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赛葵黄脉病毒:一种含有卫星DNA的双生病毒新种



全 文 :简 宁及 第 4 8 卷 第 1 6期 20 0 3年 8 月 科 考 五 叙
赛葵黄脉病毒 : 一种含有卫星 D N A 的双生病毒新种
周 雪平 ① 彭 燕① 谢 艳① 张仲凯②
(①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 杭州 3 10 0 29 ; ②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昆明 6 50 2 23 . E 一 m ial : z h ou @ jz tL ed u · c n)
摘要 从云南红河地区表现黄脉症状的杂草— 赛葵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 Y 47 . 对 Y 47 进行 D N A 一 A 的全序列测定 , 结果表明 , Y 4 7 D N A 一A 全长 27 31 个核普酸 , 基因组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科病毒特征 , 即编
码 6 个 O R F s , 其中病毒链编码 A v l ( C P )和 A v Z 共 2 个 O R F s , 互补链编码 A C I 一 4 共 4 个 O R F s . 对基
因组进一步比较发现 , Y 4 7 D N A 一 A 与秋葵黄脉花叶病毒分离物 2 0 1( G en B an k 登录号: A 0J 0 2 45 1)的同源
性最高 , 达 7 7% , 而 与其他双生病毒的同源性均在 7 6% 以下 , 表明 Y 4 7 是双生病毒的一个新种 , 命名为
赛葵黄脉病毒(M Y v v ) . 利用 D N A p的特异性引物 be ta0 1 和 be t a0 2 , 从 Y 47 中扩增到卫星 D N A 分子
(Y 47 团. 序列分析表明 , Y 47 p全长 13 4 8 个核普酸 , 至少在其互补链上编码 一个有功能的 0 R (F C l) . Y 47 p
的全序列与 M ul t an 棉花曲叶病毒和 R aj as ht an 棉花曲叶病毒的 D N A p的核普酸同源性最高 , 为 62 % -
67 %
, 而与其他 已报道的 D N A p的同源性均低于 46 % . 系统关系树分析表明 , 卫星 D N A p分子与其辅助
病毒是共同进化的 .
关键词 赛葵黄脉病毒 赛葵 B eg 口 m vo ir us D N A 一 A D N A p
粉虱传双生病毒 (w h i t e fl y 一 t r a n sm i t et d g e m in i v i r u s ,
w T )G 在分类上属于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
渭 e g o m o v i r u s ) , 在 自然条件下由烟粉虱渭 e m is i a at b a e i )
传播 [ ’ ] . 大多数 w T G 基因组含有 2条大小为 2 . 5 一 3 ` 0
kb 的 D N A 分子 , 即 D N A 一 A 和 D N A 一 B . D N A 一 A 编码
复制相关蛋 白(R eP ) 、 复制增强蛋白 (R E n ) 、 外壳蛋白
(C )P 和转录激活蛋白(rT A )P . D N A 一 B 编码与病毒运动
相关的核穿梭蛋白(N s )P 和移动蛋白 (M )P 12 . 少数 WT G
基因组 只含 D N A 一A[ ZI . 对胜红蓟黄脉病毒 (A ge ar ut m
夕e l lo w v e in v i r u s , YA v V )
,
M u l ta n 棉花曲叶病毒 (C o rt o n
ze af
。 u r z对u zra n 、 i r u 、 , e L e u M v ) , 秋葵黄脉花叶病毒
( B h e n d i 夕e l lo w v e i n m o s a i e v i r u s , B Y V M V )及中国番
茄黄化曲叶病毒 (肠m a r口 夕e zzo w ze af 。 u r l c 入i n a 、 i r u s ,
T Y L c c N V) 等的研究发现 , 这类单组分 w T G 伴随着
一种新型卫星分子— D N A p . D N A p为单链环状 D N A,长为 D N A一 A的一半 , 约 1 . 3 kb , 除含与双生病毒科病
毒共享的九核昔酸 AT A T AT AT c 外 , 与 D N A 一 A 或
D N A

