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保护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 21期
兰州地区紫叶碧桃桃粉蚜生物防治试验
王娟娟 1,2 张忠良 1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2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摘要 桃粉蚜是兰州地区紫叶碧桃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给紫叶碧桃的观赏性造成了极大损害。为安全、环保、有效防控桃粉蚜的危害,
选取了 3 种生物农药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藜芦碱、鱼藤酮等各有特点,其中,鱼藤酮速效性较好,苦参碱、藜芦碱持效期较
长,三者配合使用,对桃粉蚜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关键词 紫叶碧桃;桃粉蚜;苦参碱;藜芦碱;鱼藤酮;生物防治;甘肃兰州
中图分类号 S436.62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21-0112-01
Biological Control of Hyalopterus arundimis on Prunus persica Batsch. var. duplex Rehd in Lanzhou Area
WANG Juan-juan 1,2 ZHANG Zhong-liang 1*
(1 College of Forestr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Shaanxi 712100; 2 Shaanxi Institute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Abstract Hyalopterus arundimis is the major pest on Prunus persica Batsch.var.duplex Rehd in Lanzhou area,which caused great damage of
ornamental value on Prunus persica Batsch.var.duplex Rehd. For safet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unus persica
Batsch.var.duplex Rehd,three kinds of biological pesticide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e control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trine ,veratrine,
rotenone,etc had different features,among them,the better readily availability was rotenone,matrine,veratrine holding period was longer,using the
three pesticides,it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Hyalopterus arundimis.
Key words Prunus persica Batsch.var.duplex Rehd;Hyalopterus arundimis;matrine;veratridine;rotenone;biological control;Lanzhou Gansu
桃粉蚜(Hyalopterus arundimis)属同翅目蚜科,是我国桃
树等重要的害虫之一 [1-3]。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
加快及花草树木种植规模的扩大,桃粉蚜已成为观赏树木
紫叶碧桃上的主要害虫。在兰州地区,该虫于每年 5—6 月
群集于紫叶碧桃叶背及嫩梢处,危害后受害叶片卷曲皱缩,
且表面附有黏液,严重损害了紫叶碧桃原有的观赏价值,也
给广大居民户外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
目前,国内对桃粉蚜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方法,虽然具
有较好的防效,但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可能对居民区
的小孩、宠物等造成活动障碍,药物残留污染环境等。为了
探寻安全、有效的方法,选取了 3 种植物源生物农药,进行
了桃粉蚜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基业豪庭居民小
区,试验用紫叶碧桃树龄 10 年,定植株行距 3 m×5 m;平均
高度 2.6 m、冠幅 2.4 m;试验区紫叶碧桃生长良好,树势基
本一致。
供试药剂:质量分数为 0.3%苦参碱水剂(河北省农药化
工有限公司生产);质量分数为 0.5%藜芦碱可溶液剂(陕西
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质量分数为 2.5%鱼
藤酮悬浮剂(广西园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 7个处理,分别为 0.3%苦参碱水剂 300倍液(A)、
