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ettlement patterns in Mengyang Nature Reserve of Xishuangbanna Ⅰ.Basic characteristics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居住格局研究Ⅰ.基本特点



全 文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居住格局
研究 .基本特点*
吴兆录  彭明春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昆明 650091)
刘林云  杨正彬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景洪 666100)
摘要!  比较研究了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 1950 年和 1995 年的居住格局, 发现各民
族的住宅式样差别很大,并以聚居方式构成居民点; 居民点均呈聚集分布,其数量从 1950
年的 16 个增加到 1995 年的 56 个,增加 3. 6 倍,居民点间距缩短 1 倍,分布海拔降低, 1995
年有 83%的居民点集中分布在海拔 1100 m 以下的地区, 占总面积 44% ; 居民点向着热带
季节雨林、水系和公路干道集中.
关键词  居住格局  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
Settlement patterns in Mengyang Nature Reserve of Xishuangbanna  . Basic characteristics.
Wu Zhaolu, Peng M ingchun ( I 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botany , Yunnan University , K un
ming 650091) , Liu Linyun and Yang Zhengbin ( Management Bureau of X ishuangbanna Na
tional Natur e Reser ve, Jinghong 666100) . Chin . J . A pp l. Ecol . , 1997, 8( supp. ) : 20~ 24.
In t his paper, the settlement patterns in the Mengyang Natur e Reserve of Xishuangbanna in
1950 and 1995 were studied. The residential areas w ere all distributed assembly, although the
house styles differed from ethical g roups. The amount of residential areas w as incr eased by 3. 6
times, from 16 in 1950 to 56 in 1995, and the distance among residential areas was shortened
by 1/ 2. The distribution alt itude of residential areas was decr eased, 83% of residential ar eas in
1995 being distributed in valleys below 1100 m above sea level, w hich accounts for 44% of the
total area. Compared with those in 1950, the r esidential areas in 1995 were concentrated to
streams or main highways in the seasonal r ain forests.
Key words Settlement pattern, Natur e Reserve, X ishuangbanna.
  * 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 IDRC) 和云南省科委
资助项目( 94- 8011) .
1997年 5月 9日收稿, 8月 28日接受.
1  引   言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是个具有热
带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山地区域. 高海拔坡
地和低海拔沟谷地的交错出现, 导致以热
带沟谷季节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和亚热带
季风常绿阔叶林为标志的自然景观, 在不
同的自然景观里又分布着互有联系但差别
巨大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那么,作为生物物
种却具备智慧的人类又是怎样开拓、适应
和利用这些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呢?
建立居住地是人类开拓和利用自然环
境及自然资源的重要步骤.居住地的空间
分布构成了居住格局. 早期地理学者以住
宅、住宅分布类型以及二者的形成原因作
为研究农村居住形式的基本内容[ 6] , 近期
有学者在研究农村村落生态分布和村落生
态系统结构时更多地考虑了地貌的作
用[ 2, 3] .本文试图在住宅及其他建筑物组合
为居民点(包括村寨、农场、旅游点等)、居
民点在生态环境中的分布这两个空间尺度
上,以及 1950年和 1995 年两个时间尺度
上, 研究分析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的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997 年 10 月  第 8 卷  增刊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Oct. 1997, 8( supp. )∀20~ 24
居住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点.
2  材料与方法
主要参阅的图件和统计材料为: 1)根据 1969
年、1981 年航摄照片制作的 1/ 50000 和 1/ 25000
地形图, 2) 西双版纳国家级保护区位置图 ( 1994
年) , 3)研究区所在乡镇的年度统计材料, 4)云南
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近期建成的 GIS 数
据库(包括水系、海拔高程、公路、植被和自然景观
等图形数据) . 其中, 居民点的位置和名称不尽统
一. 1995 年 3 月至 1996 年 5 月进行实地调查, 以
校正已有图件和了解居民点变动的原因和环境影
响,保护区里现有居民点有两大类: 已有 200~ 300
年历史的老居民点和近 40 年里建立的新居民点.
