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配方施肥对任豆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全 文 :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 24卷第 5期 77 
配方施肥对任豆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曹艳云 ,彭玉华 ,郝海坤 ,黄志玲 ,陆国导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宁 530002)
摘 要:通过对任豆容器实生苗进行 N、P、K配比施肥试验 ,研究其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叶片数 、叶面积 、生长量 、生
物量等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任豆容器苗的苗高 、地径 、叶片 、叶面积 、生物量等影响显著;NPK
平衡施用对任豆容器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为最优施肥处理;经过 4次施肥后 , NPK处理苗木的苗高 、地径 、叶
片数 、叶面积 、地上鲜质量 、地下鲜质量 、地上干质量 、地下干质量的生长量分别是 CK苗木生长的 211.4%、
154.2%、 161.7%、327.5%、568.3%、423.5%、405.8%、275.0%。
关键词:任豆;容器苗;施肥;生物量
EfectsoffertilizationonthegrowthofZeniainsigniscontainerseedlings∥CAOYan-yun, PENGYu-hua,
HAOHai-kun, HUANGZhi-ling, LUGuo-dao
Abstract:Theexperimentofnitrogen(N), phosphorus(P), potassium(K)fertilizeroncontainerseedlingofZeniainsig-
niswasconductedtostudytheefectsoffertilizationonthegrowthofseedlings.Theresultsshowedthatthefertilizationhad
significantinfluencesontheheight, diameter, leafnumber, leafareaandbiomassoftheseedlings.TheNPKbalanceferti-
lizationwasthebesttreatmentinwhichthegrowthofcontainerseedlingofZ.insigniswasgreatlypromoted.Afterfourtimes
fertilization, theheight, diameter, leafnumber, leafarea, thegroundandthrundergroundfreshweight, thegroundand
theundergrounddryweightoftheseedlingsinN, P, Kbalancetreatmentwasincreasedby211.4%, 154.2%, 161.7%,
327.5%, 568.3%, 423.5%, 405.8% and275.0%, respectivelycomparedwiththecontrol.
Keywords:Zeniainsignis;containerseedling;fertilization;biomass
Author saddress:GuangxiAcademyofForestry, 530002 Nanning, China
收稿日期:2010-06-20    修回日期:2010-07-05
基金项目: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广西 3个主要乡土阔叶
树种苗期生长节律及遗传变异研究 ”(编号:林科 200805号);广西林
业科技项目 “广西主要乡土树种遗传改良技术及开发利用 ”(编号:林
科字 [ 2006]第 13号);广西林业科技项目 “任豆良种选育 ”。
第一作者简介:曹艳云(1969-),女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遗传育
种方面的研究。 E-mail:cyyglk@126.com
  任豆树 (Zeniainsignis)又称翅荚木 、砍头树等 ,
属苏木科任豆属落叶速生阳性乔木树种 ,萌芽性强 、
浅根性 、侧根粗状发达 ,能在石缝中生长 ,能固氮且耐
干旱瘠薄 ,能在秃石山夏季表面最高温度 70 ~ 80℃的
条件下成活 ,是石灰岩地区特有树种 ,在石灰岩山地
常见 ,并可成为乔木层的优势种 [ 1-2] 。其病虫害少 ,
适应性强 ,且具有改良土壤 、生物量高 、轮伐期短 、用
途广泛等优良特性 ,是一个优良的用材 、薪材 、饲料 、
