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2卷第 1期
2014年 1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 12 No 1
Jan 2014
doi:10 3969 / j issn 1672-3678 2014 01 009
收稿日期:2013-10-1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70740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BAD22B02);中科院科研装备
研制项目(YZ201138);青岛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13⁃1⁃4⁃196⁃jch)
作者简介:刘亚君(1983—),女,山东青岛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厌氧梭菌代谢工程改造及纤维小体结构与功能研究;崔 球(联系
人),研究员,E⁃mail:cuiqiu@ qibebt ac cn
典型产纤维小体梭菌的遗传改造及其在纤维素
乙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亚君,崔古贞,洪 伟,张 杰,崔 球
(中国科学院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 266101)
摘 要:以解纤维梭菌(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和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为代表的产纤维小体梭菌可
以直接完成从木质纤维素原料到乙醇的生物转化,是用于通过整合生物加工技术生产纤维素乙醇的优良候选菌
株。 然而,这些产纤维小体梭菌的纤维素降解效率及乙醇产量尚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其遗传改造技术的
不成熟严重制约了通过定向代谢工程改造提高生产性能的进程。 针对这些典型的产纤维小体菌株,各国科学家近
年来在基于二类内含子的嗜中温及嗜高温遗传改造平台建立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并通过靶向代谢工程改造,显
著提高纤维素乙醇的产量。 笔者对这些前期研究工作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对构建的遗传
改造工具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纤维小体;纤维素降解;乙醇;代谢工程;二类内含子
中图分类号:Q9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4)01-0055-08
Genetic engineering of cellulosome⁃producing Clostridium strains
for cellulosic ethanol production
LIU Yajun,CUI Guzhen,HONG Wei,ZHANG Jie,CUI Qiu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ingdao 266101,China)
Abstract: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and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are cellulosome⁃producing strains that
can produce ethanol directly from lignocellulosic substrates, and they are considered as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cellulosic ethanol production by consolidated bioprocess However,the ethanol production of
these strains is too low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ommercialization,and the lack of genetic tools inhibits
the targeted engineering aimed at higher ethanol production Recently,group II intron⁃based mesophilic or
thermophilic genetic engineering platform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these
typical cellulosome⁃producing microorganisms, and the ethanol production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revious work and results of targeted engineering of Clostridium strains are discussed and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ructed genetic tools is prospected
