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迎红杜鹃引种北京平原的研究



全 文 :第14 卷 第 4 期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 o l. 立4 ,
t O 9 2年 1 0月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J I N G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O C七
N o
.
19 9 2
迎红杜鹃引种北京平原的研究 `
陈有民 王玉华 俞 玖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 )
郁书君 张佐双 张治明
(北京市植物 园 )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 )
摘要 迎红杜鹃生于较高海拔的山地 , 花紫红色 . 如能引种北京平原 , 可使早春园林焕发异彩 .
采用调查 、 引种栽培试验 、 元素分析等方法 , 在探明其生态与生物学等因素的基 础 上 , 着 重 指
出 : 与山地的水土差异是引种成败的主要矛盾 .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 “ 固本复绿剂 ” 防治 缺 铁 黄
化为主的一整套栽养技术措施 , 获得了小试的成功 .
关健词 迎红杜鹃 , 植物引种 , 缺铁失绿症
中圈分类号 5 6 5 5 . 2 1 0 . 2
迎红杜鹃 ( R ho d o d en d or , 。 cu or nu al ut o T ur c z . ) 又称蓝荆子 〔 ` 吕 ’ , 朝 鲜 人称之为
“ 金达莱 ” . 生于较高海拔山地 , 花茧红 、 淡紫红色 , 早春先叶开放 . 北京城区早春花木多
为黄色 (如蜡梅 、 迎春 、 连翘等 ) 或粉 白色 (如山桃 、 毛樱桃等 ) , 缺少红色之花 . 如能 引
下山来 , 便可为首都园林增色 . 早在 10 多年前中科院北京植物园 、 北京中山公园等单位前后
都曾移弓}过 , 由于缺乏系统研究和相应的栽培技术 , 未能成功 , 从而加 强了 “北京平地难以
引成 ” 的观念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其中中科院北京植物园在移后管理放任的条件下 , 至今仍
有两株少量开花 , 提示我们仍有 引种成功的希望 .
材料与方法
自 19 8 9年初冬和 19 9。年早春开始 由京郊海拔 S O0 m 以上山 地 挖取野生大苗 , 分别种在北
京林业大学苗圃和校园 、 中科院北京植物园 (南植 ) 内针阔叶林下或林缘 、 北京园林局植物
园 (北植 ) 卧佛寺樱桃沟等处 . 露地试验光照因子和蔡乙酸 ( N A A ) 催根 试 验 , 采用单因
素多水平设计 ; 土壤 、 水质 、 根部带土与否 , 采用三因素二水平试验设计 . 并对迎红杜鹃的
根 、 枝叶 、 花等进行了年发育规律和主要生态因子 (光 、 温 、 水 、 土 ) 的观测以及实验室分
析测定 . 其中光照用 S T 一85 型 白动量程照度计侧定 , 叶绿素含量用上海产72 1分光光 度 计 测
算 . 叶片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 野外土壤 p H值用袖珍数显 p H计
(精度 士 0 . 2 ) 测定 .