B 几乎没有序列同源性卜 , 」.
粉虱传双生病毒寄主范围广 , 病毒基因组变异快 ,
已在 3 9 个国家的番茄 、 木薯和棉花等作物上造成毁
灭性危害 6l[ . 我国已在云南 、 广西地区的烟草 、 番茄 、
南瓜上发现了多种双生病毒卜 ’ “ ] . 杂草是双生病毒的
重要 中间寄主 , 因其分布广泛 , 繁殖能力强 , 对双生
病毒的传播扩散起了重要作用 . 为了解双生病毒在杂
草上 的分布及危害情况 , 我们对亚洲常见杂草赛葵
(腼 zv a s r r u m 。 o or m a n j e l i a n u m )上的双生病毒进行了研
究 . 本文报道了从赛葵中分离到的 B eg 口m vo iur 、 属新
种及其伴随卫星 D N A 的全基因组结构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i ) 毒源 . 病毒分离物 Y 47 , Y 52 和 Y 53 采 自云
南红河地 区表现黄脉 的赛葵病株 , 病株从云南移栽
到杭州后种植于防虫温室 .
( 往) D N A 提取 . 参照文献 8[ ]报道的方法提取
总 D N A .
( in ) PC R 扩增 、 克隆及序列测定 . 根据双生病
毒基因间隔区及外壳蛋 白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以 和
P B
, 扩增 D N A 一 A 部分区域 , 并进行克隆及序列测定 ,
然后根据测 出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Y 47 F 和 Y 47 R 扩
增约全长的 D N A 一 A . P C R 反应条件参照文献 [川 . 根
据文献 5[ ]报道的方法 , 利用引物 b e t a ol 和 be t a 02 扩
增 D N A p全长序列 . P C R 产物分离纯化后 , 克隆到
p G EM

T 载体 , 并利用通用引物及各特异测序引物进
行序列测定 , 引物序列见表 1 .
( iv ) 序列分析 . 利用 D N A tS 盯 和 D N A M A N
ve sr io
n 4
.
0 软件进行序列处理和分析 . 多序列比较采用
D N A S t a : c l u s t a l w 方法 , 进化树构建采用 D N AM A N 的
邻近相连法 ( N e i g h b o r一 jo in i n g ) . 用于 D N A 一 A 序列比
较和进化分析的病毒有 : A Y v v (G en B an k 登录号 :
x 7 4 5 1 6 )
, 斯里兰卡胜红蓟黄脉病毒 (A g e ar r u m 夕e l l o 、
v e i n S r i L a n ka v i r u s
,
WWW
.
S C IC h i n a
.
C O m
A Y v S
VL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180 1
科 考 五 叙 第 8 4卷 第 1 6 期 2 。。 3年 8月 简 宁及
表 1 P C R扩增和测序所用引物
引物名称 序列 ( 5` , 3’ ), ) 在 Y 47 D N A 一A 或 Y 47 p中的位置
D N A

A 克隆引物
P八 T A 八T A T T A C C K G W K G V C C S C
P B T G G A C Y T T R C A W G G B C C T T C A C A
Y 4 7 F A C A G G Z、 T G T A C A G A A G T C C T G A
Y 4 7 R T T T G C G G T T C
J明叫 G G G C C T G T T C G
D N A

A 测序引物
Y 4 7 F 2 C A I T C T T G A G A G C C C A A I T C
Y 4 7 R 2 A G C 注一 l 一 I C A G C G C G T C了、 T A
Y 6 R Z G G A A G C C A G T T C A A A T T A A A G G
D N A p克隆引物
b e t a 0 1 G G T A C C A C T A C G C T A C G C A G C A G C C
b e t a 0 2 G G T A C C I…A C C C T C C C A G G G G T A C A C
a ) B 为 C , T 或 G ; K 为 G 或 T ; R 为 A 或 G : s 为 C 或 G ; v 为 A , C 或 G ; W 为 A 或 T ; Y 为 C 或 T
2 7 2 5~ 】3
4 9 8~4 7 6
4 4 1~ 4 6 2
4 30
~ 4 0 8
159 5~ 16 】4
6】~ 44
17 20 ~ 】6 99
1 29 0 ~ 13 0 8
1 2 8 3~ 】2 6 5
A F 3 14 14 4 )
, 秋葵黄脉花叶病毒 (B Y v M 从 G e n B a n k 登
录号 : A F 2 4 14 7 9 ) , 辣椒曲叶病毒 M u l ta n 分离物 (hC i l li
l e aj