Key words:cellulosome;cellulose degradation;ethanol;metabolic engineering;group II intron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
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严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
国也面临着相同的挑战。 木质纤维素等生物质能
源原料供应丰富且环境友好,是唯一可大规模再生
且全面替代石化原料的资源[1-2]。 因此,大力发展
纤维素基能源及化工品的生产对缓解国家能源供
需矛盾、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
要意义,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3-6]。
整合生物加工(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CBP)
技术是从纤维素原料到乙醇的一锅法生产策略,能够
极大简化其生产工艺,降低成本[3]。 通过 CBP 生产
乙醇,需要生产菌株同时具备纤维素酶生产、纤维素
水解和下游产物发酵等能力,以解纤维梭菌
(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和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为代表的产纤维小体厌氧梭菌初步具
备以上特征,可以直接完成从木质纤维素原料到乙醇
的生物转化,因此是可用于 CBP 纤维素乙醇生产的
优良候选菌株[7-8],在工业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然而,野生型产纤维小体梭菌的纤维素乙醇产
率普遍较低,还不能满足工业化规模生产的要
求[9],需要在合成生物学及系统生物学技术的指引
下进行大量的遗传工程改造。 这些厌氧革兰氏阳
性菌的遗传改造技术目前尚不成熟,操作复杂、局
限性大,难以实现高效、快速、精准的定向代谢工程
改造。 基于上述问题,包括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内
的国内外研究学者系统开发并完善了基于二类内
含子的嗜中温及嗜高温遗传改造平台,可以快速高
效实现靶向基因敲除、敲入和可控表达,并通过开
发的靶向代谢工程改造技术,系统性地应用于产纤
维小体梭菌的代谢工程改造中,实现了纤维素乙醇
产量的显著提高[10-11]。 本文中笔者全面综述以热
纤梭菌和解纤维梭菌为代表的产纤维小体梭菌遗
传改造平台的建立及其在纤维素乙醇生产应用方
面的研究工作,包括 DNA 转化技术、报告基因系统
及外源蛋白表达技术、靶向基因敲除等遗传工具平
台方面的进展以及靶向代谢工程改造和代谢瓶颈
分析等纤维素乙醇应用方面的内容。
1 嗜中温梭菌 C cellulolyticum 的研
究进展
1 1 遗传操作工具的开发和改良
1 1 1 转化方法
解纤维梭菌的外源 DNA导入方法在 2000 年就
有报道,后又发展出基于电转化的 DNA 导入方法,
其遗传转化流程主要包括细胞培养、离心和洗涤、
高压脉冲电场转化、电转化后的复苏及平板计数
(图 1)。 然而,解纤维梭菌的转化效率一直处于较
低水平,约为 102个 / μgDNA[12-13],难以满足基于同
源重组的遗传改造的需要。 为提高转化效率,笔者
所在实验室研究人员对其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了系
统性优化,首先对电转化脉冲的电场强度、电阻、电
容、电转化缓冲液和电转杯直径等因素进行了优
化,发现利用常规电转化仪,电转化条件为 2 000 V、
1 000 Ω、25 μF、0 4 cm的电转杯时可以获得较好的
转化效率,比前人报导提高了约 3 倍(3 0×102个 /
μg DNA) [14];通过继续利用氨苄青霉素、异烟肼、苏
氨酸及甘氨酸等细胞壁弱化剂对 H10 的感受态细
胞进行孵育处理,实现了转化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结果表明,当使用 10 mg / mL 的甘氨酸时,转化效率
可以再提高一个数量级[10];最后,通过进一步研发
新型的基因导入装置 MT01 3kV,使转化效率提高
到 5 3×104个 / μg DNA[15],可以基本满足同源重组
实验的要求。
图 1 解纤维梭菌遗传转化流程[14]
Fig 1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ransformation of C cellulolyticum[14]
1 1 2 外源蛋白的表达及报告系统
解纤维梭菌中外源蛋白的表达已通过转化表
达质粒得以实现[16-17],但相关研究仍较少,这可能
与表达体系不稳定或表达蛋白检测手段不完善有
关。 绿色荧光蛋白是监测基因表达、蛋白定位、蛋
白功能及相互作用的强有力工具,但其发色团的形
65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2卷
图 2 MT01 3kV系统电脉冲参数[14]
Fig 2 Parameters of custom MT01⁃3kV system[14]
成需要 O2的参与,并不适用于厌氧环境[18
-19]。
PpFbFPs 来 源 于 恶 臭 假 单 胞 菌 ( Pseudomonas
putida),是依赖于黄素单核苷酸发光的厌氧荧光蛋
白,可用于建立厌氧微生物中荧光蛋白报告系
统[20-21]。 笔者所在实验室研究人员根据解纤维梭
菌的密码子偏爱性优化设计及合成了 PpFbFpm 基
