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技术与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3年第1期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 D-氨基酸只在细菌细胞壁
的组成中起重要作用,但最近的一些分析技术研究
表明,在真核生物中也存在着一些高浓度的 D-氨基
酸,如 D-丝氨酸、D-天冬氨酸等。这些氨基酸在生
物体内也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1,2],研究发现,
在哺乳动物中 D-丝氨酸与记忆和学习有关[3],D-天
冬氨酸与激素分泌功能有关[4],而在垂体前叶,胰
腺和血浆中 D-丙氨酸浓度的波动与激素调节有关[5]。
一些 D-氨基酸的存在与某些疾病有关,研究人员发
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和脊髓液中 D-丝氨酸
的浓度较低[6],而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的神
收稿日期 :2012-08-21
基金项目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1205045) ,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10205521D) ,河北省留学回国人员资助项目(20100705) ,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11102)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L2009B13)
作者简介 :李辉欣,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生物制药 ;E-mail :hui_xin126@126.com
通讯作者 :徐书景,女,副教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 :食品生物技术 ;E-mail :josyokei@163.com
D-氨基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李辉欣 鞠建松 张琳琳 徐书景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家庄 050024)
摘 要 : 自然界中存在 20 种基本氨基酸,除甘氨酸外都有两种互成镜像的对映体 D-型和 L-型。长期以来,人们认为 D-氨
基酸仅存在于微生物中,参与构成细胞壁肽聚糖层。但随着分析方法的发展,人们相继在多种生物体中(包括人体)发现了多种 D-
氨基酸,D-氨基酸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意识到它们在医药、农药和食品等的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D-氨基酸检测方法还需
要不断发展与完善,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认识 D-氨基酸的重要作用。主要介绍酶法、气相层析法、高效液相法及生物传感器等检测
方法。
关键词 : D-氨基酸 检测 高效液相 生物传感器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D-amino Acids
Li Huixin Ju Jiansong Zhang Linlin Xu Shuj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24)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there are 20 different kinds of basic amino acids in nature. In addition to glycine, each amino acid has two
enantiomers D-and L-type. D-amino acids have long been considered to be unique to microorganisms, which utilize some D-amino acids to
construct the peptidoglycan layer of their cell wall. However, several D-amino acids have been detected in many organisms including mammals
because of the advance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It was realized that D-amino acids might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living
things and 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edicine, pesticide and food. In order to get a better analyz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D-amino acids, the analytical methods for D-amino acids detection are constantly developing. Herein, several methods include enzymatic method,
Gas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biosensor assay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D-amino acid Detection HPLC Biosensor
经胶质细胞中其浓度较高[7]。此外,精子畸形患者
精浆和精子中 D-天门冬氨酸的浓度比正常人低[8]。
食品中 D-氨基酸的浓度常取决于原材料中初始
D-氨基酸的含量。D-丙氨酸,D-谷氨酸,D-天冬氨
酸,D-丝氨酸,D-脯氨酸,D-苯丙氨酸,D-精氨酸
和 D-亮氨酸等已被认定为各种食物中的天然成分,
