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erobic activation of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 in the middl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ervoir

中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厌氧激活



全 文 :第 14卷第 3期
2016年 5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 14 No􀆰 3
May 2016
doi:10􀆰 3969 / j􀆰 issn􀆰 1672-3678􀆰 2016􀆰 03􀆰 003
收稿日期:2016-03-18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3AA064401)
作者简介:冯  云(1986—),女,河南鹿邑人,研究方向:微生物采油,E⁃mail:fengyun866.slyt@ sinopec.com
中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厌氧激活
冯  云,段传慧 ,林军章,孙刚正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胜利油田分公司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摘  要:为了明确中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厌氧激活产气的特点,在胜利油田选取了 11 个区块开展产气研究,温度
范围分别为 55~65 ℃、65~79 ℃、79~95 ℃。 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厌氧激活发现,低于 79 ℃时,油藏内源微生物普遍
能被激活并代谢产气;而高于 79 ℃时,无明显甲烷气产生。 利用不同碳源激活后发现,H2 / CO2为碳源时,最大产甲
烷速率可达 1 500 μmol / (g·d),显著高于乙酸钠和淀粉,这表明中高温油藏内产甲烷古菌以氢营养型为主。 进一
步对正理庄正南区块内源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发现厌氧激活后古菌中 Methanobacterium被激活成为优势菌群,有
利于在油藏内代谢产甲烷气。 厌氧激活前油水样中优势菌都是 Pseudomonas,不同激活剂条件下优势菌群发生明
显变化,H2 / CO2和淀粉以激活 Thermotoga为主,而乙酸钠则主要激活了油井中的 Deferribacter。 此外,该区块不同
油井在相同激活条件下,其优势菌群趋向于一致,但油井和水井中优势菌群存在明显差异。 通过对中高温油藏内
源微生物厌氧激活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采油的效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内源微生物;厌氧激活;甲烷气;群落结构
中图分类号:Q934;TE357􀆰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6)03-0012-05
Anaerobic activation of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 in the middl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ervoir
FENG Yun,DUAN Chuanhui,LIN Junzhang,SUN Gangzhe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Shengli Oilfield Company,Sinopec,Dongying 2570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def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production by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 under
anaerobic activation,11 blocks of middl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ervoir were selected to research in the
Shengli Oilfield,which temperature ranges were 55 to 65 ℃,65 to 79 ℃ and 79 to 95 ℃ .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 could be activated to produce gas below 79 ℃ under simulated reservoir condition,whereas
no significant methane gas was produced when temperature was above 79 ℃ . The maximum methane
production rate was up to 1 500 μmol / ( g·d) when H2 / CO2 was used as carbon source,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sodium acetate and starch.Furthermore,Methanobacterium was activated to become
the dominant microflora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 in Zhengli Zhuang Zhengnan block,which favored to
produce methane gas in the reservoir.Before anaerobic activation,the dominant bacteria were Pseudomonas
in the samples and the dominant bacteria were changed under different activation conditions.H2 / CO2 and
starch can activate Thermotoga, whereas sodium acetate mainly activated Deferribacter in oil wells. In
addition,the dominant flora of different oil wells tended to be identical in the block,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ominant microflora between oil well and water well. Our findings on the
anaerobic activation of the internal microorganism could serve reference for further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microbial oil recovery.