因,将 PpFbFpm基因置于丙酮丁醇梭菌硫激酶基因
启动子和转录终止子之间,用 Pst I 和 Nar I 双酶切
后与经同样双酶切的 pIMP1 质粒连接,构建了厌氧
荧光蛋白表达质粒 pMTC6,并通过质粒转化,实现
了荧光蛋白在 H10胞内的表达(图 3) [10,14]。
图 3 PpFbFpm表达质粒 pMTC6的构建
及 H10菌株的胞内荧光检测[14]
Fig 3 Schematic diagram of plasmid pMTC6 and
confirmation of PpFbFPm expression in
H10 strains by in vivo fluorescent imaging[14]
1 1 3 基于 ClosTron的靶向敲除方法
ClosTron是一种基于乳酸乳球菌来源的二类内
含子 Ll ltrB 构建的基因敲除系统。 利用 ClosTron
方法进行基因靶向敲除主要包括 targetron 质粒构
建、质粒转化、抗生素筛选转化子及 PCR验证 intron
插入等步骤。 与同源重组的方法相比,ClosTron 方法
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并已有在线工具 ( http: / /
clostron com / )支持 targetron 的设计,因此在梭菌中
已经被广泛应用[22-24]。 已知的解纤维梭菌的靶向敲
除主要也是采用这一技术[17,25-27]。 然而,这种方法在
解纤维梭菌中的应用还有如操作过程复杂、突变株筛
选过程耗时长等不足,为此,笔者所在实验室研究人
员对 ClosTron系统进行了系统的优化升级[10,15,17]。
图 4 基因 ccel2866的靶向敲除与鉴定
Fig 4 Disruption of gene ccel2866 and the confirmation
1 1 3 1 非甲基化质粒转化系统的构建
已知 H10中具有限制性修饰酶 MspI 的表达基
因 ccel2866,MspI能降解外源 DNA 实现细菌的自我
保护,因此,用于转化的外源 DNA 必须进行预甲基
化以克服这一防御机制,从而使得遗传改造过程复
杂化。 为了实现不需预甲基化的遗传操作,简化操
作步骤并减低成本,笔者所在实验室研究人员构建
75 第 1期 刘亚君等:典型产纤维小体梭菌的遗传改造及其在纤维素乙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了基于 pSY6的 targetron质粒pSY6 mspI(图 4(a))
用于基因 ccel2866 的靶向失活。 将该质粒转化到
H10细胞中,通过红霉素筛选,获得阳性转化子,通
过菌落 PCR验证,验证 targetron 在靶位点的插入及
ccel2866的敲除(图 4(b)),随机挑取了 48 个菌落,
均显示为阳性菌落,内含子插入的效率为 100%。
进一步通过 MspI酶活性检测发现,突变株细胞提取
物丧失了限制性内切酶活性,不能降解非甲基化的
质粒(图 4(c))。 通过平板计数法检测甲基化和非
甲基化的 pSY6 质粒分别转化野生型和 ccel2866 突
变型菌株的转化效率,进一步证实,利用突变菌株
能够获得非甲基化质粒的转化子,且转化效率同野
生型菌株转化预甲基化质粒的效率相似。 由此,获
得了无需预甲基化操作的遗传操作系统,大大简化
了基因工程改造的步骤[10]。
1 1 3 2 基于 pyrF筛选系统的连续靶向敲除方法
的构建
要实现解纤维梭菌的多基因连续操作,需要对
前一步获得的工程菌株进行质粒丢失,否则无法进
行后续实验。 但是,目前在解纤维梭菌中能够使用
的质粒的丢失效率非常低,每代的丢失率大约是
4 7×10-3 [12],因此,利用上述开发的遗传操作工具
对 C cellulolyticum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仍存在一个瓶
颈,即如何有效地实现质粒的丢失。 为解决这一问
题,笔者实验室构建了基于 pyrF 的双向筛选系统。
基因 pyrF编码乳清核苷酸 5 磷酸脱羧酶,是嘧啶
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同时也是抗代谢物 5 氟乳清
酸(5⁃fluoroorotic acid,5 FOA)的靶位点,可以作为
有效的选择压力促进质粒的丢失[28-29]。
Cui等[15]首先通过同源重组的策略获得了 H10
的 pyrF 突变株,作为底盘细胞进行下游操作;然后
将 ClosTron 系统中的 targetron 质粒系统进行改造,
加入 pyrF的表达框,并用其在底盘细胞中进行其他
靶基因的敲除;在确定获得相应突变株后,将其接
种到含有 FOA 的培养基中。 由于质粒上含有 pyrF
的表达框,FOA 的筛选压力就会促进质粒的丢失。
最终,当突变株无法在添加有红霉素抗生素的培养
基中生长时,就获得了质粒丢失的菌株,并可以采
用同样的策略进行下一轮的基因操作,从而实现了
基因的连续敲除。
1 2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提高乙醇产量
厌氧纤维素降解菌中,纤维素底物经过水解形
成可溶性单糖或寡糖,在进入胞内经过糖酵解途径
形成丙酮酸,再经过丙酮酸这一关键中间产物,进
行乙醇合成途径,因此,要提高乙醇产量可以通过
切断丙酮酸到乙酸、乳酸的合成途径,并且同时增
强微生物催化丙酮酸合成乙醇的代谢途径,从而源
于糖酵解的代谢流尽可能多的导向乙醇合成的方
向,从而使得乙醇产量大幅度提高(图 5)。
1—胞外纤维素降解;2—丙酮酸黄素氧化还原酶;
3—铁氧化还原蛋白依赖的氢酶;4—黄素 NAD+(H)氧化还原酶;
5—乳酸脱氢酶(LDH);6—乙醛脱氢酶;7—乙酸激酶;
8—磷酸转乙酰基酶 (PTA);9—乙醇脱氢酶;A—丙酮酸脱羧酶;
B—乙醇脱氢酶;方框表示代谢途径不存在
图 5 厌氧梭菌纤维素乙醇代谢工程改造设计方案
