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铁包金药物刮痧在肩周炎应用中效果观察



全 文 :铁包金药物刮痧在肩周炎应用中效果观察
冯 岚,唐华星,匡建军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6)
[摘要] 目的:观察铁包金药物刮痧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普通刮痧治疗同时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铁包金药物刮痧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
干预。连续治疗 2周后予以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92. 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 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 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 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 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
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用铁包金药物刮痧治疗辅以合理的护理措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肩周炎;铁包金药物;刮痧;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 943,R248. 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08 / j. cnki. issn1003 - 7705. 2016. 07. 070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编号:2013SK3108)
第一作者:冯岚,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研究
通讯作者:匡建军,男,医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脊柱、骨关节病中医特色疗法研究,E - mail:
13786165656@ 163. com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漏肩风”,因
其好发年龄多在 50 岁左右,又称“五十肩”,它是肩
部周围组织多处发生的一种慢性退行性、无菌性炎
症病变,其主要症状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由于
临床患者多见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又称“冻结肩”
“肩凝症”。肩周炎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多发病,严重
影响了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质量。因此,关注、研究
此病,对该疾病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行及
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尤为重要。笔者采用铁包金药物
刮痧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 40 例肩周炎患者,
临床效果满意,并与采用普通刮痧治疗同时予常规护
理的 40例肩周炎患者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5 年 6 月至 2016 年 3 月
在本院骨伤科名医堂门诊及住院的肩周炎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40 例中,男 22 例,女
18 例;年龄 33 ~ 81 岁,平均(54. 57 ± 10. 65)岁。对
照组 40 例中,男 24 例,女 16 例;年龄 32 ~ 79 岁,平
均(53. 32 ± 10. 0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
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拟定。
1. 3 纳入标准 (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且病程
半年以上者;(2)均经 CT或 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者;
(3)知情同意,均由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 4 排除标准 (1)化脓性和创伤性肩关节炎、合
并颈椎病(神经根性)肩关节外伤骨折或脱位患者;
(2)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疾患者;(3)具有皮
肤病等对膏药过敏者;(4)特征人群(精神病患者、
妊娠、哺乳妇女);(5)患凝血机制严重障碍、严重血
液性疾病者;(6)不能配合治疗,依从性差患者。
2 护理方法
2. 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刮痧治疗及护理。
2. 1. 1 治疗方法 (1)给予美洛昔康片口服治疗。
美洛昔康片(宁夏康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
字:H20020222),每次 1 片,每天 1 次。(2)常规刮
痧疗法。给予肩井、肩贞、臂臑、肩髑、曲池、手三
里、外关等穴普通刮痧,每周 2 ~ 3 次(以痧退为
准),每次 20 ~ 30min,以患者耐受,至局部皮肤出痧
(红色或紫红色痧点)为度,连续治疗 2 周。
2. 1. 2 常规护理 (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
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并温湿度
适宜,对疼痛较严重的患者,可安排其进行卧床休
息,以减轻疼痛、肿胀。(2)情志护理:护理人员应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向其详细讲解疾
病、治疗的相关知识,并通过讲解治疗成功案例来
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缓解
患者不良的情绪。(3)膳食指导:叮嘱患者治疗前
勿空腹或进食过饱。日常多进食富含营养的、易消
化饮食,禁食煎炸、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食含胶原
蛋白、钙质、高蛋白食物,为患者的关节供给足够的
营养,减轻患者的关节症状。(4)锻炼指导:嘱患者
·031·
第 32 卷第 7 期
2016 年 7 月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2 No. 7
July 2016
在治疗期间注意肩部保暖,指导患者适当做“摇肩”
“爬墙”等功能锻炼。(5)刮痧护理:在患者进行刮
痧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是否适用进行评估,观察
患者局部皮肤是否具有伤口、瘢痕、出血点、皮肤病
等,治疗时护理人员应随时了解患者的感受,叮嘱
患者以局部皮肤不感疼痛为宜,一旦感觉疼痛则应
及时告知,以便及时停止操作,避免治疗造成刮伤,
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出汗、面色及反应等情况,若患
者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情况的时候,应及时停止。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刮痧后嘱患者喝一杯温开水,
以利排毒。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采
用铁包金药物刮痧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2. 2. 1 治疗方法 (1)刮拭穴位:肩井、肩贞、臂
臑、肩髑、曲池、手三里、外关等。(2)刮痧药膏制
备:由本院匡建军教授自制提供铁包金药膏(其主
要组成成分有铁包金、大黄、生川乌、生草乌、木瓜
等 20 多种中药)。(3)患者取端坐位,选择有靠背
的椅子,患者面朝向椅背骑坐,身体依靠椅子,在皮
肤上均匀涂上铁包金药膏,手握牛角板,应用腕力,
力量适中,速度均匀,单向、循经络方向轻轻刮拭穴
位,每个部位 20 ~ 30 次,遇痛点时重点刮拭,以皮肤
微微发红发热为度。遵医嘱每天 1 次,每次 30min,
连续治疗 2 周。
2. 2. 2 护理方法 (1)铁包金药物刮痧护理:室内
空气要流通,在寒冷季节刮痧时要注意保暖,以避
免感染风寒加重病情。在患者进行治疗前,护理人
员应对其详细介绍刮痧的目的、意义、治疗特点和
刮痧后的正常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知
识的宣教,通过护士耐心讲解,解除其思想顾虑,从
而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并对患者是否适用
进行评估,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是否具有伤口、瘢痕、
皮肤病,治疗时护理人员应随时了解患者的感受,
以皮肤微微发红发热为度,保护皮肤完整性,避免
造成刮伤,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出汗、面色及反应等
情况,如果患者自诉有出冷汗、头晕、胸闷等不适的
时候,应及时停止刮痧,患者取平卧位,监测血压,
并作相应处理。起居有常,注意休息;治疗时和治
疗后均要注意保暖,治疗 2 ~ 3h 后可行温水浴;刮
痧后嘱患者饮一杯温开水,促进排毒,疏通经络;饮
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胃肠消
化,致邪气不能外泄。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处理