圣王玉华执笔
19。卜 0 5一。。收稿
DOI : 10. 13332 /j . 1000 -1522. 1992. 04. 017
1 1么 .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 卷
2迎红杜鹃自然生境概述
本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 、 朝鲜 、 日本南部 、 前苏联乌苏里等地 . 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
辽宁 、 内蒙东部 、 华北地区 、 山东 、 江苏北 部 、 福 建 〔“ ’ , 多生于较高海拔的 山地 . 以其自
然分布的中心地带北京山地为例 , 约分布在海拔 80 。 、 2 o o o m , 以 1 1 0 、 1 6 0 m为最多 . 由
于受该地水分条件影响 , 只生于阴坡和半阴坡的灌丛和稀疏林下 . 其树冠几乎处在全光下 ,
说明喜光性较强 . 据在京西东灵山齐家庄海拔 1 40 0 m 处的调查 , 北 坡 坡 度 30 ~ 45 。 , 地 表
多落叶和腐烂叶 , 表土 5 c m为黑色腐叶上 , 5 、 2 0c ln 的土呈黄黑色 . 19 91 年 5 月 9 日 此 处
花初开 , 表层土刚化冻 , Z o c m 以下尚未化冻 , 含水丰富 , 人踩易滑 , 稍呈泥泞状 , 这 说 明
落叶层与腐叶土对夏季降雨 、 冬雪和高处渗下之水保墒极为有利 , 为迎红杜鹃开花和随后的
枝叶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 加上侧方有其他灌木遮荫 , 年生长量 9 c m左右 , 最高可 达 5 0c m
左右 . 腐叶土除提供 “ 素 ” ’ 性肥 、 透气性 良好外 , 主要可保持较低的 p H环境 . 据 。 ~ 2 c0 m ,
20 、 40 “ m土样测定 , 其 p H值在 4 . 4 、 7 . 1之间 , 20 、 4 c0 m (根系主要分布处 ) 平均 P H值 5 . 6
左右 , 说明迎红杜鹃最适合生长在 酸性 、 微酸性至中性土中 . 虽然山沟中的泉水碳酸盐含量
甚高 , p H值达 8 . 0 ~ 8 . 5 , 但对 山坡上生长的迎红杜鹃无直接影响 . 由于有 相 当坡度 , 排水
良好 . 较高海拔地 区年平均气温较低 , 尤其冬季寒冷 , 说明迎红杜鹃耐寒 . 山地温差较大 ,
夜温较低 , 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
3 迎红杜鹃引种下山的可能性
3
.
1 对通度适应范围与引种地的比较
迎红杜鹃对温度的适应范围 , 收集了分布区的有关气温极值的气象资料 , 其适应绝对最
低 、 最高温可达一 36 . 5℃和 4 3 . 5 ℃ 。 据哈尔滨市黑龙江森林植物园引种栽植地 , 其绝对最低
温可达一 38 . 1℃ . 北京平原的温度绝值为 一 27 . 4 ℃和 42 . 6℃ (据北京观象台 ) .
以上说明北京平原空旷地气温最低 、 最高极值都不是限制因子 , 仅对城市铺装 、 南和西
面墙过高的辐射和反射热等易引起焦叶 , 加以避开防止即可 .
北京平原日温差比产地小 , 夜温相对较高 , 呼吸消耗较多些 . 但比产地春暖早 , 秋凉晚 ,
延长了生长季节 , 有利于有机养分的制造和积累 , 可起呼吸消耗的弥补作用 .
京城平原早春气温回升快 , 有利于提早开花 , 为早 春的京城增色 . 但在 引种试验过程中发
现初引第 l 、 2 年有部分植侏或枝条在开花前就有悄条现象 . 这是因为北京平原地和城区气
温回升过快 , 且干燥多风 , 土壤大部尚未化冻而引起的生理干旱 , 尤其移后 1 、 2 年内有些
老桩部分根系 , 尚未恢复完好的植株易发生梢条 . 园艺工作者对梢条问题多有相当处理经验 ,
用促进根系恢复 、 浇冻水和提早化冻便可解决 .
3
.
2 北京平原引种地与产地生境的主要差异
经初步比较分析两地的生境 , 我们认为主要是水上差异 . 为此进行了土壤 p H值 与 有 效
铁 、 有机质等为主的土化性质分析 (见表 1 ) .
从表 1 可以看出 , 弓}种地与产地的 P H值 、 有效铁 、 有机质含量差异最为明显 . 据测定 ,
市区中山公园人工佗湖堆成的小土山的土壤 p H值竟高达 8 . 6 ~ 8 . 5, 加上浇灌的又是 碱 性 自
4 期 陈有民等. 迎红社鹃引种北京平原的研究
A T BL E
裹 1 引种地与原产地土滚部分化学性质
5 01 1 e h em iea lp r oP e r七 ies o f七 h e in七 r od e u ing a ra a e nd L h os e
o f七 h e o r ig ina la a e r
北林大苗圃
I A t
_
4 8m
原产 地 (门头沟西 、
怀柔县北 )
AI 七. 1 o o om
采样土层 ( cm ) 2 0 ~4 0O ~2 02 0 ~4 0
去C O : 蒸馏水
p H值
C a C I
: 或 KC I
有机质含量 ( 肠 )
有效 F e( p p m )
铁态 N( p p m )
有效 P( p p m )
速效 K( p p m )
碳酸盐反应
2 0
6 0
8
.
2 5
7
_
65 4
.
