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利用赭曲霉 !"!"#羟基化齐墩果酸的研究 王晋宇,欧阳嘉,沈珈琦,范伟平! (南京工业大学 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南京 #%%%&)
摘 要:考察了利用赭曲霉 !"#)" !"#%’ 进行 (!)羟基化齐墩果酸生化反应的条件。得出了菌株摇瓶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葡萄糖 #%,玉米浆 #-,酵母膏 ’,.#/012 3−,4/53
的齐墩果酸利于诱导羟基化酶的产生。菌株在 #8 9下以 −振荡培养 #2 6,加入底物的乙醇溶液,使转化
液中齐墩果酸的初始质量浓度达 ,转化液中乙醇体积分数最终达 ’=。经 &5 6转化,齐墩果酸转化率可
达到 #=。通过 /0+(、/ !?@和’( !?@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 ($$!)羟基齐墩果酸。
关键词:齐墩果酸;羟基化反应;赭曲霉 !"$#%’
中图分类号:A&’ 3&B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5B# , ’5B8(#%%5)%2 , %%-$ , %-
%&’()*&+,-.)/ )0 )+1,/)+.2 ,2.’ 3& 4&’()*&+,51 0()6 !"#$%&’(()" *+,%-+$)" 78$#%’
DC!" E;<)FG,1HIC!" E;J,K/L! E;J)M;,NC! DO;)4;<*
((PQQO*O PR +;RO KS;
作用[)#],但齐墩果酸的高憎水性,使之生物利用度 低,有人对齐墩果酸的 ’)位羟基和 #8)位羧基[’)B]进 行化学修饰以提高其水溶性和增强其药效,也有对 其 C环和 (环进行了部分改造[8)%]。这些报道中齐
墩果酸化学衍生物的药理活性都比齐墩果酸本身高
出许多。因此对萜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改造修饰吸
引了研究者的兴趣,其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分子
结构中引入羟基是关键步骤。萜类多环化合物采用
化学手段实施定位羟基化十分困难,微生物催化羟
基化日渐显示出其优越性和重要作用。近年来微生
物催化萜类化合物羟基化反应的研究成果报道,主
要集中在对单萜、倍半萜、二萜类化合物的羟基
化[],而对三萜和四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还未见报 ! 收稿日期:#%%5)%&)$% 作者简介:王晋宇($&8#)),男,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方向:生物合成药物。 联系人:范伟平,教授,L)7J;Q:R\4^6G_ XP6G > SP7 第 2 卷第 2 期 #%%5 年 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6;
·-· 万方数据 道。 本文利用赭曲霉 !"#%&’(()" *+,%-+)" !"#%&,在
常温常压温和条件下进行了齐墩果酸定位羟基化,
以获得 ’## (羟基齐墩果酸,提高其生物活性。
! 材料与方法
# )# 菌种和培养条件
赭曲霉 !"#%&’(()" *+,%-+)" !"%#* 为南京工业 大学生物工程中心实验室保藏。培养基组成为(+· , ( #):葡萄糖 #-,玉米浆 %,酵母膏 ,./01- #,自
来水配制,2/调至 * )%。将保存于土豆汁琼脂斜面
的霉菌用无菌水洗下其孢子,配成 #%3个 4 5, 的孢子
悬浮液。按 #%6的接种量接入种子培养基(#%% 5,
培养基 4 7%% 5,摇瓶),在 3 8,#7% 9·5:; ( #振荡培 养 - <。培养后期,添加适量的底物可以诱导产酶。
# ) 生物转化 菌体培养 - < 后,加入用乙醇配制的无菌齐墩
果酸溶液(#% +·, ( #),使转化液中齐墩果酸的初始
