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oductivity and diversity indices for evaluating agricultural ecolomic system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与多样性评价指标



全 文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年 ! 月 第 ∀ 卷 增刊
#∃ %& ∋ ( ∋ )∗ + , & − . ∗/ − 00. %∋ 1 ∋ #∗ . ∗ 2 3 , 4 5 6 ‘    , ∀ 78 9 00 : ; 6  ! <一  = >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与多样性
评价指标
袁从 伟 7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南京 “‘? ‘= ’
【摘要】 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稳定性 、持续性 、均衡性进行了分析 , 并将三者
加权平均作为生产特性指数 , 乘以多年平均的生产率作为综合生产力 , 以反映系统的生产
力水平及生产特性 : 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特性提出了协调性 7多样性 ;的量化指标 ,
并提出了农业生 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
关键词 评价指标 生产力 多样性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0≅ Α Β 9 Χ Δ ΕΦ ΕΔΓ 5 Η Β Β ΕΦ Χ ≅ 8 ΕΔΓ ΕΗ Β ΕΙ Χ 8 ϑΑ ≅ Χ Φ 5 Κ9 5 ΔΕΗ Λ 5 Λ ≅ ΕΧ 9 ΚΔ9 ≅ 5 Κ Χ Ι Α ΚΑ Μ ΕΧ 8 Γ8ΔΧ Μ : 3 9 5 Η # Α Η Ν
Λ ΓΕ 7·%Ε5 , 6  6‘ − Ι 5 Β Χ Η 少 Αϑ − Λ ≅Ε Ι Α ΚΔ 9 ≅ 5 Κ ( ΧΕΧ Η Ι Χ 8 , & 5 ΗΟΕ , 6  >  ? ?  = ;一#Π ΕΗ : ) : 少户 : ∋ Χ Α Κ: ,   , ∀ 78 9 Θ Θ : ; 6  ! < 一  = > :
%Η ΔΠ Ε8 Θ 5 Θ Χ ≅ , ΔΠΧ 8 Δ 5 Ρ ΕΚΕΔΓ , 8 9 8 Δ5 ΕΗ 5 ΡΕΚΕΔΓ 5 Η Β Π 5 ≅Μ Α Η ΕΑ 9 8 Η Χ 8 8 Α ϑ 5 Λ ≅ ΕΧ 9 ΚΔ 9 ≅ 5 Κ Χ Χ Α ΚΑ Μ ΕΧ
8Γ 8 ΔΧ Μ 5 ≅ Χ 8 Χ ΚΧΧ Δ ΧΒ 5 8 尽Φ 5 Κ9 5 Δ ΕΑ Η ΕΗ Β ΕΧ Χ8 , 5 Η Β Σ Χ ΕΛ Π ΔΧ Β 5 8 ΕΔ8 0 ≅ Α Β 9 Χ Δ ΕΦ Χ Θ ≅ Α Θ Χ ≅ ΔΓ ΕΗΒ ΕΧΧ 8 :
− ϑΔΧ ≅ Μ 9 ΚΔΕΘ ΚΕΧ Β ΡΓ Μ 5 Η Γ Γ Χ 5 ≅ 8 5 Φ Χ≅ 5 Λ Χ Θ ≅ Α Β 9 Χ ΔΕΦ ΕΔΓ , ΔΠ Χ Γ Χ 5 Η ΡΧ 9 8 Χ Β ΔΑ ≅ Χ ϑΚΧ ΧΔ ΔΠ Χ Θ ≅ Α Ν
Β 9 Χ ΔΕΦ ΕΔΓ 5 Η Β Θ ≅0Β 9 Χ ΔΕΦ Χ Θ ≅ Α Θ Χ ≅ ΔΓ Α ϑ ΔΠ Χ 8邓 ΔΧ Μ · − Τ 9 5 Η ΔΕϑΕΧ Β ΕΗ Β Χ Υ Α ϑ Β ΕΦ Χ ≅ 8 ΕΔΓ  5 Β Ν
Φ 5 Η Χ Χ Β Δ Α Β Χ 8 Χ ≅ ΕΡ Χ ΔΠ Χ 8 Δ ≅ 9 Χ Δ 9 ≅ 5 Κ Θ ≅ Α Θ Χ ≅ ΔΕΧ 8 Α ϑ Φ 5 ≅ ΕΑ 9 8 5 Λ ≅ ΕΧ 9 ΚΔ9 ≅ 5 Κ Χ Χ Α ΚΑ Μ ΕΧ 8Γ 8 ΔΧ Μ 8 , 5 Η Β