Fig 5 Metabolic engineering plan to enhance
ethanol production of C thermocellum
Guedon等[16]将来自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丙酮
酸 乙醛 乙醇”代谢途径引入到 C cellulolyticum 中,
从而使乙醇产量提高了 53%。 Li 等[26] 实现了
C cellulolyticum中乳酸脱氢酶 Ldh 基因(ccel2485)和
苹果酸脱氢酶基因(ccel0137)的敲除,从而切断了从
丙酮酸到乳酸转化途径,使乙醇产量提高了 8 5 倍。
然而,解纤维梭菌的乙酸产量也较高。 因此要进一步
提高其乙醇产量,还需要对乙酸合成途径进行阻断。
乙酸合成的最后一步则由乙酸激酶 Ack
(ccel2136) 催化,因此,Cui 等[10]同时构建了突变株
H10Δldh和 H10Δack,并利用已建立的遗传操作平台
中的非甲基化系统,构建了突变株 H10ΔmspIΔldh 和
H10ΔmspIΔack,分别实现 ccel2485和 ccel2136的靶向
85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2卷
敲除,并对其生长状态和发酵产物进行了系统分
析[10],发现 mspI基因的敲除使得乙酸和乳酸的产量
比野生型分别提高了 38 2%和 14 8%,但是乙醇的产
量下降了 36 5%,说明 mspI 基因的失活影响了细胞
内代谢流的变化,因此,H10ΔmspI不适用于作为乙醇
合成代谢工程改造的出发菌株。 比较 H10Δldh 和
H10Δack与野生菌 H10发现,LDH或者 ACK的敲除
都可以显著提高乙醇的产量,比野生型乙醇产率分别
提升了 30%及 50% [10]。 这说明,在今后工作中应整
合两种代谢工程改造策略,并结合发酵方法的优化,
以实现 H10的乙醇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2 嗜高温梭菌 C thermocellum 的研究
进展
2 1 遗传改造平台的建立
热纤梭菌 C thermocellum 等高温厌氧纤维素降
解菌具有纤维素降解效率高、发酵过程污染几率小等
独特的优点,是作为木质纤维素 CBP 糖化的优选目
标微生物。 然而,热纤梭菌是嗜热革兰氏阳性厌氧
菌,遗传操作手段缺乏,相关技术主要掌握在多特蒙
德大学 Lynd实验室[30-32],这大大阻碍了热纤梭菌在
纤维素乙醇中应用的研究。 近年来,笔者所在实验室
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的开发,逐步建立
及完善了针对这一嗜热微生物的遗传改造工具箱,能
够实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高通量高效的遗传操作。
2 1 1 外源 DNA的导入方法
Lynd实验室在 2004 年就首次报道了热纤梭菌
的电转化方法,然而一直难以重复[33]。 为了解决这
一难题,笔者在遗传转化软硬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研究,开发了新型基因导入装置 MT01 3kV,并对
电转化条件进行系统的优化,包括细胞生长时期、
电转缓冲液组分、细胞壁弱化剂、电转化频率、脉冲
数、电压、占空比等多个参数的优化,最终建立了较
高效的热纤梭菌电转化方法(OD600约为 0 8,1 5
kV,50 μs 1 次脉冲,10%占空比,50 个脉冲),同时
对质粒骨架进行优化,采用来源于地热芽胞杆菌的
质粒复制子,最终将转化效率提高到 105个 / μg
DNA,可以满足后续的外源表达及靶基因敲除等遗
传操作的需要。
2 1 2 外源蛋白的表达及报告系统
热纤梭菌中外源蛋白的表达鲜有报道,目前只实
现了内源蛋白 CipA和 Bgl在热纤梭菌胞内的可检测
表达[31,34]。 这可能是由于厌氧微生物代谢水平低,
不能支持蛋白的大量表达,或热纤梭菌中存在特殊的
防御机制,阻止外源蛋白的表达。 为实现热纤梭菌外
源蛋白的可检测表达,并同时建立可靠的报告系统,
笔者构建了厌氧荧光蛋白 PpFbFpm 的表达载体
pHTM003,并转化至 C thermocellum DSM1313 细胞
中,实现了厌氧荧光蛋白的表达(图 6)。
1、2—pHTM003转化子在可见光源和荧光光源下的照片;3、4—空质粒转化子在可见光源和荧光光源下的照片
图 6 PpFbFpm在热纤梭菌中的表达
Fig 6 Expression of PpFbFpm in C thermocellum
2 1 3 基因敲除方法
2 1 3 1 随机突变技术
Zverlov等[35]通过甲基磺酸乙酯对热纤梭菌
野生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到 6 株具有新型 IS3 家族
的转座子 IS1447 的热纤梭菌突变株。 然而这种随
机的转座突变技术需要建立突变体库并针对研究
目的进行筛选。 这种方法通常受限于筛选手段且
需要较大工作量,因此不能满足热纤梭菌高通量
的系统代谢工程改造的需要。
2 1 3 2 同源重组技术
同源重组技术依赖于同源臂与基因组上靶基
因序列的配对和交换,具有准确性高的优势,因此
95 第 1期 刘亚君等:典型产纤维小体梭菌的遗传改造及其在纤维素乙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图 7 C thermocellum DSM1313中基因 pyrF敲除的
原理示意及 PCR检测
Fig 7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pyrF disruption in
C thermocellum DSM1313 genomic DNA and
the PCR confirmation
