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两型豆种子硬实特性及其休眠破除方法



全 文 :两型豆种子硬实特性及其休眠破除方法
张立峰,吴兴文,佘跃辉*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 [目的]了解两型豆(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种子硬实特性,探讨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方法]以两型豆种子为材料,观
察种子形态特征,并采用浓硫酸处理、热水烫种、机械损伤 3种方法处理两型豆地上种子,探讨两型豆地上种子的硬实特性和破除种子
休眠的方法,同时探讨两型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结果]两型豆地上种子为扁圆形,长 3. 38 mm,宽 3. 02 mm,厚 1. 88 mm,千粒重为
15. 32 g,自然成熟后硬实率高达98%,地下种子近扁球形,最大直径可达15 mm,百粒重50. 08 ~58. 26 g;破除硬实方法中,以划破种皮和
浓硫酸处理20 min效果最好,热水烫种处理效果最差;20 ~30 ℃恒温条件是两型豆地上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而30 /20 ℃变温为两型豆
地下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结论]破除两型豆种子硬实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划破种皮和浓硫酸处理 20 min 。
关键词 两型豆;破除休眠;萌发;硬实;种子
中图分类号 S643.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2)28 -13698 -04
Study on Characters of Hard Seeds of 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 (Leguminosae)and Methods for Breaking Dormancy
ZHANG Li-feng et al (College of Agronomy,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1130)
Abstract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s of hard seeds of 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 (Leguminosae)and
explore the methods for breaking dormancy. [Method]For both aerial and underground seeds of 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the mor-
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observed and 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for germination was explored. For aerial seeds of Amphicarpaea edge-
worthii Benth.,the characters of hard seeds were studied,and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treatment,hot water soak treatment and mechanical
damag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to explore the methods for breaking seed dormancy. [Result] The aerial seeds were oblate and averaged
3. 38 mm in length,3. 02 mm in width,1. 88 mm in thickness,15. 32 g in thousand grain weight,with a hard seed rate after of up to 98%
natural maturation. The underground seeds were approximately oblate with a maximum diameter of 15 mm and a hundred grain weight of
(50. 08 - 58. 26 g);among all the treatments for breaking hardseededness,cutting seed coat treatment and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treat-
ment for 20 minutes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whereas hot water soak treatment was the least effective method;constant temperature
between 20 ℃ and 30 ℃ was most appropriate for the germination of aerial seeds,and alternative temperature of 30 /20 ℃ was most appropri-
