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云南省大黄藤资源培育的研究



全 文 :云南省大黄藤资源培育的研究*
赵永丰 1 , 苏智良 1 , 孟 梦 2 , 何 蓉2 , 刘金凤1 , 李 江 2 , 尹梅波 3 , 李正乔 3 , 王绍昌 3
(1.云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 云南 昆明 650204; 2.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204; 3.屏边县林科所 , 云南 屏边 661200)
摘要:大黄藤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介绍大黄藤的适生环境及药用价值的基础上 , 论述了云南省的大黄藤资
源状况及人工种植情况 , 针对其开发利用价值优势 , 对云南大黄藤的资源培育提出了 5点建议。
关键词:云南;大黄藤;资源培育
中图分类号:Q949.7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46 (2008)02-0078-04
FibraurearecicsaResourceCultivationinYunnanProvince
ZHAOYong-feng1 , SUZhi-liang1 , MENGMeng2 , HERong2 , LIUJin-feng1 , LIJiang2 ,
YINMei-bo3 , LIZheng-qiao3 , WANGShao-chang3
(1.ForestryTechnologyPromotionStationofYunnanProvince, KunmingYunnan650204, P.R.China;
2.YunnanAcademyofForestry, KunmingYunnan650204, P.R.China;
3.ForestInstituteofPingbianCounty, PingbianYunnan661200, P.R.China)
Abstract:OnthebasisofintroducingtheadaptableecologicalenvironmentconditionsandmedicinalvalueofFib-
raurearecicsa, theresourcestatusandartificialcultivationofFibraurearecicsainYunnanprovinceweredescribed.
Aimingattheadvantagesfor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 fivesuggestionswereproposedforresourcecultivationof
FibraurearecicsainYunnanprovince.
Keywords:Yunnan;Fibraurearecicsa;resourcecultivation
大黄藤 (Fibraurearecicsa)又称黄连藤 (广东
省 、广西省)、藤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藤 、
天仙藤 , 为防己科天仙藤属 (FibraureaLour.)的
木质藤本攀缘植物。其根茎入药 , 是云南省 100多
种重要特色生物资源的制药原料之一 。大黄藤在国
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的东南部 、 广东的西南部和广西
的西南部 , 国外在越南 、 老挝 、缅甸和柬埔寨有较
多分布 。
1 大黄藤的适生环境及药用价值
在云南 , 野生大黄藤主要生长于海拔高度 200
~ 1 000m热带地区的沟谷 、 河谷和石壁的天然密
林下 , 其日光的遮蔽度为 20 % ~ 75 %。大黄藤生
长过程需在一定的荫蔽环境下进行 , 其为林下生长
植物 , 常攀缘在树体上向上生长 。
大黄藤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 《本草纲目》 早
有记载。 1974年大黄藤被收载于 《云南省药品标
准》 , 2005年收载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是
云南 2000多种主要中药资源中 100多种重要特色
中药生物制药原料之一 。大黄藤根茎中含有掌叶防
己碱 (巴马亭 palmatine)、 药根碱 (jatrorhizine)
等。掌叶防己碱有广泛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 药根
碱有降血压的功效 。
从大黄藤中提取掌叶防己碱和总生物碱 , 所生
产的黄藤素片及其注射液和盐酸黄藤素片 , 可用于
治疗外科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 肠炎 、 妇科炎症及
尿道感染 、痢疾 、 眼结膜炎等疾病。经临床试验观
 第 37卷 第 2期
 2008年 6月          
西 部 林 业 科 学
JournalofWestChinaForestryScience          
Vol.37 No.2 
June.2008 
* 收稿日期:2008-01-15
