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qui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pan style="font-style: italic;">Amanita verna-文献传递-植物通论文库
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Liqui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manita verna

白毒鹅膏菌液体培养特性及不同生长时期胞外酶活性



全 文 :第7卷第4期
2009年7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JournalofBioprocessEngineering
Vol.7No.4
July2009
doi:10.3969/j.issn.1762-3678.2009.04.008
收稿日期:2008-10-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384)
作者简介:吕新萍(1983—),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方向:酶工程学;朱启忠(联系人),教授,Email:hzzqz@sdu.edu.cn
白毒鹅膏菌液体培养特性及不同
生长时期胞外酶活性
吕新萍,朱启忠,董翠玲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海洋学院,威海 264209)
摘 要: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液体培养基培养白毒鹅膏菌,测定培养过程中的pH变化、蛋白质含量2项生理指标
与6种胞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6种胞外酶均有酶活,但不同酶的活性差异较大,产酶高峰也
不尽相同,淀粉酶于第5d达到峰值(198U);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和滤纸纤维素酶的酶活变化趋势相
近,分别为199、199、198U;愈创木酚氧化酶与邻苯二酚氧化酶的酶活分别在第10d、第11d达到峰值,分别为182、
58U。蛋白含量和pH随时间变化,且与酶活力有关。
关键词:白毒鹅膏菌;液体培养;胞外酶
中图分类号:Q9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09)04-0036-04
LiquidculturalcharacteristicsofAmanitavernaandits
productionofextracelularenzymes
LXinping,ZHUQizhong,DONGCuiling
(ColegeofOcenographicalScience,WeihaiBranchofShandongUniversity,Weihai264209,China)
Abstract:Dynamicvariationsoftwophysiologicalindicesandactivitiesofsixkindsofextracelularenzymesdur
ingthepotatodextroseyeastmediumliquidcultureofAmanitavernaweremeasured.Theresultshowedthatdur
ingthewholeculturethesixenzymeshaveactivities.Theirproductionpeakswerealsodiferent.Amylasereached
thepeakinthefifthday(198U).Enzymeactivitiesoncarboxymethylcelulase,microcrystalinecelulase,and
filterpapercelulaseshowedsimilartrends(199U,199U,198U).Guaiacoloxidaseandcatecholoxidaseactivity
reachedthemaximapeakinthe10thday,andthe11thday(182U,58U),respectively.Theconcentrationofthe
proteinandpHvaluechangedwiththetimeanditisrelativewiththefermentation.
Keywords:Amanitaverna;liquidculture;extracelularenzyme
  白毒鹅膏菌(Amanitaverna)又名白毒伞、白帽
菌(四川)、白罗伞(云南)、白鹅膏、春生鹅膏,属鹅
膏菌科鹅膏菌属,属树木的外生菌根菌[1-2]。早在
1895年,Patouilard就对我国四川的白毒鹅膏菌作
过记载[3]。鹅膏菌属菌类,价值大、应用范围广,在
生物防治、开发新特效药如抗肿瘤药、抗菌及抗病
毒药、镇静或麻醉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尤其是抗菌药物的筛选,目前已将 Amanita作为首
选研究对象。
白毒鹅膏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的特性及胞外
酶活性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白毒鹅膏
菌液体培养过程中的胞外蛋白含量、pH、胞外酶活
性(羧甲基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
酶、淀粉酶、滤纸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等8项
指标进行了连续16d的定时测定,为其生理生化研
究及其进一步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菌种
白毒鹅膏菌(Amanitaverna)菌株由山东威海玛
珈山上一木桩采集并分离培养而来。
1.1.2 固体培养基(g/L)
马铃薯 200,葡萄糖 20,琼脂 20,KH2PO43,
MgSO415,VB001。
1.1.3 液体培养基(g/L)
马铃薯200,葡萄糖 20,酵母膏 5,KH2PO43,
MgSO415,VB001。
1.2 菌丝体培养方法
向装有5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接
入28℃培养6d的平板菌种(用无菌打孔器打成
10mm菌片)3片,28℃、110r/min,恒温振荡培养。
1.3 分析方法
1.3.1 粗酶液制备
从菌丝培养之日起,每天定时准确量取10mL