质量浓度达到 #%% 5+·, ( #。转化反应 =* < 后,用
/0,’测定转化液中底物和产物的含量。
# )& 产品分离纯化
酶转化结束后,过滤菌丝体,滤液进一步离心分
离固形物,合并菌丝体和离心得到的固形物,以发酵
液体积相当的乙酸乙酯常温提萃以上合并固形物 &
次,合并萃取液,减压蒸发除去溶剂,所得粗品再经
硅胶柱 .(石油醚)> .(乙酸乙酯)? & > # 分离,制备
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得到齐墩果酸羟基化的纯品。
# )- 检测方法
@0A$%%% /0,’ 仪,,:B<9CD2
度至( .(乙腈)> .(水)? =7 > 7),流量为 # 5,·5:; ( #,
检测波长为 #7 ;5。产物纯品以#/ !FG和#&’ !FG 经 HGI’.JG @K-%% 型核磁共振仪进行分子结构表 征,以 LFM 内标,样品溶解在 ’N’O&中,# / !FG 在 &%% F/P下测定,#&’ !FG 在 #%% F/P下测定。 " 结果与讨论 )# 碳源对齐墩果酸生物转化的影响
在“# )#”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分别以 #- +·, ( #
的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Q环糊精和可溶性淀
粉作为碳源培养细胞产酶进行生物转化实验,如图
# 所示。
图 # 不同碳源对齐墩果酸转化的影响
R:+ )# JSSEBT CS BU9VC; DCW9BE C; V:CT9U;DSC95UT:C; CS COEU;CO:B UB:X
由图 # 可知,赭曲霉 !"#%&’(()" *+,%-+)" !"#%& 利用以上碳源转化底物时,转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葡萄糖、蔗糖、!Q环糊精、乳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 可见葡萄糖是最有利于该菌株催化转化齐墩果酸的 碳源。其原因可能是葡萄糖不仅是微生物最容易利 用的碳源,而且还可以通过葡萄糖代谢提供酶催化 羟基化所需要的 !@N0/,从而促进底物的转化。 进一步考察葡萄糖初始浓度对转化影响的结果 如图 。从图 中可以看出,葡萄糖质量浓度为 % +
·, ( #时,齐墩果酸的转化率最高;当葡萄糖浓度继
续增高时,转化率反而下降。
图 葡萄糖浓度对齐墩果酸转化的影响 R:+ ) JSSEBT CS +OWBCDE BC;BE;T9UT:C; C;
V:CT9U;DSC95UT:C; CS COEU;CO:B UB:X
) 氮源对齐墩果酸生物转化的影响
“ )#”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提高为 % +·, ( #,考
察质量浓度均为 % +·, ( #蛋白胨、玉米浆、牛肉膏、 黄豆粉进行转化实验,结果见图 &,氮源为玉米浆时 齐墩果酸转化率最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玉米浆不 仅可作为氮源,同时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可为微生物生长代谢提供必需的生长因子。 ·7· 生物加工过程 第 - 卷第 - 期
万方数据
图 ! 不同氮源对齐墩果酸转化的影响
"# %! &’’()* +’ ,#*-+(, .+/-)( +, 0#+*-1,.’+-21*#+,
+’ +3(1,+3#) 1)#4
在保持其他组分不变的条件下,考察不同玉米
浆浓度对齐墩果酸转化的影响,结果如图 5 所示。
图 5 玉米浆浓度对齐墩果酸转化的影响
"# %5 &’’()* +’ )+-, .*((6 3#7/+- )+,)(,*-1*#+, +, 0#+*-1,.’+-21*#+, +’ +3(1,+3#) 1)#4 由图 5 可以看出,当玉米浆低于 89 ·: ; <之前,
随着玉米浆的质量浓度增加,齐墩果酸转化率不断
