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Molecular mechanism on carbon dioxide assimilation of autotrophic microorganism and carbon transloc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自养微生物同化CO2的分子生态研究及同化碳在土壤中的转化



全 文 :
摇 摇 摇 摇 摇 生 态 学 报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渊杂匀耘晕郧栽粤陨 载哉耘月粤韵冤
摇 摇 第 猿源卷 第 猿期摇 摇 圆园员源年 圆月摇 渊半月刊冤
目摇 摇 次
前沿理论与学科综述
灾后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刘孝富袁王文杰袁李摇 京袁等 渊缘圆苑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生态能量视角的我国小水电可持续性分析 庞明月袁张力小袁王长波 渊缘猿苑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个体与基础生态
北部湾北部海域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马摇 璐袁曹文清袁张文静袁等 渊缘源远冤噎噎噎噎噎噎
鲶鱼和胡子鲶的两性异形与雌性个体生育力 樊晓丽袁林植华袁丁先龙袁等 渊缘缘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环境温度对白头鹎代谢产热和蒸发失水的影响 林摇 琳袁曹梦婷袁胡益林袁等 渊缘远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灌溉对沙拐枣幼苗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黄彩变袁曾凡江袁雷加强袁等 渊缘苑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孕粤匀泽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对酶活性的影响 朱摇 凡袁洪湘琦袁闫文德袁等 渊缘愿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修正 砸陨杂运耘模型的重庆岩溶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魏兴萍袁蒲俊兵袁赵纯勇 渊缘愿怨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排水沟蓄水条件下农田与排水沟水盐监测 潘延鑫袁罗摇 纨袁贾忠华袁等 渊缘怨苑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种群尧群落和生态系统
高寒退化草地不同海拔梯度狼毒种群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 高福元袁赵成章袁卓马兰草 渊远园缘冤噎噎噎噎噎噎
捕食者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种群的生物胁迫 刘雨芳袁李摇 菲袁桂芳艳袁等 渊远员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夏尧冬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马摇 威袁孙摇 军 渊远圆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磨盘山天然次生林凋落物数量及动态 范春楠袁郭忠玲袁郑金萍袁等 渊远猿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持续干旱对樱桃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结构多样性影响 刘方春袁邢尚军袁马海林袁等 渊远源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随机森林算法基本思想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应用要要要以云南松分布模拟为例
张摇 雷袁王琳琳袁张旭东袁等 渊远缘园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水文平衡的湿地退化驱动因子定量研究 侯摇 鹏袁申文明袁王摇 桥袁等 渊远远园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林蒸散的控制因子 黄摇 辉袁孟摇 平袁张劲松袁等 渊远远苑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新疆天山高寒草原不同放牧管理下的 悦韵圆袁悦匀源和 晕圆韵通量特征 贺桂香袁李凯辉袁宋摇 韦袁等 渊远苑源冤噎噎噎噎
景观尧区域和全球生态
宁夏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马明德袁马学娟袁谢应忠袁等 渊远愿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引黄灌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剖面特征及固碳速率 董林林袁杨摇 浩袁于东升袁等 渊远怨园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自养微生物同化 悦韵圆的分子生态研究及同化碳在土壤中的转化 吴小红袁简摇 燕袁陈晓娟袁等 渊苑园员冤噎噎噎噎
资源与产业生态
基于能值分析法的矿区循环经济系统生态效率分析 孙玉峰袁 郭全营 渊苑员园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基于 粤阅鄄粤杂模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评估要要要以舟山海岸带为例
苏盼盼袁叶属峰袁过仲阳袁等 渊苑员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城乡与社会生态
基于增强回归树和 蕴燥早蚤泽贼蚤糟回归的城市扩展驱动力分析 李春林袁刘摇 淼袁胡远满袁等 渊苑圆苑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研究简报
陕西省不同生态区大气氮素干湿沉降的时空变异 梁摇 婷袁同延安袁林摇 文袁等 渊苑猿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果园水热特征的影响 刘小勇袁李红旭袁李建明袁等 渊苑源远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长白山苔原带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王振海袁殷秀琴袁蒋云峰 渊苑缘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模拟要要要厦门西海域案例研究 林琛琛袁 饶欢欢袁 刘摇 岩袁等 渊苑远远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学术信息与动态
圆园员猿年水文土壤学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张摇 骁袁赵文武 渊苑苑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期刊基本参数院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鄢员怨愿员鄢皂鄢员远鄢圆缘圆鄢扎澡鄢孕鄢 预 怨园郾 园园鄢员缘员园鄢圆怨鄢圆园员源鄄园圆
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
封面图说院 云南松树冠要要要云南松为松科松属裸子植物袁多生长在海拔 员园园园要猿缘园园皂的高山袁喜光尧耐干旱尧耐瘠薄袁适应酸性
的红壤尧黄壤袁在其他树种不能生长的贫瘠石砾地或冲刷严重的荒山坡分布袁易于天然更新遥 主要分布于四川西南
部尧云南尧西藏东南部尧贵州西部尧广西西部袁常形成大面积纯林袁尤以云南分布最广袁故有云南松之称遥 云南松树高
可达 猿园皂袁胸径达 员皂袁树皮呈灰褐色袁叶通常 猿针一束袁鲜有两针袁球果圆锥状卵圆形袁种子近卵圆形或倒卵形遥 树干
通直袁木质轻软细密袁是优质造纸尧人造板原料袁富含松脂是云南松的重要特点之一遥
彩图及图说提供院 陈建伟教授摇 北京林业大学摇 耘鄄皂葬蚤造院 糟蚤贼藻泽援糟澡藻灶躁憎岳 员远猿援糟燥皂
第 34 卷第 3 期
2014年 2月
生 态 学 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Vol.34,No.3
Feb.,2014
http: / / www.ecologica.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279;4109028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JJ4030);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资
助项目(2012鄄201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0鄄2012)
收稿日期:2012鄄11鄄05; 摇 摇 修订日期:2013鄄03鄄04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E鄄mail: sjtugtd@ isa.ac.cn
DOI: 10.5846 / stxb201211051538
吴小红, 简燕,陈晓娟, 李宝珍, 袁红朝, 葛体达, 邹冬生,吴金水.自养微生物同化 CO2的分子生态研究及同化碳在土壤中的转化.生态学报,
2014,34(3):701鄄709.
Wu X H, Jian Y, Chen X J, Li B Z, Yuan H Z, Ge T D, Zhou D S, Wu J S.Molecular mechanism on carbon dioxide assimilation of autotrophic
microorganism and carbon transloc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Acta Ecologica Sinica,2014,34(3):701鄄709.
自养微生物同化 CO2的分子生态研究及
同化碳在土壤中的转化
吴小红1,2, 简摇 燕3,陈晓娟1,2, 李宝珍1, 袁红朝1, 葛体达1,*, 邹冬生3,吴金水1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摇 410125;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摇 100049; 3.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长沙摇 410128)
摘要:大气中 CO2浓度持续升高和全球气候变暖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自养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分布,能直接参与 CO2
的同化,因此研究自养微生物同化 CO2的分子生态学机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以往对自养微生物的研究多针对基因组 DNA,
从 DNA水平揭示了不同生态系统中碳同化自养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多样性,但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功能有待进一
步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转录组学研究技术和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SIP)的发展,自养微生物同化 CO2的生态机理研究不断深
入,这些研究明确揭示了碳同化自养微生物是河流、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中 CO2固定作用的驱动者,并新发现了一些具有 CO2
同化功能的微生物群落。 基于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从 DNA和 RNA水平上对自养微生物同化 CO2的分子机理以及稳定同位
素探针技术(SIP)在碳同化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和总结,初步展望了 RNA鄄SIP 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同化微生物
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前景。 同时,探讨了陆地生态系统同化碳的转化和稳定性机理,以期为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应
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CO2同化;核酮糖鄄1,5鄄二磷酸羧化酶 /加氧酶;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同化碳;碳循环
Molecular mechanism on carbon dioxide assimilation of autotrophic
microorganism and carbon transloc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WU Xiaohong1,2, JIAN Yan3, CHEN Xiaojuan1,2, LI Baozhen1, YUAN Hongzhao1, GE Tida1,*, ZOU Dongsheng3,
WU Jinshui1
1 Key Laboratory of Agro鄄Ecological Processes in Subtropical Region,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sha
410125,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 Colleg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 The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 CO2 ) concentration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we faced. Autotrophic bacteria, with the capability of CO2 assimilation, are widespread
in diverse environments, thus studies 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utotrophic bacteria CO2 fixation are of great scientific
importance. Previous researches were mainly based on genomic DNA, revealing the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of CO2 fixation
microorganism in diverse ecological systems. However, the functional implication of these autotrophies is still unknown.
Transcriptomics technique and stable isotope probe technique (SIP) are successfully employed in recent studies concerning
http: / / www.ecologica.cn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CO2 fixation microorganism, providing unequivocal evidence for CO2 assimilation by autotrophic
microorganisms in complex aquatic environments and identifying new autotrophic bacteria capable of CO2 assimilation.
Therefore, the microbial mechanisms of CO2 fixation by autotrophic mciroorganism based on SIP are summarized and th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of RNA鄄SIP for molecular ecology of carbon fixation i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are presented.
