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Optimization of fed-batch fermentation for Thermomyces lanuginosus lipase production with recombinant Eschericha coli

重组大肠杆菌产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分批补料发酵工艺



全 文 :第 13卷第 2期
2015年 3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 13 No􀆰 2
Mar􀆰 2015
doi:10􀆰 3969 / j􀆰 issn􀆰 1672-3678􀆰 2015􀆰 02􀆰 002
收稿日期:2014-03-13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社会发展项目(2012C03005 2)
作者简介:马红叶(1986—),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生物技术;郑裕国(联系人),教授,E⁃mail:zhengyg@ zjut.edu.cn
重组大肠杆菌产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
分批补料发酵工艺
马红叶,郑仁朝,赵川东,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研究所 教育部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工程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32)
摘  要:为了获得低成本的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TLL),在 5 L 发酵罐发酵中对工程菌 E􀆰 coli BL21 (DE3) /
pET28b TLL的分批补料发酵工艺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补料培养基,采用溶氧(DO)反馈补料
策略进行补料,当 OD600 = 60时降温至 28 ℃,分 2次加入终质量浓度为 30 g / L乳糖进行诱导表达。 优化后 TLL的
表达量提高到 798􀆰 5 U / L,是优化前的 2􀆰 4倍。 本研究为规模化发酵重组菌生产 TLL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分批补料;发酵;大肠杆菌
中图分类号:Q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5)02-0009-04
Optimization of fed⁃batch fermentation for Thermomyces lanuginosus lipase
production with recombinant Eschericha coli
MA Hongye,ZHENG Renchao,ZHAO Chuandong,ZHENG Yuguo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Bioconversion and Biopurifi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32,China)
Abstract:To establish cost⁃effective Thermomyces lanuginosus lipase ( TLL) production process, fed⁃
batch fermentation of the recombinant Eschericha coli BL21 (DE3) / pET28b⁃TLL was optimized in a 5⁃L
bioreactor. The fed⁃batch medium with glucose as the main carbon source was fed by dissolved oxygen
(DO) feedback method. The temperature was lowered down to 28 ℃ until the optical density at 600 nm
reached about 60. And lactose was added twice at a final concentration of 30 g / L to induce expression.
Under 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the volumetric activity of TLL reached 798􀆰 5 U / L that was 2􀆰 4⁃fold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optimization. This findings will provide basis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TLL.
Keywords:Thermomyces lanuginosus lipase;fed⁃batch culture;fermentation;Eschericha coli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 ( Thermomyces
lanuginosus lipase,TLL)是一种嗜碱性、热稳定脂肪
酶,其最适反应温度为 60 ℃ [1]。 TLL与其他嗜热真