已经应用到热纤梭菌的靶基因敲除和敲入中(图 7
(a)),然而,该方法成功率较低。 从转化方法建立
到现在近 10年的时间里,只得到了 5 种基因( ldh、
pta、pyrF、cipA 和 cel48S)敲除的突变株[30,36-38]。 此
外,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对基因组靶位点的基因进
行敲除或敲入需要引入抗生素抗性基因等筛选标
记,且筛选标记会整合到基因组,不能循环使用,这
严重限制了遗传改造的深度。 Heap 等[39]改进了同
源重组方法,通过引入反向筛选标记实现了对筛选
标记进行循环使用,但操作步骤仍较复杂。
2 1 3 3 基于嗜热 targetron基因打靶技术
为了实现热纤梭菌高效快速的靶向基因敲除,笔
者所在实验室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Lambowitz
实验室合作,开发了基于耐热的二类内含子系统的嗜
热 微 生 物 定 向 改 造 技 术 Thermotargetron[11]。
Thermotargetron 技 术 是 源 于 1 株 嗜 热 蓝 细 菌
Thermosynechococcus elongatus 的二类内含子 (图 8
(a))构建的高效、便捷的多基因靶向敲除系统。 该
耐热内含子在热纤梭菌基因组中具有较高的插入效
率(67% ~ 100%),这可能是由于高温条件促使了
DNA的解链,使得内含子 RNA 更易识别 DNA 靶位
点,提高了靶向敲除的效率[11]。 利用该技术,笔者成
功实现了 pyrF的 intron插入失活,从而构建了相应的
突变菌株(图 8(b))。 研究人员利用该技术进一步对
热纤梭菌纤维小体的重要脚架蛋白进行失活,共获得
了 8个突变株,用于分析不同脚架及脚架上的模块在
纤维素降解过程中的作用。
图 8 T elongatus中 Tel3c二类内含子及反转录酶
Fig 8 T elongatus TeI3c group II intron RNA and TeI4c RT components of the thermotargetron
06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2卷
2 2 乙醇合成代谢工程改造
Argros 等[36]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热纤梭菌
中的乳酸脱氢酶和磷酸乙酰转移酶进行敲除(图
5),获得了双突变株 ΔldhΔpta,并通过与非纤维素
降解菌的混养发酵得到 38 g / L的乙醇产量,这是目
前利用热纤梭菌所能获得的最高乙醇产量。 笔者
所在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 Thermotargetron 的方法,
也获得了 2株单突变株(Δldh,Δpta)和 1 株双突变
株(ΔldhΔpta),并对其进行发酵分析,发现 Δldh(乳
酸脱氢酶突变株),Δpta(磷酸乙酰转移酶突变株)
及双突变株 ΔldhΔpta(乳酸脱氢酶与磷酸乙酰转移
酶双突变株)的乙醇产量分别比野生型(WT)增加
了 37%、42%和 56%[11]。 此外,利用核磁共振的代
谢物组学分析方法发现 Δpta 与 ΔldhΔpta 菌株中丙
酮酸极其显著地积累,这一结果与文献中的报道一
致[36]。 这一现象说明丙酮酸到乙醇的代谢是整个
乙醇生产的瓶颈。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热纤梭菌的
乙醇产量,就需要对这一代谢途径进行进一步的改
造和强化。
3 结 论
以解纤维梭菌和热纤梭菌为代表的中温或高
温产纤维小体微生物能够实现木质纤维素底物到
生物乙醇的直接转化,在木质纤维素 CBP 应用中具
有巨大的潜力。 目前所开发的针对中温及高温梭
菌的遗传改造平台使得对这些候选菌株进行系统
的代谢工程改造成为可能,从而有望克服其现有的
抗逆性低、碳谱窄或乙醇产量低等缺陷,以适应工
业化生产的需要。 因此,开发可靠的遗传改造平台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将有力地推动产纤维小体梭
菌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的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1 ] Lynd L R Over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fuel ethanol from
cellulosic biomass: technology, economics, the environment, and
policy[J] .Ann Rev Energy Environ,1996,21:403⁃465
[ 2 ] 曹俐,吴方卫 液态生物质燃料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进展与展望[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4):52⁃55
[ 3 ] Lynd L R, Van Zyl W H, Mcbride J E, et al 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 of cellulosic biomass: an update [ J] . Curr Opin
Biotechnol,2005,16(5):577⁃583
[ 4 ] Petiot E On the road to cost⁃competitive cellulosic ethanol[ J] .
