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 of several typical cotton textiles in China

我国几种典型棉纺织产品的工业水足迹评价



全 文 :第 34 卷第 23 期
2014年 12月
生 态 学 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Vol.34,No.23
Dec.,2014
http: / / www.ecologica.cn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04B01);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 SKLURE 2013鄄1鄄02)
收稿日期:2013鄄03鄄05; 摇 摇 网络出版日期:2014鄄03鄄18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E鄄mail: wug@ rcees.ac.cn
DOI: 10.5846 / stxb201303050349
严岩, 贾佳, 王丽华, 杜冲, 刘馨磊, 付晓, 刘昕, 吴钢.我国几种典型棉纺织产品的工业水足迹评价.生态学报,2014,34(23):7119鄄7126.
Yan Y, Jia J, Wang L H, Du C, Liu X L, Fu X, Liu X, Wu G.The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 of several typical cotton textiles in China.Acta Ecologica
Sinica,2014,34(23):7119鄄7126.
我国几种典型棉纺织产品的工业水足迹评价
严摇 岩1, 贾摇 佳1,2, 王丽华3, 杜摇 冲3, 刘馨磊3, 付摇 晓1, 刘摇 昕1, 吴摇 钢1,*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摇 100085;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摇 100028)
摘要:产品水足迹评价能够揭示人类活动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水资源综合影响,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平和引导绿
色消费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是当前水资源评价与管理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纺织品是日常生活最主要的消费品
之一,其工业生产过程需要利用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排放出的工业废水还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揭示纺织品生产
过程的水资源综合影响,运用工业水足迹的概念与原理,探讨和明确了纺织品工业水足迹评价的系统边界与内容,建立了相应
的核算方法,并选择了花灰布、漂白布、染色布、色织布等四种典型棉纺织产品进行了工业水足迹评价。 结果显示,漂白布的工
业水足迹较小为 36.51L / lb,花灰布次之为 37.84L / lb,染色布的平均工业水足迹为 61.52L / lb,色织布水足迹最大,平均值为
81郾 51L / lb。 比较同种类型、不同颜色纺织品的工业水足迹,由大到小依次为深色>中色>浅色,即颜色越深对水资源的影响程度
最大。 从水足迹构成来看,棉纺织产品的工业水足迹主要来自于直接工业水足迹,间接工业水足迹占比较小;在直接工业水足
迹的构成中,蓝水足迹的贡献较大。
关键词:工业水足迹;水足迹;水资源;水环境;纺织产品
The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 of several typical cotton textiles in China
YAN Yan1, JIA Jia1,2, WANG Lihua3, DU Chong3, LIU Xinlei3, FU Xiao1, LIU Xin1, WU Ga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鄄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 China Certification & Inspection Group, Beijing 100028, China
Abstract: Study of water footprint (WF) is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s in th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s a new analytical tool, assessment of the WF of products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comprehensive
impacts of products on water resources scarcity and pollution, as well as pinpoint actions to ensure that products do not
contribute to un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Textile production is a important necessity with a great amount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is accompanied by considerable volumes of water consumption and
sewage emission. China is the world忆s largest textile producer and exporter. The large鄄scale textile industry places serious
pressur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ssess quantitatively the comprehensive impact of the
industry stage of textile production on the water resources at the product level, this paper has applied the theory of the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 (IWF). It has analyzed and determined the system boundary and content of the IWF of textile
production and then constructed an accounting method for the IWF of textile. Based on survey and monitoring in many textile
factories, the IWF of four typical cotton textiles ( i. e., heather grey, bleached cloth, dyed fabric and yarn鄄dyed fabric)
http: / / www.ecologica.cn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accounting methodology and associated parameters of the
IWF of textiles proposed by this paper are operational and applicable,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extile IWF
assessment and reflects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textile. 2) The IWF of yarn鄄dyed fabric is the largest (81.51L /
lb), followed by dyed fabric (61.52L / lb), heather grey (37.84L / lb), and the IWF of bleached cloth is the smallest
(36郾 51L / lb) . 3) Comparing the IWF of products of the same type but in different colo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darker the
color is, the larger IWF it has.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a dark colored textile needs to be washed more times, therefore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water, steam and energy consumption. 4) According to the IWF composition of the four textiles,
the direct IWF has a larger share, and the indirect IWF is relatively small. This mean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impact of the
direct water consumption and pollution in textile production processes on the water resources is considerably larger than the
impact of the industry production of materials. More importantly, the blue WF accounts for a major proportion of the direct
IWF, while the grey WF occupies a smaller proportion, which means that the impact from water consumption is considerably
larger than that of water pollution in textile production processes. 5 ) The indirect IWF is sourced mainly from the
consumption of steam and electricity in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 and less from coal, gasoline and diesel consumption in
the public department and transportation. These results implied that 1) Fo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the key point to
reducing the IWF of textiles is to curb water use in production process. 2) For consumers, choosing a lighter colored textile
is the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option.