在发酵产品中我们也可以检测到 D-氨基酸,它们是
在天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D-丙氨酸、D-谷氨酰胺、
D-天冬氨酸存在于奶酪、酸奶、酒和醋等中)[9,11]。
另外,在食物中 D-氨基酸的出现通常与蛋白的消化
下降有关,从而影响必需氨基酸的生物利用度,也
2013年第1期 69李辉欣等 :D-氨基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就是最终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9]。因此,D-氨基酸
的浓度与 D/(D+L)的比率可以作为评价食物质量
的指标(识别食物是否掺假)和成熟的分子标记。
然而,D-氨基酸的含量也与细菌感染有关。细菌细
胞壁中含有肽聚糖和多糖交联形成的多肽,其中 D-
丙氨酸是主要的成分 ;其次是 D-谷氨酸。因此,D-
丙氨酸和 D-谷氨酸含量可以作为食物是否受到细菌
污染的标志[10]:当果汁被细菌感染时可以检测到大
量的游离的 D-丙氨酸,牛奶在 4℃放置 1 h 后游离
的 D-丙氨酸急剧增长[11]。除了这些特定的例子之外,
所有氨基酸的 D-型同分异构体还可以作为食物中掺
假的推论依据 :添加水解蛋白来掩饰低的营养成分
或不合理的工艺流程都会导致 D-氨基酸含量增加,
而在一些婴幼儿奶粉中发现大量 D-天冬氨酸就是由
于 L-型同分异构体在高温喷雾干燥或灭菌时经外消
旋产生的[11]。
有鉴于此,必须建立快捷而精确的 D-氨基酸检
测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几种主要的用于检测 D-氨基
酸的方法。
1 D- 氨基酸检测方法
1.1 酶法
酶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分析方法,由于酶的
活性中心是不对称环境,有利于识别消旋体。在一
定条件下,酶只能催化消旋体中的一种对映体发生
反应而生成不同化合物,从而达到对映异构体分离
和检测的目的。
D-氨基酸氧化酶(D-amino acid oxidase,DAAO)
是 一 种 以 黄 素 腺 嘌 呤 二 核 苷 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tide,FAD)为辅基的典型黄素酶。DAAO 催
化 D-氨基酸生成相应的 α-酮酸和氨。在分子氧存在
的条件下,还原性 FAD 被氧化,并将氧转化为过氧
化氢 ;亚氨基酸水解成为 α-酮酸和氨,当体内存在
过氧化氢时,α-酮酸即发生脱羧产生相应的酸。在
过氧化物与过氧化物酶存在的条件下,N-乙基 -N-
(2-羟基 -3-磺丙基)间甲苯胺钠盐(TOOS)与 4-氨
基安替比林(4-Aminoantipyrine,4-AAP)氧化偶合,
形成稳定的紫色或蓝色物质,该物质在 550 nm 下有
吸收峰,根据 550 nm 下吸光度的变化可以定量测定
D-氨基酸的含量。
RCHNH2COOH + E-FAD → RC=NHCOOH +
E-FADH2
E-FADH2 + O2 → E-FAD + H2O2
RC=NHCOOH + H2O → RCOCOOH + NH3
但 D-氨基酸氧化酶并不能作用于所有的 D-氨基
酸,来自猪肾的 D-氨基酸氧化酶对 D-天门冬酰胺,D-
半胱氨酸,D-谷氨酸等没有催化活性,而来自三角
酵母的 D-氨基酸氧化酶则对 D-酪氨酸,D-谷氨酸,D-
赖氨酸等没有催化活性[12]。因此,对于这些类型的
D-氨基酸则需要更专一的酶来检测。Fisher 等[13]发
现阿尔茨海默病人脑灰质中 D-Asp 明显高于正常人,
利用 D-天门冬氨酸氧化酶(DAspO)催化 D-天门冬
氨酸和 D-谷氨酸氧化生成草酰乙酸和 α-酮谷氨酸,
然后在苹果酸脱氢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与
NADH 反应生成 L-苹果酸和 L-谷氨酸,通过 NADH
的变化,可测定出人血液中 D-氨基酸的含量[14]。
酶学检测方法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即只对 D-同
分异构体有活性。这种方法价格便宜,效率高,适
宜于从混合样品中特异的专一的检测出 D-氨基酸。
1.2 气相层析法
气相层析法先将氨基酸衍生为易气化的物质,
利用气态试样中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进
行分析。目前有硅烷化、酯化和酰化等衍生法[15]。
由于样品需要脱盐处理,衍生处理时还要求无水及
高温条件,而且用一根色谱柱无法测定全部氨基酸,
故此法在氨基酸分析检测中应用并不广泛。
1.3 高效液相法
高效液相法是根据各组分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不
同,经过反复的吸附—解吸过程对其进行分离检测。
液相色谱法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又分为如下几种 :
手性衍生化试剂、手性固定相分离、手性流动相和
柱切换系统。
1.3.1 手性衍生化试剂 用于氨基酸对映体分离
的 手 性 衍 生 化 试 剂 有 很 多 种, 其 中 邻 苯 二 甲 醛
(o-Phthalaldehyde,OPA)-手性巯基化合物是最常用
的衍生化试剂,所有伯胺类的氨基酸对映体都能与
之反应从而实现分离。OPA 与巯基试剂,通常是 β-
巯 基 乙 醇(β-Mercap-toethanol,β-MCE) 连 用, 在
碱性条件下与一级胺反应产生荧光产物 1-巯代 -2-烷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3年第1期70
基 -异 吲 哚(λEX=340 nm,λEM-450 nm)[16]。OPA
还可与 Boc-L-Cys 联用进行 D-氨基酸的检测和分离,
图 1 即为部分氨基酸以 Boc-L-Cys-OPA 为衍生化试
剂衍生处理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图。由图 1 可知,
通过这种方法处理后,D 型和 L 型氨基酸可以得到
很好的分离[17]。
形成螯合物,添加于流动相中,被分离的氨基酸对
映体衍生物(非手性试剂衍生)与手性配基及二价
金属离子形成非对映三元络合物,最后在反相色谱
条件下实现分离。手性冠醚是常用的手性固定相,
Armstrong 等[19]用手性冠醚固定相结合 ODS 柱成功
分离了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对映异构体。
