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Leymus chinensis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in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

氮沉降强度和频率对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全 文 :
摇 摇 摇 摇 摇 生 态 学 报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渊杂匀耘晕郧栽粤陨 载哉耘月粤韵冤
摇 摇 第 猿猿卷 第 圆员期摇 摇 圆园员猿年 员员月摇 渊半月刊冤
目摇 摇 次
前沿理论与学科综述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院概念尧核算方法与案例研究 欧阳志云袁朱春全袁杨广斌袁等 渊远苑源苑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影响研究进展 李国栋袁张俊华袁焦耿军袁等 渊远苑远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好氧甲烷氧化菌生态学研究进展 贠娟莉袁王艳芬袁张洪勋 渊远苑苑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氮沉降强度和频率对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张云海袁何念鹏袁张光明袁等 渊远苑愿远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世界蜘蛛的分布格局及其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 申效诚袁张保石袁张摇 锋袁等 渊远苑怨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风向因素对转基因抗虫棉花基因漂移效率的影响 朱家林袁贺摇 娟袁牛建群袁等 渊远愿园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个体与基础生态
长江口及东海春季底栖硅藻尧原生动物和小型底栖生物的生态特点 孟昭翠袁徐奎栋 渊远愿员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长江口横沙东滩围垦潮滩内外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吕巍巍袁马长安袁余摇 骥袁等 渊远愿圆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沣河沿岸土壤和优势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 杨摇 阳袁周正朝袁王欢欢袁等 渊远愿猿源冤噎噎噎噎噎噎
盐分和底物对黄河三角洲区土壤有机碳分解与转化的影响 李摇 玲袁仇少君袁檀菲菲袁等 渊远愿源源冤噎噎噎噎噎噎
短期夜间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碳氮代谢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郑春芳袁刘伟成袁陈少波袁等 渊远愿缘猿冤噎噎噎噎
猿圆个切花菊品种的耐低磷特性 刘摇 鹏袁陈素梅袁房伟民袁等 渊远愿远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年龄和环境条件对泥蚶富集重金属镉和铜的影响 王召根袁吴洪喜袁陈肖肖袁等 渊远愿远怨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角倍蚜虫瘿对盐肤木光合特性和总氮含量的影响 李摇 杨袁杨子祥袁陈晓鸣袁等 渊远愿苑远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 宰杂鄄云允怨对草甘膦的降解特性 李冠喜袁吴小芹袁叶建仁 渊远愿愿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金龟甲对蓖麻叶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李为争袁杨摇 雷袁申小卫袁等 渊远愿怨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种群尧群落和生态系统
白洋淀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徐摇 菲袁赵彦伟袁杨志峰袁等 渊远怨园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珠海鹤洲水道沿岸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王摇 卉袁钟摇 山袁方展强 渊远怨员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典型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呼吸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朱先进袁于贵瑞袁王秋凤袁等 渊远怨圆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下大型真菌的影响 陈摇 晓袁白淑兰袁刘摇 勇袁等 渊远怨猿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 遭藻贼葬多样性 谭珊珊袁叶珍林袁袁留斌袁等 渊远怨源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土霉素对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影响 陈智学袁谷摇 洁袁高摇 华袁等 渊远怨缘苑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景观尧区域和全球生态
兴安落叶松针叶解剖结构变化及其光合能力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季子敬袁全先奎袁王传宽 渊远怨远苑冤噎噎噎噎
盐城海滨湿地景观演变关键土壤生态因子与阈值研究 张华兵袁刘红玉袁李玉凤袁等 渊远怨苑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半干旱区沙地芦苇对浅水位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 马赟花袁张铜会袁刘新平 渊远怨愿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宰粤栽模型融雪模块的改进 余文君袁南卓铜袁赵彦博袁等 渊远怨怨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科尔沁沙地湖泊消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常学礼袁赵学勇袁王摇 玮袁等 渊苑园园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贝壳堤岛 猿种植被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及水分生态特征 夏江宝袁张淑勇袁王荣荣袁等 渊苑园员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三峡库区古夫河着生藻类叶绿素 葬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吴述园袁葛继稳袁苗文杰袁等 渊苑园圆猿冤噎噎噎
资源与产业生态
煤炭开发对矿区植被扰动时空效应的图谱分析要要要以大同矿区为例 黄摇 翌袁汪云甲袁李效顺袁等 渊苑园猿缘冤噎噎
学术信息与动态
叶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曳新书推介 刘某承 渊苑园源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期刊基本参数院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鄢员怨愿员鄢皂鄢员远鄢猿园园鄢扎澡鄢孕鄢 预 怨园郾 园园鄢员缘员园鄢猿园鄢圆园员猿鄄员员
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
封面图说院 百山祖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要要要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西南闽浙交界处袁由福建武夷山向东北伸展而成袁
主峰海拔 员愿缘远援苑皂袁为浙江省第二高峰遥 其独特的地形和水文地理环境形成了中亚热带气候区中一个特殊的区域袁
保存着十分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袁尤其是 员怨愿苑年由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列为世界
最濒危的 员圆种植物之一的百山祖冷杉袁是第四纪冰川的孑遗植物袁素有野活化石冶之称遥 随着海拔的升高袁其植被为
常绿阔叶林尧常绿鄄落叶阔叶混交林尧针阔混交林尧针叶林尧山地矮林和山地灌草丛遥
彩图及图说提供院 陈建伟教授摇 北京林业大学摇 耘鄄皂葬蚤造院 糟蚤贼藻泽援糟澡藻灶躁憎岳 员远猿援糟燥皂
第 33 卷第 21 期
2013年 11月
生 态 学 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Vol.33,No.21
Nov.,2013
http: / / www.ecologica.cn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项目(2009CB825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0433, 30870407)
收稿日期:2012鄄07鄄05; 摇 摇 修订日期:2013鄄06鄄21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E鄄mail: xghan@ ibcas.ac.cn
DOI: 10.5846 / stxb201207050939
张云海,何念鹏,张光明,黄建辉,韩兴国.氮沉降强度和频率对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生态学报,2013,33(21):6786鄄6794.
Zhang Y H, He N P,Zhang G M, Huang J H, Han X G.Nitrogen deposition and Leymus chinensis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in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21):6786鄄6794.
氮沉降强度和频率对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张云海1,4,何念鹏2,张光明1,黄建辉1,韩兴国1,3,*
(1.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摇 100093;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摇 100101;
3. 森林与土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摇 110016;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摇 100049)
摘要:氮沉降强度和沉降频率是决定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决定因素。 结合当前世界上各地区的氮沉降状况,设计了包
括 9个氮沉降梯度的长期控制实验,并将氮沉降分为两种沉降频率(1 年 2 次和每月 1 次)、草原管理方式分为封育和割草两
种。 基于上述实验平台的优势植物(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来探讨氮沉降方式(强度和频度)和草原管理方式(封育和打草)对
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1)氮沉降显著增加了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P < 0.001);2)每月 1次模拟氮
沉降处理的植物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 1年 2次氮沉降的处理(P = 0.026);3)在相同的氮沉降强度处理下,打草地相对于封育
草地具有更高的叶绿素含量(P = 0.012);4)羊草叶绿素含量与其叶片氮浓度显著正相关(P < 0.001);5)羊草叶绿素含量与该
植株高度极显著正相关(P < 0.001)。 结果表明 1 年 1 次或 1 年 2 次的模拟氮沉降(类似于施肥处理或低频率的氮素添加实
验)可能会夸大真实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今后在外推类似实验结论时应更加谨慎。 此外,氮沉降下打草
管理有利于增加了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在未来氮沉降加剧状况下,打草可以保持或提高内蒙古
草地生产力,有利于该地区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草原管理;氮沉降;割草;内蒙古;羊草;叶绿素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Leymus chinensis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in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
ZHANG Yunhai1,4, HE Nianpeng2, ZHANG Guangming1,HUANG Jianhui1, HAN Xingguo1,3,*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2 Synthesi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and Soil Ecology,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China
4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Yuquan Road,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Nitrogen (N) is a key element for plant growth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it is a commonly limiting factor for
grassland productivity in semiarid grasslands. Nitrogen deposition has increased 2—5 times since 1950s. Some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that N deposition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primary production or negative effects on biodiversity, soil nutrition
etc; however,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are still inconsistent or even controversial. We designed a simulation nitrogen
deposition experiment involved 9 N deposition gradients in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 in 2008. Moreover, the experiment
includes 2 N deposition frequencies (applied twice a year and applied every month equally) and 2 grassland management
regimes (fenced grassland and mowing grassland). 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SPAD value) of Leymus
http: / / www.ecologica.cn
chinensis leaf, the dominant plant species in the reg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 deposition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and grassland management regimes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rassland eco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N deposi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2) the content of leaf chlorophyll in low N
deposition frequency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igh N deposition frequency treatment; 3) the content of
