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杜英新害虫黑跗雪毒蛾生物学特性



全 文 : 2016年7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13期
收稿日期:2016-05-27
作者简介:林爱华(1972—),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治工作。
山杜英新害虫黑跗雪毒蛾生物学特性
林爱华
(福建省武平县林业局,福建 武平364300)
摘要:指出了黑跗雪毒蛾(Stilpnotia melanoscela Collenette)是一种近几年来在武平县严重危害山杜英的新
害虫。分析了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幼虫以啃食叶片为害,常将叶片咬食呈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叶片被
吃光,整株树只剩树干、树枝,影响树木生长甚至造成树木死亡。该虫在武平县1年发生7代,世代重叠,全
年都有危害,主要以幼虫在叶片或地被物上越冬。
关键词:山杜英;黑跗雪毒蛾;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047-03
1 引言
杜英科杜英属的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Poir.)、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 Hemsl.)[1]
因其生长迅速,易繁殖、移栽,秋冬至早春时部分树叶转
为绯红色,红绿相间,鲜艳悦目,具有观赏价值,枝叶浓
密具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多作为行道树、园景树广为栽
种,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2011年至今,在武平
县多处苗圃地发现危害山杜英、杜英的一种新害虫黑跗
雪毒蛾[2](Stilpnotia melanoscela Collenette),笔者主要
对其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进行阐述。
2 材料与方法
调查地点位于武平县平川镇红东村两处苗圃地,调
查杜英科杜英属的山杜英、杜英被害情况,在树上采集
害虫带回室内进行饲养,同时不定期在苗圃地调查。饲
养容器为透明塑料养虫盒,直径5.5cm、高7cm;玻璃
培养皿,直径8.5cm、高2cm。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
查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并记录黑跗雪毒蛾的活动时间、
危害范围、危害程度及危害状,观察其生活习性,掌握其
年发生代数、越冬虫态、产卵时间、幼虫孵化时间、成虫
羽化时间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寄主植物
根据查阅有关资料,黑跗雪毒蛾目前在武平县属首
次记录危害山杜英和杜英的新害虫,在苗圃地只危害山
杜英和杜英,周围的桂花、紫薇、竹柏、红叶石楠等植物
未见受到危害。
3.2 危害状
黑跗雪毒蛾以幼虫取食叶片危害山杜英和杜英。
初孵幼虫及幼龄虫啃食叶背叶肉,留下网状叶脉(图
1)。随着虫龄的增加,幼虫食量增大,大龄幼虫啃食叶
片呈缺刻状或孔洞,或食尽全叶,只剩树干、树枝,远看
呈灰白色,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杜英整株枯萎死亡(图
2)。
图1 幼虫危害状
图2 苗圃地被害状
3.3 形态特征
(1)成虫。雄成虫体长约14mm,翅展约37mm,雌
成虫体长约19mm,翅展约46mm;体、翅白色,具光泽,
前、后翅和缘毛污白色,前翅顶端和外缘弧形;前胸背板
具2个黑色条斑,呈“八”字状;复眼大,黑色;下唇须白
色有绒毛;触角羽毛状,触角干白色,栉齿黄褐色。足黑
色,腿节密被白色绒毛,胫节上白色绒毛较少,胫节和跗
节黑色(图3a、3b)。
(2)卵。扁圆形,中央凹陷,条状排列,初产时为浅
黄白色,近孵化时暗紫灰色(图3c)。
74
DOI:10.16663/j.cnki.lskj.2016.13.018
 林爱华:山杜英新害虫黑跗雪毒蛾生物学特性 植物与植被
(3)幼虫。初孵幼虫浅黄褐色,体长2~3mm,2d
后为浅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36~40mm,体绿色,头
红色,各节两侧均生有毛瘤,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中间混
生黑色长毛;胸部第一节前半部红色,两侧各有一个向
前突出的红色毛瘤,瘤上着生向前伸的黑色长毛束;背
中线黑色,两侧黄色,亚背线浅蓝色,两边具黑色纵线;
腹部第一至第八节背面中央有一个黄色毛瘤,毛瘤上有
突起的棘,毛瘤两侧着生黑色短毛,第一和第七节黄色
毛瘤两侧具一个黑斑;第九腹节背面有一侧倒 V形黄
色斑,两侧着生向后伸的黑色长毛束;胸足3对,腹足5
对,黄色(图3d)。
(4)蛹。被蛹,长椭圆形,绿色。雄蛹长约16mm,
雌蛹长约20mm。头、胸及腹部两侧仍与幼虫期一样留
有黑色和白色长毛;中、后胸背面中央有一条红褐色隆
起纵脊,腹部各节背面红褐色。臀棘圆锥形,末端着生
多枚小钩(图3e、3f)。
3.4 生活史
黑跗雪毒蛾在武平县1年发生7代,在林间世代重
叠明显。主要以幼虫在叶片或地被物上越冬,也有少量
以蛹越冬。越冬幼虫各龄幼虫都有,耐低温,冬季天气
暖和时仍可活动取食。林间越冬蛹翌年2月中旬开始
羽化成虫。室内饲养的越冬幼虫3月上旬开始吐丝化
蛹,3月中旬羽化成虫,4月上旬幼虫孵化,4月下旬吐
丝化蛹,5月上旬羽化、产卵。第1代幼虫发生期在3月
图3 黑跗雪毒蛾形态特征
表1 黑跗雪毒蛾生活史
世代
1-2月
上中下
3月
上中下
4月
上中下
5月
上中下
6月
上中下
7月
上中下
8月
上中下
9月
上中下
10月
上中下
11月
上中下
12月