食用菌用材树种 。任豆已成为广西实施石漠化治理
工程的主要造林树种 [ 1] 。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研究
学者对任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扦插育苗 、营养基质育
苗 、大田育苗栽培技术等方面 [ 3-9] ,但对任豆苗期施
肥配比研究较少 。本试验通过不同配比的 N、P、K水
肥对任豆幼苗进行施肥处理 ,来研究其对苗高 、地径 、
叶片数 、叶面积 、生物量的影响 ,探讨促进任豆快速生
长发育的最佳合理施肥方法 ,为造林生产培育优质壮
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于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地理位置为南
宁市北郊 , 北纬 22°56′、 东经 108°21′。海拔 80 ~
145 m,处于北热带。年均降雨量为 1 347.2 mm,年
均相对湿度为 80%左右 。年均气温20 ~ 21℃, ≥10℃
的年积温为7 200℃,月均温度 20℃以上有 7个月 ,最
冷月(1月)平均温度 12.8℃,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
28.3℃,极端最高温度 40.4℃, 极端最低温度为
-2.1℃。一般年份有2 ~ 4天轻微霜冻 ,霜期多出现
在 12月至次年 2月上旬 。土壤 pH值为5 ~ 6。
1.2 试验材料
任豆种子来源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 ,营养基质
选用黄心土 ,育苗容器选用 10cm×14 cm的黑色营养
袋 。复合肥产于俄罗斯(N-P-K为 16-16-16),尿素
产于广西河池(含 N46.4%),氯化钾产于加拿大(含
K2O60%),过磷酸钙产于贵州兴义(含 P2O5 12%)。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设 3个区组 ,每个
 技术开发
78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 24卷第 5期
区组 8个处理 ,每处理 60株 ,每个小区周围加 1行保
护行 ,参试苗木共有 1 440株。 8个处理分别为:NPK
(1∶1∶1)、NP(1∶1)、NK(1∶1)、PK(1∶1)、N、P、K、
CK,见表 1。施肥试验时间在 2009年 3— 7月 ,每月
以水肥形式施肥 1次。第 1次施肥时间为 2009年 3
月 31日 ,第 2次施肥时间为 4月 27日 , 浓度均为
0.4%。第 3次施肥时间为 5月 21日 ,第 4次施肥时
间为 6月 19日 ,浓度均为0.8%。
  表 1 各处理肥料总施用量(按肥料有效量计) /g·株 -1
处理 N P K
NPK 0.070 0.030 0.060
NP 0.103 0.010 0.000
NK 0.103 0.000 0.108
PK 0.000 0.010 0.108
N 0.210 0.000 0.000
P 0.000 0.020 0.000
K 0.000 0.000 0.216
CK 0.000 0.000 0.000
1.3.2 调查方法
2009年 1月 4日沙藏种子 , 2月 15日移苗上杯 。
每处理选取 30株苗挂牌做好标记 ,每月施肥前观测
苗高 、地径变化。最后一次施肥后 1个月调查苗高 、
地径 、叶片数 、叶面积 、生物量等指标 。叶面积采用叶
面积仪进行测定 。
数据处理采用 Excel和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
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施肥对苗高生长的影响
从表 2中可以看出:施肥前(3月 31日测定)任
豆的苗高生长差异不显著 ,表明任豆在施肥前的生长
状况基本一致。第 1次施肥后任豆的苗高生长差异
不显著 ,可能与幼苗细小吸收能力弱有关 。第 2次施
肥后任豆苗高生长差异显著 ,除了 NPK与其他处理
之间差异显著外 ,其他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
NPK处理对任豆容器幼苗生长的促进优势开始显
现 。第 3次施肥后任豆容器幼苗的苗高生长差异显
著 , NPK与 NP之间差异显著 , NPK、NP与其他处理
之间差异显著。第 4次施肥后任豆容器幼苗的苗高
生长差异显著 , NPK、NP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
NPK与 NP之间差异不显著 , NK、PK、N、P、K、CK之
间差异不显著。苗高均值由高到矮依次为 NPK>NP
>N>NK>P>PK>CK>K。可见 NPK处理对任豆
容器苗苗高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其平均苗高是对