5 Η Χ Φ 5 Κ9 5 ΔΕΑ Η ΕΗ Β Χ Υ 8 Γ8 ΔΧ Η , Α ϑ 5 Λ ≅ ΕΧ 9 ΚΔ9 ≅ 5 Κ ΧΧ Α ΚΑ Η ‘ΕΧ 了8 ΔΧ Μ  Θ 9 Δ ϑΑ ≅ Σ 5 ≅ Β :
ς Χ Γ Σ Α ≅Β 8 ∋ Φ 5 Κ9 5 ΔΕΑ Η ΕΗ Β Χ Υ , 0 ≅ Α Β 9 Χ ΔΕΦ ΕΔΓ , 1 ΕΦ Χ ≅ 8 ΕΔΓ , − Λ ≅ ΕΧ 9 ΚΔ 9 ≅ 5Κ Χ Χ Α ΚΑ Μ ΕΧ 8 Γ8 ΔΧ Μ :
 引 言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讨论 了农业生态经
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一般的作法
是对系统的生产条件 、生产水平 、结构 、生
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等方面提出若
干具体的指标 : 为了筛选出最重要的指标 ,
采取主成分分析法 、重心法聚类 Ω8: ‘! 〕: 为便
于具有不同数量级的指标综合 比较 , 需要
进行无量纲化 、减少数量级差处理 Ω8Ξ : 最后
按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赋以不同的权重后 ,
加权平均为综合评价指数 : 为 了减少确定
权重的主观随意性 , 有的还采取专家咨询
法和层次分析法 ΩΚ? 6 :
目前国外很少研究者开展这方面的工
作 : 引起我们兴趣的是 # Α Η Σ 5 Γ ΩΚ ·“ Ψ提出的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可以用几个动
态的基本性质来表达 : 这不仅可描述系统
的主要行为 , 并能用于不同层次上农业发
展项 目的设计及评价 : 他所建议的特性是 6
生产率 70≅ Α Β 9 Χ Δ ΕΦ ΕΔΓ ; 、稳定性 7( Δ5 Ρ ΕΚΕΔΓ ; 、
持续性 78 9 8 Δ5 ΕΗ 5 ΡΕΚΕΔΓ ;和公平性 7∋ Τ 9 ΕΔ 5 三
ΡΕ ΚΕΔ Γ ; : 这些特性的提出以及他对这些特性
所作出的定义是很有价值的 , 但要 进行量
化却非易事 :
作者从中国国情 出发 , 对 系统的基本
特性作出了一些概念上的修正并建议了一
套量化的方法 ΩΚ> 〕: 本文进 一步改进这些指
标的表达 , 并把几项基本特性与系统的生
产率综合为一项综合生产力指标 , 以及对
系统的结构性指标予以探讨 : 最后提 出一
  > 年 Ζ 月  ! 日收到 ,  ! 年 Κ 月 日改 回 :
! Ζ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卷
个简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 ( 1 为统计标准差 :
> 基本指标的定义及最化
>:  生产率
生产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土地生
产率 、 劳动生产率 、 资金 生产率 、能量或物
质投入 的生产率表示 : 由于农业生产年际
间的不稳定性 , 可取 多年 的生产率数值平
均 , 得出平均值7户;和标准差 7( 1 ; :
>: > 持续性
持续性指在一段时间内生产率变动的
总趋势 : 它可 以是上升 、不变或下降 7即正
值 、零或负值 ;: 将多年的生产率数值进行
直线回归 , 方程 中的斜率 [ 表示统计期间
生产率平均年增或减的数量 ∴将 [ 除以这
期 间的平均生产率 户 , 即得平均年增率 , ,
可作为持续性的标志 :
尸 , ] 5 ⊥ [ · Η 7 ;
式中 , 0 。 为统计期间某一年的生产率 , 5 为
起始的生产率 , [ 为生产率的年增量 , Η 为
统计期间的年次 :
由上式进一步计算持续性 6
, ] [ _ 户 · ? ? ⎯ 7> ;
式中 , , 为生 产率的年增 率 , 即持续性 , [
