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flic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生物学活性分析



全 文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 2期·研究报告·
收稿日期:2008-09-10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学院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065053)
作者简介:李任峰(1978-),男,河南省驻马店人,讲师,从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E-mail:lirenfeng@sina.com
通讯作者:王三虎,教授,E-mail:wangsanhu@hist.edu.cn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ctio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猪呼
吸系统的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
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
炎为特征 [1]。
App 分为两个生物型, 生物Ⅰ型和生物Ⅱ型。
生物Ⅰ型为“脲酶”阴性菌,而从猪体内分离到的通
常为生物Ⅱ型 [2]。 目前,对于该菌致病性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 APXⅠ、APXⅡ、APXⅢ 3 种毒素及其荚
膜多糖、LPS 的抗原性等方面 [3]。 而对其运动性和侵
染细胞的机制研究报道甚少。鞭毛是大多数革兰氏
阴性杆菌所具有的运动器官,在细菌的致病性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4],国内对 App 鞭毛蛋白的研究尚
未见报道。 依据 App 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沙门氏菌(Salmonella)、痢疾志贺氏细菌(Shigellosis)
鞭毛蛋白 flic 基因的高度同源性 [5],设计一对引物,
运用 PCR 方法扩增出 App 鞭毛蛋白 flic 基因,并将
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GEX-KG 中, 实现了在大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flic基因的原核表达与
生物学活性分析
李任峰 1 田香勤 2 何启盖 3 王三虎 1 郑玉姝 1 胡建和 1 赵坤 1
(1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新乡 453003;2新乡医学院形态学研究室,新乡 453003;3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病原分室,武汉 430070)
摘 要: 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I型菌株基因组为模板,根据其鞭毛区与其它细菌高度同源性设计引
物,利用PCR方法扩增鞭毛蛋白基因flic片段,将其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进行PCR和酶切鉴定,再将其亚克隆
与载体pGEX-kG分别双酶切和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flic,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工程菌BL21进行原核表达。结
果表明,目的基因片段长度为528bp,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成功表达,且表达蛋白能与猪抗APP血清发生反应。为进一
步研究细菌鞭毛的抗原性及其他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鞭毛蛋白 诊断抗原
Analysis of Biologic Activity of flic Gene from Actio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Li Renfeng1 Tian Xiangqin2 He Q gai3 Wang Sanhu1 Z eng Yushu1 Hu Jianhe1 Z ao Kun1
(1Veterinary Medicine College,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2Morphology Laboratory,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Xinxiang 453003;3Division of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Microbi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
Abstract: Theflic gene ofApp was obtained by PCR based on highly homology withEsc erichia coli,
Salmonella,Shigellosis. Then it was legated to pMD-18T vector.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identified by enzyme and
sequence analysis. The 528 bp fragment offlic gene was succ ssfully cloned into pGEX-KG vector,then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transformed intoE.coli BL21and expressed induced by IPTG. The western blot showed the reactivity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ith swine anti-APP serum. These results provided reference for research on antigenicity and other
function of flic of bacteria.