e u r l v iur s
一「M u lt a n ] , C h i L C u v- IM u l l , G e n B a n k 登录
号 : A F 3 36 80 6 ) , C L C u M v 分 离物 6 2 (C L C u M v- [6 2 ] ,
G e n B a n k登录号 : A J 0 0 2 4 4 7 ) , C L C u M V C L C u M V 分离
物 F a i s a la b a d 3 ( C L C u M v- [F a i 3 ]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J 13 2 4 3 0 )
, 印度木薯花叶病毒 ( ,n d i a n e a s s a 。 a m o s a i e
v iur
s , xCM从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2 24 75 8) , 秋葵黄脉花叶
病毒分离物 2 0 1 (o 左ar 夕e lzo w v e i n m o s a i。 ; iur s 一 [2 0 1 ] ,
O Y V M V- [2 0 1 ]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J o 0 2 4 5 1) , 孟加拉
胡椒 曲叶病毒沪心v , e r l e af e u r l B a n g l a d e s h v i r u s ,
P e p L e B V, e
e n B a n k登录号 : A F 3 14 5 3 1 ), 中国南瓜曲叶
病毒(s q u a s人 l e of e u lr 以i n a v i r u s , s L e e N从 G e n B a n k登
录号 : A B 0 2 7 4 6 5 ) , 云南南瓜曲叶病毒 (qS u a s h le af e u r l
夕u n n a n 、 i r u s , S L C Y V,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J 3 1 9 6 7 4 ) ,
烟草曲茎病毒分离物 Y I (乃占a e e o 。 u r ly 动o o t 、 i r u s 一 Y I ,
T b C S从 [Y I ]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F 2 4 0 6 7 5 ) , 云南烟草
曲叶病 毒分离物 Y 3 (肠占a e e o l e af 。 u r l 撇 n n a 。 、 i -
r u s 一 Y 3
,
T b L C Y N V