为生产率的年增量 , 户 为平均生产率 :
>: ! 稳定性
稳定性指在生产率持续变动的总趋势
中 , 年际保持相对稳 定的程度 : 在 回归以
上直线方程式时 , 相关系数 二 即可取’作稳
定性 :
> · = 均衡性
均衡性指在一个国家 、地 区或村 的范
围 内 , 不同部分 7省 、县或农户 、 田块 ;生产
率分布的均 匀程度 : 以多样本的平均值及
标准差表示 :
> : 基本指标的统一量纲处理
为了不同指标之间便于 比较和加权平
均 , 最好能消除其单位并将不同数值的量
纲统一到 一 。之间 : 为此 , 在制定各项指
标的数学表达式时 已充分考虑这 一要求 ,
当不能满足时 , 则需作适当数学处理 :
生产率有着各种不 同的单位 , 量纲变
幅也较大 , 但都应保留 , 不作处理 : 稳定性
无单位 , 其变动范围在  至 一 Κ 之间 , 在与
其它特性值进行加权平均时可取绝对值 ,
值愈大表示稳定性愈高 : 均衡性也无单位 ,
一般情况下极大值趋近  7( 1 ] ? 时 ; , 极
小值为 ?7 户一 ( 1 时 ; : 只有当 ( 1 α 户时 ,
∋ 才会出现负值 : 故一般也不需处理 : 持续
性无单位 , 以百分率表示 , 其变动幅度可能
较大 , 需按下式处理 , 转换为  一 。之间 :
, ‘
> , Μ 5 Υ ⊥ ?
: 7= ;
式 中 , 风‘为处理后的持续性 , , ‘为原始的
持续性 , , Μ 5 二为供比较的持续性系列数值中
的极大值 :
在一般情况下 , 按上式转换后的 侧 数
值在  一 。之 间 , 只有当 极小值 , Μ ΕΗ 为负
值 , 且绝对值大于 , 二5Υ 时 , 灵 ‘ Η 出现负值 :
至此 , 稳定性 、持续性和均衡性等基本
特性都已量化 , 且统一到同一量纲 7 一 Α ; ,
数值愈大表示该特性愈好 :
户 一 ( 1
0 7! ;
式中 , ∋ 为均衡性 , 刀 为多样本的平均值 ,
! 综合生产力
将稳定性 、均衡性和经转换后的持续
性等 ! 项特性的量化值加权或等权平均为
生产特性指数 , 公式如下 6
0 Κ Κ β χ 8( ⊥ χ ≅, , ⊥ χ 心∋ 7 ;
0 Κ 6 β 7( ⊥ , ‘ ⊥ ∋ ; _ ! 7∀ ;
式 中 , 尸% , 为加 权平 均 的生 产特性指 数 ,
尸% 6 为等权平均的生产特性指数 , ( 、≅ 、 ∋
分 别为稳定性 、持续性 、均衡性 , χ 6 、 χ ≅ 、
增刊 袁从伟等 6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与多样性评价指标
Σ 。 分 别 为稳定性 、持续性或均 衡性的权 粮食 7δ Λ ;作 为粮食生产率的指标 , 按江苏
重 , 由研究者自定 : 一 省 ∀ 大农区将区内各县 的人均粮食量 尸‘
将生产率乘以生产特性指数即为综合 逐年列出 , 并按   =  一   < Ζ 和   < Ζ 一   。
生产力 , 它不仅取决于生产率的高低 , 还同 两大阶段分别计算出户及 ( 1 : >; 将各农区
时反映系统的几项生产特性 : 的逐年 尸‘值按两大阶段分别回归为直线
尸Ι ] 户 · 尸% 7< ; 方程 , 取直线的斜率 [ 及相关系数 ≅ : !; 以
式中 , 尸 Ι 为综合生产力 , 户 为平均生产率 , ≅ 为稳定性 ( , 由 [ 进一步计算出 , 及 ,% :
尸% 为生产特性指数 : 现以江苏省建国以来 =; 由户及 ( 1 计算出 ∋ : ; 将尸 、( 、∋ 等权
粮食生产力的动态分析 为例 6 Κ; 选择人均 平均为 尸 : ∀; 将 户乘以 尸% 即得 尸Ι:
表  江苏省各农业区粮食生产动态分析
[ 5Ρ ΚΧ  1 Γ Η 5 Μ ΕΧ 5 Η 5 ΚΓ 8Ε8 Α ϑ Λ ≅ 5 ΕΗ Θ ≅ Α Β 9 Χ ΔΕΑ Η ΕΗ 5 Λ ≅ Ε7 9 ΚΔ 9 ≅ 5 Κ 枕 Λ ΕΑ Η8 Α ϑ )Ε5 Η Λ 8 9 %, ≅ Α ΦΕΗ Ι Χ
年 份 农 区 , Χ Λ ΕΑ Η Θ (1 [ , , , ( ∋ 0% 0 Χ
 Χ 5 ≅
? <Ζ!”=>:.=东Κ’:Ν?
