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economic valuation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全 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3
欧阳志云 3 3  王如松 赵景柱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0)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
用.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及其它生产生活原料 ,更重要的是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 ,维
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 ,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 ,净化环境 ,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
人们逐步认识到 ,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 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
的广泛重视 ,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纷纷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与定量评价方法 ,并已成为当前生态学与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本文拟系统地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的评估方法 ,并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系.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可持续发展.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economic valuation. Ouyang Zhiyun , Wang Rusong and Zhao Jingzhu ( Research Center
f or Eco2Envi ronmental Sciences , Academia S inica , Beijing 100080) . 2Chin. J . A ppl . Ecol . , 1999 , 10 ( 5) : 635~
640.
Ecosystem services impl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formed and sustained by ecosys2
tem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 on which , human life relies for existence. They not only supply human with the produc2
tion of ecosystem goods , such as food , forage , timber , fuel , natural fiber and pharmaceuticals , but also perform fun2
damental life2support services , which include the purification of air and water , detoxific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wastes , regulation of climate , regeneration of soil fertility ,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biodiversity , and mitigation
of floods , droughts , and wind and water erosions. It is recognized that ecosystem services are essential to civi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on the research of ecosystem services , and ecologists and e2
conomists discuss in succession the connotations and the valuation methods of ecosystem services , which have become
the frontier’s topics in ecology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 In this paper , the research advances and tendencies in ecosys2
tem services , their economic valu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literaturally surveyed and dis2
cussed.
Key words  Ecosystem services , Economic valuatio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9670089) .
  3 3 通讯联系人.
  1999 - 01 - 20 收稿 ,1999 - 05 - 07 接受. .
1  引   言
  虽然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才刚刚起
步 ,但是我们的祖先早已就意识到了生态系统对人类
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早在古希腊 ,柏拉图就认识到雅
典人对森林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和水井的干涸. 在
中国风水林的建立与保护也反映了人们对森林保护村
庄与居住环境作用的认识. 在美国 , George Marsh 也许
是第一个用文字记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用的人[17 ] .
他在《Man and Nature》一书中记载 :由于受人类活动
的巨大影响 ,在地中海地区“广阔的森林在山峰中消
失 ,肥沃的土壤被冲刷 ,肥沃的草地因灌溉水井枯竭而
荒芜 ,著名的河流因此而干涸. ”Marsh 也意识到了自
然生态系统分解动植物尸体的服务功能[17 ] . 同时他还
指出 ,水、肥沃的土壤 ,乃至我们所呼吸的空气都是大
自然与其生物所赐予的. 以后直到 Aldo Leopold 才开
始深入地思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16 ] ,认识到人类自
己不可能替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并指出 :“土地伦理
将人类从自然的统治者地位还原成为自然界的普通一
员”[16 ] . 在这个时期 , Fairfield Osborn[22 ]研究了生态
系统对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他指出 ,只要我们注
意地球上可耕种及人类可居住的地方 ,就可以发现水、
土壤、植物与动物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条件 ,乃至人
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Vogt [35 ]是第一个提出自然资本概
念的人 ,他在讨论国家债务时指出 ,我们耗竭自然资源
(尤其土壤)资本 ,就会降低我们偿还债务的能力.
  40 年代以来的生态系统概念与理论的提出和发
展 ,促进了人们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认识与了解 ,
并为人们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科学基础.
  自 70 年代以来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始成为一个
科学术语及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分支. 在文献
[30 ]中首次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Service”一词 ,
并列出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环境服务”功能 ,包
括害虫控制、昆虫传粉、渔业、土壤形成、水土保持、气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999 年 10 月  第 10 卷  第 5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Oct . 1999 ,10 (5)∶635~640
候调节、洪水控制、物质循环与大气组成等方面. 稍后 ,
Holdren[13 ]与 Ehrlich[8 ]论述了生态系统在土壤肥力与
基因库维持中的作用 ,并系统地讨论了生物多样性的
丧失将会怎样影响生态服务功能 ,以及能否用先进的
科学技术来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等问题. 并
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的快慢取决于生物多样性
丧失的速度 ,企图通过其他手段替代已丧失的生态服
务功能的尝试是昂贵的 ,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失
败的. 随着这些文章的引用 ,后来出现了自然服务功
能[36 ]一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8 ]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这一术语逐渐为人们所公认和普遍使用.