8 5
8 0八甘U尸O通 9t.
.…口舀O n介山. .孟1`.曰14 . 2 51 1 。 1 01 2. 3 0
4 3 0
1 1 1
.
5 94
.
5 1 0 9

5 07 0
.
5 0
强 强
来水 , 未采取防止缺铁黄化等措施及其它因素 , 造成 10 年前引种迎红杜鹃的全部死亡 .
据有关资料报道 ,一般土壤中全铁的含量仅次于硅和铝 , 在 0 . 7肠 ~ 4 . 2肠范围内 〔 “ , ` ’ .
(石灰 ) 碱性土壤中 , 全铁含量一般并不低 , 关键是缺乏有效铁 , 其浓度小于 2 p p m 〔 3 〕 .
迎红杜鹃产地供水主要靠直接降水和经腐叶土过漏下渗之水 . 土壤有机质在含水适宜的
条件下 , 经分解转化成有机酸 , 降低 了 p H值 , 其中腐植酸类可与土中的铁鳌合 , 从 而 提高
了铁的有效性 . 而园土一方面有机质少 , 缺乏与铁赘合的腐植酸类 , 加上用含钙离子多的自来
水浇灌 , 因钙与铁争夺鳌合剂 (配体 ) 且更为稳定 , 故有效铁降低 〔“ 〕 , 同时也 使 锰 、 锌 、
铜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降低 . 其中对锌尤为明显 , 对铜影响较小 〔” ’ .
此外平原地有些地段雨季易涝 , 杜鹃类喜排水良好 , 在平原 引 种 迎 红杜鹃时应注意防
范 .
4 引种主要障碍的克服途径
4
.
1 土旅、 水质 、 移挖根状况综合试验与调查
4
.
1
.
1 试验设计与指标选定 ( l ) 试验设计为三因素二水平组合 . 其中三 因 素 为 A 一土
壤、 B一水质 、 C 一根况 ; 二水平分别为 A I一园土 , A Z泥炭营养土 , B l 一自来水 , B Z一复绿剂 ,
1C
一裸根 (春挖 ) , C Z 一带土 (冬挖 ) . 经 2 年得出其试验数据 , 并对 北 植 、 南植 引栽于不
同林下的植株成活 、 生长量 、 开花数进行调查 (见表 2 ) . ( 2 ) 指标选定 : 以叶绿素含量
为反映有效铁供应的主要指标 〔 6 , 7 ’ , 同时分析有关主要元素钙 , 结果列于表 2 .
4
.
1
.
2 统计与分析结果 对表 2 含量指标分类排队比 较 认为 , 最优土壤选择均为园土 ; 固
本复绿剂的浇施对铁和叶绿素的含量影响最大 . 综合考虑最佳处理组合为园土一复绿剂一裸
根 (春挖 ) , 如结合 引种成活率考虑 , 以园土一自来水 (或复绿剂 ) 一 根 带 土 (冬 挖 ) 最
佳 ; 结合铁 、 钙和成活率这三个关键指标得出 , 园土一复绿剂一裸根 (春挖 ) 和园土一自来
” 4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李 报 14 卷
水一根带土 ( 冬挖 )两组为佳的结论 〔 . 1 .
衰 2各处理组合 、 生境下的生育与主要内含物分析
TA BL E2C o mPa r i so n of ma in eh emi ea l eo mP o n n et s
,
i n d i f f
e r e n 七
i n t r o d u e t i o n 七r e a t m e n t s , a s w e l l a s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n a 七u r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处理组合
成活率 枝 长 枝 粗
(呱 ) ( e m ) ( m m )
长 /粗 花数 /枝 叶绿素
( m g / g )
C a
(肠 )
F e
( p p m )
园土一自来水一根带土 (冬挖 )
园土一复绿剂一根带土 (冬 )
泥炭土一自来水一根带土 (冬 )
泥炭土一复绿剂一根带土 (冬 )
园土一自来水一裸根 (春挖 )
园土一复绿剂一裸根 (春挖 )
泥炭土一自来水一裸根 (春 )
泥炭土一复绿剂一裸根 (春 )
2
.
0 7
2
_
0 3 ::
.
13
.
3 1
6
ù日n舀J.占
:
8QU9
1了月OUn口
5 0
8 9
.
