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sponse of Atmosphere Dispersion Process of Radionuclides 131I and 137Cs to Release Height

放射性核素131I和137Cs大气扩散对排放高度的响应分析


本文以江西彭泽内陆核电厂拟选厂址为研究区,基于CAP88-PC(清洁空气法案评价工具包)计算模型预测11种排放高度情景,下气载放射性核素131I和137Cs的大气扩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放射性核素131I大气弥散因子、空气浓度、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随距离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同一风向下随不同排放高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其最高值均出现在NNW方位。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散因子、空气浓度、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随距离增加呈增加趋势;在同一风向下随不同排放高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其最高值均出现在NNW方位。对比2种核素发现: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散因子平均为131I的1.1倍;放射性核素131I空气浓度、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分别平均为137Cs的29.7倍、577.0倍和184.4倍。本研究可为核电厂放射性核素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全 文 :核 农 学 报  2015,29(1):0128 ~ 0138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4⁃02⁃21  接受日期:2014⁃09⁃20
基金项目:重大专项 CAP1400 安全审评关键技术研究(2013ZX06002001)
作者简介:郭瑞萍,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E⁃mail:guorp2011@ 163. com
通讯作者:张琼,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E⁃mail:zhangqiong@ chinansc. cn
文章编号:1000⁃8551(2015)01⁃0128⁃11
放射性核素131I和137Cs大气扩散对排放高度的响应分析
郭瑞萍1   杨春林2   王  博1   张春明1   张  琼1
( 1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北京  100082;2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本文以江西彭泽内陆核电厂拟选厂址为研究区,基于 CAP88⁃PC(清洁空气法案评价工具包)计
算模型预测 11 种排放高度情景,下气载放射性核素131 I 和137Cs 的大气扩散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放射
性核素131 I大气弥散因子、空气浓度、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随距离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
同一风向下随不同排放高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其最高值均出现在 NNW 方位。 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
散因子、空气浓度、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随距离增加呈增加趋势;在同一风向下随不同排放高度
增加呈下降趋势,其最高值均出现在 NNW方位。 对比 2 种核素发现: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散因子平
均为131 I的 1􀆰 1 倍;放射性核素131 I空气浓度、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分别平均为137Cs 的 29􀆰 7 倍、
577􀆰 0 倍和 184􀆰 4 倍。 本研究可为核电厂放射性核素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CAP88;内陆核电厂;大气扩散;环境影响
DOI:10􀆰 11869 / j. issn. 100⁃8551􀆰 2015􀆰 01. 0128
    核电厂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大气、水和土壤等介
质排放到环境中,以致植物、动物甚至人类暴露在辐射
环境中[1 - 2]。 放射性核素通过不同照射途径会对人类
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福岛事故发生后,核电厂附近水域
和土壤被放射性核素所污染[3 - 4],土壤放射性污染后
需经过植物修复等治理手段进行修复[5 - 6]。 气载放射
性核素则通过大气稀释和传输作用排放到环境中。 大
气弥散过程主要由大气传输和大气扩散构成[7 - 8]。 大
气的气载放射性核素通过风、湍流、抬升、下沉、沉降、
放射性衰变等过程分布到核电厂周围区域[9 - 10]。 特
定地区的污染物的大气弥散规律可通过数值模
型[11 - 12]、风洞试验[13]、野外示踪试验[14]等手段进行
观测和模拟。
气载放射性核素在大气弥散过程中对公众造成辐
射照射的途径主要包括浸没在放射性污染的空气中受
到的外照射(空气浸没剂量)、沉积在地面的放射性物
质造成的外照射(地面沉积外照射剂量)、吸入放射性
污染的空气产生的内照射(烟羽吸入剂量)以及食入
受放射性污染的食物造成的内照射(食入内照射剂
量) [15 - 16]。 影响空气浸没剂量和烟羽吸入剂量的因
子是大气弥散因子和放射性核素空气浓度[17 - 18];地面