上中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卵,—幼虫,☆蛹,+成虫,(---)越冬代幼虫
下旬至5月中旬,第2代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3 代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4代在7月下旬至9月中
84
 2016年7月 绿 色 科 技 第13期
旬,第5代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第6代在10月中
旬至12月上旬,越冬代在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下旬。
各世代生活史见表1。
3.5 生活习性
3.5.1 成虫期
据室内饲养观察,成虫多在傍晚17:00~19:00之
间羽化。羽化时成虫不停地蠕动腹部,先用头部顶破蛹
壳,然后再破壳而出,历时3min左右。初羽化时双翅
皱折不平,10min后渐渐伸展开,外翻竖立于体上,约
10min后便平整呈屋脊状,之后静伏不动。成虫羽化
后1~2d交配,交配时雌、雄呈“一”字形。
雌虫交配后第2d开始产卵,产卵在夜间进行。每
个雌虫产卵量平均274粒。产卵历期3~8d,第1d最
多,以后逐日减少。未经交配的雌虫也产卵,但不能
孵化。
3.5.2 卵期
卵多产于叶背及枝干上,呈条状排列。初产卵浅黄
白色,2d后变为淡紫红色,近孵化时暗紫灰色。卵经5
~11d开始孵化,多在白天孵化。
3.5.3 幼虫期
幼虫5龄。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后再转食叶片。
幼龄虫具群集性,啃食叶肉留下网状脉,3龄幼虫开始
分散取食,有的吐丝下垂,随风飘散。初孵幼虫浅黄褐
色,体长2~3mm,2d后为浅黄绿色,腹部第一节和第
七节背面中央具2个黑色斑点。2龄虫黄绿色,体长5
~7mm。3龄虫头黄色,体黄绿色,长8~12mm,背中
线、亚背线明显。4龄虫头浅黄色,体黄绿色,长15~18
mm,腹部第一、二、八节背面中央黄色毛瘤比其它各节
明显,毛瘤上有2个突起的棘,背中线绿色,两侧黄色,
亚背线浅蓝色,两边黑色。5龄虫长26~30㎜,头部浅
红色,脱皮2d后体色逐渐变绿,头部颜色加深,食量明
显增大,身体明显加长增粗,最长可达40mm。各龄幼
虫脱皮前后均停止取食1~2d。幼虫日夜取食,受到惊
扰时停止取食。幼虫历期平均22d,越冬幼虫历期平均
90d左右。据观察,当食物不足时,幼虫的生长发育明
显受阻,发育缓慢,有的无法再次脱皮,甚至死亡,有的
大龄幼虫则提前进入预蛹期。
3.5.4 蛹期
老熟幼虫进入预蛹期前食量明显增大,进入预蛹期
时停止取食,吐少量丝于枝叶上、地被物中固定,头、胸
部的暗红色和背部毛瘤的黄色逐渐褪去,体色变淡,虫
体缩短,直至脱皮成蛹。越冬蛹历期较长,16~18d,其
它各代蛹期7~8d。各代的预蛹期也略有差异,第1~
5代的预蛹期为1~2d,第6~7代的预蛹期为2~4d。
4 结语
山杜英、杜英在武平县是主要的行道树和园林景观
树,省道306线沿线、马头山公园、碧水公园等处都有种
植。由于该苗木被广泛应用到道路及各地园林绿化中,
随着苗木的运输,黑跗雪毒蛾的危害范围将不断扩大,
对道路及各地园林中的山杜英、杜英构成危害隐患。
黑跗雪毒蛾是一种近几年来在武平县严重危害山
杜英、杜英的新害虫,以幼虫啃食叶片为害,将叶片咬食
呈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吃光,整株树只剩树干、树
枝,影响树木生长甚至造成树木死亡,进而影响道路及
园林景观效果。研究表明:该虫在武平县1年发生7
代,世代重叠,全年都有危害,主要以幼虫在叶片或地被
植物上越冬。通过防治试验,施放白僵菌粉炮或喷施白
僵菌粉,防治效果达85%以上;喷施森得保粉剂,防治
效果可达96%以上。
参考文献:
[1]何国生.福建省主要森林植物彩色图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
社,2012:179.
[2]黄邦侃.福建昆虫志·第五卷(鳞翅目)[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1:568.
[3]蔡婷婷,金 凤,陈 乾,等.女贞新害虫球象生物学特性[J].中国
森林病虫,2015,34(6):5~7.
[4]何学友,蔡守平.福建省油茶病虫害现状与防治对策[J].福建林业
科技,2016,182(1):33~37.
[5]陈顺立,林庆源,黄金聪.南方主要树种害虫综合管理[M].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226~231.
[6]林 鹏.福建梁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R].厦门:厦
门大学出版社,2001:166~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215.
(上接第46页)
生长效果好等优点;但也有病菌繁殖快,插穗易受感染、
成活率低等问题,只有环境温度大于12℃,插条才能正
常的生根,因此可以用聚乙烯地膜覆盖将插条所处的环
境温度保持在12℃以上,从而提高插条的生根率。嫩
枝扦插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如何解决插条的保水问题,当
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全光照间歇喷雾,这样能够使环境
湿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为插条的生根提供充
足的水分。但只要做好扦插过程中水分、温度、防病虫
害及光照的管理仍然能够确保扦插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敖 红,王 昆,冯玉龙.长柏落叶松插穗的内源激素水平及其与
扦插生根的关系[J].植物研究,2012(5):15~16.
[2]瑞 恒,刘 军,刘利君.河北杨硬枝扦插繁殖研究[J].内蒙古林
业科技,2011(8):47~49.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