提高,当玉米浆达到 89 ·: ; <时,齐墩果酸的转化率 可以达到 = %<<>。因此以后实验玉米浆的质量浓 度维持在 89 ·: ; <。
8 %! 酵母膏质量浓度对齐墩果酸生物转化的影响
酵母膏对菌株产酶和生物转化过程中起了重要
的作用,即使“8 %<”培养基中葡萄糖质量浓度提高到
8? ·: ; <,玉米浆质量浓度提高到 89 ·: ; <,如果培
养基中无酵母膏,转化率很低,只有 8 %@5>,如图 9
所示。当酵母膏质量浓度提高到 ! ·: ; <时,转化率 有较明显的提高。 8 %5 A8BCD5质量浓度对齐墩果酸生物转化的影响 磷是机体必需元素之一,也是辅酶 EFGCB的组 成成分,因此也是生物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以 上优化培养基上,改变 A8 BCD5的添加量:?,? %9, < %?,< %9,8 %?,8 %9 ·: ; <的 A8BCD5,考察了 A8BCD5对
齐墩果酸转化的影响,如图 H 所示。
图 9 酵母膏浓度对齐墩果酸转化的影响
"# %9 &’’()* +’ I(1.* (J*-1)* )+,)(,*-1*#+, +, 0#+*-1,.’+-21*#+, +’ +3(1,+3#) 1)#4 图 H 不同质量浓度 A8BCD5对齐墩果酸转化的影响 "# %H &’’()* +’ A8BCD5 )+,)(,*-1*#+, +,
0#+*-1,.’+-21*#+, +’ +3(1,+3#) 1)#4
由图 H 可知,适当浓度的磷酸盐加入对转化反
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确定最
适培养基组成,当葡萄糖 8? ·: ; <,玉米浆 89 ·
: ; <,酵母膏 ! ·: ; <,A8BCD5 < %9 ·: ; <,6B H %? 时,
齐墩果酸的转化率达到 @ %?9>。
8 %9 乙醇浓度对齐墩果酸生物转化的影响
由于底物齐墩果酸水溶性很差,在转化液中添
加适当的乙醇可以提高其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促进
转化进行。实验首先考察菌体对乙醇浓度的耐受情
况。将赭曲霉 EK<8?! 孢子悬浮液以体积分数
的接种量接入 基中,培养 85 L 后称量菌丝体干重作比较。
实验结果见图 =,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菌
丝体生长受到抑制,在乙醇体积分数为 5>时,生长
已明显受到抑制,在乙醇体积分数为 H> M 时,
8??H 年 << 月 王晋宇等:利用赭曲霉 EK<8?! 羟基化齐墩果酸的研究 ·9!·
万方数据
菌体生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为
!"以下时,对齐墩果酸的转化影响如图 # 所示。乙
醇体积分数由 "增至 %",齐墩果酸的转化率增加 到 & ’()",为最高;可见适量的乙醇提高了底物的 分散程度,改善了反应体系传质效果。但过多的乙 醇则抑制了细胞产酶,羟基化转化率明显降低。因 此以后实验乙醇的体积分数控制在 %"。 图 * 乙醇体积分数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 .//012 3/ 0245637 1361062852,36 36 9,183:,57 -83;24 图 # 乙醇体积分数对 <==!>羟基化的影响 +,- ’# .//012 3/ 0245637 1361062852,36 36 <==!>4?@83A?752,36 ’( 底物诱导齐墩果酸生物转化的影响
!"#%&’(()" *+,%-+)" BCD=( 的羟基化酶,属一种 底物诱导酶,本实验室在用它催化坎利酮 <==!>羟基 化反应的实验中得到证明[=]。因此在本研究中,仍
以适当时间添加底物齐墩果酸的方式诱导 <==!>羟
基化酶的表达,提高羟基化齐墩果酸的转化率,结果
如图 &。
从图 & 可知,菌株培养 D 4,添加诱导剂在转化 体系中达到 9-·E F =时,齐墩果酸的转化率相对最
高,达到了 =D ’= "。但诱导剂添加时间推迟到 4后对转化的促进作用减弱。 ’* 产物分子结构表征