=! Ζ
:⋯口乙∗‘户匕∗曰内了口勺!月?了= =  一 < Ζ
,二介心=工)=Η八 ! ∀ # 一
! ! ∃
沿 海 % & ∋ , ( ∋ )
徐 淮 ∗ + , + ∋ −
沿 江 . ∋ / 0−∋ / 1
里下河 2 −∗ −∋ , 3
丘 陵 4 −))
太 湖 5 ∋ −, +
沿 海 % & ∋ 6 ( ∋ )
徐 淮 7 + , + ∋ −
沿 江 . ∋ / 0−∋ / 1
里下河 2 −∗ −∋, 3
丘 陵 4 −))
太 湖 5 ∋ −, +
89 : ; :
89 #。 ∃
:∃ < ; =
:# : ; =
= ; ∃
= ∀ 8 ; 9
= 9 ! ; ∀
9 8 9 ;
= = ∃ ; :
∀ = ; =
< = 9 ; #
9! 8 ; 8
: 8 。
: ∃ ; =
9 ; 8
= 。 = ∃
< 。 <
∃ ; < =
∀ ; = 9
# ; : 9
8∃ ; ∀
8∃ ; =
< ; :
8 。 ∀:
! 。 ∀ 9
一 8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9 9
∃ ; ! 9 :
∃ ; # 8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9
∃ 。 ∀ # 9
∃ ; ∀ :
∃ ; < 8 :
∃ 。 9 9 ∃
一∃ ; 8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9
∃ ; # ∀ 8
∃ 。 ! ∃ <
∃ ; # ∀
∃ 。 # 8 ∀
∃ ; ! 9 !
∃ 。 # 9 ∃
∃ ; ∀ 8:
∃ 。 ∀ = :
∃ ; < ∀
∃ ; = ! <
8 8∀ ; 9
8 9 ; 9
8 < ∀ ;
: = ∀ ; 9
: 9 # ; ∃
: ! ∃ ; #
= = ∃ ; ∀
= = < ; 9
: # :
9 : ∃ 。 <
= : : ;
8 ! : 。 !