leaf chlorophyll was higher under mowing than under fenced, 4) leaf N concentration wa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5) there existed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height and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Totally, our finding first explored the effect of N deposition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and grassland management regimes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rassland ecosystem ( in view of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in Inner Mongolia, and found that
the low N deposition frequency (once per year or twice per year, as fertilization) should be magnified the effect of elevated
N deposition in future. Therefore, we should be cautious to extend the results come from these low N deposition frequency to
larger scale. Moreover, N deposition increased the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favored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therefore can be better facilitated the grass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Key Words: grassland management;nitrogen deposition; mowing; Inner Mongolia; Leymus chinensis; leaf chlorophyll
氮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它是每个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利用叶绿素(氮是必需元素)通过光合作用
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供植物自身及其他有机体利用[1]。 虽然植物生活在一个含有
大量氮气的空气中(体积分数 78.12%),但由于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很难被大部分植物转化为可利用态氮;因
此,土壤有效氮(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 LeBauer 和 Treseder 的研究表明陆地生态
系统大多都处于氮素缺乏的状态[2]。 然而自 20世纪中叶以来,化石燃料燃烧、化学氮肥生产和使用及畜牧业
的扩张等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含氮化合物(NHx 和 NOy)激增,这些含氮化合物经过风、雨、雪的转运又
沉降到生态系统,该沉降过程简称为大气氮沉降[3鄄4]。 据估计 1860年全球大气氮沉降总量约为 34 Tg(1 Tg =
1012 g),到 1955年已增至 100 Tg,预计到 2050 年,全球大气氮沉降总量约为 200 Tg[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
展,中国平均大气氮沉降已达到 1.2 g N·m-2·a-1,并已成为世界三大高氮沉降区之一[3,5鄄6]。 目前,我国科学家
围绕氮沉降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7鄄10],然而已开展的模拟氮沉
降研究主要以一次或者生长季多次添加氮素为主,很少有将生长季与寒冷冬季结合的模拟氮沉降实验[11]。
因此,现有的模拟氮沉降实验结果是否能真实地体现大气氮沉降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还有
待进一步证实。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基地,其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必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畜牧业
的产业结构和食物安全[12]。 目前内蒙古的氮沉降水平较低(< 0.5 g N·m-2·a-1),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其氮素沉
降水平必将增加[13],但是氮素的增加会怎么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没有较明确的研究结论,因此
做好氮沉降的研究对预测未来草地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草地适应性管理都至关重要[5]。 同时围栏封育和
打草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如何将氮沉降与草原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相结合来开展评估工作,
对研究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未来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和适应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结构体,其含量的多少是衡量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指标[14]。 羊草是
我国典型草原的优势物种[15],因此氮沉降对羊草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到草地群落的组成和物质循环[16]。 前人
已经发现氮素添加会提高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17鄄18],但关于不同频率的氮添加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研究还
未见报道;另外,打草管理会带走生态系统内的氮素,降低生态系统的可利用氮,进而改变氮循环,然而氮沉降
下的打草管理是否会影响到羊草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也还不清楚[19鄄21]。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氮沉降频率和不同
草原管理方式下群落优势种(羊草)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探讨未来氮沉降增加趋势下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
功能的变化;通过研究羊草的对氮沉降强度和频率的响应趋势,为草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的理论
基础。
7876摇 21期 摇 摇 摇 张云海摇 等:氮沉降强度和频率对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1摇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摇 实验区自然概况
实验区位于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 1999 围封羊草草地,其地理坐标为北纬 43毅
32忆45义—43毅33忆10义,东经 116毅40忆30义—116毅40忆50义,海拔 1200 m,该地区属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区[22]。 1981—
2010年间年均气温为 0.3 益,最冷月(1月)-21.6 益,最热月(7 月)18.2 益,无霜期 91 d。 年均降水量 349.7
mm,其中 5—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74.2%。 土壤为暗栗钙土,土层厚 1 m以上,腐殖质层厚 20—30 cm,
钙积层不明显或不存在,有时在 50—60 cm 以下有轻微的假菌丝状碳酸钙的淀积物[23]。 羊草草原主要物种
包括羊草( Leymus chinensis ( Trin.) Tzvel.)、大针茅 ( Stipa grandis P. Smirn.)、西伯利亚羽茅 ( Achnatherum
sibiricum ( L.) Keng)、冰草 ( Agropyon cristatum Roshev.)、洽草 ( Koeleria cristata ( L.) Pers.)、糙隐子草
(Cleistogenes squarrosa (Trin.) Keng.)和黄囊苔草(Carex korshinskyi Kom.);其中,禾草是构成植物群落的主
体,生物量比率> 80%。 1999年,在自由放牧草地的基础上,建立围栏对样地实验封育,排除了牛、羊等大型动
物的取食和践踏。
图 1摇 模拟氮沉降实验设计
摇 Fig.1 摇 Experimental design of simulating N deposition in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s. Treatments of twice N + fence, monthly N
+ fence, twice N + mowing, and monthly N + mowing are
abbreviated to NTF, NMF, NTM, and NMM, respectively
氮沉降强度共设置了 9个:0, 1, 2, 3, 5, 10, 15, 20 and 50 g N·
m-2·a-1;氮沉降频率共设置了 2种:1年 2次和每月 1次;设置了两
种草地管理方式:封育和打草; 共 4 种处理:NTF: 封育下一年 2
次氮;NMF:封育下每月 1次氮;NTM:打草下一年 2次氮;NMM:打
草下每月 1次氮
1.2摇 实验设计
模拟氮沉降实验始于 2008 年,整个实验平台采用
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了 9 个氮沉降梯度(0,1,
2,3,5,10,15,20,50 g N·m-2·a-1)、2种模拟氮沉降频度
(一年 2次和每月 1次;图 1)。 其中 1 年 2 次模拟氮沉
降处理分别在 6月和 12月初进行。 同时设置了 1 个对
照处理 CK(不添加氮,也不加水)。 在模拟氮沉降下设
置两种草地管理方式:围栏封育和割草。 割草处理于每
年 8月底进行 1次,留茬 10 cm,模拟牧民的机械打草。
因此,本实验一共设置了 38个实验处理,每个实验处理
10次重复,实验小区面积 8 m 伊 8 m。 实验处理所用氮
素为 99. 5%的硝酸铵 ( NH4 NO3 )。 在生长季 ( 5—10
月),模拟氮沉降先将称好的硝酸铵溶解在蒸馏水中
(其中每月 1次氮处理为每月溶解在 1.5 L 里;两种氮
沉降频率每年均加入共 9.0 L),再用背式喷雾器均匀喷
施;在非生长季(11—4 月),将硝酸铵与 500 g 经过焙
烧的细砂混合,再均匀撒播在实验样地内。 细砂是先经
过 1 mm筛子去除明显的植物体和大石砾,再用浓硫酸
浸泡 2d后,然后捞出细砂用清水洗净后经 105 益烘箱 48 h烘干。
1.3摇 取样与测定
在 2011年 5月 25—31日之间,首先在每个实验小区里标记 30株羊草;2011年 7月 28—31日间,在每个
样地随机选取已标记的 5株植物测定植株高度和叶绿素含量。 植株高度是采用卷尺测定。 选择每株羊草上
所有完全展开的绿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每株的叶片数为 5到 7 片之间),测定仪器为 SPAD鄄 502Puls便携式
叶绿素仪(Konica Minolta Sensing, INC.);实际操作过程:每个叶片于中间位置测定 1 次,每株羊草的所有叶
片的叶绿素含量值取均值为该株羊草的叶绿素含量值。
SPAD鄄502Plus叶绿素仪有 2个发射光源,分别发射 660 nm的红色光和 940 nm的红外光,通过对 660 nm
的红光被叶片吸收和放射情况测定相对叶绿素含量值,利用 940 nm的红外光的发射和接收来消除叶片厚度
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4]。 利用公式(1)计算叶绿素 SPAD值:
SPAD=KlogIo[( IR1 / IRo) / (R1 / Ro)] (1)
887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3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式中,K为常数;IR 1为接收到的 940 nm 红外线强度,IRo为发射红外光强度;R1为接收到的 660 nm 红光强度;
Ro为发射红光强度。
1.4摇 统计分析
首先对每个实验小区的 5株羊草的所有绿色完全展开叶的叶绿素含量取平均值,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统计
分析。 本文采用 3因素方差分析来探讨氮沉降频率、氮沉降强度和草原管理方式对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及
其交互效应。 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和 T检验来进一步分析不同的氮沉降频率和草原管理方式下,氮沉降强度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各处理间的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显著性水平为 琢 =
0郾 05。 所有统计过程均使用 SPSS 11.0 完成,所有图形均使用 SigmaPlot 10.0绘制。
2摇 结果
2.1摇 氮沉降及其频率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三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表 1):氮沉降及其频率均显著地改变了羊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 <
0郾 05)。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随氮沉降的增加,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表 2);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
二次抛物线关系更合适(图 2),其拐点在 30—40 g N·m-2·a-1之间。 一年两次氮沉降下的羊草叶片叶绿素含
量显著高于每月 1 次氮沉降下的值 (表 3,图 3);再进一步分析表明:产生显著差异的氮沉降浓度是
50 g N·m-2·a-1(表 3),在这一氮浓度下的差异产生主要是由于割草管理导致的(P = 0.004);围栏封育下,氮
沉降频率对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图 3)。
表 1摇 模拟氮沉降频率(F)、强度(N)、打草(M)对羊草叶绿素含量影响的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1摇 The results of three鄄way ANOVAs of nitrogen deposition frequency (F) and intensity (N) and mowing (M) on L. chinensis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SPAD value)
df自由度 F P df自由度 F P
F氮频率 1 4.998 0.026 M打草 1 6.432 0.012
N氮 8 37.647 <0.001 F 伊 M氮频率伊打草 1 0.233 0.630
F 伊 N氮频率伊氮 8 1.318 0.233 M 伊 N打草伊氮 8 1.453 0.173
F 伊 M 伊 N氮频率伊打草伊氮 8 0.962 0.465
摇 图 2摇 4种实验处理下羊草叶绿素含量随氮沉降增加的关系
Fig.2摇 The relationships of L. chinensis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with treatments along N gradient
2.2摇 割草和氮沉降对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在氮沉降处理下,割草管理相对于围栏封育显著增
加了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表 1,图 3)。 割草管理下,
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氮沉降的增加呈二次曲线的关
系,与围栏封育状态下反应类似(图 2)。 从表 3 可以得
出,在氮沉降增加下,割草管理对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
的影响是在 2 和 20 g N·m-2·a-1这两个氮沉降量下差异
显著(P < 0.05);具体分析发现同一氮沉降频率下,围栏
封育与割草管理对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在 2 g N·m-2·a-1
以下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 20 g N·m-2·a-1下割草管理
会导致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围栏封育下的值(P<
0.001)。
2.3摇 叶片氮浓度,植株高度与叶绿素含量
4种处理组合(NTF、NMF、NTM和 NMM)下羊草植株高度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相关(P < 0.001),同
时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值与叶片氮浓度亦呈极显著相关(P < 0.001)。 从图 4 可以得出:在围栏封育与割草
管理下,羊草叶片氮浓度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r= 0.65, P<0.001),其线性方程为:
9876摇 21期 摇 摇 摇 张云海摇 等:氮沉降强度和频率对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2摇