培养液,4000r/min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粗
酶液。
1.3.2 酶活测定[4]
酶活定义:以每 mg蛋白每 min使 OD值增加
0001作为一个酶活单位(U)。
1.3.3 pH测定
采用PHS 3C数字酸度计测定。
1.3.4 胞外蛋白含量的测定[5]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胞外蛋白含量。取质量浓
度(mg/mL)为001、002、004、006、008、01的
牛乳清蛋白溶液各008mL,蒸馏水002mL,加入
5mL考马斯亮蓝溶液,充分混匀,2min后于595nm
测定光吸收值,作标准曲线。
以01mL蒸馏水作空白对照,取培养液
008mL,蒸馏水002mL,考马斯亮蓝5mL,测
595nm处的吸收值,每组3个重复,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毒鹅膏菌液体培养生长规律
采用优化的培养基和工艺条件,考察白毒鹅膏
菌液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的变化与胞外蛋白含
量,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图1 发酵液pH随时间变化
Fig.1 pHoffluidmediumwithtime
图2 胞外蛋白质随时间变化
Fig.2 Changesofextracelularproteinwithtime
  由图 1可知,培养基中 pH变化不大(552~
656),说明白毒鹅膏菌在液体发酵中很少产生酸
类或碱类物质,喜欢生长在偏酸的环境。
胞外蛋白质是菌丝体生长过程中产生并分泌
到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水解酶,如淀粉酶、纤维素酶、
蛋白酶以及木质素降解酶等。因此,液体培养过程
中胞外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变化(图2)表明了菌丝体
生长过程中胞外酶的种类及数量的变化,也说明菌
丝体生长过程中对外界有机营养物分解利用能力
的变化[6]。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蛋白质量
浓度在 1~8d时由 956mg/mL内迅速增为
1719mg/mL,随后增长缓慢。到第11d蛋白质含
量达到最大,此后基本稳定。
2.2 白毒鹅膏菌产淀粉酶能力
微生物的酶几乎都是分泌性的,而其淀粉酶以
Ca2+为必需因子并作为稳定因子,既作用于直链淀
粉,亦作用于支链淀粉,具有重要意义。图3为白毒
鹅膏菌产淀粉酶的产酶曲线。
  由图3可知,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淀粉酶的活性
73 第4期 吕新萍等:白毒鹅膏菌液体培养特性及不同生长时期胞外酶活性
图3 淀粉酶活性随时间变化
Fig.3 Changesofdiastaseactivitieswithtime
在菌丝生长初期较高,第5d即出现产酶高峰(198
U),此后逐渐下降。说明白毒鹅膏菌在液体培养条
件下培养前期利用淀粉较多,而在生长后期利用淀
粉则较少。
2.3 白毒鹅膏菌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
和滤纸纤维素酶能力
  白毒鹅膏菌在培养条件下能产生羧甲基纤维
素酶(CMCase)、微晶纤维素酶(MCase)和滤纸纤维
素酶(FPase),具体情况见图4。
图4 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和滤纸
纤维素酶的活性随时间变化
Fig.4 ChangesofCMCase,MCase,and
FPaseactivitieswithtime
  由图4可见,液体培养过程中微晶纤维素酶、滤
纸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均出现了明显的
消长变化过程。滤纸纤维素酶活性高峰出现最早,第
6d即出现产酶高峰(199U)。羧甲基纤维素酶产酶
高峰出现在第7d(199U),且维持的时间很短,此后
迅速下降,在6~10d内酶活性一直很低。在第11d
又出现一个小高峰,这说明在该培养条件下,至少能
产生2种不同的半纤维素酶物质。微晶纤维素酶的
活性高峰也在第7d出现(198U),与羧甲基纤维素
酶活性相近,变化趋势也类似。
2.4 白毒鹅膏菌产愈创木酚和多酚氧化酶曲线
由图5可知:愈创木酚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的
活性高峰期到来较晚(愈创木酚氧化酶第12d,多
酚氧化酶第10d),要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
性降到较低水平时才出现,说明白毒鹅膏菌利用木
质素要比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晚[7]。白毒鹅膏菌液
体培养过程中愈创木酚氧化酶活性开始较低,10d
后迅速增高,到第 12d时达到峰值,其活性值从
176U增至182U,此后酶活性急速下降,到第16d时
降至141U。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整个液体培养过程
中活性较低,第10d为最大峰值(58U)。对整个液
体培养过程而言,与木质素降解相关的多酚氧化酶
活性并不高,而愈创木酚酶和漆酶(以前测得)活性
较高(182U,209U),说明白毒鹅膏菌在液体培养
过程中可以对木质素进行降解。
图5 愈创木酚氧化酶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Fig.5 Changesofguaiacoloxidaseandpolyphenol
oxidaseactivitieswithtime
3 结 论
从白毒鹅膏菌的产酶曲线来看:几种胞外酶中
酶的活性高峰期以淀粉酶最早(第5d),其次是纤
维素酶(第7d),最后是多酚氧化酶(第10d)和愈
创木酚氧化酶(第12d),这表明白毒鹅膏菌对培养
基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顺序为可溶性糖、淀粉、纤
维素、木质素。
从几种胞外酶的酶活高低来看,纤维素酶活性较
高(199U),可以利用它来降解纤维素进行生物转化,
这对于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粮食短缺均有重要
意义。同时愈创木酚酶活性也较高(182U),可以用
来降解木质素等物质。
参考文献:
[1] 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03.