> ? 人均 粮食多年平均值 ≅ Α 1 Β Χ Δ ∋ −/ > 3 Δ 3 ∋ > −( ∋ ≅ Α 1 Β , Δ/ + )( −> )3 Ε 3 ∋ / , ΦΓ ? 人均 粮食多年平均标准差 ≅ Α 1 Β Χ Δ ∋ −/ > 3 , 3 ∋ > −Η
( ∋ ≅ Α 1 Β , 6 ( ∋ / Ι ∋ ΔΙ Ι3 ϑ −∋ ( Κ& / , 5 ? 直线方程中的斜率 5 , 3 ( ∋ / 1 3 / ( −/ ( , 3 )−/ 3 ∋ Δ 3 Λ + ∋ ( −& / , Μ 一 5 Ν户 ? 持续性 Φ + 6 ( ∋ −/ ∋  −)−( Ο ,
Μ ‘ Π ≅ Μ Ν Θ Μ 二 ∋ 二 Β Ρ ∃ ; 9 ? 改算的持续性 5 Δ ∋ / 6 Σ& Δ Ε 3 Ι , + 6 ( ∋ −/ ∋  −)−(Ο , Φ ? 称定性 Φ( ∋  −)−( Ο , Τ Π ≅歹一 Φ Γ Β Ν户 ? 均衡性 Τ Η
Λ + ∋ )−( Ο , 尸 Υ 一 ≅ 尺‘Ρ Φ Ρ £ Β Ν : ? 生产特性指数 ς Δ &Ι + 3 ( −ϑ −( Ο −/ Ι 3 ∗ , ς3 Ω ς ; ς) ? 综合生产力 伪Ε > Δ 3 , 3 / 6 −ϑ 3 > Δ&Ι + 3 ( −ϑ −( Ο
由表 ) 可见 , 江苏省 < 大农 区 ! = ! 一
! ∀ # 年 间的平均 人均 粮食量 由沿海 区直
至太湖区递增 , 反映了这些农区长期以来
形成的生产条件及耕作水平表现在粮食生
产率上 的差异 ; 但表中的生产特性指数与
生产率并不 完全一致 ; 从持续性来看 , 原
来一熟沤田为主的里下河 区经过“沤改旱 ”
的历史性变革 , 低产一熟 田 已全部改 良为
· 二熟田 , 粮食生产发展速度居各区之首 , 年
增率达 8 ; ∀# Ξ ; 各 区甲年增率最低的是徐
淮区 , 也有 ; ∀ Ξ ; 从生产稳 定性看 , 沿江
区因较少大起大落而高达 ∃ ; ! < ∀ , 徐淮 区
则因生产条件改变较慢 , 灾害频繁而稳定
性较低 , 仅 ∃ ; # 8= ; 至于各 区的均衡性则差
异不大 , 即区内的生产水平是相当接近的 ;
由此综合的生产特性指数以里下河 区最
高 , 太湖区最低 , 与平均生产率的趋势正好
相反 , 预示着以后的粮食生产发展在各区
之间将发生较大变化 ; 此时太湖区凭借原
有的高产基础 , 综合生产力暂居首位 , 但其
余 各区上 升趋 势 已十分 明显 ; 第 8 阶段
! ∀ # 一 ! ! ∃ 年期间 , 原来低产的沿海及徐
淮 区生产特性 指数跃居前列 , 中产的里下
河及丘陵两 区稳步发展 , 原来高产的太湖
区则徘徊退缩 ; 各 区的综合生产力与第
阶段相 比 ,除太湖区明显下降外 , 其余均有
不同程度上升 , 但速度仍有差异 ;
以上应用实例说明本文推荐的指标及
方法用于生态经济系统 生产力的动态分
析 , 可较好地反映出江苏省建国 =∃ 年来粮
应 用 生
食生产发展的趋势及存在问题 , 且有一定
的预测能力 :
= 系统结构的多样性
一般研究者都认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与稳定性是一致的 , 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中也有相似的趋向 : 尤其在我国国民经济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 , 要求农业生产
长期以粮食和种植业为主的单纯结构向农
林牧副渔多元结构转变的形 势下 , 更有必
要对系统的多样性 7协调性 ;进行评价 ΩΚ> 〕:
研究者建议的多样性 指标主 要有两
类 6 总体优势度及多样性指数Ωε: ‘·’〕:
总体优势度
Χ 一 艺7Η 、ε& ; > 一 习− 矛 7Ζ ;
式中 , Ι 为系统的总体优势度 , Η ∴ 为系统中
各个部 门分别在系统总生物量或总产值中
的分额 , & 为系统 的总生物 量或总产值 ,