Key Words: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 water footprint; water resources; water environment; textile
摇 摇 水资源危机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资源危
机。 如何缓解水资源危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也因此成为相关学者和管理者共同关心且亟待解决
的重要问题。 水足迹概念与评估方法的提出,使人
们开始意识到日常生活中隐含在各种产品和服务中
的水资源消费[1],为提高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平、引
导绿色消费提供了科学的评判依据和新的手段。
纺织品是人类生活必需品之一,且随着人口、社
会和经济的发展,全球纺织品的消耗量还在以平均
每年 4%的速度增长。 我国是传统的纺织品生产与
出口大国,在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但由于纺织品生产需要利用大量的水资源,
2007年我国纺织行业的水耗与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
国工业总耗水量与总废水排放量的 8.5%和 10%[2]。
随着纺织产业的快速增长,纺织产业对水资源、水环
境的影响和压力相应地也在增加。 为了揭示纺织品
生产相关的工业活动对水资源的综合影响,本研究
建立了纺织品的工业水足迹评价方法和参数体系,
为纺织品工业水足迹评价提供了一套系统化和规范
化的方法;选取了漂白布、染色布、色织布及花灰布
等四种典型棉纺织产品开展了实证研究,为从产品
角度了解纺织品生产相关工业活动对水资源的综合
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1摇 产品工业水足迹的概念与相关研究进展
水足迹是继生态足迹和碳足迹之后,以水资源
为研究对象提出的一套多维评价指标体系。 该理论
是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通过虚拟水概念的介
入来描述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3],即测量某一
已知人群(个人、地区、国家或世界)在一定时间内消
耗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中隐含的水量消耗和水环境
影响[1,4]。
产品水足迹评价是以某一产品为对象的水足迹
评价。 它从水量和水质综合的角度衡量产品的水资
源利用效率与影响,能够揭示产品全生命周期及某
一特定时空内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活动中的水资
源消费[5鄄6]。 由于开展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水足迹评
价涉及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导致其核算框架很难
构建,并且很大程度上缺乏可靠数据支持,使得目前
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方面[7鄄10],工业产品
水足迹评价的研究较少。 然而,当今世界面临的生
态环境危机,究其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工
业生产活动的规模和强度不断上升的结果。 工业产
品水足迹评价研究的缺乏,使得水足迹理论与方法
在工业领域水资源管理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且,在已有的不多的工业产品水足迹研究案
0217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例[11鄄12]中,由于缺乏一手数据的调查并且未能突破
评价方法的限制,在评价中都忽略了工业生产阶段
的灰水足迹[5鄄6],而工业废水排放带来的水环境影响
恰恰是工业生产过程水足迹评价的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
产品工业水足迹[13]是基于工业水足迹理论提
出的一项用以测量某一产品生产相关的工业活动引
起的水资源利用增量的多维指标。 从水资源影响来
源的角度,产品工业水足迹可分为直接工业水足迹
与间接工业水足迹。 直接工业水足迹指工业生产阶
段直接的水资源消耗量及水环境污染。 间接水足迹
指原料、辅料及能源消耗中隐含的水资源消耗量及
水环境污染。 从水资源影响类型的角度,产品工业
水足迹还可分为蓝水足迹与灰水足迹。 蓝水即地表
水和地下水,蓝水足迹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蓝
水。 灰水足迹指废水排放所引起水资源污染量,以
揭示生产过程对水环境影响强度[5鄄6]。 产品工业水
足迹评价能够揭示产品生产相关的工业活动对水资
源的综合影响。 因此,明确产品水足迹评价的系统
边界和内容,建立和完善产品工业水足迹评价[13]相
关方法,是产品水足迹评价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
问题。
2摇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摇 系统边界和核算内容