The translocation and stability of assimilated carbon were also discussed. This paper will offer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cycle and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Key Words: CO2 assimilation; RubisCO; stable isotope probe; assimilative carbon; C cycle
摇 摇 全球变暖和大气中 CO2等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
高已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虽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
当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首要措施[1],但是通过
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大气 CO2同化功能(生物固
碳)增强碳固定,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有
效的途径[2]。 生物固碳是通过植物或微生物的循环
途径,将 CO2转化成有机物质,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
收和储存能力[3]。 在生物同化大气 CO2过程中,科
学家们主要集中于陆地植被通过光合作用的碳同化
过程。 而自养微生物广泛分布于不同的生态系统
中,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在多种环境条件
下如火山口[4],海洋深处[5],极地湖泊[6]等植物无法
生存的生境中参与 CO2的同化。 因而从整个生物圈
的物质、能量流来看,研究自养微生物的 CO2同化功
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同时也是
地表生态系统最活跃的碳库之一。 农业土壤最大可
以抵消 20%的全球 CO2排放当量,此减排水平与我
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基本相当[7]。 然而,在陆地生
态系统碳库中,农田土壤碳库易受人为活动(耕作、
施肥、灌溉等)干扰而对区域及全球环境造成重大影
响。 目前,对气候变化下的农田土壤碳平衡变化预
测,最大的困难来自对农田土壤碳循环及其机制认
识的不全面性和不确定性,土壤微生物与碳循环过
程之间复杂的交互耦合作用更增加了研究的挑战
性。 因此,开展农田土壤自养微生物 CO2同化功能
及其同化碳转化和稳定的分子生态学机制研究,这
将推进对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碳过程及陆地生态碳循
环机制的认识,为农业生产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生产力功能提供理论
支撑。
图 1摇 Calvin循环简化图[8]
Fig.1摇 The cycle of calvin
1摇 自养微生物 CO2同化机制
自养微生物同化 CO2 的途径有 5条[3,8],即卡尔
文循环、还原性三羧酸循环途径、厌氧乙酰辅酶 A途
径、3鄄羟基丙酸途径和琥珀酰辅酶 A 途径。 其中,卡
尔文循环(Calvin鄄Benson鄄Bassham (CBB) cycle)可
分 3个阶段:(1)羧化反应;(2)还原反应;(3) CO2
受体的再生(图 1),是自养生物 CO2同化以及陆地生
态系统初级产物合成的最主要途径,在调节大气
CO2浓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8]。 CO2同化效率影响
着土壤碳库的输入与输出及土壤的相关生态过程。
过去的很多研究关注着大气 CO2浓度倍增对土壤微
生物群落的影响[9鄄10]。 然而本实验室最新研究[11]表
明农田土壤自养微生物(主要是不产氧兼性自养
菌),能通过卡尔文循环将 CO2转化成有机物质,其
同化速率约为 0.0134—0郾 103 g C m-2 d-1,对提高生
态系统的碳吸收和储存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该结果
将改变人们对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仅担
207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负有机质分解、矿化功能的长期认识。
核酮糖鄄1,5鄄二酸羧化酶 /加氧酶(RubisCO)催
化卡尔文循环中的第一步 CO2固定反应[12],即 1,5鄄
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羧化反应,是卡尔文循环中
碳同化的限速酶。 RubisCO 酶有 Form玉、Form域、
Form芋和 Form郁 4种类型[8, 13],广泛分布在绿色植
物和自养微生物中。 虽然 RubisCO 的结构多样,但
其催化过程是一致的。 Takai 等[14] 分离的 1 株
Epsilonproteobacteria菌的酶活性高达 222 nmol CO2
mg-1蛋白质 min-1,而 Meeks[15]分离获得的一株蓝细
菌(点形念珠藻,Nostoc punctiforme),RubisCO酶活性
仅 19.8 nmol CO2 mg
-1蛋白质 min-1,明显低于其它纯
培养获得的变形菌 RubisCO酶活性。 尽管以前有关
RubisCO 酶活性的研究取得很多方面的进展,但均
集中于植物或者纯培养的细菌,关于土壤 RubisCO
酶活性研究还鲜见报道。 Yuan 等[11] 2012 年通过微
宇宙培养结合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发现供试农田土
壤微生物具有较高的 RubisCO 酶活性(9郾 67—50.85
nmol CO2 mg
-1蛋白质·min-1),并且酶活性与碳同
化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r = 0. 945),提出了以
RubisCO酶活性指示土壤自养微生物碳同化潜力的
估算方法,较高的 RubisCO 酶活性意味着较高的自
养微生物碳同化潜力。 相比碳同化功能基因,
RubisCO酶活性可以更好地反应土壤微生物固碳
潜力。
RubisCO 必须处于活化状态才能催化底物
RuBP 的羧化反应。 RubisCO 的活化机制有两种:体
外活化和体内活化。 前者是一个依赖 pH 值、CO2浓
度、Mg2+与酶结合的过程[16]。 RubisCO 还可以借助
另一种酶-RubisCO 活化酶的激活作用进行体内活
化,该过程需要合适的 CO2和 Mg2
+浓度、未被活化的
RubisCO 以及 RuBP 等条件。 RubisCO 活化酶能促
进 RuBP 等抑制剂从 RubisCO解离,使 CO2更易进入
活化位点,加速 RubisCO 的氨基甲酰化作用[17]。
RubisCO活性受环境因子(包括光照强度、温度、湿
度、CO2浓度)和生理因子(包括 pH 值、Mg2
+浓度、
ATP / ADP 比值)的影响[16]。 此外,磷酸化代谢产物
(6鄄磷酸葡萄糖、果糖、NADPH)、催化底物 RuBP 本
身以及无机阴离子(硫酸盐、无机磷酸盐)等竞争性
抑制剂也会影响 RubisCO 活性[18],但这些抑制剂对
RubisCO 活性的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17]。
Marcus等[19]以蓝细菌 synechocystis sp. 6803 为研究
对象,研究了磷酸盐在不同结合位点的吸附对
RubisCO 酶活性的调控机制,发现磷酸盐与底物
RuBP 在不同结合位点的竞争吸附均会抑制
RubisCO 酶活化。 目前, 有关土壤自养微生物
RubisCO酶活性影响机制的研究还较少,Yuan 等[20]
认为土壤自养微生物 RubisCO酶活性受土壤有机质
含量的影响,秸秆还田能显著增加 RubisCO 酶活性,
增加土壤碳固定量。
2摇 陆地生态系统碳同化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机理
由于编码 RubisCO 酶的 cbbL 和 cbbM 基因具有
高度保守性,因此可以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
过分析环境样品中 cbbL 和 cbbM 功能基因的多样性
进而研究自养微生物碳同化的分子生态学机制。 目
前,利用 cbbL 和 cbbM 功能基因,从 DNA 和 RNA 水
平研究此过程及其对不同生境的响应和反馈已成为
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2.1摇 DNA 水平上碳同化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机理
研究
近年来,有关湖泊[21]、地下水[22]、海洋[23]和深
海盆地[24]等水生生态系统中碳同化微生物碳同化
能力及其多样性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有关陆
地生态系统 RubisCO编码基因( cbbL)多样性的研究
较少。 对陆地生态系统 cbbL功能基因多样性的研究
始于 2004年,该研究主要针对不同年限火山灰中化
能自养菌多样性的进行了分析[4]。 随后,该实验室
通过 cbbL基因对距离自然 CO2排放源不同距离的土
壤中化能自养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
究[25鄄26]。 这些研究表明,这几类土壤均以兼性化能
固碳自养微生物为主,但在不同年限以及距离 CO2
排放源不同距离的土壤中获得的 cbbL基因序列多样
性差异很大,说明兼性固碳自养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受生境影响很大。
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养固碳微
生物种群多样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响应,研究发现
了很多新的自养微生物固碳基因型,但这些碳同化
微生物在土壤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和贡献有待进一步
研究和验证[25, 27鄄28, 11]。 从 cbbL 功能基因多样性着
手研究农田土壤微生物固碳过程仅是一个开端。
Tolli 和 King[25]利用 cbbL基因作为固定 CO2 自养细
307摇 3期 摇 摇 摇 吴小红摇 等:自养微生物同化 CO2的分子生态研究及同化碳在土壤中的转化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菌的功能标记物,首次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不同层
次土壤中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
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以兼性固碳自养菌为主。
受作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层深度的影响,土壤
中 cbbL 基因多样性差异很大。 此后,研究者相继通
过 cbbL基因研究了不同农田管理方式对 CO2同化微
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7鄄28]。 研究发现所有供试土壤兼
性固碳自养菌的多样性均高于专性固碳自养菌,但
不同研究区域兼性固碳自养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
异。 施肥处理能使兼性自养固碳菌增加而严格自养
固碳菌生长受到抑制。 Miltner 等认为这可能是异养
微生物对有机肥碳源的竞争抑制了严格自养菌(携
带 green鄄like基因)的生长[28]。 Yuan 等[20]研究了不
施肥 ( CK),施氮、磷、钾肥 ( NPK) 和秸秆还田
(NPKS)3 种长期施肥制度对稻田土壤固碳自养菌
群落结构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导致土
壤固碳自养菌种群结构产生了明显差异,NPK 和
NPKS处理中兼性自养固碳菌增加而严格自养固碳
菌生长受到抑制,通过分析固碳细菌 cbbL 基因文库
发现,供试土壤含有 cbbL 基因的细菌群落以兼性自
养菌为主。 由于 cbbL基因的单独存在并不能证明自
养微生物发挥了碳同化作用,研究者还利用碳同位
素标记结合功能基因 cbbL 分子标记技术,发现农田
土壤固碳细菌和藻类 cbbL 拷贝数分别为 106― 108
g-1土和 103― 106 g-1土,并且细菌 cbbL 基因拷贝数