[Y 3 ]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F 2 4 0 6 7 4 ) ,
G j[J a r a t 番茄曲叶病毒分离物 Va d o d a r a (肠m a t o ze af
e u r l G uj a ar t v i r u s
一〔Va d o d a r a ] , oT L C G V- [Va d J , G e n B a n k登录号 : A F 4 13 67 1 ) , K a r n a t a k a 番茄曲叶病毒 (肠m a to
l e af
e u r l aK nr
a at k a v i r u 、 , oT L C K V, G e n B a n k登录号 :
U 3 8 2 3 9 )
,
T Y LC C N V (G
e n B a n k 登 录号 : A F 3 l l 7 3 4 ) ,
T Y L C C N V 分离物 Y S , Y 3 6 和 Y 3 8 (T Y L C C N琴 Y S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J 3 19 6 7 7 : T Y L C C N琴 Y 3 6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J4 2 O3 16 : T Y L C C N V- Y 3 8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J 42 03 17) 及泰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分离物 Y 7 2( oT m a ot
夕e l lo w le 乓厂e u r l hT a i la n d v i r u s 一 [Y 7 2 ] , T Y L Cm v- [Y 7 2 ]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J 4 9 5 8 12 ) . 用于 D N A p序列 比较
的 D N A p分子有 : YA V V (盯V V p, G e n B a n k 登 录号 :
A J2 5 2 0 7 2 )
,
B Y v M v (B Y V M V p
,
G e n B a n k 登 录号 :
A J 30 8 4 2 5 )
,
C L C u M V (C L C u M V po l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J 2 9 2 7 6 9 : C L C u M V po Z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J 2 9 8 9 0 3 ) ,
R aj a s t h a n 棉花曲叶病毒 (e L e u卿 p,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Y o 83 5 9 o )和 T Y L C e N v Y s , Y 3 6和 Y 3 8分离物 (T Y L C -
C N从Y sp , G e n B a n k 登 录号 : A J4 2 16 2 2 ; T Y L e C N v-
Y 3 6 p
,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幻5 9 6 79 1 : T Y L C C N v- Y 3 8日,
o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J 4 2 O3 15 )的 D N A p分子 .
2 结果
.2 1 病毒基因组 D N A · A 结构
简并 引物 PA 和 P B 能从 Y 47 , Y 52 和 Y 53 中扩增
到一条约 s o o bP 的特异性条带 . 对 50 0 b p 扩增产物
进行序列测定 , 发现 3 个分离物之间的核酸序列
(G
e n B a n k 登录号 : A J 4 5 7 8 2 4 , A J 5 6 4 7 4 0 和 A J 5 6 4 7 4 1 )
同源性达 9 9% . 在此基础上设计扩增 近全长的特异
性引物 Y 4 7 F 和 Y 4 7 R , 从 Y 47 中扩增出一条约 2 . 7 kb
的特异条带 . 全序列测定拼接后发现 , Y 47 D N A 一 A 全
长 2 7 3 1 个核昔酸 (n t ) (EM B L 登录号 : A J4 5 7 8 2 4 ) . Y 4 7
D N A

A 基因组结构具有典型的粉虱传双生病毒特性 ,
即编码 6 个可读框 ( O R sF ) , 其中病毒链编码 A V I (C )P
和 脚 2 共 2 个 O R F s , 互补链编码 A e l ( R e p ) , A C Z ,
A C 3 和 A C 4 共 4 个 O R F s (图 l ( a )) . 在 AV Z 和 A C I
之间含一个长 2 63 nt 的非编码区 , 又称基 因间隔区
( i
n t e r g e n i c r e g i o n
,
IR )
, 对应于核昔酸 2 5 5 3 一 1 14 位 .
IR 区含有双生病毒复制和转录所需的各种顺式元件 ,
如茎环结构 (含有保守的 9 核昔酸 AT 户J A TAT )C 、
T戌 1, A B o x (位于茎环结构上游 7 7 一 8 0 n t 和 6 3 一 6 6 n t
处 ) 、 重复序列 A C T T G G ( 2 5 8 7 一 2 5 9 2 位 , 重复于
2 6 1 1 一 2 6 16 位 ) 、 C A AT C G G (2 6 2 2 一 2 6 2 9 位 , 重复于
2 5 9 4 一 2 6 0 1位 )和 G G G T C C T (2 6 3 4 一 2 6 4 0 位 , 重复于
2 5 9 9 一 2 6 0 5 位 ) .
1 8 0 2 WWW
.
S C IC h in s
.
C O m
简 宁及 笙竺叁 -萝 16夕 2 0 0 3年 a 月 拼 令 逐 叙
图 1 Y 4 7 D N A 一 A 和 D N A p基因组结构
.2 2 Y 4 7 D N A
.
A 与其他双生病毒的同源性比较
将 Y 4 7 D N A 一 A 全序列进行基因库检索 ( ht t :P
zz w w w
.
n cb i
.
n l m
.
n ih
.
g o v / )发现 , Y 4 7 与亚洲报道的双
生病毒的同源性较高 , 而与美洲 、 非洲及地中海地区
的相对较低 . 进一步与亚洲地 区的双生病毒比较发
现 , Y 4 7 与 O Y V M琴 2[ 01 ]的同源性最高 , 为 7 % , 而
与其他双生病毒的同源性均在 76 % 以下 (表 2) . Y 47
的 I R 与其他病毒的同源性均在 7 1% 以下 ; 由 A V I 编
码的 C P 氨基酸序列与多种病毒都有较高的同源性
( > 9 0% )
, 与 e h i L C u v- 汇M u l ]的同源性最高 , 为 9 1% ;
A丫 2 与其他病毒 的同源性均在 75 % 以下 ; A C I 与
A Y V S L V 的同源性最高 , 为 8 % ; A C Z 和 A C 3 与
C L C u M v- [6 2 ]有较高的同源性 , 为 83% 和 5 0% , 而
A C 4 与 乳L C G V- [va d ]有 8 5% 的同源性 , 说明 Y 4 7 的
不同基因起源于不同的祖先 .
D N A