依据工业水足迹的概念和评价框架[13],本研究
将纺织品工业水足迹评价的系统边界划定为从棉花
入厂到产品出厂前整个工业生产阶段,核算内容包
括输入项(水、蒸汽、原料与能源)与输出项(废水、
废物和产品)。 考虑到纺织品工业生产阶段用到的
染料及助剂等辅料品种繁多,但用量不大,对产品工
业水足迹的贡献有限,并且核算辅料中隐含的工业
水足迹存在巨大困难,因此评价内容中未将辅料纳
入核算范围(图 1)。
图 1摇 纺织品工业水足迹评价的系统边界
Fig.1摇 System boundary of textile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
2.2摇 工艺流程
通过调研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数家大型纺织
企业,选取并梳理了漂白布、花灰布、染色布、色织布
等 4种典型棉纺织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其中,漂
白布、花灰布与染色布的生产流程类似:首先,将纱
线送往纱厂进行纺纱、织布;其次,对胚布进行检验
和整理,再送入染整部门进行漂白或染色等染色处
理;再次,将处理好的布匹烘干后,依照订单需要进
行定型、预缩等特殊处理;最后,为确保产品质量,产
品打包前需经过二次检验,且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方
可出厂(图 2)。 与以上三者的不同,色织布的生产
流程中:棉花在经纱厂纺纱、翻砂处理后,不是被直
接织成胚布,而是将纱线送往染整部门对进行染色;
其次,将检验合格的色纱送回纱厂织布;再次,依照
订单要求,将胚布送往染整部门处理;最后,产品打
包出厂前同样需要二次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图 3)。
图 2摇 漂白布、花灰布与染色布的工艺流程
Fig. 2 摇 Production鄄chain of bleached cloth, heather grey and
dyed fabric
2.3摇 核算方法
采用工业水足迹的核算框架及方法[13],包括生
1217摇 23期 摇 摇 摇 严岩摇 等:我国几种典型棉纺织产品的工业水足迹评价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图 3摇 色织布的工艺流程
Fig.3摇 Production鄄chain of Yarn鄄dyed Fabric
产、公共及系统内部运输环节中的水足迹。 产品尺
度的水足迹核算的目标是单件产品的水足迹,但是
由于受到生产工艺本身因素或是数据测量条件的限
制,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不可能做到以件为单位
进行测量或收集,因此,本文中产品水足迹的核算,
是在该批次产品总的相关生产数据测量和收集的基
础上,首先核算该批次产品总的工业水足迹,然后按
产品产量平均得到。 本文选择的几种纺织产品均为
布匹,因此以磅( lb)为单件产品的计量单位。 核算
方法如下:
WF industry [ ]textile = WFproduction + WFpublic + WF transport
=
移 Vfresh + WFgrey + WF( )matter
Y
式中,WF industry [ textile]为纺织品工业水足迹 (m3 /
lb),WFproduction为生产水足迹(m3 / lb),WFpublic为公共
水足迹 (m3 / lb),WF transport为运输水足迹 (m3 / lb),
Vfresh为该批次产品的新鲜水量(m3),WFgrey为该批次
产品的灰水足迹(m3),WFmater为该批次产品的材料
水足迹(m3),Y为该批次产品的产量(lb)。
2.3.1摇 新鲜水
新鲜水量是用该批次产品的生产、公共及运输
各环节中的取水量减去废水排放量(Veffl,m3)计算
得到[13]:
Vfresh =移 Vdraft - V( )effl
式中,Vdraft是该批次产品的生产、公共及运输各环节
中的取水量(m3),Veffl是该批次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
的废水量(m3)。
2.3.2摇 灰水足迹
灰水足迹通过用生产该批次产品过程中排放的
污染物负荷除以接受水体的环境水质标准浓度和接
受水体本身的自然浓度之差得出[13]:
WFgrey =
L
Cmax - Cnat
=
Veffl 伊 Ceffl - C( )nat
Cmax - Cnat
式中,L是生产该批次产品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负
荷(mg);Cmax是最大可接受浓度(mg / m3);Cnat是接
受水体的自然浓度(mg / m3);Ceffl是废水中污染物的
浓度(mg / m3)。
2.3.3摇 材料水足迹
材料水足迹是该批次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所有
材料中隐含的工业水足迹包括能源(一级能源、二级
能源)、工业原料、辅料、添加剂、机械设备及办公耗
材等。 公式计算[13]:
WFmatter =移
n
i = 1
Mi li
式中,M是材料的消耗量,计量单位需根据具体的材
料类型确定。 i 表示该批次产品生产整个的过程中
消耗的材料种类,取值为 1 到 n 的自然数。 l代表材
料工业水足迹转换系数,指单位材料生产所消耗的