在新居民点中,有从外地迁移来的, 有早就居住在
研究区里但近期搬迁新建的. 选择了 1950 年和
1995 年两个时段的居住格局作比较研究, 并在 1/
25000 地形图上编绘出草图. 用 ARC/ INFO 和
ARC/ V IEW 软件将草图录入微机进行分析.
两个时期居住格局的明显差异是居民点数量
和居民点间距离发生较大变化. 用一个居民点与
其它居民点的最短直线距离来表示居民点距离.
保护区里的多数居民点都只有一条乡间便道与外
界相连, 因而测量从保护区最深处的居民点开始
向外推移.在 n 个居民点中, 一个居民点与所考虑
的其他居民点的距离有 n- 1 个数值, 由于居民点
间的联系是距离越短越方便, 故取最小的一个数
值为该居民点与其他居民点的距离, 一个最短距
离只使用一次. 例如, 居民点 A、B 分布在保护区
最深处, 与之相近的还有 C、D、E 等居民点, 如果
AB最短、BC 次之,则 AB为居民点 A(距离其它居
民点)的距离, BC 为居民点 B 的距离.余此类推.
3  结果与分析
3. 1  住宅的类型和分布
保护区里的住宅主要有 4 种类型: 1)
简易茅屋.其基本特点是矮小、无楼层、野
草盖顶、竹木或泥土围墙, 无窗户, 仅 1室
或分隔为 2室, 占地面积 30 m2 左右.这是
60年代以前的基本住宅. 到 1995年, 还为
少数村寨或家庭所居住. 2)落地式楼房.为
汉族、彝族和基诺族(指保护区内跳坝河地
区的居民)的住宅.主体部分为以瓦盖顶的
土木或砖木结构的正房, 长方形, 分 1楼 1
底共 2层, 一般分隔为 3间,紧接正房建造
一间厨房, 无楼,二者共占地约 60 m2. 在正
房门前为约 50 m2的场地,场地边缘为 2~
4间茅屋及栅栏而与其他农户的住宅隔开.
3)干栏式楼房. 为傣族和布朗族以及空格
人的住宅. 以瓦盖顶的竹木结构住宅, 方
形,占地 50~ 100 m2, 分 1 楼 1底共 2层.
底层四面无墙, 分隔为粮仓、圈栏, 或堆放
农具、杂物和烧柴. 楼层由过道、阳台和居
室 3部分组成. 4)公寓式楼房.为近期汉族
移民的住宅,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 一般分
2~ 4层.
简易茅屋虽然比较简单, 但其结构却
因民族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布朗族和傣
族村寨的简易茅屋, 都有一个楼底, 即用
竹木建造一个隔层使人进屋后与地隔开.
笔者 1995 年 9月对布朗族昆罕大寨已经
废弃的旧居作了调查, 这种隔层的痕迹依
然存在.相反, 彝族、汉族的简易茅屋都缺
乏这样的隔层. 80年代以后,多数简易茅屋
为楼房所取代. 彝族、汉族和 (跳坝河的)
基诺族发展了落地式楼房, 而布朗族和傣
族发展了干栏式楼房. 近年有汉族因婚姻
关系成为布朗族村寨的成员而修建落地式
楼房, 说明民族传统对住宅式样的深刻影
响.
住宅分布却一直都是以聚居方式构成
的村寨或其他居民点. 在保护区内, 民族之
间,居住地自然环境之间, 以及从 1950年
到1995年两个历史时期之间都存在着较
大差异,但是,这些时空和人文的差异都未
曾改变住宅的聚居分布特点. 另外,从 1994
年的人口数量看, 保护区里居民点都比较
小.平均人口 126人, 景伞村人口最多, 为
238人.相反, 保护区外围居民点却相对较
21增刊       吴兆录等: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居住格局研究 .基本特点     
大.同年, 勐养镇平均人口为 213 人, 思茅
寨人口最多,为 691人. 基诺乡平均人口为
214人, 巴亚新寨人口最多, 为 429人.