ate for the germination of underground seeds. [Conclusion]Cutting seed coat treatment and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treatment for 20 minutes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to break the hardseededness of 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 .
Key words 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Leguminosae);Breaking dormancy;Germination;Hardseededness;Seeds
基金项目 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YZGG 4-6) ;四川农
业大学双支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 张立峰(1983 -) ,男,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作物遗传育种,E-mail:zhlf_1983@ 163. com。* 通讯作
者,教授,博士,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E-mail:syue-
hui@ sina. com。
收稿日期 2012-05-28
两型豆(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又名三籽两型
豆、阴阳豆、山巴豆,属豆科蝶形花亚科两型豆属(Amphicar-
paea Elliot) ,为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1]。两型豆在我国分布
较广,常生于海拔 300 ~1 800 m的山坡、路旁及旷野草地,具
较强的耐荫性。据《中国中药资源志要》、《江西药用植物
志》等记载,两型豆种子可入药,用于医治妇科病。两型豆地
上、地下部分都结种子,种子含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抗炎、抗
氧化、抗肿瘤、抗菌等作用[2]。硬实是植物界常见的现象,是
种子休眠的一种形式,是对植物种的延续和传播极为有利的
种子特性。迄今为止,关于两型豆种子硬实特性的研究尚
未见报道,笔者对两型豆种子的物理特性、破除硬实方法及
萌发温度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两型豆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人工
栽培驯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两型豆地上种子,于 2008 年 11 月采自四川省
雅安市老板山阴坡,室内自然干燥后置于 5 ℃种子贮藏箱内
备用。
1. 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 2. 1 种子形态特征、千粒重、硬实率的测定。
(1)种子形态特征测定:种子颜色、形状通过目测观察;
种子大小采用游标卡尺随机选取 50 粒进行测量,计算平
均值。
(2)种子千粒重的测定:随机数取净种子 100粒,称重,5
次重复,计算平均值。
(3)种子硬实率的测定:随机数取净种子 100粒,置于小
烧杯中,加蒸馏水室温条件下浸种 24 h,统计未吸胀种子数,
计算种子硬实率,3次重复,计算平均值。
1. 2. 2 种子吸水率的测定。随机数取未经任何处理和用小
刀切除小部分种皮处理的种子各 200粒,称重后分别放入盛
有 20 ml温水(45 ℃)的小烧杯中搅拌至冷却后,置于 25 ℃
的培养箱中浸种,分别于 6、12、24、36、48、72 h 后取出种子,
在滤纸上吸干表面浮水,称重,记录,3次重复。
吸水率 =[(吸水后重量 -浸种前重量)/浸种前重量]
×100%
1. 2. 3 破除硬实的处理方法。
(1)浓硫酸处理:用 98%的浓硫酸处理两型豆地上种
子,设 5、10、15、20、25和 30 min 6个处理时间,处理期间不断
搅拌,取出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自来水中浸泡 30
min后播于灭菌的湿沙中,置于25 ℃(光照时间12 h /d;S)的
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发芽试验,调查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每
个处理 50粒种子,3次重复。
(2)热水烫种处理:用恒温 90、80、70、60 ℃热水分别浸
泡两型豆地上种子 30 min,取出后播于灭菌的湿沙中,置于
25 ℃(光照时间 12 h /d;S)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发芽试验,
责任编辑 朱琼琼 责任校对 况玲玲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2,40(28):13698 - 13701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2.28.139
调查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每个处理 50粒种子,3次重复。
(3)砂磨擦伤种皮处理:将地上种子与粗砂按 2∶1 的体
积比混匀后用研钵研磨至种子表面失去光泽,取出种子用蒸
馏水冲洗干净。在自来水中浸泡 30 min后播于灭菌的湿沙
中,置于 25 ℃(光照时间 12 h /d;S)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发
芽试验,调查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每个处理 50 粒种子,3
次重复。
(4)切破种皮处理:用小刀沿着种脐的背面切去小部分