   第一作者简介:赵永丰 (1980-), 男 , 云南昆明人 ,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育苗造林研究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DOI :10.16473/j.cnki.xblykx1972.2008.02.005
察 , 其治愈率达 80.8%, 总有效率 97.8%。疗效
十分明显 , 且在推荐剂量下长期服用而无副作用 ,
无耐药性 , 是广谱抗菌消炎的纯天然中药 。故黄藤
素片剂和针剂被收载于 197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
2 云南的大黄藤资源状况及人工种植
情况
2.1 资源状况
1993年前 , 云南省利用野生大黄藤开发大黄
藤系列药物 , 其原料的年收购量在 100 t以上 , 其
间的 1986年和 1987年大黄藤的原料收购量则达
600t以上 。此前野生大黄藤的利用处于无序的状
态 , 而对大黄藤人工种植的研究又没有开展 , 致使
野生大黄藤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云南省内野生大黄
藤分布区域逐渐缩小 , 分布量大量下降 。 1993年
后 , 由于大黄藤原料短缺 , 其原料收购价逐年上
升 , 原料收购量却逐年下降 (很大部分原料来自
周边国家), 最终呈现无规模原料供开发利用状。
2004年后 , 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在云南
省 200 ~ 1 000 m海拔高度范围内 , 出现大面积的
毁林开荒种植农作物的现象 , 其野生大黄藤资源随
着毁林开荒再次遭到严重毁坏 。
到 2007年 , 云南省的野生大黄藤仅在省内屏
边 、绿春 、 金平 、河口 、 西双版纳等地人迹罕至的
密林 、 地势险峻的深谷 、 峭壁 、河谷和自然保护区
的天然林下有少量留存。
2.2 人工种植情况
目前 , 经作大量的研究工作 , 已基本掌握了大
黄藤的苗木繁育及栽培技术;初步确立了大黄藤人
工种植的范围及其适生环境;进行了人工种植大黄
藤和野生大黄藤的药用成分分析;总结出大黄藤可
持续采收利用的技术 , 并开展了大黄藤有计划的大
面积种植 。
2.2.1 已具备的技术基础
(1)苗木繁育技术日臻成熟 大黄藤的苗木
繁育可采用种子育苗 、 扦插育苗 、压条育苗及组培
育苗的方式进行。其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技术在生
产中的应用业已成熟 , 种子育苗的成活率可达 95%
以上。扦插育苗可分为老枝扦插和嫩枝扦插 (扦插
枝条选取部位不同)两种 , 老枝扦插 (2 ~ 3年生
枝条)成活率较低 , 在 40 %左右 , 嫩枝扦插 (1
年生枝条)成活率高 , 达 90 %以上 , 一般采用嫩
枝扦插。在屏边县 , 已建立了 1.2 hm2的大黄藤种
苗繁育基地 , 年可培育大黄藤苗 60多万株 , 其规
模化的育苗技术已趋成熟。
(2)人工种植范围及适生环境的确立  大黄
藤的种植范围主要是云南的广大热区 , 包括红河 、
思茅 、西双版纳 3地州以及文山州的富宁 、 麻栗
坡 、 马关等县 , 保山地区的昌宁 、 施甸和龙陵等
县 , 可在此区域海拔高度 1 200m以下的热带 、 南
亚热带的天然林和人工林下种植 , 其要求年均气温
18℃以上 , ≥10℃的积温 5 000℃以上 , 最冷月平均
气温在 2℃以上 ,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7℃以上 , 空
气相对湿度 80%以上 , 日光遮蔽度在 20% ~ 75%。
(3)药用成分明晰 人工栽培大黄藤和野生
大黄藤的药用成分检测结果表明 , 人工种植大黄藤
的掌叶防己碱 、药根碱含量与野生大黄藤无明显差
异 , 而总生物碱的含量经人工栽培后还有所提高
(见表 1)。表明人工种植并未引起大黄藤的种质退
化 , 此结论与戚育芳的检测研究结果一致。
表 1 不同生长方式大黄藤的药用成分含量比较
Tab.1 ComparisonofcontentsofmedicinalcomponentsincultivatedandwildgrowingFibraurearecicsa
生长方式 年 龄 /a 检测部位 总生物碱 /% 药根碱 /% 掌叶防己碱 /%
人工种植 5 全株 10.70 0.30 1.37
野  生 5 ~ 6 全株 8.55 0.40 1.68
2.2.2 人工栽培成效
2003年以来 , 在云南省的屏边 、 绿春两县开
始了大黄藤的人工种植 , 并在天然林下对大黄藤施
行返野生栽培 , 与此同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2006年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在屏边县开展了
大黄藤不同林下种植方式的管理研究 , 通过对不同
林下人工种植方式大黄藤生长状况的观测 , 探索总
结出了大黄藤人工栽培适宜的林种配置模式 、管理
及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2006 ~ 2007年 , 对屏边县 66.67hm2不同林下
人工种植大黄藤进行成活及生长情况调查。调查表
明 (见表 2), 人工种植的大黄藤有较高的成活率 ,
79
 第 2期          赵永丰等:云南省大黄藤资源培育的研究
种植当年成活率达 87.63 %, 第 2年成活率达