Chimica Oggi⁃Chemistry Today,2008,26(1):20⁃22
[ 5 ] 吴镇江 国内外纤维素乙醇技术进展研究[ J] .现代商贸工
业,2011(8):269⁃270
[ 6 ] 曲音波 纤维素乙醇产业化[ J] .化学进展,2007,19(7 / 8):
1098⁃1108
[ 7 ] Demain A L, Newcomb M, Wu J H Cellulase, Clostridia, and
ethanol[J] .Microbiol Mol Biol Rev,2005,69(1):124⁃154
[ 8 ] Lynd L R, Laser M S, Bransby D, et al How biotech can
transform biofuels[J] .Nat Biotechnol,2008,26(2):169⁃172
[ 9 ] Papoutsakis E T Engineering solventogenic Clostridia [ J] . Curr
Opin Biotechnol,2008,19(5):420⁃429
[10] Cui G Z,Hong W,Zhang J,et al Targeted gene engineering in
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H10 without methylation [ J ] . J
Microbiol Methods,2012,89(3):201⁃208
[11] Mohr G,Hong W,Zhang J, et al A Targetron system for gene
targeting in thermophil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J] .PLoS One,2013,8(7):e69032
[12] Jennert K C, Tardif C, Young D I, et al Gene transfer to
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ATCC 35319[ J] .Microbiology,2000,
146:3071⁃3080
[13] Tardif C, Maamar H, Balfin M, et al Electrotransformation
studies in 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J] .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01,27(5):271⁃274
[14] 崔古贞 解纤维梭菌遗传体系的建立及其纤维素乙醇代谢
工程研究[D].青岛: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
所,2013
[15] Cui G Z,Zhang J,Hong W,et al Improvement of ClosTron for
successive gene disruption in 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using a
pyrF⁃based screening system [ J ] .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3,doi:10 1007 / s00253⁃013⁃5330⁃y
[16] Guedon E, Desvaux M, Petitdemange H Improvement of
cellulolytic properties of 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by metabolic
engineering[J]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2,68(1):53⁃58
[17] Celik H,Blouzard J C,Voigt B,et al A two⁃component system
( XydS / R) controls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encoding CBM6⁃
containing proteins in response to straw in 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J] .PLoS One,2013,8(2):e56063
[18] Tsien R Y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J] .Ann Rev Biochem,
1998,67:509⁃544
[19] Chudakov D M,Lukyanov S,Lukyanov K A Fluorescent proteins
as a toolkit for in vivo imaging[ J] . Trends Biotechnol,2005,23
(12):605⁃613
[20] Drepper T,Eggert T,Circolone F,et al Reporter proteins for in
vivo fluorescence without oxygen [ J] . Nat Biotechnol, 2007, 25
(4):443⁃445
[21] Drepper T,Gensch T,Pohl M Advanced in vivo applications of
blue light photoreceptors as alternative fluorescent proteins[ J] .