种皮,然后在自来水中浸泡 30 min后播于灭菌的湿沙中,置
于 25 ℃(光照时间 12 h /d;S)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发芽试
验,调查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每个处理 50 粒种子,3 次
重复。
(5)对照:将两型豆地上种子用蒸馏水浸泡 30 min,然后
播种于灭菌湿沙中,在 25 ℃(光照时间 12 h /d;S)的光照培
养箱中进行发芽试验,调查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每个处理
50粒种子,3次重复。
1. 2. 4 两型豆种子发芽适宜温度的确定。
(1)地上种子。根据“1. 2. 3”试验的最佳结果,将种子
用最佳方法处理 20 min后,选用灭菌的湿沙为发芽床,置于
光照培养箱中,分别在恒温(10、15、20、25、30 ℃)和变温
(20 /10、25 /15 ℃)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调查统计发芽势和
发芽率。每个处理 50粒种子,3次重复。
(2)地下种子。将两型豆地下种子置于灭菌的湿沙中,
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分别在变温20 /10、25 /15、30 /20 ℃(光照
时间 12 h /d;S)的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调查统计发芽势和
发芽率。每个处理 50粒种子,4次重复。
1. 3 数据处理
种子发芽势 =发芽试验初期(7 d)正常发芽种子数 /供
试种子数 ×100%
种子发芽率 =发芽试验终期(15 d)全部正常发芽种子
数 /供试种子数 ×100%
试验数据用 Microsoft Excel 2003 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两型豆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 1. 1 地上种子的外形。两型豆地上种子扁圆形,种皮黑
褐色,具有黑灰相间的斑点;种脐白色,子叶淡黄色;表面革
质化且具蜡质,较光滑并具有光泽,质地较坚硬(图 1)。种
子长、宽、厚平均值分别是 3. 38、3. 02 和 1. 88 mm,千粒重为
15. 32 g。自然状态下,成熟种子的硬实率高达 98%。
2. 1. 2 地下种子的外形。两型豆地下种子外面由一层较厚
的棕褐色果皮包裹,密被棕色茸毛,剥开果皮里面为种皮,种
皮具有大小不同的紫色斑点,内为淡黄色子叶和胚根(图
2)。干后果皮皱缩,与种皮分离,不开裂,内含 1 粒种子,偶
有 2粒种子。地下种子近扁球形,种子大小不一,最小的直
径为 4 ~5 mm,最大直径可达 15 mm,种胚具有 2片肥大的子
叶,百粒重 50. 08 ~58. 26 g。
2. 2 两型豆地上种子的吸水规律 未经任何处理的两型
注:A.种皮;B种脐。
图 1 两型豆地上种子的外部形态
注:A.地下荚果;B.地下种子外形;C.胚根;D.子叶。
图 2 两型豆地下种子的形态特征
豆地上种子的吸水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增加速
度非常缓慢,在 6 ~ 72 h内吸水率仅为 5. 99%;而切破种皮
处理的种子,在 6 h内吸水率呈直线增加,6 h后吸水趋于平
缓。切破种皮处理的种子吸水量远高于未经任何处理的种
子,浸种 72 h后,切破种皮种子的吸水率达 109. 2%,是未处
理种子的 18. 2倍(图 3) ,说明种皮是影响两型豆地上种子吸
水膨胀的主要障碍。
图 3 两型豆地上种子的吸水曲线
2. 3 不同处理对两型豆地上种子萌发的影响
2. 3. 1 浓硫酸处理对两型豆地上种子萌发的影响。两型豆
地上种子经浓硫酸处理后,发芽力较对照显著提高(表 1)。
经浓硫酸处理的种子,其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P <0. 05) ,分
别处理 5、10、15、20、25、30 min后,其发芽势比对照分别提高
42. 7、68. 7、74. 0、78. 0、61. 4、51. 4个百分点,差异均达极显著
水平(P <0. 01)。经浓硫酸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极显著高
于对照(P <0. 01) ,其中处理20 min的发芽率高于对照92个
百分点,处理 10、15、25、30 min 的发芽率较对照分别提高
80. 7、87. 4、74. 7、64. 7个百分点,处理 5 min的发芽率也较对
9963140 卷 28 期 张立峰等 两型豆种子硬实特性及其休眠破除方法
照提高 47. 4个百分点。经浓硫酸处理后,两型豆地上种子
的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P < 0. 05) ,处理 5、10、15、20、25、
30 min的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38. 06、72. 19、
72. 24、81. 25、64. 89、54. 24,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P < 0. 01) ,
其中以处理 20 min的发芽指数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几个处
理,但与处理 15 min和 10 min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 05) ;
处理15 min、10 min与25 min之间的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P
>0. 05) ;处理 5 min的发芽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但极显著