与碳同化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r = 0郾 903) [11],说
明农田土壤微生物碳同化过程主要是自养过程,参
与该过程的微生物主要是自养菌和藻类,而非异养
微生物。
2.2摇 RNA 水平上碳同化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机理
研究
一般来说,在 DNA水平上检测到基因的存在并
不意味着该基因得到了表达[29],而 RNA的存在能在
很大程度上表明微生物基因处于活性状态,并驱动
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因此环境转录组学研
究可以更为明确地鉴别微生物在驱动过程中的功能
作用。 目前,通过 cbbL基因从 RNA水平上对自养微
生物碳同化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水生生态系统。
John等[30]研究发现,河流中浮游藻类在光饱和点的
最大光合速率出现时间滞后于 cbbL基因开始转录的
时间,在大型浮藻中滞后时间更长。 这说明 CO2同
化功能受 cbbL基因转录水平的严格控制,而浮游藻
类所处生境的生理生态特性包括光可利用性、光照
时间、养分状况和 CO2分压均会影响 cbbL 基因的转
录[30, 6]。 Kong 等[6]发现受有效光照和养分状况的
影响,南极班尼湖不同类型 cbbL 基因转录活性随水
层深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FormID cbbL 基因转录
活性随水层深度增加而增加,而 FormIA / IB cbbL 基
因呈现相反的规律。 FormID cbbL 基因表达量与光
合有效辐射和光合速率有很好的耦合关系,表明夏
冬季节交替时期含 FormID cbbL 基因的光能自养微
生物是班尼湖固定 CO2的主要贡献者。 cDNA 文库
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光能自养微生物主要是分布在浅
层水体(6m)的隐芽藻(Geminigera cryophila)、13m
深处的鞭金藻( Isochrysis sp.)以及在不同水层均有
分布的微拟球藻 (Nannochloropsis)。 Cr佴peau 等[31]
提取深海热液喷口场微生物垫 RNA,反转录后,成功
扩增了 cbbL和 cbbM基因,说明含 cbbL 和 cbbM 基因
的自养微生物是深海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 Alfrider
等[32]研究表明, cbbL 和 cbbM 基因的表达与地下水
的氧化还原特性有关,cbbL 基因仅在充入工业氧气
的地下水中表达,而 cbbM基因仅在添加硝酸盐的地
下水中表达,这些携带 cbbL和 cbbM基因的自养微生
物是地下水系统中 CO2固定的重要驱动者。
相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目前在 RNA 水平上对陆
地生态系统,特别是农田生态系统自养微生物碳同
化功能的分子生态学机制研究还很缺乏。 农田是陆
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且固碳潜力最大的碳库之
一[33鄄34],加强对农田土壤碳同化机制的研究可以为
正确评估农田土壤固碳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
通过环境转录组学研究(RNA 研究),鉴别农田土壤
中具有碳同化功能的自养微生物,明确揭示驱动农
田生态系统碳固定的微生物机制,将有利于加强对
土壤碳过程及固碳机制的认识。
2.3摇 SIP 技术在碳同化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
应用
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SIP)是目前原位研究复
杂环境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驱动机制
的有力工具。 该技术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底物培养
环境样品,通过分析标记的微生物基因组 DNA
(DNA鄄SIP)或者 RNA(RNA 鄄SIP)来揭示环境样品
中同化了标记底物的微生物作用者,从而揭示环境
407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中微生物重要代谢过程的分子机制[35]。 利用 DNA鄄
SIP 技术,Whitby等[36]通过添加13C鄄CO2和12C鄄CO2对
淡水沉积物微生物基因组 DNA 进行标记培养,提取
基因组 DNA后进行超高速密度梯度离心,然后对13C
-DNA模板进行 PCR 扩增并克隆测序,基因测序结
果表明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淡水沉积物中的亚硝化
单胞菌(Nitrosomonas europaea)具有 CO2同化功能。
此后,研究者们相继采用 DNA鄄SIP 技术分析了旱地
土壤和农田土壤中受13C标记的氨氧化细菌,发现氨
氧化细菌的大量 DNA被标记,揭示了农业土壤中的
氨氧化细菌,主要是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spira sp.)
和氨氧化菌(Nitrosospira multiformis)也具有同化 CO2
的能力[29, 37]。 然而,研究发现在乙炔存在的条件
下,这些氨氧化细菌的 CO2同化能力会受抑制[29, 38]。
具有 CO2同化功能的氨氧化细菌在环境中广泛分
布,而氨氧化古菌长期以来被研究者认为不具备同
化 CO2的能力。 DNA鄄SIP 技术的利用改变了这一认
识。 Zhang 等[39]分别用13C鄄CO2和12C鄄CO2对酸性土
壤进行标记培养,培养 30d 后提取土壤基因组总
DNA并超高速离心后,对不同浮力密度 DNA进行了
分析,发现酸性土壤中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中
的氨氧化古菌(AOA)具有 CO2同化功能。
由于复杂环境样品中目标微生物特别是难培养
微生物生长缓慢,目标微生物基因组 DNA 难以在较
短时间内得到足够程度的稳定同位素标记,导致标
记 DNA难以有效分离。 与 DNA 相比,RNA 合成效
率更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足够程度的标记[40],
因此,RNA鄄SIP 技术为活性微生物分类鉴定和功能
研究提供了更为灵敏的技术手段。 Pratscher 等[41]
分别用13C鄄CO2和12C鄄CO2对旱地土壤标记培养 12 个
星期以后,提取土壤 DNA 和 RNA,采用 SIP 技术分
析了受13C标记的氨氧化古菌的群落与功能。 RNA鄄
SIP 分析结果则显示氨氧化古菌的大量 RNA 被13C
标记了,说明旱地土壤的氨氧化古菌发挥了同化
CO2的能力,由于被13C 标记的 DNA 量低于检测限,
所以 DNA鄄SIP 技术未能揭示氨氧化古菌的这一功
能。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氨氧化古菌主要是海洋
亚硝化短小杆菌(Nitrosopumilus maritimus)和海绵共
生古菌(Cenarchaeum symbiosum)。
由于 SIP 技术不依赖于培养,且能有效地将微
生物的分类鉴定和功能联系起来,揭示复杂环境中
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功能,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陆
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 通过对
标记微生物基因组 DNA 或者 RNA 进行环境基因组
学或转录组学研究,进而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
术,可深入发掘具有碳同化功能的微生物或者与碳
同化过程相关的新的功能基因。 因此,SIP 技术与组
学技术的结合将会为未来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微
生物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3摇 同化碳在土壤中的转化与稳定性机理
自养微生物同化碳输入土壤环境以后,一部分
通过土壤呼吸作用以 CO2和 CH4的形式返回大气,剩
下的成为微生物量碳中的一部分或以有机质形式储
藏于土壤碳库中。 研究同化碳(“新碳冶)进入矿质
土壤基质后的去向和转化特征,将有助于评价“新
碳冶输入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 进入土壤的“新
碳冶在土壤碳库中的矿化、转化与其稳定性有关,因
此在固碳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1摇 同化碳在土壤中的转化
目前,有关同化碳的转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根
系分泌物和外源有机碳的转化研究上。 根系分泌物
转化是土壤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而根际微生
物会影响根系分泌物的转化,因此,开展根际微生物
与根系分泌物的相互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
际分泌物主要由水溶性物质组成(含量为 79%),而
水溶性物质中碳氢化合物占 64%,氨基酸和氨基酸
盐占 22%,有机酸占 14%[42]。 根际分泌物的转化受
生物因素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43]和植物类型[44],
以及非生物因素如土壤含水率、温度、土壤质地的影
响[45]。 Liang 等[46]通过盆栽实验采用13C 稳定性同
位素标记方法研究了玉米根际沉积碳中新碳的分
布,发现土壤微生物碳库(MBC)和水溶性有机碳库
(DOC)是新碳的主要去向,但新碳对 MBC 的贡献比
对 DOC贡献大。 而 Marx 等[47]的盆栽实验结果则显
示,小麦根际沉积碳中的新碳主要分布在 MBC 和土
壤总有机碳库中,而在 DOC中未检测到新碳。
外源添加有机底物后进入土壤的“新碳冶在土壤
碳库中的转化与根际分泌物有所不同。 Perelo 等[48]
和李玲等[49]分别在旱地和稻田土壤中添加标记的
简单有机底物(葡萄糖)和复杂有机底物(植物秸秆
或稻草),研究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发现有
507摇 3期 摇 摇 摇 吴小红摇 等:自养微生物同化 CO2的分子生态研究及同化碳在土壤中的转化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机底物对稻田土壤 DOC 的影响较大,而对旱地土壤
DOC影响较小。 添加葡萄糖处理后,旱地土壤中14C
标记 DOC 含量和 MBC 含量均高于添加植物秸秆处
理,这是因为植物秸秆的某些成分如木质素难以被
微生物降解,其生物可利用性比葡萄糖低。
3.2摇 同化碳在土壤中的稳定机制
同化碳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主要受到同化碳降解
性的难易程度、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
影响。
3.2.1摇 同化碳降解性难易程度
通过根际沉积或者外源添加有机底物进入土壤
的碳尤其是 DOC 是易被土壤微生物吸收利用的有
机碳组分[50鄄51],10%—56%的土壤 DOC 具有生物有
效性[52]。 外源有机底物所含的 DOC 生物有效性更
高,30%—95%的 DOC 组分可在 3 个月内被土壤微
生物消耗掉[53]。 DOC 进入土壤后, 其中的碳水化
合物和蛋白类物质最先被分解,而较难降解的复杂
化学结构物质则不断富集(如具有芳香环结构的木
质素和烷基结构的碳)。 核磁共振 ( 13 C鄄CPMAS鄄
NMR)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有机碳不断分解,有机碳库
中碳水化合物急剧减少,而具有脂肪烃结构和芳香
结构的碳不断增加,但以脂肪烃为主[54]。 此外,受
土壤微生物作用的影响,某些高度易降解的 DOC 结
构组成会发生变化,芳香化程度增加,DOC 整体结构
变得相对稳定[55],使得 DOC在溶液中的存留时间发
生很大变化,易降解的 DOC(如来源于新鲜植物残
体)可以存留几个月,而难降解的 DOC(如来源于泥
煤或森林土壤)甚至可以停留二三十年[56]。 Sanderman
和 Amundson[57]将室内试验与野外试验相结合,得出
DOC在加利福利亚森林土壤中的平均存留时间达到
90—150a。 因此,难降解碳的累积有利于维持土壤
碳库的稳定性。
3.2.2摇 土壤矿物与有机碳的相互作用
进入土壤的新碳可以通过与有机矿质相互作用
来抵制微生物对有机碳的分解,从而减缓有机碳的
周转,促进其在土壤中的有效累积[58]。 研究显示,
新碳进入土壤后,土壤矿物质(氧化铁铝)的保护作