85.59 %。从其地上部分鲜重 、地下部分鲜重及Ⅰ
级侧根数数据可看出 , 人工种植的大黄藤 , 其地下
部分根系的生长大于地上茎叶生长 , 有先长根后长
藤的特性 。而其地上部分鲜重减少的原因为叶片脱
落所致。
表 2 人工种植大黄藤的成活及生长情况
Tab.2 SurvivalandgrowthconditionsofcultivatedFibraurearecicsa
时间 成活率/%
茎长
/cm
地径
/cm
地上部分
鲜重 /g
地下部分
鲜重 /g
Ⅰ级侧根
数 /根
1年生 87.63 21.53 0.46 15.39 8.27 3
2年生 85.59 26.24 0.52 14.02 10.50 7
注: 1年生根测量时间为:2006年 12月初 , 2年生根测量时间为 2007年 11月底;Ⅰ级侧根数为≥5cm的Ⅰ级侧根。
大黄藤植株生长快 , 发枝多 , 科学采收后能多
次萌发再生 , 可持续采收利用 。采收时 , 采根 2/3,
留 1/3, 而茎藤部留 1 ~ 2枝。经此采收强度后 ,
大黄藤植株能迅速恢复生长。采用这种采收方法 ,
人工种植大黄藤能够做到 “一次种植 , 多次采收
利用” 的可持续利用效果 。
3 培育云南大黄藤资源的建议
云南的大黄藤加工生产已有近 40年的历史 ,
其药用成分提取和制剂生产技术已趋成熟 。所生产
的黄藤素片剂和针剂曾销往全国 27个省 (市),
因其疗效好 、 无毒副性和无耐药性 , 且价格低廉 ,
而受到青睐 , 被称为高效消炎抗菌抗病毒的天然中
药 。近年来 , 其市场占有率下降 , 究其原因 , 主要
是大黄藤原料短缺导致该中成药的数量下降 , 进而
影响其市场占有率 。解决大黄藤药品的原料问题 ,
形成产品规模 ,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已势在必行 。通
过人工大面积推广种植大黄藤 , 解决其原料问题 ,
是大黄藤开发利用的关键 , 也是其产业化的关键。
有关大黄藤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云南省政府 、云
南省科技厅和云南省林业厅的重视。在各级政府部
门的支持下 , 从 2000年起 , 有关单位对云南省的
大黄藤资源进行了调查 , 并开展了苗木繁育 、 丰产
栽培技术 、 药用成分分析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等的研
究工作 。初步摸清了云南省的大黄藤资源状况 , 在
确定其人工栽培的范围及其适生环境的前提下 , 基
本掌握了大黄藤的苗木繁育 、 丰产栽培 、 栽培模式
和可持续采收等的系列配套技术 , 使之从技术上具
备了支撑大黄藤产业开发的能力。
为发展云南的大黄藤产业 , 增强大黄藤资源的
培育力度 , 特提出如下建议。
(1)做好野生大黄藤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 。
野生大黄藤资源濒临灭绝 , 应将大黄藤列入云南省
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 在该物种的重点自然
分布区建立以保护野生大黄藤为目的的自然保护
区 , 保护好云南省现有的野生大黄藤种质资源 , 以
确保在大黄藤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长期持续稳定地提
供不退化的种质资源。
(2)尽快开展大黄藤的种源试验和良种选育
工作 。选择国内 (云南 、广东 、 广西)、 国外 (越
南 、 老挝 、缅甸 、 柬埔寨)的大黄藤种源进行种
源试验 , 以其植株的根茎产量 、 药用成分含量 、 适
应性为选择基础 , 单位面积有用成分物质的产出量
为评选标准 , 选择出云南省的大黄藤优良种源。在
评选优良种源的基础上 , 收集大黄藤的优株 , 以其
作为良种选育的材料 , 建立母树林及种苗基地 , 使
其良种应用于生产 。
(3)做好大黄藤资源培育规划。根据大黄藤
的生物 、 生态学特性 , 科学地作出云南省人工种植
大黄藤的规划 。在云南广大的热区 , 即红河 、西双
版纳 、普洱 3地州 (市)的各县 (市), 文山州的
富宁 、麻栗坡 、马关等地海拔高度 1 200 m以下的
天然林或人工林下发展大黄藤种植业 , 并逐步推广
到其他适生区域。
(4)在获取大黄藤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等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 , 因地制宜 , 合理布局 , 建立
GAP基地 。从栽培管理角度 , 制定出人工种植大
黄藤的规程 , 如制定施肥种类 、 时间和数量 , 病虫
害的防治方法 , 人工增量保质措施等。
(5)科学确定大黄藤的采收期和采收年限。
其最佳采收期及采收年限 , 应以大黄藤的产量及植
株的有效药用成分含量两指标均处于高水平为标
准 , 即单位面积药用物质产出量最大时 。据此 , 大
黄藤植株中的总生物碱 、掌叶防己碱 、 药根碱含量
是决定其采收的重要指标。而科学确定大黄藤的采
80
西 部 林 业 科 学              2008年 
收期及采收年限 , 有赖于对其动态规律研究的积
累 。
参考文献:
[ 1]王宗义 , 刘伦辉 ,许云龙 , 等.中国原料植物药 [ M] .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2002.