沉积外照射剂量的控制要素是放射性核素干沉降速率
和放射性核素地面沉积速率[19 - 20];食入内照射剂量的
参数主要与当地地区食谱参数以及食物中的放射性核
素浓度相关,而后者主要由放射性核素沉降速率决
定[21 - 22]。 因此,不同放射性核素由于衰变周期存在差
异,放射性核素在大气扩散过程中会发生衰变,在分析
核电厂不同气载放射性核素在大气中扩散对公众造成
影响时需更为关注不同放射性核素大气弥散因子[23]、
放射性核素空气浓度、放射性核素沉降速率以及放射
性核素地面沉积因子。 核事故发生时,沉积到地面的
放射性核素通过土壤进入到生态环境中,对生态环境
造成影响,不同核素的生态环境行为以及在人体内聚
集情况存在差异[24],其对公众产生的照射剂量亦不
同。
本文利用 CAP88⁃PC 计算模型预测了 11 种排放
高度情景下江西彭泽内陆核电厂拟选厂址放射性核
素131 I和137Cs的大气弥散因子、放射性核素空气浓度、
放射性核素干沉降速率和放射性核素地面沉积速率的
变化特征。
821
  1 期 放射性核素131 I和137Cs大气扩散对排放高度的响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数据
江西彭泽内陆核电厂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
所在地区气候温和,据观测数据统计该地区多年平均
温度为 17􀆰 0℃,年降水量 1 350mm,年平均风速 3􀆰 76
m·s - 1,全年主导风向为 NNE,频率为 25􀆰 3% ,次主导
风向为 S,频率为 15􀆰 5% ,年静风频率为 18% 。 不同
大气稳定度下不同风向的风速变化显著,图 1 中给出
了 2010 年全年观测时间段内不同大气稳定度下风速
算术平均值(图 1 - a)和几何平均值(图 1 - b)的分布
特征,由图 1 可知,不同稳定度 A、B、C、D、E、F下风速
算术平均值的多风向平均依次为 0􀆰 61、2􀆰 21、2􀆰 84、
图 1  不同大气稳定度下风速算术平均值(a)和几何平均值(b)的分布特征
Fig. 1  Distribution of arithmetic mean(a)and geometric mean(b)of wind speed in different atmosphere stabilities
3􀆰 03、2􀆰 56 和 1􀆰 22 m·s - 1,对应的最大风速值依次为
2􀆰 20、3􀆰 43、4􀆰 28、5􀆰 91、3􀆰 32 和 1􀆰 52 m·s - 1,分别出现
在 S、 S、 S、NNW、S和 WSW 方位。 不同稳定度 A、B、
C、D、E、F 下风速几何平均值的多风向平均依次为
0􀆰 58、1􀆰 79、2􀆰 38、2􀆰 23、2􀆰 50 和 0􀆰 99 m·s - 1,对应的最
大风速值依次为 2􀆰 20、2􀆰 79、3􀆰 54、4􀆰 54、3􀆰 07 和 1􀆰 33
m·s - 1,分别出现在 S、 SE、 S、NNW、S 和 WSW 方位。
图 2 显示不同大气稳定度下风频分布特征,不同稳定
度 A、 B、 C、 D、 E、 F 下最大风频依次为 1􀆰 72% 、
37􀆰 93% 、23􀆰 75% 、76􀆰 21% 、10􀆰 92%和 76􀆰 99% ,分别
出现在 ENE、ENE、N、NNW、SSW和 WSW方位。
图 2  不同大气稳定度下风频分布特征
Fig. 2  Distribution of wind frequency in different
atmosphere stabilities
1􀆰 2  方法
CAP88⁃PC ( clean air act assessment package -
1988)计算模型是包括计算程序、数据库和相关应用
921
核  农  学  报 29 卷
程序的软件包(图 3),用于估计排放到大气中的放射
性核素的剂量和风险[25]。 CAP88⁃PC采用高斯烟羽模
型估计放射性核素在大气中的扩散,该模型的输入数
据包括核设施特征、运行参数设置、气象数据、排放特
征数据、农业数据和核素数据。 CAP88 软件中放射性
核素的环境传输和剂量风险估计的数学模型分为两大
模块,即环境传输模块和剂量风险评估模块。 环境传
输模块具体包括:烟羽抬升模块、烟羽扩散模块、干沉
降模块、降水冲洗模块、烟羽损耗模块、扩散参数、面源
扩散、C⁃14 和氚模块、氡、地表面核素浓度、累积因子。
剂量风险评估模块包括:空气浸没模块、表面照射剂量
模块、吸入和摄入模块、最大个人照射剂量以及累积剂
量。
利用 CAP88⁃PC计算模型模拟江西彭泽内陆核电
厂拟选厂址放射性核素131 I 和137Cs 的大气弥散因子、
放射性核素空气浓度、放射性核素干沉降速率和放射
性核素地面沉积速率。 为确定不同排放高度对放射性
核素131 I和137Cs 的大气弥散因子、放射性核素空气浓
度、放射性核素干沉降速率和放射性核素地面沉积速
率的影响特征,通过设定不同排放高度 H = 10、20、30、
40、50、60、70、75、80、90、100m共 11 种情景,进而预测
11 种情景下放射性核素131 I 和137Cs 的大气弥散因子、
放射性核素空气浓度、放射性核素干沉降速率和放射
性核素地面沉积速率对排放高度变化的响应特征。
图 3  CAP88⁃PC模型结构框图
Fig. 3  The flow diagram of CAP88⁃PC model structure
2  结果与分析
2􀆰 1  大气弥散因子特征
不同排放高度情景下放射性核素131 I 大气弥散因
子的变化范围存在较大差异,排放高度为 H = 10、20、
30、40、50 和 60m时对应的大气弥散因子变化范围依
次为 4􀆰 84E⁃11 ~ 1􀆰 76E⁃6、5􀆰 27E⁃11 ~ 1􀆰 11E⁃6、5􀆰 64E⁃
11 ~ 6􀆰 14E⁃7、6􀆰 00E⁃11 ~ 3􀆰 36E⁃7、6􀆰 37E⁃11 ~ 2􀆰 42E⁃
7 和 6􀆰 81E⁃11 ~ 1􀆰 72E⁃7 s·m - 3;排放高度 H为 70、75、
80、90、100m时对应的大气弥散因子变化范围依次为
7􀆰 54E⁃11 ~ 1􀆰 23E⁃7、8􀆰 07E⁃11 ~ 1􀆰 05E⁃7、8􀆰 72E⁃11 ~
9􀆰 05E⁃8、1􀆰 01E⁃10 ~ 6􀆰 95E⁃8 和 1􀆰 08E⁃10 ~ 5􀆰 55E⁃8
s·m - 3。图 4 - A和图 4 - B中给出了放射性核素131 I 大
气弥散因子随距离的相对变化特征。 相对变化以排放
高度 H = 10m 作为参考,其它排放高度的大气弥散因
子与 H =10m高度的大气弥散因子的比值为131 I 大气
弥散因子的相对值。 由图 4 - A、图 4 - B可知,放射性
核素131 I 大气弥散因子相对值的变化在排放高度 H =
20m到 H =60m范围内随距离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