1.3.4 柱切换系统 手性固定相色谱和手性流动相
色谱法对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有很好的选择性,但对
相似结构的物质(如 L-氨基酸之间)分离效果较差。
对于复杂的生物样品,可利用柱切换系统,采用多
维色谱(或称串联色谱)法,高效、灵敏地分析生
物样品中的 D-氨基酸。
1.4 生物传感器检测法
一般来说,采用高效液相法、气相色谱法或毛
细管电泳法是检测食品、饮料及生物样品中 D-氨基
酸含量的有效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安全可靠、灵敏
度很高,但是其专业化程度高、操作耗时和成本昂
贵等方面原因制约着它们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
对于常规分析和质量控制措施来说,开发简单、快
捷的分析方法迫在眉睫,生物传感器则恰好满足这
些要求。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研究小组提出使用酶反
应器检测 D-氨基酸。通过测定固定化酶猪肾 D-AAO
催化反应所产生的过氧化氢的量计算出 D-氨基酸的
量。但这些传感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因哺乳类来
源的相关酶的底物特异性及对酸性氨基酸几乎没催
化活力而受到限制。
Rosini 等[20]开发了一种生物传感器,它解决
了以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来自酵
母的 D-氨基酸氧化酶来解决,这个酶具有更高的转
换率,更广泛的底物特异性,以及与 FAD 辅因子的
紧密结合[21]。第二个问题最近也得到解决,Sacchi
等[22, 23]通过理性设计和定向进化技术相结合成功
筛选获得了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的 RgDAAO 突变
体,同时这些突变体对酸性、中性以及非天然的氨
基酸的催化效率也有显著提高。
这个传感器以一个三极管电极和 RgDAAO 突
变体为基础(图 2)[20]。这个突变体酶蛋白最好
能 够 作 用 于 所 有 的 D-氨 基 酸。Rosini 等[20] 成 功
0 20 40 60 80 min
Fl
uo
r e
sc
cn
c
ei
nt
en
si
ry
1 2
4
3
5
6
7
8 9
10 11
12
14
13
15
16
1:L-Asparate;2:D-Asparate;3:L-Glutamine;4:D-Glutamine;5:L-Asparagine;
6 :D-Asparagine ;7 :L-Serine ;8 :L-Glutamine ;9 :D-Serine ;10 :D-Glutamine ;
11 :Glycine ;12 :L-Arginine ;13 :L-Alanine ;14 :β-Alanine ;15 :D-Alanine ;
16 :Taurine
图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衍生化氨基酸[17]
1.3.2 手性固定相分离法(CSP) 由于大部分氨基
酸没有紫外吸收,所以采用直接法分离氨基酸对映
体时仍需要非手性试剂进行柱前或柱后衍生化(其
中柱前衍生较为普遍),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常使用
的非手性衍生化试剂多为强荧光试剂,如 NBD-F、
DBD-F 和 ABD-F 等。对于生物样品中的氨基酸对
映体分析,最常用的手性固定相为 Pirkle 型手性固
定相,环糊精类手性固定相在氨基酸对映体分析中
也有广泛应用。Hamase 等[18]用 Pirkle 型手性柱分
离了 17 对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对映体衍生物(NBD-
AA),并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 Pirkle 型手性固
定相手性分离,分别测定了雄性和雌性大鼠脑组织
内 D-天门冬氨酸、D-丝氨酸、D-丙氨酸和 D-亮氨酸
的分布,以及它们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1.3.3 手 性 流 动 相 色 谱 法 手 性 流 动 相 色 谱 法
(CMP)也称手性流动相添加法,在氨基酸对映体分
析中,使用最早、最多的是配基交换型手性添加流
动相(CLEC),主要分离方式是以光学活性的氨基
酸(常用 L-脯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等)或其衍
生物为手性配基,与二价金属离子(常用铜离子)
2013年第1期 71李辉欣等 :D-氨基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构 建 了 RgDAAO 的 多 个 突 变 体, 其 中 M213G 和
T60A/Q144R/K152E 突变体表现最佳。当混合物中的
D-丙氨酸含量大于等于 20%,且酶处于固定化形式
时,这些酶对催化 D-氨基酸的反应表现出很低的变
化,即它们催化 D-氨基酸的活力相差不多。这个基
于 RgDAAO 的装置成功地用于检测奶酪样品中 D-氨
基酸的总量,所检测的奶酪中 D-氨基酸的含量与文
献报道相一致[11]。由此可见,这是一种有效地检测
D-氨基酸的方法。
[3] Bains JS, Oliet SHR. Glia :they make your memories stick![J].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2007, 30(8):417-424.
[4] D’Aniello A. D-Aspartic acid :An endogenous amino acid with an
important neuroendocrine role[J]. Brain Research Reviews, 2007,
53(2):215-234.
[5] Hamase K, Morikawa A, Etoh S, et al. Analysis of small amounts
of D-amino acids and the study of their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
mammals[J]. Analytical Sciences, 2009, 25(8):961-968.
