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陕西府谷县煤矿资源整合项目实施对杜松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全 文 :陕西府谷县煤矿资源整合
项目实施对杜松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李慧(中煤科工集团 西安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本文分析了煤矿资源整合项目实施对杜松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煤炭资源整合;杜松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oal resource integration project for Du Song nature reserve,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measures.
Key words:coal resource integration;DU Song nature reserve;protection measures
doi:10. 3969 / j. issn. 1008 - 0155. 2012. 09. 076
中图分类号:F424.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 0155(2012)09 - 0137 - 01
府谷县是陕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的主要区域之一,
境内分布有众多煤炭资源整合项目。如果管理不到
位,煤炭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和营运过程中会对当地土
地资源、地表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对杜松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义重大。
1、杜松自然保护区概况
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 ,柏科刺柏
属,常绿乔木,陕西地方重点保护植物。其天然林分布
面积很小,多为疏林,主要靠天然更新,多年来屡遭破
坏,在我国大多地区已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2]。它主
要分布于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草原带的过渡地
区,在陕西北部分布较广,尤以府谷县杜松自然保护区
较集中。
府谷县杜松自然保护区始建于 1982 年,由陕西省
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陕西省林业厅主管,等级为县级。
位于府谷县西部和北部,西与神木县店塔镇、永兴乡和
大柳塔镇相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接壤。南
北长 60km,东西宽 45km,总面积 8721. 2 hm2[3]。目前
主要有四处分布区域,大致在大昌汗乡和老高川镇之
间、庙沟门镇以北、三道沟乡和新民镇之间、新民镇和
田家寨乡之间。
2、政策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规
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开矿、采
石、挖沙等活动”,据此,位于各井田范围内的杜松自然
保护区部分应禁止开采,且不能在保护区范围内实施
工程建设活动。
3.资源整合项目实施对杜松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3. 1 建设期影响分析
煤矿建设项目需要占地,如管理不善,建设期永久
或临时占地可能会侵占杜松保护区的土地;运输车辆
收稿日期:2012 - 07 - 27
作者简介:李慧(1980—) ,女,陕西榆林人,工程师,现在中
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环保所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如不按规定的施工道路行进,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运输
扬尘弥散将会影响杜松生长环境的空气质量;施工和
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散排、固废乱排乱弃等等,这些
因素都会影响到杜松的生长。
3. 2 营运期影响分析
营运期矿井开发对杜松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主要表
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地表沉陷的影响
煤矿开采可能引起的地表沉陷将使地表裂缝,出
现土沙移动面、松散物,从而使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在
短期内有所增加,不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严重时会出
现人工乔木倾倒、歪斜等,这种影响在沉陷盆地边缘表
现较明显。杜松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实施禁采,同时
要求在杜松保护区边界外按照相关规范留设保护煤
柱,确保杜松不受开采影响。因此,留设保护煤柱的情
况下杜松保护区受到采煤沉陷影响较小,在保护杜松
的同时,也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
②地下水疏干的影响
杜松自然保护区植物生长的涵养水主要依靠大气
降水和浅层地下水,一般情况下煤层开采主要影响的
是煤系地层基岩裂隙含水层,不会对杜松自然保护区
植物生长的涵养水层产生破坏,但在一些基岩薄弱的
区域,采煤形成的导水裂隙带有可能沟通浅层地下水,
造成浅层地下水水量的减少和水位的下降,从而影响
杜松的正常生长。
4、保护措施
4. 1 建设期保护措施
①建设期划定一定的施工范围,不得随意扩大;临
时占地及临时施工便道禁止占用杜松保护区的土地,
同时对运输物料的司机进行宣传教育,运输物料不得
随意更改行车路线;
②在杜松自然保护区的边界设标示牌及警示牌,
派专人定时巡查; (下转第 77 页)
·731·
过气化喷嘴进入气化炉。汽化剂氧气、蒸汽也通过气