势,排放高度 H = 20、30、40、50、60m 对应的大气弥散
因子相对值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距离排放源 10、10、
10、20 和 20km 处。 排放高度 H = 70、80m 范围内,放
射性核素131 I大气弥散因子相对值的变化随距离增加
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显著趋势,但在排放高度 H = 90m
和 H = 100m 时,放射性核素131 I 大气弥散因子相对值
的变化随距离增加总体呈先增加后趋稳的趋势。 排放
高度 H =70、75、80m对应的大气弥散因子相对值的最
大值出现在距离排放源 30km处,H =90m和 H =100m
对应的大气弥散因子相对值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距离
排放源 50km和 60km处。
不同高度放射性核素131 I 大气弥散因子随风向方
位的变化特征在图 5 中给出,在同一风向下,放射性核
素131 I大气弥散因子随不同排放高度增加总体呈下降
趋势,放射性核素131 I 大气弥散因子的最高值变化范
围为 6􀆰 73E⁃8 ~ 9􀆰 13E⁃7 s·m - 3,次高值变化范围为
031
  1 期 放射性核素131 I和137Cs大气扩散对排放高度的响应分析
注: A、B为131 I相对变化; C、D为137Cs相对变化。 下同。
Note: A, B are relative changs of 131 I. C, D are relative changs of 137Cs. The same as following.
图 4  核素131 I和137Cs 大气弥散因子随距离的相对变化特征
Fig. 4  Change of atmosphere dispersion factor of131 I and137Cs with distance
注:图中矩形为 25% ~75%范围, ∗ 为值。 下同。
Note: Rectangle is 25% to 75% range, ∗ is average. The same as following.
图 5  不同风向方位的131 I大气弥散因子分布
Fig. 5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e dispersion factor131 I in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 sections
2􀆰 94E⁃8 ~ 4􀆰 81E⁃7 s·m - 3,最低值变化范围为 3􀆰 05E⁃9
~ 4􀆰 61E⁃8 s·m - 3。 不同排放高度对放射性核素131 I 大
气弥散因子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方位没有影响,放
射性核素131 I 大气弥散因子的最高值均出现在 NNW
方位,次高值均出现在 S方位,最低值均出现在 SW方
位。
131
核  农  学  报 29 卷
不同排放高度情景下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散
因子变化范围较放射性核素131 I 大气弥散因子变化范
围广,两种核素的主要差异在于不同距离范围内最小
值显著不同,137 Cs 大气弥散因子最小值明显高于131 I
大气弥散因子最小值,前者约为后者的 6􀆰 3 ~ 20􀆰 0 倍,
但二者最大值的差异性不显著。 排放高度 H = 10、20、
30、40、50、60m时对应的大气弥散因子变化范围依次
为 9􀆰 71E⁃10 ~ 1􀆰 90E⁃6、1􀆰 01E⁃9 ~ 1􀆰 15E⁃6、1􀆰 02E⁃9 ~
6􀆰 29E⁃7、9􀆰 97E⁃10 ~ 3􀆰 51E⁃7、9􀆰 55E⁃10 ~ 2􀆰 51E⁃7 和
8􀆰 97E⁃10 ~ 1􀆰 77E⁃7 s·m - 3;排放高度 H = 70、75、80、
90、100m 时对应的大气弥散因子变化范围依次为
8􀆰 33E⁃10 ~ 1􀆰 26E⁃7、8􀆰 01E⁃10 ~ 1􀆰 08E⁃7、7􀆰 72E⁃10 ~
9􀆰 29E⁃8、7􀆰 10E⁃10 ~ 7􀆰 12E⁃8 和 6􀆰 77E⁃10 ~ 5􀆰 68E⁃8
s·m - 3。图 4 - C和图 4 - D 中给出了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散因子随距离的相对变化特征。 相对变化以排
放高度 H = 10m 作为参考,其它排放高度的大气弥散
因子与 H = 10m 高度大气弥散因子的比值为137Cs 大
气弥散因子的相对值。 由图可知,在排放高度 H = 20、
30、40m时,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散因子相对值的
变化除了在距离 2km和 3km处有小波动外,总体均随
距离增加呈增加趋势;在排放高度为 H = 50 ~ 100m范
围内,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散因子相对值的变化随
距离增加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在距离 3km 内较快,
距离大于 3km时增加速率变缓。
图 6  不同风向方位的137Cs大气弥散因子分布
Fig. 6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e dispersion factor of137Cs in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 sections
不同高度的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散因子随风
向方位的变化特征见图 6,在同一风向下,放射性核
素137Cs 大气弥散因子随不同排放高度的增加总体呈
下降趋势,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散因子最高值变化
范围为 7􀆰 33E⁃8 ~ 1􀆰 04E⁃6 s·m - 3,次高值变化范围为
3􀆰 26E⁃8 ~ 5􀆰 63E⁃7 s·m - 3,最低值变化范围为 3􀆰 62E⁃9
~ 6􀆰 28E⁃8 s·m - 3。 不同排放高度对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散因子最高值和次高值出现的方位没有影响,
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散因子最高值均出现在 NNW