[6] Kumashiro S, Hashimoto A, Nishikawa T. Free D-serine in post-
mortem brains and spinal cords of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s[J]. Brain Research, 1995, 681(1):
117-125.
[7] Sasabe J, Chiba T, Yamada M, et al. D-Serine is a key determinant of
glutamate toxicity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J]. The EMBO
Journal, 2007, 26(18):4149-4159.
[8] D’Aniello G, Ronsini S, Guida F, et al. Occurrence of D-aspartic acid
in human seminal plasma and spermatozoa :Possible role in repro-
duction[J].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05, 84(5):1444-1449.
[9] Friedman M. Chemistry, nutrition, and microbiology of D-amino ac-
id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99, 47(9):
3457-3479.
[10] Gandol I, Palla G, Delprato L, et al. D-Amino acids in milk as
related to heat treatments and bacterial activity[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92, 57(2):377-379.
[11] Marchelli R, Galaverna G, Dossena A. D-Amino acids in food
[M]//Konno R, Brückner H, D’Aniello A, Fisher G, Fujii N,
Ho-mma H(Eds). A new frontier in amino acid and protein rese-
arch. D-Amino Acids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6 :299-315.
[12] Khoronenkova SV, Tishkov VI. D-amino acid oxidase :physiolo-
gical role and applications[J]. Biochemistry, 2008, 73(13):
1511-1518.
[13] Fisher GH, D’Aniello A, Vetere A, et al. Free D-aspartate and
D-alanine in normal and Alzheimer brain[J]. Brain Research
Bullet, 1991, 26(6):983-985.
[14] Nagata Y, Akino T, Ohno K. Microdetermination of serum D-amino
acids[J].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985, 150(1):238-242.
[15] 张佳 , 王川丕 , 阮建云 . GC-MS 及 GC 测定茶叶中主要游离氨
基酸的方法研究[J]. 茶叶科学 , 2010, 30(6):445-452.
[16] Halawa I, Baig S, Qureshi GA. Use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defining the abnormalities in the free amino
Working
electrode
Working
electrochemical cell
Reference
electrochemical cell
Reference
electrode
ΔE=250 mV
Recorder/PC
图 2 生物传感器检测 D-氨基酸示意图[20]
2 小结
酶法、高效液相法和生物传感器法是几种常用
的 D-氨基酸的检测方法。酶法价格便宜,效率高,
适宜于从混合样品中检测 D-氨基酸 ;而高效液相法
检测结果精确,目前被广泛用于 D-氨基酸的分离和
检测,但该方法专业化程度和成本均较高。生物传
感器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不过酶蛋白选择有一
定的局限性,且需要固定化处理。所以,对于 D-氨
基酸的检测还需要在现有试验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
加深研究,希望得到一种更加简便易行且灵敏度高
的检测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赵南生 , 余志立 . D-氨基酸在人体中的来龙去脉——人体中 D-
氨基酸、D-氨基酸氧化酶、D-天冬氨酸氧化酶研究进展[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 1995, 17(2):43-46.
[2] 赵南生 . D-氨基酸广泛存在于生命物质中 :关于生物分子手性
研究发展的评述[J]. 生命的化学 , 1996, 16(1):43-44.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3年第1期72
acid patterns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aseptic
meningitis[J].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1991, 5(5):216-
220.
[17] Yoshikawa N, Ashida W, Hamase K, Abe H. HPLC determin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D-amino acids and effects of ecdysis on alanine
racemase activity in kuruma prawn Marsupenaeus japonicus[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11, 879(29):3283-3288.
[18] Hamase K, Inoue T, Morikawa A, et al. Determination of free
D-proline and D-leucine in the brains of mice lacking D-amino acid
oxidase activity[J].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2001, 298(2):
253-258.
[19] Armstrong DW, Yang XF, Han SM, Menges RA. Direct liqui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racemates with an alpha-cyclodextrin
bonded phase[J]. Analytical Chemistry, 1987, 59(21):2594-
2596.
[20] Rosini E, Molla G, Rossetti C, et al. A biosensor for all D-amino
acids using evolved D-amino acid oxidase[J].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8, 135(4):377-384.
[21] Pollegioni L, Piubelli L, Sacchi S, et 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D-amino acid oxidases :from yeast to humans[J].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2007, 64(11):1373-1394.
[22] Sacchi S, Lorenzi S, Molla G, et al. Engineering the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D-amino acid oxidase[J].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2, 277(30):27510-27516.
[23] Sacchi S, Rosini E, Molla G, et al. Modulating D-amino acid oxidase
substrate specificity :production of an enzyme for analytical
determination of all D-amino acids by directed evolution[J].
Protein Engineering Design & Selection, 2004, 17(6):517-525.
(责任编辑 狄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