5 6
_
6 8

:: :: :;
。山0左ù`尸口r几。曰81了。白八吕260材ùó40口,J。通6
ó
4内0
.…ó
一匕n`J性4ù勺O月口OU
:
9 0
38 ;:
::
5 1
4 了
4
.
30
1 9 4
.
8 2
.
5 0
4 0 5 8
8 13
.
4
2 74

3
2 4 3

0
2 13

2
4 5 8

5
3 17
.
5
2 8 9
.
2
地点 林分组成
相 对光强 成活率 枝 长 枝 粗 长 /粗 花数 /枝
(呱 ) (肠 ) ( e m ) ( m m )
叶绿素
( m g / g )
C a
( 肠 )
F e
( P P m )
八9064北林大
北植
南植
南植
对照
标准
白杨林缘 (平均 )
落叶树下 (混交 )
泡桐林下 (落叶 )
油松林下 (常绿 )
南植生存 10 年者
山地自然生长者
8 1
.
5
2 0
_
O 1 1
1 1
.
2 8

8 5
:{
6 2
8 5
8 2 1 2
2 株 1。
::
;:

9 6 4 7

9 5 6 1
.
8 3 6 5

5 7 8 0
.
4 5 8 1
_
1 6 4 2
2
.
0 0
.
4 7 2
一 0 . 7 6 6
一 0 . 5 5 0
一 0 . 70 2
一 0 . 3 5 7
1~ 8 0
_
6 7 2
.
8 0
.
7 7
.
6 8
.
1 0
.
6 7
_
5 2
3 1 4
.
4
3 0 9
.
7
3 2 0
.
0
4 0 6
.
0
2 7 7

8
3 1 2
_
4
表 2所得数据 , 由于野生苗丛的大小 、 苗龄 、 挖掘伤根程度等差异 , 各组合取样很难取
得一致 , 其根系恢复能力和程度就会有差异 . 从这次数据与分析上看 , 其中泥炭营养土效果
最差 , 造成这种结果 , 我们认为是由于试验地地势虽较高 , 但过于平坦 , 当时挖沟栽时 , 全
部填用泥炭营养土 , 栽植踩的不够实 , 栽后沟表也不够平整 , 浇水后有局部下塌和蓄水过多
现象 , 尤其雨季排水防涝不及时会影响根系的生亡 , 也必定会影响吸收和元素含量 . 据 1 9 1
年春引栽北林原讲师楼东的一批野生苗 , 也是开沟全填营养土 , 但创造了利于排 水 的 小 地
形 , 成活 、 开花均很好 . 由于泥炭土吸水 、 保水力强 , 排水好的坡地可全换泥炭土 ; 较平坦
地 , 以挖出的表土与泥炭土等量掺混填用为好 . 加上栽后第二水配入了适宜浓度的蔡乙酸 ,
新栽当年 , 花前花后均未修剪 , 开花繁茂 , 19 9 2年春开花更为紧密 . 一年后统计成活率仍达
94
.
2帕 . 以上说明 , 需因地制宜的应用和辩证的评价泥炭营养土 , 主要养护环节措施的配合
也很重要 .
表 2 的统计分析表明 , 春季裸根移植 , 效果有时比带土好 , 其关键在于根系状况 . 多数
较大的灌丛植株 , 中部实为多年形成的老木疙瘩 , 裸根者多为较年轻的植株 , 同时也说明迎
红杜鹃春季裸根移也有相当耐旱能力 . 对微碱性水土 (园土加自来水 ) 也有一定 的 忍 耐 能
力 , 引栽第 1 、 2 年内叶片缺铁黄化不甚严重 , 但此种缺绿往往易被忽视 . 通过几年连续影
响 , 会呈现慢性衰弱 , 逐年加重直至死亡 .
具体和辩证分析 , 加上经多年实践验证的公认经验 , 似应以泥炭土 (或腐叶土 )一复绿水
4期 陈有民等 .迎红杜鹃引种北京平原的研究
一根带土 (冬或早春挖 )的为最佳 .
4
.
1
.
3 北京地 区不同林分下土壤p H 位测定 为了选择较适宜的土壤或改良的需要 , 我们对
北京园林不同林分组成下的土壤进行了测定 (见表 3 ) .
