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综述与专论·
生物技术通报
B IO TECHNOLOGY BULL ETIN 2009年第 7期
慢病毒载体介导 RNA i的研究进展
李英明 1 陈燕慧 2
(1 临沂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临沂 276005; 2 临沂师范学院工程学院 ,临沂 276005)
摘 要 : RNA i通过双链 RNA的介导 ,特异性阻抑相关序列的表达 ,从而导致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广泛存在于真
菌、植物和动物等真核生物中。慢病毒载体是理想的真核细胞基因转移工具 ,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的 RNA i研究领域 ,例如抗病
毒研究、癌症及其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基因治疗。现已发现 ,慢病毒载体能够介导组织特异、时间特异的 RNA i,在疾病的
基因靶向性治疗上必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 RNA i 慢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Advance in RNA iM ediated with Lentiv irus2based Vectors
L i Yingm ing1 Chen Yanhui2
(1 School of L ife Science, L iny i N orm al University, L iny i 276005; 2 School of Engineering, L iny i N orm al University, L iny i 276005)
Abs trac t: RNA interference is a post2transcrip tional gene silencing mechanism, by which double2stranded RNA specifically sup2
p resses the exp ression of coherent sequences1 Consequently, RNA interference can be observed in eukaryotic organism s including fun2
gi, p lants and animals1 A s a good eukaryotic cells gene transfer vector, lentivirus2based vectors are generally app lied in RNA i2related
research, such as antiviral research, research and therapy of cancer, therapy of hereditary diseases and gene therapy 1 RNA i mediated
by lentivirus2based vectors is tissue2specific and time2specific, thus, it would be app lied helpfully in targeted gene therapy1
Key wo rds: RNA interference Lentivirus2based vectors Gene therapy
收稿日期 : 2009203202
作者简介 :李英明 ,男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 :动物生理和生物技术 ; E2mail: lym962001@163. com
RNA 干扰 ( RNA interference, RNA i)是由双链
RNA ( double stranded RNA , dsRNA)介导的基因阻抑
现象 ,通过在多种生物细胞内导入外源或内源的
dsRNA,可以特异性阻滞基因的表达功能 ,使内源性
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 ,从而引起转录后的基因沉
默 (post2transcrip 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 ,是生物
进化中一种保守的防御机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和对疾病分子机制认识的加深 ,慢病毒载体因其结
构和功能特点 ,已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转移工具被
广泛应用于 RNA i相关的基因治疗和细胞分子生物
学研究领域。
1 慢病毒及慢病毒载体
目前 RNA i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分子生物学研
究手段 ,已成为研究基因功能不可或缺的工具 ,被广
泛应用于特异性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RNA i的作
用机制表明 :双链 RNA分子首先被细胞内 RNA酶
D icer降解成 21~23个碱基大小的小分子干扰 RNA
(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siRNA结合一个核
酶复合物形成 RNA诱导沉默复合物 (RNA2induced
silencing comp lex, R ISC)。R ISC通过碱基配对定位
到有同源序列的 mRNA 上 ,并在特定位置切割该
mRNA ,从而抑制该同源基因的表达 [ 1 ]。
虽然直接转染合成的 siRNA能特异性抑制哺