方位,次高值均出现在 S方位,但最低值出现的方位在
排放高度 H = 10m 时为 NE 方位,在其他排放高度时
最低值均出现在 SW方位。
2􀆰 2  放射性核素空气浓度
不同排放高度情景下放射性核素131 I 空气浓度变
化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图 7 - A 和图 7 - B,排放高度 H
=10、20、30、40、50、60m 时对应空气浓度的变化范围
依次为 1􀆰 84E⁃7 ~ 6􀆰 69E⁃3、2􀆰 00E⁃7 ~ 4􀆰 21E⁃3、2􀆰 15E⁃
7 ~ 2􀆰 33E⁃3、2􀆰 29E⁃7 ~ 1􀆰 28E⁃3、2􀆰 43E⁃7 ~ 9􀆰 22E⁃4 和
2􀆰 60E⁃7 ~ 6􀆰 55E⁃4 pCi·m - 3;排放高度 H = 70、75、80、
90、100m时对应空气浓度的变化范围依次为 2􀆰 87E⁃7
~ 4􀆰 68E⁃4、 3􀆰 07E⁃7 ~ 4􀆰 00E⁃4、 3􀆰 32E⁃7 ~ 3􀆰 44E⁃4、
3􀆰 07E⁃7 ~ 4􀆰 00E⁃4 和 4􀆰 10E⁃7 ~ 2􀆰 11E⁃4 pCi·m - 3。 放
射性核素131 I空气浓度相对值的变化特征与其大气弥
散因子随距离的相对变化特征一致。
不同高度的放射性核素131 I 空气浓度随风向方位
的变化特征见图 8,在同一风向下,放射性核素131 I 空
气浓度随不同排放高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放射
性核素131 I 空气浓度最高值变化范围为 2􀆰 56E⁃4 ~
3􀆰 486E⁃3 pCi·m - 3,次高值变化范围为 1􀆰 12E⁃4 ~
1􀆰 83E⁃3 pCi·m - 3,最低值变化范围为 1􀆰 16E⁃5 ~
1􀆰 75E⁃4 pCi·m - 3。 不同排放高度对放射性核素131 I 空
气浓度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方位没有影响,放射性
核素131 I空气浓度的最高值均出现在 NNW 方位,次高
值均出现在 S方位,最低值均出现在 SW方位。
231
  1 期 放射性核素131 I和137Cs大气扩散对排放高度的响应分析
图 7  核素131 I和137Cs 空气浓度随距离的相对变化特征
Fig. 7  Change of air concentration of131 I and137Cs with distance
图 8  不同风向方位的131 I空气浓度分布
Fig. 8  Distribution of air concentration of131 I in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 sections
不同排放高度情景下放射性核素137Cs 空气浓度
的变化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图 7 - C 和图 7 - D,排放高
度 H =10、20、30、40、50 和 60m 时对应空气浓度变化
范围依次为 1􀆰 10E⁃7 ~ 2􀆰 16E⁃4、1􀆰 15E⁃7 ~ 1􀆰 31E⁃4、
1􀆰 16E⁃7 ~ 7􀆰 16E⁃5、 1􀆰 14E⁃7 ~ 3􀆰 99E⁃5、 1􀆰 09E⁃7 ~
2􀆰 86E⁃5 和 1􀆰 02E⁃7 ~ 2􀆰 02E⁃5 pCi·m - 3;排放高度 H =
70、75、80、90、100m时对应空气浓度变化范围依次为
9􀆰 49E⁃8 ~ 1􀆰 44E⁃5、 9􀆰 12E⁃8 ~ 1􀆰 23E⁃5、 8􀆰 79E⁃8 ~
1􀆰 06E⁃5、 8􀆰 19E⁃8 ~ 8􀆰 11E⁃6 和 7􀆰 71E⁃8 ~ 6􀆰 47E⁃6
pCi·m - 3。放射性核素137Cs 空气浓度相对值的变化特
331
核  农  学  报 29 卷
图 9  不同风向方位的137Cs空气浓度分布
Fig. 9  Distribution of air concentration of137Cs in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 sections
征与其大气弥散因子随距离的相对变化特征一致。
不同高度的放射性核素137Cs 空气浓度随风向方
位变化特征见图 9,在同一风向下,放射性核素137Cs 空
气浓度随不同排放高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放射
性核素137Cs 空气浓度最高值变化范围为 8􀆰 34E⁃6 ~
1􀆰 19E⁃4 pCi·m - 3,次高值变化范围为 3􀆰 72E⁃6 ~
6􀆰 42E⁃5 pCi·m - 3,最低值变化范围为 4􀆰 13E⁃7 ~
7􀆰 15E⁃6 pCi·m - 3。 不同排放高度对放射性核素137Cs
空气浓度最高值和次高值出现的方位没有影响,放射
性核素137Cs 空气浓度最高值均出现在 NNW 方位,次
高值均出现在 S方位,但最低值出现的方位在排放高
度 H = 10m 时为 NE 方位,在其它排放高度时最低值
均出现在 SW方位。
2􀆰 3  放射性核素干沉降速率
图 10  不同风向方位的131 I干沉降速率分布
Fig. 10  Distribution of dry deposition rate of131 I in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 sections
放射性核素131 I干沉降速率在不同排放高度 H =
10、20、30、40、50 和 60m 时对应的变化范围依次为
6􀆰 45E⁃13 ~ 2􀆰 34E⁃8、7􀆰 02E⁃13 ~ 1􀆰 47E⁃8、7􀆰 51E⁃13 ~
8􀆰 18E⁃9、8􀆰 00E⁃13 ~ 4􀆰 48E⁃9、8􀆰 48E⁃13 ~ 3􀆰 23E⁃9 和
9􀆰 07E⁃13 ~ 2􀆰 29E⁃9 pCi·cm - 2·s - 1,排放高度 H = 70、
75、80、90 和 100m 时对应的沉降速率为 1􀆰 00E⁃12 ~
1􀆰 64E⁃9、1􀆰 07E⁃12 ~ 1􀆰 40E⁃9、 1􀆰 16E⁃12 ~ 1􀆰 21E⁃9、
1􀆰 34E⁃12 ~ 9􀆰 25E⁃10 和 1􀆰 44E⁃12 ~ 7􀆰 39E⁃10
pCi·cm - 2·s - 1。
不同高度的放射性核素131 I 干沉降速率随风向方
位变化特征见图 10,在同一风向下,放射性核素131 I 干
沉降速率随不同排放高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放
射性核素131 I干沉降速率最高值变化范围为 8􀆰 96E⁃10
~ 1􀆰 21E⁃8 pCi·cm - 2·s - 1,次高值变化范围为 3􀆰 91E⁃