低于其余处理。在 5 ~20 min的处理时间范围内,发芽势、发
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呈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在处
理 20 min时达最大值,随后则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浓硫
酸处理两型豆地上种子后,可有效地改善种皮的透水性,促
进种子萌发。
表 1 浓硫酸处理两型豆地上种子的发芽力
处理时间∥min 发芽势∥% 发芽率∥% 发芽指数
0 7. 3 eF 7. 3 gF 4. 93 eE
5 50. 0 dE 54. 7 fE 42. 99 dD
10 76. 0 bcBC 88. 0 cC 77. 12 abAB
15 81. 3 abBA 94. 7 bB 77. 17 abAB
20 85. 3 aA 99. 3 aA 86. 18 aA
25 68. 7 cCD 82. 0 dC 69. 82 bBC
30 58. 7 dDE 72. 0 eD 59. 17 cC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P = 0. 05 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不
同大写字母表示在 P =0. 01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2. 3. 2 热水烫种处理对两型豆地上种子萌发的影响。经不
同温度热水浸种处理的两型豆地上种子中,除 80 ℃热水处
理的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 < 0. 05)外,其余处理与
对照以及各处理间相比,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无显
著差异。该方法中各处理的种子发芽力均很低,最高的发芽
率仅 12%(表 2) ,由此可见,对两型豆地上种子而言,热水烫
种并非是破除硬实所致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
表 2 热水烫种处理两型豆地上种子的发芽力
处理温度∥℃ 发芽势∥% 发芽率∥% 发芽指数
CK 8. 7 b 8. 0 a 6. 87 a
60 9. 3 ab 8. 0 a 8. 10 a
70 11. 3 ab 8. 7 a 9. 95 a
80 12. 0 a 7. 3 a 7. 12 a
90 11. 3 ab 10. 0 a 8. 89 a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P =0. 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2. 3. 3 机械损伤处理对两型豆地上种子萌发的影响。机械
损伤处理可有效地破除硬实所致的种子休眠,显著提高两型
豆地上种子的发芽力(表 3)。与对照相比,2 种机械损伤处
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极显著(P <0. 01)高于
对照;两种机械损伤处理间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也
存在差异,划破种皮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P <
0. 01)高于砂子研磨,由此证明两型豆地上种子休眠的主要
原因是种皮的不透水性,机械摩擦处理可损伤种皮,增强透
性,使种胚能顺利吸胀而促进种子萌发。
表 3 机械损伤处理两型豆地上种子的发芽力
处理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对照 7. 3 cC 7. 3 cC 4. 93 cC
沙子研磨 81. 3 bB 62. 0 bB 49. 19 bB
划破种皮 99. 3 aA 88. 7 aA 63. 92 aA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P = 0. 05 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不
同大写字母表示在 P =0. 01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2. 3. 4 萌发温度对两型豆地上种子发芽力的影响。萌发温
度对两型豆地上种子发芽力的影响显著(表 4)。在恒温条
件下,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呈随着温度上升而逐渐
上升,至 25 ℃时达最高,随后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 25 ℃
下,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 97. 3%和 97. 3%;发芽率显
著(P <0. 05)高于 30 ℃下的发芽率,但与 15和 20 ℃下的发
芽率差异不显著;发芽势显著高于 15 和 30 ℃条件下的发芽
势,但与 20 ℃下的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在变温条件下,2 种
变温处理的发芽率间差异不显著,但在 20 /10 ℃变温条件
下,种子发芽明显较慢,表现为其发芽势极显著(P <0. 01)低
于 25 /15 ℃条件下的发芽势。2种变温条件下的发芽势和发
芽率均极显著(P < 0. 01)低于恒温条件下的发芽势和发芽
率。由此可见,两型豆地上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20 ~ 25
℃之间,在该试验范围内,恒温较变温更有利于两型豆地上
种子的萌发。
表 4 不同萌发温度下两型豆地上种子的发芽力