乳动物细胞内同源基因的表达 [ 2 ]。但是细胞内 siR2
NA很容易被降解 ,不能实现稳定的 RNA i。相比之
下 ,质粒载体或病毒载体就能在细胞内长时间、稳定
地生成 siRNA [ 3~5 ]。但质粒载体转染哺乳动物细胞
的效率不如病毒载体。病毒载体克服了质粒载体不
能转染非分裂相细胞的缺点和不足 ,并能在哺乳动
物各类细胞中稳定表达 siRNA,长期抑制基因表达。
常用的病毒载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载体、腺病
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 ( adeno2associated virus,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 u lle tin 2009年第 7期
AAV )和慢病毒载体。慢病毒是一类逆转录病毒的
总称 ,包括多种灵长类慢病毒和非灵长类慢病毒。
慢病毒载体则是一类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由慢病
毒经过改造而成 ,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和外源基
因的表达效率。各种慢病毒载体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基本相同 ,主要由 3种包含不同结构的质粒构成 ,分
别是转移质粒 ( transfer vectors)、辅助质粒 ( helper
p lasm ids)、包膜糖蛋白表达质粒 ( envelop exp ression
p lasm ids)。
其中 ,转移质粒除包含我们感兴趣的外源基因
外 ,同时还保留了病毒的 LTR区和其他对病毒的整
合复制起重要作用的元件。其中 LTR区包含了慢
病毒的启动子、增强子、包装信号、整合位点 ( attach2
ment site, A tt)等结构。包装序列能够使识别病毒
RNA将其衣壳化并装配到病毒颗粒中 , A tt位点使
病毒基因可以整合入宿主基因。同时转移质粒中还
加入了内部启动子驱动外源基因转录。辅助质粒整
合进入包装细胞后表达蛋白多聚体 gag,编码病毒的
衣壳蛋白及病毒的其他模序结构 (matrix structure) ,
同时表达蛋白 pol, pol蛋白具有逆转录酶及整合酶的
活性 ,负责对病毒载体基因的结构元件进行切割 ,促
使载体基因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以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 I型 (H IV21)慢病毒载体系统为例 ,它由包
装成分和载体成分两部分组成 ,其中包装成分能够提
供生产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 ,载体成分则包括了
将在宿主细胞内表达的目的基因。把包括载体成分
和包装成分的 3或 4个质粒共转染细胞 ,即可从细胞
上清液中收获具有感染能力、无复制能力、携带目的
基因的 H IV21慢病毒载体颗粒 [ 6 ]。
与其他逆转录病毒载体相比 ,慢病毒载体主要
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 ,慢病毒载体既可以感染分裂相
细胞 ,又可以感染分裂缓慢或非分裂期的细胞 ,包括
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实质细胞等 ;其次 ,由慢
病毒载体携带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的目的基因具有较
强的转录后基因沉默作用 ,在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
移植实验中 ,由慢病毒载体携带导入的目的基因可
以在宿主细胞中得到长期稳定的表达 ,免疫反应很
小 ;再次 ,慢病毒载体可以兼容多个转录启动子 ,包
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和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管家基
因的启动子 ,应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和增强子来驱
动慢病毒载体中的外源基因能够使其在特定的组织
细胞中表达 ,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靶向治疗提
供理论基础 ;最后 ,慢病毒载体经过改建后可以容纳
约 10 kb左右的大片段外源基因 ,因此大多数的 cD2
NA都能被克隆入慢病毒载体。慢病毒载体的上述
优点使其成为体内和体外基因转移的一种有效
工具。
2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 RNA i
慢病毒载体介导 RNA i就是将慢病毒载体高效
感染和整合的特性与 RNA i特异性抑制同源基因表
达的作用相结合。慢病毒载体介导 RNA i的表达载
体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分别转录正义 RNA 和反义
RNA,两条链在细胞内互补结合生成 siRNA;另一类
则是转录短发卡 RNA ( short hairp in RNA, shRNA ) ,
shRNA表达框主要包括 : RNA聚合酶 Ⅲ (RNA poly2
meraseⅢ, PolⅢ)依赖的启动子、shRNA结构序列以
及终止子 [ 7 ]。其中 , shRNA结构序列由两段中间有
4~10个碱基的互补序列相向组成。慢病毒感染细
胞后 ,将此 shRNA表达框整合进宿主细胞基因组。
shRNA在宿主细胞被转录后 ,两段互补序列碱基配
对结合 ,中间序列则成为茎环结构。茎环结构可被