10 ~ 6􀆰 40E⁃9 pCi·cm - 2·s - 1,最低值变化范围为
4􀆰 07E⁃11 ~ 6􀆰 14E⁃10 pCi·cm - 2·s - 1。 不同排放高度对
431
  1 期 放射性核素131 I和137Cs大气扩散对排放高度的响应分析
放射性核素131 I干沉降速率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方
位没有影响,放射性核素131 I 干沉降速率最高值均出
现在 NNW方位,次高值均出现在 S 方位,最低值均出
现在 SW方位。
放射性核素137Cs 干沉降速率在不同排放高度 H
=10、20、30、40、50 和 60m 时对应的变化范围依次为
2􀆰 00E⁃14 ~ 3􀆰 89E⁃11、2􀆰 06E⁃14 ~ 2􀆰 35E⁃11、2􀆰 08E⁃14
~ 1􀆰 29E⁃11、2􀆰 04E⁃14 ~ 7􀆰 19E⁃12、1􀆰 96E⁃14 ~ 5􀆰 14E⁃
12 和 1􀆰 84E⁃14 ~ 3􀆰 64E⁃12 pCi·cm - 2·s - 1,排放高度为
H =70、75、80、90、100m时对应的沉降速率为1􀆰 71E⁃14
~ 2􀆰 59E⁃12、1􀆰 64E⁃14 ~ 2􀆰 21E⁃12、1􀆰 58E⁃14 ~ 1􀆰 90E⁃
12、1􀆰 47E⁃14 ~ 1􀆰 46E⁃12 和 1􀆰 39E⁃14 ~ 1􀆰 16E⁃12 pCi·
cm - 2·s - 1。
图 11  不同风向方位的137Cs干沉降速率分布
Fig. 11  Distribution of dry deposition rate of137Cs in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 sections
    图 11 显示了不同高度的放射性核素137Cs 干沉降
速率随风向方位的变化特征,在同一风向下,放射性核
素137Cs干沉降速率随不同排放高度的增加总体呈下
降趋势,放射性核素137Cs 干沉降速率最高值变化范围
为 1􀆰 50E⁃12 ~ 2􀆰 14E⁃11 pCi·cm - 2·s - 1,次高值变化范
围为 6􀆰 69E⁃13 ~ 1􀆰 15E⁃11 pCi·cm - 2·s - 1,最低值变化
范围为 7􀆰 43E⁃14 ~ 1􀆰 29E⁃12 pCi·cm - 2·s - 1。 不同排
放高度对放射性核素137Cs 干沉降速率最高值和次高
值出现的方位没有影响,放射性核素137Cs 干沉降速率
最高值均出现在 NNW方位,次高值均出现在 S 方位,
最低值除排放高度 H = 10m 出现在 NE 方位外,其它
高度均出现在 SW方位。
2􀆰 4  放射性核素地面沉积速率
放射性核素131 I地面沉积速率在不同排放高度 H
= 10、 20、 30、 40、 50、 60m 时的变化范围依次为:
8􀆰 30E⁃13 ~ 2􀆰 41E⁃8、9􀆰 00E⁃13 ~ 1􀆰 54E⁃8、9􀆰 62E⁃13 ~
8􀆰 87E⁃9、1􀆰 02E⁃12 ~ 5􀆰 17E⁃9、1􀆰 08E⁃13 ~ 3􀆰 57E⁃9 和
1􀆰 15E⁃12 ~ 2􀆰 63E⁃9 pCi·cm - 2·s - 1;排放高度 H = 70、
75、80、90、100m 时的变化范围依次为:1􀆰 27E⁃12 ~
1􀆰 98E⁃9、1􀆰 36E⁃12 ~ 1􀆰 74E⁃9、 1􀆰 47E⁃12 ~ 1􀆰 55E⁃9、
1􀆰 73E⁃12 ~ 1􀆰 27E⁃9 和 1􀆰 93E⁃12 ~ 1􀆰 09E⁃9 pCi·cm - 2·
s - 1。
图 12 表示了不同高度的放射性核素131 I地面沉积
速率随风向方位的变化特征,在同一风向下,放射性核
素131 I地面沉积速率随不同排放高度增加总体呈下降
趋势,放射性核素131 I 地面沉积速率最高值变化范围
为 1􀆰 24E⁃8 ~ 1􀆰 21E⁃9 pCi·cm - 2·s - 1,次高值变化范围
为 6􀆰 58E⁃9 ~ 6􀆰 01E⁃10 pCi·cm - 2·s - 1,最低值变化范
围为 6􀆰 79E⁃10 ~ 1􀆰 16E⁃10 pCi·cm - 2·s - 1。 不同排放
高度对放射性核素131 I 地面沉积速率最高值、次高值
和最低值出现的方位没有影响,放射性核素131 I 地面
沉积速率的最高值、次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 NNW
方位、S方位和 SW方位。
放射性核素137Cs 地面沉积速率在不同排放高度
H = 10、20、30、40、50、60m 时的变化范围依次为:
7􀆰 50E⁃14 ~ 5􀆰 97E⁃11、7􀆰 74E⁃14 ~ 4􀆰 43E⁃11、7􀆰 93E⁃14
~ 3􀆰 38E⁃11、8􀆰 08E⁃14 ~ 2􀆰 79E⁃11、8􀆰 18E⁃14 ~ 2􀆰 50E⁃
11 和 8􀆰 23E⁃14 ~ 2􀆰 36E⁃11 pCi·cm - 2·s - 1;在排放高度
H = 70、 75、 80、 90、 100m 时的变化范围依次为:
8􀆰 25E⁃14 ~ 2􀆰 27E⁃11、8􀆰 25E⁃14 ~ 2􀆰 24E⁃11、8􀆰 25E⁃14
~ 2􀆰 22E⁃11、 8􀆰 25E⁃14 ~ 2􀆰 18E⁃11 和 8􀆰 25E⁃14 ~
2􀆰 15E⁃11 pCi·cm - 2·s - 1。
图 13 表示不同高度的放射性核素137Cs 地面沉积
速率随风向方位变化特征,在同一风向下,放射性核
素137Cs 地面沉积速率随不同排放高度的增加总体呈
531
核  农  学  报 29 卷
图 12  不同风向方位的131 I地面沉积速率分布
Fig. 12  Distribution of ground deposition rate of131 I in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 sections
下降趋势,放射性核素137Cs 地面沉积速率最高值变化
范围为 1􀆰 11 - 11 ~ 3􀆰 08E⁃11 pCi·cm - 2·s - 1,下降速率
为 - 2E⁃12;次高值变化范围为 7􀆰 11E⁃12 ~ 1􀆰 79E⁃11
pCi·cm - 2·s - 1,下降速率为⁃9E⁃13;最低值变化范围为
1􀆰 32E⁃12 ~ 2􀆰 42E⁃12 pCi·cm - 2·s - 1,下降速率为⁃1
E⁃13;放射性核素137Cs 地面沉积速率最高值、次高值
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 NNW方位,S方位和 NE方位。
3  讨论
与滨海核电厂厂址相比,江西彭泽内陆核电厂拟
选厂址所在区域地形起伏,气候条件变化复杂。 厂址
风速和静风频率是衡量厂址大气弥散条件的重要指
标,通常风速越大,静风频率越低,厂址大气弥散条件
越好,越有利于放射性核素在大气中的扩散。 内陆核
电厂厂址通常年平均风速较低,静风频率较高,不利于