菌脂肪酶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2]。 目前,TLL
已被 Novozymes 公司制成商品化脂肪酶 Lipolase􀳏
和 Lipozyme TL IM􀳏 ,广泛应用于食品、洗涤、生物
柴油和精细化学品等领域[2-3]。 近年来,随着绿色
制药的兴起,TLL 在手性医药中间体制备中的应用
越来越多,如利用 Lipolase􀳏 选择性水解外消旋 2
羧乙基 3 氰基 5 甲基己酸乙酯(CNDE)合成
(3S) 2 羧乙基 3 氰基 5 甲基己酸,用于普瑞
巴林的生产[4]。
由于 TLL商品化酶价格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
了其大规模应用。 通过前期研究,笔者所在课题组
成功实现了 TLL 在大肠杆菌中的活性表达,并优化
了其在摇瓶中的表达条件[5]。 分批补料技术通过
控制培养过程基质浓度,解除细胞生长底物抑制,
实现工程菌的高密度生长与目标酶的高表达,已成
为微生物发酵工艺研究和工业化应用的重要策略
之一[6-7]。
本研究中,笔者采用分批补料培养技术,在 5 L
发酵罐中对基因工程菌 E􀆰 coli BL21 ( DE3 ) /
pET28b TLL分批补料培养工艺进行研究,优化培
养控制条件,以期实现 TLL 的高表达,用于水解
CNDE制备普瑞巴林手性中间体。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菌种
从 Thermomyces lanuginosus ZJB09222 中克隆获
得的 TLL基因,插入 pET28b的 NcoⅠ和 Xho Ⅰ酶切
位点之间,构建基因工程菌 E􀆰 coli BL21 ( DE3) /
pET28b TLL[5]。
1􀆰 1􀆰 2  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g / L):蛋白胨 10、酵母粉 5、NaCl
10、琼脂粉 20。
种子培养基(g / L):蛋白胨 10、酵母粉 5、NaCl
10,pH 7􀆰 0 。
产酶培养基( g / L):蛋白胨 7、酵母粉 8、甘油
3、K2HPO4 2、MgSO4·7H2O 2、NaCl 1;pH 7􀆰 0。
补料培养基 A(g / L):甘油 100、酵母粉 25、蛋白
胨 25、MgSO4·7H2O 10、KH2PO4 7、NaCl 5。
补料培养基 B(g / L):甘油 100、酵母粉 50、蛋白
胨 5、MgSO4·7H2O 10、KH2PO4 7、NaCl 5。
补料培养基 C ( g / L) :葡萄糖 500、酵母粉
50、蛋 白 胨 75、 MgSO 4·7H 2 O 7、 柠 檬 酸 3、
KH 2PO 4 7、 ( NH 4) 2SO 4 5、 Na2HPO 4·12H 2O 3、
MgCl2 5、NH 4Cl 0􀆰 1。
1􀆰 1􀆰 3  仪器与设备
GC 14C型气相色谱仪,岛津苏州仪器有限公
司;DU 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Beckman Coulter有
限公司;RALFplus 5L 生物反应器,上海宝兴生物
器材有限公司;SBA40E 型生物传感器分析仪,山东
省生物科学研究所。
1􀆰 2  培养方法
1􀆰 2􀆰 1  种子液培养
从活化斜面挑取菌落接种至 LB 培养基(含终
质量浓度为 50 μg / mL 的卡那霉素)中,37 ℃、150
r / min振荡培养 8 h,作为种子液。
1􀆰 2􀆰 2  初始发酵培养条件
种子液按 2%(体积分数)的接种量接入装有
2􀆰 5 L基础发酵培养基的 5 L发酵罐中,在 37 ℃、搅
拌速率 500 r / min、通气量 2 L / min 条件下发酵。 当
OD600达到一定值时,降温至 28 ℃,加入乳糖进行
诱导。
1􀆰 3  分析方法
1􀆰 3􀆰 1  菌体干质量和葡萄糖含量测定
发酵过程中通过测定 600 nm 下的吸收值
OD600,并根据菌体生物量(DCW)(y)与 OD600(x)线
性回归方程为 y = 0􀆰 061 6+0􀆰 036 6x(R2 = 0􀆰 997 1)
得到菌体生物量;发酵液中葡萄糖含量使用生物传
感器分析仪测定。
1􀆰 3􀆰 2  酶活测定
以 CNDE为底物,检测水解产物 2 羧乙基 3
氰基 5 甲基己酸的生成量测定大肠杆菌全细胞的
TLL活力。 将 10 mL发酵液离心,得到菌体,转移至
转化瓶,用 10 mL Tris HCl 缓冲液(50 mmol / L,pH
8􀆰 0)悬浮细胞,加入 150 mmol / L 醋酸钙解除产物抑
制[4]。 置于 40 ℃ 水浴摇床,加入 100 mmol / L
CNDE,150 r / min,反应 60 min后取样。 样品经乙酸
乙酯萃取,有机相用于气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
Astec CHIRALDEX G TA (30 m × 0􀆰 25 mm,0􀆰 25
μm),柱温为 135 ℃,检测器和进样口温度均为
220 ℃ [8]。
酶活(U)单位定义:在 pH 8􀆰 0,40 ℃条件下,每
分钟水解 CNDE产生 1 μmol (3S) 2 羧乙基 3
氰基 5 甲基己酸所需的酶量定义为 1 个酶活
单位。
2  结果与讨论
2􀆰 1  补料培养基对菌体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分别以葡萄糖补料培养基和甘油补料培养基
进行补料分批发酵,考察不同补料培养基对工程菌
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见图 1。 由图 1 可
知:补料培养基 A 和 B 均以甘油为碳源,但氮源含
量不同,菌体生长速度较慢,发酵后期出现菌体自
溶现象,菌体量较低,分别为 16􀆰 5 和 18􀆰 4 g / L。 补