用对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59鄄60]。 培养实
验结果表明,由于土壤矿物的吸附, DOC 的矿化速
率减缓了 23%—64%[61]。 随着 DOC 截留时间的增
加,吸附在矿物表面的 DOC 会与矿物形成有机复合
官能团而使其更难被矿化[60]。 与碳水化合物相比,
分子量较高的芳香化合物如疏水性化合物,富里酸
和腐殖酸更容易被土壤矿物吸附[62]。 Spaccini
等[63]采用选择性有机组分提取、裂解组分化学鉴定
和 CPMAS 联合13 C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 CPMAS鄄
NMR)等技术,揭示了来源于玉米的新碳主要进入腐
殖组分中,新鲜植物残体矿化分解的有机碳化合物
主要存在于腐殖物质的亲水组分中,并可以进一步
被疏水组分所稳定,从而对土壤中原有有机碳中的
稳定组分起着新碳的汇的作用[64]。
3.2.3摇 团聚体的保护作用
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包裹作用可以提高土壤
有机碳的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的水平通常与稳定性
团聚体的数量有关[65],而土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对团聚体的形成有较大影响[66]。 真菌菌丝可以促
进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保护有机碳含量增
加[67]。 团聚体结合的有机碳受到的物理保护程度
跟团聚体的级别有关,通常表现为大团聚体的保护
作用弱于微团聚体。 研究者发现大团聚体内的有机
碳寿命较短,一般只有几年,而微团聚体内的有机碳
可达 1个世纪[68]。
与根系分泌物和添加外源有机底物的转化与稳
定性研究相比,有关自养微生物同化碳的相关研究
还较少。 Ge 等[69]采用同位素标记方法进行了 100d
的室内培养试验,结果发现与未种植水稻的土壤相
比(自养微生物同化碳),水稻同化碳的输入抑制了
稻田土壤原有有机质的矿化,表现出明显的负激发
效应,这对维持稻田土壤的碳汇功能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尽管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新碳冶
的矿化、转化及其稳定性机理的认识,但是对于自养
微生物同化碳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周转的贡献,以及
自养微生物同化碳的矿化、转化特征及其稳定性差
异形成的机理还有待深入研究。
4摇 研究展望
目前,有关陆地生态系统自养微生物同化 CO2
的分子生态学研究主要是 DNA 水平上的研究。 研
究者们探讨了碳同化微生物数量和种群结构对施肥
管理、作物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壤深度的响应,发现
了很多新的微生物固碳基因型,但有关这些固碳微
生物在土壤中所起的具体作用还有待通过进一步证
607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实。 基于 RNA 水平对自养微生物 CO2同化功能的
分子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生生态系统,而有关
同化 CO2的自养微生物转录活性对陆地生态环境的
响应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调控机制研究还尚
未见报道。 采用碳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基于
RNA水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新一代高通量测序
技术,可深入发掘具有碳同化功能的微生物或者与
碳同化过程相关的新的功能基因。 同时通过研究微
生物同化碳在土壤碳库中的转化过程和稳定机制,
可将碳同化微生物在土壤 CO2同化过程中的贡献定
量化,这些研究将推进对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碳过程
及陆地生态碳循环机制的认识,为农业生产中采取
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生产力
功能提供理论支撑。
References:
[ 1 ]摇 UNFCCC. Fact Sheet. The Need for Mitigation. [2008] . http: / /
unfccc.int / press / items / 2794.php.
[ 2 ] 摇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n Climate
change 2007: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Working Group II. Geneva: IPCC, 2007.
[ 3 ] 摇 Sato T, Atomi H. Microbial Inorganic Carbon Fixation. In:
Encyclopedia of Life Sciences (ELS). John Wiley & Sons, Ltd:
Chichester, 2010, DOI: 10.1002 / 9780470015902.a0021900
[ 4 ]摇 Nanba K, King G M, Dunfield K. Analysis of facultative
lithotrophic distribution and diversity on volcanic deposits by use
of the large subunit of ribulose鄄 1, 5鄄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
oxygenase.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4, 70
(4): 2245鄄2253.
[ 5 ] 摇 Tourova T P, Kovaleva O L, Sorokin D Y, Muyzer G. Ribulose鄄
1, 5鄄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 oxygenase genes as a functional
marker for chemolithoautotrophic halophilic sulfur鄄oxidizing
bacteria in hypersaline habitats. Microbiology, 2010, 156 (7):
2016鄄2025.
[ 6 ] 摇 Kong W D, Ream D C, Priscu J C, Morgan鄄Kiss R M. Diversity
and expression of RubisCO genes in a perennially ice鄄covered
Antarctic lake during the polar night transition.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2, 78 (12): 4358鄄4366.
[ 7 ] 摇 Pan G X.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 Dynamics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of China. Advance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8, 4 (5): 282鄄289.
[ 8 ] 摇 Tabita F R. Microbial ribulose 1, 5鄄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
oxygenas: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1999,
60 (1): 1鄄28.
[ 9 ] 摇 Dhillion S S, Roy J, Abrams M.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elevated
CO2 on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in a Mediterranean model ecosystem.
Plant and Soil, 1996, 187 (2): 333鄄342.
[10] 摇 Zak D R, Pregitzer K S, Curtis P S, Holmes W E. Atmospheric
CO2 and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0, 10 (1): 47鄄59.
[11] 摇 Yuan H Z, Ge T D, Chen C Y, O忆 Donnell A G, Wu J S.
Significant role for microbial autotrophy in the sequestration of soil
carbon.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2, 78(7):
2328鄄2336.
[12] 摇 Ellis R J. The most abundant protein in the world.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1979, 4: 241鄄244.
[13] 摇 Tabita F R, Hanson T E, Li H, Satagopan S, Singh J, Chan S.
Funtion,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RubisCO鄄like proteins and
their Rubisco homologs.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 2007, 71 (4): 576鄄599.
[14] 摇 Takai K, Campbell B J, Cary S C, Suzuki M, Oida H, Nunoura
T, Hirayama H, Nakagawa S, Suzuki Y, Inagaki F, Horikoshi K.
Enzymat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and energy
metabolisms by deep鄄sea hydrothermal chemolithoautotrophic
isolates of Epsilonproteobacteria.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5, 71 (11): 7310鄄7320.
[15] 摇 Meeks J C.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the nitrogen鄄fixing Nostoc鄄
Bryophyte symbiosis. Molecular Basis of Symbiosis, 2006, 41
(3): 165鄄196.
[16] 摇 Han Y, Chen G, Wang Z. The Progresses of Studies on Rubisco
Activase.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0, 17(4): 306鄄311.
[17] 摇 Parry M A J, Keys A J, Madgwick P J, Carmo鄄Silva A E,
Andralojc P J. Rubisco regulation: a role for inhibito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8, 59 (7): 1569鄄1580.
[18] 摇 Andersson I. Catalysis and regulation in RubisCO.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8, 59 (7): 1555鄄1568.
[19] 摇 Marcus Y, Altman鄄Gueta H, Finkler A, Gurevitz M. Mutagenesis
at two distinct phosphate鄄binding sites unravels their differential
roles in regulation of RubisCO activation and catalysis.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2005, 187 (12): 4222鄄4228.