工业水足迹。 Mi是该批次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第
i种材料量,li是第 i种材料工业水足迹转换系数。
2.4摇 数据来源
2.4.1摇 相关蒸汽、能源等材料的水足迹核算
由于纺织品生产涉及的各种材料的工业水足迹
含量目前还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评估结果。 本研究对
纺织品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蒸汽、煤、电、汽油、柴油
等的 5种主要材料进行了生命周期分析和工业水足
迹核算。
(1)直接水足迹的计算
首先通过分析 5 种材料的生命周期,确定其工
业水足迹核算的边界、框架和内容;其次,通过查阅
文献及调查访问确定各种材料不同生产环节的耗水
量[14鄄18],从而估算出蒸汽、煤、电、汽油、柴油等 5 种
材料的蓝水足迹;再次,根据 2000—2009 年《中国环
境年鉴》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煤、电及化工行
业的年废水排放量与污染物排放量推算出各行业年
均废水排放量以及污染物浓度,选取化学需氧量
(COD)作为核算灰水足迹的污染物指标,依据《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19],假设自然水
环境恰好满足郁类水质要求,最大可接受污染物指
标以吁类水水质为准,由此估算出蒸汽、煤、电、汽
油、柴油等五种材料的灰水足迹。
(2)间接工业水足迹的计算
2217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依据各类能源的标煤折算系数,将材料生产过程
中消耗的能源统一折算成原煤量,再根据原煤的直接水
足迹(蓝水足迹与灰水足迹)以及原煤生产过程中的能
源消耗量,利用工业水足迹计算模型[13]得到原煤工业
水足迹,进而推算其他能源的工业水足迹(表 1)。
表 1摇 材料水足迹系数表
Table 1摇 Material water footprint
能源
Energy
水足迹 WF
蓝水足迹
Blue WF
灰水足迹
Grey WF
水足迹
WF
标煤 Standard coal / (m3 / t) 0.68 2.88 3.56
电力
Etectric power / (m3 / kWh) 2.6
伊10-3 1.5伊10-3 4.1伊10-3
蒸汽 Steam / (m3 / t) 1.31 0.26 1.57
车用汽油
Gas oil for vehicle / (m3 / t)
0.71 2.75 3.46
柴油 Diesel iol / (m3 / t) 1.32 5.05 6.37
2.4.2摇 生产数据
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数据来自于生产企业的现场
调查和数据收集,其中包括各工艺单元中的水资源、
煤、电、蒸汽的消耗量及产品质量损失;排放废水水
质的监测数据及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即排向自然
水体前)的水质;各类产品年产量;生产、公共及系统
内部运输环节中煤、汽油、柴油等的消耗量。
3摇 结果与分析
3.1摇 结果
本研究核算了漂白布、染色布、色织布、花灰布
等 4种典型棉纺织产品的工业水足迹。 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摇 我国典型棉纺织产品的工业水足迹
Table 2摇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 (IWF) of typical cotton textiles in China
布类
Cloth
颜色
Color
直接工业水足迹
Direct IWF / (L / lb)
蓝水足迹
Blue WF
灰水足迹
Grey WF
合计
Direct WF
间接工业水足迹
Indirect IWF / (L / lb)
生产工业水足迹
Production WF
公共及运输工业水足迹
Public department and
transportation WF
合计
Indirect
WF
工业水足迹
IWF /
(L / lb)
漂白布
Bleached cloth 20.40 9.66 30.06 5.88 0.57 6.45 36.51
花灰布
Heather grey 22.40 10.61 33.01 4.26 0.57 4.83 37.84
染色布 浅色 25.10 11.89 36.99 7.12 0.57 7.68 44.68
Dyed fabric 中色 36.80 17.43 54.23 7.58 0.57 8.15 62.38
深色 46.20 21.88 68.08 8.85 0.57 9.41 77.50
色织布 浅色 42.60 20.18 62.78 11.62 0.57 12.19 74.97
Yarn鄄dyed fabric 中色 45.30 21.45 66.75 13.10 0.57 13.67 80.42
深色 50.40 23.87 74.27 14.29 0.57 14.86 89.13
摇 摇 WF:水足迹 Water Footprint;IWF:工业水足迹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
3.2摇 分析与讨论
3.2.1摇 产品工业水足迹
从核算结果可以看出,4种典型棉纺织产品的工
