光村海拔高 80 0米处 ,
土壤 P H S一 5 . 3 , 属陡坡瘦地 。 在 30 度的斜坡
上生长着 41 株盐肤木 ( 1 年生未统计 ) , 山坡
上半部是灌木和倍树混交的灌木层 , 下部是倍
树 , 树下是草木层 。 试验区域内无提灯醉 , 只
. 有大羽葺和 M X 一 1醉 , 周围无倍树 , 形成了放
养倍蚜的良好环境 。
2
. 放蚜
19 8 4年 10 月29 日 , 从 自留山倍树上找到漏
摘的四个角倍 , 从中选三个未曝裂的倍子作放
养秋迁蚜的虫源 。 经剖倍检查 , 倍 蚜 已 长 翅
膀 , 腹部墨绿色 , 属成熟倍子 。 选 M x 一 l鲜生
长旺盛的地方 , 采用 “ 印纸法 ” 放虫 。 三个点
的总放养量约 9 , 0 0一 1 0 , 0 0 头 。 放虫后用树
枝和山草遮盖 , 防止风吹雨淋 、 阳光直射以及
人畜破坏 。
据观察 , 秋迁蚜放养后 15 天始见幼蚜 ,
3 0夭时显见蜡球 。 这说明角倍秋迁蚜在 M X 一 1
鲜上经过取食并产生后代 , 结出蜡 球 准 备 越
冬 。 1 9 8 5年 4 月上旬倍蚜开始羽化 迁 到 倍树
上 , 6 月 1 日在总轴复叶上见到雏型倍子 , 10
月 3 0 日倍子曝裂 , 完成了一个生活史 。
3
. 放养结果
放养的三个点中有一点被蚁群危害 , 没有
倍蚜寄生 , 其余均有倍蚜寄生 。 惊蛰时 , 将结
有蜡球的鲜移放到五个点 , 其中四个点遭到不
同程度的破坏 。 即使这样 , 41 株倍树中还有24
株结倍 , 有成熟倍子 1 14 个 , 千重 1 . 43 斤 , 其
中最大的一个倍子 ( 12 7 x 73 毫米 ) 鲜重75 克 。
在 自然条 件 下 , 若 按 投入 3个倍子产出
.1 4个计算 , 其比例为 1 : 38 。 在放虫时 , 如能
防止蚁群等危害及其它破坏 , 增强树势 , 加强
管理 , 其经济效益则更大 。
人工放养的成功 , 证实了 M X 一 1鲜是角倍
一 2 7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