衰 3 不同的林分组成下土峨 p H值 (以燕烟水测拼 )
T A B L E 3 T h e 5 0 1 1
’ 5 p H v
a l u e i n v a r i o u s s t a n d日 o f f o r e s t r y i n B e i j i n g
落叶松土 油松林土 柏树林土 阔叶树林土 混交林土 (中山公园 ) 栽培园土
小龙门
上 下
南 植 南植
上 下 上 下
中山 钓鱼
公 园 台路
北林 北植 南植
原土 根际 .
北林大
上 下
东坡
上 下
北坡
上 下
北植
樱桃沟 苗圃
北林大
苗圃 盆栽
< 7
.
0 7 . 4 8
.
4 3
.
8 8
. 了 8 . 8 8
份根际系 指南植泡桐林下 2 株生存切年的迎红杜鹃根周土壤 .
从表 3 看出 , 不同林分下土壤 p H值有较大差异 . 针叶林下多较低 , 小于 8 . 2 , 尤以落叶
松下土最低 , 小于 7 . 8 ; 阔叶林土与园土相对较高 8 . 2 ~ 8 . 5 , 某些地段 (如中山公 园 ) 偏 高
8
.
6、 8 . 8 , 土山为挖湖所堆 , 其上虽有混交林 , 但落叶多被清扫 , 对降低 p H 值 几乎无作用 .
以上调查说明引栽必须先进行土壤 P H值测定 , 以便选地或确定改土对策 . 另 外不同季
节由气候变化引起土化性质尤其盐基移动状况 , 会有年动态变化 . 经间隔测定得知 : ( 1 )
空旷地 , 表层与表层下变幅相近 ; ( 2 ) 楼前的表层变幅明显增大 , ( 3 ) 从 季 节 看 , 冬季
冻土期 , 上下变化甚微 ; 春季上升 , 其间遇雨下降 ; 6 月干热期升至最高 ; 雨季期间明显下
降 , 至秋冬回升并趋稳定 .
4
.
2 及时施用复绿剂是增绿防衰的关键
前面已述引种地与产地的水土差异 , 石灰性水土引起缺铁黄化 , 导致慢性衰弱是 引种迎
红杜鹃的主要障碍 . 克服此障碍需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 , 施用复绿剂是增绿防衰的关键 .
4
.
2
.
1 前人讨缺铁黄化的研 究概述 关于植物缺铁黄化的研究 , 早在 18 4 3年 G r i s s在治疗失
绿的葡萄叶时 , 发现铁溶液涂叶收到了明显效果 , 首次证明了缺铁是其病因 〔“ 〕 . 后来用水培
法证实了铁对植物生存的 重要性 . 生理生化的研究表明 , 动物含铁丰富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
绿素其分子的外围结构的框架网— 叶琳环基本是一样的 , 只是中心的金属元素不同 , 叶绿素分子中心元素是镁 . 为何缺铁会失绿黄化 ? 铁虽不是叶绿素的成分 , 他它是叶绿素合成的
参与者 . 其关系可 以简示如下 : 有了有效铁— 多种氧化酶才有正常活性— 叶琳和叶绿素才得以形成 . 又一说法 , 有效铁影响叶绿体的片层结构 , 进而影响叶素绿的 形 成 〔 “ 〕 . 前人
已充分研究了引起缺铁的多种因素 〔 8 , ` 。 , “ ’ . 对于广大石灰 (碱 ) 性水土地区来说 , 可溶
性碳酸钙过高是引起缺有效铁的主导因素 , 其反 应 式 可 示 为 : C a C O : + H : O ` =二 C a “ + +
H C O
Z一
+ O H
一 〔 ` 2 ’ , 然而要想把水土 中的钙 离子去掉 , 不仅成本太高 , 且部分钙 离子 也 可
为植物所利用 . 比较好的办法其采用鳌合铁剂 , 这是 目前国际上防治缺铁黄化较 先 进 的技
术 . 这是一类既能擒 (捕捉或吞和保护 ) , 又能 “ 纵 ” (释放或吐 ) 的有机化合物 . 这种能
起鳌 (或络 ) 合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叫鳌合剂 (即配体 ) , 与铁鳌合而成 “ 鳌合铁剂 ” , 溶水后
不易沉淀失效 . 国外已研究出多种鳌合铁剂 〔` 3 〕 , 但除 E D D H A 铁在石灰水土条件下稳定有
效外 , 其他易降效 , 且价格太高 . 国外也只小范围用于单株果树等 . 施用方法有土施法 、 喷
1 1心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4 2卷
射法 、 输注入干法 t l` 〕 .