[2] 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83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7卷 
[3] 何介元,杨仲业,毛朝明,等.白毒鹅膏菌人工驯化及毒力变异
试验[J].微生物学通报,2002,29(3):7072.
HeJieyuan,YangZhongye,MaoChaoming,etal.Amanitaver
na:cultivationandtoxicityvariationdetermine[J].JournalofMi
crobiology,2002,29(3):7072.
[4] 朱启忠.侧耳792几种胞外酶活性的测定比较[J].食用菌,
2006(5):78.
ZhuQizhong.Severalextracelularenzymeactivitycomparation
fromCitrinopileatus792[J].Mushroom,2006(5):78.
[5] 朱启忠.生物化学技术指南[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
版社,1995:3637.
[6] 胡景江,王俊明,张高伟,等.皱马鞍菌液体培养过程中胞外酶
及还原糖的动态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5,33(11):9497.
HuJingjiang,WangJunming,ZhangGaowei,etal.Helvelacrispa
courseofliquidcultureofextracelularenzymeandreducingsugar
ofthedynamicchanges[J].NorthwestAgri&ForesUniv:Natural
ScienceEdition,2005,33(11):9497.
[7] 王宜磊,刘兴坦.彩绒革盖菌漆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J].
生物技术,2002,10(6):1518.
WangYilei,LiuXingtan.CoriolusVersicolorChathamenzymepoly
phenoloxidaseactivitystudy[J].Biotechnology,2002,10(6):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
1518.
国外动态
法国开发出分子诊断检测新技术
法国技术人员开发出一种分子诊断检测技术,该技术可通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来预防宫颈癌。检测人
乳头瘤病毒的分子诊断技术可用来检测具有早期癌病变可能的子宫颈损伤。这些方法与细胞学检查(子宫
颈巴氏涂片)配合使用,有助于确定哪些妇女具有不正常的细胞学结果(ASCUS,即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
状细胞),然后再对这些妇女进行宫颈镜检查,切片化验,并进行治疗。
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推出的这种NucliSENSEasyQHPV试剂正是基于这种创新观念的检测方法,可以
从在全世界导致宫颈癌的5种最常见的人乳头瘤病毒(HPV16、HPV18、HPV31、HPV33和HPV45)当中直接
检测到高致癌风险的基因表达。利用这种特异的检测方法,医生便掌握了一种具有高度医学价值的检测技
术,从而大大改善对病人的治疗效果。
E6/E7mRNA检测的临床价值在医学界逐渐得到广泛的承认,丹麦最近已在全国性的宫颈癌筛查指南
当中写入了这种技术的使用。
乌克兰政府致力于扩大生物能源生产
2009年乌克兰将有一系列生物燃料企业投产。目前乌有50家生物燃料企业,可年产25万 t生物柴
油。计划在顿涅茨克州建设生物柴油厂,年产量为30万t;赫梅尔尼茨克州的一家公司引进捷克投资,改建
糖厂,可年产75万 t生物柴油。目前已有4家酒精生产厂转为生产生物乙醇,年产量达到36万 t。2009
年还有6家酒精企业将转向生产生物乙醇。其中,基辅州的一家名为“КоронАгро”的公司计划在切尔卡瑟
州建厂生产生物乙醇,年产量为30万t。
(朱宏阳)
93 第4期 吕新萍等:白毒鹅膏菌液体培养特性及不同生长时期胞外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