01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料培养基 C以葡萄糖作为碳源,发酵前期菌体生长
速度较快,整个发酵过程菌体持续生长,未出现菌
体自溶,菌体密度比以甘油为碳源时高,且脂肪酶
比酶活(496􀆰 3 U / L)也高于以甘油做碳源的补料培
养基 A(339􀆰 0 U / L)和 B(402􀆰 1 U / L)。 其原因可
能是菌体代谢甘油效率低,无法满足菌体生长需
要,菌体量较低。 此外,发酵过程中甘油残留量高,
导致发酵液黏度系数上升,供氧不足,菌体出现自
溶。 综合考虑培养基成本和脂肪酶表达量,选择补
料培养基 C进行流加补料。
图 1  补料培养基对细胞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fed⁃batch medium on cell
growth and lipase production
2􀆰 2  补料控制工艺对菌体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发酵过程中 pH 和溶解氧(DO)受菌体代谢基
质影响,当发酵液的 pH和溶解氧过高或过低时,均
会抑制菌体的生长代谢和表达[9]。 根据分批补料
培养不同控制方式特点[10-11],选择在 pH 7􀆰 2 时进
行 pH反馈流加补料,当发酵液 pH 低于 7􀆰 2 时,便
以一定的速率及时补入补料培养基;溶氧反馈补料
则控制 DO为 50%,当 DO大于 50%时,流加补料培
养基,降低搅拌转速,维持 DO 的稳定。 考察 pH 反
馈流加和溶氧反馈流加 2种补料策略对菌体生长及
酶表达的影响,结果分别见图 2和图 3。
由图 2和图 3可知:pH反馈补料(图 2)和溶氧
反馈补料(图 3)均维持葡萄糖浓度在较低水平,减
弱葡萄糖效应,实现脂肪酶的高效表达。 溶氧反馈
补料时,菌体量和比酶活分别为 26􀆰 9 g / L 和 501􀆰 7
U / L,均优于 pH反馈补料时的菌体量(23􀆰 1 g / L)和
比酶活(435􀆰 3 U / L)。 因此选择控制溶氧进行分批
补料培养。
2􀆰 3  诱导时机对菌体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前期研究表明,当 E􀆰 coli BL21 (DE3) / pET28b
图 2  pH反馈补料对细胞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Fig􀆰 2  Effects of pH feed⁃back controlled substrate feeding
on cell growth and lipase production
图 3  溶氧反馈补料对细胞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dissolved oxygen feed⁃back controlled
substrate feeding on cell growth and lipase
production
TLL的 OD600大于 70时进行诱导,细胞生长速率和酶
活较低,在乳糖诱导终质量浓度为 15 g / L条件下,对
诱导时机(OD600分别为 20、40和 60)进行优化,结果
见图 4。 图 4可知:菌体生物量和体积酶活均随诱导
时菌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选择在 OD600 = 20诱导
时,所得到的菌体生物量和比酶活最低,分别仅为
25􀆰 8 g / L 和 496􀆰 5 U / L;OD600 = 60诱导时,菌体生物
量(31􀆰 6 g / L)和比酶活(566􀆰 9 U / L)均达最大值。 综
合菌体生物量和脂肪酶表达量,选择在菌体密度
OD600 =60时诱导。
2􀆰 4  诱导剂浓度对菌体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在重组菌发酵过程中,诱导剂浓度过高或过低均
不利于宿主细胞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 一定范围内,
目的蛋白表达与诱导剂浓度成正比。 诱导剂浓度对
工程菌生长的影响见图 5。 由图 5可知:选择乳糖质
量浓度 10和 20 g / L 进行诱导时,诱导剂浓度不足,
不能充分诱导蛋白表达,发酵终期,比酶活分别为
571􀆰 3 U / L 和 645􀆰 7 U / L;当诱导剂质量浓度为 30
g / L时,比酶活可达 726􀆰 3 U / L,继续提高乳糖诱导质
量浓度至 40 g / L时,诱导剂浓度过大抑制菌体生长,
11  第 2期 马红叶等:重组大肠杆菌产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分批补料发酵工艺
图 4  诱导时机对菌体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Fig􀆰 4  Effects of induction time on cell growth
and lipase production
目的蛋白表达降低,比酶活仅为 652􀆰 1 U / L。 因此,选
择乳糖质量浓度为 30 g / L进行诱导。
图 5  诱导剂浓度对细胞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Fig􀆰 5  Effects of induction concentration on cell growth
and lipase production
2􀆰 5  诱导方式对工程菌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为了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提高重组菌的产酶
效率,考察乳糖添加次数对工程菌生长和脂肪酶表