绿












Ta
bl
e
2摇
C
ha
ng
es
in
L.
ch
in
en
sis
le
af
ch
lo
ro
ph
yl
lc
on
te
nt
(S
PA
D
va
lu
e;
m
ea
n依
SE
,
n=
10
)
w
ith
in
cr
ea
sin
g
ni
tr
og
en
de
po
sit
io
n


Tr
ea
tm
en
t

N
/(

m
- 2 ·
a-
1 )
ck
0
1
2
3
5
10
15
20
50
NT
F








42
.1
依1
.1
d
42
.3
依1
.2
d
43
.0
依1
.1
d
44
.2
依0
.7
cd
45
.6
依0
.7
bc
45
.8
依0
.7
bc
47
.6
依0
.6
ab
47
.6
依0
.8
ab
47
.5
依0
.6
ab
49
.9
依0
.8
a
NM
F








42
.1
依1
.1
c
42
.0
依0
.9
c
42
.0
依1
.0
c
44
.4
依0
.6
bc
44
.9
依0
.8
b
46
.6
依1
.1
ab
46
.9
依0
.6
ab
46
.7
依0
.9
ab
46
.6
依0
.7
ab
49
.1
依0
.8
a
NT
M








42
.4
依0
.7
f
43
.2
依0
.8
ef
42
.9
依0
.8
f
45
.6
依0
.6
d
45
.8
依0
.6
d
45
.3
依0
.9
de
48
.4
依0
.6
bc
47
.5
依1
.0
cd
50
.0
依0
.6
ab
52
.0
依0
.9
a
NM
M





1


42
.4
依0
.7
ef
41
.5
依1
.0
f
44
.6
依0
.9
de
45
.6
依0
.7
cd
44
.5
依0
.8
de
46
.1
依0
.7
bc
d
46
.5
依0
.9
bc
d
47
.4
依0
.8
ab
c
49
.6
依0
.6
a
48
.3
依0
.6
ab









1;



















(P
<0
.0
5) 表
3摇





绿












Ta
bl
e
3摇
Th
e
T鄄
te
st
(P
鄄v
al
ue
s)
of
ni
tr
og
en
de
po
sit
io
n
fr
eq
ue
nc
y
(F
),
m
ow
in
g
(M
)
an
d
am
on
g
tr
ea
tm
en
ts
on
L.
ch
in
en
sis
le
af
ch
lo
ro
ph
yl
lc
on
te
nt
(S
PA
D
va
lu
e)
al
on
g
ni
tr
og
en
gr
ad
ie
nt


Tr
ea
tm
en
t

N
(g
·
m
- 2 ·
a-
1 )
0
1
2
3
5
10
15
20
50
F



0.
33
1
0.
71
6
0.
81
0
0.
16
6
0.
37
0
0.
06
6
0.
52
6
0.
38
5
0.
00
9
NT
F
/N
TM











1


0.
88
3
0.
52
2
0.
79
8
0.
51
9
0.
55
7
0.
40
2
0.
46
0
0.
30
6
0.
48
6
NT
M
/N
M
M











1


0.
20
3
0.
17
5
0.
92
8
0.
21
1
0.
51
7
0.
11
1
0.
89
0
0.
65
4
0.
00
4
M


0.
84
0
0.
21
6
0.
03
8
0.
91
3
0.
53
9
0.
73
2
0.
71
1
<0
.0
01
0.
44
1
NT
F
/N
TM











0.
53
0
0.
92
6
0.
13
7
0.
80
2
0.
64
4
0.
32
1
0.
97
0
0.
00
6
0.
09
6
NM
F
/N
M
M








1


0.
69
7
0.
07
2
0.
17
5
0.
72
1
0.
69
5
0.
75
5
0.
57
2
0.
00
3
0.
45
3









1;