照的 211.4%;其次为 NP, 其苗高平均是对照的
181.2%;表现最差的是 K,其平均苗高仅有 15.43
cm,低于对照1.17 cm。这可能是 K不直接组成有机
化合物 ,而参与部分代谢过程和起调节作用 ,当 N与
P亏缺时对任豆的生长起不到促进的作用 ,甚至于起
到抑制的作用 。
表 2 不同施肥处理下任豆容器苗的苗高 /cm
处理 日期 /月-日
03-31 04-27 05-21 06-19 07-17
NPK 5.97a 9.19a 11.07a 24.10a 35.10a
NP 6.12a 8.09a 9.85b 20.63b 31.07a
NK 6.08a 8.44a 9.96b 15.43c 18.60b
PK 5.95a 8.24a 9.90b 15.63c 17.73b
N 6.10a 8.04a 9.47b 13.67c 19.67b
P 6.18a 8.29a 9.77b 15.53c 18.53b
K 6.05a 8.26a 9.62b 13.70c 15.43b
CK 6.14a 8.20a 9.11b 15.30c 16.60b
F 0.195 1.289 5.528 15.719 22.531
Sig 0.982 0.317 0.002 0.000 0.000
 注:表中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将几次施肥后任豆容器苗苗木每月的苗高净增
长量进行统计 ,结果见图 1。
图 1 任豆容器苗在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阶段的苗高增量
从图 1可以看出:第 1次 、第 2次施肥后各处理
苗木高度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 ,第 3次施肥后增长
速度较快 ,除了 N在第 4次施肥后增长速度保持不
变外 ,其他处理增长速度下降 。第 4次施肥后各处理
苗高增长量从大到小的排序是:NPK>NP>N>NK
>P>PK>K>CK。 NPK从第 1次施肥后每个月的
苗高增长量均是最大的 ,最大达到 13.0 cm,是对照的
210.55%;NP从第 2次施肥后均是排在第 2位 ,达到
10.8cm,是对照的 174.21%;N在第 3次施肥后排在
第 7位 ,到了第 4次施肥后已排在了第 3位 ,苗高月
增长量达到6 cm;NK、P、K月增长量排位基本不变;
PK到第 4次施肥后月增长最缓慢。从以上分析可知
N对任豆苗高的生长影响最大 ,含 N的处理中苗高
月增长量较大 ,第 4次施肥后苗高也较大。此结果与
费永俊等 [ 10]对宜昌楠苗木苗期的施肥试验基本一
致 ,与梁坤南等[ 11]对柚木苗期的施肥试验 , P对柚木
技术开发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 24卷第 5期 79 
高生长的影响大于 N和 K有点区别。早期施用 P,肥
效慢 ,苗高在短期内增长不明显 ,但经过缓慢释放养
分 ,后期肥效显现 ,苗高增长较快 。 NP混合施用 , P
能促进植物根系对 N的吸收 ,苗高能在较长时间里
持续较快的增长 。施有 K处理的苗木到后期增长缓
慢 , N、P、K三大营养元素同时混合施用苗高增长效
果最好 。
2.2 不同处理施肥对地径生长的影响
从表 3可以看出:任豆容器苗地径的生长与苗高
的生长表现基本一致。第 1次施肥后任豆容器苗地
径生长差异不显著;第 2次施肥后任豆容器苗地径差
异显著 , NPK、NK与 NP、PK、N、P、K、CK之间差异显
著 , NK与 N、K之间差异显著;第 3次施肥后任豆容
器苗地径差异显著 , NPK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
NP与 N、K、CK之间差异显著;第 4次施肥后任豆容
器苗地径差异显著 , NPK、NP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
著 , NPK与 NP之间差异不显著。第 4次施肥后任豆
容器苗地径由粗到小依次为 NPK>NP>P>N>NK
>PK>CK>K。从表 3中看出:施用 NPK肥的植株
地径生长效果最好 , 其均值为 0.29 cm, 是对照的
154.2%;其次是 NP,其平均值为 0.26 cm,是对照的
136.8%;最差的是 K,其平均值为0.17 cm,仅是对照
的 89.5%。
表 3 不同施肥处理下任豆容器苗的地径 /cm
处理 日期 /月-日
04-27 05-21 06-19 07-17
NPK 0.13a 0.16a 0.24a 0.29a
NP 0.13a 0.15bc 0.20b 0.26a
NK 0.14a 0.16ab 0.17bc 0.19b
PK 0.13a 0.15bc 0.18bc 0.19b
N 0.13a 0.14c 0.16c 0.19b
P 0.13a 0.15bc 0.18bc 0.22b
K 0.13a 0.14c 0.15c 0.17b
CK 0.14a 0.15bc 0.15c 0.19b
F 1.125 6.60 14.854 10.812