A 全序列 的系统关系树分析表明 , Y 47 与
o y v M v- [2 0 1 ]和 e L e u M v- [6 2 ]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
形成一亚分支 , 而与我国报道的 T b c s V, T b L c Y N V,
s L c YV, s L c c N v 和 T Y L c c N v 等病毒的亲缘关系均
较远 (图 2) .
.2 3 Y 47 伴随的 D N A p分子结构及与其他 D N A p的
同源性比较
利用保守引物 b e t a 0 1和 b e ta O Z可从 Y 4 7 中扩增
到一条 1 . 3 kb 特异条带 . 克隆后进行全序列测定发现 ,
该分子 长 1 34 8 个核昔酸 (Y 4邓 , E M B L 登录号为
A J 4 2 14 s Z )
.
Y 4 7 p互补链编码一个 1 3 . 6 k D 的 C I 蛋白 ,
在 7 6 5 一 9 7 1位核昔酸之间富含 A (6 0 . 4 % ) , 在 12 4 9 一 15
位核昔酸之间含一个长为 1巧 nt 的保守区域 (o ns e vr de
er ig on
,
c )R
, 该区含有双生病毒科病毒共有的茎环结
构 TA AT AT私 C (图 1( b ) ) .
Y 47 p与其他已报道的 D N A p的全序列同源性 比
表 2 Y 47 与亚洲其他双生病毒 D N A 一 A , IR 及各 O R F s 的同源性 比较
病毒 D N A 一 A a ) /% I R a ) /% 脚 Z b )z% 蒯 l b )( e P ) /% A e 一b ) ( R e p ) z% A C Zb ) l% A C 3 b) /% A C 4 b ) /%
867495310281638075927068349512
O八
4
勺、飞气91,尹726只ù`URéOCn,产,6八闷了Q曰,只ō zR8910767843501253418627752683410A Y V S LV
C h iL C u V