P
<
0.
05





097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3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摇 图 3摇 4种处理下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
Fig.3摇 Results of one鄄way ANOVA on L. chinensis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with treatments
y = 4.222x + 31.99 (2)
式中,y表示叶绿素含量,x表示叶片氮浓度。
图 5表示羊草植株的高度和该植株的叶片叶绿素
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其结果表明随着植株高度的增加
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线性增加( r= 0.39,P<0.001)。
3摇 讨论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
影响到植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和优势度[25]。 SPAD鄄
502plus叶绿素仪通过二极管发射 660 nm和 940 nm的
红光和近红光进行叶绿素 SPAD 值的测定,SPAD 值也
称作绿色度,是一个无量纲的比值,是反应植物相对叶
绿素含量的指标,同时对叶片没有损伤。 李辉等[26]的
研究表明,天然草原羊草叶绿素 a、叶绿素 b 和总叶绿
素含量随叶绿素 SPAD值的增加而增加,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函数关系,也就是说用 SPAD鄄 502 叶绿素仪测定
的叶绿素含量值可以代表叶片里浸提出来的叶绿素量。
图 4摇 羊草叶片氮浓度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摇 Fig. 4 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 chinensis leaf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nd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图 5摇 羊草植株高度与该株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摇 Fig. 5 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height and L. chinensis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3.1摇 氮沉降强度和频率与叶片叶绿素含量
氮沉降能直接增加植物可有效利用氮素,并供植物快速生长使用[27]。 植物对氮的吸收利用与其生长物
候直接相关,在植物的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植物需要较多的氮素,而在枯黄期,植物基本不需要外源氮素
的供应[28]。 同时羊草是多年生根茎禾草,其根茎可以储存丰富的营养供地上部分使用。 氮沉降后,根茎迅速
吸收可利用氮并储存于根茎。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生长期从 4 月中旬到 8 月底,然后进入枯黄期[22,29]。
实验地冬季(11月到翌年 3月)被雪覆盖,沉降的氮将在 3 月下旬到 4 月中旬随雪融化进入土壤供植物返青
时提供充足的氮素[22,28]。
全年氮素有效性的差异与生长季内羊草在不同物候期对氮素的利用策略密切相连[28]。 不同的氮沉降频
率直接影响到不同物候期的氮素有效性:冬季的一次氮沉降或者多次氮沉降产生的氮素可能都被累积起来;
生长季的一次氮输入(6月)正好与羊草的拔节期重合,此时羊草利用根茎的优势快速储存氮素;而每月 1 次
的氮输入,有近三分之一是在枯黄期(9 月和 10 月),植物不能有效的利用这一部分氮[19];总体而言,低频率
的氮沉降输入,有利于羊草储存更多的氮素供后期使用。 由于叶绿素含量与植物氮含量显著正相关[17],因此
1976摇 21期 摇 摇 摇 张云海摇 等:氮沉降强度和频率对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低频率氮沉降下的叶绿素含量会高。
氮沉降增加草原优势植物(羊草)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由于羊草植株高度也随氮沉降的增加而增高。 植
株高度的增加有利于羊草占据群落的更高层片,可以接收更充足的太阳光照。 研究表明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
的多少可以直接反应羊草的净光合速率[17],因其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氮浓度的正相关关系(图 4),叶片叶绿
素含量的增加可以使羊草更充分地利用太阳光来合成碳水化合物[30],并将这些化合物通过茎秆转移到地下
根茎部分,供根茎生长和物质储存之用[31]。 氮沉降下羊草高度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说明氮沉
降使羊草占据更有利的生态位[18],增强了自身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3.2摇 草原管理与叶片叶绿素含量
打草和围栏封育均是当前草原的重要管理形式。 通常认为,打草带走了部分氮后,植物氮含量会有所下
降[21,32],进而降低叶绿素含量。 同时也有实验表明,割草虽然带走了部分营养元素,但是植物会激发自身对
养分的吸收如氮、磷、钾等[33]。 实验结果表明在氮沉降状况下,割草显著增加了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表 1,
图 3);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叶氮浓度的正相关关系(图 4)也表明:割草管理有利于羊草叶氮浓度的增
加。 Pan等[34]研究表明施氮会显著增加羊草的优势度和重要值。 割草亦会增加羊草的分蘖数,有利于后期
的竞争[35鄄36]。 羊草是多年生根茎禾草,本实验割草时期相对羊草物候期来说已经是生长末期,羊草已经把大
部分氮素储存于根茎中,供冬季休眠和下一年的生长[19,28]。 氮沉降下的割草管理提高羊草的优势度[36鄄37],使
大部分沉降的氮素又都被羊草截获供生长利用。 羊草不仅可以利用更多的氮素同时还能获取更充足的资源
(如光资源),从而促进草地生产力的提高[38]。
刈割(打草)会引起植物群落的密度下降,植株高度降低,凋落物减少,地表裸露度增加以及表层土壤水
分蒸发加强[20]。 同时割草使植物在生长发育中强化了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的功能,并向个
体小型化方向演变,进而增加低层片植物的多度[33]。 但在氮沉降下,土壤环境能提供较充足的有效氮供植物
生长利用。 割草管理下,施氮可以增加羊草群落中羊草的生物量,直接地表明了羊草的竞争优势[38]。 生物量
的增加亦可以说是碳水化合物的增加,而碳水化合物的来源是其光合作用的增加[30]。 叶绿素含量的多少作
为光合作用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对氮沉降的响应可以佐证其该物种的生物量变化[14]。 因此氮沉降下打
草有利于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羊草的粗蛋白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典型草原的可持续利用。
4摇 结论
氮沉降的增加会改变群落物种组成,进而改变种间和种内竞争关系,进一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 羊草作为典型草原的优势物种,其在群落中其多度和生物量随氮沉降的增加而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作
为植物的重要功能性状指标可以较好地指示其对氮沉降的响应。 氮沉降显著增加羊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氮沉降频率对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产生重要影响,低频率氮沉降下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高频率氮沉降下的
值;因此,低频率的氮素添加所得出的实验结果可能会夸大自然氮沉降的生态效应。 在氮沉降增加的情形下,
打草管理提高了羊草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提高羊草的光合作用和优势度,可促进打草场的更长期利用。 虽然
本文的结论仅是基于典型草原群落中的优势物种羊草的叶绿素这一个性状,并未从多性状、多物种以及群落
水平探讨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但其结果首次揭示了模拟氮沉降频度(低频率和高频
率)、氮沉降时间(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模拟氮沉降研究的重
要发展方向;未来亟需进一步加强该类研究,从而为揭示我国草地生态系统对氮沉降加剧的响应与适应机理。
致谢: 感谢朱程,魏丽娟在野外测样的帮助,感谢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提供的气象数
据和实验条件。
References:
[ 1 ]摇 Clemo G R, Swan G A. The nitrogen cycle in nature. Nature, 1949, 164(4176): 811鄄813.
[ 2 ] 摇 LeBauer D S, Treseder K K. Nitrogen limit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s globally distributed. Ecology, 2008, 89(2):
371鄄379.
297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3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 3 ]摇 Galloway J N, Townsend A R, Erisman J W, Bekunda M, Cai Z C, Freney J R, Martinelli L A, Seitzinger S P, Sutton M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nitrogen cycle: recent trends, question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Science, 2008, 320(5878): 889鄄892.