D icer酶识别并切除 ,产生的 siRNA将执行 RNA i。
Stewart等 [ 4 ]于 2003年首次报道使用慢病毒介
导 RNA i的技术。他们先在 HeLa细胞和原代培养
的树突状细胞 ( dendritic cell, DC)中表达外源性绿
色荧光蛋白 ( green fluorescent p rotein, GFP) ;然后利
用慢病毒载体 ,在这两种细胞中表达针对 GFP的
shRNA。试验结果显示 :在分裂相 (HeLa细胞 )和非
分裂相细胞 (DC)中 ,慢病毒介导的 RNA干扰均能
特异性抑制 GFP的表达。此后的研究证明 ,慢病毒
载体能在原代培养的人巨噬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等哺
乳动物各类细胞中实现稳定有效的 RNA i[ 8, 9 ]。
除 shRNA表达框外 ,在慢病毒载体中再加入一
个报告基因表达框 ,即能实时监测慢病毒感染细胞
的效率 ,也可以对 RNA干扰的效果进行预测。Ru2
binson等 [ 10 ]以 GFP为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 ,将其
作用于 T淋巴细胞后发现两种现象 :在表达 GFP的
细胞中 , T淋巴细胞表达的一种膜受体 CD25的表
达被抑制 , T淋巴细胞增殖受阻 ;而在不表达 GFP
的细胞中 , CD25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都不受影响。
22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9年第 7期 李英明等 :慢病毒载体介导 RNA i的研究进展
说明以 GFP为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 ,同时也能表
达针对 CD25基因的 shRNA。
3 慢病毒载体介导 RNA i的应用
311 抗病毒研究
众所周知 ,对抗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式是阻断
病毒感染途径或抑制其作用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表
达。而病毒的复制能力强、感染速度快 ,所以慢病毒
介导 RNA i是对抗病毒感染最高效迅速稳定的方
法 ,目前常被用于病毒作用机制研究和抗病毒的基
因治疗 ,尤其在 A IDS、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治疗
中的应用研究最为活跃。
A rrighi[ 11 ]等研究发现 H IV21型病毒感染早期 ,
H IV21 型病毒能结合 DC 特异性 IGN 受体 (DC2
SIGN) ,并被呈递给 CD4 + T淋巴细胞。病毒进入
CD4 + T淋巴细胞后 ,迅速复制并装配形成大量新的
病毒颗粒 ,随之被释放到细胞间隙 ,并继续攻击其他
的 CD4 + T淋巴细胞 ,导致大量 CD4 + T淋巴细胞被
破坏 ,最终导致机体免疫机能的崩溃。H IV21病毒
颗粒与 DC2SIGN受体的结合是病毒感染早期的关
键步骤 ,如果抑制 DC2SIGN受体的表达就可削弱其
与病毒颗粒的结合。利用慢病毒载体在原代培养的
DC中表达针对 DC2SIGN的 shRNA, DC2SIGN 的表
达被明显抑制 ;将 H IV21病毒与表达该 shRNA 的
DC共培养 , DC2SIGN结合 H IV21病毒颗粒的能力大
大降低 :将该 DC再与 CD4 + T淋巴细胞共培养 ,结
果显示 CD4 + T淋巴细胞被 H IV21感染的百分比明
显下降。
此外 ,对病毒自身基因进行 RNA i也能达到对
抗病毒的目的。如 H IV病毒 3个关键基因 gag、rev、
vif在逆转录、整合及病毒包装方面有关键作用。用
慢病毒载体在 CD4 + T淋巴细胞中表达针对这 3个
基因的 shRNA ,能增强该细胞对抗 H IV病毒感染的
能力 [ 12 ]。除对抗 H IV21型病毒感染外 ,慢病毒介导
的 RNA i也被用于对抗其他病毒。在 293细胞和狗
的原代肾细胞中 ,用慢病毒载体介导针对流感病毒
基质蛋白 shRNA的表达 ,该蛋白质的表达被抑制 ,
而且流感病毒的复制能力明显降低 [ 13 ]。
312 癌症及其治疗
癌症发生涉及原癌基因的突变和异常激活。慢
病毒能在各类细胞中实现针对原癌基因的 RNA i,特
异性降低其表达 ,从而抑制癌变细胞的增殖。经人
乳头瘤病毒 ( human pap illomavirus, HPV)感染的 He2
La细胞是一种常用的肿瘤细胞模型。正常的 HeLa
细胞并不表达原癌基因 E6和 E7,但经 HPV感染的
HeLa细胞会大量表达这两种基因。在 HPV感染的
HeLa细胞中 ,利用慢病毒载体实现针对 E6和 E7
的 RNA i,几乎能够完全阻断这两种基因的表达 ,并
使细胞出现衰老和增殖受阻。而同样的处理方法对
未经 HPV感染的 HeLa细胞则没有任何影响 [ 14 ]。
另一种原癌基因 B 2raf (BRAF)的突变可见于恶性黑
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 MM )。有些 MM 细胞系
只表达野生型的 BRAF,但是在某些特殊的 MM 细
胞系中 BRAF则发生突变 ,而且突变基因大量表达。
用慢病毒载体转导针对突变型 BRAF的 shRNA ,能
够抑制其表达 ,同时 BRAF突变的 MM细胞增殖能
力明显减弱 ;而同样的处理对 BRAF未突变的 MM
细胞则没有影响 [ 15 ]。在乳腺癌细胞系 4T1中 ,原癌
基因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蛋白 3 (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 tion 3, STAT3)被大量表达和
磷酸化。有研究表明在野生型小鼠的乳腺中注射