放射性核素的扩散,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滨海核电
厂厂址核素的大气扩散,关于内陆核电厂厂址放射性
核素大气扩散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内陆核电厂放射
性核素的研究也侧重于正常或事故工况下大气弥散因
子的研究[26]。 本研究中所选厂址年平均风速较低,年
平均风速为 3􀆰 76 m·s - 1,并且静风频率较高,年静风
频率达到 18% ,故针对该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核素131 I
和137Cs 的大气扩散过程进行了预测模拟。 除对 2 种
核素的大气弥散因子进行了分析,还对干沉降速率以
及地面沉积速率进行了计算。 研究表明,放射性核
素131 I和137Cs 的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存在显著
差异,核素131 I 的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明显高
于核素137Cs 的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
放射性核素大气弥散因子、空气浓度、干沉降速率
和地面沉积速率随排放高度变化直接反映出烟囱排放
高度对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过程的直接影响,对于该
拟选内陆核电厂气态放射性核素排放的烟囱设计以及
核电厂布局具有参考价值。 选择 10m 高度作为参考,
10m高度代表地面源,当周围建筑物和烟囱布局满足
地面源特征,即排放高度低于 2􀆰 5 倍周围建筑物高度
时需按照地面源计算放射性核素的大气扩散特征。 放
射性核素大气扩散特征参数随排放高度增加呈现下降
趋势,与核素的种类关系不显著,但是在实际电厂设计
时还应考虑到电厂其它因素[27 - 28]。 因烟囱不能选择
很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故可能不能通过放射性核素
大气弥散因子、空气浓度、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
随排放高度变化的排放特征简单的确定内陆核电厂烟
囱的排放高度设计。 该拟选内陆核电厂址需采用冷却
塔进行二回路余热排出,在设计烟囱排放高度时还需
考虑到冷却塔的影响。
综合考虑该拟选内陆核电厂址的地形特征、冷却
塔特征以及风场特征,该拟选厂址的烟囱高度拟采用
75m,放射性核素131 I 在排放高度 H = 75m 时,大气弥
散因子、空气浓度、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的变化
范围依次为:8􀆰 07E⁃11 ~ 1􀆰 05E⁃7 s·m - 3、3􀆰 07E⁃7 ~
4􀆰 00E⁃4 pCi·m - 3、1􀆰 07E⁃12 ~ 1􀆰 40E⁃9 pCi·cm - 2·s - 1
和 1􀆰 36E⁃12 ~ 1􀆰 74E⁃9 pCi·cm - 2·s - 1。 放射性核素137
Cs在排放高度 H =75m时,大气弥散因子、空气浓度、
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依次为:
8􀆰 01E⁃10 ~ 1􀆰 08E⁃7 s·m - 3、9􀆰 12E⁃8 ~ 1􀆰 23E⁃5 pCi·
m - 3、1􀆰 64E⁃14 ~ 2􀆰 21E⁃12 pCi·cm - 2·s - 1和 8􀆰 25E⁃14
~ 2􀆰 24E⁃11 pCi·cm - 2·s - 1。 该拟选内陆核电厂址131 I
631
  1 期 放射性核素131 I和137Cs大气扩散对排放高度的响应分析
图 13  不同风向方位的137Cs地面沉积速率分布
Fig. 13  Distribution of ground deposition rate of137Cs in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 sections
和137Cs 2 种核素在此排放高度的最大大气弥散因子比
较相近,空气浓度、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的最大
值则相差一定数量级。
4  结论
放射性核素131 I大气弥散因子、空气浓度、干沉降
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相对值的变化在排放高度不大于
80m时随距离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但在排放高
度大于 80m时随距离增加总体呈先增加后平缓的趋
势。 放射性核素137Cs大气弥散因子、空气浓度和干沉
降速率在同一风向下随不同排放高度的增加总体呈下
降趋势。 对比 2 种核素发现:放射性核素137Cs 大气弥
散因子是131 I 大气弥散因子的 1􀆰 1 倍;放射性核素131 I
空气浓度、干沉降速率和地面沉积速率分别是137Cs 的
29􀆰 7 倍、577􀆰 0 倍和 184􀆰 4 倍。 放射性核素131 I 和137Cs
的大气弥散因子、空气浓度和干沉降速率最高值均出
现在 NNW方位,最低值大部分均出现在 SW方位。 但
放射性核素131 I和137Cs地面沉积速率略有不同,2 种核
素最高值分别出现在 NNW 方位和 S 方位,最低值则
分别出现在 SW方位和 NE 方位。 结合该内陆核电厂
布局特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厂址排放烟囱的设计应
考虑大气稳定度和风速风向特征,该厂址大气稳定度
以 D为主,其对应主导风向为 NNW,在设计布局时需
考虑这一因素。 烟囱的高度则要综合多种核素扩散特
征确定,考虑131 I 和137Cs 的大气弥散因子随距离变化
特征,可以明显看出 70m是核素大气扩散要素的分界
线,故在设计核电厂烟囱高度时一般选择高度建为
70m ~80m,该高度也适用此内陆拟选厂址。
本研究主要利用 CAP88⁃PC计算模型预测了核电
厂放射性核素131 I和137Cs随距离和排放高度的变化特
征,有助于确定核电厂不同放射性核素辐射环境评价
的影响要素以及不同核素扩散途径对排放高度变化的
响应特征。
参考文献:
[ 1 ]   李华. 源于大亚湾核电站气态排出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计算
[J] .辐射防护,2007,27(4):233 - 240
[ 2 ]  张兵,黄彦君,张晓峰,陶云良,沙向东,上官志洪. 核电厂与火