[ 4 ] 摇 Gruber N, Galloway J N. An Earth鄄system perspective of the global nitrogen cycle. Nature, 2008, 451(7176): 293鄄296.
[ 5 ] 摇 Liu X J, Duan L, Mo J M, Du E Z, Shen J L, Lu X K, Zhang Y, Zhou X B, He C E, Zhang F S.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its ecological impact in
China: an overview.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1, 159(10): 2251鄄2264.
[ 6 ] 摇 L俟 C Q, Tian H Q, Liu M L, Ren W, Xu X F, Chen G S, Zhang C. Effect of nitrogen deposition on China忆s terrestrial carbon uptake in the
context of multi鄄fact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12, 22(1): 53鄄75.
[ 7 ] 摇 Mo J M, Zhang W, Zhu W X, Gundersen P, Fang Y T, Li D J, Wang H. Nitrogen addition reduces soil respiration in a mature tropical forest in
southern China.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8, 14(2): 403鄄412.
[ 8 ] 摇 Lu X K, Mo J M, Gilliam F S, Zhou G Y, Fang Y T.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nitrogen additions on plant diversity in an old鄄growth tropical forest.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0, 16(10): 2688鄄2700.
[ 9 ] 摇 Bai Y F, Wu J G, Clark C M, Naeem S, Pan Q M, Huang J H, Zhang L X, Han X G. Tradeoffs and thresholds in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addition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evidence from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s.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0, 16(1): 358鄄372.
[10] 摇 Yang H J, Jiang L, Li L H, Li A, Wu M Y, Wan S Q. Diversity鄄dependent stability under mowing and nutrient addition: evidence from a 7鄄year
grassland experiment. Ecology Letters, 2012, 15(6): 619鄄626.
[11] 摇 Zhou X B, Zhang Y M. Review on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N deposition in arid and semi鄄arid areas.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9, 29( 7):
3835鄄3845.
[12] 摇 Jiang S. The strategy of reasonable usage in grassland region 鄄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t the area of BaiInXiLe, XiLin GoLe, Inner Mobgolia / /
Research on Grassland Ecosystem. Vol. 2 ed Academia Sinica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8:
1鄄9.
[13] 摇 L俟 C Q, Tian H Q.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nitrogen deposition in China: synthe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7, 112(D22): D22S05.
[14] 摇 Wu W H. Plant Physiology. 2nd ed.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2.
[15] 摇 Wang R Z, Huang W W, Chen L, Ma L N, Guo C Y, Liu X Q. Anatomical and physiological plasticity in Leymus chinensis (Poaceae) along large鄄
scale longitudinal gradient in northeast China. PLoS One, 2011, 6(11): e26209.
[16] 摇 Gough L, Osenberg C W, Gross K L, Collins S L. Fertilization effects on species density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herbaceous plant communities.
Oikos, 2000, 89(3): 428鄄439.
[17] 摇 Xiao S S, Dong Y S, Qi Y C, Peng Q, He Y T, Liu X C. Effects of mineral fertilizer addition on leaf functional traits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Leymus chinensis from a temperate grassland in Inner Mongolia in China.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10, 30 ( 12):
2535鄄2543.
[18] 摇 Wan H W, Yang Y, Bai S Q, Xu Y H, Bai Y F. Variations in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six species along a nitrogen addition gradient in leymus
chinensis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08, 32(3): 611鄄621.
[19] 摇 Du Z C, Yang Z G. The effect of cutting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neurolepidium chinense. Acta Phytoecologica et Geobotanica
Sinica, 1989, 13(4): 317鄄324.
[20] 摇 Zhong Y K, Sun W, Bao Q H. Effect of mowing on Leymus chinensis in typical steppe region.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Neimongol,
1998, 29(2): 202鄄213.
[21] 摇 Wang C H, Butterbach鄄Bahl K, Han Y, Wang Q B, Zhang L H, Han X G, Xing X R. The effects of biomass removal and N additions on microbial
N transformations and biomass at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an old鄄field ecosystem in northern China. Plant and Soil, 2011, 340(1 / 2): 397鄄411.
[22] 摇 Chen Z Z. Topography and climate of Xilin River Basin / / Research on Grassland Ecosystem. Vol. 3 ed Academia Sinica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8: 13鄄22.
[23] 摇 Wang J W, Cai Y C. Studies on genesi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s of the Xilin River Basin / / Research on Grassland Ecosystem. Vol. 3
ed Academia Sinica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8: 23鄄83.
[24] 摇 Markwell J, Osterman J, Mitchell J. Calibration of the Minolta SPAD鄄502 leaf chlorophyll meter.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1995, 46 ( 3):
467鄄472.
[25] 摇 Goedhart C M, Pataki D E, Billings S A. Seasonal variations in plant nitrogen relations and photosynthesis along a grassland to shrubland gradient
in Owens Valley, California. Plant and Soil, 2010, 327(1 / 2): 213鄄223.
[26] 摇 Li H, Bai D, Zhang Z, Guo P, Zhou C, Wu L.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PAD value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leaf of Leymus chinensis.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2, 28(2): 27鄄30.