− ‘为系统中各个部门在系统中所占比例 :
表 > 江苏镇江骑马庄村农业生产多样性分析
态 学 报 ∀ 卷
多样性指数
1 一 艺 7− , · %Η − ‘; 、 ;
或 1 一 习 7− 、 · ΚΛ − ‘; 7 ? ;
在 以上几种表达式中 , 作者推荐采用 7? ;
式作为多样性的量化指标 , 其范围一般在
 : ? 以内 , 为正值 , 不需再处理 , 其值愈大
表示多样性愈高 :
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农区来说 , 多样
性高也就意 味着农业生产结构更为协调 ,
因而多样性又可理解为协调性 : 当然 , 不能
认为如同这一数学式所表达的那样 , 系统
内的部门愈多 , 各部门之间的差距愈小 , 才
算是愈协调 : 但在当前农业生产结构普遍
存在过于单纯的情况下 , 选用这一量化指
标还是有针对性的 :
应用 实例 见表 > : 附马庄村地处北 亚
热带丘陵地区 , 具有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
有利条件 , 但   Ζ  年以前一直以种植业
[ 5 Ρ ΚΧ > 1 ΕΦ Χ ≅ 8 ΕΔΓ 5 Η 5 ΚΓ 8 Ε8 Α ϑ 5 Λ ≅ ΕΧ “召≅9 ≅ 5 Κ Θ ≅ Α Β 9 Χ Δ ΕΑ Η ΕΗ / 9 Μ 5 Φ ΕΚΚ5 Λ Χ Α ϑ )Ε5 Η Λ 8 9 0≅ Α Φ ΕΗ Χ Χ
年 份3 Χ 5 ≅ 农业总产值[ Α Δ5 Κ Α 9 Δ 09 Δ 各部门占总产值比例7−
6 ;
0 ≅ Α Θ Α ≅ ≅ ΕΑ Η Δ Α ΔΑ Δ 5 Κ Α 9 印 9 Δ Φ 5 Κ一 Χ 改算后[ ≅ 5 Η 8 ϑΑ ≅ Μ Χ Β
Φ 5 Κ9 Χ Α ϑ
5 Λ ≅ ΕΧ 9 ΚΔ 9 ≅ Χ
7 ? = $ ;
二 农 严 笋 业 篡Ε浩 烈 , : 业 终: 业八Λ ≅ 】Ι 9 : [ 9 ≅ Χ 厂 Α ≅ Χ 8 Δ ≅ Γ . : ‘ φ φ ) φ 一 φ ? 9 Χ ΚΚΗ Χ 8 厂 Κ8 Η Χ ≅ Γ
多样性
1 ΕΦ Χ ≅ 8 ΕΔ Γ
1 一 一− Ε
: ΚΛ −
φ : 1+ ‘ 一 二二Ν 一:+ Μ 5 Υ
  Ζ ?
  Ζ >
  Ζ =
  Ζ ∀
  Ζ Ζ
   ?
! ? : ?
! < : >
< ! : 
 
> !
> Ζ >
? :  = Ζ
? : < 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7;!
? : ! = 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Ζ 
? : > Ζ =
? : ! ! 
? : = Ζ ?
? : >
? : ∀ ∀
? :  <
? : ? ?
? : Ζ
? : Ζ = <
? :  <
 : ? ?
表 ! 江苏省农业生产多样性分析
[ 5 Ρ ΚΧ ! 1 ΕΦ Χ ≅ 8 ΕΔΓ 5 Η 5 ΚΓ 8 Ε8 Α ϑ 5 Λ ≅ ΕΧ 9 ΚΔ 9 ≅ 5 Κ 0 ≅Α Β 9 Χ ΔΕΑ Η ϑΑ ≅ )Ε5 Η Λ 8 9 06 Α Φ ΕΗ Χ Χ
魏5 ≅ 农业总产值[ Α Δ ∴  Α 9 ≅09 ≅ 各部门占总产值比例 7− ‘;( Π 5 ≅ Χ ΕΗ Δ Α Δ 5 Κ Α 9 Δ Θ9 Δ Φ 5 Κ9 Χ 多样性1 ΕΦ Χ ≅ 8 ΕΔΓ
1 一 一−
: ΚΛ − 8
改算后[ ≅ 5 Η 8 ϑΑ ≅ ≅Η Χ Β
Φ 5 Κ9 Χ Α ϑ
5 Λ ≅ ΕΧ 9 一Δ 9 ≅ 。 农 业 林 业 1 户β 且1 Μ 5 Υ
7 ? Ζ $ ;
铁 皿艺− Η ΕΗ Κ5 Κ
Ν 人 。  一 ‘ ’ 了 卜9 8 Ρ 壬‘Η Β ≅ Γ− Λ ≅ Ε
Χ 9 ΚΔ 9 ≅ Χ /Α ≅ Χ 8 Δ ≅ Γ
渔 业
/ Ε8 Π Χ ≅ Γ
  <
 < Ζ
  Ζ =
  Ζ Ζ
  兮?