  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委员会于 1991 年组织了一
次会议 ,主要讨论怎样开展生物多样性的定量研究 ,促
进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研究以及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的发展[29 ,31 ] ,并
使这一课题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新热点. 美国生态
学会组织了以 Gretchen Daily 负责的研究小组 ,对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且形成了能反
映当前这一课题研究最新进展的论文集[6 ] .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
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
用[6 ]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品、医药及其它生产生
活原料 ,还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形成了人
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可以包括有机质的合成与生产、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
维持、调节气候、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土壤肥力的更
新与维持、环境净化与有害有毒物质的降解、植物花粉
的传播与种子的扩散、有害生物的控制、减轻自然灾害
等许多方面.
2 . 1  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
  生态系统通过第一性生产与次级生产、合成与生
产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有机质及其产品. 据统计每年
各类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粮食 1. 8 ×109t ,肉类约 6. 0
×108t [38 ] ,同时海洋还提供鱼约 1. 0 ×108t [33 ] . 生态系
统还为人类提供了木材、纤维、橡胶、医药资源 ,以及其
它工业原料. 生态系统还是重要的能源来源 ,据估计 ,
全世界每年约有 15 %的能源取自于生态系统 ,在发展
中国家更是高达 40 %[11 ] .
2 . 2  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
  生物多样性是指从分子到景观各种层次生命形态
的集合. 生态系统不仅为各类生物物种提供繁衍生息
的场所 ,而且还为生物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形
成提供了条件. 同时 ,生态系统通过生物群落的整体创
造了适宜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同物种不同的种群对气候因子的扰动与化学环境
的变化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为
不同种群的生存提供了场所 ,从而可以避免某一环境
因子的变动而导致物种的绝灭 ,并保存了丰富的遗传
基因信息.
  生态系统在为维持与保存生物多样性的同时 ,还
为农作物品种的改良提供了基因库. 据研究 ,人类已知
约有 8 万种植物可以食用 ,而人类历史上仅利用了
7000 种植物[37 ] ,只有 150 种粮食植物被人类广泛种
植与利用 , 其中 82 种作物提供了人类 90 %的食
物[18 ,25 ] .那些尚未为人类驯化的物种 ,都由生态系统
所维持 ,它们既是人类潜在食物的来源 ,还是农作物品
种改良与新的抗逆品种的基因来源.
  生态系统还是现代医药的最初来源 ,最新研究表
明 ,在美国用途最广泛的 150 种医药中 ,118 种来源于
自然 ,其中 74 %源于植物 ,18 %来源于真菌 ,5 %来源
于细菌 , 3 %来源于脊椎动物 [9 ,10 ,26 ] . 在全球 ,约有
80 %的人口依赖于传统医药 ,而传统医药的 85 %是与
野生动植物有关的.
2 . 3  调节气候
  从人类诞生以来 ,地球气候变化比较剧烈 ,在 2 万
年前的冰期 ,地球上大多数陆地仍履盖着厚厚的冰盖.
尽管近 1 万年来 ,全球气候比较稳定 ,但其周期性的变
化 ,仍极大地影响了人类活动与人口分布 ,甚至在
1550~1850 年间 ,欧洲发生了所谓的小冰期 ,气温明
显降低.
  气候对地球上生命进化与生物的分布起着主要的
作用 ,尽管一般认为地球气候的变化主要是受太阳黑
子及地球自转轨道变化影响. 但生物本身在全球气候
的调节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 ,生态系统通过固定
大气中的 CO2 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3 ] . 生态系统还
对区域性的气候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植物通过发达
的根系从地下吸收水分 ,再通过叶片蒸腾 ,将水分返回
大气 ,大面积的森林蒸腾 ,可以导致雷雨 ,从而减少了
该区域水分的损失 ,而且还降低气温 ,如在亚马逊流
域 ,50 %的年降水量来自于森林的蒸腾[27 ] .