[27] 摇 Vitousek P. Nutrient cycling and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1982, 119(4): 553鄄572.
3976摇 21期 摇 摇 摇 张云海摇 等:氮沉降强度和频率对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28]摇 Chapin III F S. The mineral nutrition of wild plant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80, 11(1): 233鄄260.
[29] 摇 Chen X Q, Li J.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ymus chinensis phenology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s.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9, 29(10): 5280鄄5290.
[30] 摇 Pan Q M, Bai Y F, Han X G, Zhang L X. Carbohydrate reserves in the rhizome of Leymus chinensis in response to nitrogen addition.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04, 28(1): 53鄄58.
[31] 摇 Pan Q M, Bai Y F, Han X G, Yang J C. Effects of nitrogen additions on a Leymus chinensis population in typical steppe of Inner Mongoli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05, 29(2): 311鄄317.
[32] 摇 Laidlaw A S, Watson C J, Mayne C S. Implication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and extended grazing for the N economy of grassland. Grass and
Forage Science, 2000, 55(1): 37鄄46.
[33] 摇 Zhong Y K, Sun W, Sun W G. Influence of mowing on storing amount and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 elements in typical steppe (芋) Influence of
mowing on nutrient elements of content.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9, 13(4): 69鄄73.
[34] 摇 Pan Q M, Bai Y F, Wu J G, Han X G. Hierarchical plant responses and diversity loss after nitrogen addition: testing three functionally鄄based
hypotheses in th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PLoS One, 2011, 6(5): e20078.
[35] 摇 Teng X, Ba L, Wang D L, Wang L, Liu J S. Growth responses of 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ev to sheep saliva after defoliation. The Rangeland
Journal, 2010, 32(4): 419鄄426.
[36] 摇 Zhang C H, Yang Y F, Li J D. Studies on vegetative propagation of aneurolepidium chinense populations in different interference conditions.
Pratacultural Science, 1995, 12(6): 61鄄62, 67鄄67.
[37] 摇 Sasaki T, Yoshihara Y, Suyama Y, Nakashizuka T. Clipping stimulates productivity but not diversity in improved and semi鄄natural pastures in
temperate Japan.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11, 142(3 / 4): 428鄄431.
[38] 摇 Li J X, Sun G R, Li J, Suo S X, Ma Y, Kang B Z, Xing Y L. The studies on the spraying fertilizer upon leaves of Leymus chinense on cutting
grassland. Grassland of China, 1993, (3): 15鄄19.
参考文献:
[11]摇 周晓兵, 张元明. 干旱半干旱区氮沉降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09, 29(7): 3835鄄3845.
[12] 摇 姜恕. 关于草原合理利用策略的探讨———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部白音锡勒地区为例 /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编. 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 2集)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1鄄9.
[14] 摇 武维华. 植物生理学 (第 2版)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17] 摇 肖胜生, 董云社, 齐玉春, 彭琴, 何亚婷, 刘欣超. 内蒙古温带草原羊草叶片功能特性与光合特征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12): 2535鄄2543.
[18] 摇 万宏伟, 杨阳, 白世勤, 徐云虎, 白永飞. 羊草草原群落 6 种植物叶片功能特性对氮素添加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3):
611鄄621.
[19] 摇 杜占池, 杨宗贵. 刈割对羊草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9, 13(4): 317鄄324.
[20] 摇 仲延凯, 孙维, 包青海. 刈割对典型草原地带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影响. 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8, 29(2): 202鄄213.
[22] 摇 陈佐忠. 锡林河流域地形与气候概况 /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编. 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 3 集).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1988: 13鄄22.
[23] 摇 汪久文,蔡蔚祺. 锡林河流域土壤的发生类型及其性质的研究 /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编. 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
3集)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23鄄83.
[26] 摇 李辉, 白丹, 张卓, 郭平, 周婵, 乌兰. 羊草叶片 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 27鄄30.
[29] 摇 陈效逑, 李倞. 内蒙古草原羊草物候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生态学报, 2009, 29(10): 5280鄄5290.
[30] 摇 潘庆民, 白永飞, 韩兴国, 张丽霞. 羊草根茎的贮藏碳水化合物及对氮素添加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1): 53鄄58.
[31] 摇 潘庆民, 白永飞, 韩兴国, 杨景成. 氮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种群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29(2): 311鄄317.
[33] 摇 仲延凯, 孙维, 孙卫国. 割草对典型草原植物营养元素贮量及分配的影响(芋)刈割对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
境, 1999, 13(4): 69鄄73.
[36] 摇 张春华, 杨允菲, 李建东. 不同干扰条件下羊草种群营养繁殖的研究. 草业科学, 1995, 12(6): 61鄄62, 67鄄67.
[38] 摇 李景信, 孙荣国, 李晶, 所胜昔, 马义, 康宝忠, 邢玉龙. 割草地羊草叶面施肥的初步研究. 中国草地, 1993, (3): 15鄄19.
497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3卷摇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 灾燥造援猿猿袁晕燥援圆员 晕燥增援袁圆园员猿渊杂藻皂蚤皂燥灶贼澡造赠冤
悦韵晕栽耘晕栽杂
云则燥灶贼蚤藻则泽 葬灶凿 悦燥皂责则藻澡藻灶泽蚤增藻 砸藻增蚤藻憎
郧则燥泽泽 藻糟燥泽赠泽贼藻皂 责则燥凿怎糟贼院 贼澡藻燥则赠 枣则葬皂藻憎燥则噪 葬灶凿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韵哉再粤晕郧 在澡蚤赠怎灶袁在匀哉 悦澡怎灶择怎葬灶袁再粤晕郧 郧怎葬灶早遭蚤灶袁藻贼 葬造 渊远苑源苑冤噎噎噎
粤凿增葬灶糟藻泽 蚤灶 蚤皂责葬糟贼泽 燥枣 糟造蚤皂葬贼藻 糟澡葬灶早藻 燥灶 蚤灶枣藻糟贼蚤燥怎泽 凿蚤泽藻葬泽藻泽 燥怎贼遭则藻葬噪 蕴陨 郧怎燥凿燥灶早袁在匀粤晕郧 允怎灶澡怎葬袁允陨粤韵 郧藻灶早躁怎灶袁藻贼 葬造 渊远苑远圆冤噎噎
耘糟燥造燥早赠 燥枣 葬藻则燥遭蚤糟 皂藻贼澡葬灶藻 燥曾蚤凿蚤扎蚤灶早 遭葬糟贼藻则蚤葬 渊皂藻贼澡葬灶燥贼则燥责澡泽冤 再哉晕 允怎葬灶造蚤袁宰粤晕郧 再葬灶枣藻灶袁 在匀粤晕郧 匀燥灶早曾怎灶 渊远苑苑源冤噎噎噎噎噎