处理温度∥℃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15 92. 7 abAB 73. 3 cC 42. 2 cB
20 96. 7 aA 96. 7 aA 96. 6 aA
25 97. 3 aA 97. 3 aA 116. 7 aA
30 87. 3 bAB 87. 3 bB 112. 7 aA
20 /10 68. 7 cC 40. 0 eD 38. 4 cB
25 /15 74. 7 cC 60. 7 dC 53. 8 bB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P = 0. 05 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不
同大写字母表示在 P =0. 01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2. 3. 5 萌发温度对两型豆地下种子发芽力的影响。在不同
变温条件下,两型豆地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差异极显著(表 5)。由表 5可知,在 30 /20 ℃变温条件下,地
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极显著(P <0. 01)
高于 20 /10 ℃、25 /15 ℃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20 /10 ℃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低,其
发芽率、发芽势与 25 /15 ℃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不显
著,但发芽指数显著(P <0. 05)低于 25 /15 ℃下的发芽指数。
由此可见,较高温度的变温组合有利于两型豆地下种子的
萌发。
表 5 变温条件下两型豆地下种子的发芽力
处理温度∥℃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30 /20 98. 33 aA 88. 33 aA 21. 31 aA
25 /15 71. 67 bB 38. 33 bB 9. 26 bB
20 /10 65. 00 bB 15. 00 bB 5. 31 cC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P = 0. 05 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不
同大写字母表示在 P =0. 01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00731 安徽农业科学 2012年
3 结论与讨论
3. 1 破除两型豆地上种子硬实促进种子萌发 种子休眠
是指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主要包
括胚休眠、种被障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等。其中硬实是种
子休眠的一种形式,是豆科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是
由种皮不透水所致[3]。这种休眠形式对植物种族的延续和
传播极为有利,但却为它的利用和研究造成了不便。造成种
子硬实的原因有很多[4 -7],硬实种子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保证
发芽整齐。未经任何处理的两型豆地上种子发芽率极低,仅
为7. 3%,但经划破种皮后发芽率可提高至99. 3%,说明造成
两型豆地上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种皮不透水。
破除种子硬实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3
种。其中,浓硫酸处理是最常见的化学方法,对破除硬实效
果明显,是豆科硬实尤其是野生豆科植物种子处理常用的方
法[8]。但不同种类豆科植物种子的处理时间不同。乔亚科
等[9]对野生大豆的研究表明,浓硫酸处理 8 ~ 10 min可促进
野生大豆种子的发芽,发芽率可高达 98%;郑健等[10]对野生
花卉多花胡枝子的研究表明,浓硫酸酸蚀 10 ~30 min可有效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徐兴友等[11]对阴山
胡枝子研究发现,浓硫酸处理 20 min效果最好;马正华等[12]
对西北黄芪、小米黄芪、多花黄芪 3 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硬
实特性研究表明,西北黄芪经浓硫酸处理 10 min即可有效破
除硬实,小米黄芪经浓硫酸处理 30 min也可有效破除硬实,
而多花黄芪则需经浓硫酸处理 40 min才能达到最佳的破除
硬实效果。同一物种不同品系间浓硫酸处理时间也不同,如
赵丽丽等[13]在硫酸处理打破扁蓿豆种子硬实的效果研究中
发现,所用的扁蓿豆 4个品系材料中,品系 93 -21、品系 90 -
36、品系 00 -61和品系 00 - 81 用硫酸处理破除硬实的最佳
处理时间分别为 20、25、30和 40 min,这可能与不同种类植物
种子或同一物种不同品系间种子的种皮结构及其构成成分
不同有关。该研究中,综合两型豆地上种子浓硫酸处理后的
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酸蚀时间以 20 min 为最
佳,这与徐兴友等[11]和刘红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
机械损伤种皮是处理硬实种子有效的方法之一,该试验
所采用的 2种损伤机械处理方法均能显著提高两型豆地上
种子的发芽力,但 2 种处理结果间存在差异,划破种皮处理
的种子发芽力要显著高于砂子研磨,但因耗时太多,宜用于
少量种子处理。砂子研磨的过程中,由于研磨的力度与强度
具不确定性,造成一小部分种子种胚受损或未能有效损伤种