Keywords:indigenous microorganism; anaerobic activation; methane gas; community structure
    油藏内源微生物群落是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
一定时期内在数量和种类上保持相对稳定的微生
物群落,其随注入水进入油藏[1-4]。 通过注水井向
地层中注入营养激活剂来激活油藏中的有益微生
物群落,利用其自身在油藏中的代谢活动及代谢产
物(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有机溶剂和生物气
等)与岩石、原油和水的界面相互作用,降低界面张
力,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质,提高原油采收率,即内源
微生物驱油[5-7]。 内源微生物激活过程可以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好氧发酵阶段,第二阶段为厌
氧发酵阶段,代谢产生的气体一方面可以增加地层
压力,另一方面可溶解于原油中,降低原油黏度,提
高原油采收率[8]。 胜利油田常规水驱开发动用地质
储量 35亿 t,油藏温度范围在 39 ~ 175 ℃,其中55~
95 ℃的中高温油藏占一半以上,技术应用潜力巨
大,但对中高温油藏中内源微生物的产气潜力以及
菌群利用激活剂产气特点缺乏系统的评价和认识。
本文中,笔者针对胜利油田的 11 个中高温油
藏区块的油(水)井样品,在模拟高温油藏条件下
开展分析研究,利用不同激活剂进行厌氧激活产
气模拟研究,分析甲烷产生的潜力和速率,同时对
中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菌群结构演变规律进行跟
踪分析,以期为中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
试验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样品采集
油水井井口采集水样至 5 ~ 20 L 塑料桶中,样
品采集后立即常温运回实验室,取样信息及编号
见表 1。
表 1  样品采集及编号
Table 1  Sample collection and number
温度 / ℃ 序号 区块名称 取样油井 取样水井
55~65
1 正理庄正南高 26块 ZL8 16 ZL12 20 ZN5 13
2 林樊家林 102块 L102 14 L102 29 L102 23
3 飞雁滩聚合物驱转后续水驱 FYC12610x4 FYC1268G6 FYC12610 6
4 河口埕东东区馆上 CDC6 13 CDC6 19 CDC6 14
65~79
5 孤岛中一区 Ng3(6 13井区) GD1 6 13 GD1 7XNB11 GD1 8 313
6 孤岛中二南 Ng1+2 GD2 22 222 GD2 26 18 GD2 26 20
7 孤岛西区 Ng3 4聚驱后续水驱 GDX4 17 GDX6 16 GDX5 11
79~95
8 正理庄通 16块沙二下 ZL11X101 ZL13C92 ZL13X91
9 孤岛河滩油田沙二上 HT24 7 HT24 55 HT24 12
10 罗家油田罗 9 LIL9 4 3 LIL9 6 G4 LIL9 4 4
11 罗家油田罗 17 10块 LIL17 5 LIL17 10 LIL17 2
1􀆰 2  模拟培养方法
利用 Hungate厌氧操作平台,取 250 mL油水井
采出液于厌氧瓶中,通入 N2置换 O2,依次加入 Na2S
溶液(50 g / L,维持低氧化还原电位)、维生素溶液和
微量元素溶液,分别加入 H2 / CO2、乙酸钠和淀粉,根
据不同区块的温度条件,分别置于 55、70和 90 ℃条
件下培养。
1􀆰 3  分析检测方法
1􀆰 3􀆰 1  气体组分测定
采用 GC 2010型气相色谱(日本岛津公司)测
定气体组分中甲烷含量。 安装有 TCD 检测器、
Porapak Q不锈钢填充柱的岛津 GC 2010,进样口、
柱箱和检测器的温度分别是 50、50和 70 ℃,载气为
高纯 H2(99􀆰 999%),流速为 50 mL / min。 以 N2、CH4
31  第 3期 冯  云等:中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厌氧激活
和 CO2混合气作为标准气(三者体积比为 29􀆰 96 ∶
39􀆰 99 ∶ 30􀆰 05),进样量为 0􀆰 2 mL,采用面积归一化
测定甲烷相对百分含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nRT) 换算成气体物质的量。
1􀆰 3􀆰 2  样品 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为减少样品中原油对菌体的吸附,离心前先在
样品中加入石油醚,搅拌静置后取下层水相,12 000
r / min、4 ℃高速离心 15 min,收集底部菌体沉淀。
样品菌体 DNA 的提取利用 AxyPrep 基因组提取试
剂盒。 提取后的 DNA 利用 nanodrop 进行浓度检测
后用于细菌 16S 扩增[9-10],所有样品送至华大基因
进行 16S rDNA V4区高通量测序及后续生物信息学
分析,解析其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信息。
2  结果与讨论
2􀆰 1  不同区块内源微生物厌氧产甲烷潜力评价
将收集到的水井和油井的采出液中分别添加
H2 / CO2、乙酸钠和淀粉作为激活剂碳源,分别在 55、
70和 90 ℃条件下厌氧静置培养,通过气相色谱测
定气体组分中甲烷的含量。 培养后分析不同区块
的油藏微生物厌氧激活后产甲烷气潜力,结果见
图 1。
图 1  各区块内源微生物厌氧激活产甲烷潜力
Fig􀆰 1  Methane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endogenous
microbial by anaerobic activation in each block