Photochem Photobiol Sci,2013,12(7):1125⁃1134
[22] Heap J T,Pennington O J,Cartman S T,et al The ClosTron:a
universal gene knock⁃out system for the genus Clostridium[ J] . J
Microbiol Methods,2007,70(3):452⁃464
[23] Heap J T,Cartman S T,Kuehne S A, et al ClosTron⁃targeted
mutagenesis[J] .Methods Mol Biol,2010,646:165⁃182
[24] Kuehne S A,Heap J T,Cooksley C M,et al ClosTron⁃mediated
16 第 1期 刘亚君等:典型产纤维小体梭菌的遗传改造及其在纤维素乙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engineering of Clostridium [ J] . Methods Mol Biol, 2011, 765:
389⁃407
[25] Chaves⁃Olarte E,Ferdinand P H,Borne R,et al Are cellulosome
scaffolding protein CipC and CBM3⁃containing protein HycP,
involved in adherence of 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to cellulose?
[J] .PLoS One,2013,8(7):e69360
[26] Li Y,Tschaplinski T J,Engle N L,et al Combined inactivation of
the 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lactate and malate dehydrogenase
genes substantially increases ethanol yield from cellulose and
switchgrass fermentations [ J ] . Biotechnol Biofuels, 2012, doi:
10 1186 / 1754⁃6834⁃5⁃2
[27] Fendri I,Abdou L,Trotter V,et al Regulation of cel genes of
C cellulolyticum: identification of GlyR2, a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regulating cel5D gene expression[J] .PLoS One,2013,8
(1):e44708
[28] Boeke J D,Lacroute F,Fink G R A positive selection for mutants
lacking orotidine⁃5′⁃phosphate decarboxylase activity in yeast:5⁃
fluoro⁃orotic acid resistance[ J] .Mol Gen Genet,1984,197(2):
345⁃346
[29] Suzuki H,Murakami A,Yoshida K Counterselection system for
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HTA426 through disruption of pyrF and
pyrR[J]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12,78(20):7376⁃7383
[30] Waller B H,Olson D G,Currie D H,et al Exchange of type II
dockerin⁃containing subunits of the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cellulosome as revealed by SNAP⁃tags[J] .FEMS Microbiol Lett,
2013,338(1):46⁃53
[31] Olson D G,Giannone R J,Hettich R L,et al Role of the CipA
scaffoldin protein in cellulose solubilization, as determined by
targeted gene deletion and complementation in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J] .J Bacteriol,2013,195(4):733⁃739
[32] Olson D G,Lynd L R Transformation of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by electroporation[J] .Methods Enzymol,2012,510:317⁃330
[33] Tyurin M V, Desai S G, Lynd L R Electrotransformation of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J] .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4,70
(2):883⁃890
[34] Maki M L,Armstrong L,Leung K T,et al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beta⁃glucosidase A in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27405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cellulase activity[J] .Bioengineered,2013,
4(1):15⁃20
[35] Zverlov V V,Klupp M,Krauss J,et al Mutations in the scaffoldin
gene,cipA,of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with impaired cellulosome
formation and cellulose hydrolysis: insertions of a new
transposable element, IS1447, and implications for cellulase
synergism on crystalline cellulose [ J ] . J Bacteriol, 2008, 190
(12):4321⁃4327
[36] Argyros D A,Tripathi S A,Barrett T F,et al High ethanol titers
from cellulose using metabolically engineered thermophilic,
anaerobic microbes[J]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11,77(23):
8288⁃8294
[37] Tripathi S A,Olson D G,Argyros D A, et al Development of
pyrF⁃based genetic system for targeted gene deletion in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and creation of a pta mutant[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10,76(19):6591⁃6599
[38] Olson D G,Tripathi S A,Giannone R J,et al Deletion of the
Cel48S cellulase from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J] .PNAS,2010,
107(41):17727⁃17732
[39] Heap J T,Ehsaan M,Cooksley C M,et al Integration of DNA
into bacterial chromosomes from plasmids without a counter⁃
selection marker[J] .Nucleic Acids Res,2012,40(8):e59
(责任编辑 管珺)
26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