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甘松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疗效观察



全 文 :L肠一
2 2
.
6 7帕 , 无效 6 例 , 占 4 肠 。 总有效 率为
9 6肠。
l病案举例 ] 王 x , 男 , 3 5岁 。 1 9 8 9年 4
月 7 日诊 。 患者有乙肝史 15 年 , 曾反复发作
而住院多次。 此次是因劳累而感恶心欲吐 ,
尿黄 ,全身乏力 , 纳差 , 皮肤及巩膜出现轻度
黄染。 诊见 : 面色晦黯 , 皮肤及巩膜微黄 , 腹
部胀气 , 肝上界右 第 6 肋间 、 肋下 2 . sc m ,
剑突下 3 . sc m , 质中硬 , 脾肋下刚及 , 无移动
性浊音 。 舌暗红 , 苔黄腻 , 脉弦 。 肝功及 乙肝
两对半检查 : s G P T i 3 2 u , 1 11 2 u , T T T Z o u ,
z n T T 2 5 u , H B s A g ( + )
, 抗 H B e ( + ) , 抗
H B 。 ( + )
,
H B e ^ g ( + )
, 抗 H A v 一 Ig M (一 ) ,
H B v

n N A ( + )
, I
.
g G Z o
.
s 6 g / L
, x g A I
.
5 4
g / L
, I g M 2
.
4 3 g / L
, r球蛋白 5 5 0 9 / L 。 B超
提示 : 慢肝改变 。 诊断: 病毒性肝炎乙型慢
性活动型 。 证属肝肾阴虚 , 湿热内蕴 。 因虚
所致湿密 、 血病 。 虚实互结 , 故治当以滋补
肝肾而不腻 , 清热利湿不伤阴 , 温阳通阳而
不生热 , 活血化癖而又有解毒之功 。 药用温
阳解毒基础方加味 : 冬虫夏草 (冲服 ) 3 克 ,
女贞子 、 旱莲草 、 锦灯笼 、 丹皮各15 克 , 虎
杖 、 茵陈各30 克 , 甘草 5 克 。 服药 6 剂后 ,
自觉症状及黄疽显著减轻 。 继服 原 方 两 周
后 , 诸症禅减。 共治近两个月 , 精神转佳 ,
诸症皆失 , 肝功及乙肝两对半复查 : T B {L }
15林m o l / L , D B }L }2 6协m o l / L , T T T s u ,
A L T 31 卡门氏单位 , A L P 3 金氏单 位 , T P
7 5 9 / L
,
A L B 5 2 g / L ; H B s A g (一 ) , H B s A b
( + )
,
H B e A g (一 ) , H B e A b ( + ) , H B e A b
(一 ) 。 随访半年 , 疗效巩固 。
〔体会〕 肝主疏泄而藏血 。 久病常致肝
阳气虚 , 肝络癖阻而疏泄不 利 , 故 病 J清反
复 , 日久不愈 。 笔者 以温阳解毒为主 , 兼顾
其他 , 而获良效 。 正 如 《 读 医 随 笔 》 日 :
“ 病久气血推动不利 , 血络之 中 , 必 有 癖
凝 , 故致病气缠延不去 , 疏其血络 , 而病气
可尽也 。 ” 温阳解毒基础方以冬 虫 夏 草 为
君 , “ 秘精益气 , 专补命门 ” 。 滋养肾精 ,
肝气得补 , 阳气得通 , 疏泄功能正常 , 增强
人体驱邪能力 ; 虎杖利湿散癖 以解毒 ; 丹皮
清热凉血 , 活血化寮 ; 锦灯笼清热解毒 , 化
痰利尿 , 以解乙肝之毒牙队 甘草益气补中 ,
调和诸药 , 共奏扶正祛邪之功效 。 温阳解毒
基础方治疗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 , 既符合中
医传统治则治法 , 又符合现代医学观点 , 疗
效与同类中成药 、 西药比较 , 甚为满意 , 特
介绍供同道参考 。
. 、户 曰、 J、 , 护 . 、 J尸 . 气侧产叼 , 、 产M . 、 子 , 气沪 气矛叼 气、产 , 幽 、 产叼. ` 产、` 气子, . 气子习 户、 产 , . 、 尹叼 气以、 . 、 产 , 妇、 沪、 J晌、 产叼 、 产 、 氏、 户 , 内妇户叨气 J , 、 子 . 氏、 尸 , 六 、 产 , 气“ , J , M八、 产叼 . 、 产 , 、 子 , 幽州 、 ` 、 “ , 内、 尸 , . 、 尸 .
