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连油配合杠板归汤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全 文 :察显示,龙甘薄荷汤含漱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慢性咽炎疗
效好,无副作用,口感好,并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患者易于接
受,值得推广使用。此外,还应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生活、饮食
习惯,更利于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1994,125-126.
〔2〕福建中医药学会 . 福建省中医病症诊疗常规〔S〕. 厦门大学出版
社,2006,352
〔3〕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下册)〔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2,2701.
〔4〕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 福建药物志〔M〕.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376.
〔5〕武美兰,张德志 . 入侵植物三裂蟛蜞菊研究进展〔J〕. 今日药学,
2008,18(6):21-23.
黄连油配合杠板归汤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林尊友,方宗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市中医院 福州 350001)
摘要:目的 观察黄连油纱条换药配合杠板归汤坐浴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 60 例低位肛瘘术后患者随机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两组患者均施行肛瘘切开引流术,两组术后均常规予预防感染、止血等治疗。治疗组从术后第 1 天开始换
药前予杠板归汤坐浴,黄连油纱条换药;对照组换药前予杠板归汤坐浴,雷夫奴尔纱条换药。观察术后第 24、48、72 小时两组病例创面疼痛情
况;用药前治疗组第 3、5、7 天创面分泌物情况;用药后第 14、21 天创面愈合率及用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用药后第 24、48、72 小时两组创
面疼痛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用药后第 3、5、7 天创面分泌物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 0. 05);用药后第 14 天、21 天创面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 < 0. 05)。结论 黄连油纱条换药配合杠板归汤坐浴能有效缓解肛瘘术后创面疼痛、改善创面
分泌物、促进创面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关键词:黄连油;杠板归汤;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969.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765(2016)-09-04103-0116-03
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是指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
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经久不
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无自愈性,当下手术仍是治疗肛瘘的重
要手段。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将瘘管切开,使之引流通畅,术后
多形成敞开的创面,通过换药促进其二期愈合。敞开的创面
易受到粪便的污染,创面的愈合周期往往较长,术后创面的疼
痛多见,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加之
很多患者甚至医生不重视创面的换药,导致创面延迟愈合、假
愈合,因此如何加快肉芽组织的生成、成长速度及提高肉芽组
织的生长质量,有效的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减轻疼痛是
肛肠科医师应该关注的重点。笔者对本院 2013 年 3 月至
2015 年 4 月肛瘘术后患者用杠板归汤坐浴配合黄连油(我科
在院内自制膏剂“黄连油”基础上,改进配方,加入白芷、地
龙、乳香、没药等药物制作成膏剂)纱条外敷创面换药,能有
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分泌物、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笔者所在医院肛肠科 2013 年 9 月
至 2015 年 10 月期间收住入院,并在“局麻”下行“肛瘘切开
引流术”的 60 例肛瘘患者。其中男 42 例,女 18 例。按随机
兼顾均衡的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杠板归汤熏洗配合黄连油
纱条外敷)30 例和对照组(杠板归汤熏洗配合雷夫奴尔纱条
外敷)30 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麻醉、术后第
1 天创面面积大小上无显著差异(P > 0. 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诊疗标准及中
华中医学会肛肠分会诊断标准,按瘘管位置高低划分的分类
诊断标准,低位肛瘘为内口在肛窦附近,管道位于肛管直肠环
以下〔1〕。
1. 3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低位肛瘘诊断标准;②接受
“肛瘘切开引流术”治疗后,形成开放性创面的患者;③患者
年龄在 20 ~ 55 岁之间;④既往无肛门形态功能异常者;⑤术
后未使用其他和本病情相关的外用药物换药者;⑥坚持、配合
使用本研究药物换药者。
1. 4 病例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和纳入标准者;②合
并有其他肛肠疾病,如:痔疮、肛乳头肥大等,并同时施行手术
者;③结核性肛瘘及其他特异性肛瘘患者;④伴有糖尿病、甲
亢、机体恶性肿瘤等其他影响创面愈合的疾病;⑤合并溃疡性
结肠炎、克罗恩病、有慢性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疾病、肛周皮肤
病的患者;⑥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肝肾等重要脏
器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及临产期孕妇;⑦过敏
体质及对该研究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
2 方法
2. 1 一般治疗 两组患者在术后 48h 内均常规应用同一类
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均于手术当天开始口服同种止血药
