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碧桃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全 文 :河南农业2007年第10期
HENANNONGYE
一、症状特点及危害
玉米粗缩病症状特征是玉米出苗
后即可发病,玉米5~6叶期才开始出现
明显症状,但新生叶片及心叶不易抽出
且变小,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在心叶基
部的中脉两侧最初出现透明的虚线斑
点,逐渐扩展到全叶,并在叶背的中脉
上产生长短不一的蜡白色突起。病株特
征是色浓绿、宽、短、硬、脆,叶背的叶脉
隆起。病株节间明显缩短严重矮化,叶
片密集重生,成对生状,连同叶片症状,
病株似“君子兰”植株病株根少而短,长
度不足健株的1∶2,易拔出。根易分叉,
丛生状。根茎处变褐色,木质化。发病早
的玉米无产量,发病晚的玉米产量也极
低。
二、病原
病原物为玉米粗缩病毒(MRDV),
病毒质粒球状,在半提纯状态下,即使
在室温下(20°C)经37天还保持其侵染
力,致死温度为80°C。寄主有玉米、小
麦、大麦、燕麦、谷子、高粱、稗、旱稗等。
玉米粗缩病毒由灰飞虱传播。取毒
饲育时间最短一天,接种饲育时间最短
5小时,在虫体内的巡回期10~15天。灰
飞虱传毒是持久性的,卵可以带毒。
三、发生规律
带毒灰飞虱若虫或成虫在地边杂
草下和田内麦苗下等处越冬,为翌年初
侵染源。冬小麦也是病毒越冬寄主。春
季带毒的灰飞虱将病毒传播到返青的
小麦上,没有带毒的灰飞虱在感病小麦
上获毒后也把病毒传染到
返青的小麦上,以后由小麦
和杂草等处再传到玉米上。
此病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灰飞虱田间数量和个体的多少,并且
与栽培条件有关,早播玉米发病重于晚
播玉米,地头、渠边、路旁杂草多的玉米
田发病重,靠近菜田等潮湿而杂草垛的
玉米田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一)选种抗、耐病品种。当前较抗
玉米粗缩病的玉米品种有鲁单50、鲁单
981、鲁单984、农大108等,可因地制宜
地选种。
(二)农业防治。在小麦、玉米等作
物播种前后收获前清除田边、沟边杂
草,精耕细作,作物田及时除草,以减少
虫源。适当调整玉米播期使玉米苗期错
过灰飞虱的盛发期。合理
碧桃因花朵美丽而繁多,花色鲜艳,
先花后叶,观赏价值高而被南阳市广泛
栽植于游园、花坛之中。但其在生长的任
何阶段,都有发生病虫害的可能,常见的
病害有缩叶病、流胶病等;虫害有红蜘蛛、
蚜虫等。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影响其观
赏价值。根据以往的工作,我们总结出这
些常见病虫害的特性和防治方法。
一、缩叶病
主要为害碧桃幼叶部分,以侵染叶
片为主,春季嫩梢刚抽发就呈卷曲状,
颜色发红,叶片逐渐增厚变脆,并呈红
褐色,严重时全株叶片变形,枝梢枯死,
春末夏初叶表面生出一层灰白色粉状
物,为病菌子囊层。防治方法:在病叶初
现,未形成白粉状物前及时摘除病叶,
集中烧毁,可减少当年越冬菌源;药剂
防治碧桃缩叶病效果明显,但用药要掌
握在碧桃花瓣未展开时,可喷施波美2~
3度石硫合剂或1%波尔多液或70可湿
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
10天1次,连续2~3次即可得到控制。
二、流胶病
主要发生在枝干上,尤其在桠杈处
最易发生,果实及枝条也发生流胶。流
出的胶先为淡黄色透明,树脂凝结渐变
红褐色,病部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
腐朽,腐生其它杂菌,树势日衰,叶小而
黄,严重时,枝干枯死。诱导此病的因素
很多,霜冻、日灼、虫害、真菌、生长不良
或施肥冬剪不当等等。流胶病在春季发
生最盛,防止流胶病应以增强树势为中
心,并注意避免各种伤口。在发芽前将
病部刮除,涂以波美5度石硫合剂,然后
以白铅油或其它保护剂保护。发病初
期,可用50%复方多菌灵悬浮剂600~800
倍液,或70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
性粉剂600倍液,或70可湿性粉剂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涂抹,7~
10天1次,连续2~3次即可得到控制。
三、红蜘蛛
虽然个体很小,行动能力有限,但
繁殖力强,借助风力、人力及苗木传播
蔓延,其活动范围广泛。以吸取树叶汁
液对叶片进行危害的,极易成灾,消耗
树体大量养分,影响光合作用,促使树
势衰弱,诱发病害发生,也影响花芽分
化。虫害后,叶片呈灰斑色,严重时叶片
呈红褐色,并引起叶片枯黄脱落。防治
方法:越冬期用波美0.5~1度石硫合剂喷
1~2遍;大发生期可用20%三氯杀螨醇
800~1000倍液或50%亚胶硫磷可湿性粉
剂1000倍液或三除800~1000倍喷施。
四、蚜虫
种类繁多,危害普遍。其成蚜、若蚜
刺吸叶片汁液,幼叶被害后,向反面横
卷,呈不规则卷缩,最后干枯脱落。成叶
被害后一般叶片卷曲下垂,严重时叶表
面污黑、干枯而脱落。防治方法是一般
用20%阿维三唑磷乳油800~1000倍液;
或吡虫啉800~1000倍液;或4.5%高效
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
南阳市园林局 边 疆 江 梅
碧桃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
(下转37页)
农药与植保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