[ 2]董静洲 , 易自力 ,蒋建雄.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
究现状 [ J] .西部林业科学 , 2005, 34(2):93-101.
[ 3]戚育芳 , 高 丽 , 符德欢 , 等.大黄藤的研究进展
[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05(3):56-57.
[ 4]高 丽 ,符德欢 , 戚育芳 , 等.云南药用植物大黄藤
的资源现状及保护意见 [ J] .药品评价 , 2005(2):7、22.
[ 5]杨勤业 ,郑 度 ,吴 绍.关于中国的亚热带 [ J] .亚
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06(1):1-10.
[上接第 71页 ]   
参考文献:
[ 1]杜永均 , 严福顺.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植食性昆
虫 、寄主植物和昆虫天敌关系中的作用机理 [ J] .昆虫学报 ,
1994, 37 (2):233-249.
[ 2]杜家纬.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 [ M] .北京:中国林
业出版社 , 1988.
[ 3] MitchelE.R., TingleF.C., HenthR.R.Ovipos-
tionalresponsesofthreeHeliothisspecies(Lepidoptera:Noct
uidae)toalelochemicalsfromcultivatedandwildhostplants
[ J] .JournalofChemicalEcology, 1990, 16 (6):1817-1827.
[ 4] BinderB.F., RobbinsJ.C, WilsonR.L.Chemicaly
mediatalovipositionbehaviorsoftheEuropeancornborer[ J] .
JournalofChemicalEcology, 1995, 21(9):1315-1327.
[ 5] HeathR.R., LandoltP.J., DuebenR., etal.Identi-
ficationoffloralcompoundsinnight-bloomingjassemineatrac-
tivetocabbageloopermoths[ J] .EnvironmentalEntomologists,
1992, 21(4):854-859.
[ 6]张庆贺 , 姬兰柱.植食性昆虫产卵的化学生态学
[ J] .生态学杂志 , 1994, 13(6):39-43.
[ 7]闫争亮.小蠹科害虫化学信息物质及其对侵害寄主
等行为的影响 [ J] .西部林业科学 , 2006, 35(3):22-33.
[ 8]何礼远.植物病虫害生物学研究进展 [ M] .北京:中
国农业出版社 , 1995.
[ 9]钦俊德.昆虫与植物的关系———论昆虫与植物的相
互关系及其演化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7.
[ 10] ShuS., GrantG.G., LangevinD.A., etal.Ovipo-
sitionandelectroantennogramresponsesofDioryctriaabietivorel-
la(Lepidoptera:Pyralidae)elicitedbymonoterpenesandenan-
tiomersfromesternwhitepine[ J] .JournalofChemicalEcology,
1997, 23(1):35-50.
[ 11] FatzingerC.W., MerkelE.P..Ovipositionandfeed-
ingpreferencesofthesouthernpineconewormfordifferenthost
-plant-materialsandobservationsonmonoterpenesasanovi-
positionstimulant[ J] .JournalofChemicalEcology, 1985, 11
(6):689-699.
[ 12] FidgenL., SweeneyJ..Firconeworms, Diorytria
abietivorella, preferconspreviouslyexploitedbysprucecone
maggots, Strobilomyianeatithracina.MichelsenandS.appala-
chensisMichelsen[ C] .IUFROWorkingParty:S7.03-01 Cone
andSeedInsects, 5-6.
81
 第 2期          赵永丰等:云南省大黄藤资源培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