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显微制片技术在碧桃干鉴定中的应用



全 文 :  检测表明 , 水线草含有苷类物质。
4 讨论
白花蛇舌草与水线草药材外观极相似 , 引起产地错收错销 ,
应予纠正。其次福建省部分地区历来就有将水线草与白花蛇舌
草相互混用习惯 , 然而在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中 ,两者所含的多
糖成分与氨基酸总量也存在着差异 , 且白花蛇舌草主含齐墩果
酸 、熊果酸等 ,水线草主含东叶草苷 、鸡屎藤次苷。 化学成分不
同 , 功效一定也有差异 ,故笔者认为水线草不能代替白花蛇舌草
药用。
参考文献:
[ 1]  扬兆基.中药鉴定手册.第三分册 [ M].第一版.北京:科技文献出
版社 , 1994:92.
[ 2]  殷昊.白花蛇舌草及其混淆种类的形态组织学鉴定 [ J] .中国中药
杂志 , 1989, 14(2):73.
[ 3]  何敏.白花蛇舌草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 J] .海峡药学 , 1994, (5):36
-39.
[ 4]  中国药典一部 [ S] .1995:93;49.
[ 5]  卢文彪.薄层扫描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齐墩果酸含量 [ J] .时珍国
医国药 , 2001, 12(11):61-62.
[ 6]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 [ M] .第
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6:93.
(收稿日期:2011-04-10 编辑:郑晓屏)
显微制片技术在碧桃干鉴定中的应用
夏四喜 ,陈兰君
(武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湖北 武汉 430014)
关键词:碧桃干;显微制片技术;鉴定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11)06-0071-02
  碧桃干系蔷薇科植物桃 Prunuspersica(L.)Batsch或山桃
P.davidiana(Carr.)Franch.的未成熟果实。 4 -6月摘取未成熟
果实 , 晒干。主产于江苏 、浙江 、安徽等地。酸苦 、平 、归肺 、肝
经。能止血敛汗 , 行气止痛 , 截疟。用于治疗盗汗 , 遗精 , 吐血 ,
疟疾 , 心腹痛及妊娠下血 [ 1] 。由于此类药材混淆 ,且无显微鉴定
的前例 , 故笔者对此作一鉴别实验 , 以填补该类药材显微鉴别之
空白 , 报道如下。
1 药材
1.1 药品
本实验中碧桃干原植物的生药由湖北天济中药饮品有限公
司提供 , 经武汉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叶世登鉴定 , 为蔷薇
科植物山桃的干燥未成熟果实。经过笔者初挑选出大小均一 、
软硬一致的干燥碧桃干作为样品。
1.2 仪器
Nikon三目显微镜(YS100型)、酒精灯 、临时制片用具 、电脑
成像系统(JVCTK-C921 -EC型彩色摄像头 、EpsonEPL-
G200L型打印机)等。
1.3 试剂
水合氯醛试液 、稀甘油 、稀盐酸(纯学纯)、蒸馏水等。
2 方法
2.1 生药性状观察
本品果肉稍瘪 , 呈矩圆形或卵圆形 , 长 1.8-3cm, 直径 1.5
-2cm, 厚 0.9-1.5cm, 先端渐尖 , 呈鸟喙状 , 基部不对称 , 有的
存有少数棕红色的果柄;表面黄绿色 , 具网状皱缩的纹理 , 并密
被短柔毛;质坚硬 ,不易折断。破开 ,断面内果皮厚而硬化 , 腹缝
线凸出 ,背缝线明显。含未成熟种子 1枚。 气微弱 , 味微酸涩。
桃奴呈扁压状卵形 , 较小 , 表面毛茸更多。质软 , 断面内果皮较
薄 ,未硬化。以干燥 、实在 、坚硬 、色黄绿者为佳 [ 2] 。
2.2 临时制片
本品果肉较软 ,可直接用徒手切片制备临时制片。
取适量本品 ,大小均一者 , 在放置有硅胶干燥剂的干燥皿中
放置 24h。取大小适中者一粒 , 从果肉处切开 , 用滑手切片法 [ 3]
切下数张薄片 ,分别放在干净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液化 ,
用稀甘油装片 ,即成。注意避免使切片卷曲重叠 ,否则不利于观
察。取其中一张薄厚均匀透化效果好的进行显微观察。
2.3 临时粉末制片
取剩下的碧桃干干燥品 , 粉碎 , 过 40目筛。取适量粉末于
干净载玻片上 ,用水合氯醛透化 ,微微加热 5min, 使其透化更完
全。最后滴一滴稀甘油 ,装片即成。
3 结果
3.1 横切面显微特征
镜下观察 ,本品毛茸众多 , 排列整齐。 外果皮层宽广 , 细胞
排列整齐紧实 , 皮层内含有大量螺纹导管束 , 常 6 -8个相连。
中果皮薄壁细胞 7 -8层 , 排列紧实。种子多干瘪。 果肉浅棕
色 ,厚约 2-3mm。
3.2 粉末显微特征
本品粉末棕黄色。非腺毛众多 , 单细胞 , 淡黄色 , 多自基部
断离 , 呈纤维状 , 微弯 ,长 33-612(-2700)μm,直径 17-40μm,
壁厚 ,表面有螺纹状角质层。内果皮细胞成片 , 呈尖圆形 、类方
·71·2011年 6月第 33卷第 6期Jun.2011.Vol.33, No.6                湖北中医杂志HubeiJournalofTCM
形或不规则形 , 直径 14 -45μm, 壁较薄 , 微木孔 , 纹孔 、孔沟细
密 , 明显。草酸钙簇晶偶可见 ,直径 7-21μm。
4 结论
由于碧桃干大部分的桃类表面密被绒毛 , 不宜粉碎。粉碎
后绒毛多抱团成簇 , 果核果肉成颗粒状 ,即使用粉末制片法 , 其
油室 、导管多破裂损坏 , 重现性不高 ,也不利于观察。果核粉碎
后形成的颗粒在显微镜下显得巨大且厚 , 无法看清内部组织。
建议碧桃干及类似果肉果实饮片的显微特征观察 , 直接用徒手
切片法进行临时制片 ,此法简单 、便捷且利于观察。
参考文献:
[ 1]  江苏新医院.中药大辞典 [ 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86:
(2521):5267-5268.