由图 1可知:油藏温度低于 79 ℃的区块中,内源
微生物普遍被激活,并能代谢产甲烷气;而温度范围
在 79~95 ℃的区块中,只有孤岛河滩油田沙二上和
罗 17 10块的水井具有微弱的产甲烷潜力,而正理
庄通 16块沙二下、罗家油田罗 9、罗家油田罗 17 10
块的实验中均不能通过厌氧激活内源微生物来代谢
产气。 此外,在所有能代谢产甲烷气的区块中,当以
H2 / CO2作为激活剂碳源时,能激活较多区块的油水
井,且甲烷产量都显著高于乙酸钠和淀粉,这表明中
高温油藏内产甲烷古菌以氢营养型为主。
2􀆰 2  激活剂对厌氧激活产甲烷能力的影响
考察不同激活剂对厌氧激活产甲烷能力的影
响,结果见图 2。 由图 2 可知:以 H2 / CO2为激活剂
碳源,大部分区块的内源微生物被有效激活,产甲
烷速率较快,普遍能达到 500 ~ 1 000 μmol / ( g·d),
最快能达到 1 500 μmol / (g·d);添加乙酸钠的甲烷
产生速率在 200~350 μmol / (g·d)之间,且能激活的
区块较少,仅有 3 个区块的两口油井和两口水井检
测到甲烷气,而添加淀粉组的甲烷产生速率普遍低
于 200 μmol / (g·d),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在中高温油
藏中氢营养型产甲烷菌的活性高于乙酸营养型产
甲烷菌。 通过厌氧激活,发现不添加激活剂的油 /
水井几乎都检测不到甲烷的产生(数据未显示),并
且添加的激活剂中碳源不同,其甲烷产生速率也存
在明显差异。
图 2  各区块在不同激活剂条件下的产甲烷速率
Fig􀆰 2  Methane production rate of each block
under different activator
综合图 1和图 2分析可知,正理庄正南沙一、飞
雁滩、孤岛中一区 Ng3(6 13 井区)和孤岛河滩油
田沙二上这 4个区块的内源微生物具有较好的产气
41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4卷 
潜力,可作为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的候选区块。
2􀆰 3  激活剂对内源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不同区块激活后产甲烷潜力存在明显差异,主
要是不同区块油 /水井中内源微生物群落差异造成
的,因此进一步对产甲烷潜力较高的正里庄正南高
26块激活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以分析
原始油 /水样和添加不同激活剂的实验组之间细菌
和古菌群落组成的差别。
2􀆰 3􀆰 1  不同激活剂对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首先考察不同激活剂对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
果见图 3。 由图 3可知:正里庄正南区块的原始油水
井样品中优势古菌类群是 Methanobacterium,在水井
中的丰度高达 76􀆰 7%,油井中的丰度为 31􀆰 1%~
37􀆰 0%,其次是 Fervidicoccus 和 Methanosaeta。 在添加
以 H2 / CO2为碳源的激活剂后,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
Methanobacteriu成为群落中的绝对优势菌,丰度明显
上升到 88􀆰 4%~91􀆰 4%,这表明Methanobacterium是转
化利用 H2 / CO2的主要功能菌,不能利用乙酸产甲
烷[11]。 而在添加乙酸钠的实验组中,只有水井和油
井 2可以产生甲烷,油井 2中 Methanosaeta 的丰度最
高(50􀆰 6%),Methanosaeta 可以直接裂解乙酸产生甲
烷[12-13]。 在淀粉作为激活剂的实验组中,只有水井
和油井 2 中检测到产生的甲烷,优势菌群均是
Methanobacterium,丰度分别是 45􀆰 1%和 72􀆰 1%,这表
明淀粉转化为甲烷的主要途径也是通过氢营养型产
甲烷古菌完成。
图 3  正理庄正南高 26块不同激活条件下的古菌群落结构
Fig􀆰 3  Archae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Zhengli Zhuang south block under different activator
2􀆰 3􀆰 2  不同激活剂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再次考察不同激活剂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
响,结果见图 4。 由图 4 可知:在正理庄正南高
26 块的原始油水样中,优势菌都是 Pseudomonas
( 20􀆰 2% ~ 47􀆰 9%), 水 井 中 的 优 势 菌 还 有
Marinobacterium ( 15􀆰 7%) 、 Petrobacter ( 6􀆰 4%) 和
Deferribacter( 5􀆰 4%) ,油井 1 中的优势菌还有
Deferribacter(14􀆰 7%) 。
不同激活剂在油水样中所激活的细菌不同,
H2 / CO2和淀粉分别作为激活剂碳源时,油井中的
Thermotoga 普遍被激活,丰度分别为 11􀆰 9% ~
18􀆰 2%和 27􀆰 3%,而乙酸钠则主要激活了油井中的
Deferribacter(28􀆰 4%)。
此外,相同激活剂在同一区块的油井和水井中
所激活的细菌群落也存在明显差异。 当 H2 / CO2作
为 激 活 剂 时, 水 井 中 优 势 菌 群 分 别 为
Marinobacterium( 23􀆰 2%)、 Thermococcoides ( 18􀆰 3%)
和 Petrobacter(4􀆰 5%),而油井 1 和 2 中的共同细菌
类 群 是 Thermotoga ( 11􀆰 9% ~ 18􀆰 2%), 此 外
Fervidobacterium(11􀆰 4%)还是油井 2 中的优势细菌
类群之一,在油井 1中也存在一定丰度的 Petrobacter
(4􀆰 8%)。