2 . 4  减轻洪涝与干旱灾害
  每年 ,地球上总降水量约 1. 19 ×1013 m3 ,大多数
雨水首先由土壤吸收 ,然后再由植物利用 ,或转入地下
水. 但如果没有生态系统的作用 ,雨水直接降到裸露的
地面 ,不仅大大减少土壤对水分的吸收量 ,使地面径流
增加 , 还将导致土壤与营养物的流失 [12 ] . 在 New
63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0 卷
Hampshere 的径流研究发现 ,裸地平均径流增加 40 % ,
而在森林砍伐后的 4 个月 ,地表径流通比砍伐前增加
5 倍[4 ] . 据研究 ,喜马拉雅山大范围的森林砍伐加剧
了孟加拉国的洪涝灾害[14 ] ,在非洲 ,大范围的干旱可
能也与大规模的森林砍伐有关. 我国 1998 年长江全流
域洪涝灾害的形成与中上游植被及中游湖泊减少、水
源涵养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的密切关系 ,已为人们
所广泛认识[1 ] .
  水土流失的发生不仅使土壤生产力下降 ,降低雨
水的可利用性 ,还造成下游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 ,水质
下降. 河道、水库淤积 ,降低发电能力 ,增加洪涝灾害发
生的可能性[24 ] . 在全球 ,仅水土流失导致水库淤积所
造成的损失约 60 亿美元.
  湿地调蓄洪水的作用已为人们所熟知 ,泛洪区的
森林不仅能减缓洪水速度 ,还能加速泥沙的沉积 ,减少
泥沙进入河道、湖泊与海洋. 如 Mississippi 流域保留的
小面积湿地 ,在预防 Mississippi 河的洪水起了重要的
作用.
2 . 5  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
  土壤是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组分 ,但这份通过成
千上万年积累形成的财富 ,几年的时间就可以流失殆
尽.在世界历史上 ,肥沃的土壤养育了早期的文明 ,也
有的古代文明也因土壤生产力的丧失而衰落[2 ] ,在今
天 ,世界约有 20 %的土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退
化[21 ] . 除在水分循环中的作用外 ,土壤的生态服务功
能至少可以归纳为如下 5 个方面 : (1) 为植物的生长
发育提供场所 ,植物种子在土壤中发芽 ,扎根 ,生长 ,开
花结果 ,在土壤的支撑下 ,完成其生命周期. (2) 为植
物保存并提供养分 ,土壤中带负电荷的微粒可吸附可
交换的营养物质 ,以供植物吸收. 如果没有土壤微粒 ,
营养物将会很快淋失. 同时 ,土壤还作人工施肥的缓冲
介质 ,将营养物离子吸附在土壤中 ,在植物需要时释
放. (3) 土壤在有机质的还原中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 ,
在还原过程中 ,还将许多人类潜在的病原物无害化. 人
类每年产生的废弃物约 1. 3 ×1011 t ,其中约 30 %是源
于人类活动[34 ] , 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农
作物残留物以及人与各种家畜的有机废弃物. 有幸的
是 ,自然界拥有一系列的还原者 ,从秃鹰到细菌 ,它们
能从各种废弃物的复杂有机大分子中摄取能量. 不同
种类的微生物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各自分解某种特定
的化合物 ,并合成新的化合物 ,再由其它微生物利用 ,
直到还原成最简单的无机化合物. 许多工业废弃物 ,如
肥皂、农药、油、酸等都能被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无害
化与降解. (4) 由有机质还原形成简单无机物最终作
为营养物返回植物 ,有机质的降解与营养物的循环是
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土壤肥力 ,即土壤为植物提供营
养物的能力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中的细菌、真菌、
藻类、原生动物、线虫 ,蚯蚓等各种生物的活性. 细菌可
以从大气中摄取氮 ,并将其转换成植物可以利用的化
学形态. 在 1hm2 土地中的蚯蚓每年可以加工 10 余吨
有机物 ,从而可以大大改善土壤肥力及其理化性
质[15 ] . (5) 土壤在 N、C、S 等大量营养元素的循环中
起着关键作用 ,如 ,与土壤中 C 的储量相比 ,植物的作
用相形见拙 ,据估算 ,土壤 C 的贮量是全部植物中 C
总储量的 1. 8 倍 ,而土壤中 N 的储量更是植物中总量
的 19 倍[28 ] .