晕蚤贼则燥早藻灶 凿藻责燥泽蚤贼蚤燥灶 葬灶凿 蕴藻赠皂怎泽 糟澡蚤灶藻灶泽蚤泽 造藻葬枣 糟澡造燥则燥责澡赠造造 糟燥灶贼藻灶贼 蚤灶 陨灶灶藻则 酝燥灶早燥造蚤葬灶 早则葬泽泽造葬灶凿
在匀粤晕郧 再怎灶澡葬蚤袁 匀耘 晕蚤葬灶责藻灶早袁 在匀粤晕郧 郧怎葬灶早皂蚤灶早袁藻贼 葬造 渊远苑愿远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宰燥则造凿憎蚤凿藻 凿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蚤燥灶 葬灶凿 皂怎造贼蚤增葬则蚤葬贼藻 泽蚤皂蚤造葬则蚤贼赠 糟造怎泽贼藻则蚤灶早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泽责蚤凿藻则泽
杂匀耘晕 载蚤葬燥糟澡藻灶早袁在匀粤晕郧 月葬燥泽澡蚤袁 在匀粤晕郧 云藻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苑怨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蚤灶枣造怎藻灶糟藻 燥枣 憎蚤灶凿 凿蚤则藻糟贼蚤燥灶 燥灶 责燥造造藻灶鄄皂藻凿蚤葬贼藻凿 早藻灶藻 枣造燥憎 蚤灶 贼则葬灶泽早藻灶蚤糟 蚤灶泽藻糟贼鄄则藻泽蚤泽贼葬灶贼 糟燥贼贼燥灶
在匀哉 允蚤葬造蚤灶袁 匀耘 允怎葬灶袁 晕陨哉 允蚤葬灶择怎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园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粤怎贼藻糟燥造燥早赠 驭 云怎灶凿葬皂藻灶贼葬造泽
耘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遭藻灶贼澡蚤糟 凿蚤葬贼燥皂泽袁 责则燥贼燥扎燥葬 葬灶凿 皂藻蚤燥遭藻灶贼澡燥泽 蚤灶 贼澡藻 泽藻凿蚤皂藻灶贼泽 燥枣 贼澡藻 悦澡葬灶早躁蚤葬灶早 耘泽贼怎葬则赠 葬灶凿 耘葬泽贼 悦澡蚤灶葬
杂藻葬 蚤灶 泽责则蚤灶早 酝耘晕郧 在澡葬燥糟怎蚤袁 载哉 运怎蚤凿燥灶早 渊远愿员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酝葬糟则燥遭藻灶贼澡蚤糟 枣怎灶糟贼蚤燥灶葬造 早则燥怎责泽 葬贼 贼澡藻 则藻糟造葬皂葬贼蚤燥灶 葬灶凿 灶葬贼怎则葬造 贼蚤凿葬造 枣造葬贼泽 燥枣 匀藻灶早泽澡葬 耘葬泽贼 杂澡燥葬造袁 贼澡藻 耘泽贼怎葬则赠 燥枣 悦澡葬灶早躁蚤葬灶早 砸蚤增藻则
蕴灾 宰藻蚤憎藻蚤袁 酝粤 悦澡葬灶早忆葬灶袁 再哉 允蚤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圆缘冤
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灶则蚤糟澡皂藻灶贼 葬灶凿 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则蚤泽噪 燥枣 澡藻葬增赠 皂藻贼葬造 蚤灶 泽燥蚤造泽 葬灶凿 凿燥皂蚤灶葬灶贼 责造葬灶贼泽 蚤灶 贼澡藻 则蚤责葬则蚤葬灶 燥枣 贼澡藻 云藻灶早澡藻 砸蚤增藻则
再粤晕郧 再葬灶早袁 在匀韵哉 在澡藻灶早糟澡葬燥袁 宰粤晕郧 匀怎葬灶澡怎葬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猿源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泽葬造蚤灶蚤贼赠 葬灶凿 藻曾燥早藻灶燥怎泽 泽怎遭泽贼则葬贼藻泽 燥灶 贼澡藻 凿藻糟燥皂责燥泽蚤贼蚤燥灶 葬灶凿 贼则葬灶泽枣燥则皂葬贼蚤燥灶 燥枣 泽燥蚤造 燥则早葬灶蚤糟 糟葬则遭燥灶 蚤灶 贼澡藻 再藻造造燥憎 砸蚤增藻则
阅藻造贼葬 蕴陨 蕴蚤灶早袁 匝陨哉 杂澡葬燥躁怎灶袁 栽粤晕 云藻蚤枣藻蚤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源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泽澡燥则贼鄄贼藻则皂 凿葬则噪 糟澡蚤造造蚤灶早 燥灶 造藻葬增藻泽 糟葬则遭燥灶 葬灶凿 灶蚤贼则燥早藻灶 皂藻贼葬遭燥造蚤泽皂 葬灶凿 蚤灶增燥造增藻凿 葬糟贼蚤增蚤贼蚤藻泽 燥枣 藻灶扎赠皂藻泽 蚤灶 皂葬灶早则燥增藻 运葬灶凿藻造蚤葬
燥遭燥增葬贼葬 泽藻藻凿造蚤灶早 在匀耘晕郧 悦澡怎灶枣葬灶早袁 蕴陨哉 宰藻蚤糟澡藻灶早袁 悦匀耘晕 杂澡葬燥遭燥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缘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孕则藻造蚤皂蚤灶葬则赠 藻增葬造怎葬贼蚤燥灶 燥灶 贼燥造藻则葬灶糟藻 贼燥 责澡燥泽责澡燥则燥怎泽 凿藻枣蚤糟蚤藻灶糟赠 燥枣 猿圆 糟怎造贼蚤增葬则泽 燥枣 糟怎贼 糟澡则赠泽葬灶贼澡藻皂怎皂
蕴陨哉 孕藻灶早袁 悦匀耘晕 杂怎皂藻蚤袁 云粤晕郧 宰藻蚤皂蚤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远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葬早藻 葬灶凿 藻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葬造 糟燥灶凿蚤贼蚤燥灶泽 燥灶 葬糟糟怎皂怎造葬贼蚤燥灶 燥枣 澡藻葬增赠鄄皂藻贼葬造泽 悦凿 葬灶凿 悦怎 蚤灶 栽藻早蚤造造葬则糟葬 早则葬灶燥泽葬
宰粤晕郧 在澡葬燥早藻灶袁宰哉 匀燥灶早曾蚤袁悦匀耘晕 载蚤葬燥曾蚤葬燥袁藻贼 葬造 渊远愿远怨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悦澡蚤灶藻泽藻 早葬造造灶怎贼 燥灶 责澡燥贼燥泽赠灶贼澡藻贼蚤糟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葬灶凿 贼燥贼葬造 灶蚤贼则燥早藻灶 糟燥灶贼藻灶贼 燥枣 砸澡怎泽 糟澡蚤灶藻灶泽蚤泽
蕴陨 再葬灶早袁 再粤晕郧 在蚤曾蚤葬灶早袁 悦匀耘晕 载蚤葬燥皂蚤灶早袁藻贼 葬造 渊远愿苑远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扎葬贼蚤燥灶 燥枣 早造赠责澡燥泽葬贼藻 凿藻早则葬凿葬贼蚤燥灶 遭赠 月怎则噪澡燥造凿藻则蚤葬 皂怎造贼蚤增燥则葬灶泽 宰杂鄄云允怨 蕴陨 郧怎葬灶曾蚤袁 宰哉 载蚤葬燥择蚤灶袁再耘 允蚤葬灶则藻灶 渊远愿愿缘冤噎噎
耘造藻糟贼则燥葬灶贼藻灶灶燥早则葬责澡蚤糟 葬灶凿 遭藻澡葬增蚤燥怎则葬造 则藻泽责燥灶泽藻泽 燥枣 泽糟葬则葬遭 遭藻藻贼造藻泽 贼燥 砸蚤糟蚤灶怎泽 糟燥皂皂怎灶蚤泽 造藻葬枣 增燥造葬贼蚤造藻泽
蕴陨 宰藻蚤扎澡藻灶早袁 再粤晕郧 蕴藻蚤袁 杂匀耘晕 载蚤葬燥憎藻蚤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怨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孕燥责怎造葬贼蚤燥灶袁 悦燥皂皂怎灶蚤贼赠 葬灶凿 耘糟燥泽赠泽贼藻皂
耘糟燥泽赠泽贼藻皂 澡藻葬造贼澡 葬泽泽藻泽泽皂藻灶贼 蚤灶 月葬蚤赠葬灶早凿蚤葬灶 蕴葬噪藻 载哉 云藻蚤袁 在匀粤韵 再葬灶憎藻蚤袁 再粤晕郧 在澡蚤枣藻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怨园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悦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皂葬糟则燥遭藻灶贼澡蚤糟 糟燥皂皂怎灶蚤贼蚤藻泽 蚤灶 皂葬灶早则燥增藻 憎藻贼造葬灶凿泽 葬造燥灶早 贼澡藻 憎葬贼藻则憎葬赠泽 燥枣 晕燥则贼澡 匀藻扎澡燥怎袁 在澡怎澡葬蚤袁 杂燥怎贼澡 悦澡蚤灶葬
宰粤晕郧 匀怎蚤袁 在匀韵晕郧 杂澡葬灶袁 云粤晕郧 在澡葬灶择蚤葬灶早 渊远怨员猿冤
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蚤灶贼藻则葬糟贼蚤燥灶 遭藻贼憎藻藻灶 糟燥皂责燥灶藻灶贼泽 燥枣 藻糟燥泽赠泽贼藻皂 则藻泽责蚤则葬贼蚤燥灶 蚤灶 贼赠责蚤糟葬造 枣燥则藻泽贼 葬灶凿 早则葬泽泽造葬灶凿 藻糟燥泽赠泽贼藻皂泽
在匀哉 载蚤葬灶躁蚤灶袁 再哉 郧怎蚤则怎蚤袁 宰粤晕郧 匝蚤怎枣藻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怨圆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贼澡蚤灶灶蚤灶早 燥灶 皂葬糟则燥 枣怎灶早蚤 葬灶凿 贼澡藻蚤则 则藻造葬贼蚤燥灶泽澡蚤责 憎蚤贼澡 造蚤贼贼藻则 凿藻糟燥皂责燥泽蚤贼蚤燥灶 蚤灶 孕蚤灶怎泽 贼葬遭怎造葬藻枣燥则皂蚤泽 责造葬灶贼葬贼蚤燥灶泽
悦匀耘晕 载蚤葬燥袁 月粤陨 杂澡怎造葬灶袁 蕴陨哉 再燥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怨猿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月藻贼葬 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 燥枣 责造葬灶贼 糟燥皂皂怎灶蚤贼蚤藻泽 蚤灶 月葬蚤泽澡葬灶扎怎 晕葬贼怎则藻 砸藻泽藻则增藻 栽粤晕 杂澡葬灶泽澡葬灶袁 再耘 在澡藻灶造蚤灶袁 再哉粤晕 蕴蚤怎遭蚤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怨源源冤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 燥枣 韵曾赠贼藻贼则葬藻赠藻造蚤灶藻 渊韵栽悦冤 燥灶 贼澡藻 葬糟贼蚤增蚤贼蚤藻泽 燥枣 藻灶扎赠皂藻 葬灶凿 皂蚤糟则燥遭蚤葬造 糟燥皂皂怎灶蚤贼赠 皂藻贼葬遭燥造蚤糟 责则燥枣蚤造藻泽 蚤灶 糟燥皂责燥泽贼蚤灶早
悦匀耘晕 在澡蚤曾怎藻袁 郧哉 允蚤藻袁 郧粤韵 匀怎葬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怨缘苑冤
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蕴葬灶凿泽糟葬责藻袁 砸藻早蚤燥灶葬造 葬灶凿 郧造燥遭葬造 耘糟燥造燥早赠
灾葬则蚤葬贼蚤燥灶泽 蚤灶 造藻葬枣 葬灶葬贼燥皂赠 燥枣 蕴葬则蚤曾 早皂藻造蚤灶蚤蚤 则藻枣造藻糟贼 葬凿葬责贼葬贼蚤燥灶 燥枣 蚤贼泽 责澡燥贼燥泽赠灶贼澡藻贼蚤糟 糟葬责葬糟蚤贼赠 贼燥 糟造蚤皂葬贼藻 糟澡葬灶早藻泽
允陨 在蚤躁蚤灶早袁 匝哉粤晕 载蚤葬灶噪怎蚤袁 宰粤晕郧 悦澡怎葬灶噪怎葬灶 渊远怨远苑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泽贼怎凿赠蚤灶早 燥枣 噪藻赠 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枣葬糟贼燥则泽 葬灶凿 贼澡则藻泽澡燥造凿 燥枣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藻增燥造怎贼蚤燥灶 蚤灶 再葬灶糟澡藻灶早 悦燥葬泽贼葬造 憎藻贼造葬灶凿