将 !"#%&’(()" *+,%-+)" BC=$D% 催化转化得到的
生物转化产物分离纯化后,对所获得的转化产物分
析鉴定,齐墩果酸及其衍生产物 = GBHI 和 =%
图 & 诱导作用对齐墩果酸转化的影响
+,- ’& .//012 3/ ,6@J12,36 36 2856K/38952,36 3/ 3705637,1 51,@
表 = 齐墩果酸及其衍生物的核磁共振数据
L5:70 = =GBHI 56@ =%
序号
齐墩果酸 <
("<)
相关的 G
("G)
衍生产物 <
("<)
相关的 G
("G)
= %# ’) ’D,= ’=( %# ’# ’D=,= ’=* * ’= = ’%),= ’&& * ’! = ’%%,= ’&&
% *& ’D % ’ *& ’) % ’$) ) %# ’* F %& ’= F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 ’%D,= ’&D %% ’! = ’$#,= ’&= # %& ’$ F %( ’( F & )* ’( = ’($ !( ’D = ’(= =D %* ’D F %* ’! F == $% ’! = ’**,$ ’D$ (! ’& % ’(# =$ = ’( ! ’# =% ’D ! ’& =% =)% ’( F =)) ’D F =) )= ’( F )= ’# F =! * ’( = ’&D,= ’*) # ’= = ’#&,= ’*
=( ’& = ’%*,= ’&) $% ’% = ’%$,= ’&( =* )( ’! F )( ’$ F =# )= ’D $ ’#D )= ’% $ ’#% =& )! ’# = ’)),= ’(! )( ’% = ’%&,= ’(% $D %D ’* F %D ’* F $= %% ’# = ’**,= ’&) %) ’$ = ’**,= ’&$ % ’( = ’%*,= ’)D %% ’D = ’%!,= ’)
% # ’= = ’D # ’! = ’DD
) =! ’! D ’& =! ’& D ’&)
! =! ’% D ’&D =! ’* D ’&% ( =* ’= D ’** =* ’! D ’*#
* ! ’& = ’= ( ’% = ’=)
# =# ’% F =#) ’D F
& % ’) D ’&# %= ’= = ’D(
%D % ’) D ’*) % ’# D ’*(
·!)· 生物加工过程 第 ) 卷第 ) 期
万方数据
!"# %&谱中显示有 "’ 个碳的吸收信号,其中 有!!(( )*+ 和!!," )** ( 个烯碳信号及!!+, )’( 的羰 基信号;!-* )," 和!./ )+- 提示为 ( 个连氧碳。! 0 %&中!/ )(*(!0,1)为 ! 个烯氢;!’ )-. 2!! )!, 之
间有 (! 个 0,均为单峰,提示为 - 个甲基;!" )(, 和
!" ).+分别连接在两个含氧碳基团。对比齐墩果酸
的 %&数据,可以推测 #!!连有一个羟基,又由于 03!! 的耦合常数( ! 4 !( )/,. )"+,, ).- 05)极大(0 在"位时耦合常数高 [!,]),可知 03!! 在 #!!的"位, 因此羟基连接在 #!!的#位。67 衍生产物应该为 #!!#3羟基齐墩果酸。 ! 结 论 (!)对赭曲霉 "#%&’())*# +,-&.,%*# 8!(’" 产酶 羟基化齐墩果酸的产酶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到菌株 摇瓶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9·: ; !):葡萄糖 (’,玉米 浆 (/,酵母膏 " ,<(0=6, ! )/,>0 . )’。菌株培养 (’ ?,加入 ( @9·; ! : 的齐墩果酸利于诱导羟基化酶的 产生。 (()菌株在 (+ A下以 !/’ B·@CD ; !振荡培养 (, ?,加入底物的乙醇溶液(!’ 9·: ; !),使转化液中齐 墩果酸的初始质量浓度达到 !’’ @9·: ; !,经 *. ? 转 化,齐墩果酸转化率可达到 !’ )!(E。 (")产物通过 0=:#、!0 %& 和!"# $%& 分析,
结果表明产物为 #!!#3羟基齐墩果酸。
参考文献:
[!]