2 . 6  传粉与种子的扩散
  大多数显花植物需要动物传粉才得以繁衍. 据研
究 ,在全世界已记载的 24 万种显花植物中 ,有 22 万种
需要动物传粉. 如果没有动物的传粉 ,不仅会导致农作
物大幅度减产 ,还会导致一些物种的绝灭[5 ] . 据记载 ,
已发现传粉动物约 10 万种 ,包括鸟、蝙蝠与昆虫. 动物
在为植物传粉的同时 ,也取得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所需
要的食物与营养. 动物还是植物扩散的主要载体之一.
2 . 7  有害生物的控制
  与人类争夺食物、木材、棉花及其它农林产品的生
物 ,统称为有害生物 ,据估计每年有 25 %以上的农产
品被这些有害生物消耗[23 ] . 同时 ,还有成千上万种杂
草直接与农作物争水、光和土壤营养. 据估计 ,农作物
99 %的潜在有害生物能得到自然天敌的有效控制[7 ] ,
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 ] . 由于化学农药
的大量使用 ,对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越来越多 ,农药使
用剂量也在不断提高. 农药的大量使用 ,不仅严重地污
染了环境 ,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而且还减少了害
虫的自然控制能力 ,加剧了次要害虫的爆发[19 ] .
2 . 8  环境净化
  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净化作用包括植物对大气污
染的净化作用和土壤2植物系统对土壤污染的净化作
用. 植物净化大气主要是通过叶片的作用实现的. 绿色
植物净化大气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吸收 CO2 ,
放出 O2 等 ,维持大气环境化学组成的平衡 ;二是在植
物抗生范围内能通过吸收而减少空气中硫化物、氮化
物、卤素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SO2 在有害气体中数量最多 ,分布最广 ,危害较
大. 一般生长在 SO2 污染地区植物叶中 SO2 的含量比
周围正常叶子的含 S 量高 5~10 倍. 只要不超过一定
的限度 ,植物不出现伤害症状 ,植物为大气的天然净化
器. 据研究 ,当污染源附近的 SO2 浓度为 0. 27mg·m - 3
7365 期              欧阳志云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时 ,在距污染源 1000~1500m 处 ,非绿化带浓度为
0. 16mg·m - 3 ,绿化带浓度为 0. 08mg·m - 3 ,比非绿化
带低 0. 08mg·m - 3 .
  粉尘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物之一 ,植物特别是
树木对烟灰、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研
究发现云杉、松树、水青岗 ,树木年阻尘量分别为 32、
34. 4 和 68t·hm - 2 .
  树木的减尘滞尘作用可以使空气得到某种程度上
的净化 ,树木因为形体高大 ,枝叶茂盛 ,具有降低风速
的作用 ,可使大粒灰尘因风速减小而沉降于地面 ,叶表
面因为粗糙不平、多绒毛 ,有油脂和粘性物质 ,又能吸
附、滞留粘着一部分粉尘 ,从而使含尘量相对减少. 研
究表明 ,在一个生长季节里 ,水泥厂附近的黑松林可滞
尘 44kg·hm - 2 .
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方法
3 . 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分类
3 . 1 . 1 直接利用价值  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
的价值 ,它包括食品 ,医药及其它工农业生产原料 ,景
观娱乐等带来的直接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可用产品的
市场价格来估计.
