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南丰蜜橘设施栽培



全 文 : 种子出真叶后移栽到苗床 ,株行距
为30 cm×30 cm ,其抚育管理同桄榔
树也相同 。
2.2 造林定植
造林时间在大寒前后雨后即
可 ,其挖坑 、起苗和恍榔树一样 , 但
其树形较大 ,造林株行距要大一些 ,
一般株行距 4 m×4 m或 4 m×5 m ,
每 667 m2 27 ~ 35株左右。只要认真
抚育管理 ,一般 10 ~ 15 年可砍伐利
用。
2.3 砍伐与加工
鱼尾葵砍伐先从茎基根处开
刀 ,伐倒树后先剥除叶鞘叶柄 ,砍去
树尾 , 后用刀 、斧劈开树杆分成两
半 ,再用刀挖出髓心 ,留树杆两边的
木质作渡漕 、建筑 、筷条等 , 后把髓
心加工成片或捣碎加水磨成浆倒入
布袋 ,随即压挤出淀粉液去渣 ,待淀
粉沉淀结块 ,结块散碎晒干 ,干后即
成桄榔粉可上市和食用 。其渣可作
造纸原料或堆沤作肥料 。一般株产
桄榔粉 40 ~ 50 kg ,每667 m2产 1 320
kg ,每667 m2产值达 9 240元。 ☆
成丛种竹 三年成林
徐昌棠
(宁波市林业局 315010)
  竹子终年常绿 ,具
有生长快 ,投产早 ,产量
高的特点 ,其生态效益 、
经济效益明显 ,是林业
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致
富的重要内容。
所谓成丛种竹就是
相对扩宽行间距离 ,缩短株间距离 ,
促使其发挥群体优势 ,战胜不利自
然因素 ,提早成林 ,发挥效益。其好
处是成林早 ,比一般竹林提早 1 ~ 2
年投产;可以充分发挥群体优势 ,战
胜风 、旱 、杂草等不利自然因素 , 促
使竹子早投产 、高产 、稳产;便于套
种 ,以耕代抚;便于发挥边际效益。
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1 适地适竹
为了达到成活高 、早投产 ,出高
产的目的 ,根据各种竹子生长的特
性 ,认真选择林地使其适得其所。
(1)认真选择林地 毛竹 、高节
竹 、刚竹等较耐旱 ,可以选择在坡度
12 ~ 18°的山地种植;雷竹 、早竹等喜
欢湿润肥沃的土壤 , 可选择冲积土
或房前屋后 ,土壤肥沃等条件好的
地方种植;水竹等可选择溪边的冲
积地含水分较多的地方种植;角竹 、
哺鸡竹较耐盐碱 ,可选择土壤含盐
量0.3%以下的地方种植。
(2)选择年轻 、生长健壮的母竹
为了达到早投产 , 见效快的目
的 ,母竹一般选择年龄 1 ~ 2 年 ,低
桠 ,林缘(边际效应好),无病虫害的
作为母竹 。为了使母竹移植后能迅
速发鞭 、出笋 ,在头年的秋季必须对
林地施一次重肥 ,每 667 m2 施复合
肥或菜饼 150 ~ 200 kg ,人粪尿 1 000
~ 1 500 kg ,使母竹充分吸收营养 ,以
利生长。
2 种植季节 、规格
(1)季节 除 7 ~ 8月份高温季
节外 , 全年都可种植 ,最理想的季
节 ,一般在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 ,即
土地开始解冻 ,竹鞭上有肥大的笋
芽种植最好。
(2)林地整理  凡需种植竹子
的林地 ,必须在前一年的秋季整地 ,
一般深 30 cm ,去掉草根 ,树根石块 ,
让其经过冬季冰冻 , 使土壤理化性
质得到改变。如果有退耕还林的山
地更为理想。若种竹是为了以后发
展笋用林 ,整地方法可参考 2002年
第4 期《林业实用技术》“鞭笋高产
新法”中带状经营方式 ,一方面可防
止水土流失(因为笋用林需经常松
土),另一方面竹笋大而嫩 ,产量高 、
质量好。
(3)种植规格 成丛种植 ,要求
每 667 m2 种母竹 80株左右 。种植
方法 ,每 667 m2 种 13 ~
14丛 ,丛与丛(即行距)
6~ 8 m ,株距 1 m ,一般
5 ~ 6 株为一丛种植。
种植穴根据所种竹子根
部大小 , 挖穴直径 1 ~
1.2 m ,深40 ~ 50 cm ,下
填肥料(一般为垃圾或猪牛栏)15 ~
20 kg ,上盖土 4 ~ 5 cm(防止鞭根接
触肥料 ,造成烂鞭)。种植深度以原
地竹深痕为宜 ,不宜太深 ,以免影响
出笋 。
3 林地管理
(1)套种 成丛种竹行间距离
大 ,前 1 ~ 3 年在行间可以套种西
瓜 、南瓜 、冬瓜或蔬菜 、药材等 ,做到
以耕代抚 。
(2)防止牛 、羊践踏新竹 。
(3)7 ~ 9月份天气干旱 ,需割
草盖根 , 有条件地区可以浇水或灌
水抗旱。 ☆
南丰蜜橘设施栽培
由江西省南丰柑橘研究所承担
的“南丰蜜橘设施栽培(温室大棚)”
课题试验 ,最近通过阶段性验收。
大棚栽培的南丰蜜橘平均座果
率达 65.6%,裂果率在 0.5%以下 ,
基本保持原风味 ,用药少 ,疮痂病防
效好 ,好果率在 95%以上 ,7年生蜜
橘树每 667 m2 产量达 1 700多 kg ,
比露天产量高出 1倍多。 ☆
Diversity Management 多种经营
35 
  林业实用技术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