业水足迹,由大到小依次为,色织布>染色布>花灰布
>漂白布。 色织布的工业水足迹平均为 81.51L / lb;
染色布 61. 52L / lb; 花灰布 37. 84L / lb; 漂白布
36郾 51L / lb。 从具体生产工艺过程更为细致地考察
造成不同类型产品工业水足迹之间差异的原因:淤
漂白布与花灰布的生产工序相似,且耗水及耗蒸汽
和能源的工序基本相同,因此二者的工业水足迹差
异不大;且与染色布、色织布相比,其生产工艺相对
简单、质量损失较小,因此在 4 种产品中,漂白布与
花灰布的工业水足迹相对较小。 于与漂白布的生产
工艺相比,染色布的工艺更加复杂。 漂白布只需将
胚布漂成要求的白度,而染色布则是在漂白处理后,
再利用染料、助剂对胚布进行染色,因此需要消耗的
更多的水、蒸汽、能源及其它物质,进而导致染色布
的工业水足迹相对较大。 盂与其它 3 种产品不同,
色织布的工业生产过程需要经过两次染色,且每次
染色都需要经过煮、练、漂及多道洗水过程。 因此,4
种产品中色织布的工业水足迹最大。
对深、中、浅不同颜色的染色布与色织布的工业
3217摇 23期 摇 摇 摇 严岩摇 等:我国几种典型棉纺织产品的工业水足迹评价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水足迹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同类型但不同颜色产品
的工业水足迹,由大到小依次为深色>中色>浅色,即
颜色越深对水资源的消费程度越大。 分析产生这一
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纺织品染色或漂白过程都需
要在水浴条件下进行,但不同产品生产对染色时间、
洗水次数和水温等条件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 等质
量的同类型产品,颜色越深的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求
的洗水次数越多,对水资源的直接需求量越大,从而
导致蓝水足迹越大。 另外,洗水次数的越多,加热的
时间就越长,消耗的蒸汽量越多,设备运转消耗的电
量越大,因此产生的间接水足迹就越大。
分析不同产品工业水足迹构成的差异,4种棉纺
织产品的工业水足迹都是直接工业水足迹所占比重
较大(图 4),间接工业水足迹相对较小。 直接工业
水足迹与间接工业水足迹的比例关系:漂白布为
4郾 66颐1;花灰布为 6.83颐1;染色布为 6.31颐1;色织布为
5.00颐1。
图 4摇 产品工业水足迹
Fig.4摇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IWF) of products
WF:水足迹(Water Footprint);IWF:工业水足迹(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
3.2.2摇 直接工业水足迹构成
4种产品的直接工业水足迹由大到小依次为:色
织布>染色布>花灰布>漂白布;直接工业水足迹最
大的色织布是最小的漂白布的 2.23倍。 对其构成进
行比较分析(图 5),可以看出,4 种产品均是蓝水足
迹所占比重较大,灰水足迹占比相对较小。
由于目前工厂计量与监测的基础条件限制,无
法直接测量纺织品工业生产阶段各工序的废水产生
量及水质情况;另外,由于所有工序排出的废水均将
汇入工厂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处理后一并排
图 5摇 直接工业水足迹
Fig.5摇 Direct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IWF) of products
出,灰水足迹的核算无法按照工序废水产生的情况
进行详细计算。 因此,本研究在核算灰水足迹时,先
利用工厂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水量、水质数据,核算出
总的灰水足迹,然后依据各产品的蓝水足迹,将总的
灰水足迹分摊到各产品。 按照这种方法得到的各产
品灰水足迹的核算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灰水足迹
与蓝水足迹的比例关系,以及产品总的水足迹大小,
但并无法区分不同工序在排水系数和水质影响方面
的差异。
3.2.3摇 间接工业水足迹构成
间接工业水足迹核算的结果涵盖了生产部门消
耗的蒸汽和电,以及公共及运输环节消耗的煤、汽油
与柴油中隐含的工业水足迹。 结果显示(图 5):各
产品的间接水足迹由小到大依次为花灰布<漂白布<
染色布<色织布;比例关系为 1颐1.34颐1.74颐2.81。 间接
水足迹的构成中,生产部门产生的间接水足迹比重
较大,公共及运输环节的产生的间接工业水足迹比
重很小,其差异对产品总的工业水足迹核算结果不
产生显著影响。
由产品间接水足迹的核算方法可知,四种产品
间接水足迹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各产品生
产过程中消耗的蒸汽量与电量的不同。 比较来自于
用蒸汽和电的间接水足迹的比例关系:花灰布为
1郾 67颐1、漂白布为 2.66颐1、染色布为 3.19颐1、色织布为
1郾 68颐1,可以看出,蒸汽是造成产品间总的间接水足
迹差异的控制性因素。 纺织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蒸
汽主要是在煮、链、漂、染色与洗水过程中用于给水
浴设备中的水和产品进行加热。 染色布与色织布的