[20] 摇 Yuan H Z, Ge T D, Wu X H, Liu S L, Tong C L, Qin H L, Wu
M N, Wei W X, Wu J S. Long鄄term field fertilization alters the
diversity of autotrophic bacteria based on the ribulose鄄1, 5鄄
biphosphate carboxylase / oxygenase ( RubisCO ) large鄄subunit
genes in paddy soil.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1, 95 (4): 1061鄄1071.
[21] 摇 Nigro L M, King G M. Disparate distributions of chemolithotrophs
containing form IA or IC large subunit genes for ribulose鄄1, 5鄄
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 oxygenase in intertidal marine and
littoral lake sediments.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07, 60
(1): 113鄄125.
[22] 摇 Alfreider A, Vogt C, Geiger鄄Kaiser M, Psenner R. Distribution
and diversity of autotrophic bacteria in groundwater syst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ubisCO genotypes.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9, 32 (2): 140鄄150.
[23] 摇 Elsaied H E, Kaneko R, Naganuma T.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deep鄄sea methanotrophic mussel symbiont that carries a
RuBisCO gene. Marine Biotechnology, 2006, 8 (5): 511鄄520.
[24] 摇 Paul W J. Diversity of ribulose鄄1, 5鄄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
oxygenase large鄄subunit genes in the MgCl2 鄄dominated deep
hypersaline anoxic basin discovery.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06, 259 (2): 326鄄331.
[25] 摇 Tolli J, King G M.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bacterial
707摇 3期 摇 摇 摇 吴小红摇 等:自养微生物同化 CO2的分子生态研究及同化碳在土壤中的转化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chemolithotrophic communities in pine forest and agroecosystem
soil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5, 71 (12):
8411鄄8418.
[26] 摇 Videm觢ek U, Hagn A, Suhadolc M, Radl V, Knicker H,
Schloter M, Vodnik D.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CO2 鄄fixing
Bacteria in Grassland Soils Close to Natural Carbon Dioxide
Springs. Microbial Ecology, 2009, 58 (1): 1鄄9.
[27] 摇 Selesi D, Schmid M, Hartmann A. Diversity of green鄄like and
red鄄like ribulose 1, 5鄄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 oxygenase large鄄
subunit genes ( cbbL) in differently managed agricultural soil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5, 171 ( 1 ):
175鄄184.
[28] 摇 Miltner A, Kopinke F D, Kindler R, Selesi D, Hartmann A,
K覿stner M. Non鄄phototrophic CO2 fixation by soil microorganisms.
Plant and Soil, 2005, 269 (1 / 2): 193鄄203.
[29] 摇 Jia Z J, Conrad R. Bacteria rather than Archaea dominate
microbial ammonia oxidation in an agricultural soil.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9, 11 (7): 1658鄄1671.
[30] 摇 John D E, L佼pez鄄D侏az J M, Cabrera A, Santiago N A, Corredor J
E, Bronk D A, Paul J H. A day in the life in the dynamic marine
environment: how nutrients shape diel patterns of phytoplankton
photosynthesis and carbon fixation gene expression in the
Mississippi and Orinoco River plumes. Hydrobiologia, 2012, 679
(1): 155鄄173.
[31] 摇 Cr佴peau V, Bonavita M A C, Lesongeur F, Randrianalivelo H,
Sarradin P M, Sarrazin J, Godfroy A. Diversityand function in
microial mats from the Lucky Strike hydrothermal vent field.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11, 76 (3): 524鄄540.
[32] 摇 Alfreider A, Schirmer M, Vogt C. Diversity and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forms of RubisCO genes in polluted groundwater under
different redox conditions.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12, 79
(3): 649鄄660.
[33] 摇 Simth P.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roplands: the potential in
Europe and the global context.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04, 20 (3): 229鄄236.
[34] 摇 Han B, Wang X K, Ouyang Z Y. Saturation level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s of soil carbon pools in farmland ecosystems
of China. Rural Eco鄄Environment, 2005, 21 (4): 6鄄11.
[35] 摇 Jia Z J.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NA鄄based stable isotope
probing—A review. 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2011, 51 (12):
1585鄄1594.
[36] 摇 Whitby C B, Hall G, Pickup R, Saunders J R, Ineson P, Parekh
N R, McCarthy A. 13C incorporation into DNA as a means of
identifying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ammonia oxidizer populations.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1, 32 (6): 398鄄401.
[37] 摇 Xia W W, Zhang C X, Zeng X W, Feng Y Z, Weng J H, Lin X
G, Zhu J G, Xiong Z Q, Xu J, Cai Z C, Jia Z J. Autotrophic
growth of nitrifying community in an agricultural soil. The ISME
Journal, 2011, 5 (7): 1226鄄1236.
[38] 摇 Offre P, Prosser J I, Nicol G W. Growth of ammonia鄄oxidizing
archaea in soil microcosms is inhibited by acetylene.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09, 70 (1): 99鄄108.
[39] 摇 Zhang L M, Hu H W, Shen J P, He J Z. Ammonia鄄oxidizing
archaea have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ammonia鄄oxidizing bacteria
in ammonia oxidation of strongly acidic soils. The ISME Journal,
2012, 6: 1032鄄1045.
[40] 摇 Ostle N, Whiteley A S, Bailey M J, Sleep D, Ineson P,
Manefield M. Active microbial RNA turnover in a grassland soil
estimated using a 13CO2 spike.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3, 35 (7): 877鄄885.
[41] 摇 Pratscher J, Dumont M G, Conrad R. Ammonia oxidation coupled
to CO2 fixation by archaea and bacteria in an agricultural soi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1, 108 (10): 4170鄄4175.
[42] 摇 H俟tsch B W, Augustin J, Merbach W. Plant rhizodeposition鄄an
important source for carbon turnover in soils.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 2002, 165 (4): 397鄄407.
[43] 摇 Ostle N, Briones M J I, Ineson P, Cole L, Staddon P, Sleep D.
Isotopic detection of recent photosynthate carbon flow into
grassland rhizosphere fauna.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7,
39 (3): 768鄄777.
[44] 摇 Prosser J I, Rangel鄄Castro J I, Killham K. Studying plant鄄microbe
interactions using stable isotope technologies.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2006, 17 (1): 98鄄102.
[45] 摇 Epron D, Ngao J, Dannoura M, Bakker M R, Zeller B, Bazot S,
Bosc A, Plain C, Lata J C, Priault P, Barthes L, Loustau 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belowground carbon transfer assessed by in
situ 13CO2 pulse labelling of trees. Biogeosciences, 2011, 8:
1153鄄1168.
[46] 摇 Liang B C, Wang X L, Ma B L. Maize root鄄induced chang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2, 66 (3): 845鄄847.
[47] 摇 Marx M, Buegger F, Gattinger A, Marschner B, Zsolnay 魣,
Munch J C. Determination of the fate of 13C labelled maize and
wheat rhizodeposit鄄C in two agricultural soils in a greenhouse
experiment under 13C鄄CO2 鄄enriched atmosphere.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7, 39 (12): 3043鄄3055.
[48] 摇 Perelo L W, Munch J C. Microbial immobilisation and turnover of
13C labelled substrates in two arable soils under field and
laboratory condition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7 ( 12):
2263鄄2272.
[49] 摇 Li L, Xiao H A, Tong C L, Ding L J, Sheng R. Responses of
active organic carbon in upland soil and paddy soil of red earth
region to exogenous organic substrates: A laboratory incubation
study.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8, 27 (12): 2178鄄2183.
[50] 摇 Pelz O, Abraham W, Saurer M, Siegwolf R, Zeyer J. Microbial
assimilation of plant鄄derived carbon in soil traced by isotope
analysis.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5, 41 (3): 153鄄162.
[51] 摇 Yevdokimov I, Ruser R, Buegger F, Marx M, Munch J C.
Microbial immobilisation of 13C rhizodeposits in rhizosphere and
root鄄free soil under continuous 13C labelling of oat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6, 38 (6): 1202鄄1211.
[52] 摇 McDowell W H, Zsolnay A, Aitkenhead鄄Peterson J A, Gregorich
E G, Jones D L, J觟demann D, Kalbitz K, Marschner B,
Schwesig D.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biodegradabl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from different terrestrial
source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6, 38 ( 7 ):
1933鄄1942.
807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53]摇 Don A, Kalbitz K. Amounts and degradability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from foliar litter at decomposition stage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5, 37 (12): 2171鄄2179.
[54] 摇 Rovira P, Vallejo V R. Labile and recalcitrant pool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ng at different depths in soil:
an acid hydrolysis approach. Geoderma, 2002, 107 ( 1 / 2 ):
109鄄141.
[55] 摇 Kalbitz K, Schwesig D, Schmerwitz J, Kaiser K, Haumaier L,
Glaser B, Ellerbrock R, Leinweber P. Changes in properties of
soil鄄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duced by biodegradation.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3, 35 (8): 1129鄄1142.
[56] 摇 Kalbitz K, Kaiser K. Contribu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to
carbon storage in forest mineral soils.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 2008, 171 (1): 52鄄60.
[57] 摇 Sanderman J, Amundson 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transport and stabilization in California forest and
grassland soils. Biogeochemistry, 2009, 89 (3): 309鄄327.
[58] 摇 Zhou P, Song G D, Pan G X, Li L Q, Zhang X H. SOC
enhancement in three major types of paddy soils in a long鄄term
agro鄄ecosystem experiments in south China摇 域 Chemical binding
and protection in micro鄄aggregate size fractions. Acta Pedologica
Sinica, 2009, 46 (2): 263鄄273.
