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18 9 1年第 4 期
一些预防方法 , 如 “ 食饮有节 , 起居有常” ,
虚邪贼风 , 避之有时 ” , 以及 “无思想之患 ” (均
见 《素问 ·上古天真论 》 )等等 。 就是说 , 为了预防
疾病 , 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调节 , 适应气候的变
化 , 同时还要精神偷快 , 才能充分发挥内在因
素的作用 , 增强抗病能力 。 在治疗上 , 有药物 、
针刺 、 灸烯 、 导引 、 按摩等方法 , 尤详于针刺
疗法 。 至于药物治疗 , 主要是提 出了许多治疗
原则和治疗 大法 , 如 “ 治病必求于本 ” 、 “ 因人 、
因时 、 因地制宜 ” 、 “ 标本先后 ” 、 “ 正治 ” 、 “ 反
治 ” 以及 “ 寒 ” 、 “ 热 ” 、 “ 攻 ” 、 “ 补 ” 、 “ 汗 ” 、 “ 吐 ” 、
“ 收 ” 、 “ 散 ” 等等 , 这些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
想 , 对于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从以上的简要叙述中 , 可 见 《内经 》在理 、
法 、 方 、 药上 , 已形成比较系统 、 完整的体系 ,
为祖国医学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
《内经 》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内经 》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居于重要的地
位 , 历代都奉为圭臭 , 这并不是因为它成书之
早 , 而主要在于它内容丰富 , 总结 了古代人民
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 , 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
成为后世医学理论的渊源 。 从历史来看 , 在继
承 《内经 》的基础上发展中医理论的例子是很多
的 。 如 《难经 》 “ 独取寸 口” 的诊脉方法 , 源于 《素
问 · 五脏别论 》 “ 气 口 … …独为五脏主 ” , 《经脉
别论 》 “ 气口成寸 , 以决死生 ” ; 关 于三 焦与命
门问题 , 也发展了 《内经 》脏象学说 , 为尔后相
火论的先导 。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 , 自称 “
撰用 《素问 》 《九卷 》 ( 即 《灵枢 》 ) ” , 《素问 · 热论 》
就是 《伤寒论 》六经分证的基础 。 继之 , 皇甫谧
演而为 《甲乙经 》 , 王叔和撰而为 《脉经 》 。 ·追至
金元 , 刘完素主 “ 火热论 ” , 著 《素问玄机 原病
式 》 , 即据病机十九条发展而成。 李东垣 《脾胃
论 》 中阐述的饮食劳倦 , 损伤脾胃 , 元气不足 ,
阴火乘虚上犯脾胃的理论 , 则来源于 《素问 · 调
经论 》的 “ 阴虚生内热 ” 之文 。 至于温病学说 , 虽
为 《伤寒论 》的发展 , 但也与 《内经 》 有某些直接
关系 , 如 《素问 · 金匿真言论 》所谓 “ 夫精者 , 身
之本也 。 故藏于精者 , 春不病温 ” ; 《生气通天
论 》所谓 “ 冬伤于寒 , 春必温病 ” ,以及 《刺热篇 》
中五脏热病等等 , 都 对温病学说有重要影响 。
现代中医界的不少名老中医在 其 医 案 中 , 以
《内经 》理论为指导 , 取得良好疗效的病例 , 也
屡见不鲜 。 在中西医结合方面 , 如根据六腑 “
泻而不藏 ” 的理论 , 用通法治疗急腹症 , 以 “ ’肾
主骨 ” 的理论治疗骨折 , 加速了愈合 ; 以及对肾
阴 、 ’肾阳的研究等等 , 这些更对中医的现代化 ,
找到 了一些路子 。
《内经 》 中许多理论原则 , 是经过了长期的
反复的实践 , 证明其有效性的 。 一种理论如果
不能指导实践 , 它就会自然淘汰 , 《内坏 》能够
流传下来 , 为人重视 , 决不是偶然的 。 当然 ,
《内经 》毕竟是二千多年以前的著作 , 有共时代
的局限性 , 既有精华 , 也有糟粕 , 我们今天学
习和研究 《内经 》的任务 , 就是要对其精华部分 ,
加以发掘 、 整理 , 进而发展 、 提高 , 在中医现代
化中充分利用这一宝贵遗产 , 发挥其应有的作
用 。
“扶摸法 ” 治疗落枕
南京长航医院伤科 龙 杰
操作手法 : 一 、 双手从头的中间左右分开
向下扶摸 , 到左右耳尖部即止 , 二 、 双手从左
右鬓角向后扶摸至耳后缘即止 ; 三 、 双手从左
右耳尖开 始沿耳前至领角方向扶摸 ; 四 、 双手
从左右太阳穴开始沿耳尖 、 耳后 、 项部方向扶
摸 , 抵岗上肌止 。
注意点 : 女同志有发型的 , 可 以 用 布 裹
着 , 再作手法 。 手法一定要轻软柔和 , 如果配
合痛点轻揉 , 效果更著 。
硝黄泡服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1 1 6例
我科 自 1 9 7 5年 2 2月至 1 9 7 9年 1 月 , 单用生
大黄 10 克 、 元明粉 10 克 、 ( 1 9 7 8年起加 )龙胆草
6一 10 克 , 开水浸泡 5 分钟 , 服上清液。 重的一 日
二次 。 治疗急症人院的胆囊炎 、 胆石症 1 16 例 ,
结果全部临床治愈。 其中12 例加用自制胆胰汤
(柴胡 3 克 、 茵陈 15 克 、 黄芬 10 克 、 木香 10 克、
积实 10 克 、 地丁草 30 克 、 白芍 10 克 ) , 每 日一剂 。
( 无锡市第三人 民医院消化科
虞佩英 汪朋梅 马荣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