Key words: Actio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Flagellin Diagnosis antigen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 2期
肠杆菌 Bl21 中表达,为研究 App 的运动性和致病机
理以及临床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和载体 App 血清 I 型菌株 AppⅠ,由
本研究室保存,大肠杆菌 DH5a,大肠杆菌 Bl21(DE3),
pMD-18T 载体及原核表达载体 pGEX-KG 均为本室
保存。
1.1.2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限制性内切酶 、EX-
TaqDNA 聚合酶、T4 DNA 连接酶等分子生物试剂购
自大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DNA 凝胶回收试剂盒
购自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它所有试剂均为分
析纯试剂。
1.1.3 培养基 LB 培养基等均按常规方法配制。
1.1.4 PCR 引物 根据 App 鞭毛蛋白的 N 端序列
以及 C 端与其它细菌 (Escherichia coli,Salmonella,
Shigellosis)高度同源性 ,利用 Primer 5.0 软件设计
一对引物, 上游引物 p1:5-ATCGAATTCGG ATGA-
CGCAGCGGGTCAGTC-3;下游引物 p2:5-AGGGA-
GCTCTTAGATCCGGCCAGTATCAGGG-3。 送于上海
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以上特异引物。
1.2 方法
1.2.1 App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挑取 App 血清Ⅰ
型单菌落, 接种于 2 ml 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过
夜,从中取出 1 ml,8 000 r/min,离心 5 min,弃上清,
沉淀悬浮于 1 ml TE 中 , 加 30 μl 10 ng/ml 的溶菌
酶, 置于 37℃ 2 h; 加入 2 M NaCl 50 μl,10% SDS
110 μl,10 mg/ml 的蛋白酶 K5 μl,50℃过夜; 用酚 ∶
仿 ∶异戊醇(100∶99∶1)抽提两遍,取上清,然后用 0.6
倍体积异丙醇沉淀,再用 75%乙醇洗 2 次,抽干后
用 30 μl TE 溶解沉淀,保存于-20℃。
1.2.2 PCR 扩增反应条件 flic 基因扩增条件 :
94℃预热 5 min;94℃变性 1 min,53℃变性 40 s,72℃
延伸 1 min,35 个循环,最后再 72℃延伸 10 min。
1.2.3 PCR 产物的回收,连接及酶切鉴定 PCR 扩
增得到的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在紫外灯下切
下目的条带, 按 DNA 凝胶回收试剂盒说明进行回
收,回收后与 pMD-18T 载体连接,命名为 pMD-18T-
flic,然后转化大肠杆菌 DH5a,经蓝白斑筛选得到阳
性重组子,酶切鉴定后获得重组质粒。
1.2.4 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酶切鉴定 首先用 EcoR
Ⅰ和 XhoⅠ双酶切重组质粒 pMD-18T-flic, 回收大
小为 528 bp 的片段, 再用 EcoRⅠ和 XhoⅠ双酶切
pGEX-KG 载体 , 连接后得到重组表达质粒 pGEX-
flic,并进行酶切鉴定。
1.2.5 转化大肠杆菌 BL21 用所得的重组表达质
粒 pGEX-flic 转化大肠杆菌 BL21, 涂布含有卡那霉
素的 LB 平板,37℃温床培养,24 h 后将菌种接种加
有卡那霉素的 LB 液体培养基中 ,37℃震荡培养 ,4
h 后取菌液 100℃加热 5 min,作为模板 ,进行 PCR
筛选,获得阳性重组大肠杆菌。
1.2.6 蛋白的表达及 SDS-PAGE 分析 将过夜培
养的阳性菌悬液按 1∶10 接种 LB 培养基,37℃,250
r/min 震荡培养至 OD600 为 0.5~0.6 时, 加入终浓度
为 1 mmol/L 的 TPTG,诱导 4 h,3 000 r/min 离心 10
min,菌体重悬于 PBS 中,超声波破碎(40%功率,破
碎 8 min),然后 10 000 r/min 4℃离心 10 min,将上
清和沉淀分别与上样缓冲液混合后 ,100℃加热 10
min,进行 12%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
1.2.7 Western blot 检测 将表达的蛋白质进行
SDS-PAGE 电泳后,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用含 5%
脱脂牛奶的 PBS-Tween20 进行封闭 1 h,洗涤后,以
猪抗 APP 血清为一抗,37℃作用 1 h, 洗涤 3 次后,
加入 HRP 标记羊抗猪 IgG 抗体, 继续作用 1 h,洗
涤后,用 TMB 显色。
2 结果
2.1 flic 基因的 PCR 扩增结果
flic 基因在 PCR 扩增后 , 明显可见一条约为
528bp 的条带(图 1),与预期大小相符,说明 AppⅠ
菌株中可能含有 flic 基因,初步确定扩增出的片段
为目的基因片段。
bp
2 000
750
500
250
100
1 2 3 4
图 1 App flic 基因的 PCR 扩增结果
1.DNA 分子量标准 DL2000;2,3.flic 基因的 PCR
扩增产物(528 bp);4.空白对照
104
2009年第 2期 李任峰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flic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生物学活性分析
2.2 重组质粒 pMD-18T-flic 的酶切鉴定
重组质粒的电泳图谱(图 2)可以看出,经 EcoR
Ⅰ和 XhoⅠ双酶切后得到长约 2 600 bp 和 528 bp
的两条带,均与预期大小相符,初步表明 ,flic 基因
已被成功克隆。
2.3 重组表达质粒 pGEX-flic 的酶切鉴定
以重组表达质粒 pGEX-flic 为模板, 扩增后在
约 528 bp 处有一条带, 再用 EcoRⅠ和 XhoⅠ对重
组质粒 pGEX-flic 进行双酶切,结果可见在约 5 000
bp 和 528 bp 处分别有一条带(图 3)。
2.4 flic 基因在大肠杆菌 BL21 中的表达及鉴定
将 pGEX-flic 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BL21
(DE3), 用 1 mmol/LTPTG 诱导表达 4 h,SDS-PAGE
分析,基因工程菌菌体裂解物中检测出分子质量为
50 kD 的表达产物,与预期结果相符合(图 4)。Wes-