[G]M :CQF HRCFDRFU,(’’,,-,:(-.*3(--* )
[(] %I #?IP@FC,IJI@VBI PBCP,0IKKPBC %IUIP,FK IL M ND?COCKPBS FQQFRKU
PD 0NW3! >BPKFIUF PQ RPDUKCKVFDKU QBP@ K?F XPP1 PQ /.01-+,%&.# #+&2(3+4
)(.[G]M GPVBDIL PQ $IKVBIL =BP1VRK,(’’’,."(():("+3(,( )
["] Y?V Z %,H?FD G <,[ID9 0 <,FK IL M HSDK?FUCU ID1 IDKC30NW IRKCTCKS
PQ PLFIDPLCR IRC1 1FBCTIKCTFU[ G]M \CPPB9IDCR ] %F1CRCDIL #?F@CUKBS
:FKKFBU,(’’!(!!):"!!/3"!!+ )
[,] :VR^VU5 Y,_IDVKI =,\IBOIBI \ # M ‘BCKFB>FDPC1U M =IBK (!:6LFIDPLCR
IRC1 I5I1FBCTIKCTFU IU >FBRVKIDFPVU KBIDU>PBK >BP@PKFBU[G]M \CPPB9IDCR
] %F1CRCDIL #?F@CUKBS :FKKFBU,(’’,(!,):,-("3,-(. )
[/] [FBDFB H,&POFBK [,GP?IDD G,FK IL M HSDK?FUCU ID1 ?IF@PLSKCR IRKCTCKS
PQ PLFIDPLCR IRC1 KBCUIRR?IBC1FU[G]M %PDIKU?FQKF QVB #?F@CF #?F@CRIL
%PDK?LS,!***,!"’:!"+"3!"*! )
[.] :Ia@CDIBICD %,0IBK@VK : M ‘BCKFB>FDPC1U,bUUFDKCIL PCL ID1 >?PKP3Pa3
C1IKCTF (,!"3LIRKPDC5IKCPD PQ PLFIDPLCR IRC1 QBP@ 5.01.0. 6.7.&.[G]M
=?SKPR?F@CUKBS,(’’’,/,:*.*3*-, M
[-] %V?I@@I1 H 7,%V?I@@I1 G,HSF1 H 0,FK IL M ND?COCKCPD PQ# 3 9LV3
RPUC1IUF OS PLFIDPLCR IRC1 ID1 CKU USDK?FKCR 1FBCTIKCTFU[G]M =?SKPR?F@3
CUKBS,(’’(,.’:(*/3(** )
[+] 7D1BF # 8,=CLIB b :,bDBCcVF %,FK IL M b>PaC1FU,RSRLCR UVLQCKFU,ID1
UVLQIKF QBP@ DIKVBIL >FDKIRSRLCR KBCKFB>FDPC1U:K?FPBFKCRIL RILRVLIKCPDU
ID1 R?F@CRIL KBIDUQPB@IKCPD[G]M GPVBDIL PQ 6B9IDCR #?F@CUKBS,(’’",
.+:,+""3,+,, )
[*] ‘PU?CBP <,
!,*!, )
[!’]Y?ID9 Z,:C G d,Y?IP G [,FK IL M HSDK?FUCU ID1 IRKCTCKS PQ PLFIDPLCR
IRC1 1FBCTIKCTFU,I DPTFL RLIUU PQ CD?COCKPBU PQ PUKFPRLIUK QPB@IKCPD[G]M
\CPPB9IDCR ] %F1CRCDIL #?F@CUKBS :FKKFBU,(’’/,!/:!.(*3!."(
[!!]_VFK5 [ 7,\PVX@FFUKFB 0 G,\FCLFD TID \,FK IL M \CPKBIDUQPB@IKCPD PQ
LC@PDFDF OS OIRKFBCI,QVD9C,SFIUKU,ID1 >LIDKU[ G]M 7>>L %CRBPOCPL
\CPKFR?DPL,(’’",.!:(.*3(-- )
[!(]茅燕勇 M 固定化赭曲霉 8’(!. 细胞羟基化坎利酮[G],生物加 工过程,(’’/,"(():,/3,* ) [!"]0CR?BC e,GIDDFK 0 \,#?FBCII G,FK IL M 7DKCOIRKFBCIL IRKCTCKCFU PQ I QFX >BF>IBF1 1FBCTIKCTFU PQ PLFIDPLCR IRC1 ID1 PQ PK?FB DIKVBIL KBCKFB>FDCR RP@>PVD1U[G]M # & #?C@CF,(’’",.:,-"3,+! ) [!,]宁永成 M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M 第二版 M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 年 !! 月 王晋宇等:利用赭曲霉 8!(’" 羟基化齐墩果酸的研究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