在匀粤晕郧 匀怎葬遭蚤灶早袁 蕴陨哉 匀燥灶早赠怎袁 蕴陨 再怎枣藻灶早袁藻贼 葬造 渊远怨苑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糟燥鄄责澡赠泽蚤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则藻泽责燥灶泽藻 燥枣 孕澡则葬早皂蚤贼藻泽 糟燥皂皂怎灶蚤泽 贼燥 憎葬贼藻则 贼葬遭造藻 糟澡葬灶早藻泽 蚤灶 贼澡藻 匀燥则择蚤灶 杂葬灶凿 蕴葬灶凿
酝粤 再怎灶澡怎葬袁在匀粤晕郧 栽燥灶早澡怎蚤袁 蕴陨哉 载蚤灶责蚤灶早 渊远怨愿源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陨皂责则燥增藻皂藻灶贼 燥枣 泽灶燥憎皂藻造贼 蚤皂责造藻皂藻灶贼葬贼蚤燥灶 蚤灶 贼澡藻 杂宰粤栽 澡赠凿则燥造燥早蚤糟 皂燥凿藻造 再哉 宰藻灶躁怎灶袁晕粤晕 在澡怎燥贼燥灶早袁在匀粤韵 再葬灶遭燥袁藻贼 葬造 渊远怨怨圆冤噎
砸藻泽责燥灶泽藻泽 燥枣 造葬噪藻 枣造怎糟贼怎葬贼蚤燥灶 贼燥 糟造蚤皂葬贼藻 糟澡葬灶早藻 蚤灶 匀燥则择蚤灶 杂葬灶凿赠 蕴葬灶凿
悦匀粤晕郧 载怎藻造蚤袁 在匀粤韵 载怎藻赠燥灶早袁 宰粤晕郧 宰藻蚤袁 藻贼 葬造 渊苑园园圆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宰葬贼藻则 藻糟燥造燥早赠 葬灶凿 枣则葬糟贼葬造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泽燥蚤造 责葬则贼蚤糟造藻 泽蚤扎藻 凿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蚤燥灶 燥枣 贼澡则藻藻 贼赠责蚤糟葬造 增藻早藻贼葬贼蚤燥灶泽 蚤灶 杂澡藻造造 陨泽造葬灶凿
载陨粤 允蚤葬灶早遭葬燥袁 在匀粤晕郧 杂澡怎赠燥灶早袁 宰粤晕郧 砸燥灶早则燥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苑园员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责葬贼蚤燥鄄贼藻皂责燥则葬造 凿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蚤燥灶 燥枣 藻责蚤造蚤贼澡蚤糟 葬造早葬造 糟澡造燥则燥责澡赠造造 葬 蚤灶 则藻造葬贼蚤燥灶 贼燥 贼澡藻 责澡赠泽蚤糟燥鄄糟澡藻皂蚤糟葬造 枣葬糟贼燥则泽 燥枣 郧怎枣怎 砸蚤增藻则 蚤灶 栽澡则藻藻 郧燥则鄄
早藻泽 砸藻泽藻则增燥蚤则 宰哉 杂澡怎赠怎葬灶袁 郧耘 允蚤憎藻灶袁 酝陨粤韵 宰藻灶躁蚤藻袁 藻贼 葬造 渊苑园圆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砸藻泽燥怎则糟藻 葬灶凿 陨灶凿怎泽贼则蚤葬造 耘糟燥造燥早赠
郧则葬责澡蚤糟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泽责葬贼蚤燥鄄贼藻皂责燥则葬造 藻枣枣藻糟贼 枣燥则 增藻早藻贼葬贼蚤燥灶 凿蚤泽贼怎则遭葬灶糟藻 糟葬怎泽藻凿 遭赠 糟燥葬造 皂蚤灶蚤灶早院 葬 糟葬泽藻 燥枣 阅葬贼燥灶早 悦燥葬造 酝蚤灶藻 粤则藻葬
匀哉粤晕郧 再蚤袁 宰粤晕郧 再怎灶躁蚤葬袁 蕴陨 载蚤葬燥泽澡怎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苑园猿缘冤
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远源园苑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猿猿卷摇
叶生态学报曳圆园员源年征订启事
叶生态学报曳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袁中国生态学学会尧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学
高级专业学术期刊袁创刊于 员怨愿员年袁报道生态学领域前沿理论和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遥 坚持野百花齐放袁百家
争鸣冶的方针袁依靠和团结广大生态学科研工作者袁探索生态学奥秘袁为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搭建交流平台袁
促进生态学研究深入发展袁为我国培养和造就生态学科研人才和知识创新服务尧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遥
叶生态学报曳主要报道生态学及各分支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始创新性科研成果遥 特别欢
迎能反映现代生态学发展方向的优秀综述性文章曰研究简报曰生态学新理论尧新方法尧新技术介绍曰新书评价和
学术尧科研动态及开放实验室介绍等遥
叶生态学报曳为半月刊袁大 员远开本袁圆愿园页袁国内定价 怨园元 辕册袁全年定价 圆员远园元遥
国内邮发代号院愿圆鄄苑袁国外邮发代号院酝远苑园
标准刊号院陨杂杂晕 员园园园鄄园怨猿猿摇 摇 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袁也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购买遥 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尧科研单位尧高等院校尧图书
馆等订阅遥
通讯地址院 员园园园愿缘 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摇 电摇 摇 话院 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曰 远圆愿源猿猿远圆
耘鄄皂葬蚤造院 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摇 网摇 摇 址院 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
本期责任副主编摇 余新晓摇 摇 摇 编辑部主任摇 孔红梅摇 摇 摇 执行编辑摇 刘天星摇 段摇 靖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渊杂匀耘晕郧栽粤陨摇 载哉耘月粤韵冤渊半月刊摇 员怨愿员年 猿月创刊冤
第 猿猿卷摇 第 圆员期摇 渊圆园员猿年 员员月冤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摇渊杂藻皂蚤皂燥灶贼澡造赠袁杂贼葬则贼藻凿 蚤灶 员怨愿员冤摇灾燥造郾 猿猿摇 晕燥郾 圆员 渊晕燥增藻皂遭藻则袁 圆园员猿冤
编摇 摇 辑摇 叶生态学报曳编辑部
地址院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愿缘
电话院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
主摇 摇 编摇 王如松
主摇 摇 管摇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摇 摇 办摇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院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愿缘
出摇 摇 版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地址院北京东黄城根北街 员远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苑员苑
印摇 摇 刷摇 北京北林印刷厂
发 行摇
地址院东黄城根北街 员远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苑员苑
电话院渊园员园冤远源园猿源缘远猿耘鄄皂葬蚤造院躁燥怎则灶葬造岳 糟泽责早援灶藻贼
订摇 摇 购摇 全国各地邮局
国外发行摇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院北京 猿怨怨信箱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源源
广告经营
许 可 证摇 京海工商广字第 愿园员猿号
耘凿蚤贼藻凿 遭赠摇 耘凿蚤贼燥则蚤葬造 遭燥葬则凿 燥枣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
粤凿凿院员愿袁杂澡怎葬灶早择蚤灶早 杂贼则藻藻贼袁匀葬蚤凿蚤葬灶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缘袁悦澡蚤灶葬
栽藻造院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
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
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
耘凿蚤贼燥则鄄蚤灶鄄糟澡蚤藻枣摇 宰粤晕郧 砸怎泽燥灶早
杂怎责藻则增蚤泽藻凿 遭赠摇 悦澡蚤灶葬 粤泽泽燥糟蚤葬贼蚤燥灶 枣燥则 杂糟蚤藻灶糟藻 葬灶凿 栽藻糟澡灶燥造燥早赠
杂责燥灶泽燥则藻凿 遭赠摇 耘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杂燥糟蚤藻贼赠 燥枣 悦澡蚤灶葬
砸藻泽藻葬则糟澡 悦藻灶贼藻则 枣燥则 耘糟燥鄄藻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葬造 杂糟蚤藻灶糟藻泽袁 悦粤杂
粤凿凿院员愿袁杂澡怎葬灶早择蚤灶早 杂贼则藻藻贼袁匀葬蚤凿蚤葬灶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缘袁悦澡蚤灶葬
孕怎遭造蚤泽澡藻凿 遭赠摇 杂糟蚤藻灶糟藻 孕则藻泽泽
粤凿凿院员远 阅燥灶早澡怎葬灶早糟澡藻灶早早藻灶 晕燥则贼澡 杂贼则藻藻贼袁
月藻蚤躁蚤灶早摇 员园园苑员苑袁悦澡蚤灶葬
孕则蚤灶贼藻凿 遭赠摇 月藻蚤躁蚤灶早 月藻蚤 蕴蚤灶 孕则蚤灶贼蚤灶早 匀燥怎泽藻袁
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猿袁悦澡蚤灶葬
阅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藻凿 遭赠摇 杂糟蚤藻灶糟藻 孕则藻泽泽
粤凿凿院员远 阅燥灶早澡怎葬灶早糟澡藻灶早早藻灶 晕燥则贼澡
杂贼则藻藻贼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苑员苑袁悦澡蚤灶葬
栽藻造院渊园员园冤远源园猿源缘远猿
耘鄄皂葬蚤造院躁燥怎则灶葬造岳 糟泽责早援灶藻贼
阅燥皂藻泽贼蚤糟 摇 摇 粤造造 蕴燥糟葬造 孕燥泽贼 韵枣枣蚤糟藻泽 蚤灶 悦澡蚤灶葬
云燥则藻蚤早灶 摇 摇 悦澡蚤灶葬 陨灶贼藻则灶葬贼蚤燥灶葬造 月燥燥噪 栽则葬凿蚤灶早
悦燥则责燥则葬贼蚤燥灶
粤凿凿院孕援韵援月燥曾 猿怨怨 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源源袁悦澡蚤灶葬
摇 陨杂杂晕 员园园园鄄园怨猿猿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 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邮发代号 愿圆鄄苑 国外发行代号 酝远苑园 定价 怨园郾 园园元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