IM
u l ]
C L C u M V

[6 2 1
I C M V
O Y V M V

[2 0 11
P e P L C B V
S L C Y V
S L C C N V
T b C S V

[Y I ]
T L C Y N V

IY 3 ]
oT L C G V

[V a d ]
T O L C K V
T Y L C C N V
T Y L C C N V

f Y S ]
T Y L C T H V
一【Y 7 2』
的 核昔酸 比较 ; b) 氨基酸 比较
WWW
.
S C i o h i n a
.
C O m 180 3
简 寸及科 考 五 叙 第 4 8 卷 第 16期 20Q旦丝卫卫
I C
_
Cu MV- [ 6 2」
O V YMV
一【0 2 1」
I CMV
T Y LC CN V- I S Y」
丁 Y LC CN V
I I T C YHV- [ 7 Y 2)
系统关系树分析表明 , 以 D N A p 构建的进化树形成
5 大分支 , 来自云南的 T Y L c c N V 3 个分离物 ( Y S民
Y 3 6 p和 Y 3 8 p )形 成 一 个 分 支 , Y 4 7 p, YA V V p及
B Y v M v p因同源关系较远各 自形成一个分支 , 从棉花
中分离到的 e LC u M V po l 、 C L C u M V po Z 和 C L C u VR 日
形成一个分支 (图 3) . 以 D N A 一A 构建的系统关系树形
成 与 D N A p基 本对 应 的五 大分 支 (图 3) . 这说 明
D N A p分子与其辅助病毒 D N A 一 A 是共同进化的 .
S LC Y V
Tb L C Y N V- [Y 3 ]
C L C u M V p0 1
C LC u M V p0 2
A Y V S LV
飞翻 臀 Y 4 7 p
oT L C G V- 【V自d」
B Y V M V p
l b L C K V
T b C SV- 【Y I」
— P e PL C B V
C h一L C u V- 【M u l] — A Y V V价“百1 0 0 卜Y 3 6pY 3 8 pL se se 一- 一一一一 S LC C N V图 2 基于 D N A 一 A 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用 D N A M A N 软件的邻近相连法构建的无根树 , 水平距离代表序列之间的差异 , 垂直距离是随意的 , 数据分析 了 10 0 次 , 大于 50 % 的列于图中 C L C uM丫 [ F a i 3)C L C u R VB Y V M V- [M ad ]
较表明 , Y 47 p与 C L C u M V 各分离物伴随的卫星分子
同源性最高 , 与 C L C u M V po l 和 C L C u M V p o Z 的同源
性均为 67 % , 与胜红蓟 、 秋葵 、 烟草 、 棉花上的卫星
D N A p的同源性较低 , 为 40 % 一 62 % . 从 lC 的氨基酸
序列比较看 , Y 4 7 pC I 与 C L C u M V po l , C L C uM v po Z
和 C L C u VR p的同源性较高 , 分别为 71 % , 73 % 和
72 %
, 而与其他 5 个卫星分子的 lC 的同源性只有
27 % 一 46 %
.
C R 是 D N A p分子中最保守的区域 , Y 47 p
与 8 个 D N A p的 C R 区同源性都很高 , 达 94 % -
9 7% (表 3 ) .
.2 4 基因组 D N A 一 A 与其伴随卫星 D N A p分子的共进化
D N A p分子及其辅助病毒 D N A 一 A 分子全序列的
A Y V V
图 3 卫星 D N A 分子与其辅助病毒的进化分析
用 D N A M A N 软件的邻近相连法构建的无根树 , 水平距离代表序列之
间的差异 , 垂直距离是随意的 , 数据分析了 10 0 次 , 大于 50 % 的列于
图中
3 讨论
我们对从云南赛葵上分离到的 Y47 进行全基因
组结构研究 . 序列分析发现 , Y 47 与 o y v M从〔2 01 」的
表 3 Y 47 p与其他双生病毒卫星 D N A p的同源性比较
病毒 T Y L e e N v 一Y sp z% T Y L e e N v 一 Y 3 6 pz% T v L e e N v 一 Y 3 s pz% 盯 v v pz% B Y v M v pz% e L e u M v po 一z% e L e u M v po Z z% e L e u卿 pz%
o N A p
口 , 4 0 4 0 4 0 4 1 4 6 6 7 6 7 6 2
C l h
〕 2 8 2 7 2 8 27 4 6 7 1 7 3 7 2
C R
a )
a) 核昔酸 比较 ; b) 氨基酸 比较
1804 WWW
.
S C IC h l n a
.
C O m
简 手及 第 4 8 卷 第 1 6期 2。。3 年 8 月 科 考 孟 叙
同源性最高 , 达 7 % . 对于双生病毒科病毒 , 若全基
因组核昔酸序列同源性小于 89 % , 则认为是不同病
毒 ; 如果大于 89 % , 则认为是同一病毒的不同株系 l ’ “ J.
由此认为 , Y 47 是一种新病毒 . Y 47 引起典型的黄脉症
状 , 根据双生病毒科病毒的最新命名原则 [ ’ 2 ] , 将该病
毒命名为赛葵黄脉病毒 , 英文名为 Ma zva st ur m ye lo w
v e i n v i r u s
, 简称 M Y v V
用 D N A 一 B 特异引物进行 PC R 扩增或用 D N A 一A
的 I R 区片段作探针进行 S o ur th er n 杂交 , 均未能从
Y 47 中检测到 D N A 一 B . 运用 D N A p的特异引物 b o ta0 1
和 be at 0 2 , 从 Y 47 中分离到与病毒相伴随的卫 星
Y 47 日. 目前 , 已发现含卫星 D N A p分子的双生病毒
A Y V V, C L C u M v 和 B Y V M V 均为单组分病毒 , 因此
B r id d o n 认为 D N A p只与单组分 w T o 相伴随 [4 1 , 我们
推测 Y 47 可能也是单组分 w T G 研究发现 , D N A p被
辅助病毒的外壳蛋白包裹 , D N A p的复制 、 包装 、 移
动及介体传播等都依赖 D N A 一A[ , ,4] . Y 47 p含有 c R 区 ,
推测是辅助病毒 D N A 一 A 编码的复制蛋白识别及互作
位点 , 其富 A 区可能是与卫星分子包装 的尺寸要求
相关的 t ’ 3」.
杂草分布广泛 , 生命力极强 , 是多种病虫赖以生
存的重要 中间寄主 . 从赛葵上分离到赛葵黄脉病毒 ,
说明赛葵上存在有双生病毒的侵染 . 由于赛葵分布
广 , 因此有可能会造成该病毒发生面扩大 . 目前该病
毒已在云南广泛发生 , 如果该病毒也能侵染作物 , 则
可能引起作物的严重危害 , 因此应引起重视 . 为了更
好地了解我国双生病毒的发生分布 、 类型及危害 , 有
必要对杂草上的 W T G 进行系统的研究 .
致谢 本工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批准号 : 301 25 03 2) 和
教育部 “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 ”资助项 目.
参 考 文 献
2
3
4
5
6
7
8
9
10
l l
l 2
l 3
H a r r i s o n B D
,
R o b i n s o n D J
.
N a t u r a l g e n o m i e a n d a n t ig e n i e v a r i a
-
t i o n i n w h i t e fl y