最近 20年来,沿着主要公路出现了一
些散居的住宅. 它们是农场工人或近期移
民为发展服务业而兴建的.在保护区里远
离公路干道的地方没有出现散居住宅.
3. 2  居民点的水平分布
图 1为 1950年和 1995年保护区内居
民点的水平空间分布, 其特点为: 第一,
1950年和 1995年,居民点都表现为聚集分
布格局,但居民点数量由 1950年的 16个
增加到 1995 年的 56 个. 居民点数量的增
加, 主要是原有居民点因人口增加而分化
和外地移民的迁入. 例如, 在西北部的布朗
族聚集地, 1950 年有 4 个村寨, 1995 年有
10村寨(其中 3个是移民产生的) . 在整个
保护区 1995年的居民点中, 52%的居民点
是移民产生的, 43%的是从原有居民点分
化出来的, 5%的为原来就存在.
图 1  勐养自然保护区的居住格局
Fig. 1 S ett lement pat terns in M engyang Nature Reserve.
1.热带季节雨林生境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ecotope type, 2.热带山地雨林生境 Tropical m ountainous rain forest eco
t ope type, 3.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境 Subt ropical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
  尽管如此,保护区里的居民点密度却
很低.西双版纳全境有 3008个村寨和农场
生产队[ 5] , 100k m2 有 15. 7 个居民点, 而
保护区里 100 k m2 仅有 5. 6个居民点. 第
二,居民点数量增加表现出居民点密集区
的增加. 1950 年, 保护区内的居民点分别
在东部和西部构成两个松散的聚集区, 其
他地区多为无人居住区. 在保护区外围南
部的勐养坝子也构成一个居民点聚集区.
1995年的居民点构成了多个居民点聚集
区,并向保护区的中部汇集,原有的两个聚
集区已不存在.在保护区外围,居民点多聚
集分布在南部的勐养坝子, 使这个原有的
居民点聚集区变得更为密集.这一现象说
明,从 1950年到 1995年,保护区及其附近
增加的居民点仍然以聚集方式出现, 而且,
居民点聚集区在保护区里发生了空间位
移. 第三, 居民点因数量增加而密集化,主
要表现为居民点距离的缩短.如图 2所示,
1950年和 1995 年, 居民点的最短距离分
22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8 卷
别为 1200 m 和 300 m、平均距离为4750 m
和 226 m、最长距离为 9900 m 和7200 m.
1950年, 80%的居民点距离超过3000 m,
1995年这个数字下降为 24% .
3. 3  居民点的垂直分布
把海拔高程图与居住格局图迭加, 得
出结论, 1995年的居民点主要集中在海拔
较低的沟谷地区(图 3) . 1950 年, 有 69%
的居民点分布在海拔 1200~ 1400 m 的山
地上,后来, 81%的居民点都搬迁到了沟谷
地区. 1995年, 59% 的居民点分布在海拔
900 m 以下的沟谷地区 (该区占总面积的
22%) ; 25%的分布在海拔 900~ 1000 m
的地方(占总面积的 23% ) ; 16%的分布在
海拔 1000~ 1200 m 的山地 (占 40%) . 可
见,从 1950年到 1995年,原有的和移民增
加的居民点都集中在低海拔沟谷地区.在
保护区附近的勐养坝子, 1950年的居民点
聚集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为密集,
原因之一是勐养坝子的海拔才 800 m.
图 2  勐养自然保护区居民点间的距离
Fig. 2 Distances betw een two resident ial areas in Mengyang Nature Reserve.
图 3  勐养自然保护区居民点的垂直分布
Fig. 3 Vert ical distribut 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in Mengyang Nature Reserve.