电厂环境辐射影响的对比分析[ J] . 能源技术,2011,30(S):51
- 54
[ 3 ]  Leelössy Á, Mészáros R, Lagzi I. Short and long term dispersion
patterns of radionuclides in the atmosphere around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 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2011,102(12):1117 - 1121
[ 4 ]  邝飞虹,王世联,刘龙波,李奇,张新军,贾怀茂,樊元庆,赵允刚,
武山,陈占营,常印忠,刘蜀疆.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泄漏放射性
核素漂移扩散状况分析[ J] .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46 (12):
1533 - 1536
[ 1 ]  郭炀锐,宋刚,陈永亨.土壤改良剂在放射性污染植物修复中的
研究与应用进展[J] .核农学报,2012,26(1):186 - 191
[ 6 ]  孙赛玉,周青.土壤放射性污染的生态效应及生物修复[J] .中国
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 523 - 528
[ 7 ]  Liu H P, Zhang B Y, Sang J G, Cheng A Y S. A laboratory
simulation of plume dispersion in stratified atmospheres over complex
terrain [J] .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01, 89(1): 1 - 15
[ 8 ]  Yerramilli A, Srinivas C V, Dasari H P, Tuluri F, White L D,
Baham J, Young J H, Hughes R, Patrick C, Hardy M G, Swanier S
J. Simulation of atmospheric dispersion of elevated releases from
point sources in mississippi gulf coast with different meteorological
data[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09, 6(3):1055 - 1074
731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5,29(1):0128 ~ 0138
[ 9 ]  Lagzi I, Kármán D, Turányi T, Tomlin A S, Haszpra L. Simulation
of the dispersion of nuclear contamination using an adaptive Eulerian
grid model [ 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2004, 75
(1):59 - 82
[10]  Galmarini S, Bianconi R, Bellasio R, Graziani G. Forecas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accidental releases of radionuclides in the
atmosphere from ensemble dispersion modelling [ J ]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2001,57(3):203 - 219
[11]  Zhang X M, Ghoniem A F. A computational model for the rise and
dispersion of wind⁃blown, buoyancy⁃driven plumes—II. Linearly
stratified atmosphere [ J ]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4, 28
(18): 3005 - 3018
[12]  刘爱华,蒯琳萍.放射性核素大气弥散模式研究综述[J] .气象与
环境学报,2011,27(4): 59 - 65
[13]  Sharma N, Chaudhry K K, Rao C V C. Air pollution dispersion
studies through environmental wind tunnel (EWT) investigations: A
review[ J] . Journa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2005,64
(8):549 - 559
[14]  Vandop H, Addis R, Fraser G, Girardi F, Graziani G, Inoue Y,
Kelly N, Klug W, Kulmala A, Nodop K, Pretel J. ETEX: A
european tracer experiment; observations, dispersion modeling and
emergency response[J]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1998,32(24):
4089 - 4094
[15]  赵力,徐翠华,任天山. 放射性核素大气释放剂量估算软件[ J]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8, 28(5):530 - 532.
[16]   陈晓秋,杨端节,焦志娟. 中国大陆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释放所
致的公众剂量[J],辐射防护通讯,2011,31(3): 1 - 6
[17]  胡二邦,姚仁太,高占荣. 核电厂址事故大气弥散因子计算的实
验与理论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9,19(5):471 - 477
[18]  汪源.兰州市区空气中天然放射性核素致公众吸收剂量估算