t r a n s m i t t e d g e m i n i v i r u s e s ( B e g o m o v i r u s e s )
.
A n
-
n u a l R e V i e w o f p h y t o p a t h o l o g y
,
19 9 9
,
37 : 3 6 9一 3 9 8
L a z a r o w i t z D G G e m in i v i r u s e s : G e n o m e s t r u e t u r e a n d g e n e f u n e
-
t i o n C r i t i e a l R e v i e w s i n P lan t S c i e n e e s
,
19 9 2

1 1 : 3 2 7一 34 9
S a u n d e r s K
,
B e d fo rd I D
,
B r id d o n R W
,
e t a l
.
A u n iq u e v i r u s e o m
-
P l e x e a u s e s A g e r a t u m y e l l o w v e i n d i s e a s e
.
P r o e N a t l A e a d S e i
U S A
,
2 0 0 0
,
9 7 : 6 8 90 一 6 89 5
B r id d o n R W
,
M a n s o o r S
,
B e d fo r d I D
,
e t a l
.
Id e n t i f i e a t i o n o f
D N A e o m P o n e n t s r e q u i r e d fo r i n d u e t i o n o f c o t t o n l e a f e u r l d i s e a s e
V i r o l o g y, 2 0 0 ]
,
2 8 5 : 2 34心 4 3
谢艳 , 周雪平 , 李正 和 , 等 , 与烟草曲叶病毒伴随的新型 D N A
分子鉴定 . 科学通报 , 2 0 02 , 47 : 768 一 7 71
M o fl a t A 5
.
P l a n t P a t h o l o g y