物。术后每次换药前均先用杠板归汤坐浴 10min,水温约
37℃ ~40℃,以浸泡肛门局部患处为度。治疗期间忌食辛辣
厚味之品,保持大便通畅,1 日 1 次。注意肛门局部清洁卫
生,合理安排作息。
·611·
海峡药学 2016 年 第 28 卷 第 9 期
2. 2 换药方法 术后第一天排大便后开始换药,治疗组用黄
连油纱条填塞创面,外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1 日 1 次。对照
组用雷夫奴尔纱条填塞创面,外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1 日 1
次。
2. 3 药物组成 杠板归汤组成:大黄、芒硝、苦参、枯矾、野菊
花、蛇床子各 20g,马齿苋 45g。以上中药饮片加水至
1000mL,浸泡 10min,先用武火煎沸,再改文火煎 30min,去渣
取汁 600mL,经中药包装机打包成每包 300mL,每次坐浴时取
两包,冲入沸水至 2000mL,待水温至 37 ~ 40℃时,患处浸泡入
汤药中坐浴 10min。
黄连油药物组成:黄柏、紫草各 90g,生地黄、当归、地龙
各 45g,白芷、乳香、没药各 35g,将以上中药饮片加入茶油
1000g浸泡 5 天,先用武火煮沸,改文火慢熬,待药略焦,过滤
掉药渣,再溶入蜂蜡 130g,白凡士林 200g而成。
2. 4 观察指标 选定术后最常见的创面疼痛、创面分泌物、
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作为观察指标。①详细记录创面疼痛
程度,对比用药后第 24、48、72 小时的变化。明显改善:大便
时未感创面疼痛;改善:大便时仍感创面疼痛,但较前减轻;无
改善:大便时仍感创面疼痛,创面疼痛程度较前无明显变化;
②用药后第 3、5、7 天创面分泌物:明显改善:创面基本无分泌
物;改善:创面分泌物较前减少,无需更换外敷料,无改善:分
泌物基本无变化,需更换外敷料;③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
创面愈合时间是指从使用外治药物之日起,到创面完全上皮
化所需要的时间。创面愈合率 =(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
面积)/原始创面面积 × 100%。原始创面面积指手术当日测
得的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指用药后第 14 天、第 21 天测
得的创面面积。测算方法:采用线性测量法,患者取侧卧位,
暴露肛门,创面在下,使用一次性直尺测量,以毫米为单位记
录。分别测量创面边到边的最大长度和与长径相垂直的最大
宽度,长与宽相乘得出创面估算面积。每次评估创面时均同
法测量最大长度与宽度,比较每次创面评估的面积变化。
2.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 SPSS 16. 0 对本研究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 t 检验分析正态
分布的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的等级资料和计量资料均采用
秩和检验。
3 结果
3. 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第
24、48、72 小时创面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 0. 05)(见表 1)。
3. 2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分泌物比较 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第
3、5、7 天创面分泌物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见表 2)。
表 1 两组病例用药后创面疼痛比较
组别 n
用药后第 24 小时 用药后第 48 小时 用药后第 72 小时
明显改善 改善 无改善 明显改善 改善 无改善 明显改善 改善 无改善
治疗组 30 1 3 26 6 10 14 16 11 3
对照组 30 0 0 30 1 4 25 4 8 18
P值 0. 04 0. 003 0. 000
表 2 两组病例用药后创面分泌物比较
组别 n
用药后第 3 天 用药后第 5 天 用药后第 7 天
明显改善 改善 无改善 明显改善 改善 无改善 明显改善 改善 无改善
治疗组 30 3 6 21 8 15 7 23 7 0
对照组 30 1 2 28 3 8 19 12 15 3
P值 0. 049 0. 000 0. 000
表 3 两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组别 n 愈合时间 /d 最大值 最小值
治疗组 30 19. 73 ± 2. 48 25 15
对照组 30 23. 27 ± 3. 01 30 17
表 4 用药后第 14、21 天两组病例创面愈合率比较
创面愈合率
(用 H表示)
治疗组 对照组
用药后
第 14 天
用药后
第 21 天
用药后
第 14 天
用药后
第 21 天
H =100% 5 20 0 11
100% > H≥75% 15 7 13 14
75% > H≥35% 10 3 12 5
H < 35% 0 0 5 0
合计 30 30 30 30
3. 3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
痊愈。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 0. 000 < 0. 05)(见表 3)。
3. 4 两组病例创面愈合率比较 治疗组创面愈率较对照组
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 天 P = 0. 009 < 0. 05;21 天 P
= 0. 031 < 0. 05)(见表 4)。
4 讨论
肛瘘目前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肛瘘切开引流术的目
的就是将瘘管全部切开,正确寻找内口,并将内口切开或切
除,形成开放式创面,使之引流通畅,创面逐渐愈合。由于创
面一般不缝合或者部分缝合,肛门局部细菌种类多,污染严
重,所以创面愈合的时间较长,加上术后疼痛、创面分泌物多
等不利因素影响患者的预后,那么术后换药则成为治疗的关
键环节,决定着手术的成败。
祖国医学认为,肛瘘多为肛痈溃后久不收口,湿热余毒未
尽,气血壅阻,血败肉腐而成,虽经手术治疗,但局部仍存在湿
·711·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28 No. 9 2016
热之邪,凝滞气血,影响创面的愈合。黄连油是我院院内制
剂,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方中紫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黄柏清
热燥湿,生地黄清热凉血,当归活血止痛,在原方基础上加入
白芷、地龙、乳香、没药。白芷除湿止痛、消肿排脓,地龙清热
活血、通络止痛,乳香、没药是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与地龙相
合,使血行流畅,则疼痛可止,血活肉长,则疮口可敛。《本草
纲目》记载,茶油有“清热化湿、杀虫解毒”之功效,现代研究
发现茶油有抑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并且茶油与皮肤相容
性好,故上述中药用茶油浸泡。诸药配合,共奏清热凉血、解