甘松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疗效观察
2 7 1 0 0 0 山东泰安市中医医院 韩培信 王尤辉
感染较重者合用大柴胡汤 。
治疗结果 : 经治疗 , 平均 3 天内疼
痛控制 , 5 . 8天症状消失 。 复查B超示肝
内外胆道清晰 , 平行光带阴彤消失为治
愈 。 本组治愈 28 例 , 占93 肠 , 2 例转外
笔者于 1 9 8 9~ 1 9 9 1年用自拟 “ 甘松乌梅
汤 ” 治疗胆道蛔虫 30 例 , 疗效较好 , 现总结
于下 。
临床资料 : 30 例中 , 门诊病例 18 例 , 住
院病例 12 例 ; 男 8 例 , 女 2 例 ; 年龄最小者
10 岁 , 最大 54 岁 , 平均 2 8 . 5岁 ; 从发病至就
诊时间最短 3 小时 , 最长 10 天 , 平均 3 . 8天 。
30 例均具有胆道蛔虫症的临床特征 , 并 经 B
超检查确诊 。
治疗方法 : 以自拟 “ 甘松乌梅汤 ” 为基
本方 : 甘松 15 克 , 乌梅 30 克 , 细辛 3 克 , 干
姜 、 川椒 、 党参 、 黄柏各12 克 , 黄连 6 克 ,
制附子 、 桂枝各 10 克 。 每 jI l 剂 , 分 3 次
服 。 对 10 例剧烈疼痛省 曾予解痉药止痛 , 对
科治疗 , 占 7肠 。
典型病例 : 郑 x , 女 , 2 7岁。 1 9 0 1年 4
月 3 日诊 。 患者突然发生剑突下右上方阵发
性 “ 钻顶样 ” 剧烈疼痛 2 小时 , 发作时捧腹屈
膝 , 坐卧不安 ,辗转哭闹 , 全身汗出 , ’ l叮色苍
白 , 四肢不温 , 伴恶心 , 呕吐 , 并吐出蛔虫
2 条 , 发作间歇期疼痛完全消失 。 查体 : 腹
部平坦 , 剑突下稍偏右方深压 痛 。 B超检查 :
总胆管内可见平行光带 2 条 。 治予甘松乌梅
汤原方 , 服药 3 剂痛止 , 5 剂诸症消失 , 后
调理 8 日痊愈出院。 半年后随访 , 未复发 。
(体会 ) 甘松 , 为败沁科多年生矮小草
木植物甘松香的根及根茎 , 有行 z C止痛 、 开
郁醒脾之功 , 虽有甘温之性 , 但温而不燥 ,
日川中皿 1 9 . 吕年绍 6期
结合防治冠心病座谈会修定
标准为准 , 经用木方治疗后
整 律 宁 心 汤 治 疗 心 律 失 常 32 例 显效 12 例 , 有效 17 例 , 无效
3 例 ; 总有效率为” . 7 c0/ 。
【病案举例卫 ; {: 火 X ,
6 3 5 4 0 0 四川平 昌县 中医院 张伯华 女 , “ 岁。 1 0 91 年托月 1 5日
诊 。 病史 : 患冠心病 1 5年 ,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 也 经常胸闷 、 头晕痛 、 阵发性心前区刺痛 , 时放
是现代医学的诊断名词 。 近年来 , 笔者自拟 射至左臂 。 近一周感冒后 , 上症加垂 , 义伴心
整律宁心汤治疗心律失常 32 例 , 取得满意疗 慌 、 心累 , 动辄累甚 , 倦怠 、 纳差 。 查 : 唇
效。 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 · 维 、 心律不齐 , 舌质暗 , 边有紫斑 , 脉结代 。
民一般资料】男 14 例 , 女 18 例 。 年龄 心电图 : ①窦性心律不齐 ; ②频发性室性早
Zb~ 78 岁 , 平均年龄 49 . 2岁 。 病程最长 20 年 , 搏 , ③ S一 T段下移 。 辨为心气不足 , 血脉痹
最短半月 。 其中 3 年以内10 例 , 3 ~ 10 年14 阻 。 治以 : 益气养心 , 活血化癖 。 川上方加
例 , 10 ~ 15 年 5 例 , 15 年以上 3 例 。 诊为冠 川芍 、 赤芍各飞2克 , 桂心 6 克 。 2 剂后胸痛不
心病 10 例 , 风心病 18 例 , 高心病 5 例 , 病毒 显 , 诸症减轻 , 食欲大增 。 5 剂后早 J州肖失 ,