! ∀ : Ζ
 ? ∀
> =
> >
Ζ<
? Ζ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7;, 7;
? : ?  =
? :  = ?
? :  Ζ
7;:  Ζ
? : > Ζ 
? : > < ∀
副 业
( ΕΒ Χ ΚΕΗ Χ 8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7;! ∀
? : ? Ζ ?
? : ? Ζ 
? : >  =
? : >  !
? : !  !
? : =  ∀
? 、 =  Ζ
? :  ?
? : Ζ Ζ
? : <Ζ 
? :  ∀
 : ? ?
增刊 袁从伟等 6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与多样性评价指标
为主体 , 养殖业为主的副业很薄弱 , 林业和
渔业都是空白: 以后逐步发展了多种经营 ,
尤其是   Ζ ∀ 年成为资源综合利用 的研究
、 基点后 ,各业 日益协调发展 , 生物多样性大
大提高 ,农业总产值也同时迅速增长 : 江苏
省农业生产协调性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
全省    ? 年的协调性指数大体上相当于
验马庄村 Ζ? 年代中期的水平 7表 !; :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建议的指标体系按层次设置 , 第
 级含 ∀ 个方面的 > 项指标 7图 ; : 生产
条件主要选择基本农田百分数及农业集约
化水平 7机械化 、化学化 、电气化等 ;两项指
标 : 生产力选土地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两
项指标 , 也可用人均主要农产品数 量等其
它反映生产率的指标 , 都可参照综合生产
力计算方法 : 系统结构可用多样性 指标表
示 : 生态效益包括种植业能量产投比 、养殖
业能量产投比 、土壤肥 力动态 、环境质量及
保护 、森林覆盖率等 项指标 ∴ 经济效益以
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表示 ∴社会效益则采
用农产品商品率表示 : 此外 , 还可以举出其
它的一些重要指标 : 如劳动力就业水平 、劳
动力就业结构 、农产品产值结构等在结构
多样性中可 以反映出 : 农田光能利用率与
土地生产率基本一致 : 有机无机肥 比例 、物
质再循环率等可以归结到土壤肥力演变中
去等等 : 至于第 > 级指标则可根据不同的
情况及要求由研究者与应用者共同商定 ,
不需统一提出 : 即使是  级指标也应有相
当的灵活性 , 允许因地制宜制定 :
∀ 讨 论
农业

鳗 :策统蓄指

图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 数
/ ΕΛ :  ∋ Φ 5 Κ9 5 Δ ΕΑ Η ΕΗ 7Ξ Χ Υ Α ϑ 5 Λ ≅ ΕΧ 9 ΚΔ 9 ≅ 5 Κ Χ Χ Α ΚΑ Μ ΕΧ 8 Γ 8 Δ Χ Μ
注 6括号 内数字为权重 :
∀ :  不同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功能通
过一定的指标体系量化后就可以进行聚类
或相互间比较 , 但如对这些数值进行优劣
的评定 , 就需要一套标准或参比值 ,有人建
议对不同时间的两次实测值比较 , 看其是
否改进或退化 , 有些指标则 可以与国家或
地方 已颁布的标准比较其达标或超标的程
度 , 或通过专家 咨询制定出一套生态指标
的最低要求值Ω 〕, 这些均需进一步探讨 :
∀ : > 关于系统特性的概念在 #Α Η Σ 5Γ 的
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作了相当的修正 : 关
于持续性 , 原来的定义是系统对抗外来逆
境而保持其生产力的能力 , 它和弹性或恢
复性 的概念相 同 : 而从我国人 口 增长对农
产品的持续需求考虑 , 消极地维持原有 水
平显然是不行的 , 把生产力的年递增率 作
为持续性 的指标看来更切合实际 , 至于公
平性原来是指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品在人类
受益者之间公平分配 的程度 : 从我国国情
出发 , 把它修正为均衡性 :
∀ : ! 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与多样性的
概念 , 对 自然生态系统而言 , 这两者含意
虽不相同 , 但多样性能增加稳定性 , 稳定性