达的影响,结果见图 6。 由图 6 可知:一次性加入乳
糖诱导时,造成诱导强度过大,对宿主菌造成代谢负
担,发酵结束时 OD600为 103􀆰 1,比酶活仅为 721􀆰 5
U / L。 采用分 3次加入乳糖的诱导效果更低(OD600
97􀆰 7,比酶活 589􀆰 9 U / L),可能是分次加入时乳糖
诱导强度不够,影响了目的基因的表达。 而分 2 次
加入诱导剂更有利菌体生长和脂肪酶的表达,
OD600为 106􀆰 2,比酶活达到 792􀆰 4 U / L。
图 6  诱导方式对细胞生长和脂肪酶表达的影响
Fig􀆰 6  Effects of induction methods on cell growth
and lipase production
2􀆰 6  优化后的分批补料发酵
通过对补料培养基、补料方法、诱导等条件进
行优化,最终确定 5 L发酵罐中分批补料发酵工艺:
溶氧反馈 分批补料发酵,选择补料培养基 C 进行
分批补料,当 DO高于 50%时,补料泵以 10 mL / min
速率进行补加补料培养基,当 DO低于 50%时,停止
补加。 菌体生长阶段温度控制在 37 ℃,12 h后降温
至 28 ℃诱导表达,分别在 12 h 和 18 h 时加入 45 g
乳糖,使诱导剂终质量浓度为 30 g / L,26 h 时终止
发酵。 发酵过程中通过流加 20%氨水控制 pH 为
7􀆰 2。 图 7 显示了发酵过程中的 pH、残糖(RSC)、
DO、比酶活及 OD600变化。 由图 7 可知:发酵终期菌
体生物量为 38􀆰 4 g / L,比酶活为 798􀆰 5 U / L,与优化
图 7  工程菌溶氧反馈分批补料发酵过程
Fig􀆰 7  Fermenta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bacteria with DO feed⁃back controlled substrate feeding
(下转第 18页)
21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spectrometry after Kjeldahl digestion[ J] .Polymer Testing,2011,
30(7):773⁃778.
[11]   Khoshnoodkia M, Mohseni H, Rahmani O, et al. TOC
determination of Gadvan formation in South Pars gas field,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geochemical data[ J] .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78(1):119⁃130.
[12]   许海,王洁琼,徐俊,等.土壤重金属测定中不同消解方法的
比较[J] .常州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4):70⁃74.
[13]   Faraji M,Yamini Y,Saleh A,et al. A nanoparticle⁃base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procedure followed by flow injec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to determine some
heavy metal ions in water samples[ 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0,659(1):172⁃177.
[14]   南艳艳,邹华,严群,等.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初步研究[ J]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26(6):64⁃68.
[15]   Zhong W,Zhang Z,Qiao W,et al. RETRACTED:comparison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etreatment of corn straw for biogas
production by anaerobic digestion[ J] .Renewable Energy,2011,
36(6):1875⁃1879.
[16]   郭小品,毕东苏.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及其
资源化研究进展 [ J ]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 20 ):
10669⁃10671.
[17]   刘荣厚,郝元元,武丽娟.温度条件对猪粪厌氧发酵沼气产气
特性的影响[J] .可再生能源,2006(5):32⁃35.
[18]   胡术龙.秦毓茜.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氮、磷的释放及其
回收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3):
105⁃107.
[19]   毕东苏,郑广宏,陆烽.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氮的转化规
律与计量关系[J] .生态环境,2008,17(4):1403⁃1406.
[20]   沈晓南,谢经良,阚薇莉,等.厌氧消化后污泥中的重金属形
态分布[J]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11):51⁃52.