500 倍液(B),0.5%藜芦碱可溶液剂 300 倍液(C)、500 倍液
(D),2.5%鱼藤酮悬浮剂 500 倍液(E)、1 000 倍液(F),清水
对照(CK),重复 4次,采取随机排列,每 3 株为 1 个小区,共
计供试植株 60株。于 2014 年 5月 25日 9:00,用 XF-139 高
压机动喷雾器喷雾施药,以全树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湿而
不下滴为宜,施药当天多云转晴,平均气温 22.5℃。
1.3 调查方法
分别于施药后 2、7、14、21 d(4 次),对供试植株随机选
取东、南、西、北、中 5个方向,各方向选取 4 片叶(每株选 20
片叶)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出每株树上的活虫数。依次计算
出不同药剂及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和校正虫口减退率,并予
以分析。防效计算方法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
前活虫数×100
校正虫口减退率(%)=(防治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
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00
采用“DMRT”法进行方差分析,并用邓肯式新复极差法
检验差异显著性 [4]。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 1 可以看出,施药后 2 d调查,除对照外,其他药剂
及处理的虫口数量明显减少 。其中 ,处理 F 校正防效达
80.59%,效果较好;处理 D、E 校正防效相当;其次为处理 C
(53.05%)、处理 B(49.61%);处理 A校正防效 41.75%,为最低。
药后 7 d 调查,不同处理的虫口数量持续下降,处理 F、
E、D 虫口减退率较高 ,校正防效分别达 98.13%、96.20%、
91.75%;处理 A的防效也达到 78.67%。
药后 14 d 调查,各个药剂不同浓度处理的虫口数量继
续降低,但情况有所变化,处理 D、C、B、A 校正防效均达到
90%以上(分别为 97.99%、97.11%、94.34%、93.41%)。处理
F、E 校正防效则为 87.51%、86.73%。
药后 21 d,对照的蚜虫数量开始上升,处理 A、B、C、D 仍
保持较高的防效(81.98%~87.22%),而处理 E、F 的防效持续
下降,分别为 57.99%、65.89%,说明鱼藤酮悬浮剂的持效期
(下转第 114 页)
作者简介 王娟娟(1986-),女,陕西商州人,在读硕士,助理工程师。研
究方向:林业勘察设计与林业技术推广。
*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15-10-08
112
植物保护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 21期
处理
药后 2 d 药后 7 d 药后 14 d 药后 21 d
虫口减退率∥% 校正防效∥% 虫口减退率∥% 校正防效∥% 虫口减退率∥% 校正防效∥% 虫口减退率∥% 校正防效∥%
A 39.53 41.75 d 83.60 78.67 d 95.55 93.41 c 80.48 81.98 b
B 47.68 49.61 dc 90.75 87.97 bc 96.18 94.34 bc 86.16 87.22 a
C 53.33 53.05 c 88.15 84.59 c 98.05 97.11 ab 84.16 85.38 ab
D 64.95 66.24 b 93.66 91.75 b 98.64 97.99 a 85.57 86.68 a
E 64.45 65.76 b 97.08 96.20 a 91.04 86.73 d 54.50 57.99 d
F 79.85 80.59 98.56 98.13 a 91.57 87.51 d 63.05 65.89 c
CK -3.82 - 23.12 - 32.48 - -8.32 -
表 1 3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桃粉蚜效果分析
注:表中数据均为 4 次重复的平均值,数字后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在 P=0.05 上的差异性。
稍短。
3 结论与讨论
鱼藤酮是一种昆虫呼吸作用抑制剂,主要对害虫的细
胞电子传递链进行抑制,具有较好的速效性 [5]。试验结果证
明,喷施鱼藤酮悬浮剂 1 000 倍液,7 d 即可达到 98.13%的
防效,建议生产中优先选用鱼藤酮控制桃粉蚜危害。
藜芦碱和苦参碱均为多生物碱类混合物 [6-7],是化学结
构类似或者不相近的多组组合,对害虫具有多种作用方式。
本试验结果显示,藜芦碱和苦参碱制剂的持效期比鱼藤酮
长,故在生产中,结合鱼藤酮的速效性,三者配合使用,可安
全、有效防控桃粉蚜的危害。
4 参考文献
[1] 于利国 ,孙聪伟,陈展 .桃蚜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J].现代农业科技 ,
2015,11(2):28-29.
[2] 彭涛.浅谈桃树蚜虫发生与防治技术[J].甘肃科技,2008,24(11):156.
[3] 廖启荣,汪廉敏,杨茂发.桃粉蚜发生规律及防治[J].贵州师范大学学
报,1999,17(2):67-70.
[4] 田平,党国胜,杨维.关中地区枣树桃小食心虫化学防治试验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13(3):48-49.