3 . 1 . 2 间接利用价值  主要是指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 ,如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
循环 ,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 ,保护土壤肥力 ,净
化环境 ,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等支撑与维持地
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 间接利用价值的评估常常需
要根据生态系统功能的类型来确定 ,通常有防护费用
法、恢复费用法、替代市场法等.
3 . 1 . 3 选择价值  选择价值是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利
用与间接利用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 例
如 ,人们为将来能利用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净化大气
以及游憩娱乐等功能的支付意愿. 人们常把选择价值
喻为保险公司 ,即人们为自己确保将来能利用某种资
源或效益而愿意支付的一笔保险金. 选择价值又可分
为 3 类 :即自己将来利用 ;子孙后代将来利用 ,又称之
为遗产价值 ;及别人将来利用 ,也称之为替代消费.
3 . 1 . 4 存在价值  存在价值亦称内在价值 ,是人们为
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继续存在的支付意愿. 存在
价值是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价值 ,是一种与人类利用
无关的经济价值. 换句话说 ,即使人类不存在 ,存在价
值仍然有 ,如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与涵养水源能
力等. 存在价值是介于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一
种过渡性价值 ,它可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提供共同
的价值观.
3 .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根据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研
究成果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可分
为两类[32 ] :一是替代市场技术 ,它以“影子价格”和消
费者剩余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评价方法
多种多样 ,其中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
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 ;二是模拟市场技术 (又
称假设市场技术) ,它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
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其评价方法只有 1 种 ,即条
件价值法.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常用的条件价值法、费用
支出法与市场价值法.
3 . 2 . 1 条件价值法  也称调查法和假设评价法 ,它是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中应用最广泛的评估方法
之一. 条件价值法适用于缺乏实际市场和替代市场交
换商品的价值评估 ,是“公共商品”价值评估的一种特
有的重要方法 ,它能评价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
济价值 ,包括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存在价值
和选择价值.
  支付意愿可以表示一切商品价值 ,也是商品价值
的唯一合理表达方法. 西方经济学认为 :价值反映了人
们对事物的态度、观念、信仰和偏好 ,是人的主观思想
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 ;支付意愿是“人们一切行为价
值表达的自动指示器”,因此商品的价值可表示为 :
  商品的价值 = 人们对该商品的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又由实际支出和消费者剩余两个部分组成.
对于商品 ,由于商品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 ,其支付意
愿的两个部分都可以求出. 实际支出的本质是商品的
价格 ,消费者剩余可以根据商品的价格资料用公式求
出.因此 ,商品的价值可以根据其市场价格资料来计
算.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 :对于有类似替代品的商品 ,其
消费者剩余很小 ,可以直接以其价格表示商品的价值.
  对于公共商品而言 ,因公共商品没有市场交换和
市场价格 ,因此支付意愿的两个部分 (实际支出和消费
者剩余)都不能求出 ,公共商品的价值也因此无法通过
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估计. 目前 ,西方经济学发展了假
设市场方法 ,即直接询问人们对某种公共商品的支付
意愿 ,以获得公共商品的价值 ,这就是条件价值法.
  条件价值法属于模拟市场技术方法 ,它的核心是
直接调查咨询人们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 ,并以
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
值.在实际研究中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在一系列假
设问题下 ,通过调查、问卷、投标等方式来获得消费者
的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 ,综合所有消费者的支付意
愿和净支付意愿来估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
83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0 卷
值.
3 . 2 . 2 费用支出法  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评价生态服
务功能的价值. 费用支出法是一种古老又简单的方法 ,
它以人们对某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支出费用来表示其经
济价值. 例如 ,对于自然景观的游憩效益 ,可以用游憩
者支出的费用总和 (包括往返交通费、餐饮费用、住宿
费、门票费、入场券、设施使用费、摄影费用、购买纪念
品和土特产的费用、购买或租借设备费以及停车费和
电话费等所有支出的费用)作为森林憩的经济价值.