[21]   张志凡,王光辉,于冰,等.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稳定性的研究
[J] .矿冶,2007,16(3):69⁃72.
[22]   D browska L,Rosińska A. Change of PCBs and forms of heavy
metals in sewage sludge during 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J] .Chemosphere,2012,88(2):168⁃173.
(责任编辑  周晓薇)
􀤌􀤌􀤌􀤌􀤌􀤌􀤌􀤌􀤌􀤌􀤌􀤌􀤌􀤌􀤌􀤌􀤌􀤌􀤌􀤌􀤌􀤌􀤌􀤌􀤌􀤌􀤌􀤌􀤌􀤌􀤌􀤌􀤌􀤌􀤌􀤌􀤌􀤌􀤌􀤌􀤌􀤌􀤌􀤌􀤌􀤌
(上接第 12页)
前的菌体量 16􀆰 6 g / L,比酶活 339􀆰 0 U / L相比,优化
后的分批补料发酵工艺明显提高了菌体量和和比
酶活(2􀆰 4倍),为生物酶法制备普瑞巴林关键中间
体奠定了基础。
3  结论
通过对 E􀆰 coli BL21 (DE3) / pET28b TLL 在 5
L发酵罐中分批补料发酵工艺的优化,最终确定溶
氧反馈补料的控制工艺。 选择葡萄糖为碳源的补
料培养基进行补料,诱导时机为 OD600 = 60,2 次分
批加入终质量浓度为 30 g / L 乳糖进行诱导。 在优
化后发酵条件进行分批补料发酵,TLL 的比酶活由
优化前的 339􀆰 0 U / L 提高到 798􀆰 5 U / L,是优化前
的 2􀆰 4倍。
参考文献:
[ 1 ]  Arima K,Liu W H,Beppu T.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lipolytic and thermophilic fungus[ J] .Agric Biol Chem,1972,36
(11):1913⁃1917.
[ 2 ]   Singh S, Madlala A M, Prior B A. Thermomyces lanuginosus:
properties of strains and their hemicellulases[J] .FEMS Microbiol
Rev,2003,27(1):3⁃16.
[ 3 ]   Fernandez⁃Lafuente R.Lipase fromThermomyces lanuginosus:uses
and prospects as an industrial biocatalyst [ J] . J Mol Catal B:
Enzymatic,2010,62(3 / 4):197⁃212.
[ 4 ]   Martinez C A, Hu S, Dumond Y, et al. Devolopment of a
chemoenzymatic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Pregabalin [ J] . Org
Process Res Dev,2008,12(3):392⁃398.
[ 5 ]   雷 丽 华, 郑 仁 朝, 柳 志 强, 等. Thermomyces lanuginosus
ZJB09222脂肪酶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J] .食品
与发酵工业,2012,38(5):56⁃60.
[ 6 ]   Salehmin M N I,Annuar M S M,Chisti Y.High cell density fed⁃
batch ferment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microbial lipase[ J] .
Biochem Eng J,2014,85(15):8⁃14.
[ 7 ]   Lee J,Lee S Y,Park S,et al. Control of fed⁃batch fermentations
[J] .Biotechnol Adv,1999,17(1):29⁃48.
[ 8 ]   Li X J,Zheng R C,Ma H Y,et al. Engineering of Thermomyces
lanuginosus lipase Lip:creation of novel biocatalyst for efficient
biosynthesis of chiral intermediate of Pregabalin [ J ] .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13,98(6):2473⁃2483.
[ 9 ]   Tashiro Y,Takeda K,Kobayashi G,et al.High butanol production
by Clostridium saccharoperbutylacetonicum N1⁃4 in fed⁃batch
culture with pH⁃stat continuous butyric acid and glucose feeding
method[J] .J Biosci Bioeng,2004,98(4):263⁃268.
[10]   丛春水,苏志国,邓继先.重组大肠杆菌的分批补料培养方法
[J] .微生物学杂志,1998,18(4):44⁃47.
[11]   Salehmin M, Annuar M, Chisti Y. High cell density fed⁃batch
fermentations for lipase production:feeding strategies and oxygen
transfer[J] .Bioproc Biosyst Eng,2013,36(11):1527⁃1543.
(责任编辑  荀志金)
81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