有赖于多样性 , 基本是一致的 : 对于农业生
态经济系统来说 , 在集约经营条件下 , 同一
田块或畜舍 内的生物结构一般是单一的 ,
 =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卷
它的稳定性主要依赖生产条件及管理技术
的改善而不是多样性 : 但在一个农户 、农场
或更高层次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中 , 往往
多种生物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 , 这种多
样性对于抗御或减轻灾害或市场波动都是
有益的 , 从而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 因而应
把这两者 区分开来 , 分别赋予不同的概念
与量化指标 :
参考文献
叶谦吉 :   Ζ < : 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 : 重庆 出版社 , 重庆 , > ∀一 > ∀ ∀ ·
李慧敏 、王华仁 :   : 农户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评
价 : 农村生态 环境 , < 7 ; 6 >∀ 一 > Ζ:
孙鸿 良 ,   Ζ : 农业生态系统分类依据及其方法论
的探讨 : 农村生态环境 ,  7> ; 6 < 一> ·
刘书楷 :    ? : 关于生 态农业评价及应 用研究的几
个基本问题 : 生态经济 , 7> ; 6 < 一 > ·
何酒维 、责克平 :   Ζ ∀ : 生态经济指标体系设计 和计
量方法介评 : 农村生 态环境 , > 7= ; 6 > Ζ 一 ! >:
肖笃宁等 :    ? : 沈阳西郊景观格局变 化的研究 : 应
用生态学报 , Ε 7一; 6 < 一 Ζ= ·
周 纪纶 等:   Ζ ∀ : 渔牧农综合经营持续发展模式研
究—上 海南汇县养殖场的发展 : 农村生态环境 ,> 7Κ; 6 Κ 一 :
胡秉民等:    > :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指标体系及其
量化方法研究 : 应用生态学报 , !7 >; 6  = 一 = Ζ:
胡寿 田等 :  Ζ< : 生态农业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武汉 ,  > 一 ·
胡建军 :  > : 生态农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
权重 : 应用生态学报 , !7  ; 6 => 一 =< ,
唐永金 :  Ζ Ζ : 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 , 农村生态
环境 , = 7= ; 6 = =一 = < ·
袁从伟 :   : 关于持续农业的探讨 : 土坡肥力研究
进展 7张先婉主编 ;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北京 , ∀
一 ∀ ∀:
曹凑贵 、 陈幸华 :    ? : 丘陵地区农户生态系统生产
潜力分析 : 生态学杂志 , 7 =; 6 一 :
# Π5 Μ Ρ Χ ≅8 , , :     : # Α Μ Θ ΚΧ Υ ΕΔ Γ , Β ΕΦ Χ≅8 ΕΔΓ 5 Η Β
Χ Α Μ 一 0Χ Δ Χ Η Χ Χ 6 ΔΑ Σ 5 ≅ Β 8 9 8 Δ 5 ΕΗ 5 Ρ ΚΧ ΚΕΦ Χ ΚΕΠ ΑΑΒ ϑ≅ Α Μ
ϑ5 ≅ Μ ΕΗ Λ 8 Γ8 ΔΧ Μ 8 ΕΗ ΔΠ Χ > 8 Δ Χ Χ Η Δ 9 ≅ Γ : ) : − 8Ε5 Η
/ 5 , ΕΗ Λ (Γ 8 ΔΧ , − 86 ΑΙ : ,  7 ; 6 < 一 Ζ :
# Α Η Σ 5Γ , 2 : , :   Ζ∀ : − Λ ≅ Α Χ ΧΑ8 Γ 8 Δ ΧΜ − Η 5 ΚΓ 8 Ε8 ϑΑ ≅
, Χ 一8 Χ 5 ≅ Χ Π 5 Η Β 1 Χ Φ ΧΚΑ ΘΜ Χ Η Δ: χ ΕΗ ≅Α Χ δ %Η ΔΧ ≅ Η 5 Δ ΕΑ Η Ν
5 Κ , γ5 Η Λ δ Α δ , > ! 一 > = :
# Α Η 钾5 Γ , 2 : , :   Ζ < : [ Π Χ Θ ≅ Α Θ Χ ≅ ΔΕΧ 8 Α ϑ 5 Λ职Χ Α Ν
8Γ 、 ΔΧ Μ 8 : −岁ΕΙ 9 ΚΔ 9 ≅ 5 Κ (Γ 8 ΔΧ , 8 , > = 7> ; 6  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