后擦干备用。(2)功能锻炼:患者在指导下每天做
内收、外展、前屈、后伸等肩部锻炼,每个动作做
30 次,每次约 10min,每天 1 ~ 2 次,每次活动以患者
自觉微痛为度,如果患者病情好转,则加大患者活
动的力度及时间,每次 10 ~ 20min,每天 1 ~ 3 次。
7d为 1 个疗程,一般治疗 2 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 1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通过我院自制
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问卷表评分≥
80 分则代表护理满意。(3)不良反应。
3. 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中有关的肩周炎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
肩关节功能恢复或基本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减
轻,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3. 3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 20. 0 统计软件进行
统计学分析,对本次研究观察中的计数资料和计量
资料分别采用 2 比较法与 t检验法进行对比分析,
以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4 治疗与护理结果
3. 4.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2. 5%,优于对照组的 80. 00%,组间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见表 1)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n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40 16(40. 00) 21(52. 50) 3(7. 50) 37(92. 50)a
对照组 40 13(32. 50) 19(47. 50) 8(20. 00) 32(80. 00)
注:与对照组比较,aP < 0. 05。
3. 4. 2 护理满意度比较 问卷调查表明,观察组
对护理满意的患者 38 例(占 95. 00%);对照组
33 例(占 82. 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3. 5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
反应。
4 讨 论
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
《素问·痹论》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痹证的病机是由于正气不足,营卫失调,外邪乘虚
而入人体,使风寒湿邪搏结于经络、肌肉和筋脉,从
而导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不通,故而成痹,日久导
致肢体关节屈伸不利。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经济安全,
易于操作,疗效确切,是一种绿色医疗方法,具有中
医护理技术鲜明的特色优势:简、便、廉、验。刮痧
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使用刮痧器具,刮拭经
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
·131·第 7 期 冯 岚,唐华星,匡建军:铁包金药物刮痧在肩周炎应用中效果观察
耳穴疗法配合情志护理
应用于戒酒综合征 47 例疗效观察
杜真治
(福建省厦门市仙岳医院,福建 厦门,361012)
[摘要] 目的:探讨耳穴疗法配合情志护理对于戒酒综合征(AWS)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 94 例 AWS患者随机分成对
照组和观察组各 4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耳穴护理和情志护理。采用酒精
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AWSS)来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97. 87%,对照组为 87. 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 0. 05)。两组护理第 3、7、14 天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护理前后组内比较及护理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结论:中医护理中的耳穴疗法配合情志护理有助于提高戒酒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 戒酒综合征;耳穴疗法;情志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08 / j. cnki. issn1003 - 7705. 2016. 07. 071
作者简介:杜真治,女,主管护师
酒精戒断综合征(AWS)是指长期大量饮酒的
酒依赖者中断饮酒后出现的震颤、幻觉、意识障碍、
肌肉抽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症
状[1]。常用的治疗主要以药物镇静、替代疗法、补
液支持等结合一般的常规护理。笔者在西医疗法
的基础上增加应用中医耳穴疗法及情志护理 47 例
AWS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与西医治疗的 47 例
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94 例均为 2014 年 1 ~ 9 月我院酒
精所致精神障碍住院男性患者,年龄 36 ~ 62 岁,平
均(43 ± 6)岁;饮酒史 15 ~ 35 年,平均(25. 5 ±
4)年;饮酒量 167 ~ 760g /d,平均(369 ± 13)g /d。将
94 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47 例和对照组 47 例,两
组患者年龄、饮酒量、饮酒史、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
量表(AWSS)得分情况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
异(P > 0. 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
准(CCMD -3)[2]中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 护理方法
2. 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一般常规护理。
常规治疗包括大量使用维生素 B,口服小剂量抗精神
病药(奋乃静,20mg /d),加以对症治疗,如癫痫发作
者给予地西泮静脉推注,烦躁、谵妄者给予镇静药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使经络穴位局部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疏通经络、
调血行气、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
机体自身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
的目的。通过刮拭经络穴位,活血祛瘀,使肩部代
谢恢复正常,从而使疾病消除。
铁包金药膏,由铁包金、大黄、木瓜、木通、三棱等
20余味药物组成,具有行气活血、活血化瘀、祛风止
痛、散风寒、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同时配合使用牛角
板刮痧,共奏通经活络、祛风散寒之效。铁包金产自
广西壮族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一味常用且重要的
民族药,始载于《岭南采药录》。主要分布在我国海
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区,味苦,平,具有消
肿毒、止血止痛、祛风湿、化痰镇咳等功效[2 - 3]。
有实验研究表明,刮痧通过局部皮肤产生的微
痛和热感等刺激反应直接影响局部皮肤微循环,使
局部组织的温度及血流灌注量发生明显变化,起到
改善细胞组织的能量代谢作用,因此能使人体发挥
正常的生理功能[4]。
本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
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 05)。表明对肩周
炎患者采用铁包金药物刮痧治疗配合针对性的护
理干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4:114 - 115.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广西中药材标准[S]. 南宁:广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0:260 - 261.
[3]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曲[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0:2607 - 2608.
[4] 徐青燕,杨金生,杨莉 . 刮痧对正常人背部体表温度及血流灌
注量影响的观察[C]. 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
4417 - 4422.
(收稿日期:2016 - 06 - 03)
·231·
第 32 卷第 7 期
2016 年 7 月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2 No. 7
July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