毒燥湿、活血生肌之效,从而缓解疼痛,减少分泌物生成,缩短
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了创面愈合率。
肛瘘术后采用杠板归汤坐浴,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有
效清洁创面,加上药物的热力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疏通
经络,调节气血,减轻水肿,可以松弛肛门括约肌,缓解疼痛,
促进创面愈合。杠板归汤由杠板归 30g、苦参、黄柏、蛇床子、
地肤子、芒硝各 20g、金银花、延胡索各 15g等药物组成。方中
杠板归解毒利湿、散瘀止血;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
痒;蛇床子、地肤子祛风燥湿杀虫;黄柏、金银花清热燥湿解
毒;延胡索能活血散瘀止痛;芒硝泻热、收敛止血,软坚散结。
全方共奏清热燥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综上所述,在肛瘘术后创面治疗上,应用黄连油配合杠板
归汤治疗,可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缓解疼痛,疗效显著,
且制作方便、经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金根 . 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193.
四逆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黄贝莉(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中药房 南平 35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5 年 1 月到 2016 年 1 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
者,中医辨证均为阳虚或寒凝。将其按照(0,1)分布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消心痛和四逆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
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心电图改善与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 > 0. 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症状表现与用药量无显著差异,
P > 0. 05,治疗后指标值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 PEP /LVET低于对照组,LVEF、CO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5. 3 ± 1. 8)1 次 1 周,发作持续
时间为(2. 6 ± 0. 9)min,硝酸甘油用量为(2. 1 ± 0. 6)片 /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 05。结论 采用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
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提高心功能,疗效显著。
关键词:四逆汤;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发作次数
中图分类号:R969.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765(2016)-09-16904-0118-02
在中医学观点中,冠心病心绞痛(CHD)被称为“心痛”或
“胸痹”,其主要症状相似于“厥脱”,而且患者在发作缓解后
容易表现出倦态、乏力、畏寒等症状,和四逆汤具有类似的主
证〔1〕。因此我院于 2015 年 1 月 ~ 2016 年 1 月之间采用四逆
汤对 50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了治疗,并且与消心痛的临
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其临床应用价值,现进行如下报
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5 年 1 月 ~ 2016 年 1 月之间于我院
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100 例,均与世界卫生组织提
出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大于 5 次 /周,中医
辨证分型的主要证候为寒凝或阳虚。本次研究排除肾功能严
重障碍、口服洋地黄药物治疗、心脏严重衰竭、急性心肌梗死、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负荷试验后或心绞痛发作时静息呈缺血
性 ECG异常或有缺血性 ST-T 改变者。将所有随机分为两
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包括男 29 例,女 21 例;年龄 44 ~ 72
岁,平均(57. 9 ± 5. 3)岁;混合性心绞痛 16 例,自发性心绞痛
12 例,劳累性心绞痛 22 例。观察组包括男 28 例,女 22 例;年
龄 43 ~ 71 岁,平均(57. 7 ± 5. 6)岁;混合性心绞痛 15 例,自发
性心绞痛 12 例,劳累性心绞痛 23 例。年龄、性别、心绞痛类
型等一般资料在两组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 05,不具有
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消心痛治疗,方式为口服,1 次
10mg,1 日 3 次,治疗时间为 2 周。观察组应用四逆汤治疗,
组成处方的药材包括甘草 4g,干姜 6g,白附片 10g,针对不同
患者的不同体质可适当增减药量,但是要确保 3 种药物的剂
量之比为 2∶3∶5。先取药材量 10 倍的水,将白附片加入其中,
煎 1h,接着再将干姜和甘草加入其中,继续煎至浓度达到
10%。1 日 1 剂,分 2 次服用,2 次间隔时间为 8h,治疗时间为
2 周。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由护士发放适量硝酸甘油,监
督其含服。
1. 3 观察指标 ①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
不良反应的情况,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是否出现异常等。②记
录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左室射血指数
(PEP /LVEF)、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③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按周计算)、发展
持续时间及服用硝酸甘油的总量(一周内)。④监测两组患
者的运动心电图和静息心电图,评价其心电图改善效果。⑤
·811·
海峡药学 2016 年 第 28 卷 第 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