4T1细胞可诱发乳腺癌。如果用慢病毒载体在 4T1
细胞中表达针对 STAT3的 shRNA , 96 h后 STAT3的
表达和磷酸化几乎被完全抑制 ,而且经过这样处理
的 4T1细胞不能在小鼠中引发乳腺癌 [ 16 ]。
EZH2 ( 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 )在人肝细
胞中存在过表达状态 , Chen等 [ 17 ]运用慢病毒介导
的 RNA i技术沉默 EZH2在人肝细胞中的表达 ,研
究 EZH2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同时评价治疗的有
效性。结果显示 , EZH2在肝脏肿瘤发生中扮演重
要角色 ,将慢病毒载体转导针对 EZH2的 shRNA
或 siRNA导入瘤体组织后 ,可以使肿瘤细胞出现
衰老和死亡。HM GA1 ( high mobility group A1 )蛋
白是胞核内的结构蛋白 ,在胰腺癌中过度表达 ,它
能够调节与肿瘤恶性表型相关的多种基因的表
达。L iau等 [ 18 ]将针对 HM GA1的慢病毒 shHM GA1
表达载体转染高度恶性的胰腺癌细胞 ,蛋白印迹
分析及半抑制浓度分析等实验结果显示 ,慢病毒
载体介导的 HM GA1 RNA i能够增强胰腺癌细胞对
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HM GA1将成为胰腺癌治疗的
新靶点。
32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 u lle tin 2009年第 7期
313 遗传性疾病的治疗
遗传性疾病往往由基因突变引起 ,普通方法很
难治愈。用慢病毒载体介导 RNA i,能稳定抑制突变
基因的表达 ,从而达到缓解病症的目的。DYT1肌
张异常 (DYT1 dystonia)是由 TOR1A ( torsion fam ily
1, member A )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单基因病。正常
的 TOR1A具有 ATP酶活性 ,突变型的 TOR1A 不但
没有该功能 ,而且会抑制正常蛋白质表达和作用。
在该疾病的神经元模型中 ,用慢病毒载体介导针对
突变型 TOR1A的 RNA i,能有效抑制突变型 TOR1A
的表达 ,使正常基因的表达量和功能均得到不同程
度的恢复 [ 19 ]。遗传性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 amyo2
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由超氧化物歧化酶 l
( superoxide dismutase 1, SOD1)突变引起的另一种
单基因性遗传病。突变型 SOD1转基因小鼠是遗传
性 ALS的一种动物模型 ,此小鼠 SOD1基因发生点
突变。在该疾病模型的动物椎管内注射慢病毒颗
粒 ,使得运动神经元表达针对突变型 SOD1的 shR2
NA。结果显示突变型 SOD1的表达被抑制 ,实验动
物出现 ALS症状的时间被延后 ,该病发展的速度也
被减缓 [ 20 ]。舒 2戴二氏综合征 ( Shwachman2D iamond
syndrome, SDS)是表现为胰岛素分泌不足、遗传性造
血功能障碍、干骺端软骨发育不良等多系统功能紊
乱。大多数 SDS患者存在 SBDS ( Shwachman Bodian
D iamond syndrome)基因突变。Rawls等 [ 21 ]采用慢
病毒介导的 SBDS RNA i能有效降低 SBDS在造血干
细胞中的表达 ,同时发现尽管 SDS患者正常 B淋巴
细胞显著增殖 ,但是循环 B淋巴细胞却因 SBDS被
抑制而显著降低。从而提出 SBDS突变是引起造血
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 ,有效抑制突变型 SBDS对临
床治疗 SDS患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14 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治疗
慢病毒载体介导 RNA i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其
他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慢病毒载体为一些神经
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带来了希望。 Jakobson等 [ 22 ]
的研究表明 ,由慢病毒载体系统介导的应用胶质源
性神经营养因子 ( GDNF)对帕金森氏病进行基因治
疗已经在灵长类和啮齿类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由
慢病毒载体介导 GDN F基因可以整合入移植部位细
胞的基因组 DNA中 ,长期表达分泌 ,促进损伤部位
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 ,突触延长 ,并能改善动物
模型的行为学异常。Ren等 [ 23 ]采用基于慢病毒载
体介导 RNA i技术的特殊研究方法下调自体移植的
人间质细胞 (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MSCs)
中重要腺苷转移酶 ———腺苷激酶 ( adenosine kinase,
ADK)的活性 ,结果显示 ADK小干扰 RNA慢病毒载
体能够显著影响 hMSCs释放 ADK,因此该技术可用
于癫痫发作的早期诊断。Lee等 [ 24 ]使用慢病毒介
导的 RNA i沉默 T细胞内重要的转录因子 GA TA 23
基因的表达 ,评价 GA TA 23 shRNA s在鼠哮喘模型中