51  第 3期 冯  云等:中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厌氧激活
图 4  正理庄正南高 26块不同激活条件下的细菌群落结构
Fig􀆰 4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Zhengli Zhuang south block under different activator
3  结论
对胜利油田 11 个中高温油藏共 33 口油(水)
井样品开展了厌氧激活和产气分析研究,发现低于
79 ℃的油藏,其内源微生物普遍能被激活并代谢产
甲烷气,而高于 79 ℃时无明显甲烷气产生。 正理庄
正南高 26、飞雁滩区块、孤岛中一区 Ng3(6 13 井
区)和孤岛河滩油田沙二上中的内源微生物具有较
好产气潜力,可作为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的候选
区块。
厌氧激活研究表明,不同油水井中微生物产甲
烷的速率不同,说明在油水井中微生物代谢活性存
在显著差异,以 H2 / CO2作为激活剂碳源时,最大产
甲烷速率可达 1 500 μmol / (g·d),明显高于乙酸钠
和淀粉,这说明中高温油藏中产甲烷古菌以氢营养
型甲烷菌为主导。
考察正理庄正南的古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变
化发现,添加不同激活剂后,氢营养型产甲烷菌
Methanobacterium演变为绝对优势菌群。 另外,添加
的激活剂不同,所激活的优势细菌类群不同,正理
庄正南高 26块不同油井在相同的激活条件下,其优
势细菌类群趋向于一致,但油井和水井中优势菌群
存在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 1 ]  程杰成,王德民,李群,等.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动
态特征[J] .石油学报,2002,23(6):37⁃40.
[ 2 ]   王修垣.俄罗斯利用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进展[ J] .微
生物学通报,1995,22(6):383⁃384.
[ 3 ]   汪卫东.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J] .石油勘探
与开发,2002,29(6):87⁃90.
[ 4 ]   汪卫东,魏斌,谭云贤,等.微生物采油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
题[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6):88⁃91.
[ 5 ]   程海鹰,王修林,徐登霆,等.内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实验研
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1):91⁃94.
[ 6 ]   宋智勇,郭辽原,袁书文,等.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的调堵及
种群分布[J] .石油学报,2010,31(6):975⁃979.
[ 7 ]   冯庆贤,向廷生,NAZINA T N,等.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及其提
高采收率潜力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4):496⁃501.
[ 8 ]   包木太,孔祥平,宋永亭,等.胜利油田 S12块内源微生物群落
选择性激活条件研究[ J]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28(6):44⁃48.
[ 9 ]   王慧,宋智勇,郝滨,等.微生物驱产出液群落结构与现场生
产动态的关系[J] .石油学报,2013,34(3):535⁃538.
[10]   BAO M,LIU T,CHEN Z,et al. A laboratory study for assessing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 J] . Energy Sources, 2013, 35
(22),2141⁃2148.
[11]   SCHIRMACK J,KAI M,GANZERT L, et al. Methanobacterium
movilense sp.nov.,a hydrogenotrophic,secondary alcohol utilizing
methanogen from the anoxic sediment of the subsurface lake in
Movile Cave,Romania[ J] .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2014,64:
522⁃527.
[12]   PATEL G, SPROTT G. Methanosaeta concilii gen. nov., sp. nov.
( "Methanothrix concilii " ) and Methanosaeta thermoacetophila
nom.rev., comb.nov.[J].Int J Syst Bacteriol,1990,40(1):79⁃82.
[13]   ZHENG D,RASKIN L.Quantification of Methanosaeta species in
anaerobic bioreactors using genus⁃ and species⁃specific
hybridization probes[J] .Microbl Ecol,2000,39(3):246⁃262.
(责任编辑  荀志金)
61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