[J]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3, 16(3): 289 - 290
[19]  王晓燕,田均良.核素示踪法研究农耕地土壤侵蚀的定量模型及
其评价[J] .土壤与环境,2001,10(4):335 - 338
[20]  王金生,李书绅,王志明. 低中放废物近地表处置安全评价模式
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6,16(3):356 - 363
[21]  王进,余宁乐.田湾核电站周围公众因铀钍系放射性核素摄入所
致内照射剂量[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3):300 - 302
[22]  陈人强,关晓理,李书龙,蔡刚.三亚市食品放射性核素含量及所
致居民剂量估算[J] .中国辐射卫生,2002,11(1):31 - 32
[23]  姚仁太.核电厂年均大气弥散因子估算中有关参数和修正方法
[J] .辐射防护通讯,2000, 20(6):1 - 7
[24]  史建君.放射性核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 核农学报,2011,25
(2):397 - 403
[25]  Sadeghi N, Sadrnia M. Cancer risk assessment for Tehran research
reactor and radioisotope laboratory with CAP88⁃PC code (Gaussian
plume model)[J] .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1,241(5):
1795 - 1798
[26]   朱好,蔡旭辉,张宏升,康凌,陈家宜. 内陆丘陵河谷地区小风条
件下的大气扩散模拟研究[J] .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3):613
- 623
[27]  Leroy C,Maro D, Hébert D, Solier L, Rozet M, Le Cavelier S,
Connan O. A study of the atmospheric dispersion of a high release of
krypton - 85 above a complex coastal terra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Gaussian models ( Briggs, Doury, ADMS4 ) [ 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2010,101(11):937 - 944
[28]  梁志超,费建芳,程小平,黄小刚,王鹏飞. 地形对日本福岛核事
故放射性粒子扩散影响的敏感性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13,
26(12):1259 - 1267
Response of Atmosphere Dispersion Process of Radionuclides 131I
and 137Cs to Release Height
GUO Ruiping1   YANG Chunlin2   WANG Bo1   ZHANG Chunming1   ZHANG Qiong1
( 1Nuclear and Radiation Safety Center, MEP, Beijing  100082;2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An inland nuclear power plant site may to be selected in future was the research region in this paper.
Atmosphere dispersion processes of 131I and 137Cs radionuclides were predicted by CAP88⁃PC model ( Clean Air Act
Assessment Package) under 11 different release height scenarios. Results showed that atmosphere dispersion factor、air
concentration、dry deposit rate and ground deposit rate of 131I presented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trend with
distance; and that displayed decreased trend with increased release height in the same wind direction and the max value
appeared in NNW. Atmosphere dispersion factor、 air concentration、dry deposit rate and ground deposit rate of 137Cs
presented increased trend with distance; and that displayed decreased trend with increased release height in the same
wind direction and the max value appeared in NNW. Comparison of results of two kinds of radionuclides showed that
atmosphere dispersion factor of 137Cs was 1􀆰 1 times that of 131I and air concentration、dry deposit rate and ground deposit
rate of 131I were 29􀆰 7, 577􀆰 0 and 184􀆰 4 times that of 137Cs ,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redionuclide from nuclear powder plant.
Keywords:radionuclide, CAP88, inland nuclear power plant, atmosphere dispers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831