[ 2]  郑宏钧 ,詹亚华.现代中药鉴别手册 [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 , 2001:3.
[ 3]  赵奎君.生药学实验 [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8:75-
78. (收稿日期:2011-02-10 编辑:郑晓屏)
葡萄糖酸钙片直接压片生产工艺研究
杨工昶 1 ,崔璀1 ,崔中军 2
(1.河南省医药学校 ,河南 开封 475001;2.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制药一厂 ,河南 安阳 455000)
关键词:葡萄糖酸钙片;乳糖;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溶出度;脆碎度
中图分类号:R2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11)06-0072-02
  近年来 , 随着人们的预防和保健意识不断提高 ,对钙制剂的
需求量越来越大 , 市场上补钙制剂琳琅满目 [ 1] ,而葡萄糖酸钙片
因其携带方便 、价格低 、疗效确切 , 深为老百姓喜爱。但葡萄糖
酸钙片湿法制粒动力费用较高 , 且溶出度较低。为了降低生产
费用 , 提高溶出度 , 作者用正交试验设计法 [ 2-4]优选乳糖 、微粉
硅胶 、硬脂酸镁 3种赋形剂的用量 ,以溶出度 [ 5] 、脆碎度作为综
合评价指标 , 探索直接压片法 [ 2]生产工艺。 结果表明该工艺比
湿法压片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溶出度 , 可以作为葡萄糖酸钙片生
产的新工艺。
1 材料
1.1 仪器
30B型万能粉碎机(上海远东制药机械有限公司);120型振
动筛(常州振华制药设备有限公司);400型二维混合机(常州振
华制药设备有限公司);ZD37型旋转压片机(上海天驰制药机械
有限公司);D-800L型智能溶出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GGX-9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北京海光仪器公司);CS-1脆
碎度测试仪(天津国铭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1.2 药品与试剂
葡萄糖酸钙(江西新赣江药业有限公司 , 批号:071125);乳
糖(常州郞生生物药业公司 ,批号:061231);硬脂酸镁(山东聊城
阿华药业有限公司 , 批号:20070512);微粉硅胶(淮南山河药业
有限公司 , 批号:060310);葡萄糖酸钙对照品(中国药品药品生
物制品检定所 , 0082-9701,含量 100%);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辅料和确定其用
量 , 本文根据葡萄糖酸钙粉末的性质 ,选择乳糖 、微粉硅胶 、硬脂
酸镁 [ 6]分别作为稀释剂 、助流剂和润滑剂。
2.1 配料
将葡萄糖酸钙过 18目筛 , 乳糖过 40目筛 , 微粉硅胶 、硬脂
酸镁各过 80目筛 , 各物料按实验设计量称量 , 盛放在洁净容器
内备用。
2.2 总混
取设计量的葡萄糖酸钙 、乳糖 、微粉硅胶 、硬脂酸镁置二维
混合机内混合 20min,移入洁净容器中。
2.3 压片
取样检测含量后确定片重 , 用 ZD37型旋转压片机进行压
片。
2.4 外观 、重量差异 、脆碎度 、含量检查
依《中国药典》 2005版二部 , 对葡萄糖酸钙片外观 、重量差
异 、脆碎度 、含量进行检测。
2.5 溶出度测定
依《中国药典》 2005版二部附录 XC,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仪对葡萄糖酸钙片溶出度进行检测。
2.6 稳定性试验
将质量符合要求的药片按上市包装好后 ,置 40℃±2℃恒温
箱中 , 保持相对湿度为 75%±2℃的条件下保存 6个月后检测相
关项目。
3 结果
3.1 生产工艺优化
3.1.1 正交试验设计因素水平的确定:对于粉末直接压片法来
说 ,物料的流动性和可压性是最关键的指标 , 另外片剂还必须具
有良好的溶出性能。因此 , 选用乳糖(因素 A)、微粉硅胶(因素
B)、硬脂酸镁(因素 C)为影响因素 ,根据辅料用量要求 [ 6]和生产
实践经验 ,每因素选取 3个水平(质量百分数), 采用 L9(34)正
交表进行筛选 ,见表 1。
·72· 湖北中医杂志                2011年第 33卷第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