工艺链中都包括染色过程,且色织布要经过两次染
4217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图 6摇 间接工业水足迹
Fig.6摇 Indirect Industrial Water Footprint (IWF)of Products
色,因此较之于花灰布和漂白布,二者生产过程中对
蒸汽的消耗量较多,相应的间接工业水足迹较大。
另外,不同产品用电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占用设备
时间的长短不同。 四种产品中,漂白布与花灰布的
生产工艺链较短,用于机械运转的电能消耗较少,二
者相应的间接工业水足迹较小;色织布的生产工艺
最为复杂,因而其间接工业水足迹最大。
4摇 结论
本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1)本研究建立的纺织品工业水足迹评价方法
和相关参数,能够满足纺织品工业水足迹评价的要
求,评价结果能够反映纺织品工业水足迹强度和差
异,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为纺织品工业水
足迹评价提供了方法支持。
(2)4种典型棉纺织品的工业水足迹由大到小
依次为:色织布>染色布>花灰布>漂白布。 色织布
的工业水足迹平均为 81.51L / lb;染色布的工业水足
迹平均为 61. 52L / lb;花灰布的工业水足迹为
37郾 84L / lb;漂白布的工业水足迹为 36.51L / lb。 同种
产品不同颜色相比较,深色产品的工业水足迹大于
浅色产品。
(3)从纺织品工业水足迹构成来看,直接工业水
足迹比重较大、间接工业水足迹占比较小;蓝水足迹
对直接工业水足迹的贡献较大,灰水足迹相对较小;
间接工业水足迹的构成主要以生产部门产生的工业
水足迹为主,公共及运输环节产生的间接工业水足
迹所占比重很小。
(4)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生产企业,加强
纺织品工业生产过程的水资源管理、降低产品水足
迹的关键环节在于加强生产工艺各工序用水的精细
化管理,提高工序间水的循环利用率,提升工序节水
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用水效率;另外,加强工业
废水治理,减少排水和提高排水水质,降低工业废水
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浅色
的纺织品,意味着选择水足迹较低的产品,更有利于
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References:
[ 1 ] 摇 Hoekstra A Y. Virtual water trad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ater trade / / Hoekstra A Y, ed. Value
of Water Research Report Series No. 12. Delft, The Netherlands:
UNESCO鄄IHE, 2003. [2013鄄 2鄄 20] . http: / / www.waterfootprint.
org / Reports / Report12.pdf.
[ 2 ] 摇 State Council. Textile industry restructuring and revitalization plan.
[2013鄄 2鄄 20] http: / / www. gov. cn / zwgk / 2009鄄04 / 24 / content _
1294877.htm
[ 3 ]摇 Hoekstra A Y. Human appropri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a
comparis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water footprint analysis.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 68(7): 1963鄄1974.
[ 4 ] 摇 Hoekstra A Y, Hung Q P. Virtual water trade: a quantification of
virtual water flows between nations in relation to international crop
trade / / Hoekstra A Y, ed. Value of Water Research Report
Series No. 11. Delft. The Netherlands: UNESCO鄄IHE, 2002.
[2013鄄3鄄 20] . http: / / www.waterfootprint. org / Reports / Report11.
pdf.摇
[ 5 ] 摇 Hoekstra A Y, Chapagain A K, Aldaya M M, Mekonnen M M.
Water Footprint Manual: State of the Art 2009. Enschede, the
Netherlands: Water Footprint Network, 2009.
[ 6 ] 摇 Hoekstra A Y, Chapagain A K, Aldaya M M, Mekonnen M M.