的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使用 shRNA s慢病毒载体能
够有效抑制 GATA 23基因表达 ,从而削弱过敏性和
高反应性气道反应。
315 基因治疗
慢病毒介导的 RNA i应用于基因治疗是该技术
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目前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动
物在体细胞模型和各种疾病的人源细胞模型两个方
面。上文提到在 ALS小鼠模型中 ,对突变 SOD1基
因的 RNA i,就是在体细胞研究的具体实例。Bahi
等 [ 25 ]在可卡因成瘾的动物模型中 ,用慢病毒在中脑
针对 CD81 (CD8 l的表达与可卡因引起的运动增强
有关 )进行 RNA i,结果显示中脑神经元中 CD81的
表达量降低达 90%以上 ,同时运动增强也被明显抑
制。人源细胞模型的相关研究报道也很多 ,如上文
提到 HPV感染的 HeLa细胞以及在 MM 细胞中的
RNA i。最近 Samakoglu等 [ 26 ]研究发现 ,在镰状细胞
贫血 ( sickle cell anem ia, SCA )患者的离体细胞中 ,
用慢病毒载体针对β珠蛋白突变基因 (β珠蛋白基
因突变导致 SCA )进行 RNA i,突变基因β珠蛋白的
表达被特异性抑制。综合两方面的进展 ,慢病毒载
体介导 RNA i既能作用于在体细胞 ,也能抑制人源
细胞中致病基因的表达 ,这就为在患者体内实现针
对致病基因的 RNA i提供了可能。
4 小结和展望
用慢病毒载体实现可调控的 RNA i是慢病毒介
导 RNA i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应用最多、前景最
好的是四环素调节系统 ,即 tetO2on及 tetO2off系
统 [ 29~31 ]。这一系统是根据大肠埃希氏菌属 TN10
的四环素抗性操纵子的结构特点构建的 ,这一抗性
操纵子包含一个四环素抑制蛋白 ( TetR )、一个特异
42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9年第 7期 李英明等 :慢病毒载体介导 RNA i的研究进展
性的 DNA结合位点及四环素操纵序列 ( tetracycline
operator sequence, TetO )。无四环素存在的条件下 ,
TetR呈二聚体状态并与 TetO结合。四环素 ( tetra2
cycline)或四环素类似物 ———强力霉素 ( doxycyc2
line)可以与 TetR结合使其构象发生改变 ,从而导致
TetR与 TetO分离。后来发现 , TetR存在一种突变
体结构 ,在这种突变体中决定 TetR空间构象的 4个
核心蛋白发生了突变 ,形成了一种反式的空间构象 ,
即当强力霉素存在时 , TetR 呈二聚体结构结合于
TetO上阻碍了下游基因的转录。利用四环素原核
操纵将单纯疱疹病毒的转录激活域 (VP16)与 TetR
或 TetR的突变体融合分别组成四环素反式激活因
子 ( tetracycline responsive activator, tTA )和 rtTA ( re2
verse tetracycline responsive transactivator) [ 32 ]。为了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 ,Markusic等将 CMV启动子
与 TetO重复序列融和 ,与 tTA结合构成了 TetO2off
转录调节系统 ,与 rtTA结合构成了 tetO2on转录调
节系统。由于 tetO2off系统需要长期给予强力霉素
来维持外源基因的表达 ,这对于终身的基因治疗不
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同时 , tetO2off系统的诱导启动
需要通过药理作用清除强力霉素 ,这一过程较 tetO2
on系统的诱导过程要缓慢。因此 , tetO2on转录调节
系统在目前基因治疗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
目前 ,已有学者使用顺 /反式转录调控元件对
PolⅢ依赖的启动子进行修饰从而调控 RNA i。W iz2
nerowicz等 [ 33 ]将 TetO插入到 PolⅢ依赖的 U6启动
子中 ,加入四环素后就能激活该启动子 ;或者通过
Cre2LoxP系统控制 PolⅢ依赖的启动子 ,也能达到调
控 RNA i的目的。最近有研究报道 ,利用星形胶质
细胞的特异性表达蛋白 GFAP的启动子构建的慢病
毒载体在注入动物模型的受损脑区后 ,其携带的外
源基因特异性地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 ,并且外源
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伴随内源性 GFA P基因的激活
而得到调节。这一技术也被应用于生产不同组织特
异性表达 GFAP的转基因动物 ,其方法是利用含不
同组织特异表达蛋白启动子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胚胎
细胞 ,如果胚胎发育成功 ,特定的组织细胞会呈
GFAP阳性。应用组织特异性的启动子和增强子来
驱动慢病毒载体中的外源基因能够使其在特定的组
织细胞中表达 ,这意味着 ,慢病毒载体能够介导组织
特异、时间特异的 RNA i。这一进展为慢病毒载体介
导的基因靶向性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 ,慢病毒载体是理想的真核细胞基因
转移工具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 RNA i具有高效、稳
定、特异性强等特点 ;它能在各类哺乳动物细胞、多
种疾病的离体细胞以及不同动物在体细胞中 ,实现