3 . 2 . 3 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与费用支出法类似 ,
但它可适合于没有费用支出的但有市场价格的生态服
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例如没有市场交换而在当地直接
消耗的生态系统产品 ,这些自然产品虽没有市场交换 ,
但它们有市场价格 ,因而可按市场价格来确定它们的
经济价值.
  市场价值法先定量地评价某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效
果 ,再根据这些效果的市场价格来评估其经济价值. 在
实际评价中 ,通常有两类评价过程. 一是理论效果评价
法 ,它可分为 3 个步骤 :先计算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的定量值 ,如涵养水源的量、CO2 固定量、农作物增产
量 ;再研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子价格”,如涵养水源的
定价可根据水库工程的蓄水成本 ,固定 CO2 的定价可
以根据 CO2 的市场价格 ;最后计算其总经济价值. 二
是环境损失评价法 ,这是与环境效果评价法类似的一
种生态经济评价方法. 例如 ,评价保护土壤的经济价值
时 ,用生态系统破坏所造成的土壤侵蚀量及土地退化、
生产力下降的损失来估计.
  理论上 ,市场价值法是一种合理方法 ,也是目前应
用最广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方法. 但由
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种类繁多 ,而且往往很难定量 ,实
际评价时仍有许多困难.
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发展
  近几个世纪以来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人们干预自
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森林采伐、湿地开发、生物资源的
开发利用 ,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全球生态系统的
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减少 ,受人
控制的生态系统面积迅速增加. 同时 ,大量环境污染物
进入生态系统 ,大大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容量 ,进而破
坏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损
害. 生态系统调节大气化学环境 ,保育生物多样性及进
化进程 ,维持土壤肥力等的能力受到消弱 ,从而导致了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使人类未来的发展受到威胁.
从这个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维持与
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保护
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维持一个可持续的生物圈. 现代研
究也证明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
础 ,科学技术能影响生态服务功能 ,但不能替代自然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 ,维持生态服务功能是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
致谢  在成文过程中得到李文华院士、冯宗炜研究员及吴刚副
研究员的指导 ,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李文华. 1999.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自然资源学报 ,15 (1) : 1~9.
2  Adams , R. McC. 1981. Heartland of Cities : Surveys of Ancient Set2
tlement and Land Use on the Central Floodplain of the Euphrates.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Alexander ,S. , Schneider , S. , Lagerquist , K. 1997. Ecosystem ser2
vices : interaction of climate and life. In : Daily , G. (ed. ) . Nature’s
Services :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 Washington D
C : Island Press. 71~92.
4  Bormann , F. , Likens , G. , Fisher , D. , Pierce , R. 1968. Nutrient
loss accelerated by clear - cutting of a forest ecosystem. Science , 159 :
882~884.
5  Buchmann , S. L . , Nabhan , G. P. 1996. The Forgotten Pollinators.
Washington D C : Island Press.
6  Daily , G. C. 1997. Natures Services :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 Washington D C : Island Press.
7  DeBach , P. 1974. Biological Control by Natural Enemies.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Ehrlich , P. R , Ehrlich ,A. H. 1981. Extinction. New York : Ballan2
tine.
9  Farnsworth , N. R. , Akerele , O. , Bingel , A. S. et al . 1985.
Medicinal plants in therapy. B ulleti 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2
tion , 63 : 965~981.
10  Grifo , F. , Rosenthal , J . ( ed. ) . 1997. Biodiversity and Human
Health. Washington D C : Island Press.
11  Hall , D. O. , Rosillo - Calle , F. , Williams , R. H. , Woods ,J .
1993. Biomass for energy : supply prospects. In Johansson , T. , Kel2
ly , H. , Reddy , A. , Williams , R. ( eds. ) . Renewable Energy :
Sources for Fuels and Electricity. , Washington D C : Island Press.
593~651.
12  Hillel , D. 1991. Out of the Earth : Civilization and the Life of the
Soil.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13  Holdren , J . P. , Ehrlich , P. R. 1974. Human population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 . A merican Scientist , 62 : 282~292.
14  Ives , J . , Messerli , B. 1989. The Himalayan Dilemma : Reconciling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London : Routledge.
