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山 地 堆火 生物 李报 1 (1 ):1 6一 19 八9 9 E
J
u r n oal ofM ou n t a inA gr iu el tu r al n ad B iol ogy
茶袋蛾在柏木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初报
王才军
(贵州省林业学校 贵阳 5 5 0 2 01 )
摘 要 用 8种聚集度指标和 4种回 归分析方 法检验 了发 生在我省柏 木上的 茶袋蛾 幼 虫 的空间
分布型 , 结 果为聚集分布 , 在此基础上 , 利 用 Iw ao : 的方 法进行序贯抽样 。
关健词 茶袋峨 柏木 空间分布型 序贯抽 样
中图分类号 57 63 . 42 . 06 1 02 1 2 . 2
A P er l im i
n a yr s t u d y o n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o f t h e l a vr a o f lC
a n i a m i矛忿u s e u l a
b u t l e r o n uC P er
s s u s
fu
n e b r i s e n d l
.
J o u nr a l o f M o u n t a i n A g r i e u l t u r a l a n d B i o lo gy
, N o :
1 , 16 ~ 1 9
, 1 9 9 8
,
T o t
.
1
W改n g 山 ij u n ( G u i lz o u oF esr r即 & h , ,l , G u明 n g , 55 0 2 0 1 , ltC i , , a )
A加 t ar c t Rec e n t y e a sr lC a n ia m i n u sc u la b u z le r h a rn i s C u P esr s u s fu ,: eb r i s i n G u i z h o u P or v in e e
.
A e
-
e o r
d i吃 t o t h e tes t o f e i g h t k in d s o f a既 r e g a t io n i n d e x e s a n d fo u r k i n d s o f r e g r es io n a n a ly s i s , it s la r v a
s p a t i a l p
a t t e r n is a既 r e g a t io n d is t r ib u t io n . O n t h e b as is o f t ll is , t h e s因 u e n t ia l as m P li n g is e a r r ie d o u t .
K e y w o r ds lC
a n i a m i ,: u sc u l a C
u Pser
s u s
j 扮n eb r i s s p a t ia l d is t r i b u t io n p a t r e r n s叫 u e n t ia l sa m p lin g
茶袋蛾又名小案蓑蛾 ( a a in a n ,动 su cu la ) ,其分布广 , 食性杂 , 寄主多 , 可取食茶 、 悬铃木 、
核桃 、 乌柏 、 柏 、 马尾松等 31 科的 7 0 多种植物 。 近年来 ,该虫在我省一些地方的柏木林内常常
发生 , 给柏木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 良影响 。 为了进一步搞好综合治理工作 ,作者对其幼虫的
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作了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材料
4 月份初龄幼虫发生期 ,根据不同的林龄 、 坡向 、 坡位 、 海拔等因子 于受 害柏木林 内设立标
准地 ,每一标准地内抽取样树 10 株 , 逐一调查统计各样树 的幼虫数量 。 共设标 准地 2 8 块 , 调
查样树 2 8 0 株 。
1
.
2 方法
1
.
2
.
1 聚集度指标 采用扩散系数 C , C 二 v / n , ; D va id 和 M o r e 的丛 生指标 I , I = C 一 1 ;
ca is
e ,
.R M 的指标 味 ,仇 二 ( v 一 刀` ) / n ` 2 ; 负二项分布的 K 值 , K = m Z (/ v 一 n , ) ;扩散型指
数 aI , aI 二 n 名 x
` ( x ` 一 1)
N ( N 一 1 )
,式中 n 为抽样数 , N 为总虫数 , x , 为第 i 个抽样单元中的虫 口数 ;
收稿 日期 : 1 9 7一伪一 n
DOI : 10. 15958 /j . cnki . sdnyswxb. 1998. 01. 004
第 1期 王才军 :茶袋蛾在柏木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 技术初 报
平均拥挤度与方差的比值 爪 /;v 平均拥挤度与均数的比值 劝 / n: ; 群集均数 久 , 久 = 刀 , · : 2/ K ,
式中 K 为负二项分布的参数 , 二 为自由度等于 ZK 的 x 若. 5值 , 当 几 < 2 时 , 聚集 由环境条件引
起 , 当 久) 2 时 , 聚集 由昆虫行为或环境因素与昆虫本身的行为共同作用所引起 。
1
.