The Water Footprint Assessment Manual: Setting the Global
Standard. London, UK: Earthscan, 2011.
[ 7 ] 摇 Chapagain A K, Hoekstra A Y. The water footprint of coffee and
tea consumption in the Netherlands.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4(1): 109鄄118.
[ 8 ] 摇 Chapagain A K, Hoekstra A Y. The blue, green and grey water
footprint of rice fro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erspectives.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1, 70(4): 749鄄758.
[ 9 ] 摇 Mekonnen M M, Hoekstra A Y. The green, blue and grey water
footprint of farm animals and animal products / / Value of Water
Research Report Series No. 48. Delft. The Netherlands: UNESCO鄄
IHE, 2010. [ 2013鄄 2鄄 20 ] . http: / / www. waterfootprint. org /
Reports / Report鄄 48鄄WaterFootprint鄄AnimalProducts鄄Vol1.pdf.
[10] 摇 Huang J, Song Z W, Chen F.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footprint
and agricultural water structure in Beijing. Acta Ecologica Sinica,
5217摇 23期 摇 摇 摇 严岩摇 等:我国几种典型棉纺织产品的工业水足迹评价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2010, 30(23): 6546鄄6554.
[11] 摇 van Oel P R, Hoekstra A Y. The green and blue water footprint of
paper products: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nd quantification
/ / Value of Water Research Report Series No. 46. Delft. The
Netherlands: UNESCO鄄IHE, 2010. [2013鄄 2鄄 20] . http: / / www.
waterfootprint.org / Reports / Report46鄄WaterFootprintPaper.
[12] 摇 Mekonnen M M, Hoekstra A Y. The blue water footprint of
electricity from hydropower.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012, 16(1): 179鄄187.
[13] 摇 Jia J, Yan Y, Wang C X, Liang Y J, Zhang Y J, Wu G, Liu X
L, Wang L H, Du C. The esti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water
footprint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2, 32
(20): 6558鄄6565.
[14] 摇 Zhuang X, Jiang K J. Energy content analyses of coal product from
coal鄄mine to consumer. Energy of China, 2009, 31(9): 30鄄35.
[15] 摇 Shen M Z, Han M 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coal鄄fired power industry.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2011, (1): 43鄄48.
[16] 摇 Qiu J, Huang B S, Ma R, Ji H X. Rationality analysis of water
utilization in a coastal nuclear power plant. 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2010, (10): 4鄄8.
[17] 摇 Xiang X M, Zhou X B, Zhou J T. Study of virtual water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dustrial products.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6, 46(2): 179鄄184.
[18] 摇 Zhu Y Q, Song Y C, Li H S, Li B G. Technology for reducing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ste discharge in refinery.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 2006, 37(6): 66鄄69.
[19] 摇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urface Water ( GB3838鄄 2002 ) . 2002.
[ 2013鄄 2鄄 20 ] http: / / www. nbepb. gov. cn / UploadFiles / lan2 /
200575155731427.pdf
参考文献:
[ 2 ] 摇 国务院办公厅.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2013鄄 2鄄 20]
http: / / www.gov.cn / zwgk / 2009鄄04 / 24 / content_1294877.htm
[10]摇 黄晶, 宋振伟, 陈阜. 北京市水足迹及农业用水结构变化特
征. 生态学报, 2010, 30(23): 6546鄄6554.
[13] 摇 贾佳, 严岩, 王辰星, 梁玉静, 张亚君, 吴钢, 刘馨磊, 王丽
华, 杜冲. 工业水足迹评价与应用. 生态学报, 2012, 32(20):
6558鄄6565.
[14] 摇 庄幸, 姜克隽. 煤炭产品从矿井到用户的能源含量分析. 中国
能源, 2009, 31(9): 30鄄35.
[15] 摇 沈明忠, 韩买良. 火力发电行业的环境污染与水资源利用. 中
国环保产业, 2011, (1): 43鄄48.
[16] 摇 邱静, 黄本胜, 马瑞, 吉红香. 滨海核电厂用水合理性分析.
广东水利水电, 2010, (10): 4鄄8.
[17] 摇 项学敏, 周笑白, 周集体. 工业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研
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6, 46(2): 179鄄184.
[18] 摇 朱印全, 宋以常, 郦和生, 李本高. 炼油系统节水减排技术措
施及效果.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6, 37(6): 66鄄69.
[19] 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3838鄄2002), 2002.
6217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4卷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