4
,
2
.
2 固本复绿剂的施 用 根据以往改用酸性土 、 施酸性肥但浇碱性水 , 最终仍会缺 铁 黄
化的事实 , 认为水质是改变 酸、 碱 , 决定铁有效性的主导因素 . 并针对 国 外 赘 合铁剂作肥
施 , 不能同时保持酸性环境易降效和太贵的缺点 , 研究制成 “ 固本复绿剂 ” 〔` ” 〕 . 它是一种
复合配方的鳌合铁剂 ,结合灌水施用 , 既可提供有效铁 , 又可维持土壤酸性环境 , 保证铁的持
续有效 . 又根据前人用 (原子 )示踪铁研究表明 , 植物生长经常需要一定量的有效铁 〔 ’ “ , ` , 〕 ,
并经我们的试验指出 , 固本复绿剂必须在新梢生长期内施用 , 只要根系未伤 , 可防治缺铁黄
化 , 年年新绿 .
固本复绿剂在需经常浇水的盆栽
8
.
6
8

4
园土对照
娜毛
中应用效果最好 , 露地应用后 由于受
降雨淋溶 、 微生物分解速度等影响 ,
有个有效期长短问题 如图 1所示 ,
浇施复绿 剂 维持较低的 p H值约半个
月左右 . 一般 p H S . 5左右的园土 , 用
2 汤的浓度 ( p H为 3 . 2 ) , 可使土的
p H值降到 7 . 8 . 但以蒸馏水侧定的数
据并不符合栽培实际 . 从生产实用出
发 , 用自来水浇 灌 后 , 实际 p H值要
/
.嘴瞥二墅 , . /一 ·一/ 3 5 7 只 1 1 1 3 丽斗时叮盛..887 天数 d/
图 1 浇施固本复绿剂土壤 p H动态变化 ( 4月 9日~ 4月 24日 )
F I G U R E 2 D y n a m i e e h a n g e o f p H v a l u e o f
5 0 11 a f t e r a p p l y i n g
`
t h e a g e n t o f
r e s t o
r i n g
g r e e n o n e e a n d f o
r a l l

低得多 , 以浇灌水浸润土壤呈饱和泥浆测得 p H 值更符合实际 , 改 用 广泛试纸测得 5 月中旬
自来水 p H为 6 . 5 ~ 7 . 。 , 园土加自来水饱和液 p H 7 . o , 用 2 汤的复绿 剂 水 , 浸润园土测饱和
液 , p H可降到 6 . 0 、 6 . 5 , 即达到微酸 , 可保持铁的有效酸度环境 .
该种新梢生长期约 2 个多月 , 城远郊约 4 月上 、 6月下 . 花后 `漫长的初期 , 一般不会出
现缺铁黄化 , 只要在快速生长期 , 每隔半月结合施以 N 为主的酸 性复合肥 , 连续浇施 2 、 3
次即可 (城郊约 4 月下 ~ 5 月下 ) .
5 与生育和提高花质有关的选地与栽养技术
5
.
1 选好立地环境
以往形成杜鹃喜阴之说 , 其实对光照要求因类别而异 . 迎红杜鹃实喜光 , 产地多生于无
乔木的灌丛 中 . 引下山来相对较热 , 故宜选下午 2 、 3 时略有遮荫处为佳 . 这样光照较足抽
枝较短 , 成花率高 , 开花紧密更美观 . 就林分下土壤而言 , 以针叶林缘或稀林之下为佳 , 其
p H值较低 . 从景观上 , 早春开花以常绿树为背景效果更好 。
6
.