Sig 0.395 0.001 0.000 0.000
 注:表中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将几次施肥后任豆容器苗苗木每月的地径净增
长量进行统计 ,结果见图 2。从图 2可以看出:施用
NPK在第 2次施肥后地径开始增长明显;第 3次施肥
后地径增量达到最大值 ,月增量达到 0.08 cm;到第 4
次施肥后增长开始缓慢。其次是 NP,第 3次施肥后
地径增量开始迅速 ,到第 4次施肥后增量到了第 1
位 。N在第 1、2次施用后增长速度不变 ,到第 4次施
肥后增长速度加快 ,已排到了第 3位 。P保持匀速的
增长速度 ,排位基本不变。 PK净增长量的最大值在
第 3次施肥后 ,到了第 4次施肥后增长速度速降 ,甚
至比对照的增长速度慢 ,呈现出慢 -快 -慢的生长趋
势 。NK增长缓慢 ,到第 4次施肥后增长速度与对照
持平。K在前期施肥后的增长速度比对照稍快 ,到了
第 4次施肥后的增长速度比对照慢。从以上分析可
知 PK、NK、K即含有 K处理的苗木到后期地径增量
增长缓慢 ,甚至比对照的还慢。这说明 K在任豆容
器苗地径的生长过程中单独施用或与 N、P其中之一
混施的肥效效果都不显著 ,必须与 N、P平衡施用才
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
图 2 任豆容器苗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阶段的地径增量
2.3 不同处理施肥对叶片数与叶面积的影响
从表 4中可知 ,不同施肥处理对任豆容器苗叶片
数影响显著 , NPK、NP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最
多的 NPK,平均值为 7片 ,是对照的 161.7%;其次是
NP,平均值为 6.44片 ,是对照的 148.8%;最差的是
K,平均值为3.11片 ,仅是对照的 71.8%。可以看出:
不同施肥处理对任豆容器苗叶片数从多到少排序为
NPK>NP>N>NK>P>CK>PK>K。
表 4 不同施肥处理下任豆容器苗的叶片数 、叶面积 、
地上及地下干鲜质量
处理 叶片数/片
叶面积
/mm2
地上鲜质
量 /g
地下鲜质
量 /g
地上干质
量 /g
地下干质
量 /g
NPK 219.44a 13.07a 3.60a 3.60a 4.87a 2.20a
NP 218.11a 5.67b 2.53ab 2.53ab 3.10b 1.63b
NK 161.56a 4.80b 1.23b 1.23b 1.83c 0.97cd
PK 69.00b 2.47b 0.87b 0.87b 1.07c 0.73d
N 107.56b 3.60b 1.22b 1.22b 1.40c 0.87cd
P 73.78b 3.00b 2.00b 2.00b 1.43c 1.17c
K 49.67b 1.70b 0.70b 0.70b 0.73c 0.67d
CK 67.00b 2.30b 0.85b 0.85b 1.20c 0.80cd
F 18.164 6.623 5.523 5.523 11.469 33.883
Sig 0.000 0.001 0.002 0.002 0.000 0.000
 注:叶片为复叶面;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从表 4中可知:不同施肥处理对任豆容器苗叶面
积影响显著。 NPK、NP、NK与 PK、N、P、K、CK影响显
著 。叶面积最大的为 NPK,平均值为 219.44 mm2 ,是
 技术开发
80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 24卷第 5期
对照的 327.5%;其次为 NP,平均值为218.11 mm2 ,是
对照的 325.5%;最小的是 K,平均值为 49.67 mm2 ,
比对照小17.33 mm2。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下任
豆容器苗叶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为 NPK>NP>NK>N
>P>PK>CK>K。从以上分析得知 ,不同施肥处理
对任豆容器苗叶片数 、叶面积影响的结果与苗高 、地
径基本一致 。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生物量的影响
从表 4可知:不同施肥处理对任豆容器苗地上鲜
质量影响极显著 , NPK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
NP、NK、PK、N、P、K、CK之间差异不显著 。地上鲜质
量最大的是 NPK, 平均值为 13.07g, 是对照的
568.3%;最小的是 K,平均值为 1.7g, 仅为对照的
73.9%。地上鲜质量从大到小排序为:NPK>NP>
NK>N>P>PK>CK>K。通过方差分析表明 ,除了
NPK外 , NP、NK、N含有 N的处理对任豆容器苗地上