性心肌炎 1例 , 肺心病 2 例 , 甲亢性心脏病 食欲正常 , 精神转佳 , 心前区略有不适 。 续
2 例 , 病窦综合征 1 例 , 原因不明 3 例 。 心 服 10 剂 , 以巩 固疗效 。 随访半年 , 未复发。
律失常分类 : 窦性心动过速 2 例 , 窦性心动 〔讨论 ) 心律失常属祖国医学 ’ “ 心悸 、
过缓 1例 , 房结性早搏 9 例 , 阵发性室上性 怔忡 、 眩晕 、 厥脱 ” 等范畴 。 其发病原因虽
心动过速 3 例 , 室性早搏 12 例 ,房室传导阻滞 多 , 但机理总不离于气血 阴阳的亏虚和血脉
I
·度 2 例 , 五度 1例 , 心房纤颤 2 例 。 按病 输运功能的失常 , 并且临床多以气运无力 ,
情程度分 : 轻度 8 例 , 中度 19 例 , 重度 5 例 。 气滞血癖 , 脉络痹阻 , 血流迟缓滞涩和阴亏
【治疗方法习整律宁心汤由太子参 、 苦 阳亢 , 血运加速等血液流动失其常态 , 为其
参 、 茜草各15 克 , 丹参 、 益母草 、 菌灵芝各 病理要点 。 因而本方立法着眼于益气养阴 ,
30 克组成 。 心动过速加苦参为 30 克 , 麦冬15 活血化疲 , 宁心复脉为主 。 故以太子参益气
克 ; 心动过缓加桂枝 10 克 , 黄茂 15 克 ; 心律 养阴 , 运血濡脉 , 增加动力 ; 丹参 、 茜草色
不齐加桂心 、 甘松各 6 克 ; 室性早搏加川苟 红入心 , .活血养血 , 化寮通络 ; 益母草行血
12 克 , 黄茂15 克 ; 房室传导阻滞 加 红 花 6 消痰 , 养血强心兼利水 ; 苦参清心定志 ; 菌
克 , 苏木12 克 ; 室上性心动过速 , 心房扑动 灵芝养心安神。 另据现代药理实验报告 , 丹
加制附片 、 红参各10 克或生 脉 散 15 克 。 另 参有扩张冠状动脉 ,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觉 ,
外 , 对不同类型心脏病还可随病加减 。 如风 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太子参具有改善心脏能
心病加防己 、 桂枝 ; 冠心病加赤芍 、 川芍 ; 量代谢 、 降低心肌耗氧量 、 调整中枢神经系
肺心病加蛤粉 、 拳厉 ; 高心病加牛膝 、 鸡血 `统功能 、 显著的抗疲劳和整律的作 )月, 苦参
藤 , 心衰患者均 可加黄茂 、 制附片 、 生脉散 。 能抑制异位起搏点和直接快速折断心肌微型
上方取水 50 o m l , 煎至 30 0m l , 每服 1 0 m l , 折返的作用 , 具有较强抗心律失常和调整心
一日三次 , 四周为一疗程 。 律的牛用 。 诸药合用 , 能使气阴足 , 血脉畅 ,
【治疗结果习疗效判定以 1 9 7 9年中西医 从而达到宁心整律的目的。 文中所述分型辨
~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证 , 乃是中医理论认识心律失常 的 病 理 所亦不腻滞 。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 , 该药有对抗 在 , 而临床治疗则不必拘子其按型遗方 , 只乙酞胆碱的功用 , 可缓解胆道平滑肌痉挛 , 要在本方基础上随证加减 , 便可收到理怨效
并有良好的驱蛔作用 。 因此 , 笔者重用甘松 果 。 本方对治疗轻 、 中度患者 , 可停服其它
为君 , 配合传统治疗 “ 蛔厥 ” 之乌梅汤 , 每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 而重度及伴有心力衰竭
收较好效采 。 的患者 , 必须配合西医救治措施 , 以济危急。

_
J
一2吐一 四川中思 ! 9 0 3 年娜 a 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