2 改用酸性土肥 , 增班被
穴应适当扩大 (径 。 . 7 、 l m 、 深 50 ~ 7 c0 m ) , 灰渣地穴径应加倍 . 换用酸性土如泥炭 、
腐叶土等 , 利用其缓冲性有利于稳定酸度 . 排水良好的坡地 , 可用全换法 ; 平坦地 , 用等量
掺 (表土 ) 换法 . 并注意雨季排水 (用根际培土 ) , 最好创造小地形 . 肥料应选用酸性复合
肥 . 根际用松针 、 树皮 (粉成小块 ) 、 枯枝落叶 、 锯末屑 、 泥炭 、 有机肥等覆被 . 腐后易形
成稳定的酸性土壤环境 .
5
.
3 按物候加强周年养护
4期 陈有民等 :迎红杜鹃引种北京平原的研究 1生于
为制定周年养护计划 , 我们对迎红杜鹃进行了较系统的物候 观 测 〔吕〕 , 具体养护分述如
下 :
( l) 促土化冻 : 早春日化夜冻期 , 约 2 月下至 3 月上 , 拟用地膜覆盖等促早化冻 , 防
止梢条 (待试 ) .
( 2 ) 花前追肥 : 约 3 月中下旬 , 追以氮为主的复合肥 , 结合浇水以弥补大量开花对养
分 、 水分的消耗 . 最好浇施 “ 复绿剂水” , 降低 p H值 , 使花更艳 .
( 3 ) 花后修剪 : 摘除枝顶残花 . 其结实力很强 , 短枝上见有幼果也应摘除 . 短截过长
枝 , 疏剪细弱和交叉枝 .
( 4 ) 梢长追复绿水 : 花后新梢生长 , 应追以氮素为主的复合肥 , 结合浇复绿水 . 新梢
快长期约在 4 月中至 5 月中 , 每隔 15 、 20 天浇复绿水 1 、 2 次 .
( 5 ) 花芽分化期施肥 : 新梢缓长至停长开始花芽分化 , 约 6 月上 、 8 月上 . 如见叶尚
有失绿症状者 , 应行叶面喷 ( 3 汤~ 4 编 ) 鳌合铁肥 , 进行补救 . 雨季地面埋施加配适当量
的磷 、 钾的复合干饼肥 (如麻渣等 ) , 促枝充实和花芽分化 . 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和防治病虫
害 .
( 6 ) 秋施基肥 : 雨季后约 8 月中下旬 , 结合扩穴施N 一P 一K , 按 15 : 8 : 12 配成的有 机
肥 , 促根生长和提高贮藏营养 .
( 7 ) 灌冻水 : 约 1 0月 中至 1 1月中下旬应灌冻水 . 既可防寒气伤根 , 又可为早春备有水
分 , 防止梢条 .
11
12
1 3
14
今 考 文 献
王玉华 . 碱性水土地区怎样养好杜鹤花 . 中国花卉盆景 , 19 9。 ( 3 ) : 7
竹内亮 , 祝廷成 . 中国东北经济树木图说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 9 9 0 . 190
袁可能 . 植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 8 3 . 272 , 3 6 , 3 40
曲仲湘 . 植物生态学 .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19 8 4 . 12 7 , 1 81
刘志光译 . 土壤 p H对锰 、 铜 、 锌分配和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 土壤 , 19 8 7 , 19 ( 1 ) : “
杨爱玉 , 吕滨 . 柑桔的 F e 素营养诊断方法的探讨 . 土壤通报 , 1 9 8 8 , 1g ( 2 ) :
B a 匀i o u n y , F . M
.
e 七 a l . R a 七e s o f P h o 七o s y n 七h e s i s a n d 七h e H i l l R e a c 七i o n i n C i t r “ ` S e e d l i n g s
A f f
e e 七e d b y F e , M n , a n d Z n N u t r i七i o n . J . A m e r . S o e . H o r 七. S e i . , 1 9 7 6 , 10 2 ( 3 ) : 1 0 3~ 1 96
郁书君 . 北京园林引种迎 红杜鹃露地栽培试验 。 〔硕士论文〕. 北京 : 北京林业大学 , 1 9 1 . 29 ~ 31
邹邦基 , 何雪晖 . 植物营养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1 9 8肠. 2 12 一 2 “
J
.
J
. 哈南 , W . D . 霍利 , K L . 戈德斯贝里著 ; 郑光华等译 . 温室管理 . 北京 : 科学 出 版 社 , 19 8 4 .