化喷嘴进入气化炉,并在高温、高压下与粉煤进行气化
反应。出气化炉的高温合成气经激冷、洗涤后并人兖
矿鲁南化肥厂造气车间合成气管线。熔融灰渣在气化
炉激冷室中被激冷固化,经锁斗收集,定期排放。洗涤
塔出来的黑水经过二级闪蒸,水蒸气及一部分溶解在
黑水中的酸性气 CO2、H2S 等被迅速闪蒸出来,闪蒸气
经冷凝、分离后与气化分厂生产系统的酸性气一并处
理,闪蒸黑水经换热器冷却后排入地沟,送气化分厂的
生产装置污水处理系统。
中试气化炉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喷嘴对置式结
构,气化炉上部水平对置安放的 4 个喷嘴使物料进炉
后形成撞击流。气化炉为底部气、渣同向排出的竖直
圆筒结构,内衬耐火砖。这种撞击流气流床在强化热
质传递过程方面有显著优势。
2. 2 技术指标与特点
为便于比较,中试装置气化用煤为兖矿鲁南化肥
厂德士古(Texaco)水煤浆气化工业装置用煤质分析。
建成的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煤处理能力为 15 ~ 45t /
d,操作压力 2. 0 ~ 2. 5MPa,操作温度 1300 ~ 1400 ~ C。
根据装置运行负荷与工艺条件不同,中试装置运行的
典型合成气组成见表 1。表 1 还列出了谢尔(Shel1)粉
煤气化的合成气组成,可见中试合成气组成和 Shell 技
术基本一致。
将自创技术与其他几种气化技术的技术指标比较
列于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消耗
低,碳转化率高,在气化炉条件或煤种相同情况下,比
水煤浆气化技术节氧 16% ~ 21% ,节煤 2% ~ 4%,有
效气成分高 6% ~ 10%。虽然所用煤种不同,其结果
Shell和 GSP气化技术处于相同水平。
表 1 几种不同气化技术指标比较表
装置 材料 CO + H2,% 碳转化率,%
比痒耗 /m3 . m -3
O2 /[1000(CO + H2) ]
比煤耗 /kg. m -3
/[1000(CO + H2) ]
煤种
多喷嘴对置气化炉
煤粉 89 - 93 98 - 99 300 - 320 530 - 540 灰分 9. 14%
水煤浆 83 > 98 380 550 灰分 7. 67%
德士古装置 水煤浆 ≈83 ≈399 ≈644 灰分 9. 14%
Shell 煤粉 90 > 99 340 590 灰分 18%
GSP 煤粉 ≈91 > 99 335 584 灰分 12. 5%
3 发展前景及意义
加压气化技术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洁净煤技术之
一。“粉煤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技术”,被煤炭工业技
术委员会评为 2004 年度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粉
煤气化中试装置的建成与成功运行,是我国煤气化技
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又一个里程碑。打破了国外跨
国公司对粉煤气化技术的垄断,大大缩小了与国际先
进水平的差距,为我国能源和煤化工市场提供了新的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选择。对于清洁、高效利用我国
丰富煤炭资源,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该粉煤加压气化新技术将在国家“十一五”
科技计划支持下应用于兖矿贵州能化开阳合成氨项
目,实施自主创新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产业化,该项目
规模为年产 50 万吨合成氨。随着我国现代煤化工的
崛起与发展,粉煤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这一具有明显
优势的新技术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龚欣,等.自主创新的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技术[J]. 大氮
肥,2005,28(3) :154 ~ l55.
[2]龚欣,等. 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J]. 节能与
环保,2001,6:15 - 17.
[3]于广锁,等. 气流床煤气化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 现
代化工,2004,24(5) :23 - 26. (责任编辑:焦蓬华

)
(上接第 137 页)
③加强管理,对施工的工人进行宣传教育,禁止将
固废和污水随意排弃;固废需要临时堆放的,禁止占用
杜松自然保护区的土地,且不得长时间堆放。对临时
堆放的固废要求进行覆网加以覆盖,同时建议将施工
地段用编织布等围栏;
④矿井生产过程中还应加强职工防火安全教育,
制定相关的防火措施及应急预案;
⑤建设期临时占用的土地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
行植被恢复。
4. 2 营运期保护措施
①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项目实施中杜松自然保护
区的保护工作;
②杜松保护区设立标示牌,按照相关规范及要求
留设保护煤拄,保护煤柱内的资源实施禁采;
③建设单位应与“杜松保护区”管理部门建立联
系,设一定的机构,专人负责,定期对保护区进行巡查,
对出现倾倒、歪倒杜松,应及时扶栽、补偿;
④矿井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职工防火安全教育,制
定相关的防火措施及应急预案;
⑤建设单位在营运期间设置地表移动变形观测
站,以观测开采,确保杜松自然保护区的安全和采区的
安全开采。
参考文献:
[1]李景侠,等.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及保护对策[J].西北
林学院学报,1999,14(3) :6 - 12.
[2]褚胜利,等. 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群落特征研究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3.
[3]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图集[M].西安地图出版社,2011,4.
(责任编辑:陈凌霄)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