[59] 摇 Spaccini R, Zena A, Igwe C A, Mbagwu J S C, Piccolo A.
Carbohydrates in water鄄stable aggregates and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 forested and cultivated soils in two contrasting tropical
ecosystems. Biogeochemistry, 2001, 53 (1): 1鄄22.
[60] 摇 Kaiser K, Mikutta R. Guggenberger G. Increased stability of
organic matter sorbed to ferrihydrite and goethite on aging.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7, 71 (3): 711鄄719.
[61] 摇 Kalbitz K, Schwesig D, Rethemeyer J, Matzner E. Stabiliz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by sorption to the mineral soil.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5, 37 (7): 1319鄄1331.
[62] 摇 Kaiser K. Sorption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to goethite
(琢鄄FeOOH):effect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s revealed by liquid鄄
state 13C NMR and wet鄄chemical analysis. Organic Geochemistry,
2003, 34 (11): 1569鄄1579.
[63] 摇 Spaccini R, Piccolo A, Haberhauer G, Gerzabek M H.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c matter from maize residues into labile
and humic fractions of three European soils as revealed by 13C
distribution and CPMAS鄄 NMR spectra.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00, 51 (4): 583鄄594.
[64] 摇 Pan G X, Zhou P, Li L Q, Zhang X H. Core issu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soil science of C sequestration. Acta Pedologica Sinica,
2007, 44 (2): 327鄄337.
[65] 摇 Liu M Q, Hu F, Chen X Y. A review on mechanism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tabilization. Acta Ecological Sinica, 2007, 27
(6): 2642鄄2650.
[66] 摇 Six J, Bossuyt H, Degryze S,Denef K. A history of research on
the link between (micro) aggregates, soil biota,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2004, 79 (1): 7鄄31.
[67] 摇 Kohler J, Caravaca F, Carrasco L, Rold佗n A. Contribution of
Pseudomonas mendocina and Glomus intraradces to aggergate
stabil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biological fertility in rhizosphere soil
of lettuce plant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Soil Use and Management,
2006, 22 (3): 298鄄304.
[68] 摇 Puget P, Chenu C, Balesdent J. Dynmic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ssociated with particle鄄size fractions of water鄄stable aggregates.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00, 51 (4): 595鄄605.
[69] 摇 Ge T D, Yuan H Z, Zhu H H, Wu X H, Nie S A, Liu C, Tong
C L, Wu J S, Brookes P. Biological carbon assimilation and
dynamics in a flooded rice鄄soil system.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2, 48: 39鄄46.
参考文献:
[16] 摇 韩鹰, 陈刚, 王忠. Rubisco活化酶的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2000, 17(4): 306鄄311.
[34] 摇 韩冰,王效科,欧阳志云.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饱和
水平及其固碳潜力. 农村生态环境,2005, 21 (4): 6鄄11.
[35] 摇 贾仲君. 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 DNA鄄 SIP 原理与应用. 微
生物学报, 2011, 51 (12): 1585鄄1594.
[49] 摇 李玲, 肖和艾, 童成立, 丁龙君, 盛荣. 培养条件下旱地和稻
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对外源有机底物的响应. 生态学杂志,
2008, 27 (12) : 2178鄄2183.
[58] 摇 周萍, 宋国菡,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三种南方典型水稻
土长期试验下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 摇 域.团聚体内有机碳的
化学结合机制. 土壤学报, 2009, 46 (2): 263鄄273.
[64] 摇 潘根兴, 周萍, 李恋卿, 张旭辉. 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
与研究进展. 土壤学报, 2007, 44 (2): 327鄄337.
[65] 摇 刘满强, 胡锋, 陈小云. 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研究进展. 生态
学报, 2007, 27 (6): 2642鄄2650.
907摇 3期 摇 摇 摇 吴小红摇 等:自养微生物同化 CO2的分子生态研究及同化碳在土壤中的转化 摇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 灾燥造援猿源袁晕燥援猿 云藻遭援袁圆园员源渊杂藻皂蚤皂燥灶贼澡造赠冤
悦韵晕栽耘晕栽杂
云则燥灶贼蚤藻则泽 葬灶凿 悦燥皂责则藻澡藻灶泽蚤增藻 砸藻增蚤藻憎
砸藻泽藻葬则糟澡 葬凿增葬灶糟藻泽 葬灶凿 责则燥泽责藻糟贼泽 燥枣 责燥泽贼鄄凿蚤泽葬泽贼藻则 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则藻泽贼燥则葬贼蚤燥灶 葬泽泽藻泽泽皂藻灶贼
蕴陨哉 载蚤葬燥枣怎袁宰粤晕郧 宰藻灶躁蚤藻袁 蕴陨 允蚤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缘圆苑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泽怎泽贼葬蚤灶葬遭蚤造蚤贼赠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泽皂葬造造 澡赠凿则燥责燥憎藻则 责造葬灶贼泽 蚤灶 悦澡蚤灶葬 遭葬泽藻凿 燥灶 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藻灶藻则早藻贼蚤糟 葬糟糟燥怎灶贼蚤灶早
孕粤晕郧 酝蚤灶早赠怎藻袁 在匀粤晕郧 蕴蚤曾蚤葬燥袁 宰粤晕郧 悦澡葬灶早遭燥 渊缘猿苑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粤怎贼藻糟燥造燥早赠 驭 云怎灶凿葬皂藻灶贼葬造泽
粤灶 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泽贼怎凿赠 燥灶 扎燥燥责造葬灶噪贼燥灶 蚤灶 贼澡藻 灶燥则贼澡藻则灶 月藻蚤遭怎 郧怎造枣 灾院 贼澡藻 藻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皂蚤糟则燥扎燥燥责造葬灶噪贼燥灶 早则葬扎蚤灶早 燥灶 责澡赠贼燥责造葬灶噪贼燥灶 蚤灶
泽怎皂皂藻则 酝粤 蕴怎袁悦粤韵 宰藻灶择蚤灶早袁在匀粤晕郧 宰藻灶躁蚤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缘源远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藻曾怎葬造 泽蚤扎藻 凿蚤皂燥则责澡蚤泽皂 葬灶凿 枣藻皂葬造藻 蚤灶凿蚤增蚤凿怎葬造 枣藻糟怎灶凿蚤贼赠 燥枣 杂蚤造怎则怎泽 葬泽燥贼怎泽 葬灶凿 悦造葬则蚤葬泽 枣怎泽糟怎泽
云粤晕 载蚤葬燥造蚤袁 蕴陨晕 在澡蚤澡怎葬袁 阅陨晕郧 载蚤葬灶造燥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缘缘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 燥枣 藻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葬造 贼藻皂责藻则葬贼怎则藻 燥灶 贼澡藻则皂燥早藻灶藻泽蚤泽 葬灶凿 藻增葬责燥则葬贼蚤增藻 憎葬贼藻则 造燥泽泽 蚤灶 悦澡蚤灶藻泽藻 遭怎造遭怎造泽 渊孕赠糟灶燥灶燥贼怎泽 泽蚤灶藻灶泽蚤泽冤