  保护区的海拔高度在 550~ 1600 m 之
间,海拔较高的山地极不连贯,而海拔低的
河谷地区,虽然地形狭窄但却是连贯勾通
的.海拔 1200 m 以上的地区共 339 块, 占
总块数的 45%, 面积为 181. 0 hm2, 占总
面积的 16% ; 海拔 1000 m 以下的地区共
76 块, 占总块数的 15% , 面积为 497. 5
hm2,占总面积的 44% ; 海拔 1000~ 1200
m 的地区共 203块,占总块数的 40%, 面
积为 497. 5 hm2,占总面积的 40%.
23增刊       吴兆录等: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居住格局研究 .基本特点     
但据历史文献材料[ 4]和流传在当地
居民间的传说,保护区里最早的居民点是
来自附近坝区, 后来才移居山地.这就使得
保护区的居民点出现一个从低地到高地再
到低地的变化过程.
3. 4  居民点空间分布与生境类型
在保护区里有 3种以植被为主要标志
的生境类型,热带沟谷季节雨林景观、热带
山地雨林景观和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景
观.把居民点分布图和主要景观类型图进
行迭加,发现 1950年的居民点多分布在以
季风常绿阔叶林为标志的景观里, 到 1995
年,绝大部分居民点都移居到了热带沟谷
季节雨林景观中.热带沟谷季节雨林景观
是亚洲象 ( Elenphas max imus )等重点保
护对象主要栖息场所, 居民点的迁入造成
了人与被保护对象争夺栖息地的矛盾.
3. 5  居民点空间分布与水系
把居住格局与水系图进行比较得到另
一个结果,即居民点的密集化是向着沟谷
地区发展的(图 1) . 1950年的两个居民点
聚集区,均位于远离河谷的分水岭山地.在
西部的居民点聚集区, 昆罕和昆满 2 个布
朗族村寨向北搬迁到南肯河边, 老范寨和
茅铺等村寨向南搬迁到勐养河下游, 加之
外地移民的迁入, 到 1995 年, 形成了昆罕
和大河边两个新的居民点聚集区. 东部的
居民点聚集区,原来的两个村寨向西北搬
迁到曼岔河谷地,另外两个村寨向西南搬
迁到跳坝河河谷边, 形成了两个新的居民
点聚集区.外地移民的迁入也是沿着河谷
集中的.
3. 6  居民点空间分布与道路
居民点聚集的方向, 除了向低海拔的
河谷地区集中之外, 还向公路干线集中.沿
着河谷兴修的公路干线,形成了人工廊道,
为生产和生活发展提供了便利.从景洪经
勐养自然保护区到思茅, 历史上就是西双
版纳联系内地的通道[ 1] . 1953年, 这一通
道建成为公路、居民点, 特别是种植橡胶、
茶的国营农场,就出现在公路沿线,逐渐形
成一个个小规模的商贸中心,从而吸引了
从原有村寨分化出来的新的村寨.
4  结   语
  通过以上的对比研究, 可以认为,勐养
自然保护区里存在着多种民族,住宅式样
随着民族不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较大
的差异,但住宅却总是以聚集的方式形成
居民点.这是从生态学或社会学角度都值
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另外,勐养自然保护区
里的居民点有规模小、密度低的特点, 从
1950年到 1995 年, 居民点不仅数量增加
而且都向热带季节雨林集中分布的低海拔
沟谷地区集中. 根据文史资料[ 4]和当地传
说,保护区里最早的居民点是来自附近坝
区,后来移居山地, 最近 40 年又向沟谷地
区转移.居民点的这种时空变化的原因是
什么,其变化对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有什
么影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马  曜等. 1989.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
较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404~ 423.
2  王智平. 1993.不同地区村落体系的生态分布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4( 4) : 374~ 380.
3  王智平、安  萍. 1995. 村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
征.生态学杂志, 14( 1) : 43~ 48.
4  刘申洪主编. 1993. 景洪文史资料选辑. 景洪:西双
版纳州报社, 55~ 56, 138.
5  征  鹏主编. 1993. 西双版纳概览.昆明:云南人民
出版社, 139~ 203.
6  A. Demangeon著 (葛以德译) . 1952. 人文地理学问
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135~ 224.
24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