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10
河南科技 1999年第 12期
利用组培法快速繁殖风信子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刘志强 王 华 史毅峰
郑州市人民公园 韩 艺
·现代农业 ·
风信子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卉 , 植株低
矮 ,花色多样 ,色彩鲜艳 ,气味芬芳 。温室内可盆
栽也可水培 ,春节期间开放 ,养植效益显著 ,深受
大家喜爱 。
风信子地下具有鳞茎 , 依靠鳞茎储存营养 ,
生长繁殖 。自然条件下 , 靠分球繁殖 , 繁殖率极
低 。也可通过种子繁殖 ,但其结籽率和发芽率也
很低 ,播种后需生长 4-5年才见开花 ,且变异性
大 ,此繁殖方法一般多用于育种 。风信子的另一
个繁殖方法是人工损坏其鳞茎盘 ,破坏其正常的
生长点 , 刺激鳞片基部的隐芽萌发 。同时 , 受伤
的鳞茎盘和鳞片伤口处也会因伤刺激生出许多
不定芽 。此方法虽比自然繁殖效率高许多 ,但一
年也仅能获得 20-30个左右的子球 , 仍不能满
足需要 。
植物组织培养法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更先进 、
快速的风信子繁殖方法 ,每年可获得成千上万个
子球 ,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
一 、取材
选择生长健壮的风信子植株 , 取其叶片 、花
茎或鳞片 , 清洗干净 , 用 0.1%的升汞或 10%的
次氯酸钠消毒 5-10分钟 , 用无菌水清洗 3-5
遍 , 然后将材料切成 0.5cm长的小段 ,在无菌条
件下接种到培养基上 。
二 、培养基
采用MS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 添加 3%的
蔗糖和 0.1-5ppm 的奈乙酸(NAA), 将 PH值
调到 5.8左右 , 分装于 100m l三角瓶中 , 经高压
灭菌后即可使用 。
三 、培养条件
将培养瓶置于 25±2℃的条件下恒温培养 ,
日光灯照明 10小时/天 ,光照强度为 3000Lux 。
四 、培养情况
1.外植体产生出愈伤组织:接种后 10天 ,
外植体(培养材料)切口处开始膨大 ,并开始产生
出愈伤组织 。无论外植体放置情况如何 ,愈伤组
织均从形态学下端切口处产生 。愈伤组织产生
的量与 NAA 的浓度 、外植体的部位及品种有
关 。NAA 浓度在 0.1ppm -5ppm 范围内 , 随
NAA 浓度增加 , 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的量逐
渐增加 。不同品种的外植体 ,愈伤组织产生的量
有较明显的差异 , 粉花品种最易产生愈伤组织 ,
且愈伤组织的量较大;红花品种较难产生愈伤组
织 , 且量少;紫花品种介于二者之间 。不同来源
的外植体 ,愈伤组织的量也有明显差异 。花茎和
鳞片较易产生愈伤组织 ,而叶片切段较难产生愈
伤组织或仅产生少量愈伤组织 。所有愈伤组织
多为白色或淡黄白色 ,较致密 。
2.小鳞茎的分化:培养 25天后 ,即可见到小
鳞茎分化 。鳞茎多从切口处愈伤组织上产生 ,也可
从其他部位产生 ,如叶面、小花梗的腋部等 。不同
的品种 、不同的外植体 , 产生鳞茎时的最佳 NAA
浓度不尽相同 。现列表如下 ,供参考 。
不同外植体分化鳞茎时所需 NAA 浓度
由上表可以看出:不同的品种差异较大 ,而同
一品种 , 由于取材部位不同 , 产生鳞茎时所需的
NAA 浓度差异也很大 。试验表明 ,紫花品种的花
茎最易产生鳞茎 ,且产生鳞茎的数量较多 。红花品
种较难产生鳞茎 ,产生鳞茎的数量也较少 。
3.小鳞茎的生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小
鳞茎逐渐长大 ,将小鳞茎切下转入 MS基本培养
基中(不添加任何激素)培养 ,小鳞茎下部即生出
根系 , 鳞茎中心也逐渐生出绿色小叶片 , 此时即
可移栽 。
五 、小鳞茎的移栽与养护
将培养瓶的盖子揭开 ,继续培养 2-3天后 ,
将小鳞茎取出洗净 , 栽入培养土(腐叶土+沙子
或珍珠岩)或细砂中培养 。前期要适当遮光 , 并
保持一定的湿度 。不久小鳞茎中间生出叶片并
逐渐长大 。此时可逐渐移至阳光下培养 。
外植体
品种
NAA 浓度
花 茎
紫花 粉花 红花
0.5ppm 5ppm 0.1ppm
叶 片
紫花 红花 粉花
5ppm 0.5ppm 0.5-5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