g e m i n i v i r u s e s e m e r g e a s s e r i o u s e r o P
t h r e a t
.
S e i e n c e
,
19 9 9
,
2 8 6 : 18 3 5
Z h o u X P
,
X i e Y
,
Z h a n g 2 K
.
M
o l e e u l a r e h ar a e t e r i z a t i o n o丁 a d i s -
t i n e t b e g o m o v i r u s i n fe e t i n g t o b ac
e o i n uY
n n a n
,
C h in a
.
A r e h i v e s o f
V i r o l o g y
,
2 0 0 ]
,
14 6 : 15 9 9 ~ 1 60 6
谢艳 , 周雪平 , 张仲凯 , 等 . 从云南分离的烟草曲顶病毒为菜豆
金色花叶病毒属 的一个新种 . 科学通报 , 20 0] , 46 : 14 5 9 一 14 62
洪益国 , 蔡健和 , 王小凤 , 等 . 中国南瓜曲叶病毒 : 一个双生病
毒新种 . 中国科学 , B 辑 , 19 9 4 , 24 : 6 08 ~6 13
刘玉乐 , 蔡健和 , 李冬玲 , 等 . 中国番茄黄花曲叶病毒一一双生
病毒的一个新种 . 中国科学 , c 辑 , 1 998 , 28 : 14 8 一 t 53
Z h o u X P, L i u Y, C a l v e r t L
,
e t a l
.
E v id e n e e t h a t D N A

A o f a g e m
-
in i v i r u s a s s o e i a t e d w i th s e v e r e e a s s a v a m o s a i e d i s e a s e i n U g a n d a
h a s a r i s e n b y i n t e r s P e e i f i e r e c o n l b in a t i o n
.
J G e n V i r o l
,
19 9 7
,
7 8 :
2 10 ]~ 2 1] 1
F a u q u e t C M
,
B i s a r o D M
,
B r id d o n R W,
e t a l
.
R e v i s i o n o f t a x o
-
n o m i e e ir et ir a fo r s Pe e i e s d e m a cr a ti o n i n ht e af m i ly G阴 i n i v i ir da e ,
a n d a n u P d a t e d l i s t o f b e g o m o v i r u s s Pe e i e s
.
A r e h i v e s o f V i r o l o g y
,
2 0 0 3
,
14 8 : 4 0 5~4 2 1
Z h o u X 只 X i e 丫 T a o X R , e t a l . C h a r a e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D N A卜a s s o e i a t e d w i t h b e g o m o v i r u s e s i n C h in a a n d e v id e n e e fo r
e o

e V o l u it o n w i t h th e i r c o g n at e v i r a l D N A
一 A
.
J G e n V i r o l
,
20 0 3
,
8 4 : 2 3 7~ 2 4 7
(2 00 3

0 6

0 3 收稿 , 20 0 3 一 0 7一 0 收修改稿 )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网站 ( s c ic h in a · c o m )
中国科学网站 ( sc i ch ina co m) 是中国科学杂志社创办的 , 服务于 《科学通报 》 、 《中国科学 》 (中 、 英文版 )读者和作者
的科学信息类网站 . 主要提供以下 3 方面服务 :
方便 、 周到的全文阅读服务 : s ic ch i an co m 拥有 3 种版本 (简体中文版 、 繁体中文版 、 英文版 ) , 适用于不同地区的读
者 , 并且使用 3 种形式出版刊物〔ht ml 格式 、 pdf 格式 、 数据库检索形式 ) , 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要求
细致人微的作者投稿服务 : S ic ch i an co m 提供了从模板下载到稿件状态查询等一系列服务 , 形成流水线式的体系 , 服
务于作者 .
开放 、 友好的信息发布服务 : 用户在 cs i ch i an .c o m 上可以找到有关中国科学杂志社及 《科学通报 》、 《中国科学 》 两刊的
许多重要信息 , 也可 以通过客户服务程序向杂志社提出问题 、 获得答案 . 智能化的信息发布服务把杂志社和用户紧紧地
连在 了一起 . s ic ch i an . co m 总是不断创新 , 不断进取 , 力争为您更好地服务 . 欢迎您访问中国科学网站 .
w W W
.
S C IC h i n a
.
C O m 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