2
.
2 回归分析法
1
.
2
.
2
.
1 T ay lo r 的幂法则 v = a n沪 , 式 中 v 为方差 , n : 为平均数 , a , b 为参数 , 当 hl v 与
nI n : 成线性关系时 ,可用 a 与 b 的不同组合形式来判断空间分布型 。
1
.
2
.
2
.
2 wI ao 的 碗 一 n : 回归分析法 动 = 。 十 伽 , , 式 中 确 为平均拥 挤度 , 。 、卢为参数 , 。
说明分布的基本成分按大小分布的平均拥挤度 ,召说明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型 。
1
.
2
.
2
.
3 兰 星平的 爪 一 二 模型 动 = 沪 + 归 , 兰星平 2j[ 认为 , 自然种群 的平均拥挤度 (爪 )与
方差 ( v )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 , 甲与 沪的不同组合可 以提供不同的空 间分布型 信息 。
1
.
2
.
2
.
4 马 占山的 成 一 n : 幂法则 成 = p n尸 , 当 nI l 与 nI m 成线性关系时 , 可用 p , q , m ,
、 。 (种群临界密度 ) 4 者间的组合关系来判断空 间分布型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空间分布型的测定
根据标准地调查结果 ,计算全林的聚集度指标 (见表 1) 和各回归模型 (见表 2 ) 。
表 1 茶袋蛾幼虫全林聚集度指标
m C 功 / m 淆 / v
4 4
.
1 15 2 2 4
.
9 9 2 5
.
0 7 7 0
.
19 7 5
.
9 0 0 2 0
.
0 7 2 12
.
4 8 0 0
.
0 0 2 2 2 3
.
9 92
表 2 茶袋蛾幼虫 空间分布型回归分析结果
样地号
3 1
.
10 0 3 9
.
4 8 4
2 7
.
3 5 0 3 9
.
7 6 9
6 3 3
.
6 0 0 10 3 3
.
7 6 9
6 5
.
9 7 5 1 12
.
2 9 3
22
.
7 5 0 5 5
.
8 8 9
5
.
8 5 0 14
.
8 6 9
l
,
7 50 1 8
.
2 50
2 7
.
3 50 4 2
.
3 46
16
.
1 50 3 9
.
0 10
2 1
.
1 2 5 3 9
.
0 74
1 1
.
7 50 1 7
.
9 66
4 2
.
8 75 7 2
.
5 77
0
.
7 50 7
.
2 50
1
.
50 0 1 5
.
5 0 0
2
.
3 75 7
.
8 7 4
5
.
9 75 16
.
4 4 5
4
.
4 5 0 2 6
.
10 2
27
.
0 2 5 4 1
.
0 3 6
4 4
.
0 0 0 9 4
.
8 7 7
3 0
.
2 5 0 8 7
.
16 8
7 4
.
2 5 0 16 7
.
4 3 8
2 9 1
.
8 3 6
3 67
.
0 0 3
2 5 4 1 80
.
9 89
3 12 1
.
7 9 8
77 6
.
6 67
5 8
.
6 14
3 0
.
6 2 5
4 3 7
.
4 8 9
38 5
.
3 3 6
18 9
.
0 4 5
8 4
.
7 9 2
13 16
.
3 3 7
5
.
6 2 5
2 2
.
5 0 0
15
.
4 3 4
6 8
.
5 3 4
10 0
.
8 0 3
4 0 5
.
6 7 3
2 2 8 2
,
5 6 9
17 5 2
.
0 1 4
6 9 9 3
.
4 7 2
模型及参 数值
功 = a + 户”
口 = 7
.
4 14
月= 1 . 6 2 4
r = 0
.
99 8 二
.且,`门j
v = a m b
“ = 4
.
7 3 7
b = 1
.
5 1 1
, = 0
.