蕴陨晕 蕴蚤灶袁悦粤韵 酝藻灶早贼蚤灶早袁匀哉 再蚤造蚤灶袁 藻贼 葬造 渊缘远源冤
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蚤则则蚤早葬贼蚤燥灶 燥灶 责造葬灶贼 早则燥憎贼澡 葬灶凿 灶蚤贼则燥早藻灶 怎泽藻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悦葬造造蚤早燥灶怎皂 糟葬责怎贼鄄皂藻凿怎泽葬藻 杂糟澡则藻灶噪 泽藻藻凿造蚤灶早泽
匀哉粤晕郧 悦葬蚤遭蚤葬灶袁 在耘晕郧 云葬灶躁蚤葬灶早袁 蕴耘陨 允蚤葬择蚤葬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缘苑圆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灶扎赠皂葬贼蚤糟 葬糟贼蚤增蚤贼赠 凿怎则蚤灶早 责澡赠贼燥则藻皂藻凿蚤葬贼蚤燥灶 燥枣 责燥造赠糟赠糟造蚤糟 葬则燥皂葬贼蚤糟 澡赠凿则燥糟葬则遭燥灶 蚤皂责葬糟贼藻凿 泽燥蚤造
在匀哉 云葬灶袁 匀韵晕郧 载蚤葬灶早择蚤袁 再粤晕 宰藻灶凿藻袁 藻贼 葬造 渊缘愿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粤泽泽藻泽泽皂藻灶贼 燥枣 噪葬则泽贼 早则燥怎灶凿憎葬贼藻则 增怎造灶藻则葬遭蚤造蚤贼赠 蚤灶 悦澡燥灶早择蚤灶早 遭葬泽藻凿 燥灶 则藻增蚤泽藻凿 砸陨杂运耘 皂燥凿藻造
宰耘陨 载蚤灶早责蚤灶早袁孕哉 允怎灶遭蚤灶早袁在匀粤韵 悦澡怎灶赠燥灶早 渊缘愿怨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酝燥灶蚤贼燥则蚤灶早 泽葬造贼 葬灶凿 憎葬贼藻则 凿赠灶葬皂蚤糟泽 蚤灶 枣葬则皂造葬灶凿 葬灶凿 凿则葬蚤灶葬早藻 凿蚤贼糟澡 蚤灶 葬 泽葬造蚤灶藻 藻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 怎灶凿藻则 则藻凿怎糟藻凿 凿则葬蚤灶葬早藻 蚤灶贼藻灶泽蚤贼赠
孕粤晕 再葬灶曾蚤灶袁 蕴哉韵 宰葬灶袁 允陨粤 在澡燥灶早澡怎葬袁 藻贼 葬造 渊缘怨苑冤
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孕燥责怎造葬贼蚤燥灶袁 悦燥皂皂怎灶蚤贼赠 葬灶凿 耘糟燥泽赠泽贼藻皂
杂责葬贼蚤葬造 凿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蚤燥灶 葬灶凿 泽责葬贼蚤葬造 葬泽泽燥糟蚤葬贼蚤燥灶 燥枣 杂贼藻造造藻则葬 糟澡葬皂葬藻躁葬泽皂藻 责燥责怎造葬贼蚤燥灶 蚤灶 贼澡藻 凿蚤枣枣藻则藻灶贼 葬造贼蚤贼怎凿藻 蚤灶 蚤灶 凿藻早则葬凿藻凿 葬造责蚤灶藻 早则葬泽泽造葬灶凿
郧粤韵 云怎赠怎葬灶袁 在匀粤韵 悦澡藻灶早扎澡葬灶早袁 在匀哉韵 酝粤 蕴葬灶糟葬燥 渊远园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月蚤燥贼蚤糟 泽贼则藻泽泽 燥枣 责则藻凿葬贼燥则泽 燥灶 责燥责怎造葬贼蚤燥灶 燥枣 葬造造蚤早葬贼燥则 憎藻藻凿 枣造藻葬 遭藻藻贼造藻袁 粤早葬泽蚤糟造藻泽 澡赠早则燥责澡蚤造葬 渊 悦燥造援院 悦澡则赠泽燥皂藻造蚤凿葬藻冤
蕴陨哉 再怎枣葬灶早袁蕴陨 云藻蚤袁郧哉陨 云葬灶早赠葬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远员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悦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责澡赠贼燥责造葬灶噪贼燥灶 糟燥皂皂怎灶蚤贼赠 蚤灶 贼澡藻 灶燥则贼澡藻则灶 杂燥怎贼澡 悦澡蚤灶葬 杂藻葬 蚤灶 泽怎皂皂藻则 葬灶凿 憎蚤灶贼藻则 酝粤 宰藻蚤袁 杂哉晕 允怎灶 渊远圆员冤噎噎噎
栽澡藻 葬皂燥怎灶贼 葬灶凿 凿赠灶葬皂蚤糟泽 燥枣 造蚤贼贼藻则枣葬造造 蚤灶 贼澡藻 灶葬贼怎则葬造 泽藻糟燥灶凿葬则赠 枣燥则藻泽贼 蚤灶 酝燥责葬灶 酝燥怎灶贼葬蚤灶
云粤晕 悦澡怎灶灶葬灶袁 郧哉韵 在澡燥灶早造蚤灶早袁 在匀耘晕郧 允蚤灶责蚤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猿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糟燥灶贼蚤灶怎燥怎泽 凿则燥怎早澡贼 燥灶 泽燥蚤造 遭葬糟贼藻则蚤葬 责燥责怎造葬贼蚤燥灶泽 葬灶凿 糟燥皂皂怎灶蚤贼赠 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 蚤灶 泽憎藻藻贼 糟澡藻则则赠 则澡蚤扎燥泽责澡藻则藻
蕴陨哉 云葬灶早糟澡怎灶袁 载陨晕郧 杂澡葬灶早躁怎灶袁 酝粤 匀葬蚤造蚤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源圆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遭葬泽蚤糟 责则蚤灶糟蚤责造藻 燥枣 则葬灶凿燥皂 枣燥则藻泽贼 葬灶凿 蚤贼泽 葬责责造蚤糟葬贼蚤燥灶泽 蚤灶 藻糟燥造燥早赠院 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燥枣 孕蚤灶怎泽 赠怎灶灶葬灶藻灶泽蚤泽
在匀粤晕郧 蕴藻蚤袁 宰葬灶早 蕴蚤灶造蚤灶袁 在匀粤晕郧 载怎凿燥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缘园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匝怎葬灶贼蚤贼葬贼蚤增藻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凿则蚤增蚤灶早 枣葬糟贼燥则泽 枣燥则 憎藻贼造葬灶凿 凿藻早则葬凿葬贼蚤燥灶 遭葬泽藻凿 燥灶 澡赠凿则燥造燥早赠 遭葬造葬灶糟藻
匀韵哉 孕藻灶早袁 杂匀耘晕 宰藻灶皂蚤灶早袁宰粤晕郧 匝蚤葬燥袁 藻贼 葬造 渊远远园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贼燥皂葬贼葬造 葬灶凿 藻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葬造 糟燥灶贼则燥造 燥灶 藻增葬责燥贼则葬灶泽责蚤则葬贼蚤燥灶 蚤灶 葬 责造葬灶贼葬贼蚤燥灶 蚤灶 贼澡藻 造燥憎藻则 皂燥怎灶贼葬蚤灶 葬则藻葬泽 燥枣 晕燥则贼澡 悦澡蚤灶葬
匀哉粤晕郧 匀怎蚤袁 酝耘晕郧 孕蚤灶早袁 在匀粤晕郧 允蚤灶泽燥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远苑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枣造怎曾藻泽 燥枣 糟葬则遭燥灶 凿蚤燥曾蚤凿藻袁 皂藻贼澡葬灶藻 葬灶凿 灶蚤贼则燥怎泽 燥曾蚤凿藻 蚤灶 葬造责蚤灶藻 早则葬泽泽造葬灶凿 燥枣 贼澡藻 栽蚤葬灶泽澡葬灶 酝燥怎灶贼葬蚤灶泽袁 载蚤灶躁蚤葬灶早
匀耘 郧怎蚤曾蚤葬灶早袁 蕴陨 运葬蚤澡怎蚤袁 杂韵晕郧 宰藻蚤袁 藻贼 葬造 渊远苑源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蕴葬灶凿泽糟葬责藻袁 砸藻早蚤燥灶葬造 葬灶凿 郧造燥遭葬造 耘糟燥造燥早赠
粤灶葬造赠泽蚤泽 贼澡藻 则藻造葬贼蚤燥灶泽澡蚤责 遭藻贼憎藻藻灶 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枣燥燥贼责则蚤灶贼 渊耘云冤 燥枣 灶蚤灶早曾蚤葬 葬灶凿 蚤灶枣造怎藻灶糟蚤灶早 枣葬糟贼燥则泽院 孕葬则贼蚤葬造 蕴藻葬泽贼鄄杂择怎葬则藻泽 砸藻早则藻泽泽蚤燥灶 渊孕蕴杂冤
酝粤 酝蚤灶早凿藻袁 酝粤 载怎藻躁怎葬灶袁 载陨耘 再蚤灶早扎澡燥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孕则燥枣蚤造藻 凿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蚤燥灶 责葬贼贼藻则灶泽 燥枣 泽燥蚤造 燥则早葬灶蚤糟 糟葬则遭燥灶 葬灶凿 贼澡藻 则葬贼藻 燥枣 糟葬则遭燥灶 泽藻择怎藻泽贼则葬贼蚤燥灶 蚤灶 晕蚤灶早曾蚤葬 陨则则蚤早葬贼蚤燥灶 在燥灶藻
阅韵晕郧 蕴蚤灶造蚤灶袁 再粤晕郧 匀葬燥袁 再哉 阅燥灶早泽澡藻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怨园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酝燥造藻糟怎造葬则 皂藻糟澡葬灶蚤泽皂 燥灶 糟葬则遭燥灶 凿蚤燥曾蚤凿藻 葬泽泽蚤皂蚤造葬贼蚤燥灶 燥枣 葬怎贼燥贼则燥责澡蚤糟 皂蚤糟则燥燥则早葬灶蚤泽皂 葬灶凿 糟葬则遭燥灶 贼则葬灶泽造燥糟葬贼蚤燥灶 蚤灶 葬早则蚤糟怎造贼怎则葬造 泽燥蚤造泽
宰哉 载蚤葬燥澡燥灶早袁 允陨粤晕 再葬灶袁 悦匀耘晕 载蚤葬燥躁怎葬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苑园员冤
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砸藻泽燥怎则糟藻 葬灶凿 陨灶凿怎泽贼则蚤葬造 耘糟燥造燥早赠
耘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藻枣枣蚤糟蚤藻灶糟赠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贼澡藻 糟蚤则糟怎造葬则 藻糟燥灶燥皂赠 泽赠泽贼藻皂 蚤灶 皂蚤灶蚤灶早 葬则藻葬 遭葬泽藻凿 燥灶 藻皂藻则早赠 葬灶葬造赠贼蚤糟 葬责责则燥葬糟澡
杂哉晕 再怎枣藻灶早袁郧哉韵 匝怎葬灶赠蚤灶早 渊苑员园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粤泽泽藻泽泽蚤灶早 泽赠灶贼澡藻贼蚤糟 糟葬则则赠蚤灶早 糟葬责葬糟蚤贼赠 遭葬泽藻凿 燥灶 粤阅鄄粤杂 皂燥凿藻造院 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蚤灶 悦燥葬泽贼葬造 在燥灶藻袁 在澡燥怎泽澡葬灶
杂哉 孕葬灶责葬灶袁 再耘 杂澡怎枣藻灶早袁 郧哉韵 在澡燥灶早赠葬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苑员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哉则遭葬灶袁 砸怎则葬造 葬灶凿 杂燥糟蚤葬造 耘糟燥造燥早赠
阅则蚤增蚤灶早 枣燥则糟藻泽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怎则遭葬灶 藻曾责葬灶泽蚤燥灶 遭葬泽藻凿 燥灶 遭燥燥泽贼藻凿 则藻早则藻泽泽蚤燥灶 贼则藻藻泽 葬灶凿 蕴燥早蚤泽贼蚤糟 则藻早则藻泽泽蚤燥灶