15  Lee , K. 1985. Earthworms : Their Ecology and Relationships with
Soils and Land Use.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6  Leopold , A. 1949. A Sandy County Almanac and Sketches from Here
and Ther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  Marsh , G. P. 1864 (1965) . Man and Nature. New York : Charles
Scribner.
18  Nabhan , G. P. , Buchmann , S. L . 1997. Pollination services : Biodi2
versity’s direct link to world food stabilit y. In Daily , G. (ed. ) . Na2
ture’s Services :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 Wash2
ington D C : Island Press. 133~150.
19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 NRC) . 1989.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Washington D C :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  Naylor , R. , Ehrlich , P. 1997. The value of natural pest control ser2
vices in agriculture. In : Daily , G. (ed. ) . Nature’s Services :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 Washington D C : Island Press.
9365 期              欧阳志云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151~174.
21  Oldeman , L . , van Engelen , V. , Pulles , J . 1990. The extent of hu2
man - induced soil degradation , Annex 5. In : Oldeman , L . R. ,
Hakkeling , R. T. A. , Sombroek , W. G. (eds. ) . World Map of the
Status of Human - Induced Soil Degradation : An Explanatory Note ,
rev. 2nd. Wageningen : International Soil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Centre.
22  Osborn , F. 1948. Our Plundered Planet . Boston : Little , Brown and
Company.
23  Pimentel , D. , McLaughlin , L . , Zepp , A. et al . 1989. Environ2
mental and economic impacts of reducing U. S. agricultural pesticide
use. Handbook of Pest M anagement in A gricult ure , 4 : 223~278.
24  Pimentel , D. , Harvey , C. , Resosudarmo , P. et al . 1995. Environ2
mental and economic costs of soil erosion and conservation benefits.
Science ,267 : 1117~1123.
25  Prescott - Allen , R. , Prescott - Allen , C. 1990. How many plants
feed the world ? Conservation Biology , 4 : 365~374.
26  Principe , P. P. 1989.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plants and their
constituents as drugs. In : Wagner , H. , Hikino , H. , Farnsworth ,
N. R. ( ed. ) . Economic and Medicinal Plant Research . Vol. 3.
London : Academic Press. 1~17
27  Salati , E. 1987. The forest and the hydrological cycle. In : Dickin2
son , R. (ed. ) . The Geophysiology of Amazonia. New York : John
Wiley and Sons. 273~294.
28 Schlesinger , W. 1991. Biogeochemistry : An Analysis of Global
Change. San Diego : Academic Press.
29  Schulze , E. D , Mooney , H. (ed. ) . 1993. Biodiversity and Ecosys2
tem Function. Berlin : Springer - Verlag.
30  Study of Crit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1970. Man’s Impact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 Berlin : Springer - Verlag.
31  Tilman , D. 1997.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In Daily ,
G. ( ed. ) . Nature’s Services :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2
cosystems. Washington D C : Island Press. 93~112.
32  UNEP. 1991. Guidelines for the Preparations of Country Studies on
Costs , Benefits and Unmet Needs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Conserv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Planned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2
sity , Niobe , United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gram.
33  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UNFAO) . 1994.
FAO Yearbook of Fishery Statistics. Volume 17.
34  Vitousek , P. , Ehrlich , P. , Ehrlich , A. , Matson , P. 1986. Human
appropri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photosynthesis. BioScience , 36 : 368
~373.
35  Vogt , W. 1948. Road to Survival. New York : William Sloan.
36  Westman , W. E. 1977. How much are nature’s service worth ? Sci2
ence. 197 : 960~964.
37  Wilson , E. O. 1989. Threats to biodiversity. Scientific American.
Sept : 108~116.
38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 WRI) . 1994. World Resources : A Guide
to the Global Environment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简介  欧阳志云 ,男 ,1962 年生 ,博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系
统生态、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与野生生物生境的影响及生态评
介与生态规划研究. 发表论文 50 多篇. E2mail :ouyang @panda.
ioz. ac. cn
04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