稳定的 RNA i。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
研究 ,在疾病的基因治疗上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Elbashir SM, Harborth J, Lendeckel W , et al1 Nature, 2001, 411
(6836) : 494~4981
2 Kim VN1 J Korean Med Sci, 2003, 18 (3) : 309~3181
3 Sui G, Soohoo C, Affarel B , et al1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2,
99 (8) : 5515~55201
4 Stewart SA, Dykxhoorn DM, Palliser D, et al1 RNA, 2003, 9 (4) :
493~5011
5 ScherrM, EderM1 Cell Cycle, 2007, 6 (4) : 444~4491
6 Delenda C1 J Gene Med, 2004, 6 ( Supp l 1) : 5125~51381
7 Tiscornia G, Singer O, Verma IM1 Nat Protoc, 2006, 1 (1) : 234~
2401
8 N ishitsuji H, Ikeda T, M iyoshi H, et al1 M icrobes Infect, 2004, 6
(1) : 76~851
9 L iM, Rossi JJ1 MethodsMol B iol, 2005, 30 (9) : 261~2721
10 Rubinson DA, D illon CP, Kwiatkowski AV, et al1 Nat Genet,
2003, 33 (3) : 401~4061
11 A rrighi JF, Pion M, W iznerowiczM, et al1 J V irol, 2004, 78 (20) :
10848~108551
12 Lee SK, Dykxhoorn DM, Kumar P, et al1 B lood, 2005, 106 ( 3 ) :
818~8261
13 Hui EK, Yap EM, An DS, et al1 J Gen V irol, 2004, 85 ( Pt 7) : 1877
~18841
14 Putral LN, BywaterMJ, Gu W , et al1 Mol Pharmacol, 2005, 68 (5) :
1311~13191
15 Sum imoto H, M iyagishi M, M iyoshi H, et al1 Oncogene, 2004, 23
(36) : 6031~60391
16 L ing X, A rlinghaus RB1 Cancer Res, 2005, 65 (7) : 2532~25361
17 Chen Y, L in MC, Yao H, et al1 Hepatology, 2007, 46 ( 1 ) : 200
~2081
18 L iau SS, A shley SW ,W hang EE1 J Gastrointest Surg, 2006, 10 ( 9) :
1254~12621
19 Gonzalez2A legre P, Bode N, Davidson BL, et al1 J Neurosci, 2005, 25
(45) : 10502~105091
20 Raoul C, Abbas2Terki T, Bensadoun JC, et al1Nat Med, 2005, 11
(4) : 423~4281
21 Rawls AS, Gregory AD, Woloszynek JR, et al1 B lood, 2007, 110
52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 u lle tin 2009年第 7期
(7) : 2414~24221
22 Jakobsson J, Georgievska B, Ericson C, et al1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4, 19 (3) : 761~7651
23 Ren G, L i T, Lan JQ, et al1 Exp Neurol, 2007, 208 (1) : 26~371
24 Lee CC, Uang HY, Chiang BL1Mol Ther, 2008, 16 (1) : 60~651
25 Bahi A, Boyer F, Kolira M, et al1 J Neurochem, 2005, 92 (5) : 1243
~12551
26 Samakoglu S, L isowski L, Budak2A lpdogan T, et al1 Nat B iotechn2 ol, 2006, 24 (1) : 89~94129 Aagaard L, AmarzguiouiM, Sun G, et al1 Mol Ther, 2007, 15 (5) :938~945130 Zhang J, W ang C, Ke N, et al1 RNA, 2007, 13 (8) : 1375~1383131 Pluta K, D iehlW , Zhang XY, et al1 BMC B iotechnol, 2007, 7 (9) :41~50132 Gossen M1 Science, 1995, 268 (5218) : 1766~1769133 W iznerowiczM, Trono D1 J V irol, 2003, 77 (16) : 8957~89611
(上接第 16页 )
30 Sivitz AB, Reinders A, Johnson ME, et al. Plant Physiology, 2007,
143: 188~198.