蕴陨 悦澡怎灶造蚤灶袁 蕴陨哉 酝蚤葬燥袁 匀哉 再怎葬灶皂葬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苑圆苑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砸藻泽藻葬则糟澡 晕燥贼藻泽
杂责葬贼蚤葬造鄄贼藻皂责燥则葬造 增葬则蚤葬遭蚤造蚤贼赠 燥枣 凿则赠 葬灶凿 憎藻贼 凿藻责燥泽蚤贼蚤燥灶 燥枣 葬贼皂燥泽责澡藻则蚤糟 灶蚤贼则燥早藻灶 蚤灶 凿蚤枣枣藻则藻灶贼 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则藻早蚤燥灶泽 燥枣 杂澡葬葬灶曾蚤
蕴陨粤晕郧 栽蚤灶早袁 栽韵晕郧 再葬灶忆葬灶袁 蕴陨晕 宰藻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苑猿愿冤
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藻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凿蚤枣枣藻则藻灶贼 皂怎造糟澡蚤灶早 憎葬赠 燥灶 泽燥蚤造 憎葬贼藻则 贼澡藻则皂葬造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蚤灶 责藻葬则 燥则糟澡葬则凿 蚤灶 贼澡藻 葬则蚤凿 葬则藻葬
蕴陨哉 载蚤葬燥赠燥灶早袁 蕴陨 匀燥灶早曾怎灶袁蕴陨 允蚤葬灶皂蚤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苑源远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贼则怎糟贼怎则藻 葬灶凿 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 燥枣 泽燥蚤造 枣葬怎灶葬 糟燥皂皂怎灶蚤贼蚤藻泽 蚤灶 贼澡藻 贼怎灶凿则葬 燥枣 贼澡藻 悦澡葬灶早遭葬蚤 酝燥怎灶贼葬蚤灶泽袁 悦澡蚤灶葬
宰粤晕郧 在澡藻灶澡葬蚤袁 再陨晕 载蚤怎择蚤灶袁 允陨粤晕郧 再怎灶枣藻灶早 渊苑缘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酝燥凿藻造蚤灶早 贼澡藻 贼燥贼葬造 葬造造燥憎葬遭造藻 葬则藻葬 枣燥则 糟燥葬泽贼葬造 则藻糟造葬皂葬贼蚤燥灶院葬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燥枣 载蚤葬皂藻灶袁 悦澡蚤灶葬
蕴陨晕 悦澡藻灶糟澡藻灶袁 砸粤韵 匀怎葬灶澡怎葬灶袁 蕴陨哉 再葬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苑远远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愿苑苑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猿源卷摇
叶生态学报曳圆园员源年征订启事
叶生态学报曳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袁中国生态学学会尧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学
高级专业学术期刊袁创刊于 员怨愿员年袁报道生态学领域前沿理论和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遥 坚持野百花齐放袁百家
争鸣冶的方针袁依靠和团结广大生态学科研工作者袁探索生态学奥秘袁为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搭建交流平台袁
促进生态学研究深入发展袁为我国培养和造就生态学科研人才和知识创新服务尧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遥
叶生态学报曳主要报道生态学及各分支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始创新性科研成果遥 特别欢
迎能反映现代生态学发展方向的优秀综述性文章曰研究简报曰生态学新理论尧新方法尧新技术介绍曰新书评价和
学术尧科研动态及开放实验室介绍等遥
叶生态学报曳为半月刊袁大 员远开本袁圆愿园页袁国内定价 怨园元 辕册袁全年定价 圆员远园元遥
国内邮发代号院愿圆鄄苑袁国外邮发代号院酝远苑园
标准刊号院陨杂杂晕 员园园园鄄园怨猿猿摇 摇 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袁也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购买遥 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尧科研单位尧高等院校尧图书
馆等订阅遥
通讯地址院 员园园园愿缘 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摇 电摇 摇 话院 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曰 远圆愿源猿猿远圆
耘鄄皂葬蚤造院 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摇 网摇 摇 址院 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
编辑部主任摇 孔红梅摇 摇 摇 执行编辑摇 刘天星摇 段摇 靖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渊杂匀耘晕郧栽粤陨摇 载哉耘月粤韵冤渊半月刊摇 员怨愿员年 猿月创刊冤
第 猿源卷摇 第 猿期摇 渊圆园员源年 圆月冤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摇渊杂藻皂蚤皂燥灶贼澡造赠袁杂贼葬则贼藻凿 蚤灶 员怨愿员冤摇灾燥造郾 猿源摇 晕燥郾 猿 渊云藻遭则怎葬则赠袁 圆园员源冤
编摇 摇 辑摇 叶生态学报曳编辑部
地址院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愿缘
电话院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
主摇 摇 编摇 王如松
主摇 摇 管摇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摇 摇 办摇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院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愿缘
出摇 摇 版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地址院北京东黄城根北街 员远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苑员苑
印摇 摇 刷摇 北京北林印刷厂
发 行摇
地址院东黄城根北街 员远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苑员苑
电话院渊园员园冤远源园猿源缘远猿耘鄄皂葬蚤造院躁燥怎则灶葬造岳 糟泽责早援灶藻贼
订摇 摇 购摇 全国各地邮局
国外发行摇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院北京 猿怨怨信箱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源源
广告经营
许 可 证摇 京海工商广字第 愿园员猿号
耘凿蚤贼藻凿 遭赠摇 耘凿蚤贼燥则蚤葬造 遭燥葬则凿 燥枣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
粤凿凿院员愿袁杂澡怎葬灶早择蚤灶早 杂贼则藻藻贼袁匀葬蚤凿蚤葬灶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缘袁悦澡蚤灶葬
栽藻造院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
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
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
耘凿蚤贼燥则鄄蚤灶鄄糟澡蚤藻枣摇 宰粤晕郧 砸怎泽燥灶早
杂怎责藻则增蚤泽藻凿 遭赠摇 悦澡蚤灶葬 粤泽泽燥糟蚤葬贼蚤燥灶 枣燥则 杂糟蚤藻灶糟藻 葬灶凿 栽藻糟澡灶燥造燥早赠
杂责燥灶泽燥则藻凿 遭赠摇 耘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杂燥糟蚤藻贼赠 燥枣 悦澡蚤灶葬
砸藻泽藻葬则糟澡 悦藻灶贼藻则 枣燥则 耘糟燥鄄藻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葬造 杂糟蚤藻灶糟藻泽袁 悦粤杂
粤凿凿院员愿袁杂澡怎葬灶早择蚤灶早 杂贼则藻藻贼袁匀葬蚤凿蚤葬灶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缘袁悦澡蚤灶葬
孕怎遭造蚤泽澡藻凿 遭赠摇 杂糟蚤藻灶糟藻 孕则藻泽泽
粤凿凿院员远 阅燥灶早澡怎葬灶早糟澡藻灶早早藻灶 晕燥则贼澡 杂贼则藻藻贼袁
月藻蚤躁蚤灶早摇 员园园苑员苑袁悦澡蚤灶葬
孕则蚤灶贼藻凿 遭赠摇 月藻蚤躁蚤灶早 月藻蚤 蕴蚤灶 孕则蚤灶贼蚤灶早 匀燥怎泽藻袁
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猿袁悦澡蚤灶葬
阅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藻凿 遭赠摇 杂糟蚤藻灶糟藻 孕则藻泽泽
粤凿凿院员远 阅燥灶早澡怎葬灶早糟澡藻灶早早藻灶 晕燥则贼澡
杂贼则藻藻贼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苑员苑袁悦澡蚤灶葬
栽藻造院渊园员园冤远源园猿源缘远猿
耘鄄皂葬蚤造院躁燥怎则灶葬造岳 糟泽责早援灶藻贼
阅燥皂藻泽贼蚤糟 摇 摇 粤造造 蕴燥糟葬造 孕燥泽贼 韵枣枣蚤糟藻泽 蚤灶 悦澡蚤灶葬
云燥则藻蚤早灶 摇 摇 悦澡蚤灶葬 陨灶贼藻则灶葬贼蚤燥灶葬造 月燥燥噪 栽则葬凿蚤灶早
悦燥则责燥则葬贼蚤燥灶
粤凿凿院孕援韵援月燥曾 猿怨怨 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源源袁悦澡蚤灶葬
摇 陨杂杂晕 员园园园鄄园怨猿猿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 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邮发代号 愿圆鄄苑 国外发行代号 酝远苑园 定价 怨园郾 园园元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