鲜质量的影响最大 , N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一 ,当氮素供应适量时 ,植物的茎叶繁茂 、叶色深绿 、
延迟落叶;其次是含有 P的处理;最差的是含有 K的
处理 ,特别是单施 K,比对照还轻。
不同施肥处理对任豆容器苗地下鲜质量影响极
显著 , NPK与 NK、PK、N、P、K、CK之间差异显著 。地
下鲜质量最大的是 NPK,平均值为 3.6 g,是对照的
423.5%;最轻的是 K,其平均值仅 0.7 g,仅是对照的
82.3%。地下鲜质量从大到小排序为:NPK>NP>P
>NK>N>PK>CK>K。方差分析表明 ,含有 P的
处理对任豆容器苗地下鲜质量影响比含有 N处理的
大 ,这与地上鲜质量有所不同;最差的也是含有 K的
处理 ,单施 K也比对照轻。
不同施肥处理对任豆容器苗地上干质量影响极
显著 , NPK、NP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 NK、PK、N、P、
K、CK之间差异不显著 。地上干质量最大的也是
NPK,平均值为 4.87 g,是对照的 405.8%;最轻的也
是 K, 其平均值只有 0.73g,仅为对照的 60.8%。地
上干质量从大到小排序为:NPK>NP>NK>P>N>
CK>PK>K。从排序中看出:N、P与在地上鲜质量
中的排位不一样 , N在地上鲜质量中比 P重 ,而在地
上干质量中比 P轻 。这可能与 N大部分分布在叶片
和幼嫩器官中 ,与含水量有很大关系 。
不同施肥处理对任豆容器苗地下干质量影响极
显著 , NPK、NP与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 P与 PK、K之
间差异显著 。NPK与 NP之间差异不显著;地下干质
量与其指标一致 ,最重的也是 NPK,平均值为 2.2 g,
是对照的 275%;其次为 NP,平均值为 1.63 g,是对照
的 203.8;最轻的也是 K,其平均值为 0.67g,只有对
照的 83.8%。地下干质量排序为:NPK>NP>P>NK
>N>CK>PK>K。从排序中看出:NPK、NP、P地
上干质量排序在前 , P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元素 ,
也是很多酶的组成部分 ,它能促进细胞分裂 ,对根系
的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 P肥供应足时 ,在苗
期能促进根系发育 ,使根系早生快发。随着根系的生
长 ,促进了任豆容器苗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加速了
氮素从土壤向植物体的转移 ,生物量亦随之增加 。
从以上各个指标分析可知 ,表现最差的都是 K
处理 ,可能是 K不直接组成有机化合物 ,而参与部分
代谢过程和起调节作用 。K肥供应充足时 ,能促进光
合作用 ,促进植物对 N、P的吸收 ,有利于蛋白质的形
成 ,使植物茁壮。如果 N亏缺状态下 ,增施 K肥不但
不能使苗木得到营养的补充 ,反而使营养更加失调 ,
对植物生长不利。
2.5 不同施肥处理任豆容器苗的质量指数
由于单个形态指标通常只能反映苗木的某个侧
面 ,而苗木各部分的协调和平衡对造林成活与幼苗生
长又十分重要 ,因此采用多个指标的综合指数更能反
映苗木质量。根据苗木质量指数(QI)来衡量不同处
理施肥后的任豆苗木质量 , QI越高苗木质量越
好 [ 12] 。从图 3中可以看出任豆苗木质量从好到差的
顺序为 NPK>RNP>RN>RCK>RPK>RNK>P>
K,苗木质量最好的为 NPK,最差的为 K。由此可知 ,
N、P、K肥平衡施用对于任豆容器苗木的综合质量影
响很关键 。
图 3 不同施肥处理任豆苗木质量指数
3 结 论
不同施肥处理对任豆容器苗的苗高 、地径生长的
影响表明 ,施用 NPK的苗木 ,其苗高 、地径均有显著
提高 。含有 N处理的任豆容器苗苗高生长较快 。含
P处理的任豆容器苗生长均比较健壮 ,茎干比较粗
硬 。不同施肥处理对任豆容器苗的叶片数 、叶面积的
技术开发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 24卷第 5期 81 
影响差异显著。在不同施肥处理中叶片数 、叶面积均
以 NPK为最多最大 ,其次为 NP。不同施肥处理对任
豆容器苗生物量的影响同样达到差异显著。生长最
好的是 NPK,其各个生物量指标均为最大;其次也是
NP。不同施肥处理的任豆容器苗的质量指数 ,苗木
质量最好的为 NPK,其次为 NP。
综合评价不同施肥处理对任豆苗木生长量 、叶片
数 、叶面积 、生物量等各生长指标影响的显著程度和
苗木质量 ,任豆容器苗苗期生长的最优施肥为 NPK
处理 ,其次为 NP处理 。
参考文献
[ 1]朱积余 ,廖培来.广西名优经济树种 [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6.
[ 2]侯伦灯 ,李玉蕾 ,李平宇 ,等.任豆树综合利用研究 [ J].林业科学 ,
2001, 37(3):139-143.