tern blot 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猪抗 APP 血清
发生反应(图 5)。
3 讨论
鞭毛是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 约半数的杆菌、
极少数球菌和所有的螺旋菌及弧菌都有鞭毛,不但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而且在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及细
菌分类鉴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研究技术的
限制, 人们最早研究鞭毛是从它的染色方法开始
的,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开
始从基因水平来研究鞭毛作为运动器官的分子机
制及其毒力相关基因,这方面研究较多的是鞭毛蛋
白的中央区段和 flic 基因。 Maynarelli [6]根据莱姆病
疏螺旋体鞭毛蛋白氨基酸序列同其它菌株鞭毛蛋
白有很高的同源性,尤其是 N 端和 C 端(但在其中
央区,氨基酸序列及长度差别很大),构建了重组鞭
毛蛋白中央区,并以此为抗原诊断莱姆病 ,其敏感
15 000
5 000
2 500
1 000
250
2 000
1 000
750
500
250
100
1 2 3 4
bp bp
图 2 pMD-flic 的酶切鉴定
1.DNA 分子量标准 DL15000;2.pMD-flic XhoⅠ酶切产物 ;3.pMD-
flic/ EcoRⅠ和 XhoⅠ双酶切产物;4.DNA 分子量标准 DL2000
15 000
5 000
2 500
1 000
250
2 000
750
500
250
100
1 2 3 4
bp bp
图 3 pGEX-flic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1.DNA 分子量标准 DL15000;2.pGEX-KG EcoRⅠ和 XhoⅠ双
酶切产物 ;3.pGEX-flic EcoRⅠ和 XhoⅠ双酶切产物 ;4.DNA 分
子量标准 DL2000
M 1 2 3 4kD
116.0
66.2
45.0
35.0
25.0
18.4
N 1 M
kD
116.0
66.2
45.0
35.0
25.0
图 4 pGEX-flic 表达物的 SDS-PAGE 电泳结果
1.pGEX-KG 质粒转化菌的表达产物 ;2,3,4.pGEX-flic
质粒转化菌的表达产物 ;M.蛋白质分子量标准
图 5 pGEX-flic 表达物的 Western blot 分析
N.pGEX-KG 空载体对照 ;1.pGEX-flic;M.蛋白质分子量标准
105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9年第 2期
性及特异性均优于全细胞抗原诊断方法。 吕冰等 [7]
对中国莱姆病螺旋体 (Borrilia garinii)基因种参考
菌株 PD91 的鞭毛蛋白中央区编码基因进行克隆表
达,证明重组蛋白具有抗原性,为我国莱姆病的血
清学诊断提供了帮助。
在 flic 基因研究方面,Reid 等 [8]对所分离的 15
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 flic 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后,
并对其中的 H6 和 H7 菌株的 flic 基因进行比较表
明,它们的等位基因有一个嵌合结构,这一结构是
由不同菌株间 DNA 片段的横向转移所产生的 ,这
种 H7 基因序列紧密的相似性是由于在 flic 等位基
因间发生了交换。系统发生关系分析表明,O157∶H7
和 O55∶H7 两种血清型菌株的 flic 序列几乎完全相
同, 但与那些表达 H6 和 H2 鞭毛抗原的大肠杆菌
相比差别很大。 此外,一株山梨醇发酵的非运动型
克隆株 O157 能很快产生多个 flic 突变, 推测这可
能是鞭毛 flic 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的结果。 Chua[9]对
假单胞杆菌强毒株 KHW 的 flic 基因进行同源基因
缺失突变,从而成功构建 KHW flic 突变株。 小鼠鼻
内感染实验也证实了 flic 基因确实与假单胞杆菌
的毒力和致病性密切相关。Wei[10]曾经报导,沙门氏
菌的鞭毛蛋白基因的末端区域有很高的保守性,对
鞭毛的运动起调节作用, 而中央区的保守性很低,
一般认为它与鞭毛蛋白抗原的可变性有关。
目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共分 15 个
血清型, 各个血清型之间表型和基因型差异较大,
而国内对其鞭毛蛋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
App 鞭毛蛋白 flic 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序列分析,并
实现了在大肠杆菌 BL21 中表达, 为研究 App 基因
工程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将 flic 重组鞭
毛蛋白作为抗原对 App 进行血清学诊断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宜长和,等主编,猪病学(第 2版).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3,119.
2 (美)斯特劳,等主编,赵德明,张仲秋,沈建忠译,猪病学(第 8
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357~358.
3 Bosse JT,Brian H,Sheehan J,et al. Microbes and Infection,2002,
4(2):225~235.
4 李任峰,何启盖.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6):124~127.
5 Negrete-Abascal E,Reyes ME,García RM,et al. J Bacteriol,2003,
185(2):664~668.
6 Maynarelli LA. Clin Micriol,1992,30(12):3158~3162.
7 吕冰,万康林.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杂志,2004,24(8):611~614.
8 Reid SD,Selander RK,Whittam TS. J Bacteriol,1999,181(1):
153~160.
9 Chua KL,Chan YY,Gan YH . Immune,2003,71(4):1622~1629.
10 Wei LN,Joys TM. J Mol Biol,1985,186:791~803.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