皮,这可能是砂子研磨处理较划破种皮处理的种子发芽力低
的主要原因。
热水烫种可软化种皮,去掉种皮表层的蜡质和油脂,提
高透性并浸出种子内发芽抑制物,但不同种子破除硬实的适
宜温度不一,浸种时间应视种子大小、种皮厚薄及水温而
定[3]。多花木兰种子进行 60 ℃热水处理时,以处理 25 min
效果最好[15];二色胡枝子种子在 90 ℃热水浸泡 30 min时的
效果要优于其他温度处理[16];美丽胡枝子则在 80 ℃时的处
理效果显著低于 90和 100 ℃,而 100 ℃时效果最佳[14];长萼
鸡眼草种子进行 80 ℃热水烫种处理时,对种子损伤较大,以
50 ℃保温 15 min或 60 ℃保温 10 min为最佳处理方式[17]。
该试验对两型豆地上种子进行热水烫种处理时,破除休眠的
效果不明显;研究中曾尝试用 100 ℃沸水处理两型豆地上种
子 30 min,结果种子完全丧失生活力,发芽率为零。因此,热
水烫种不宜用于破除硬实所致的两型豆种子休眠。
3. 2 两型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直接关系到田间播种期的选择。平均发芽时间短的种子,发
芽迅速,发芽起始日早,播种后出苗早而整齐,场圃发芽率
高,发芽指数高,故探索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非常重要。不
同植物有不同的发芽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发芽率降
低,甚至休眠。披针叶黄华种子在变温(23 /15 ℃)、20 和 25
℃恒温条件下发芽最好,而在 15和 30 ℃恒温条件下种子发
芽率均较低[18];丹参种子从 15 ~30 ℃,发芽率呈逐渐增加的
趋势[19];20 ℃恒温、20 /30 ℃变温发芽条件会导致花楸种子
产生休眠,较低的萌发温度种子萌发效果好[20];野生花卉多
花胡枝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 25 ℃,高于 25 ℃发芽率则逐渐
下降[10]。该研究表明,两型豆地上种子的萌发在恒温 20 ~
30 ℃之间发芽最好,地下种子在变温 30 /20 ℃条件下发芽最
佳,两型豆地上种子与地下种子的发芽适宜温度不同的原因
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 41 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257.
[2]黄芸,秦民坚,余国奠.异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的分布及药理作用
[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1):5 -7.
[3]杨期和,尹小娟,叶万辉.硬实种子休眠的机制和解除方法[J].植物学
通报,2006,23(1):108 -118.
[4]杨文秀,杨忠仁,李红艳,等.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及解除休眠方法的研
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29(2):221 -224.
[5]郭彪,雷金芝,马景林.大豆硬实的形成及不同品种硬实率的调查[J].
现代化农业,2002(7):6.
[6]牛连杰.浅析种子发生硬实的原因及影响硬实形成的因素[J].种子世
界,2004(9):32.
[7]曹帮华,翟明普,郭俊杰.不同硬实程度的刺槐种子活力差异性研究
[J].林业科学,2005(2):46.
[8]徐本美,顾增辉.硫酸处理硬实种子的效果[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
(2):22 -25.
[9]乔亚科,李桂兰,高书国,等.不同处理方法对野生大豆种子萌发的影
响[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6(3):8 -9.
[10]郑健,李新凤,关楠,等.野生花卉多花胡枝子种子萌发特性[J].林业
科学研究,2007,20(6):879 -882.
[11]徐兴友,刘永军,孟宪东,等.阴山胡枝子种子硬实与萌发特性研究
[J].种子,2004,23(9):3 -5.
[12]马正华,王柳英,宋维秀.三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硬实特性研究[J].
中国种业,2009(8):38 -39.
[13]赵丽丽,王照兰,杜建材,等.硫酸处理打破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硬实
的效果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07(3):73 -76.
[14]刘红,刘庆华,刘庆超,等.美丽胡枝子种子硬实破除方法探讨[J].山
东林业科技,2006(6):1 -3.
[15]李朝凤,赵小社,王玉萍,等.多花木兰种子硬实与萌发特性研究[J].
草业与畜牧,2007(12):8 -10.
[16]乌仁其木格.二色胡之子种子硬实特性的研究[J].内蒙古农牧学院
学报,1996,17(1):35 -40.
[17]孙阳,王全玲,刘庆华,等.长萼鸡眼草种子硬实破除方法探讨[J].中
国农学通报,2008,124(11):294 -296.
[18]杨文权,马金星,寇建村,等. 丹参种子硬实与萌发特性研究[J].种
子,2009,28(4):88 -91.
[19]孙群,刘文婷,梁宗锁,等.丹参种子的吸水特性及发芽条件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9):1518 -1521.
[20]杨玲,刘春苹,沈海龙.低温层积时间和发芽温度对花揪种子萌发的
影响[J].种子,2008,27(10):20 -25.
1073140 卷 28 期 张立峰等 两型豆种子硬实特性及其休眠破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