[ 3]潘月芳 ,郝海坤 ,曹艳云 ,等.任豆扦插育苗试验 [ J] .林业科技开
发 , 2006, 20(6):65-66.
[ 4]彭玉华 ,何峰 ,覃文能 ,等.任豆扦插育苗试验 [ J] .广西林业科技 ,
2006, 6(2):95-96.
[ 5]卢立华 ,黎明.育苗基质对任豆苗期生长的影响 [ J] .林业实用技
术 , 2005(11):21-22.
[ 6]吴良鸣.任豆树栽培技术 [ J] .林业实用技术 , 2007(8):18-19.
[ 7]简兴 ,苗永美.任豆的利用价值与造林技术 [ J] .中国林副特产 ,
2005, 12(6):18.
[ 8]覃勇荣 ,蒋光敏 , 岑忠用 , 等.喀斯特地区造林先锋树种任豆种子
萌发特性研究 [ J] .种子 , 2008, 12(12):15-21.
[ 9]王青天 ,余婉芳 ,陈进宝.福建柏任豆混交造林技术研究 [ J].林业
实用技术 , 2004(5):11-12.
[ 10]费永俊 ,于小丹 ,杨敏 ,等.不同施肥处理对宜昌楠苗木生长及光
合生理影响 [ J] .林业科技开发 , 2009, 23(1):46-49.
[ 11]梁坤南 ,潘一峰 ,刘文明.柚木苗期多因素施肥试验 [ J] .林业科
学研究 , 2005, 18(5):535-540.
[ 12]喻方圆 ,周景莉 ,洑香香.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技术 [ M] .北京:中国
林业出版社 , 2008.
(责任编辑 周贤军)
4个杨树品种的扦插育苗试验
张秀秀 1 ,曹帮华 1* ,张玉娟1 ,张晓文 1 ,秦永建2 ,唐全 1
(1.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山东 泰安 271018;2.泰安市岱岳区林业局)
摘 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 分析了品种 、扦插密度 、采条部位及施肥 4因素对 4个杨树品种扦插育苗效果的影
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 , 获得最佳扦插效果的组合为`中菏 1号 , 扦插密度为 40 cm×80 cm, 采条部位选择
60~ 120cm处插条 ,施肥状况选择氮肥量 40g/株;苗高受品种的影响最大 , 4个因素对苗高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品种
>施肥 >采条部位 >扦插密度;扦插密度对地径的影响最大 , 4个因素对地径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扦插密度 >品种 >
采条部位 >施肥。
关键词:杨树;扦插苗质量;扦插
Experimentoncutingpropagationoffourpoplarvarieties∥ZHANGXiu-xiu, CAOBang-hua, ZHANG
Yu-juan, ZHANGXiao-wen, QINYong-jian, TANGQuan
Abstract:Withtheorthogonalexperimentaldesign, theinfluencesofvariety, density, positionsofcutingsandfertilizing
levelsoncuttingefectoffourpoplarvarietieswereanalyzed.Theresultindicatedthatthebestregimeofcutingpropagation
wasPopulus×` ZhongHe-1 with40 cm×80 cmcuttingdensity, using60 ~ 120 cmbasalstems, adding40 gnitrogen
fertilizereachplantundertheexperimentalconditions.Thestudyshowedthatthemostimportantfactoronstecklingheight
wasvariety.Andthesequenceoffourfactorsonstecklingheightwasvariety>fertilizinglevel>positionsofcuttings>cut-
tingdensity.Thendensitywasthekeyfactoronthebasaldiameter.Thesequenceoffourfactorsonthebasaldiameterwas
cutingdensity>variety>positionsofcuttings>fertilizinglevel.
Keywords:poplar;qualityofsteckling;cuttings
Firstauthor saddress:Keylaboratoryofagriculturalecologyandenvironment, 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
271018 Taian, Shandong, China
收稿日期:2010-06-18    修回日期:2010-07-07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计划(编号:鲁科农字[ 2006] 90号)。
第一作者简介:张秀秀(1986-),女 , 硕士生 , 研究方向为森林培育。
通讯作者:曹帮华 ,男 ,教授。 E-mail:sdaucbh@sdau.edu.cn
  杨树是山东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在林业生态
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以黑杨
派杨树尤为重要 [ 1] ,山东省有近 70%的人工林是黑
 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