3 4 2
曾镶 . 果树植物的缺铁失绿症 . 园艺学报 , 19 64 , 3 ( 3 ) : 2 37 ~ 2 47
胡定宇 . 石灰性土壤果树失绿病及其发生的原因 . 土壤 , 1 9 8 5 , 17 ( 1 ) : 20 ~ “
马太和 . 无土栽培 (增订版 ) . 北京 : 北京出版社 , 19 8 5 . 6 ~ 68
H
.
D
. 查普曼主编 ; 庄伊美等译 .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标准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8 6 . 205
王玉华 , 王丽芸 . 杜鹃花促萌技术与固本复绿剂的研究 (鉴定论文 , 北林大科鉴字8 一 0 8号 ) . 北京林业 大 学科
研处存档 , 1 9 8 8 . 6 ~ 10
B
r o m
,
J
.
C
.
I
r o n , t h e l i m i t i n g e l e m e n 七 i n a e h l o r o s i 。 ( P a r t l )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a n d p l a n 七
s p e e i e s
.
P L
.
P h y s i o l
. , r o 5 5 , 3 0 ( 6 )
: 4 5 1~ 4 5 7
S 七e w a r 乞, 1 . , a n d L e o n a r d , C . D . U 吕e o f e h e l a L e I n C 该t 护 助` P r o d u e 七i o n i n F l o a 、 i d a . 5 0 11
S
e i
. , 20 5 7 , 8 4 : 8 7~ 9 7
陈有民主编 . 园林树木学 . 北 京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 1 9 0 . 6 2
l j感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一`卷
A S tu dy on th e In tr o du c ti on o f K o re n a
A z ale a to Be i jin gP l ain
h Ce n Y u o min W
an gY u h u aY u J iu
( Ln a de s aP e A
re h i七e 。七u e rD e P ar七 me n t, B F U )
Y u S h u j
u n Z h a n g Z u o s h u a n g
( B o t a n i
e a l G a
r
d
e n o f B e i j i n g M u n i e i p a l i t y )
Z h a n g Z h i m i n g
( B
e i j i n g B o t a n i
e a l G a
r
d
e n ,
A e a d e m i a S i n i e a )
A B s下R AC T K o r e a n a z a l e a , 刀 b o d o d e n d r o n 优 u c r o n u l a t u川 T u r e z . , g r o w s i n t h e
m o u n t a i n o u s a r e a s o f m id d l e t o
`
h i g h a l t i t u d e
.
I t g i v e s p u r p l i s h r o s y f l o w e r s
i n p r o f u s i o n d t r i n g t h e e a r ly s P r i n g
.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i n t r o d u e t i o n e x p e r i m e n t s a n d 5 0 11 a n a ly s e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d i f f e r e n e e i n
w a t e r a n d 5 0 11 e o n d i t i o n s b e tw e e n t h e p l a i n a n d m o u n t a i n o u s a r e a s 15 t h e
m o s t d e t e r m i n a t i v e f a e t o r i n i n t r o d
u e t i o n a n d
e u l t i v a t i o n
.
T h e m a i n p u r P o s e
o f t h e r e s e a r e h 15 t o r e s t o r e R
. 拼“ e r o n u l a t u m f r o m i r o n e h l o r o s i s .
K E Y W O R D S R h
o d o d e n d r o n 用 u e r o n u l a t “ 脚 T u r e z . , p l a n t i n t r o d u e t i o n , i r o n
e
h l
o r o s i s
(贵任编杯 量晓燕 )
《 林业哲学与森林美学问题研究 》
出版发行
湘京林业 大 学王传书教授和张钓成研 究员主编 的 《林业哲学与森林美学问题研 究 ) 一书
已于 19 9 2年 7 月由科学出版社 出版 .
该书共分七章 , 计 23 万 字 . 分别由 8 位同志执笔 , 汇集 了应用哲学的有关林业哲学方面
的研 究成果 . 分别论述 了森林与人类文明发 表的辫证关 系 ; 古 代林业哲学 .与林业思想 : 森林
生态 系统的辫证 法 : 林业生产 的辫证法 , 林业现代化的辫证法 , 林业科学研 究的辫证法和 森
林美学 .
该书适于林业领导决策者、 林业科技工作者 、 旅游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阅读 .
(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