9 6 2
. `
3
. 访 = 户 + 归
甲 = 4 0 . 0 13
沪 = 3 . 9 3 2 又 10 一 3
矛 = 0
.
98 3
母 .
4
· 淆 = P n , ,I
P = 5
.
3 0 3
q = 0
.
70 4
r = 0
.
9 3 0 二
加 。 = 2 8 0 . 3 5 5
45678910n234巧867901
山 地 农 必 性 物 李 报 8 1 9 9
续表 2
样地 号 模 型及参数值
8 8
.
5( 0 )
15
.
1 5 2
1 2
.
0 0 0
7
.
0 60
0
.
8 50
6
.
0 5 2
6
.
70 5
18 3
.
8 0 6
27
.
9 5 5
18
.
2 40
2 2
.
0 3 6
3
.
7 5 5
1 1
.
8 0 3
1 2
.
13 9
45 9 2
.
4 4 4
0 29
.
8 1 4
8 6
.
8 7 5
1 1 9
.
3 64
3
.
33 6
3 6
.
48 5
43
.
1 5 2
235 4 68 7
从表 1可以看出 , 全林 的 C > l , I > 0 , I , > 1 , 动 / , > l , q > 0 , K ~ 0 , 碗 / v < 1 , 由此判
断 ,茶袋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 群集均数 几 二 2 0 . 0 7 2 > 2 , 说明聚集是 由昆虫的习
性与环境因家共同作用所引起 。
从表 2 可 以看出 , T ay lo r 式中 , a = 4 . 7 3 7 > 1 , b 二 1 . s n > 1 , 说明幼虫在一切密度下都是
聚集的 , 并且种群密度越高 ,聚集度越大 。 Iw ao 式中 , a = 7 . 4 14 > 0 , 说明幼虫分布的基本单位
是个体群 , 且个体之 间相互 吸引 ,夕= 1 . 624 > 1 , 说 明幼虫 的空 间分布型 为 聚集分布 。 兰 星
平图 的模型 和马 占山的模型 也都分别说明茶袋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
2
.
2 最适抽样数的确定
根据 I w ao 的方法 , 以 碗 一 n , 回归式中的 a 和夕值 ,计算在给定允许误差 ( D )时不同密度
水平下最适抽样数的公式为 :
n 一 : , / D , (宁 、 , 一 1 )
式中 D 的取值 ,根据调查需要而定 , 一般取 0 . 巧 、 0 . 2 或 0 . 3 , t 为置信水准 。 现以 9 0% 的
可靠性 ( t = 1 . 6 4 5) 计算不同密度水平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 , 见表 3 。
表 3 茶袋蛾幼虫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
D 2 0 3 0 4 0 6 0 8 0 10 0 1 5 0 2 0 0 3 0 0 4 00
0
.
1 5 12 6 10 9 10 0 9 2 8 8 8 5 8 2 8 0 7 8 7 8
0
.
2 0 7 1 6 1 5 6 5 2 4 9 4 8 4 6 4 5 4 4 4 4
0
.
3 0 3 1 2 7 2 5 2 3 2 2 2 1 2 0 2 0 2 0 19
0
.
4 0 1 8 15 1 4 13 1 2 12 1 2 1 1 1 1 11
从表 3 可 以看出 , 随着虫 口密度的增加 , 抽样数量逐渐减少 。 当种群密度上升到一定数量
时 , 由于生存空间的限制 ,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的最大容量 ,抽样数量也趋于稳定 。
2
.
3 空间分布型在序贯抽样中的应用
从前面的分布型测定中 , 已经知道 , 动 一 n : 呈线性回 归关系 , 因此可用 Iw ao 的序贯抽样
方法 ,在生产防治实践 中快速 、准确地检查林间幼虫的虫 口 密度是否达到防治指标 ,从而作 出
防治决策 。 I w ao 的序贯抽样公式为 :
T 。 ( n ) = n m 。 士 ! 了n [ ( a + 1 ) m 。 + (月一 1 ) m孟
式中 n 为抽样数 , 。 , 。 为防治指标 , 口 、 P 为回归参数 , t 为置信度 。
茶袋蛾幼虫 目前没有具体的防治指标 ,根据食叶害虫的一般分级标准和该虫对柏木的危
害情况 ,暂以 2 0 头 /株作为防治指标 。 将 , 。 二 2 0 , t 二 1 . 6 4 5 ( 9 0% 的可靠性 ) , a 二 7 . 4 14 , 月=
第 l期 王才军 : 茶袋蛾在柏木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初报
1
.
