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麻梨开闭兼清润 意寓清燥救肺法



全 文 :· 范文甫医疗轶闻·
非轻不举 , 故处方用轻剂小青龙汤微辛以开肺痹 , 以生姜之解表散寒 , 易干姜之守 , 一味加减 , 具
有妙义。药不煎 , 泡汁服 , 尤为神妙。半夏之药量独重 , 从舌质淡白来看 , 当系内有伏湿 , 中焦
失司 , 而用以调达中焦气闭、 疏化痰涎之故。
知其病由饮冰起 还以冰煎治其源
郑松馆家一男佣 , 病咳久不能愈 , 声闷不畅。 邀范诊视 , 范诊后曰: 此宜小青龙汤。 松称已曾
试服过三剂 , 无效。范曰: 请以冰水煎之。 松嘱如法煎服 , 果效。盖此人范曾见其在烈日之下 , 饮
用冰水 , 询其咳起之日系自热天 , 故用冰为引以治之。按此乃 “知病因冰起 , 还以冰解之” 之法 , 源
出宋· 杨介 (吉老 ) 治 “宋徽宗因食冰过甚致病” , 杨 “仍以冰煎诸药以治其源” (见清· 黄宫绣
《本草求真》 雪水条 )。 只是一般读后不善于用。而名家治病 , 能在众医不着眼处 , 抓住机遇 , 于原
用方药中增加一味即能获效。如朱丹溪治杜清碧脑疽 ,将原服无效之防风通圣散改以酒制而获愈。徐
灵胎治嘉定何弁伯茶积呕吐 , 在原服二妙丸方 , 加茶子四两煎服而告安。日医浅田粟园在 《杏林杂
话》中 ,介绍杏林方宜疗纪川熊野农夫水肿 ,服药良久无效 ,乃加青芋于方中 ,又教为朝夕食而病愈。
“盖其人生于山中 , 每以青芋为常馔 , 及旅浪华 , 历试诸医 , 禁食极严 , 故脾胃失度 , 药力不能达 ,
所以用方宜之术也。” 从上可见 , 为医者应了解病者之生活习惯 , 随其所宜而灵活施治 , 常能取得意
想不到的疗效。
长期低热服原方 了解禁忌热便退
慈城冯某 , 素患痰饮 , 夏月新病 , 长期低热不退 , 当地诸医曾用甘温退热药等治疗无效。 延
范来诊 , 范处方用附子理中汤。 有人告知范 , 此方已服过 , 未能见效。 范听后 , 于方后加注 “忌
葱” 二字 , 并答称: 知犯戒否? 药后 , 病者果热退病愈。

· 浙江中医杂志·
范氏之所以能坚持应用本方 , 盖因当时见到病家之几上放有葱烤鲫鱼一盆 , 而是方中所用甘草系
蜜炙 , 葱与蜜相反 , 认为前用之无效 , 与此相关。 于此 , 可见范氏之耳目所及之敏捷。
麻梨开闭兼清润 意寓清燥救肺法
范氏在所遗方案留底中 , 有治疗丁右 , 用麻黄一钱 ( 3克 ) , 梨头一只 , 蒸汁服 , 以治疗风邪
犯肺 , 不能透达。用药简便纯洁 , 窥其方寓意于清燥救肺之法。谅病者系一素体虚弱 , 肺阴不足 ,
形体羸瘦 , 而有内火 ; 因新感风邪 , 而有咽干、 鼻燥 , 咳嗽不畅 , 舌红、 苔薄等症。 即叶氏 《温
热论》 中所说 “温邪上受 , 首先犯肺” 之候。 故用麻黄以透达肺闭 , 促使温邪外达为主 ; 佐梨头
甘寒生津 , 以清肺保液。梨头 , 王孟英称之为 “天生甘露饮” , 具甘凉润肺 , 息风涤热 , 止嗽化痰 ,
养阴濡燥之功 ; 虚体以熟食为宜 , 生吃易致腹泻。 若在无货之时 , 可以鲜莱菔 (萝卜 ) 代之。 因
莱菔亦具清肺生津作用 , 具有疏表 (其味辛辣 , 具有辛散作用 ) 化痰之效。
胸痹久痛需温补 药既对证莫更换
范氏治沈某方案曰: 苦胸痹痛已久 , 历检前方皆是 , 惟荷生君于 《金匮》 书中几乎试遍 , 惜
乎无忍耐工夫 , 一方服后不即效 , 即换法试治 , 殊不知药已对证 , 病有三日愈者 , 迟迟有十三日
愈者 , 心急换法 , 反不愈矣! 药用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按久痛属虚 , 故适用温补之法。 所
处方药是 《金匮》 治 “胸痹 , 心中痞气 , 气结在胸 , 胸满 , 胁下逆抢心” 之人参汤。是方取参、 术
益脾 , 姜、 草温胃 , 脾胃和 , 则中气强 , 上焦之气开发而痞气散 , 胸满消 , 胁气下 , 痹痛亦愈。药
既对证 , 自应持之以恒 , 不然 , 杂药乱投 , 反致延误病机 , 而变证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