31 Harm s K, Wohner RV, Schulz B, et al . IPlant Mol B iol, 1994, 26:
979~988.
32 Chiou TJ, Bush D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8, 95: 4784
~4788.
33 彭昌操. 苹果蔗糖转运蛋白基因 MdSUT1克隆及其到作因子筛
选 [博士学位论文 ]1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 2006.
34 Reinders A, Sivitz AB, H si A, et al. Plant Cell Environ, 2006, 29:
1871~1880.
35 Sivitz AB, Reinders A, W ard JM. Plant Physiology, 2008, 147: 92
~100.
36 Ludewig U, Frommer WB, The A rabidop sis Book. Rockville: Ameri2
can Society of Plant B iologist, 2002, 1~321
37 Schulze W ,W eise A, FrommerWB, et al. FEBS Lett, 2000, 485: 189
~194.
38 N iittyl¾T, Fuglsang AT, Palmgren MG, et al.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 ics, 2007, 6: 1711~1726.
39 Chun Yao L i, J ian Xin Shi,W eissD, et al. B iochem ical and B iophys2
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3, 306: 402~407.
40 Teng S, Keurentjes J, Bentsink L, Koornneef M, Smeekens S. Plant
Physiol, 2005, 139: 1840~1852.
41 Solfanelli C, Poggi A, Loreti E, et al. Plant Physiol, 2006, 140: 637~
646.
42 Zhipan Yang, Lei Zhang, Fengqiu D iao, et al. Plant Molecular B iolo2
gy , 2004, 54: 441~459.
43 Leonard M, Kinet JM, Bodson M, et al. Physiol Plant, 1983, 57: 85~
89.
44 Saftner RA,W yse RE. Plant Physiol, 1984, 74: 951~955.
45 Smeekens S. Annu Rev Plant Physiol PlantMol B iol, 2000, 51: 49~
82.
46 Veenhoff LM, Heuberger EHML, Poolman B. EMBO, 2001, 20: 3056
~3062.
47 Reinders A, Schulze W , Kühn C, et al. Plant Cell, 2002, 14: 1567
~1577.
48 Stadler R, Sauer N. Bot Acta, 1996, 109: 299~308.
49 W eise A, Barker L, Kühn C, et al. Plant Cell, 2000, 12: 1345
~1356.
50 Schulze WX, Reinders A, W ard J, et al. BMC B iochem, 2003, 4: 1
~10.
51 Noiraud N, Delrot S, Lemoine R. Plant Physiology, 2000, 122: 1447
~1455.
52 Decourteix M, A lves G, B runel N, et al. Plant, Cell and Environ2
ment, 2006, 29: 36~47.
53 Aoki N, H irose T, Takahashi S, et al. Plant Cell Physiol, 1999, 40:
1072~1078.
54 Chincinska IA, L iesche J, Krugel U, et al. Plant Physiol, 2008, 146:
515~528.
55 W eise A, Lalonde S, Kühn C, FrommerWB,W ard JM. PlantMol B i2
ol, 2008, 68: 251~2621
56 Krügel U, Veenhoff LM, Langbein J, et al. The Plant Cell, 2008, 20:
2497~2513.
57 Sauer N. Federation of European B iochem ical Societies, 2007, 518:
2309~2317.
62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