6 2 4代人序贯抽样公式 ,得序贯抽样方程如下 :
{
几 ( 。 ) = 2 0 。 + 3 3 . 6 2 7石
T乙( n ) = 2 0 。 一 3 3 . 6 2 7石
根据序贯抽样方程制作序贯抽样表 ,见表 4 。
表 4 茶袋蛾幼虫序贯抽样表 ( t 二 1 . 6 4 5)
n 2 4 6 8 10 12 1 4 16 18 2 0 2 2 2 4 2 6 2 8 3 0 3 2
T 6(
。 )
T舀( , )
14 7 2 0 2 2 55 3 0 6 3 5 6 4 0 6 4 5 5 5 0 3 5 5 0 5 9 8 6 4 5 6 9 1 7 3 8 7 8 4 8 3 0
13 38 6 5 9 4 1 2 4 1 5 4 1 85 2 17 2 5 0 2 8 2 3 15 3 4 9 3 8 2 4 16 4 5 0
根据序贯抽样方程和表 4 , 可进行林间幼虫调查 , 快速作 出防治决策 。 例 如 , 在林 间随机
抽取 16 株样树 ,进行全株 调查 , 若累计 虫数超过 4 5 头时 , 则需进行防治 ;若 累计 虫数不足
18 5 头时 , 勿需进行防治 ;若累计虫数介于二者之间 ,则需继续抽样 ,直到累计虫数大于 T 6( 。 )
值或小于 T乙( , )值时为止 。 但在实际抽样调查过程中 , 如果所抽样本的累计虫数总是介于理
论计算的上限值 〔T’ 。 ( 。 )〕与下限值【T云( , )〕之间 ,则不能作 出防治决策 , 因此 , 必须计算最大
抽样数量 。 其计算公式为 :
N ma
:
= t Z / n Z [ (
a + 一) / n : 。 + (夕一 l ) ]
现取 t 二 1 . 6 4 5 ( 9 0% 的可靠性 ) , D 二 0 . 3 , m 。 二 2 0 代人公式计算 , 得最大抽样数为 31 株 。
这时 , 若累计虫数还介于 T 。 ( , )与 T乙( 。 )之间 , 则以 累计虫数最靠近的那个界限值来作出判
断 , 即累计虫数最靠近 T 6( , ) , 需要防治 ; 累计虫数最靠近 T石,勿儒防治 。
3 讨 论
3
.
1 通过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法检验 ,茶袋蛾幼虫在任何密度下均呈 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
本成分为个体群 ,且个体之间相互吸引 ,聚集的原因是该虫的本身习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共同
作用 。 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发展规律是害虫预测的基础 ,是防治措施拟定 的依据 , 为了进
一步搞好该虫的治理工作 , 有必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引起聚集的详细因子 。
3
.
2 茶袋蛾幼虫生活于巢内 ,且巢绝大多数悬挂 于技条及叶上 , 易于发现 , 便于观察 ,是进行
林间虫情调查的较好时期 。 利用 I w ao 的方法进行幼虫序贯抽样 , 能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上 , 尽
量减少抽样数量 ,既可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 又能使调查结果与实际虫情相一致 ,从而正确
地作 出防治决策 。
4 参考文献
常 国斌 , 等 . 梨圃纷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 森林病虫通 讯 , 19 89 . 3 : 29 一 30 .
兰星平 . 汤 一 v 模型在检验昆虫空间分布型与抽样调查中的应用 . 林业科学 , 19 91 , 2 7 ( 5 ) : 5 1 一 51 6 .
兰星平 , 等 . 松毒蛾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 贵州林业科技 , 1 9 92 , 1 : 8 一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