[5] 徐汉虹,黄继光.鱼藤酮的研究进展 [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
(2):140-143.
[6] 穆甲骏,王卫国,侯启昌.苦参碱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现状与展望[J].河
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179(6):137-143.
[7] 王芳,李文玲,刘畅,等.藜芦碱对枸杞蚜虫室内活性测定及安全性评
价[J].北方园艺,2015(2):101-103.
(上接第 112页)
平均用时 1 770 s/hm2。人工手动喷雾器平均用时 25 440 s/hm2。
无人飞机作业效率大约是人工的 14倍之多。
2.2 防治效果
由表 1 可知,药后 1 d,防治效果最好的是处理 C,为
85.30%,其次是处理 B,防效为 82.55%,效果最差的是处理
A,与处理 B、C 的差异极显著;药后 3 d,各处理的防效明显
增加,效果最好的是处理 C,为 98.79%,其次为处理 B,为
96.96%,2 个处理的防效与处理 B 差异显著 ,处理 A 为
83.45%,药后 7 d,各处理防效达到最大值,3 个处理之间的
差异不显著,处理 C 最高,为 99.80%,其次为处理 B,防效为
处理 重复
药后 1 d 药后 3 d 药后 7 d
虫口减退率∥% 相对防效∥% 虫口减退率∥% 相对防效∥% 虫口减退率∥% 相对防效∥%
A 1 52.83 65.30 bB 84.91 83.45 bA 100.00 95.80 aA
2 48.57 60.00 90.00
C 1 77.94 85.30 aA 98.79 98.79 aA 100.00 99.80 aA
2 83.51 97.40 99.18
3 81.73 99.04 100.00
平均 81.06 98.10 99.73
CK -28.86 - -57.54 - -38.17 -
3 64.46 76.86 92.56
平均 55.29 73.92 94.19
B 1 75.31 82.55 aA 97.49 96.96 aA 100.00 99.07 aA
2 79.29 94.28 99.18
3 77.95 93.87 96.94
平均 77.52 95.21 98.71
表 1 不同药剂处理防治麦蚜效果统计
99.07%,第三为处理 A,防效为 95.80%。
3 结论与讨论
使用植保无人直升机防治小麦蚜虫具有较好的效果,
与背负式喷雾器相比,相同剂量杀虫剂的情况下,药后 1、3、
7 d 二者之间的防效相当,无明显差异,在杀虫剂减量使用
的情况下,第 1 天差异极显著,第 3 天差异显著,第 7 天差
异不显著,说明杀虫剂可以减量使用达到控制麦蚜的目的,
但速效性差一些,持效性基本相当。
施药当日的风力较大,严格说在这样的条件下不适合
喷药,植保无人直升机的操控也相对较为困难,操作人员克
服了这一困难,说明无人直升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不同
的气象条件下可以实现喷药的目的。
从总体看,无人直升机在防效、适应性、减量使用农药
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具有减少喷液量、对操作人员安
全等优点,可以在防治小麦害虫中加以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王俊伟,贾峰勇,张梁,等.新型药械在小麦蚜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评
价[J].中国植保导刊,2015(4):73-75.
[2] 高圆圆,张玉涛,赵酉城,等.小型无人机低空喷洒在玉米田的雾滴沉
积分布及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初探[J].植物保护,2013(2):152-157.
[3] 高圆圆,张玉涛,张宁,等.小型无人机低空喷洒在小麦田的雾滴沉积
分布及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初探 [J].作物杂志,2013(2):139-
142.
[4] 高圆圆.无人直升机(UAV)低空低容量喷洒农药雾滴在禾本科作物
冠层的沉积分布及防治效果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5] 冷伟锋,王海光,胥岩,等.无人机遥感监测小麦条锈病初探 [J].植物
病理学报,2012(2):202-205.
[6] 杨帅.无人机低空喷雾雾滴在作物冠层的沉积分布规律及防治效果
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